科学技术活动的分类
20春学期《科技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1答卷
C.可能
D.偶然
答案:D
3.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的分类,科学技术活动主要包括( )、科学技术服务、科学技术教育与培训。
A.研究与发展
B.生产与发展
C.教育与科研
D.教育与发展
答案:A
4.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科技发展具备的优势( )
A.高薪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
B.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6.创新思维的三层剥离原则要求( )
A.区分现实与非现实
B.区分抽象可能与现实可能
C.区分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
D.区分可能与不可能
E.区分偶然与必然
答案:BDE
7.新中国成立后,科研机构的调整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组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
B.组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
C.组建农业科学研究所
D.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答案:正确
16.《美国竞争法案》被誉为美国21世纪科学事业发展的路线图。( )
答案:正确
17.宏观科技政策包括了科研机构,学科,部门的具体科技政策。( )
答案:错误
18.政策议题的内容基本上是政治或管理的,但是深深依赖于技术因素,这类政策叫为了科学发展的政策。( )
答案:错误
19.法国科学界认为,21世纪是技术的时代。( )
12.知识经济的概念是1996年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来的。( )
答案:正确
13.形成科学管理和支持国家科学事业的政策叫含有科学因素的政策。( )
答案:错误
14.邓小平在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
介绍科技活动
介绍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是指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各种活动,包括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和普及等。
科技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科技活动的形式多样,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竞赛、科普教育等。
科学研究是科技活动的核心,它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探索自然规律,推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技术创新则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它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技竞赛则可以为科技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科普教育则是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科技活动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技活动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科技活动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最后,科技活动能够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科技的发展。
总之,科技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不仅带来了各种好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科研项目 分类 认定
科研项目分类认定科研项目是指为了解决科学问题、推进科学技术发展而开展的研究活动。
科研项目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各种研究活动,使其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科研项目进行分类和认定,并举例说明每个分类的特点和应用。
一、基础研究项目基础研究项目是指为了探索和揭示自然界规律、科学原理而进行的研究。
这类项目通常以理论探索为主,目的是增加对基础科学知识的了解和积累。
例如,某科学家开展了一项关于黑洞形成机制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揭示了黑洞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为宇宙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二、应用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是指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科学知识而进行的研究。
这类项目通常以实验验证和应用开发为主,目的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例如,某团队开展了一项关于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通过实验测试和性能优化,成功设计出高效、稳定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三、交叉研究项目交叉研究项目是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活动。
这类项目通常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交叉,目的是解决综合性问题和推动学科交叉发展。
例如,某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结合计算机科学和医学知识,成功开发出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为医疗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四、创新研究项目创新研究项目是指通过创新思维和方法,开展具有前瞻性和颠覆性的研究活动。
这类项目通常以突破传统思维和方法为目标,旨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例如,某科学家开展了一项关于量子计算的创新研究,通过设计新型的量子比特结构和运算算法,提出了一种更高效、更稳定的量子计算模型,为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五、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科研机构、学者之间开展的合作研究活动。
这类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科研资源和人才,目的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共享和交流。
例如,某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致力于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通过各国科学家的合作研究和数据共享,提出了一套全球气候模拟和预测模型,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学技术分类
科学技术分类 科学的结构 19 世纪发生了第二次科学革命,恩格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分类理论,他把人类科学知识自然体系分为五大类: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
19 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了第三次科学革命。
之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新论点。
他把现代科学分为六大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生产科学。
科学与技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最高概括和总结。
思维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活动、思维机制、思维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质上属于哲学这一研究领域。
数学: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
研究数量关系或数的部分属于代数学范围,研究空间形式或形的部分属于几何学范围。
物理学:物理学原是自然科学的总称。
由于物质和能量是自然界的基本组成要素,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和能量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研究各种具体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它们所发生的反应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天文学:天文学是研究天体的运动和性质的科学。
广而言之,它研究宇宙的物质结构和能量变化。
地学:地学是地理学的简称,包括地理学和地质学两个学科。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即人类生存在其中的地理环境的科学,主要探索地球表面自然和经济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系,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部门地理、区域地理等分支学科。
生物学:是研究有生命的物质的产生、发展及规律的科学。
大体上分为研究动物生活习性的动物学和研究植物习性的植物学。
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农业科学: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包括作物栽培、育种、土壤、气象、肥料、农业病虫害等,还可以包括林业、畜牧和水产业。
能源科学:能源科学是研究各种能源现象及能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规律的科学。
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技术操作)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 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 设计与组织指导
课件导航 新课讲授 小 结 作 业 结 束
一、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一)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以真实的科学本质为基础,以试验性的步骤,逐 渐让学前儿童获得对科学技术的基础认识,了解技 术的转化和中介作用,从而为所有的孩子提供理解 和掌握这个现代化世界的窗口.
6. 交流讨论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幼儿 的需要,既要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讨论,又要注意及 时拓展主题
(四)
获得结论
返回
(三)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
1、 设计思路
第一类活动即感受——操作,是让幼 儿充分接触和感受运用技术产品
第二类活动即运用——操作,是 让幼儿学习使用工具。 第三类活动即学习——制作,是通过开展小制 作活动让幼儿按固定步骤学习制作。 第四类活动即设计——制作,是让儿童进行简 单的科技创作。
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
具体目标
(二) 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活动过程的设计
1. 实验操作——交流讨论式 2. 观察参观——汇报交流式 3. 收集资料——共同分享式 4. 设疑提问——相互讨论式 5. 科学文艺——交流讨论式
儿歌“小槐树” 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 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 苍蝇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 水中漂。 小鸟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狐猫。你说好 笑不好笑?
7. 注意家园联系并充分获取家长的支持。 四 活动案例及评析
我的降落伞(4—5)
一
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概述
(一) 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交流讨论类活动是指学前儿童在亲自探究与收集资 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等 手段获取科学知识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 常与其他方式结合使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 动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活动类型。
科技活动的定义
科技活动的定义、分类及指标核算方法一、关于科技活动人员1、定义科技活动人员系指直接参加某个机构或单位的科技活动并领取报酬的人员,且不论具有何种身份、资格(学历或职务),均属科技活动人员。
包括实际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科技活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
从事实验、测试、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试验农场人员; 与机构的科研活动有关的情报、咨询、物资器材供应、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人员应作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
例如,门卫、司机、保卫、食堂、医务室、附属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员,其工作虽是为了保证整个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因其为科技活动提供的服务只是间接的,不论这些人具有何种身份或资格,均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
2、判断下列哪些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a.科研课题组人员b. 科研实验室的打字员c. 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d. 科研院所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e.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f. 科研机构资料室的工作人员g. 科研院所分管科研的所长的秘书〖解答〗a,b,f,g是科技活动的人员,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和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是间接服务的人员,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与科技活动无关,都不是科技活动人员。
二、关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1、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基本特征研究与试验发展a.具有创造性;b.具有新颖性;c.运用科学方法;d.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
在上述特征中,“创造性”和“新颖性”是判别是否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决定性条件,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运用科学方法则是所有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特点。
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任务的来源层次(国家或省级)和研究中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均不是构成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基本特征。
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特点基础研究的特点是:(1)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性质、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技术创新分类
技术创新分类技术创新分类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正在实⾏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其中包括经济增长⽅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这就意味着我国未来经济将导源于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技术创新乃是科技进步的关键和核⼼。
要搞好技术创新的转换,就要弄清技术创新的实质和对社会经济的关系,为了说明这个关系,我们将技术创新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1、按技术应⽤的对象不同,技术创新可分成产品创新、⼯艺创新和管理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在⽣产出新产品的技术创新活动。
⼯艺创新是指在对企业⽣产过程中的⼯艺流程及制造技术改善或变动的技术创新活动。
管理创新是指在产⽣新的组织管理⽅式⽽进⾏的技术创新的活动。
管理创新涉及⾯很⼴,它包括企业性质、领导制度、组织结构、⼈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式等多⽅⾯内容。
特别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常重要的意义。
2、按创新的程度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分为全新型技术创新和改进型技术创新。
全新型技术创新是指采⽤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产全新型产品的技术创新活动。
改进型技术创新是指应⽤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对现有产品在结构、材质、⼯艺等⼀⽅⾯有重⼤改进,显著提⾼产品性能或扩⼤使⽤功能的技术创新活动。
3、按节约资源的种类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分成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和中性的技术创新。
这种分类⽅法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 )在1932年出版的《⼯资理论》⼀书中给出的。
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是指相对于劳动边际产品⽽⾔,增加了资本的边际产品,即那种能使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所占⽐重有所减少的技术创新。
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是指相对于资本边际产品⽽⾔,增加了劳动的边际产品,即那种能使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所占⽐重有所减少的技术创新。
中性的技术创新,是指以同样的⽐例同时增加了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品,即既不偏重于节约劳动,⼜不偏重于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学技术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总结出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制造出各种工具、设备和机器,以及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等活动。
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两个方面。
二、科学技术的分类1.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现象之间的规律。
2.工程技术: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等领域,主要应用自然科学所得到的知识,设计制造各种设备和工具,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人类最早开始掌握火种,并使用石器等简单工具。
随着时间推移,人类开始使用金属器具和轮子等更为复杂的工具。
2.中世纪:欧洲出现了大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同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
3.近代:启蒙运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爆发,机械制造、煤炭开采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电气技术、化学工业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崛起。
4.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人类探索太空、深海等领域的能力不断提高。
四、科学技术的应用1.生产领域: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学工业等。
它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2.农业领域: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如种植新品种作物、使用化肥农药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缓解了全球食品危机。
3.医疗领域: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新药物的研发、医疗器械的制造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了人类寿命。
4.环境保护领域: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
五、结论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于科技的资料
关于科技的资料概述科技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并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得以加工、改造和利用的一种社会活动。
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
科技的历史发展科技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利用简单工具的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掌握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以下是科技发展的一些里程碑事件:•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制作工具,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起步。
•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农耕和畜牧,实现了食物的定居生产,极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工业革命:机械制造和工业化生产的兴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使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科技的分类科技可以根据其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科技分类: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来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信息的技术。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社交网络等。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生物体的一种技术。
它涉及到基因工程、生物医学、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
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改造生物体的基因,治疗疾病,提高农作物产量等。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上对物质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纳米技术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很多潜在的应用领域,如材料科学、能源储存、医学诊断等。
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的技术。
它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旨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依赖传统能源的程度。
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指模拟人类智能过程的一种技术。
它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
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能够模拟和学习人类的行为和思维过程,具有很多应用领域,如自动驾驶、语音识别等。
科学技术活动的分类
科学技术活动的分类一、科技活动的分类定义1.科学技术活动科技活动是指所有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医学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
科技活动分为三大类:①研究与发展(R&D);②科技教育与培训;③科技服务。
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科技教育与培训以及科技服务是与R&D密切相关的活动。
R&D是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知识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科技教育与培训是培养具有专门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科技服务是指有助于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活动。
从科技统计的实施情况看,目前主要只对科技活动中的R&D活动进行统计。
由于R&D统计不能完全满足科技管理与决策的需要,有些国家根据本国的需求对R&D之外的部分科技活动也进行了统计。
我国的科技统计采用了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一套科技统计指标。
在我国,进入科技统计的科技活动有三类:①R&D;②R&D成果应用;③科技服务,其中的R&D成果应用是我国具体情况增加的内容。
2.研究与发展(R&D)活动研究与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其中包括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R&D活动与非R&D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R&D活动是探索和完善知识和技术、探索知识和技术的新的应用,其目的是获得新知识、寻求新方法和技术,或将它们投入新的应用,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而非R&D活动只涉及技术的一般性应用或是一些常规性活动,不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
在统计实践中,区分一项有计划的活动是否是R&D,主要是根据活动的性质或特点以及开展此项活动的直接目的或具体理由来判断。
如果一项活动具有创造性或者说具有明显的新颖成份,那末,该活动就是R&D;不具备创造性或新颖性的活动,如果是直接为R&D服务的,也属于R&D活动,如果是为其他目的开展的,就不属于R&D。
科学技术分类
科学技术分类科学的结构19 世纪发生了第二次科学革命,恩格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分类理论,他把人类科学知识自然体系分为五大类: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
19 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了第三次科学革命。
之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新论点。
他把现代科学分为六大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生产科学。
科学与技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最高概括和总结。
思维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活动、思维机制、思维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本质上属于哲学这一研究领域。
数学: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
研究数量关系或数的部分属于代数学范围,研究空间形式或形的部分属于几何学范围。
物理学:物理学原是自然科学的总称。
由于物质和能量是自然界的基本组成要素,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和能量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研究各种具体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它们所发生的反应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天文学:天文学是研究天体的运动和性质的科学。
广而言之,它研究宇宙的物质结构和能量变化。
地学:地学是地理学的简称,包括地理学和地质学两个学科。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即人类生存在其中的地理环境的科学,主要探索地球表面自然和经济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和空间关系,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部门地理、区域地理等分支学科。
生物学:是研究有生命的物质的产生、发展及规律的科学。
大体上分为研究动物生活习性的动物学和研究植物习性的植物学。
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农业科学: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包括作物栽培、育种、土壤、气象、肥料、农业病虫害等,还可以包括林业、畜牧和水产业。
能源科学:能源科学是研究各种能源现象及能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规律的科学。
人工智能研究活动分类
人工智能研究活动分类人工智能(AI)是一个广泛而多元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多个子领域和专业方向。
以下是对人工智能研究活动的分类概述:1.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使计算机系统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并做出决策。
机器学习涵盖了各种算法和技术,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等。
2. 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NLP)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子领域。
NLP的主要任务包括文本分析、语义理解、问答系统、机器翻译等。
3. 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具备像人类一样的视觉感知能力的学科。
这个领域涉及图像处理、图像识别、目标检测、3D建模等方面的研究。
4. 知识表示与推理知识表示与推理是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使用知识库中的知识,通过推理来做出决策的子领域。
这个领域主要涉及逻辑推理、专家系统、知识图谱等技术。
5.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研究和开发自动化机器人的学科,这些机器人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包括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服务等领域。
6. 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是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学科。
这个领域主要涉及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关联规则挖掘等技术。
7. 语音识别与合成语音识别与合成是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和理解人类语音的技术。
语音识别包括声音信号的采集、降噪、特征提取和识别等步骤,而语音合成则是将文本转化为语音的技术。
总之,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涵盖了多个子领域和专业方向。
这些子领域彼此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人工智能的研究活动将不断深入和扩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科学技术创新的分类
延续性创新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优化,通常是对现有产品或服 务的升级换代。这种创新的风险和挑战相对较低,通常只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 定程度的改进即可满足市场需求。例如,智能手机的迭代更新、汽车制造技术的 不断优化等,都属于延续性创新的范畴。
四、总结
四、总结
一、创新来源
1、基础研究型创新
1、基础研究型创新
基础研究型创新是指通过深入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 实现技术突破和知识增长。这种创新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大量的资源投入, 但可以带来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例如,量子力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 成果,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科学技术创新的分类
目录
01 科学技术创新:分类、 特点及实例
02 一、创新来源
03 二、应用领域
04 三、技术特点
05 四、总结
06 参考内容
科学技术创新:分类、特点及实 例
科学技术创新:分类、特点及实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 用愈发重要。科学技术创新可根据多种因素进行分类,本次演示将从创新来源、 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并通过实例说明每种分类的特点和应用 场景。
四、结论
四、结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科学技术活动的分类与定义为我们认识科学技术提供 了有益的框架和参考。通过对科学技术活动的分类和定义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 地把握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做出积极贡献。让我们一起科学技术的发展,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
谢谢观看
社会公益技术创新是指那些旨在改善社会福利、提高公共健康和教育水平的 技术创新。例如,电子书包、远程教育等技术的出现为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 机遇;移动支付、电子医疗等技术的普及则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
科技 自然 爱好简介
科技自然爱好简介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科技的定义与分类科技是指人类运用科学知识、技术手段和创新思维改变和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活动。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工业科技:用于改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如机械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等。
2.信息科技:用于信息处理和传递,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3.生物科技:应用于生物领域的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
4.能源科技:用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核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等。
科技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便利。
下面列举了一些科技对生活的影响:•通信科技让人们能够远程交流,跨越时空的限制。
•交通科技加速了交通工具的发展,提高了交通效率。
•医疗科技延长了人类寿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信息科技使得获取知识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
•家庭科技提供了更加智能的家居生活体验。
•环境科技帮助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的美好与重要性自然是指没有受到人工改造的物质和现象,在自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能量,也能够从中获取到灵感和力量。
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物质资源:自然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资源、食物资源等。
2.维持生态平衡: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维护着地球的生命。
3.提供精神寄托:在自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安宁与宁静,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平静。
4.提供智慧与启示:自然中的生命和现象可以帮助人们思考与创造,提供智慧的源泉。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以下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有助于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环保出行:选择骑自行车、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
•购物环保:选择环保产品,并减少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清洁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学习自然: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生物多样性,尊重自然。
20世纪80年代拨款制度改革与中国科学院科研活动分类问题
作 的 具 体 比例 。 家 科 委 依 据 这 一 分 类 结 果 调 整 了科 学 院 的 事 业 经费 配 置 方 案 , 国 这
改革方 案。 该规定要求 : 从事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工作的机构, 事业费在 “ 七五” 间 期 将逐年减少 , 直至完全或基本停拨 ; 从事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应用研究的机构, 其研究经 费逐步做到主要依靠 申请基金 , 国家只拨付必要的经常费用和公共设施费用 ; 从事社 会公益事业 、 技术基础和农业科学的机构 , 由国家拨款 , 实行经费包干 ; 从事多种类型
作者简介 : 丽娜 , 王 中国科学 院 自然科学 史研 究所博士后。
基金项 目 : 中国科学 院知识创新 工程专项 “ 中国科学院院史研 究与编撰 ”( 编号 : AC 2Y 0 1 。 K X - w一 ) 0
10 《 学 文 化 评 论 》 第 6卷 0 科第 6期 Fra bibliotek0 9 20
生 了不 小 的影 响 。
关键词 拨款制度 改革 科研单位 分类 中国科 学院
在2 0世纪 8 年代 国家进行 的科 技体制改革 中, 0 拨款制度改革 是颇为重要 的一 环。 了配合拨款 制度改革 的顺利推进 , 为 国家科委要 求全国各科研 单位按照科研 活
动的具体性质进行 分类 , 以便进行 科学 事业费 的有效配置 和科研 经费的分类管理 。 在这 种背景下 , 中国科学院在 18 9 6年至 18 年 间进行 了院属科研 活动 的属性划分 97
简述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一、简述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工具,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简述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包括手工制作、模型制作、创客活动、机器人编程、科技小制作、创新发明、技术改进和科学实验。
二、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1. 手工制作:通过动手操作,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实物或艺术品。
例如,制作手工艺品、剪纸、拼图等。
2. 模型制作:利用材料和工具制作实物模型或模拟系统,以便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或技术应用。
例如,制作飞机模型、电路模型等。
3. 创客活动: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制作,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物品。
创客活动涉及各种技术和工具,强调跨学科的协作和创新。
4. 机器人编程: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实现各种预设任务和动作。
机器人编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技术。
5. 科技小制作:利用简单的科技原理制作小装置或玩具,例如自制电动小车、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等。
6. 创新发明:通过改进现有产品或创造新产品来满足某种需求或解决某个问题。
创新发明需要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同时需要了解专利保护等法律知识。
7. 技术改进: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或优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改善性能。
技术改进需要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具备实验和测试的能力。
8. 科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科学现象和原理,以验证科学理论和假设。
科学实验需要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同时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和伦理原则。
三、总结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涵盖了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目标。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因此,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合理安排和组织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课题的活动类型分类
科技课题的活动类型分类三、科技课题的活动类型分类1.基础研究: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
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
2.应用研究: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
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
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性)或途径。
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
3.试验发展:利用从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为产生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以及对已产生或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或新技术)。
区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即R&D)与其他有关活动的主要标志:具有创新成份的活动归于前者。
4.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为解决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应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
它不具有创新成份。
此类活动包括为达到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定型设计和试制以及为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
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和工业生产活动三者之间的界限大致划分如下:①新产品的研制实质性的新产品,即完全新的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的性能进行重大改进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是研究与发展活动。
对引进(或购买)现成的技术成果(如专利、技术决窍、图纸和样机等)进行复制或直接应用而形成新产品的过程,不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而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的应用活动。
②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制对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制或对现有工艺、生产过程进行技术上的实质性的改进,是研究与试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活动的分类一、科技活动的分类定义1.科学技术活动科技活动是指所有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医学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
科技活动分为三大类:①研究与发展(R&D);②科技教育与培训;③科技服务。
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科技教育与培训以及科技服务是与R&D密切相关的活动。
R&D是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知识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科技教育与培训是培养具有专门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科技服务是指有助于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活动。
从科技统计的实施情况看,目前主要只对科技活动中的R&D活动进行统计。
由于R&D统计不能完全满足科技管理与决策的需要,有些国家根据本国的需求对R&D之外的部分科技活动也进行了统计。
我国的科技统计采用了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一套科技统计指标。
在我国,进入科技统计的科技活动有三类:①R&D;②R&D成果应用;③科技服务,其中的R&D成果应用是我国具体情况增加的内容。
2.研究与发展(R&D)活动研究与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其中包括增加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R&D活动与非R&D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R&D活动是探索和完善知识和技术、探索知识和技术的新的应用,其目的是获得新知识、寻求新方法和技术,或将它们投入新的应用,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而非R&D活动只涉及技术的一般性应用或是一些常规性活动,不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
在统计实践中,区分一项有计划的活动是否是R&D,主要是根据活动的性质或特点以及开展此项活动的直接目的或具体理由来判断。
如果一项活动具有创造性或者说具有明显的新颖成份,那末,该活动就是R&D;不具备创造性或新颖性的活动,如果是直接为R&D服务的,也属于R&D活动,如果是为其他目的开展的,就不属于R&D。
下列活动不属于R&D活动:(1)文学或艺术创作;(2)为生产目的进行的工装准备、试运转;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材料、设备、产品的常规检验、测试;(3)接受用户订货,使用现有技术和现有材料建造订货产品;(4)市场调查、技术服务及市场分析;(5)农业领域里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农民培育花卉种苗。
(6)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测试、标准化、计量、计算、质量控制和专利等项服务;(7)地形、地质和水文考察,资源的调查,天文、气象和地震的日常观察;(8)通用数据和资料收集,用运筹学、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数据的常规分析;(9)矿产、石油、天然气的常规勘探与开采;(10)政策调研、评价与咨询,可行性研究;(11)系统维护和软件应用,一般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
R&D活动具有阶段性特征,在不同的活动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活动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统称为科学研究。
3. 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基础研究的特点是:(1)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特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2)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途。
或者,虽然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3)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因此,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获得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或)当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即视为基础研究。
4. 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应用研究的特点是:(1)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2)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应用的形式。
5.试验发展试验发展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试验发展的特点是:(1)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知识或根据实际经验。
(2)以开辟新的应用为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提供新材料、新产品和装置、新工艺、新系统和新的服务,或对已有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3)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知识、具有新产品基本特征的产品原型或具有新装置基本特征的原始样机等。
一般来说,工业领域中引进技术的适应性改进,为获得新产品原型、新装置原始样机和新工艺等进行工业设计、绘图及工装准备,为获得新产品等建立和运行试验工厂,为从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和生产过程或为此目的进行试验以获得经验和收集数据而进行的中间试验,试生产阶段对产品或工艺作进一步改进等活动,都具有创新性质,属于试验发展活动。
例如,为了利用低品位矿石或降低矿石的开采品位而对工艺进行改进,以便使用已勘探的铁矿资源;为适应当地种植的纤维原料,对现有的从发达国家引进的纺织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都是试验发展。
在改进引进技术的过程中,甚至可能需要开展某些应用研究。
而对引进或国内购买的专利、技术诀窍、图纸、样机、设备和生产线进行仿制、复制或直接应用等不是试验发展活动。
6.R&D成果应用R&D成果应用是指为使R&D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的新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作实质性改进后的上述各项能够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而进行的系统的活动。
R&D 成果应用不具有创新成份。
R&D成果应用这一分类只适用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技术、医学科学和农业科学领域,其特点是:(1)为使R&D的成果用于实际;(2)运用已有知识和技术,不具有创新成份;(3)成果形式是为生产或实际使用而设计的或是制定的带有技术、工艺参数规范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
R&D成果应用覆盖了R&D活动之后直至试制的整个过程。
具体地说,工程与工装模具设计、小批量试制和工业性试验基本上都属于R&D成果应用。
下述几种活动均属于R&D成果应用:(1)农业领域的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业领域中为扩大新产品的生产规模而进行的工业性试验。
(2)仿制技术先进的企业的新产品而进行的设计与试制工作。
(3)引进新方法所进行的设计与试制工作。
(4)为解决试验发展阶段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能投入生产而进行的定型设计与试制工作。
7、科学技术服务科学技术服务(简称科技服务)活动是指与R&D活动相关并有助于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活动。
科技服务活动包括: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文献服务的系统性工作;为用户提供可行性报告、技术方案、建议及进行技术论证等技术咨询工作;自然、生物现象的日常观测、监测、资源的考察和勘探;有关社会、人文、经济现象的通用资料的收集,如统计、市场调查等,以及这些资料的常规分析与整理;对社会和公众的科学普及;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测试、标准化、计量、质量控制和专利服务,但不包括企业为进行正常生产而开展的这类活动。
科技服务通常是在专设的以提供科技服务为主要目的独立的机构内进行(例如科技信息文献机构、统计机构、大学的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独立的文献资料中心、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也可以作为一项辅助性活动在从事其他主要活动(例如R&D、教育)的科技机构内进行。
科技服务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在专设的以提供科技服务为主要目的独立或非独立的机构中以日常工作形式提供的科技服务;另一种是以课题形式提供的科技服务。
二、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与其他科技活动、生产活动的区别1. R&D、R&D成果应用及工业生产之间的界限R&D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科学知识或是技术上的创新或改进;R&D成果应用的目的是使已获得的技术成果转向生产或实际使用,为此应用已有知识、技术进行设计、试制、试验;如果产品、工艺、生产过程和处理方法已经确定,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进入市场,为此制定生产前的计划并使生产过程或控制系统正常运行,这类工作则属于生产活动。
根据上述准则,可以对R&D、R&D成果应用以及工业生产之间的界限大致划分如下:(1)新产品的研制或对现有产品在技术上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完全新的产品,或对现有产品的性能进行重大改进的研制过程是R&D活动。
对已有的产品及技术,如在技术上没有实质性的改进,或为开拓市场仅有一些小的调整或修改,属于仿造或模仿,应是R&D成果应用,制造出的样机只能算是复制品。
引进(或购买)现成的技术成果(如专利、技术诀窍、图纸和样机等)进行复制或直接应用而形成新产品的过程不是R&D活动,而是R&D成果应用。
(2)新工艺、新生产过程、新方法的研制新工艺、新生产过程、新方法的研制或现有工艺、生产过程在方法上和技术上有实质性的改进,是R&D。
采用已有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或方法,而在技术上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只是对采用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或方法作适应性改变,不属于R&D,而是R&D成果应用。
(3)中间试验新产品、新工艺、新生产过程直接用于生产前,往住要进行中间试验以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对其是否属于R&D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进行中间试验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从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或生产过程,或为此目的进行试验以获得经验和收集数据,就是R&D;如果是为了进行产品的定型设计,获取生产所需的技术参数,就不是R&D,而是R&D成果应用。
(4)试生产试生产是原型经过必要的改进、修改满意后,在正式投入生产前的“试验性”生产。
进行试生产时有关产品、工艺、流程等的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试生产过程中也不对产品或生产过程在技术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因而既不属于R&D,也不属于R&D成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