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有什么好处

合集下载

《人民公社好》歌词

《人民公社好》歌词

《人民公社好》歌词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好,毛主席指出的革命路,我们贫下中农走定了,一大二公,集体化,坚持到底不动摇,代代革命立新功,插得红旗处处飘,毛泽东思想来挂帅,中国人民斗志高,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朝着共产主义目标齐跑,朝着共产主义目标齐跑。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好,毛主席树起的这面旗,我们贫下中农举得高,文化大革命,当闯将,积极打赢反恶浪,支持政治挂帅,大战三自一包,毛泽东思想大普及,革命生产抓飞跃,紧跟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人民公社办得好上加好,人民公社办得好上加好。

哎嘿!嗨!
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视察工作时说:"看来‘人民公社’是一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

‘人民公社’前面可以加上地名,或者加上群众喜欢的名字"。

他还对"人民公社"的特点作了概括,"一曰大,二曰公"。

在山东视察工作时,当地负责人请示"大社"叫什么名称时,毛泽东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人民公社被树为“三面红旗”之一,当年,产生了很多歌颂人民公社的歌曲,流行一时,这首歌是当时其中流传比较广泛的之一,但其歌词在网上登载出的都有一些不是很准,现在特此录出。

反思人民公社

反思人民公社

反思人民公社一、“公社就是这样来的”建立和完善人民公社制度始于1957年冬,至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止,历时五年。

人民公社源于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出现的为提高农业产量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与建立共产主义的雏形的设想联系后就以公社命名,并试图向城市扩展,在经过短时间的摸索后,又只限于农村,成为农村政社合一的基层组织。

五十年代,出于新增粮食产量和提高单产的目标,开始了开荒和对现有农田改造。

全国1952年机耕面积1 3.6万公顷;灌溉面积1995.9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31.7万公顷,占1.6%;1957年机耕面积为263.6万公顷,灌溉面积2733.9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120.2万公顷,占4.45;1962年机耕面积为828.4万公顷,灌溉面积3054.5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606.5万公顷,占19.9%。

同期,粮食单产1952年为88公斤/亩,19 57年为98公斤/亩,1962年为88公斤/亩(三年自然灾害)。

195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8亿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307(混合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0.9亿瓦特;195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2.1亿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4674(混合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1亿瓦特;196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5.7亿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54938(混合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5.2亿瓦特。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1989年9月第1版)。

这组数据反映出1952年至1962年十年间:每亩粮食单产走出了一条波动向下的曲线,这除了自然灾害、大跃进期间的瞎指挥外,受当时科研水平的限制,无法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如改良种子)的提高来增加单产是更重要的原因,正是在此种情况下,选择了一条切实的政策,就是增加可耕种面积、改良土壤和建立、完善灌溉系统。

十年内,新增机耕面积814.8万公顷,灌溉面积1058.6万公顷,机电灌溉574.8万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73.9亿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53631(混合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4.3亿瓦特。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们党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

关于在我国农村建立“公社”或“大社”的思想,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就已经开始萌芽。

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大社的优越性》一文中就认为,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并指出“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留太久,应当逐步合并。

”各地组织了一些大社,但大都由于经营不善而停办。

1957年冬到1958年春,在国民经济“大跃进”思想的指引下,全国农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求在大面积土地上统一规划,修建长达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灌溉渠系,一些较大工程的建设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和资金,建成后的使用又要求做到大体与受益单位的投入(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相适应,这就不仅涉及农业生产合作社之间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涉及村与村、乡与乡、区与区、甚至县与县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央开始酝酿调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

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了小社并大社的问题,会议通过的《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并为大社的意见》指出:“我国农业正迅速地实现农田水利化,并将在几年内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果规模过小,在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方面势将发生许多不便。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全国各地农村开始更大规模地开展兴修水利、深翻土地等运动。

会后,各地开始加紧了并社工作,辽宁、广东两省最快,随后的是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地。

合并后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群众自发地采用了“共产主义公社”、“大社”、“集体农庄”等不同的名称。

1958年7月,《红旗》杂志公布了毛泽东关于办大社的思想:“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兴衰录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兴衰录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兴衰录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0年第4期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崦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坐落在河南省遂平县西10余公里处。

当年,它的鼎盛时期,曾创下连续三个月月均接待参观者10余万人次的纪录。

岈山大社:非常时期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后期,面对着资本主义国家相对富裕的现实,生命力旺盛的新中国与当时已将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的“老大哥”苏联豪情万丈,相继提出了用1 5年左右的时间分别赶超英国和美国的宏伟目标。

这年春天,生活在查岈山脚下的一万多翻身农民,也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掀起了建国后第一个全面治山治水的群众运动高潮。

然而,由于当时的27个农业社劳动力分散、物质基础薄弱,还常常因边界问题纠纷不断,致使声势挺大的治山治水运动,被群众戏称为“老水牛掉井里——有劲使不上”,进展相当缓慢。

因此,大家都有将小的农业社合为“大社”的呼声。

1958年4月15日,治山冶水终于有了成果——下宋水库“胜利竣工”。

时任河南省信阳地区(当时查岈山归信阳地区管辖,现为驻马店市辖区)行署专员的张树藩、遂平县委书记处书记娄本耀、遂平县委农工部部长陈丙寅等亲临现场表示祝贺。

当晚,留在工地指挥部的这三位地、县领导,谈到了将“小社”合并为“大社”的设想。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时任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的肯定。

路宪文认为,这个设想符合不久前毛主席提出的可以一乡一社,也可以一区一社建立农业合作社的指示精神。

于是,中共遂平县委随即召开会议,开始研究“大社”的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决定将喳岈山脚下的4个中心乡的27个高级社,合并成立为一个“大社”——喳岈山大社。

1958年4月20日,查蚜山大社正式宣布成立。

随之,一个描述“大社”美好前景的顺口溜也在崦岈山区流传开来:“住的是楼上楼下,用的是电灯电话,使的是洋犁洋耙,洗脸盆子(高音喇叭)会说话,苏联有啥咱有啥。

”住的用的都挺不错,吃的如何呢?有干部就直截了当地给群众说:“到时过的是共产主义生活。

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伟大实践的背景与意义社会主义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制度,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繁荣。

人民公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人民公社的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伟大实践的历史背景: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始于1958年,持续到1961年。

当时,我国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和严重的人民生活问题。

此时,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要思想,引导全国人民积极参与集体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伟大实践的意义: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实践。

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灾后恢复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以下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一、集体主义思想的树立: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鼓励人民主动参与集体经济建设,倡导将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这有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团结和凝聚力,塑造了我国人民具有优秀品质的集体主义思想。

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着力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合作化与机械化改良,并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这一实践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修建了许多公路、铁路、学校、医院和供水供电设施。

这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四、经济产出的大幅提升: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田面积的增加和农业技术的革新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满足了人民对食品的需求。

同时,人民公社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伟大实践的特点与经验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一定的困难和挫折,但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强调集体合作的力量,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集体经济建设。

1958年的并社运动:人民公社化的前奏

1958年的并社运动:人民公社化的前奏

1958年的并社运动:人民公社化的前奏“我早盼共产主义,晚盼共产主义。

我想,我能熬到共产主义活三天就心满意足了。

可谁知共产主义的牌子挂出去了,就是这样子。

难道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就算是共产主义社会了?”1958年国庆节,北京天安门举行的庆典活动中,公社社员抬着“人民公社好”的大标语在长安街游行。

作者:罗平汉(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8年夏,伴随“大跃进”的全面发动,不少地方相继将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加以合并,组建成大型的农业社。

并社活动,实际上成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前奏,并最终导致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中共中央号召小社并大社1955年底至1956年初,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办起的一些高级社,规模都比较大。

当时,针对部分农业合作社规模过大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曾于1956年9月12日发出指示,强调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合作社的规模,山区以100户左右,丘陵区200户左右,平原区300户左右为适宜。

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就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作出指示:“几年来各地实践的结果,证明大社、大队一般是不适合于当前生产条件的。

”并且强调:“社和生产队的组织规模确定了之后,应该宣布在10年内不予变动。

”根据这些指示,各地相继将那些规模过大的农业社加以划小,如河南新乡地区将原来的3645个合作社分成了10272个合作社,平均每社由518户减少到183户。

1958年“大跃进”启动后,毛泽东开始重新考虑合作社的规模问题,并提出了并大社的想法。

根据毛泽东并大社的思想,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并为大社的意见》,并于4月8日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批准。

该文件指出:“我国农业正在迅速地实现农田水利化,并将在几年内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果规模过小,在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方面势将发生许多不便。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赞美人民公社的诗歌

赞美人民公社的诗歌

赞美人民公社的诗歌
《诗经》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特定历史时期
《人民公社化诗歌》直接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情感,形式活泼,语言生动,给当时地域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价值较高,值得后人们去领悟和深思。

太阳出来红艳艳,公社人家笑开颜。

一心为了大丰收,整的秧田照得脸。

对门山上钢铁厂,炉火冲天在炼钢。

铁水奔腾三江避,钢花怒放迎朝-阳。

层层梯田绕山转,豆麦浪翻千重山。

长镰挥舞收黄金,黄金垛子堆上天。

工地前线一商店,营业不分早和晚。

人人都夸商店好,买卖东西真方便。

锣鼓咚咚响四方,征兵喜事到处扬。

应征青年齐报名,争先恐后把兵当。

万胆黄粮收进仓,食堂面馍甜又香。

党的领导万个好,如今日子胜天堂。

人民公社好处大,幼儿园是幼儿家。

不用父母多操心,瘦娃变成胖娃娃。

公社建立好处多,八十老人有人养。

笑着进了幸福院,谈天说地乐开怀。

披星戴月风中去,越岭翻山雨里来。

赤脚医生忙治病,千家万户笑颜开。

山上百花百里香,乐声歌声响四方。

唱的公社威力大,唱的百鸟朝凤凰。

人民公社是咱家,男女老少拥护它。

欢庆歌声震天地,家家开出幸福花。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指人民公社第一规模大,第二公有化程度高。

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

一般是一乡一社。

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

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

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扩展资料】一、诞生过程1958年6月底7月初,谭震林在郑州主持召开冀、鲁、豫、陕和北京市农业协作会议,他在会议的总结中,讲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变革问题。

他说:“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

”信阳的同志回去传达后,地委根据《红旗》杂志两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关于办大公社的指示和谭震林谈话的精神,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合并后的大社,实际上已构成人民公社的雏形。

由地委秘书长赵光带领工作组,首先在遂平县卫星集体农庄试点,在原21个农业社的基础上,又并入6个社,共27个农业社、9360户参加。

7月初,正式建立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这样,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河南诞生了。

7月中旬,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和《红旗》杂志常务编辑李友久、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专程到嵖岈山公社,和地委工作组一起,召开社队干部座谈会,并到各队调查,在总结群众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公社研究了一些规章制度,初步制定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草稿)》。

规定各农业社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总结了青年队集体吃食堂的好处,推广了公共食堂;同时成立了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人民公社的看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人民公社的看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人民公社的看法说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人民公社,那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这俩东西,简直就是中国农村改革历史中的两大关键词,听着都让人头疼。

你要是问我怎么看,嘿,真是说不清楚。

一个是集体主义的产物,另一个是给农民更多自主权的做法。

就像是喝酒,喝到谁都喝醉了,只不过酒的味儿不一样罢了。

咱得说说人民公社吧。

那时候的农村,大家伙儿在一起干,吃的也是“大锅饭”。

说起来,这“大锅饭”是好是坏,谁都不好说。

反正,当时大家伙一心一意为集体出力,每个人的收成都得统一分配。

那年头,村子里啥都得靠集体,一人有难,大家一起帮,彼此互相照应。

可这话说得漂亮,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你想想,没多少人喜欢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尤其是那些整天不干活却吃得香的“白吃”族。

你说这不闹心嘛!大伙儿有的明明耕得地,收得粮,结果因为“平分”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吃亏的往往都是那些最努力的人。

说白了,这就叫“白忙活”。

不过,这也不能怪集体制不好。

它的初衷是想让大家一起富,结果由于执行的时候有了问题,反而造成了大家的不满,特别是一些懒人吃得多,勤劳的人却没得到应有的回报。

再说了,谁都想有点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种的地自己来决策,这样的话,心里不舒坦呀。

那时候,公社里的干部可以说是“坐享其成”了,吃喝玩乐,不愁吃穿。

农民辛苦种地,得到的却不是他们自己希望的那份“丰收”,可想而知,心里多不痛快。

直到后来,国家看到了这一点,慢慢地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哎,这一改,不得了,直接把农民的积极性给激发出来了!“一人一块地”,农民自己耕作,自己负责,自己分红,感觉一下子从集体的“锅里”拿到属于自己的“碗里”,这种自由感、掌控感,简直不要太爽!大家也不再是为了集体而干活了,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家里的日子过得好。

土地不再是公社的了,而是“自家”的了,这种产权的清晰感,真的是让农民们从内心里感到幸福。

你看看,原本一个家庭,大家都在一起,为了“集体”劳累了一辈子,啥都没留下;现在,一家人努力耕种,收获的东西,分得清清楚楚,心里多踏实啊!很多农民表示,靠自己双手努力,过得比过去更富裕。

试探人民公社实践的教训

试探人民公社实践的教训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6试探人民公社实践的教训张雅丽 中国农村人民公社,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它迅速遍及中国大地,并存在20年之久。

历史已经证明,人民公社作为一场运动,它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主要做法都是错误的。

人民公社的提出和推行,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受到严重的挫折,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

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1958年以后,在我国兴起的人民公社,试图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依靠高度集中的权利,不断提高、扩大公有制,缩小商品生产和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实行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使中国迅速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并很快向共产主义过渡。

遗憾的是,人民公社的整套理论和政策在实践中碰了壁。

在人民公社建立的过程中“共产风”和“浮夸风”盛行,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造成极为严重的恶果。

一、狂刮“共产风”。

首先是贫富拉平,在人民公社成立的过程中把原来经营重点不同、经济条件各异而贫富又参差不齐的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合作社勉强合并,实行统一核算,实际是穷的合作社共了富的合作社的产。

使原来生产较多、较好的合作社在经济上吃了亏,社员的收入明显降低,从而影响了这些合作社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原来那些生产资料较差、较少的合作社则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平调了其它合作社的生产资料,得到了好处,所以错误地认为,只要不断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就可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不是主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其次,在人民公社化的初期过程中,社员的自留地、家禽家畜,自营的成片果树以及一些较大的生产农具等都被收归集体所有,家庭副业、小商小贩均被取缔,把这些说成是消除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

这种做法,无疑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再次,搞生活集体化,实行“七包”“十包”等,大办公共食堂,把社员的生活费用交由集体负担。

农民的部分生产资料,如房屋、衣被、家具等也无偿调用。

公社还实行了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并认为这是体现了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

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1958年为什么要搞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上的浮夸风,形成了一种假象,好像农业已经过关,这样就助长了农村生产关系急于过渡的思想发展。

似乎农村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原来的高级社这种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必须找到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便决定在农村大办人民公社。

二、人民公社的特点。

1958年7月出版的《红旗》第三期和第四期先后发表了《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和《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2篇文章,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大办人民公社的思想。

第四期文章传达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向,应当逐步地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8月上旬,毛泽东视察了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当山东省的领导同志汇报他们省一个县打算办大农场时,毛泽东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

所谓大,就是人民公社的规模大,初级社农户一般为数十户,高级社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如河南省商丘县的超英人民公社,就有20,457户,就98,200多人组成;二是经营范围大,农民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样样齐全。

所谓公,一是通过收回自留地,家禽家畜,家庭副业等地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残余和扩大积累,提高公有化程度;大搞公共食堂、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吃饭不要钱。

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托儿所、幼儿园、幸福院、缝纫组等等。

社队内部贫富拉平。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徐水搞起了共产主义试点。

大办人民公社是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思想的具体表现。

人民公社当中,建立了粮食加工厂、托儿所、幸福院等等,大有很快进入共产主义之时。

当时认为“要趁穷过渡”。

在北戴河会议上制定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建立以来,快地4年,慢的5、6年就可以实现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共产主义的实现在我国已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的文章,提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接着第4期《红旗》杂志又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在毛泽东同志的旗臶下》的文章,明确引证了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农村人民公社成立时间1958年7月1日性质工农结合的基层合作单位特点一大二公目录1名称由来2历史介绍3特点评价4工作章程折叠编辑本段名称由来人民公社人民公社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到河北、河南与山东等地视察,与当地的负责人谈到‚小社‛并‚大社‛的问题。

毛泽东说道:‚看来‘人民公社’是一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

‘人民公社’前面可以加上地名,或者加上群众喜欢的名字。

‛毛还总结‚人民公社‛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公‛。

在山东时,当地负责人请示‚大社‛叫什么名称时,毛泽东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这些消息见报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四处响起‚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万岁!‛等的口号,而‚人民公社好‛被人民网评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介绍1958年6月底7月初,谭震林在郑州主持召开冀、鲁、豫、陕和北京市农业协作会议,他在会议的总结中,讲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变革问题。

他说:‚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

‛信阳的同志回去传达后,地委根据《红旗》杂志两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关于办大公社的指示和谭震林谈话的精神,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合并后的大社,实际上已构成人民公社的雏形。

人民公社运动词解释近代史纲要

人民公社运动词解释近代史纲要

人民公社运动词解释近代史纲要
中国共产党在1958年发动的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农村人民公社的群众运动。

1957年冬至1958年春,中共中央就在酝酿发动大跃进,在农村动员了六、七千万劳动力大修农田水利。

在这种形势下提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小社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并先后在各地展开。

到1958年的6、7月份,有些地方形成了并大社的高潮。

不久,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乡挂出“七里营人民公社”的牌子,得到xxx 的赞同。

8月9日,xxx听取山东省委书记xxx汇报历城县北园乡打算办大农场时指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从8月23日起,《人民日报》连载《徐水人民公社颂》的长篇报道,宣传徐水县农民正在沿着人民公社的道路,奔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仙境”。

8月29日,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要求全国各地尽快地将小社并大社转为人民公社。

9月10日,根据中央决议精神,《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先把人民公社架子搭起来》的社论。

在中央决议和《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后,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全国75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合并成26,425个人民公社(平均每个公社4,614户)。

参加人民公社的农户为12,19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8%,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女社员

人民公社女社员

人民公社女社员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公社女社员,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人靠着半亩地种菜为生。

小时候,我就跟着父母插秧、收割、晒粮食,成了一名小小的农活儿专业户。

然而,当我上小学后,我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改变。

1958年,我和家人一起加入了人民公社,成为了一名女社员。

在公社里,我开始接受文化和政治教育,学会了从集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从集体的利益出发做事情。

同时,我还学会了读写算,成了全村唯一的能写信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公社里的地位越来越高。

我先是成为了村级的劳动模范,接着又担任了人民公社的机械化割禾小组组长。

后来,我又当选为了人民公社的妇女组组长。

在这个岗位上,我不仅负责协调妇女工作,还要到社员家里了解情况,传授家庭生产知识。

那时候的我,除了每天劳动外,还有很多学习任务。

为了提高自己和村里人的文化水平,公社领导组织了知识讲座和文化活动。

每天晚上,我们都要上到九点钟,才能回家。

虽然很累,但我认为这些学习对我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毕竟,现在我是人民公社的骨干,未来还要为农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在公社里的地位愈发稳固,同时也获得了村民的信任。

他们有需要的时候,都会来找我帮忙。

我还经常主动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

如今,我已经年近七旬,回想起来,这些年的岁月虽然艰苦,但我从中获得了成长和收获。

在漫长而充实的一生中,我除了为集体和农村发展做出了贡献,还结识了许多好友,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

尽管时间已过去这么多年,但我依然深爱这片土地,依然会尽我所能为它发展做出贡献。

在新时代,我相信,一定还有更多像我一样的人民公社女社员,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在伟大的中国梦中谱写美丽的篇章!。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农民诗歌.doc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农民诗歌.doc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7年冬和1958年春,在国民经济“大跃进”思想的指引下,全国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修水库、造林、抗旱中搞起了大协作。

1958年3月,党的成都会议制定了《关于小型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并为大社的意见》的文件。

会后,河南省遂平等县和信阳专区出现了小社并大社热潮,有的地方办起了人民公社。

同年8月6日,毛泽东到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视察,赞扬人民公社好。

9日,毛泽东在山东同当地负责人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泽东的谈话在《人民日报》发表后,“人民公社好”的口号立即传遍全国。

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肯定了人民公社是“一大二公”,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会后,全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到10月底,有74万个农业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农村人民公社,参加人民公社的农户有12000多万个,占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地方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

党中央和毛泽东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给予了纠正。

大跃进时代农民诗大炼钢铁一、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

二、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三、千军竞发兵三路,万马齐嘶震九天。

遽看移山填海去,好将奇迹谱新篇。

四、恍如天上非人间,一幅宏图仔细看。

老母亦知形势好,亲扶拐杖上排山。

五、前日农民昨日工,今朝工转复农民。

漫道人生多变化,须知工农是联盟。

六、炉火纯青剩冷灰,一声令下转家来。

可怜破釜沉舟去,今日空拳赤手回!大食堂共产高风格,联盟大食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公社有什么好处作者:老田来源:三农中国来源日期:2005-3-29本站发布时间:2005-3-29 13:45:18阅读量:524次人民公社是一种低成本的组织制度设计,兼有国家政权管理与农民合作组织功能的制度安排。

在早期的执行问题和短暂摇摆之后,1960年代初期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了《人民公社六十条》,明确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公社管理体制逐步趋于完善。

从人民公社的建立过程看,是在国家政权的帮助和扶持之下,实现了农民自治与合作,公社在承担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和动员功能之外,还部分地承接国家政权的作用,并兴办各种为农民服务的公共事业如教育和医疗等。

人民公社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和城市里的工厂进行类比,如果说生产队是一个生产车间的话,公社设有各种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技术人员,相当于工厂的技术科和职工培训中心,本身也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新技术学习和推广中心起作用。

由于最初的新技术学习的成本,是分摊在一个公社范围之内,所以承担学习成本的能力就非常强大,1970年代笔者所在的公社就曾经派人远赴海南学习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笔者还曾经在公社技术员指导下干过给水稻进行人工授粉的活计。

而生产队作为新技术的最后应用单位,成功的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收益,也远远高出单个家庭的许多倍,而通过“试验田”等方式进行新技术推动,生产队承担技术失败风险的能力也高出家庭很多倍,农业集体学习新技术的成功率远远高出单个家庭(这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以及集体更有承担学习成本的能力,加上新技术在应用单位内部的收益-风险的不同对比,是集体农业比单个家庭更能接受技术的根本原因。

虽然人民公社的功能非常强大,远远超过今天基层政权的单一政府组织职能,但是运行成本却非常低,因为多数干部的收入超出普通农村劳动力水平不多,又不能完全不脱离生产劳动,因此维持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体系运转的成本就很低。

等到1970年代初期我开始记事的时候,每个公社“吃商品粮”的干部(公社的专职干部)都很少,每个公社只有两三个人,大量的干部都是从各个大队抽调上去的临时干部,这些干部的主要报酬是在他原来的生产队里拿一份工分,然后加上每个月几块钱的补贴。

除了专职干部之外,在公社一级还设置有所谓的“人民公社八大员”,就是机械员、农技员、值保员、水利员等等,这些人也一样是拿工分外加六块钱的月津贴。

大队和小队干部都是拿工分的人,而且基本上不脱产。

毛泽东在1950年代就说过“不参加劳动还不是保甲长”这种措辞极为严厉的话,强烈要求干部不能脱离生产劳动,许多地方都制订了非常严格的干部劳动制度,公社三级干部一般要服从“三二一标准”,即公社干部每年至少参加全日劳动不少于100天,大队干部要求参加劳动200天以上,小队干部要求参加劳动300天以上。

在1975年的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上,还反复重申要把昔阳县县社队三级干部坚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作为一个主要经验来推广。

在毛泽东一力主张的“强行起飞”过程中间,人民公社首先是一个服从国家工业化进程需要,是作为主要政策措施推广的,目的是要强化基层政权对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以集体劳动的努力代替家庭小农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农业增产,确保农业的剩余产出水平足以跟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

说到底是要在没有太多资源分配给农业的情况下,着眼于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丰富的现实,而设计的唯一增产措施,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增加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密集劳动投入来增产。

动员剩余劳动力来从事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重大困难,是利益增加和分配很难与家庭劳动力投入单位的一致,就要求通过制度安排促使劳动投入和增产收益的一致性,因此就必须突破以家庭为生产的传统小农方式,在新中国的短暂摇摆之后,合作生产组织――生产队――的规模最后确定在自然村落的水平上,平均一个生产队的农户数目在30户左右。

根据美国的经济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德怀特·H·珀金斯的说法,在印度的社区发展规划和世界性的农村工程项目中间,想要调动过剩劳动力利用农闲时间去变丘地为可耕田的工作、以及修建灌溉系统和道路之类的基础设施,结果这些项目有许多完全失败了,其余的只是在接受了中央政府或国际救援机构的大量资助之后才得以存在。

而中国农村工程的成功,原因在于绝大部分农业用地中间都废除了私有制,而农业合作社和后来公社的建立,又使得劳动与利益的结合成为可能。

因为私有制下修筑渠道,主要的受益者是土地临近渠道的人,无地的劳动者和佃农完全认识不到土地生产力提高有什么价值,如果土地离渠道很远,生产力提高也往往被更高的费用所抵消,因此要动员剩余劳动力远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土地公有制和公社中间,即便一条水渠仅仅使1/4的土地增产,村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劳动取得数量不同的工分,增加的产量归全村人所有,增加的部分也有按照各人的工分进行分配。

正是遵循这个原则,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动员工作才比较成功。

(参阅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十五卷,P541-542)对照一下知识精英们的描述,公社时期的农业完全是一塌糊涂,因此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还饿死无数人,是“分田到户”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出,从而让中国人民吃饱喝足,而根据改革后创新编制过数据的《中国统计年鉴》记载,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1.13亿吨,而1976年2.87亿吨,27年增长超过150%,而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4.3亿吨,27年增长50%不到。

在今天三农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的时候,许多人仍然忌讳提到人民公社以低成本方案,解决农村教育和医疗方面的重大成就,因为这两大成就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复制,所以就尤其被人忌讳。

公社化与市场化的重大不同在于:公社里面公共产品的提供,仅仅受到人力物力的硬性限制。

而今天的市场化却要服从精英们“高剩余索取需要”的限制条件,为此就需要对多数人进行“结构性”的排斥,没有许多人在痛苦中间无助地死去,老百姓就不见得肯于“自愿”承担超出个人剩余生产水平许多倍的高收费,换言之,失学者的痛苦是高学费和教育产业化的关键,有病不能医的痛苦是医疗产业化的关键。

按照湖北长阳县合作医疗创始者覃祥官老先生的说法,合作医疗的实施条件是“一个要有毛泽东思想,一个要有人民公社的集体组织”,没有这两个条件的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可能借用他的经验,这是他1974年参加联合国专题会议上接受外国官员咨询时候所做的判断,今天看起来也适用于公社解体之后的中国。

由于无法复制公社时期的重大成就,因此中国的主流知识精英就相约不提这码事,因为只要稍加对照就难免有指责今天的官僚精英群体无能的嫌疑,于官老爷们颜面上可不好看,这是知识精英群体和官僚精英群体之间心领神会的“思想统一”,并没有机构硬性规定不让说人民公社的教育和医疗成就,而是知识精英们“自我规训、相沿成习”的结果。

除了公社执行了工业化进程的配套要求之外,毛泽东还要在公社里搞“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工农商学兵”结合。

一个公社范围的经济分工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其极限;而作为经济发展的组织的公社,本身还有一重要研究价值,就是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政权模式。

需要在贺雪峰教授所定性的“半熟人社会”中间,去考察权力的运用和分配问题。

在一个半熟人社会里面,阶级的分化是要受到群众反向舆论的强大制约的,新旧社会在这个方面没有什么重大不同。

解放前的中国社会阶级分化程度,本身是受到了农村社会的强大舆论的钳制,在笔者的老家,每亩水田的地租是“两担谷”,但是贫穷的农民在交租多数要玩一点手脚,最终地主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的地租可能不足一半,有人甚至说“关中无地主”。

在公社时期,生产队的粮食过磅的时候,通常有上面派出的“住队干部”监督入库,这些人多数也是容许过磅期间搞点“瞒产”工作,以与生产队社员的利益诉求和强大舆论相妥协。

即便是在城市的工厂里面,由于新中国“强行起飞”期间,要尽量节约培训成本,减少劳动者和管理者的学习成本,节约信息成本方面的支出,对应着这个相对迫切的要求,是低水平的工作流动性,要求每个工厂里面的工人和干部都相对稳定。

当时在住宅建设和分配方面,基本上都是以“单位聚居”为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复制了农村的半熟人社会特点,个人长期居住在一个相互熟悉的社会里面,强化了个人对舆论评价的敏感性,使得个体对自身的行为方式趋向长远考虑,注重同事和熟人对自己的评价。

公社化本身也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权力模式,虽然1958年在城市里没有明确进行形式上的公社化组织运动,但公社化的实质要求“强行起飞”过程降低信息成本的要求内在地一致,而得到了广泛实施。

今天城市小区居民的杂居,工商业从业者的高流动性,人们的行为模式就与毛泽东时代呈现出根本的不同,也带来人们对权力根本不同的认识。

乡村地区的权力运用过程与反向群众舆论的特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力运用特点,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管理的一大特色。

换言之,人民公社化过程本身既强化了中国的权力和扩张了政治权力的作用范围,也规定了“强行起飞”过程中间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和特点。

毛泽东总是有一个很强烈的冲动,要去动员体制之外的群众力量和意志,来参与监督干部的管理活动。

1955年毛泽东生日这一天,蔡畅、章蕴、帅孟奇、邓颖超等几位老大姐去看他,说某些干部对搞运动有厌倦情绪,并建议以后不要再搞,主席当场出于尊重没有表示不同意,送走她们之后,毛泽东对身边的人说“在阶级斗争的社会里,不搞运动,我不能叫毛泽东”。

让熟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固定社区里的工农业生产模式,固然有助于降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社会的“扁平化”,帮助实现反向监督,但是后来的长期实践证明,这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毛泽东反复要求降低国家管理费用,这个要求受到精英阶层放弃“剩余索取权”后争取到的高度认同的支持,在另一方面也要求降低信息成本和管理上的执行成本。

在三大改造之后,由“私人利益最大化决策模式”带来的信息保密和虚假信息发布大量减少了,因此带来的信息成本降低是显而易见的,决策主体方面“公家人”全面掌权有助于信息成本下降。

而新中国管理成本上的问题,没有随着认同感上升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始终存在而且相当严重,最终引发了毛泽东和“集体领导”的深刻分歧。

新中国管理体系内部的严重问题,没有能够在体制内程序渠道上解决,最终导向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按照卢逊-派伊的说法就是存在严重的“贯彻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