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1e5524c69eae009581becf0.png)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50791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50791](https://img.taocdn.com/s3/m/5a181c13700abb68a882fb0c.png)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1.1圈梁的作用1.1。
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
1。
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
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
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
2圈梁的设置1.2。
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1。
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
2。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50791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50791](https://img.taocdn.com/s3/m/081e2b1b102de2bd97058827.png)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
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
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
2圈梁的设置1。
2。
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
二次结构圈梁构造柱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二次结构圈梁构造柱钢筋工程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871494070b4c2e3f57276339.png)
技术交底记录编 号表 C2-1工程名称新加坡 2南京二期经适房 交底日期 2017 年 施工单位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钢筋工程交底提要二次结构中圈梁、过梁、门窗抱框柱、构造柱的设置及钢筋绑扎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1.1 材料及主要机具:1.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 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1.1.2 铁丝:可采用 20~ 22 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1.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1.2 作业条件:1.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 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1.2.2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1.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的外皮线。
1.2.4 圈梁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2. 构件设置2.1 构造柱设置:页岩多孔砖和加气砼砌块墙体当墙长大于5m 时均设构造柱,其截面尺寸为相应部位的墙厚3 200,配筋为纵筋 4Ф 12,箍筋¢ 6﹫100/200 。
锚入主体结构中采用植筋的方式。
2.2 圈梁或砼配筋带设置:非住宅部分当墙高大于 4m 时设置圈梁,住宅部分均设置腰梁,设置截面尺寸为相应部位的墙厚3 120,配筋为纵筋 4Ф 12,箍筋¢ 6﹫ 200。
锚入主体结构中采用植筋的方式。
窗台位置的压顶详见结构墙身大样图。
2.3 门窗抱框柱设置:门窗洞两侧设置,截面尺寸为相应部位的墙厚3100,配筋为纵筋 2¢ 10, S形拉筋为¢ 6﹫ 400。
纵筋底部锚入地(楼)面内,纵筋上部锚入过梁内。
2.4 拉结筋设置:每 500 高植入或埋入两根¢ 6 拉结筋,拉结筋通长设置。
3、操作工艺第1页共5页编号表 C2-1工程名称新加坡 2南京二期经适房交底日期2017 年施工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钢筋工程交底提要二次结构中圈梁、过梁、门窗抱框柱、构造柱的设置及钢筋绑扎3.1 构造柱钢筋绑扎:3.1.1 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植入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知识分享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596af51af7ec4afe05a1df00.png)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二次结构施工算量要点(砌体、过梁、构造柱、腰梁、止水梁)
![二次结构施工算量要点(砌体、过梁、构造柱、腰梁、止水梁)](https://img.taocdn.com/s3/m/14e7d979fad6195f312ba672.png)
1、砌体:砌块、砂浆等材料的选用,首层墙体墙下无梁时的墙下元宝基础,墙体底砌(一般为1-3皮砖砌体),门窗洞口处预埋砼射钉块,墙体顶部防腐木塞、细石砼填缝等
2、过梁:门窗洞口上部过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现浇或预制
3、构造柱:填充墙长度超过5米或层高的2倍时,墙体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直墙端头,电梯井道四角等部位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上下端楼层出500mm处箍筋加密
4、腰梁:当墙厚大于等于180mm且净高超过4m、或墙厚小于180mm且净高超过3m时,应在墙体半高处或门窗顶标高处设通长圈梁一道,其中内墙在门窗顶设一道兼做过梁,外墙在窗台(压顶)和窗顶处(兼做过梁)各设一道,当外墙窗顶靠近楼层梁时(距离小于1500mm)只在窗台处设一道
5、止水梁(台):在厨卫间等涉水楼面的四周应设素砼防水导墙
6、素砼门垛:当门窗洞口墙体长度小于等于200mm时,填充墙可用素砼补齐
7、洞口两侧钢筋砼抱框:当洞口宽度大于2100mm时,洞口两侧应加设构造柱,当洞口宽度小于等于2100mm时,洞口两侧应设钢筋砼抱框
8、拉结筋:布置要求,通长或不通长
9、预埋件:拉结筋预埋件,构造柱预埋件等
10、防裂钢丝网:不同材质交接处搭接布置,砌体墙面处满挂等
11、顶层楼梯间的超高;
12、楼梯底部抹灰、涂料、扶手等装修;
13、屋面检修孔;
14、门,窗装饰线条;
15、雨棚顶面抹灰;。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286cfa30c22590102029de3.png)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 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v=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 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 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 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 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咼为4~5m时,应在檐口标咼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咼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腰梁设置技术交底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腰梁设置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54cc7eeb4a7302768f993924.png)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腰梁设置技术交底(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砌体工程配套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构造柱、过梁、压顶支模、浇砼砌体施工完毕后,当砂浆强度达1MPa时,应及时进行构造柱支模、浇筑砼,过梁、圈梁、压顶与构造柱同时浇筑,以保证墙体稳定性,当不能及时支模浇砼时,应有可靠的稳定支撑措施。
构造柱支模施工工工艺如下:(1)沿构造柱边缘粘贴2公分海绵条,如图一(2)支设构造柱模板(模板要清理干净、上好油),上口做成45o角浇筑口,在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砖墙和模板浇水湿润(钢模板面不浇水,刷隔离剂),并将模板内的砂浆残块、砖渣等杂物清理干净。
为了便于清理,可事先在砌墙时,在各层构造柱底部(圈梁面上)留出二皮砖高的洞口,杂物清除后立即用砖砌封闭洞口。
如图二、图三。
图一构造柱贴海绵条图二构造柱支模图三构造柱支45o角浇筑口(3)浇筑构造柱的混凝土,其坍落度一般以50~70mm为宜,以保证浇筑密实,亦可根据施工条件、气温高低,在保证浇捣密实情况下加以调整。
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可以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或每个楼层分二次浇筑。
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保证浇捣密实时,亦可每一楼层一次浇筑。
浇捣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
振捣棒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的倍,一般为200mm左右。
振捣时,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碰钢筋和砖墙,严禁通过砖墙传振,以免砖墙鼓肚和灰缝开裂。
在新老混凝土接槎处,须先用水冲洗、湿润,再铺10~2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4)拆除构造柱模板详见图四图四构造柱模板拆除(5)拆除后的构造柱凿除梯形口多余砼并修补平整,如图五。
图五构造柱施工完毕效果交底人接底人交底时间接受交底时间。
二次结构标准做法圈梁、过梁四、构造柱
![二次结构标准做法圈梁、过梁四、构造柱](https://img.taocdn.com/s3/m/264f9d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7.png)
键部位; (3)抽查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
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见证取样送检资料及结构实体检测 报告。 2、抽查结构混凝土及承重砌体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情况 3、实体质量检查要辅以必要的监督检测。 4、对主体分部工程外观的观感质量检查。 5、检查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和质量制度履行情况。
二次结构施工前应进行主体结构验收GB50300-2011 主体结构验收应包含以下内容: 建筑主体结构验收施工单位提供资料及相关事项 1、主体分部验收前,墙面上的施工孔洞须按规定镶堵密实,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未经 验收不得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对确需分阶段进行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在质监交底上向质监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质监站同意。 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对其表面清理干净,混凝土结构存在缺陷处应整改完成。 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清楚弹出墨线,并做醒目标志。 4、工程技术资料存在的问题均已悉数整改完成。 5、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分部工程施工的内容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 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6、安装工程中各类管道预埋结束,位置尺寸准确,相应测试工作已完成,其结果符合规定 要求。
3、中标通知书复印件(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4、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5、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砼强度验收记录
植筋
工艺流程
(1)混凝土梁浇筑工艺:弹线定位→钻孔→ 洗孔→注胶 →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 (抽检)→绑筋浇筑混凝土。
(2)砖砌体工艺:弹线定位→钻孔→洗孔→ 注胶 →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抽检) →砖砌体砌筑施工。
4、钢筋必须按要求除锈,钢筋表明不能有油渍等杂物。 5、植筋所用的锚固胶必须是合格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符
二次结构构造柱与圈梁的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与圈梁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d8dd122a26925c52cc5bf94.png)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2024年总结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
![2024年总结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eb95e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b.png)
2024年总结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一、引言圈梁和构造柱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构件,对于建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____年度,国家有关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有所调整和变化,本文将对____年的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进行总结和概述。
二、圈梁的设置要求圈梁是承担横向荷载和垂直荷载的重要构件,通常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中。
____年度,关于圈梁的设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用:在____年,钢筋混凝土是圈梁常用的材料。
圈梁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
2. 尺寸和形状:圈梁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实际载荷和结构要求进行设计。
其中,圈梁的高度一般应大于等于跨度的1/18,且宽度应大于等于跨度的1/3。
3. 加固措施:对于较大跨度的圈梁,需要考虑加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措施有增加钢筋数量、采用预应力技术等。
4. 节段设计:圈梁在设计中应考虑节段设计,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拼装和安装。
节段设计要满足施工工艺和工期要求,且要保证圈梁在拼装后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5. 防火设计:圈梁的防火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三、构造柱的设置要求构造柱是建筑结构中起支撑和承载作用的柱子,对建筑的竖向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____年度,关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用:与圈梁类似,构造柱的常用材料也是钢筋混凝土。
构造柱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
2. 尺寸和形状:构造柱的尺寸和形状要根据实际载荷和结构要求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构造柱的高度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且横截面积应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3. 加固措施:在设计中需考虑构造柱的加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措施有增加钢筋数量、采用加固胶粘剂、使用纤维增强材料等。
4. 防震设计:构造柱在地震区域的设计要考虑抗震性能。
通常采用的防震措施有加粗柱身、采用预应力技术、设置耐震锚固带等。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e02b312011ca300a6c390ae.png)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和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和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和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d50859648d7c1c709a14521.png)
之五兆芳芳创作机关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机关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机关柱;墙崇高高贵出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穿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机关标准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机关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修建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锁的梁.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衡宇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加重墙体裂缝的出现,避免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修建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机关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机关框架,增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修建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机关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避免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该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该大于15m,机关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该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该大于7m,机关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1.2.3空旷的单层衡宇的设置:砖砌体衡宇,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矮小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衡宇,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矮小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产业衡宇,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衡宇,应在根本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1.2.5多层衡宇根本处设置圈梁一道.1.3圈梁的机关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锁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该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1.3.2纵横墙交代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计划衡宇,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容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其实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根本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该小于180毫米.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庇护层厚度为20毫米,其实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衡宇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增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该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该大于250mm.2 机关柱2.1机关柱的作用2.1.1机关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1.2机关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机关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头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包管了衡宇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2.2机关柱的设置机关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机关比较单薄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衡宇层数增加一层后,按照下表要求设置机关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衡宇,应按照衡宇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机关柱.2.3机关柱的机关2.3.1机关柱应与圈梁连接,机关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包管机关柱的纵筋上下贯穿.隔层设置圈梁的衡宇,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机关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该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该低于M5级. 2.3.2机关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2.3.3机关柱的最小截面可采取240×180毫米,衡宇四角的机关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机关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庇护层厚度为20毫米,其实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取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出6层,8度时超出5层,9度时机关柱纵向钢筋宜采取4φ14,箍筋间距不该大于200mm.圈梁和机关柱的交代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机关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机关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2.3.4机关柱可不单独设置根本,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便利施工.当有根本圈梁时,可将机关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根本圈梁内.若遇根本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机关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机关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2.4机关柱的配筋2.4.1机关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出6层,8度时超出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取4φ14.机关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机关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根本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合适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2.4.2机关柱箍筋最小直径采取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规模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植筋深度表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C20 C25 ≥C30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 注:①d为钢筋直径.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代的部位,应按设计和标准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规模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该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60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柱顶、柱脚箍筋加密,加密规模1/6柱高,其实不小于450mm,箍筋间距100mm.钢筋绑扎街头应避开箍筋加密区,同时接头规模的箍筋加密.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d>28mm时候,不宜采取绑扎搭接接头(版新《混规》对这两个数据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标准定的是:28mm和32mm)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也有是不严格的指钢筋焊接的焊缝长度.注1:本表适用于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的情况;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25%~50%之间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当最小搭接长度两根直径不合的钢筋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较;注2:当带肋钢筋直径Φ>25 mm时,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在混凝土凝固进程中易受扰动时(如采取滑升模板和爬升模板等方法施工),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对末端采取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取用;当带肋钢筋混凝土庇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三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取用;注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取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取用,对四级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不作调整;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该小于300mm.注4: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应按上述规则确定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该小于200mm.;2搭接长度应用举例【例d2.1】某构件二级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纵向受拉钢筋采取RRB400(III)级Φ28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4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解: 最小搭接长度=40d×1.2×1.1×1.25×1.15=75.9d=2126mm.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2150mm长度备料.【例d2.2】某构件无抗震设防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纵向受压钢筋采取HRB335(II)级Φ18带肋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6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解: 最小搭接长度=45d×1.35×0.7=42.525d=765.45mm.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800mm长度备料.【例d2.3】某无垫层根本梁构件,最小混凝土庇护层厚度70mm,按3级抗震等级要求设防,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拉钢筋采取HRB400(III)级Φ22带肋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4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解: 最小搭接长度=40d×1.2×0.8×1.05=40.32d=887.04mm.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900mm长度备料.3钢筋电弧焊也说说熔焊中的电弧焊连接.钢筋电弧焊可分为搭接焊、帮条焊、坡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五种接头形式.搭接焊接头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钢筋.钢筋搭接焊宜采取双面焊.不克不及进行双面焊时,可采取单面焊.焊接前,钢筋宜预弯,以包管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使接头受力性能良好.帮条焊接头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钢筋.钢筋帮条焊宜采取双面焊,不克不及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取单面焊.帮条宜采取与主筋同级别或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如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直径可以比主筋直径小一个规格;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钢筋级别可比主筋低一个级别.钢筋搭接焊接头或帮条焊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倍主筋直径;焊缝宽度b不该小于0.7倍主筋直径.对于直径大于等于10mm的热轧钢筋,其接头采取搭接,帮条电弧焊时,应合适下列要求:1)焊接接头当设计有要求时应采取双面焊缝,无特殊要求时一般可采取单面焊缝.对于Ⅰ级钢筋的搭接焊或帮条焊的焊缝总长度应不小于8d;对于Ⅱ、Ⅲ级钢筋,其搭接焊或帮条焊的焊缝总长度应不小于10d,帮条焊时接头两边的焊缝长度应相等.2)帮条的总截面面积应合适下列要求:当主筋为Ⅰ级钢筋时,不该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1.2倍;当主筋为Ⅱ、Ⅲ级钢筋时,不该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1.5倍.为了便于施焊和使帮条与主筋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帮条宜采取与主筋同钢号,同直径的钢筋制成,如帮条与主筋级别不合时,应按设计强度进行换算.帮条的长度应满足相应的焊缝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bf3e6079ec3d5bbfc0a74b2.png)
1 / ? ,-! SiIlBU .UTI UflIHBIiITi'r ÷ w⅜t¾iB⅜ ∙⅝B⅝rr⅜⅞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 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 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 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 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 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 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f7b180c03d8ce2f01662305.png)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要求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df6ae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3.png)
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要求二次结构构造柱和圈梁是建筑物中重要的结构构件,它们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分别介绍二次结构构造柱和圈梁的要求。
一、二次结构构造柱的要求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
2.构造柱的纵筋应按绑扎规则搭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一般不能在同一家断面处。
3.构造柱的箍筋应在施工时按要求绑扎,同时保证箍筋的间距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并且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5.构造柱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二、圈梁的要求1.圈梁应连续贯通,不得在门口或其它部位断开。
2.圈梁的纵筋应按绑扎规则搭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一般不能在同一家断面处。
3.圈梁的箍筋应在施工时按要求绑扎,同时保证箍筋的间距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并且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5.圈梁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6.对于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圈梁应加强配筋和构造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三、施工注意事项1.在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质量。
3.在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4.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与主体结构的连接1.构造柱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一般采用钢丝网片或植筋等方法进行连接。
2.圈梁应与主体结构协调布置,确保建筑物整体受力均匀。
3.在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构造柱和圈梁应加强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五、对砌体的要求1.砌体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过期或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2.砌筑时应保证灰缝饱满、平整、垂直,不得出现通缝、瞎缝等质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圈梁的作用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圈梁的设置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圈梁的构造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2 构造柱构造柱的作用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保证了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
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的构造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
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
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
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础圈梁内。
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
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
构造柱的配筋构造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
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
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
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构造柱箍筋最小直径采用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
植筋深度表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 注:①d为钢筋直径。
②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③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④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60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柱顶、柱脚箍筋加密,加密范围1/6柱高,并不小于450mm,箍筋间距100mm。
钢筋绑扎街头应避开箍筋加密区,同时接头范围的箍筋加密。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d>28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010版新《混规》对这两个数据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规范定的是:28mm注1:本表适用于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的情况;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25%~50%之间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取用;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取用;当最小搭接长度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注2:当带肋钢筋直径Φ>25 mm时,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取用;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取用;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采用滑升模板和爬升模板等方式施工),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取用;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取用;当带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三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取用;注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取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取用,对四级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不作调整;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注4: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应按上述规定确定后,乘以系数取用。
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2搭接长度应用举例【例】某构件二级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RRB400(III)级Φ28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4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
解: 最小搭接长度=40d××××==2126mm。
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2150mm长度备料。
【例】某构件无抗震设防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纵向受压钢筋采用HRB335(II)级Φ18带肋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6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
解: 最小搭接长度=45d××==。
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800mm长度备料。
【例】某无垫层基础梁构件,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70mm,按3级抗震等级要求设防,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RB400(III)级Φ22带肋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4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
解: 最小搭接长度=40d×××==。
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900mm长度备料。
3钢筋电弧焊也说说熔焊中的电弧焊连接。
钢筋电弧焊可分为搭接焊、帮条焊、坡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五种接头形式。
1.搭接焊接头搭接焊接头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钢筋。
钢筋搭接焊宜采用双面焊。
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
焊接前,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使接头受力性能良好。
2.帮条焊接头帮条焊接头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钢筋。
钢筋帮条焊宜采用双面焊,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
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或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如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直径可以比主筋直径小一个规格;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钢筋级别可比主筋低一个级别。
钢筋搭接焊接头或帮条焊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倍主筋直径;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倍主筋直径。
对于直径大于等于10mm的热轧钢筋,其接头采用搭接,帮条电弧焊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接接头当设计有要求时应采用双面焊缝,无特殊要求时一般可采用单面焊缝。
对于Ⅰ级钢筋的搭接焊或帮条焊的焊缝总长度应不小于8d;对于Ⅱ、Ⅲ级钢筋,其搭接焊或帮条焊的焊缝总长度应不小于10d,帮条焊时接头两边的焊缝长度应相等。
2)帮条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要求:当主筋为Ⅰ级钢筋时,不应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倍;当主筋为Ⅱ、Ⅲ级钢筋时,不应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倍。
为了便于施焊和使帮条与主筋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