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文件要求,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承担编制适合我国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的国家标准任务,标准名称为《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国内外同行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组织、管理。本标准的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如下:

本标准主编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深圳中广核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二、规范内容结构

本标准为新编规范,是为了在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而制定的勘察规范。本规范适用于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的岩土工程勘察,为处置场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分析评价提供基本数据输入。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条文、附录和条文说明,具体目次如下: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岩土工程勘察各阶段任务与要求

4.1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

4.2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

4.3 初步设计阶段勘察

4.4 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

4.5 工程建造阶段勘察

5 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

5.1 断裂

5.2 水文地质

5.3 水文地球化学

5.4 不良地质作用

6 勘察方法

6.1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6.2 水文地质测绘与调查

6.3 工程物探

6.4 钻探

6.5 井探、槽探和洞探

6.6 取样

6.7 原位测试

6.8 水文地质试验

7 室内试验

7.1 一般规定

7.2 物理力学试验

7.3 地球化学试验

8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8.1 一般规定

8.2 岩土参数分析

9 勘察成果报告编制

9.1 一般规定

9.2 文字部分

9.3 图表及专题报告

10 现场检验与监测

10.1 一般规定

10.2 地基基础的检验和监测

10.3 不良地质作用的监测

10.4 地下水观测

附录A 岩土渗透性分级表

附录B 工程物探方法的适用范围

附录C 原位测试试验方法

附录D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

附录E 地球化学室内实验方法

附录F 岩土参数的统计、计算与确定用表

附录G 规范用词说明

附录H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三、规范编制过程、依托工程和成果

主编单位在2009年5月收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部门下发的文件后,与参编单位着手开展了规范编制工作,并于2010年1月在广州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主持召开了规范编制大纲审查会,会议明确了规范编制计划。截止2011年12月,主编和参编单位已完成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并在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中,共召开编制组工作会议3次、规范集中编写讨论8次、召开工作例会8次、专家咨询6次、美国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技术调研与培训14天,调研处置场8个(中国3个、美国5个)、撰写专题报告4份、发表学术论文6篇(SCI一篇、EI两篇,核心期刊3篇)、出版译著1本和工作月报6份、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

规范编制过程、开展工作、依托工程及成果概要分别见下表:

1)表1:规范编制进程;

2)表2:规范集中编制和讨论统计表;

3)表3:主编单位工作例会统计表;

4)表4:规范国内依托工程和场地调研;

5)表5:放射性废物处置培训与国际会议统计表;

6)表6:美国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技术调研与培训成果表;

7)表7:专家咨询统计表;

8)表8:规范编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成果统计表。

5/ 20

表2 规范集中编制和讨论统计表

6欢迎下载

续表2 规范集中编制和讨论统计表

7欢迎下载

8欢迎下载

。 9欢迎下载

10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 11欢迎下载

三、标准的国内外性能对比与分析

目前国内没有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相关标准,因此本标准可供借鉴的规范标准、国内处置案例及经验较少。规范编写需吸纳国外处置经验中较成熟的理念和方法,并结合我国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国情编写。具体地讲,本规范具有以下特色:

(1)本规范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的要求具有一致性。规范编写过程中,参照了大量IAEA的相关国际标准、技术要求和多个美国和西班牙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勘察报告。因此,规范要求的勘察内容和技术方法等体现了与国际最新标准要求以及实际工程案例的一致性,通过充分吸收国际上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来弥补目前国内处置经验不足的缺点,以指导规范的科学编写,最终实现处置场的正确勘察并确保处置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本规范结合我国国情编写,具有符合我国基本建设程序的特色。通过大量的收资分析、专题研究讨论、专家咨询以及对美国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实地调研,在总结国际上较成熟的低中放处置场岩土工程勘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地的勘察阶段划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建造五个阶段,并规定了各阶段勘察内容和深度。上述勘察阶段的划分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参考了国际经验和标准,具有中西结合的特色。

(3) 本规范具有低中放废物近地表处置场这一工程特点的针对性。不同于一般的工民建筑甚至是核电厂,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用于永久处置核行业产生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并要求在较长时期(300-500年)内能够将核素限制在处置场地范围之内。因此,与常规岩土工程勘察不同,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勘察重点发生了转变,除了需要满足常规岩土勘察的目的之外,其主要任务还在于查明核素在地下介质中的运移路径、过程和速度,即查明处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上世纪50-80年代,世界上核技术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不适当的低、中放废物处置已为他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如美国Hanford、Maxey Flats处置场地因选址勘察的疏漏导致了核素处置后的泄漏污染,为至今的修复形成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难题;另外,美国正在选址的Ward Valley因为水文地质勘察不仔细(沙漠降水蒸发和入渗调查不清)而使得整个审批程序陷入停滞。

因此,处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既是选址、勘察和评价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输入条件。为避免重蹈处置场地核素释放污染的覆辙,本规范在编写过程中结合IAEA最新导则和国际上多个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地的勘察报告,同时通过咨询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

12/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