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历年真题及答案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 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生D.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D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的是()。
A. 神经系统发育迅速B. 骨骼发育成熟C. 肌肉发育良好D. 生殖系统发育缓慢【答案】B3. 下列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B.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 发展具有可逆性D. 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答案】C4.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认为,儿童是通过()来发展的。
A. 模仿B. 游戏C. 工作D. 学习【答案】C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教育原则的是()。
A. 主体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目标性原则D. 活动性原则【答案】C6. 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
A. 知识性B. 兴趣性C. 生活化D. 难度性【答案】C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教育评价原则的是()。
A. 发展性原则B. 全面性原则C. 目标性原则D. 主观性原则【答案】D8.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幼儿()。
A. 讲解法B. 演示法C. 引导发现法D. 情境教学法【答案】D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是()。
A. 职业道德B. 专业技能C. 学科知识D. 教育理念【答案】C10. 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
A. 严格管理,严格要求B. 尊重幼儿,关心幼儿C. 主导教学,引导学习D. 教授知识,培养能力【答案】B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的是()。
A. 发展性原则B. 兴趣性原则C. 生活化原则D. 活动性原则【答案】B12. 下列哪种教育方式最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A. 传统教育B. 素质教育C. 应试教育D. 精英教育【答案】B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特点的是()。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1.吴老师经常通过和学生聊天来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再结合他们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吴老师的做法说明他关注()。
A.学生发展的可变性B.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C.学生发展的阶段性D.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答案: B解析:吴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而采取分层教学,即因材施教,体现了他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于老师认为,小学生与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浪费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利用这些课时多上语文课和数学课,于老师的看法()。
.A.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B.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C.忽视了学生均衡发展D.忽视了学生主动发展答案: A解析:全面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而于老师要求学生只关注语文和数学,明显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赵老师板书时写错字,王亮同学站起来大声说:老师,字写错了!赵老师不高兴地说:多什么嘴,你是老师,我是老师?坐下!王亮默默地坐下了,自此没人敢指出老师的错误了,关于老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A.维持了课堂纪律B.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C.维护了教师的尊严D.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答案 : D 解析: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而赵老师批评学生,不允许学生指出错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学校安排老师集体学习与培训,杨老师总推脱,她说年龄大了,学什么?杨老师缺乏( )。
A.专业发展意识B.专业发展能力C.团结协作意识D.团结协作能力答案: A 解析: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而题中杨老师拒绝参加培训,体现了她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
5.某教研所开发了-款针对性强,收费合理的在线课程。
孙校长推荐大家购买, 在教职工大会上,孙校长说大家自愿购买,如果因为经济条件原因无法购买,家长可以向班主任说明。
该做法()。
A.正确,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B.正确C.错误,学校不应该推荐收费课程D.错误答案: C 解析:第五十六条[非法获利的法律责任]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在处***迟到时,甲老师要求学生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从前门进并说***理由,经同意后才能入座,;乙老师将学生关在教室外,待讲完课才让其***室;丙老师允许***入教室但要罚站。
对于***师的做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老师做法恰当,迟到必须说明理由B.乙老师做法恰当,不能影响多数同学C.丙老师做法不正确,只能在教室外罚站D.上述做法都不恰当,不应该影响学生上课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教师的做法。
教师在处理学生迟到问题时不能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更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
D项正确。
A项:甲老师要求学生先喊“报告”是可以的,但是要求迟到学生说明迟到理由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错误的,故排除。
B项:乙老师将迟到学生关在教室外,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是错误的,故排除。
C项:丙老师虽然允许迟到学生进教室,但是要对学生进行罚站,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是错误的,故排除。
故本题选D。
2.创新***勇于超越的精神,教育需***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A.独立性B.反思性C.批判性D.坚韧性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是个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独特、新颖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而产生的思维过程。
坚韧性不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特征,本题为选非项。
D项正确。
A项: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发现、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具有这一品质的人一般不易受别人的暗示和干扰。
A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反思性是一项积极的思维活动。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使自己的思考过程得以完善。
反思是探索、发现以及再创造的过程。
B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批判性不仅是指客观地评价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吸取别人的长处、优点和思想的精华,摒弃别人的短处、缺点和思想的糟粕,也善于严格而精细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不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黄老师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活动“秋天的落叶”。
下列行为未体现黄老师是幼儿活动支持者角色的是()。
A.创设“五彩秋天”主题墙B.提供放大镜给幼儿观察落叶C.组织幼儿讨论落叶的特征D.准备树叶给幼儿做粘贴墙1.[答案] A[解析]B、D选项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活动的物质支持,C选项则是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持。
A则是教师进行了环境创设,引导幼儿与主题墙互动,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体现的是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因此选A。
2.幼儿园组织春游,李老师让幼儿自己商量去哪里玩,再统计每个地方有多少人想去,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定。
该做法体现的幼儿发展特点是()。
A.独特性B.整体性C.参与性D.主体性2.[答案]D3.语言活动时,侯老师摇着铃鼓提醒幼儿安静,可惜有部分幼儿吵吵闹闹的。
这时,老师双手握空心拳,做出望远的动作,说“老师用望远镜望一望,看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最神气?”孩子们立刻停止吵闹,下列对老师的行为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注重教学示范B.注重幼儿情绪调控C.注重班级管理D.注重直观形象引导A本题考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理解。
教学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典型进行教育的方法,为幼儿树立先进榜样和典型,号召和吸引人们学先进、赶先进,广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题干中侯老师并没有为幼儿做示范性的教学。
A项正确。
4.在建构区,中班幼儿东东一直搭不好拱形桥,不停地把积木推倒重来,对此,李老师恰当的说法是()。
A.“宝贝,我来帮助你!”B.“试试不同的积木,你一定行!C.“注意拱形桥的对称与平衡!”D.“不搭拱形桥了,搭其他的吧!”B本题考查教师的教学行为。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不成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幼儿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相关的活动,可以尝试上他们换个方式去完成,这也可以体现量力性教学。
教师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和答案

教师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教书育人B. 为人师表C. 终身学习D. 爱岗敬业2.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启发式教学C. 以学生为中心D. 教师主导3.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首先考虑的是()。
A. 学生的感受B. 学校的规章制度C. 家长的意见D. 教师的权威4. 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
A. 严厉批评B. 耐心指导C. 忽视不理D. 惩罚学生5.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首先考虑的是()。
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法C. 学生需求D. 教学目标6.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采用哪种评价方式()。
A. 绝对评价B. 相对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总结性评价7.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
A. 压制B. 鼓励C. 忽视D. 惩罚8.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采取的态度是()。
A. 权威B. 合作C. 冷漠D. 命令9. 教师在进行自我发展时,应注重的是()。
A. 专业技能B. 教学经验C. 教育理念D. 个人兴趣10. 教师在面对教育改革时,应持有的态度是()。
A. 抵触B. 接受C. 观望D. 主动参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A. 专业知识B. 教学技能C. 情感态度D. 道德修养12. 教师在课堂上应避免的行为有()。
A. 歧视学生B. 体罚学生C. 忽视学生D. 过度表扬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的学生发展包括()。
A. 知识掌握B. 能力提升C. 情感发展D. 价值观形成14.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A. 制定规则B. 公平对待C. 激励学生D. 家校合作15. 教师在与同事合作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A. 尊重他人B. 分享资源C. 竞争关系D. 互相学习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教师应以自己的权威来管理学生。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卷(附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卷(附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参考答案】:B【解析】:【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我国古代文学常识的考查。
【名师详解】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才开始缓慢解体,A项排除;C、D两项与题意无关;文学表达形式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逐渐壮大。
2、小明的爸爸没有征求小明的意见,为小明安排了今年暑假的钢琴、围棋、书法等培训。
这违反了儿童的哪项权利?()A、牛存权B、受保护权C、发展权D、参与权【参考答案】:D【解析】:【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知识。
【名师详解】儿童的参与权是指儿童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儿童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明父亲的做法侵犯了小明的参与权。
3、关于我国的出土文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素纱禅衣B、西安附近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C、越王勾践剑是战国时期兵器冶炼技术的杰出成果D、洛阳出土的唐三彩以红、蓝、白三种颜色为主【参考答案】:A【解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重量仅49克的素纱禅衣,A项。
E确;河南安阳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B项错误;越王勾践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越王勾践剑采用了硫化技术,千年不锈是春秋时期兵器冶炼技术的杰出成果,项错误;唐三彩主要出土于洛阳,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D项错误。
故选A。
4、1954年,国际少年儿童书籍协会在苏黎士设立了以童话大师()的名字命名的国际儿童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这是20世纪儿童文学发展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A、夏尔?贝洛B、卡洛尔C、安徒生D、格林兄弟【参考答案】:C【解析】:国际安徒生奖。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开学了,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某中学语文老师为同学们确定了学期素质教育目标: “每个月读一本名著,识两位名人,听三首名曲,品四幅名画,背五首古诗。
”该教师的做法( )。
A.干扰了学生学习的节奏B.优化了学生学习的方法C.窄化了素质教育的内涵D.指明了素质教育的途径【答案】 C【答案解析】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及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入职工作所满两年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适应教育教学环境B.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方法C.凝练教育教学经验D.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答案】 B【答案解析】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手型教师更关注这个阶段。
3.年轻的男老师王勇在课堂上与男生互动多,与女生互动很少,理由是“避免别人认为我与女生太亲近”。
王老师的做法( )。
A.合理,体现教育智慧B.合理,符合传统观念C.不合理,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D.不合理,有悖公平待生的理念【答案】 D【答案解析】王老师在课堂中,与男生互动多,女生互动少。
这就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中“关爱学生”的公平待生的要求。
4、每次实施新的教学设计之后,彭老师都会问自己“有没有必要?是不是最好? 能不能改进?要不要调整?”这说明彭老师( )。
A.善于自我反思B.善于自我激励C.缺乏教育自信D.缺乏学习方法【答案】 A【答案解析】题干中老师,每次都会问自己“有没有必要?是不是最好?能不能改进?要不要调整?”,表明他具有反思意识,善于自我反思。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素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综合素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A、《学会关心》B、《学会做事》C、《学会生存》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参考答案】:C【解析】:1965年,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O,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参考答案】:A【解析】: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童话O塑造了一个永葆童真、拒绝长大的人物形象,因此该:童话也被翻译为《永不长大的孩子》。
A、《长袜子皮皮》B、《骑鹅旅行记》C、《彼得?潘》D、《木偶奇遇记》【参考答案】:C【解析】:《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最为著名的剧作,讲述了一个会飞的拒绝长大的顽皮男孩在永无岛所遭遇到的各种历险故事。
故选C。
4、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OoA、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一一太初历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D、制定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参考答案】:D【解析】:《授时历》是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而成的,不属于两汉的成就。
5、19世纪60、70年代,随着光学研究的发展。
一个以表现“光”和“色”和谐统一的画派出现了,下列画家中是这一画派代表人物的是OOA、德拉克洛瓦B、梵高C、罗丹D、毕加索【参考答案】:B【解析】:该画派是印象派,梵高是印象派画家。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
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面向全体学生C.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答案】B2. 下列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正在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B.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C.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D.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和完善课程教材体系【答案】D3.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
A. 学科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素养、人格素养B. 学科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素养、职业道德素养C. 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D. 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学术研究素养【答案】C4.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观()。
A. 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B. 注重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C. 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注重评价过程D. 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答案】C5. 某中学在评定职称时,根据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行排名,优先考虑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
这种做法()。
A. 符合教育公平的要求B.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C. 违背了教育公正的原则D. 违背了教育平等的原则【答案】C6. 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这种做法体现了()。
A.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B.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激励性评价原则【答案】D7. 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是()。
A. 启发式教学B. 情境教学C. 自主学习D. 合作学习【答案】A8. 下列哪种人格特征最符合教师职业的要求()。
A. 独立、自信、果断B. 耐心、细致、敏感C. 坚韧、果断、负责任D. 热情、开朗、幽默【答案】B9. 某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便立即停止授课,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批评。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完整版)1.肖老师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学科层面知识,还有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她在日常工作中也以此为行动指南,这说明肖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A.虚拟关注阶段B.自我更新关注阶段C.生存关注阶段D.任务关注阶段[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叶澜教师成长五阶段,其中处于自我更新关注阶段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而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
同时,教师已经可以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
题干中肖老师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了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故正确答案为 B。
2.初一(6)班的康老师跟同事抱怨:“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怎么也学不好,他们到了初二,初三肯定跟不上。
”康老师的这种说法( )。
A.忽略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B.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C.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D.忽略了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答案] D[解析]本题考察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的未完成性及其蕴藏的发展潜能,充分说明人需要接受教育,人可以接受教育,它是-种持续发展,不断改造的过程。
学生题目中康老师跟同事抱怨初一学生学习习惯差,初二初三肯定跟不上,是忽略了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故正确答案为 D.3.中学生小卓逃课想去网吧,正在翻阅围墙时,听到有同学说老师来了,由于精神紧张从墙上掉下来导致右脚扭伤,关于这事故中学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B.学校应承担连带责任C.学校应承担补充责任D.需要应承担赔偿责任[答案] A[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第十三条(二)规定: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学生逃课去网吧,属于学生擅自离校期间发生,而学校行为并无不当,故不承担责任。
2024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工作方针提出的改革创新的重点是()A.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B.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C. 体制机制改革D.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林某长期辱骂、虐待亲生儿子晓光,经有关单位教育后仍拒不悔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当地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撤销林某的监护人资格B. 给予林某行政处分C. 责令林某赔礼道歉D. 要求林某赔偿损失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时间计量包括时间间隔和时刻两方面,前者指物质运动经历的时段,后者指物质运动的某一瞬间。
下列选项中,时刻的表述是()。
A. 百米赛跑世界纪录在10秒内B. 通常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C. 从甲地步行到乙地需要2小时D. 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名言与作者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孔子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C.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
不以桀亡。
——荀子D. 兼相爱,交相利。
——老子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节日的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D.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明清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
”陶行知则更明确地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这些都说明教师具有()的义务。
A. 保护学生权益B.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水平C. 尊重学生人格D. 教育教学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上30.材料:晓星经常欺负同学,班上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朋友。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其他同学都三五成群地玩着,只有晓星一个人呆在角落里,马老师悄悄地走过去,对他说:“咱俩一起玩吧。
”晓星生硬地问道:“为什么?”马老师蹲下身来,俯在晓星耳边说:“因为我喜欢你啊!”他们两人玩起了游戏,游戏中,马老师问:“想让大家一起玩吗?那就大声招呼大家来吧!”因为有老师的参与,同学们很快围拢过来。
这一次,晓星和同学们一起玩的很开心。
过后,马老师仔细观察晓星的行为,了解他与同伴相处的困难所在:其实晓星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欺负同学时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而已。
马老师组织开展以“交朋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交给晓星与人正确交往的方法,并鼓励班干部主动与晓星交往,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晓星渐渐不欺负同学了,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马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1.马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
(1分)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5分)(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晓星处于这一时期,是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的。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良好品德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所以马老师组织了“交朋友”的班队活动。
在活动中交给了晓星与人相处的方法。
3.学生是发展的主体(4分)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的人。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晓星是想要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他有这种交往的需求,但是因为欺负同学使他被孤立,所以老师需要把晓星的交往需求激励出来,并通过班干部主动和他交往的方式去建立这种联系。
4.学生是独特的人(4分) 每个人的发展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问题也都具有自己的个体原因,马老师能够找到晓星问题产生的原因,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31.材料:一天上午,晓轩突然在教室里大叫起来:“陈老师,我新买的钢笔不见了。
”这时,很多同学把怀疑的目光转向小明,有的想要打开他的书包检查,小明一边说“我没拿”,一边推开同学们的手,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班上同学丢的几件东西都是在小明那里找到的,我安慰一下晓轩,然后让大家安静下来,说:“晓轩的钢笔肯定会找回来的,现在大家先安心上课。
”中午,小明悄悄来到办公室,他给我一支钢笔,我问他:“这是晓轩的钢笔吗?”他点头。
我又问他:“你为什么要拿他的钢笔呢?”他说:“这支钢笔很漂亮。
”我说:“东西再漂亮也是别人的,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你知道吗?”小明惭愧地点点头。
经过调查我发现,小明平时去亲朋好友家里,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拿,久而久之,养成了“顺手牵羊”的坏毛病,就此,我多次跟小明的父母沟通,要求家长不要溺爱孩子,帮助孩子意识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我还在班上组织班会活动,让大家熟练掌握向别人借东西的礼貌用语。
经过不断的努力,小明终于改变了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材料中陈老师对小明进行教育的方法是正确的,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当其他同学怀疑小明并要搜小明的书包时,陈老师并没有鼓励同学们这样做,而是让同学们先上课。
这是对小明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2.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
陈老师对小明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并动员家长和班级对小明进行教育,最终让小明改变了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这说明陈老师能够具备从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陈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2015年下30.材料: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
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就叫“自设作业”吧。
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
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幅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的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本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位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
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
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14分)首先,我认为王老师的“自设作业”是非常好的方法。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作业,学生很惊讶,感到非常新鲜,做作业的兴趣高涨。
学生“自设作业”的结果表明了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完成原本他们自身和老师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构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明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他们当做学习本身的主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学生是独特的人,应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让学生“自设作业”,可以展示出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的作业丰富多彩,王老师将其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1.材料:小威和小蕊是蒋老师班级的一对孪生兄妹,可是,他们兄妹二人的关系却并不那么融洽,在一篇题为《我的烦恼》的作文中,妹妹小蕊这样写道:“我最大的烦恼,便是一直和哥哥在同一个班,在家里的情形已经让我难以忍受了,没想到在学校还是这样!”看到这段话,蒋老师很是疑惑,找小蕊谈心扉,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便对他们时时进行比较,引导两人凡事必竞争。
每次考试后,成绩好的可以得到表扬和奖励,而落后者却一无所有。
小蕊一直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大多数时候总落后一点儿。
看着哥哥时常获得奖励,而自己却只能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之下,嫉妒开始滋长,并对哥哥产生了一肚子怨气。
她固执地认为,如果不是哥哥的存在,所有的好事都是她一人的,哥哥简直太可恶了!因为嫉妒,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小蕊都变着法子与小威作对,经常搞一些恶作剧。
比如把小威写完的作业撕掉,偷偷把他的课本、文具藏起来,在同学中说小威的坏话等等。
久而久之,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看到这对孪生兄妹整天像仇人一样,他们的父母也感到非常苦恼。
蒋老师该怎么做呢?问题:请根据教师道德的要求,为蒋老师出谋划策。
(14分)根据教师道德的要求,蒋老师应该遵循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的道德规范。
首先,老师应该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家长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才造成两个孩子势同水火。
老师应该告知家长不能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让家长知道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一样,擅长的学科也不同,不应该对孩子进行比较,而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
在日常的教育中,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并且要注重沟通方法,不要对家长颐指气使。
其次,教师教书育人,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老师需要找小蕊谈心,发现小蕊的特长,引导小蕊找到自己擅长的学科,帮小蕊树立学习的信心。
2016年上30.材料:李老师认为,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就必须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
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你有哪些优点?”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有的说自己孝顺父母,有的说自己尊敬老师……,大家发现原来自己很多优点呢。
这时,一向活泼好动的小明把手举得很高,李老师说:“小明,你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小明说:“你为什么总是叫我们说优点啊?”我爸爸说,每个人都有缺点,老师也有缺点,你也有,我想说缺点。
”教室里一下安静了,李老师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老师也有缺点,请大家围绕小明的观点进行讨论吧!”大家七嘴八舌,最后,李老师总结到:“我们在谈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自己的缺点,改正了缺点,我们会更强。
”课后,李老师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了这件事,并打算在合适的时候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我的小秘密”讨论活动,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不好意思说出的缺点,并引导他们改掉这些缺点。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李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值得我们学习。
1.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材料中,李老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学习,分析自己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树立信心。
2.素质教育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
材料中,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3.素质教学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材料中,李老师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每个人优点缺点不一样,引导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
31.材料:冯老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在班内开设了“读书小报”、“群星园”、“精彩作文赏析”“我爱发明”等专栏,展示学生作品,激励学生。
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而且作为评优的参考,深受家长认同。
小华的爸爸是位戍边军人,常年不在家。
冯老师将小华的成长档案整理寄给小华的爸爸,收到冯老师寄来的成长档案后,小华爸爸很激动。
他给冯老师回信道:“因为您的悉心培养,小华进步很大,看到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愧疚之余,您的付出难以回报,现寄上边疆的一点土特产,聊表心意!”冯老师读着小华爸爸的来信很是高兴,随后也收到了小华爸爸寄来的土特产,她以小华爸爸的名义将其寄来的土特产悄悄地寄给了小华的奶奶。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冯老师的教育行为。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高度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冯老师做到了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材料中,冯老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在班内开设各种专栏作品,激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