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美女插画欣赏--[1]
对影成双——明清女画家对女性形象的描绘
陈 洪
一 九
, 也
物 仍
铃 款 绢 〔明
印
识
本 设
」陈
••洪
: 右
色 广
洪 绶
绶军
(朱
笼 鹅
)图 。
章紫
侯翁
东 省 博 物 馆 藏
右 军 笼 鹅 图
氏属
轴
(白
, 洪
o9 .
)绶 画
5c m
。
x
18
50.5cm
宁園詞N代作品
CHINL!UJ'A1Nrit-Jtjftl'«,11 m JiAi'I-tv I
在男性画家笔卜不乏有对女性形象及女 性生活的图绘,这些阿作多被称作“上女両” 或“仕女画”。无论是张萱、周昉笔下丰肥艳丽 的贵族妇人,还是仇英笔F悠游自在的园林女 性,抑或陈洪绶笔r夸张变形的女性形象,都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世俗对女性的观感。就连
《红楼梦》中的贾母远远看到雪犬中身披凫謄 裘、怀抱红梅的宝琴姑娘,也会不自觉地联想 起屋中所挂的仇英所绘《双艳图》O
时至明清,不止冇男性画家对女性形象的 描绘,更许多富有丹青才情的女画家执笔亲绘 女性形象。虽然相比于形象简率、不求形似的 兰竹山水,图绘人物的画艺水平要求较高,不 过明清江南地区涌现出诸多損绘才女,拥仃良 好文化教养的女子被普遍接受。人们不再囿于
“女了无才便是德”的旧有观念,女子的“才” 与“徳”被认为同样巫要。无论是教养良好的 大家闺秀,还是出丁供计需要的青楼女了,书画 才艺同刺绣女工一样,是她们自小所受到的训 练之一。
性至
京 画 院 推 出 展
有 审 美 体 系 的 迷
的 工 笔 为 主 流 ,
揭 开 面 纱 不 久 的
中国绘画--美女系列作品欣赏
中国绘画--美女系列作品欣赏朝妆缓步图王树毂立轴绢本设色纵83.8厘米横30.1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王树毂,生于1649年,卒年不详。
清代画家。
字原串,号无我、鹿公,一作丽公,又号方外布衣,一作文外布衣,晚号栗园叟、慈竹君、一笑先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工写人物,笔法出陈洪绶,所作衣纹秀劲,设色古雅。
传世作品有《学士校书图》《弄胡琴图》《煮茶图》《人物图》。
此图中一名仕女身裹披风,一手支颐,一手执扇,婷婷娜娜,缓步而行,一边回头观看,似被什么所吸引。
背景不置一物,却通过人物的装束和动态,体现出早晨清露未退、凉风微动之感。
用笔圆润细劲,得陈老莲之笔意。
图上方有另一名清代画家张庚所题诗跋。
李清照像崔错轴绢本设色纵56.7厘米横5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崔错,生卒年不详,字象九,一作象州,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
曾官同知。
工人物、仕女,擅写真,宗法焦秉贞,受宫廷西法影响,描染净丽,格调婉约。
亦能画梅。
与黄鼎友善,时常合作。
此图画的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像。
画中描写李清照淡妆素服,斜倚奇石而坐,右手托腮,左手抚膝,默默无声作沉思状。
人物神情刻画入微,衣纹体态,平缓自然,线条流畅工细;奇石勾染皴斫,用笔粗简。
背景不落一墨,大片空白烘托出一种虚空渺茫、寂寞无主的情绪,可谓简洁素净,主体鲜明突出。
作者师承焦秉贞画法,擅写真,格调婉约,在人物立意传神上有独到之处。
此画是其一幅佳作。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佚名立轴绢本设色纵155.5厘米横11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孝庄文皇后,姓博玺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
后金天命十(1625)二月,被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聘为侧福晋。
崇德元年(1636)改元,五宫并建,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
顺治元年尊为圣母太后,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曾参与政事多年。
图中孝庄文皇后身着华丽的服装,坐在宝座上,庄重威严。
面部吸收西洋画技法,立体感较强,凤椅及地毯尚无采用焦点透视。
千娇百媚:古代仕女画大师作品(4)
千娇百媚:古代仕女画大师作品(4)《妆靓仕女图》苏汉臣团扇绢本设色纵25.2厘米横26.7厘米(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苏汉臣(1094—1172),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宋宣和年间画院待诏。
南宋绍兴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因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尤擅画婴孩。
传世作品有《货郎图》《秋庭婴戏图》《杂技戏孩图》等。
图中画一正在梳妆打扮的仕女,其面部形象通过镜面表现出来,仕女的神情娴静而略带忧伤。
又以零落的桃花,几竿新竹以及水仙衬托出人物的心境。
画面清丽,用色柔美,体现了作者敷色鲜润的特点。
苏汉臣是两宋之际的著名宫廷画家,以人物画见长,此图的构图以及人物特征都体现了南宋特色,大约作于十二世纪中期。
《杨贵妃上马图》团扇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6.3厘米(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多为画家偏好的画题。
此团扇画玄宗骑在马上,回顾杨贵妃,四宫女正扶持贵妃上马。
杨贵妃的娇柔体态,带有宋人审美意蕴。
宫殿庭院以界画形式画之,有院体画风。
《杨贵妃上马图》钱选长卷纸本设色纵29.5厘米横117厘米(美)弗利尔美术馆藏元代绘画的复古之风早在元初“吴兴八俊”之一钱选的作品中已经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了,这包括人物服饰、构图特点、设色及取材等几个方面。
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
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协助。
图中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
衣纹线描工整,连绵转折,顿挫有力,皆为游丝描。
敷色虽艳丽而又雅洁清润,画人物不着背景,也是受唐代绘画的影响所致。
《男女侍图》壁画纵125厘米横140厘米河北宣化县辽张世卿墓张世卿墓建于辽天庆六年(1116),墓主曾官辽右班殿直检校国子祭酒。
墓室规模和壁画与庆陵不相上下,保存基本完好。
壁画内容多为日常生活起居、歌舞行乐及四时之景。
这幅壁画中,二男二女四个侍者似在恭侯主人起身洗濑,手中持长帛、团扇、水盆等物,以大色块的渲染和细利的线条结合,富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巾帼不让须眉:明清二十七位女画家作品赏析
巾帼不让须眉:明清二十七位女画家作品赏析明清两代是古代女性绘画空前发展的时期,无论画家人数还是作品数虽都超过了以往历代女画家,在绘画语言表现上更是远胜于以往各代女画家。
这一时期的女性绘画,题材范围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所表现;艺术手法多样,既有工笔,乂有写意,既有重彩,乂有水墨;册页、卷轴及扇面等载体形式也一应俱全。
尽管明清女画家在当时的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及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等因素的制约下大都没有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绘画语言的建树上尚不能超越男性画家,但她们在创作中能自然地倾注自己的真情实感,使作品带有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愫,雅秀清丽之中流露着一种淡淡的忧思与哀愁。
她们的作品开拓了揭示女性感情世界的表现天地,这在中国画史上无疑具有独特的意义。
故宫博物院一直很重视对古代女画家绘画作品的收藏,通过社会认购、收藏家捐赠等途径,陆续收存了明清时期女画家的作品250余件,其中有很多重要女画家的代表之作。
本展览展示了故宫博物院度藏的27位女画家的代表作品42件,从中可略窥中国古代女性绘画的基本风貌《女乐图》轴,明, 仇珠作,绢本,设色,纵145cm,横85.5cm o款题“吴门仇氏画”。
铃“杜陵内史”印。
独乐园图仇珠(明代,生卒年不详)手卷设色绢本画27 X 441cm书27.5 X 80cm成交价RMB 8,970,000仇珠,明代女画家,仇英之女,画风承自其父。
擅画人物、山水、楼阁,长于人物故事和大士像功德画。
笔墨细密精研,多用工笔重彩,气质不凡。
北宋司马光住洛阳时,自号“迂叟”,谓其园曰“独乐园”,并作《独乐园记》。
仇英曾根据文中描写画《独乐园图》,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仇珠《白衣大士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仇珠作品以人物画为主,山水、楼阁为辅(主要作为人物背景画来表现),长于人物故实画和大士像功德画。
为了提高画艺,仇珠广泛地临摹古画,据陈娘在〈〈读画辑略》中言,他“尝见仇氏’抚李龙眠白描群仙高会图长卷’人物白余种,工致秀逸,似不食人间烟火者,款题:'仇珠临第二本’。
墨绿色古风中国风水墨插画李清照课件动态PPT
人物生平
《李易安集》 《易安居士文集》 《多丽·小楼寒》
《易安词》 《漱玉集》 《夏日绝句》
《临江仙·梅》 《浯溪中兴碑诗》
《夏日绝句》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贰
主要影响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 “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
主要影响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 “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
第 一 节
人物 生平
目录
第 二 节
主要 影响
第 三 节
文学 作品
第 四 节
历史 评价
壹
人物生平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 “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
主要影响
主要影响
叁
文学作品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 “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
文学作品
此
花
云
红
却 上 心 头
才 下 眉 头
情 无 计 可 消 除
两 处 闲 愁 。
一 种 相 思 ,
自 飘 零 水 自 流
月 满 西 楼 。
雁 字 回 时 ,
中 谁 寄 锦 书 来
独 上 兰 舟 。
轻 解 罗 裳பைடு நூலகம்,
藕 香 残 玉 簟 秋
一 剪 梅
,
,
?
,
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
肆
历史评价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 “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
古代书画美女鉴赏
明唐寅
绢本,设色,纵124.7cm,横63.6cm。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四人交错而立,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
湘君湘夫人图轴
明文徵明
上海成昊
歌舞图轴
明吴伟
纸本,墨笔,纵118.9cm,横64.9cm。
此图为吴伟45岁时所作,真实地反映了文士狎妓观舞的场景。在表现技法上与《武陵春图》相近,属于细笔白描人物画。简练明洁的线条细劲婉转,不仅成功地表现出女子娇嫩的肌肤和衣装轻柔的质感,而且刻画出青楼女子强于应酬、闲散无聊的厌倦神情。
武陵春图卷
明吴伟
琵横46.6cm。
此幅表现的是唐代白居易《琵琶行》诗意。画面削尽繁冗,没有任何晕染,仅以简约明了的圆熟线条勾画出诗人与落难中的歌女,形象高度提炼,笔墨大胆精减,却将画中人物“听”与“说”的神态表现得有声有色,极具感染力,展示出作者于人物画创作上形简神足的深厚功底。歌女神情闲雅,全无愁苦郁闷之态,反映出明代仕女画追求淡泊恬静的审美意趣。
尽管在仕女画中出现的并不一定都是佳丽美女,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将仕女画称为“美人画”。仕女画的画家们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造各类女性形象,不同时代的画家都以其当时对于“美”的理解来进行创作,因此,一部仕女画史其实也是一部“女性美”意识的流变史。
故宫所庋藏的众多绘画作品中,不乏各朝代著名画家创作的仕女画及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它们在标注不同时期仕女画发展历程的同时亦展现了各时代丰富多采的女性形象。
唐朝仕女画:大美于声色
唐朝仕女画:大美于声色(1)“仕女画”,一称“美人画”。
尽管这些画作中的女性形象并非都是绝代佳丽,但这一别名却能沿袭至今;或是因其遵循了画者本人发自肺腑的“审美观”而得名吧。
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一种,我们可以将仕女画简单地理解成以女性为描绘对象的画作。
秦汉以前,“仕”与“女”分别泛指未婚的男性与未婚的女性,于是,古时候的“仕女”通常用来专指贵族女性。
以仕女入画的“画俗”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战国时期,《龙凤仕女图》等作品已经把仕女题材作为绘画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到了东晋时期,《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亦将仕女画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当唐朝的“仕女之美”更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陆得其骨,顾得其神”,说的还是千余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当老庄思想为主的道家意向尤为盛行时,仕女画的摹本也受此类玄学审美观的影响,主要来自琅琅上口的诗词歌赋或者出神入化的民间传说。
若高山仰止,神秘难测,被请到画纸上的她们颇具“神女”风范。
这倒不难理解:画者必然要求所绘人物的外在形体能够尽可能地服务于其内在的理想化气质不是?例如顾恺之笔下那位窈窕多姿的洛水女神形象,陆探微笔下那位多才又多艺的蔡姬形象……这些仕女们个个窄肩细腰,好像依依杨柳伴云拂风而至,无不呈现出清一色的“秀骨清像”。
岁月匆匆,唐朝时期“仕女画”发展成真正独立而且繁盛的画种。
说它“独立”,它的确日渐颠覆了和颠覆着前朝固有的“审美框架”,最终以“环肥”式的“丰肌之美”惹得世人爱慕;说它“繁盛”,它真真地走进了现实生活的角角落落,有血有肉又有情地令世人瞩目。
何也?倘若追溯而去,我们定不难发现这种变化其实并非偶然――众所周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愿吾身瘦,天下必肥”……可以说,唐朝的历代皇帝差不多都有极其重视人民和重用人才的一面。
由于当朝者们始终奉行着轻赋税、薄徭役的人文性管理政策,坊问轻松有余,也因此一度发明了曲辕犁、筒车等种种节时省力的劳作工具。
唐代仕女画--丰腴雍容中的雅致
即女性 的面容 、 身材 、 姿势等要符合 当时人们普遍认 同的美的 标 准。 李唐宗室有一半的鲜卑族血统 , 所 以唐王朝有英勇的 尚 武之 风, 再加上经 济繁荣昌盛 , 文化开放 , 兼容并包 , 所 以这时 期女子以健康 、英 武甚至丰硕为美 ,再加上唐 朝统治者对饱
满、 圆润体型 的钟爱 , 上 行下效 , 所 以丰肥艳丽乃 为美 。史 称 “ 唐人 所 尚, 以丰肌为美 ” , 显然 , “ 楚 王好细腰 ” 的时代早 巳过
没有哪一种题材能像仕女 画那样 ,可以淋漓尽致的传达 出这 性世界 中“ 金井梧桐秋 叶黄” 这种被冷落 的凄凉情 调 , 同时也 盛世的声色风貌 。 在这种充满繁荣 、 自信 、 满足 、 大气 的风貌 着力描绘 了宫 中下层妇女沉 重的劳作生活,生动 的传 达出她
一
中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 的体现 了一个时代 的精神状态 。
如今 , 这个强大 的朝代 已经过去 了数 千年 了 , 但是历史上 还没有一个王朝像唐代那样 自由、 开放 , 也没有一个朝代 的仕 女 画像唐 代那样 的富丽 、 大方 、 健康 ; 唐代 的仕女 画只是 中国 的声色风貌。这种充 满繁荣 、 自信 、 满足 、 大气 的风貌 , 前无古
2 0 1 3 — 0 2
文 艺生 活 L I T ER A T URE L I F E
丰腴 雍容 中的雅致
黄喃 喃
( 陕西师 范大学 美术 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2 )
摘 要: 仕女 画经历 了漫长的历 史阶段 而逐步得到 了发展 和完善 . 中国古代各个 时期的仕女 画由于所 处的时代 与社
以牡丹 山石 ,衬托 出贵族妇女们在华丽 的外表之下 的忧郁之
描绘唐代歌舞的古画
描绘唐代歌舞的古画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歌舞盛行的时期。
在唐代的古画中,常常描绘了各种歌舞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当时歌舞之盛、文人雅士们的情趣和社交活动。
其中一幅有名的古画是《女乐行》,这幅画描绘了唐代宫廷中的女乐乐舞场景。
画中美丽的宫女们身着华丽的衣裳,手持丝绸舞蹈扇,优雅地舞动,配合着宫廷音乐的节奏,展示出繁复的舞姿和婀娜多姿的身姿。
画中的背景则是一座高大的倾塌的楼阁,以及远处的花树与池塘,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表现,给人一种宫廷生活的繁荣壮丽的氛围。
另外一幅著名的唐代歌舞古画是《宫中乐舞图》,画家在画中展示了唐代宫中的正厅乐舞场景。
画中宝座高悬,宫廷官员整齐排列,面带笑容,座上的皇帝微笑着欣赏着舞蹈。
舞者们在座位两侧整齐分布,一边行动优雅,一边手持乐器与声乐演唱,展现出娴静、庄重的氛围。
画中的器乐、布景和舞者的华丽服装都充满了华贵感和尊贵感。
这些唐代歌舞的古画以其精湛的技艺和鲜艳的色彩表达出了那个时代歌舞的盛况,展现了唐代人们对音乐舞蹈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画作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油画-名人佳作 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
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古代仕女篇》林风眠林风眠的仕女和裸女,不同于任何古今仕女画和西方式的裸体作品。
他用毛笔宣纸和典雅的色泽,捕捉着一种幻觉,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美。
如果说古典仕女画多传达压抑和遮蔽着的爱欲,西方裸体多表现张扬着和敞开了的爱欲,林风眠的作品就介于两者之间,表现的是升华了的爱欲,感觉朦胧化了的女性美和肉体美。
感官刺激淡化了,对肌肤质感的描绘转移为对姿致情态和文化气质的塑造。
爱欲的流露敞开了,但又是东方的、中国的、潜意识的。
它有古典仕女的风韵,又有马蒂斯式的轻松优雅;无珠光宝气的华贵,亦无堆粉积脂的香艳;一方面流溢着异性的温馨,又一方面透露出对人欲物欲的厌倦。
并无“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感怀,却可以感觉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老传统的影响。
不妨说,这是林风眠创造的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女性美。
林风眠《游园》彩墨画67x65cm 20世纪50年代林风眠庭院秋色林风眠(1900-1991)?庭院秋色67 × 67 cm?26 3/8 × 26 3 /8 in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说明: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以及有房子的风景画,这幅作品则是二者兼具。
忧郁的仕女、茂密的树木、特征鲜明的江南建筑、层叠的山峦,所有这些具有中国典型特征的要素被林风眠描绘成具有诗意的效果。
浓郁的色彩中又具有西方绘画的影子。
他笔下的仕女形象具有“符号化”的特质,是他探索独特的绘画风格的结果,从中彰显了中国女子的阴柔之美。
林风眠花园中的两个秀女林风眠《古典仕女》36x36 cm 纸本彩墨镜片1963年作林风眠《古典仕女》36x36 cm 纸本彩墨镜片1963年作此幅《古典仕女》看出林风眠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在古装人物和戏曲人物仍在先前风格的基础上推进,出现了以泼墨为主的画法,用笔变化较多的风格以及全以细笔中锋勾勒人物景物结构轮廓,再染以淡墨淡色的古装与戏曲人物在画法上更近传统,仍保持着单纯明快的一贯作风,绝不类同于任何一个古、近画家。
古代闺阁绘画:丹青妙笔诉情长(图)
古代闺阁绘画:丹青妙笔诉情长(图)闺阁画家:古代女性画家中的最大群体中国古时有“嫘祖创画”的传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曾有言:“画嫘,舜妹。
画始于嫘,故曰画嫘。
”可见在传说中绘画是由女性创造的,但在画史中流传下来的女性画家及其作品却是寥寥甚微,这与当时的社会制度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女性画家的群体中,闺阁画家占有绝大比重。
何为闺阁?《史记·汲郑列传》中有“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之语,其中的“闺阁”是指女子的卧房。
后来,广义上的闺阁多用来形容拥有良好出身,又具有一定文化修养与笔墨情致的女性,具体到古代闺阁身份上即包括名媛与姬侍两种。
清马荃《花卉草虫图》(之一) 绢本设色,24.4×19.4cm 南京博物院藏那么古代的闺阁画家究竟有多少?在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中共收录了从黄帝至唐会昌元年间的370名画家,其中仅有一位女性画家入围,她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的赵夫人,也是继嫘之后有记载的第一位女画家。
赵夫人善书画,以“机绝”、“针绝”和“丝绝”著称于世,曾向孙权进献描绘五岳列国地形的绣作,惜其画作并未传世。
而元代夏文彦的《图绘宝鉴》则记录了从古时传说至元代的千余位画家,其中女画家也仅有7人。
到了明代,女性画家的队伍开始扩大,例如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已专辟女史专卷进行介绍。
直至清代出现了第一部以女性画家为研究对象的史料集——《玉台画史》,改变了以往画史将女画家附录于男画家之后的写作方式。
女史学家汤漱玉仿效清代厉鹗《玉台书史》的方式,根据社会等级与人物身份将由嫘祖至清代的223位女画家分为宫掖、名媛、姬侍、名妓四种,其中包括名媛与姬侍在内的闺阁画家有139位,以明清时期的人物居多。
此外,由汤漱玉丈夫汪远孙撰写的《玉台画史》别录一卷另收录15人,她们皆为闺阁画家。
可见仅在本书记载中的闺阁画家已达154位,占据古代女性画家的一半以上。
清周淑禧《茶花幽禽图》明邢慈静《松菊延年》 1644年设色金笺,16×46cm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闺阁画家享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与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她们不仅可以从家藏中学习绘画,亦能与其他善画者相互交流,因此闺阁画家的艺术创作带有明显的自娱性。
高级古风大唐女子图鉴PPT
唐朝女性蹴鞠的性质以娱乐为主,以踢出高 度、变化花样为能事,俗称“白打”,深受 唐代宫廷女性的喜爱。
热爱运动
盛唐时期社会环境稳定、风气开放,女性的 整体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与之相对的,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生 活 之 美
调琴啜茗
唐代宫廷仕女宴乐生活, 仕女九人围坐一 桌,左方立着侍奉的女孩两人,桌上陈列 着蔬果、酒具,有的饮酒,有的作乐。
ZHANG
HUI
SAN
绘 画 之 美
容貌丰腴
流丰半 动腴罩 多而半 姿华露 。贵的
。透 而明 用织 笔衫 和, 线使 条人 却物 细形 劲象 有显 神得 ,
绘
画
之
衣浓 着丽
美
的的
装设
饰色
,,
都头
极发
尽的
工钩
巧染
之、
能面
事部
衣着华丽
;的 晕
色
、
绘画中发现女性美
绘 画
女性美在画中得不到展示,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绘画技法的限
戏人轻一 曲间盈种
。
创新妆容
采顶饰胆色唐 。峰在,,朝
,华这雍女 非贵些容性 常和使华妆 具雍得贵容 有容女、非 大上性新常 国到的奇有 风了装大特
靓装出行
纵年子唐 马间骑代 畅,马文 游妇之化 更女风空 是靓盛前 司妆行开 空露,放 见面开, 惯、元女 。
女着男装
流女这技猎女 行着些娱、性 时男比乐打经 尚装较活马常 。以剧动球骑
,准 柔则
美,
,养
张出
唐代服饰,充满朝气,令人振奋 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 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 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 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
古画集锦 中国古代仕女图
古画集锦中国古代仕女图古画是指古代的绘画作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1840年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
清出浴图康涛立轴绢本设色纵120厘米横66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此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
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
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人物用笔工整细致,有院体之风。
线条多用铁线描,流畅圆润,飘逸不凡。
敷色十分讲究,体现出不同衣料的质感。
人物造型准确,虽用笔细致,却无媚俗之感。
仕女图焦秉贞册页绢本设色纵30.2厘米横2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为梧桐树下,芙蕖出水,绿叶如盖,湖山春色中,美女乘船悠游,良辰美景,其乐融融豳风图吴求册页绢本设色纵26.5厘米横23.6厘米南京博物院藏“豳风”是指今陕西及邻近地区的民风民俗,作者据此画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八月剥枣》是其中之一,此图写几位农妇正在打枣的情景,人物有老有少,姿势有动有静,情趣盎然。
漫清游图陈枚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3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正月“寒夜探梅”、二月“杨柳荡千”、三月“闲亭对弈”、四月“庭院观花”、五月“水阁梳妆”、六月“碧池采莲”、七月“桐荫乞巧”、八月“琼台玩月”、九月“重阳赏菊”、十月“文窗刺绣”、十一月“围炉博古”、十二月“踏雪寻诗”。
此幅图为“寒夜探梅”。
描绘了宫女们随其女主人在庭院内外的游赏活动。
千秋绝艳图(部分)佚名长卷绢本设色纵29.5厘米横667.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卷在6米多长的画面上,绘写了近70位古代仕女形象,包括从秦汉到明代各个朝代中比较著名、见诸于史实或传说并在社会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女性,所以称作“千秋绝艳”图。
画中女子采用工笔重彩写出,多用铁线描钩勒衣纹。
服饰敷彩妍丽鲜明。
每个人物都手持或配有最能代表和体现她们身份的配物,或琵琶,或花蓝,或笔硕纸墨,或书卷,或铜镜等,并在右上方,各题有七言绝句一首。
19世纪外销画里的中国女性图鉴
19世纪外销画里的中国女性图鉴作者:***来源:《收藏·拍卖》2022年第02期18-19世纪,外销画的生产集中在广州十三行,有布本油畫、象牙画、玻璃画、通草水彩画、纸本水粉画、线描画等,种类多样,而且所描绘的题材极为广泛,反映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谓当年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的全景图。
其中,不同身份的中国女性是外销画家非常热衷描绘的对象,不仅有官宦、富贵人家的女眷或美人,呈现着云想衣裳花想容的东方丽人形象,也有普通的手工艺人和劳动女性及从事曲艺杂耍行业的女性形象。
这些画受到西方人的欢迎,后进行大量绘制和外销,堪称中国女性图鉴。
皇宫中的女眷形象19世纪外销画呈现了皇宫、官宦、富人家庭中的女眷形象及生活。
她们有着精致的东方面孔,柳眉樱唇,衣着和配饰华丽,住在精致的庭院里,家居考究,充满了浓浓的异国情调,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上层社会女性及其生活的好奇,延续了马可·波罗时代起西方人对中国产生的神秘、富庶印象。
19世纪通草水彩皇后图(图1)中画的是一位由外销画家幻想出来的皇后。
从服饰上来看,它和实际上的皇后冠袍带履相去甚远,纯粹是外销画家为满足西方人想要了解中国皇宫、官宦、富人家庭中的女眷形象而作。
《清宫生活图典》道光皇后朝服像(图2)中的皇后头戴夏朝冠,耳佩东珠耳饰。
冠顶为金累丝三凤顶,冠檐下为金约,颈戴领约,身着朝褂、朝袍、披领,佩戴东珠朝珠一、珊瑚朝珠二,胸前挂五谷丰登绿帨,这是皇后的典型朝服。
这两张画(图3、图4)中的贵妇人所在的场景十分华丽,家中布置十分精致。
整张画看起来类似人物肖像画。
19世纪纸本中国女性图(图6)中是一位用洋酒杯品酒的中国女子,可见在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中,西方文化也逐渐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走进了深闺之中。
菩提叶水彩官员女眷图(图5),是将珍贵的菩提叶以水浸渍一个月左右,除去叶肉,留下叶脉,晒干后,再用薄如蝉翼的菩提叶片平铺作画。
菩提叶画与佛教渊源颇深,这两幅菩提叶画描绘的是中国富人女性,十分特别。
古代美女图片手绘图唯美古风
古代美女图片手绘图唯美古风成熟性感女人总是要长大的,她也不可能永远的那么单纯或让你保留幻想,成熟的女人自有成熟的味道。
女人一成熟,就成了一个性感的女人。
她们就如陈年美酒一般,举止投足都充满了风韵,心智成熟,仪态端庄,谈吐得体,心态平和,散发着母性的温柔。
古典如水她们与生俱来的典雅气质,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
这种类型的美女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气若幽兰,笑不露齿,哭起来又梨花带雨,十分惹人怜爱。
她们拥有小家碧玉的容貌,大家闺秀的言行,清纯可人,楚楚动人,林黛玉是她们最好的代表。
艳美如花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与古典美女的清纯淡雅不同,艳美型的美女,美的很张扬,妖冶艳丽,千娇百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形容的就是她们,通常只需一眼便可夺人眼光。
古代形容美女的诗句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一春弹泪说凄凉。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于舞风,拭珠沥于罗袂,传金翠杯于素手.春葱玉指如兰花,三寸金莲似元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粉香处弱态伶仃。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王昌龄西宫秋怨)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