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增长极研究
最新-简析我国旅游业发展演变历程 精品
简析我国旅游业发展演变历程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
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
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
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
集安构建吉林省区域旅游增长极优势与对策研究
集安构建吉林省区域旅游增长极优势与对策研究
李秀霞
【期刊名称】《商业经济》
【年(卷),期】2005(000)008
【摘要】吉林省要想实现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选择和培育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起带动作用的增长极.时下集安市具备了成为增长极的优势条件.当地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高标准地构建集安市旅游新蓝图,大力实施精品特色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行业管理,高质量地营造集安市旅游新环境.
【总页数】3页(P121-123)
【作者】李秀霞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
【相关文献】
1.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及对策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视角 [J], 罗富民
2.郑汴焦洛四市构建河南旅游产业化增长极优势与对策分析 [J], 王记军;孙艳红
3.充分发挥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构建东北亚无障碍旅游区 [J], 杨建东
4.主题公园:构建区域旅游新的增长极——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 [J], 周维琼;楼嘉军
5.吉林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助力环线旅游对策研究 [J], 胡布和;梁雪萍;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同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HAO J i n . I i a n ,YANG Xi u . f e n g 。 LI Mei
( 1 . Tr a de De p a r t me n t ,S h a n x i Da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Da t o n g S h a n x i ,0 3 7 0 0 9 , C h i n a; 2 . Pe r s o n n e l De p a r t me n t ,
of Da t o ng f r o m 2 0 0 1 ye a r t o 2 0 1 1 y e a r a nd i n di c a t e s t ha t t o ur i s m de v e l op me nt pl a y a ve r y s i gni f i c a n t r o l e i n i t s e c on o mi c
g r o wt h .Al s o ,wi t h S i n g l e Va r i a b l e Gr e y Mo d e l GM (1 ,1 )c o n s t r u c t e d b y Gr e y F o r e c a s t i n g Me t h o d,i t f o r e c a s t s i t s t o — t a l t o u r i s m r e v e n u e o f t h e f u t u r e 9 y e a r s a n d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e t o t a l t o u r i s m r e v e n u e s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t o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o n GDP i s c o n t i n u o u s i n t h e c e r t a i n p e r i o d s a n d t h a t t o u r i s m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wa y t o d e v e l o p Da t o n g s e c o n o my .We s h o u l d t a k e me a s u r e s a s f o l l o ws :i mp r o v e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d e v e l o p t o u r i s m f e s t i v a 1 wi t h 1 o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 o mb i n e c u l t u r e i n d u s t r y wi t h t o u r i s m i n d u s t r y b y t a k i n g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h i s t o r i c a l a n d c u l t u r a l c i t y ,e x p a n d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c o n n e c t i o n,f o s — t e r r e g i o n a l t o u r i s m e c o n o mi c g r o wt h b y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i n n e r — —p r o v i n c e a n d i n t e r — — p r o v i n c e c o r p o r a t i o n a n d r a i s e f u n d s t h r o u g h v a r i o u s c h a n n e l s b y i n n o v a t i v e f i n a n c i n g me t h o d s .
韶山旅游发展环境调研报告
韶山旅游发展环境调研报告一、人口与社会经济2011年末,全市总户数32140户,户籍人口105816人,其中男性53198人,女性52618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6308人,农业人口89508人;18岁以下人口17572人,18-35岁人口25354人,35-60岁人口42118人,60岁以上人口20772人。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4392万元,同比增长15.5%。
其中,一产业37246万元,二产业217884万元,三产业139262万元,分别增长3.6%、19.1%和14.2%,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55.2:35.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2亿元,同比增长40.7%;完成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27869.8万元,同比增长25.4%;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01万元,同比增长7.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2827万元,同比增长18.5%。
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36元,比上年增长16.4%。
二、旅游发展现状韶山以红色旅游为支柱产业,按照“文化立市、产业强市、生态靓市”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红色韶山、富裕韶山、生态韶山、文明韶山、幸福韶山”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韶山旅游发展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旅游资源独特,地域特色显著,红色旅游更是一张全国性的名片。
二、政府重视。
韶山是县级市,由湘潭市代管。
湘潭市十二五规划中欲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整个湘潭市的旅游发展都偏重于韶山。
目前韶山的旅游名片包括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旅游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游客中心、标识标牌、星级厕所、数字虚拟景区、监控系统、自动导游服务系统等硬件项目的不断完善,景区品位全面提升。
客源市场定位清晰,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旅游号召力。
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1995~2020年 增长率(%) 8.0 3.5 1.8 2.4 7.3 2.2 3.0 3.6 6.7 4.0
7
(二)市场细分化趋势
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以及 旅游者出国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于 城市观光游览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而趋于追求 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且富于刺激性的旅游方式。 现代旅游市场出现了市场细分化趋势。每一种细 分市场都具有其独特之处,能够满足某一类型旅 游者的特殊需求。旅游组织者将注重从更深层次 来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根据人们的年龄、职业、 爱好等不同情况组织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来面向 不同的细分市场。
2021/2/4
14
3、农村旅游市场逐步壮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广大农民出游的势头非常强劲。无论 是出游人数还是出游消费的增长,农村居 民旅游每年均以不低于18%以上的速度在增 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0%,农村旅游市场是 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客源市场。
2021/2/4
8
(三)区域市场一体化
在世界范围内,那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 的国家和地区,必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 极,旅游空间布局将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由于区域合作、资源整合和客源市场共享, 能给区域旅游发展带来极大的效益,所以 国家之间开展旅游合作,推动产业一体化、 市场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形态一体化, 建立互利互惠的无障碍区域旅游协作区, 将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Leabharlann 2021/2/422
2、旅游市场监管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监管的职能和手段有限;二是 对旅游监管工作重视不够;三是旅游监管 力量薄弱;四是旅游监管职能交叉。
2021/2/4
旅游增长集群模式及其构建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旅 游增 长集群 模 式及 其构建研 究
以江 西 省 为 例
冯淑 华 , 沙 润
(. 1 南京 师 范 大 学 地理 科 学 学 院 , - 南 京 2 0 9 ; . 西 师 范大 学 旅 游 系 , - 南 昌 3 0 2 ) i苏 x 10 72 江 i西 x 30 2
摘 要 : 游 增 长 集 群 是 由 若 干 个地 理 位 置邻 近 的 增 长 极 , 过 资 源 互 补 、 场 共 享 、 同 发 展 等 构 建 的 区域 旅 通 市 协
收 稿 日期 :06— 6— 0 2 0 0 2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度创 新 与县 域 城 乡 空 间组 织 演 变 研 究 ” 44 13 ) 段 成 果 。 国 制 (0 70 7 阶 作 者 简 介 : 淑华 (9 1 , , 西 广 昌 人 , 教 授 ,0 5级 人 文地 理 专 业 博 士 研 究 生 , 事 区域 旅 游 经 济 研 究 ; 润 ( 9 8一) 男 , 苏 冯 16 一) 女 江 副 20 从 沙 14 , 江 常 州 人 . 授 , 士 生 导 师 , 事旅 游 地, 进一 步 阐发该模 式 的构 建 。
一
旅 游增 长 集 群 模 式
旅游 增长集 群 的提 出是 基于 区域增 长理 论 的支
持 。德 国经 济 学 家 佩 鲁 ( eru ) 对 经 济发 展 空 Pr x 在 o 间分 析后 曾指 出 : ( 济 ) 长 并 非 同 时 出 现在 所 “ 经 增 有 的地 方 , 以不 同 的 强度 首 先 出 现于 一 些增 长点 它 或增 长极上 , 然后通 过不 同 的渠道 向外扩散 , 对整 并 个经 济 产 生 不 同 的最 终 影 响 。 旅游 增 长 集 群 也 ”
试论金沙江下游流域旅游增长极的选择与培育
齐 头 并 进 . 必 须 选 择 基 础 条 件 较 -- J 、具 有 资 源 E T 和 交通 等 优 势 的 重 点 地 区作 为 区 域 内 的 经 济 增 长极 进 行 培 育 , 通 过 其 极 化 与 扩 散 等 效 应 来 带
具体 表现 在 以几 方 面 :
1 .昭 通 在 大 区 域 内 的 核 心 交 通 区 位 优 势 非
跨 越 了 云 、 贵 、 川 3省 , 面 积 约 为 2 47 2 3平 2 1 方 公 里 。 该 区 域 地 缘 相 近 、 资 源 相 似 、 文 脉 相 连 ,拥 有 深 厚 的 历 史 与 现 实 的 合 作 基 础 。 近 期 国 家 大 型 水 电 的 开 发 建 设 将 极 大 地 改 善 该 区 域 内的 交 通 条 件 ,使 得 该 区 域 拥 有 了 开 展 多 种 旅 游 的 良好 条 件 。 但 此 区 域 内 大 部 分 地 区 经 济 基
动 周 边 地 区 的 发 展 , 进 而 带 动 整 个 区 域 的 旅 游 发 展 。 其 中 , 昆 明 、 攀 枝 花 、 宜 宾 3 个 城 市 已
因此 ,连 续 1 O多 年 大 型 水 电 站 的 开 发 建 设 将 是 昭通 千载难 逢 的历 史发展机 遇 。 3 .旅 游 资 源 多 样 的 昭 通 具 有 多 方 面 的 影 晌
维普资讯
年第 4期 第 3 4卷 № 4 20 o 3 , 8 Vl 4 0
试论 金沙江下游流域旅游增长极的选择 与培育
王 静 , 罗明 义 ,杜 靖 川
下 游 流 域 中 部 地 区 最 佳 的 极 点 选 择 。 因 此 , 选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福州市晋安区旅游发展分析
一
、
增 长极 理论
区, 有深厚 的文化积淀 , 民风淳朴 , 其社会文化具有旅游开发 的优势条件 。 从技术经济条件看 , 较高的技术与管理优势 , 具
2 0 1 3 年第 2 0期 总第 2 0 2期
经济研 究导刊
EC ONOMI C RE S E ARC H GU I DE
No . 2 0, 2 01 3 S e r i a l No . 2 02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福州市晋安区旅游发展分析
陈剑 宇 , 王光辉 z
增长极理论是 2 0世纪 中叶西方经 济学 家关 于一国经济 平衡增长 抑或不平 衡增 长大论战的产物 。经历 了快速发展 、 沉寂和再度 繁荣 阶段 , 其增长极 的分类 、 定位和抉择 , 以及 非
有 高 效 率 的 科 研 技 术 转 化 机 制 ;福 州 市 域 的工 业 化 水平 已
1 . 区位优势。晋安区地理位置优越 , 地扼福州市北 、 东要
冲, 东 与连江县相接 , 北靠罗 源县 , 西 与闽侯县接壤 , 在东 北
向呈半 圆环状绕福州 市区 , 自古 以来是 “ 入省 孔道” 和“ 通 津 要道” 。 乃福州五区中面积最大的区域 , 是周边区县进入福州 市区的主要通道 , 是福建省会城市福州的“ 后花园” 。 京福 、 同
( 1 . 江西上饶师范学院 , 江西 上饶 3 3 4 0 0 0 ; 2 . 漳州职业技术学 院,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某某县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某某县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某某县把乡村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力抓手,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初步构建“一心、三园、四区、多极”的旅游新格局。
为深入了解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作用发挥,国家统计局某某调查队走访县文旅局,深入某某乡某某村、某某某镇某某某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开展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乡村旅游对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成效初显,但旅游特色不够鲜明、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旅游资源旺季不旺等问题较为突出。
一、发展现状某某县乡村旅游起步于农业观光及城郊乡镇的农家乐,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步实现局部到整体、零散到规模发展转变,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发展前景看好。
(一)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某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路上连接某某、某某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灿烂而深厚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地域文化。
同时,某某文化又使其拥有了国家级资源基因。
据统计,目前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1个,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
全县培育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
丰厚的文化遗产以各种形态广泛分布于乡村和民间,农村生态良好、气候环境怡人、田园风光优美,是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地,生产的红萝卜、羊肉、虹鳄鱼和元生绵羊奶制品等诸多绿色有机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便可成为乡村旅游商品,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发展乡村旅游达成共识。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点,备受关注,各级政府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强大发展合力。
增长极理论在发展广西崇左区域旅游的应用
【 中图分类号 】 F 5 9 2
一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3 ) 0 7 — 1 6 1 — 1
游等 。 由大新作 为中心城 镇带 动大新 的其他 景点 如 明仕 田园
( 二) 经 费 投 入
旅游 资源 的开发 与发展 需要投 人大量 的资 金 以及人力 物 力, 崇 左作 为近几年 来成 立 的新 的市 , 现 阶段 的旅游 发展还 是 处 于其他 基础 建设之后 的 。所 以经 费 的问题也 成为 制约现 阶 段 崇左旅 游业 的发展 , 也 为增长 极的作 用发挥 起到抑 制作 用 。
宁 明花 山 壁 画 , 凭祥友 谊关 。 三、 增 长 极 理 论 分 析 崇 左 地 区 旅 游 规 划 与 发 展 ( 一) 中心 点 确 定
第一个 站点 。扶绥县 有丰 富的物 种资源 :白头 叶猴 和恐 龙化 石, 把扶 绥 县 的物种 旅游 规 划到 高铁 沿线 旅游 线 , 与 龙州 , 凭 祥 形成 高铁沿 线 .与 凭祥旅 游协作 ,发展 扶绥 的物 种资 源旅
调。
点. 不 如利 用南 宁的优 势来 作为 中心点 更为合 适 。 南 宁作 为广
西 最大 的旅游 集散 地 、 交通 枢纽 , 崇左 可利用 这优 势来 带 动 自 身的旅 游 。因此 中心点 确定在 南 宁最 为合适 。 ( 二) 点—— 线发展 以及 中心城 镇发展 相 对南 宁 , “ 德 天瀑 布” 、 “ 友谊 关” 、 “ 花 山壁 画 ”作为 崇左
等发 展 。 3 . 扶 绥 — — 凭 祥 — — 龙 州 高铁 线 路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广西旅游业发展研究
业发展的政策的出台, 区 1 个市均把旅 游业作 全 4
增 长 极理 论 从 理 论 上 给旅 游 业 优 先发 展 提 供
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加 以培育圜 。然而 , 广西各 了依据和支持 ,旅游业 作为旅游地的经济增长点
地的区位条件 、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差别都 比较 可以通过其聚集 和扩散作用 ,将其关联带动作用
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广西的旅游行业在全国处于 聚集 , 通常是区域 的大中城市 。因此这些大中城市
中等地 位 【 l 】 。随着 《 国务 院关 于进 一 步 促 进 广 西经 往往成为 区域经济发展 的增长极 ,并通过扩散效
济社会发展 的若 干意见》及 自治 区其他促进旅游 应 带 动所影 响地 区 的经 济发展 。
51 0 4 04
桂林 ,
[ 中图分类号] 50 F9.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7 72(010- 04 00 10— 7321)7 06- 05
广西高度重视旅游业对 于本 区经济 的贡献作
一
、
理 论支撑
用 ,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培育 和
发展 , 明确提 出了“ 把广西建设成为特色 鲜明 、 设
空 间网路化 , 形成“ 、轴 ” “ 相结合 的“ 点” “ 、面” 板块 强 , 发展条件的进一 步改善 , 产业布局就应该适当 旅游” 空间结构体系圈 。 扩散展开 , 产业集中度 随之降低 ; 当旅游业发展水
二、 广西旅游产 业空 间结构格局
集的人 口和产业带 。该理论模式在旅游研究 中适 入居前 3位地级 市 的旅 游收 入 ( 或入境旅 游人 用于旅 游资源丰富、 经济落后 、 中心城市数量少 、 数 ) ; R为全区旅游总收入( 或入境旅游总人数 ) 。
福建旅游市场发展研究
福建旅游市场发展研究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与第四位旅游客源输出国。
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海峡西岸旅游区排名第一,这充分显示了海峡西岸旅游区在中国旅游发展格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又一个重要增长极。
福建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为福建旅游的进一步腾飞创造条件。
(一)福建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福建入境旅游增势良好,海峡旅游品牌效应提升,台胞市场高速增长,外国人市场稳步扩大,港澳市场增速平稳,欧洲、大洋洲正逐渐成为我省外国人市场的新增长区域,入境旅游目的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
2011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四百万大关,高达427.4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其中:接待台湾同胞185.07万人次,增长17.9%;外国人140.02万人次,增长21.5%;港澳同胞102.33万人次,增长6.7%。
福建省传统的亚洲市场接待量依然占主导地位,全年接待亚洲入境游客为76.93万人次,同比增长38.7%,比上年同期扩大34.2个百分点,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20.7%,占外国人市场总量的54.9%,分别比上年同期扩大5.6和6.8个百分点。
美洲市场受美国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较高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有所下降,而大洋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均保持较大增幅,分别达:50.0%、38.7%、37.1%和32.2%。
表1—1 2011年福建入境旅游接待人数情况资料来源:福建旅游局数据收集整理得出。
表1—2 2012年1-3月中国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收集整理得出。
2、2011年,福建国内旅游市场稳步扩大,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跃上新台阶。
海洋旅游发展方向的研究报告
海洋旅游开展方向的研究报告国务院20年2月正式《海洋经济开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浙江海洋旅游开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海洋旅游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安康开展,也可以有力推动北仑海洋经济的开展。
位于宁波穿山半岛——江南大陆最东端,与世界著名的海洋旅游胜地舟山隔海相望。
地理位置处于宁波沿海的核心枢纽,是海洋经济开展示范区的龙头。
在宁波乃至浙江海洋旅游开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是北仑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洋洋东方大港——北仑港天下出名,是宁波的闪亮名片,也是将来北仑海洋旅游的王牌。
北仑拥有丰富的海洋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如间隔宁波市中心最近的洋沙山沙滩,沙细、坡缓、浪静;北仑的梅山、大榭等岛屿周围环境优良、海洋渔业资源丰富适宜开展游泳、垂钓、冲浪、风帆、游艇、滑水、潜水等休闲活动和海洋科考、度假等旅游工程的良好区域。
二是战略区位非常突出。
北仑位于东海之滨,我国沿海中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角,东临东海,与舟山隔海相望。
洋洋东方大港北仑港是宁波—舟山港的主体港区,是宁波乃至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建成之后,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在宁波市建立海洋旅游经济强市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宁波海洋旅游开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三是海洋旅游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迅猛开展,北仑海洋旅游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涉海旅游景区建立成效明显。
现已建成有北仑洋沙山旅游区、凤凰山海港乐园、北仑港-北仑发电厂工业旅游点等一批海洋旅游景区,其中凤凰山海港乐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以及名阳农庄、原野滨海休闲中心、洋沙山餐饮排挡等一大批海洋餐饮、海洋娱乐、海上运动和渔家乐工程,涌现了一大批涉海旅游企业。
中国港口博物馆、梅山港游艇基地、梅山水道工程、世茂五星级酒店等一批海洋旅游工程进入启动和建立期,截止20年底,全区涉海旅游工程累计完成投资到达亿元。
四是体制机制较为灵敏。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金沙江下游旅游圈合作模式研究
黄 河
( 宾学院, 宜 四川 宜 宾 6 40 ) 40 0
【 摘 要 】 金沙江下游流域旅 游圈的构建 , 既有诸 多优势 , 又有不少 障碍 。其 中, 区内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构
建旅 游圈的最大障碍。本旅 游圈的发展可 以遵循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模 式, 选择宜宾、 昭通作 为两个增长极点 , 成“ 形 点一 轴” 系统 的核 心 区域 , 过核 心 区域 带 动整 个 区域 旅 游 合 作 。 通 【 键 词 】 金沙江下游旅 游圈; 关 增长极 ; 宜宾 ; 昭通
( ) 二 宜宾—— 昭通具有 明显 的旅游资源优势 宜宾 、 昭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 旅游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 。 在 20 0 8年 中 国 文 化 生 态 旅 游 高 峰 论 坛 上 , 宾 市 被 评 选 为 “ 宜 中 国最 佳 文 化 生 态 旅 游 城 市 ” 是 中 国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 文化 、 , 酒 竹 文 化 、 文 化 、 吒 文 化 交 相 辉 映 。 宜 宾 拥 有 蜀 南 竹 海 、 文 石 焚 哪 兴 林、 夕佳 山古 民居 、 庄古 镇等 国家 “ A A 级 风景 名胜 区 4 李 A A ” 处 , 拥 有 国家 级 风 景 名 胜 区 2处 、 级 风 景 名 胜 区 5处 , 级 另 省 省
的地 区 。
、
增 长极理 论对 金沙 江 下游旅游 圈构 建 的意 义
增长极理 论认为 ,一个 国家要实 现平衡发展 只是一种理 想 , 济增 长通 常 是 从 一 个 或 数 个 “ 长 中 心 ” 渐 向其 他 部 门 经 增 逐 或地 区传导 。 因此 , 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 为增长极 , 以带动 经济发展 。这一理论 最初 由法国经 济学家佩鲁提出 , 后来法 国 经济学 家布代维尔 、 国经济学 家弗里德曼 、 美 瑞典 经济学家缪 尔达尔 、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分别在不 同程度 上进 一步丰富和 发 展 了这 一 理 论 。 增 长 极 理 论 在旅 游 业 中 的 应 用 主 要 有 两 种 形 式 : 点一 轴 开 发理论和 网络开发理论。 点一轴 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在具体 区域 开发时的应用 。其 中 , 即增 长极 , 点 轴即 区域 内的交通 干 线 。点 一 轴 理 论 认 为 : 随着 连 接 各 中心 地 的重 要 交 通 干 线 的 建 立, 会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 。方便 的区位条件对 产业 和劳动力 产生新 的吸引力 , 形成有利 的投 资环境 , 使产业 和人 口向交 通 干线周边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 。 点轴开发理论重点论述了经 济的空问移动和扩散是 通过点对 区域 的作用 和发 展轴对 区域 经济 的扩展的影响 , 采取小 间距跳跃式 的转移来实 现。网络开 发理论是 已有点轴开发系统的延伸 。通 过“ 节点 ” “ 、点轴系统” 和“ 网络” 等要素提高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 , 加强与区外 其 他 区域 经 济 网络 的联 系 , 更 大 的 空 间 范 围 内 , 生 产 要 素 在 对 进 行 合 理 的调 度 组 合 。 笔者认为 , 增长极理论对金沙江旅游 圈构 建的意义主要体 现在 : 本旅游 圈的发展可 以遵循增 长极理论 的发展模式 , 以优 先得到发展的地区来带动区域内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 , 实现增 长极的扩散作用, 最终带来整个区域旅游 的共 同发展 。 宜宾—— “ 昭通 ” 构成的“ 点轴系统” 是本 区旅游合作 的现 实选 择。选择宜 宾、 昭通作为两个增长极点 , 以内昆高速公路和铁路 为轴 , 形成 本 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 , 通过核心 区域 带动整个 区域。各区 域旅 游布局在 由内 向外 扩展的 圈层 中, 成“ 形 市场—— 资源” 共 轭 的旅 游 地 体 系 , 过 结 构 效 应 , 通 实现 区域 板 块 的联 动 。
增长极理论
四川省遂宁市位居四川中部,成渝之心,成南高速干线中部,拥有丰富、独特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瑰宝,旅游资源赋存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品位高,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现目前,遂宁市旅游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和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以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作为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成与变化的增长极理论,对于解释旅游经济活动的空间发生过程和不平衡性刚好适用,热别是对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遂宁市旅游业的发展应建立在子昂故里、大英死海景区、观音湖、灵泉寺这四大景区的统一规划、协调的基础上,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宣传,挖掘巴蜀文化内涵,将遂宁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城市,敢做影子,分流游客,担当起四川中路旅游环线的重任。这就首先需要加快四大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在景区和景区之间建设多路径的旅游通道,最终形成由景点、景区、旅游圈和旅游地域网络构成的旅游空间结构,强调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形成遂宁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优势和规模效益,以达到区内资源的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增长极理论
照为前沿,自
东向西依次推 进的对外开放 格局。以东带 西,共同发展
海七市作为优先增长极。上述的大小城市作
为增长极的辐射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山东省。 从东部的青岛市为大增长级开始,从东向西 推进发展旅游业。
THANKS
二.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
长极。
三.广义经济增长极: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
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所以增长极理论在旅游业中同样适用1源自四.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
①
经济空间理论:佩鲁增长极理论的出发点是一种有别于地理空间的抽象的“经济空间”概念。他将经 济空间概念定义为:存在于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将经济空间划分为三种类型:按计划界 定的经济空间,按力场界定的经济空间和匀质空间。和增长极理论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二类空间,及力 场空间。佩鲁从力场的中心确定了增长极:增长在这里出现,并将其增长扩展到经济的其他部分。 支配效应理论:在大,小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间的不平等影响,以及其中有的单位能对其余单位强 行推行它们的战略而形成一种不对称关系,这种不同经济单位之间所产生的“不可逆的或是不对称的 影响”即被称之为支配效应。支配性单位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经济部门。增长极就是具有支配效应的 经济单元。
(三)四片区。集聚发展胶州、即墨、平度、莱西四大片区,成
为全市旅游大格局的重要部分。
2
增长极在青岛旅游规划中的体现
莱西旅游片区:休闲度 假、休闲体育和乡村旅 游区
分区定位:
平度旅游片区:历史文 化、山林生态、乡村休 闲、度假养生旅游区
即墨旅游片区:海洋温泉度 假和历史文化旅游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域旅游发展研究——以信阳市为例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域旅游发展研究——以信阳市为例于善甫王云龙(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3)[摘要]在新经济背景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全国各地旅游城市结合地区特点,以全域旅游为依托,逐步打开思路,打造属于自己的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
以“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而著名的河南省信阳市,旅游资源众多,市区内有众多景点,可依托生态宜居优势发展全域旅游,从而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本文简要分析全域旅游的内涵、发展特点、意义,探索信阳市全域旅游发展优势,指出信阳市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全域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振兴;信阳市[中图分类号]F327;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5-08-4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当下,生态、绿色、可持续等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发展全域旅游既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1]。
河南省信阳市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前景可期。
1全域旅游的内涵与特点1.1全域旅游的内涵早在2008年,浙江省绍兴市委、市政府最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
随后几年,江苏、四川等省区均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2015年,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2016年,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人民日报》发表《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阐述了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必要性及相关措施。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各县市发展全域旅游给予政策性指导。
全域旅游,即在一定区域内,在大众休闲旅游的背景下,把旅游业定位为优势产业,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对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政策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优质提升,从而实现区域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域内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经济资源等资源的整合提升,通过旅游业长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理念[2]。
增长极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件和生产力水平有差异 , 所能聚集 的人力资源与 资金投 入也 会 有很 大 差别 。所 以 , 定 一种 适 当 确 的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 于区域旅游的发展至关 对
重要 。
一
、
增长 极理论及 其在旅 游 业 中的应 用
增长极 理论 认 为 : 个 国家 要 实现 平 衡发 展 一
只是 一种 理想 , 经济增 长通 常是从一 个或数 个 “ 增
0 peet ed ig c at te 叽 0 Nnzeyn .ae l ede sac te 0 i oa t oy tr f rsn dv o n at ly0 h I p ui f f ig n agB s O t epr erh0h wn l h r,ahe h d ih e f gp r e e—h d m d 把 v oe f 册 t r 0 o- u
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的作用和发展轴对 区域经济 的扩 展 的影 响 , 取小 间距 跳跃 式 的转 采 移 来实 现。 网络开发 理论是 已有点 轴开发 系统 的 延 伸 。通 过“ 点” “ 轴 系统 ” “ 节 、点 和 网络 ” 要 素 等 提高生产要素交流 的广度和密度 , 加强与区外其 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 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 对 生产 要素 进行合 理 的调 度组合 。 笔者认 为 , 长 极理 论 在 旅 游业 中 的应 用 主 增 要 体现在 三个层 次 : 第一 , 增长 极理论 从理论 上 给
础 上 , 出宏观 与微 观 相 结 合 的 旅 游合 作发 展 模 式 , : 提 即 三层 次相 结合 的合 作模 式 。
[ 关键 词] 增长极理论 ; 区域旅 游合作 ; 宁镇扬 区域 ; 发展模式 [ 中图分类号 ]527 [ r7 .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编号 ]6 1 12 20 )6 04 3 17 —7 1( 70 一O8 —0 0
极化理论视角下我国旅游发展差异实证研究
关键词 : 极化 理论 ;极化 效应 ; 游发展 ; 异 旅 差
1 问题 的 提 出
“ 十一 五 ” 间 , 国旅 游 业 总 收人 年 均 增 长 1 % , 游 直 接 就 业 达 15 期 全 5 旅 3 0万
人 , 游消 费对 社会 消费 的贡 献超 过 1% 。我 国旅游 业 圆满 完 成 了“ 旅 0 十一 五 ” 划 规 确 定 的主要 任务 , 并保 持平 稳 较快发 展 的势头 , 我 国经 济社 会 发展 的积极 作 用 日 对 益 显著 。诸 多学 者 研 究 证 明旅 游 与地 区 经 济 发 展 具 有 高 度 正 相 关 关 系 ( ot , Cr s e
量 的 类 是微 不 足道 的 。
皿 极化理论视角 下我 国旅游发展差异 实证研 究
形成社会极化 、 政治极化 和经济极化 等不 同分支 ( a ym , m m g2o ) 旅游 K t a a U p n ,04 , a 极 化 是否 与之 同步 , 否与 其存 在关 联 , 成 演进 是否 有其 特 殊性 ?本 文 利 用极 化 是 形 理论对我国整体及区域旅游发展进 行研究 , 通过对我国旅游发展极化度 的测算分
2 世纪 9 0 0年代以来 , 对极化 问题 的量化成为诸多学者 的研究重点 , 其核心是 对极化度的测度与评估。最初研究认为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最终反映在社会贫富
分 化 问题上 ( e ̄ rL ak2 0 ) 所 以早 期 学 者 曾用 基 尼 系数 来 衡 量 极 化 现 象 K e , c ,0 2 ,
收稿 日期 : 0 1— 8— 2 修 订 日期 : 0 1 0— 2 21 0 0 ; 2 1 —1 0
作者 简介 :赵磊( 94一) 男, 18 , 上海财经大学博 士研 究生, 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学。 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发展增长极研究
山西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资源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的特点,近年来,山西旅游业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000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96%,全省旅游业增长速度居全国第6位。
但所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仍处在落后的位次上。
因此,发展山西旅游业,既要看到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也要看到整体旅游发展不
协调的严峻局面。
一、旅游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
法国发展经济学家佩鲁最早提出“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具有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规模经济效益,凝聚经济效果四大作用。
“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涓流效应”,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各种创新活动和部分资金、劳动开始向四围地区扩散和输出,带动非“增长极”地区共同发展。
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和培育“增长极”。
旅游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
从历史条件看,由于山西长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一些原是古代政治文化商业中心的地区,其历史文化的积淀比较深厚,旅游经济、旅游客流已形成了集聚状态的极点布局。
基础设施、从业人员素质、社会文化具有优势条件,因而就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
从技术经济条件看,一些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旅游管理方法技术和制度方面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发展能力,具有比周边地区更发达的第三次产业,这些区域适合于产生增长极。
从资源条件看,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和旅游客流的集聚、交通的通达优势,有利于新的增长极的形成。
山西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点多面广,对地方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和观赏价值较大的景点(区),统筹规划、重点建设,使之成为该地区的旅游发展的增长极,提高旅游开发水平。
二、增长极分析
1、增长极的选定。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交通与服务都可以通过旅游流和旅游收入反映出来。
旅游客流的流量表明区域旅游的活力,流速反映了区
域旅游内部畅通度。
因此,可以利用各地旅游资源,入境旅游人数,国际创汇收益和各年增长率来确定山西的旅游增长极。
通过分析,无论是入境人数、国际旅游收入,还是经济增长情况,太原、大同、忻州和运城都领先于其他地区。
如太原有晋祠;大同有云冈石窟;忻州有五台山寺庙群和五台山自然风光;运城有解州关帝庙等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不但数量多,而且特色明显,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备较好发展潜力。
可将此四个城市定为山西旅游发展的增长极。
2、增长极发展模式分析。
利用以上旅游城市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的入境旅游人次数和旅游创汇等数据进行比较,首先得出1999年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人次数和旅游创汇的平均数作为比较基准。
然后各城市的入境旅游人次数和旅游创汇与之比较。
将旅游创汇的比值作为横坐标,把旅游人次数的比值作为纵坐标,形成坐标系。
由旅游入境人数比值1和创汇比值1这两条线将坐标分成四部分。
处在第一区域的城市为发展中旅游城市,因为其旅游游客的人次数和旅游创汇收入都较少;处于第四区域的城市是相对发达的旅游城市,因为其旅游游客的人次数和旅游创汇收入都较多;处于第三区域的城市则是人数多,但创汇少;在第二区域的城市为人数少但创汇多。
城市的坐标由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向第四区域发展,则说明该城市发展战略是通过提高入境旅游的消费水平来提高旅游实力的,该类城市旅游服务相对较好。
城市坐标由第一区域、第三区域向第四区域发展则表明该城市的发展主要靠量的扩张,通过人数来提升旅游实力。
数据表明,太原、大同、忻州、运城都处于旅游发展的最初阶段,旅游服务所占比重小,无论是旅游宣传,还是旅游服务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可以通过增多客源人数来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
1、大力发展旅游增长极地区的社会经济。
山西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在全国属于较落后的水平,配套设施的落后与资金缺乏对旅游业发展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要集中资金大力发展旅游增长极地区社会经济,同时确保景区质量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提高增长极地区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吸引力。
同时,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对旅游资源开发,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增强旅游业的发展活力。
2、加强政府的整体调控职能。
旅游发展应加强政府统一管理。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督察室曾对全省风景名胜、宗教文物及旅游事业工作进行了一次检查,发现一个风景名胜区内共有五个同等级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一是风景管理局;二文物站;三是宗教局;四是旅游局;五是当地政府。
这种管理对景区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旅游业发展不仅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其他产业要素密切联系,其他相关要素大致包括:未来经济走势、产业结构变化、旅游业发展自身条件与环境变化。
这些因素需要政府给予适时的宏观调控,使旅游与其他各项产业和谐发展。
3、密切各增长极之间的联系。
加强各大增长极之间的联系,积极促进增长极的扩散作用。
以太原为中心,大同、运城、沂州三座旅游城市为支点,以每一增长点为中心,对周围的旅游资源进行规划。
同时,加强各节点之间联系。
大同、五台山、太原、晋南四大重点旅游区为主体,初步形成南、北、中三点突出、串联贯通的旅游经济带。
各增长点的旅游活动要互补,便于旅游流在各增长极之间流动,形成旅游的点轴式梯度发展。
因为各旅游中心地都可以看作是旅游客源辐射地和信息辐射地,加强本区各旅游中心区与跨区域的旅游中心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引导客流流入本区,同时还会接受大量的信息,促进各项旅游活动的创新。
4、提升旅游增长极地区旅游形象。
旅游部门应积极推行以绩效为核心的旅游宣传战略,宣传旅游区形象,提升山西旅游地位、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可构建旅游推广网点;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开展山西旅游形象宣传推介工作;开通山西旅游宣传信息化新渠道。
力促山西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终端体系进入三星级以上酒店、机场和其他游客密集的地方,构建完善的城市旅游查询系统。
5、加强旅游增长极地区的各项功能
(1)突出特色。
旅游产品的特色是它的最大卖点,是对游客最有吸引力的部分。
旅游产品差异性与服务战略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2)完善服务设施。
旅游产品是一种组合产品,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它是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旅游产品是各因素能力合作的产物,它的总体价值取决于组成它的各部门的价值。
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滞后都会影响整体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影响旅游者对产品评价好坏、停留时间长短以及旅游消费量多少,进而提高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
(3)旅游活动要创新。
旅游客户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丰富化、文化等特点。
从近年来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特点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观光、娱乐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丰富化、文化、休闲化和有益健康的旅游消费方向发展,提供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旅游者的需求。
(4)加强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
旅游管理体制探索与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要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产业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必须走以体制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道路。
新的管理体制应实现职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使开发和保护都服从于整体规划、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
这样,才能做到开发旅游与保护资源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同时,还可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实现了旅游资源和资本的结合。
(5)加强教育与培训、研讨与交流。
使增长点地区不仅成为旅游客流的集散地,还要形成旅游人力的辐射地和信息来源地。
充分发挥各地旅游教育培训机
构和旅游院校的培训条件,大力培养旅游业急需的专业人员;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考试工作研讨班,提高培训管理者、导游及各类培训师资的专业水平。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6)改善旅游增长极地区旅游企业的结构。
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旅游企业之间在向市场上提供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规模大小、集团化程度、网络化程度和产权结构等方面,通过分析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可以判断一个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市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