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上)
神话人物后羿简介
![神话人物后羿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5d8a7d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6.png)
神话⼈物后羿简介 后羿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射⽇英雄,⼜称⼤羿,嫦娥的丈夫。
下⾯⼩编就带⼤家⼀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后羿⼈物简介 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射⽇英雄,⼜称⼤羿,嫦娥的丈夫。
据说后羿与嫦娥是帝尧时期⼈物。
盖世英雄后羿先后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天下风调⾬顺;他⼜杀死众多吃⼈的猛禽恶兽,使百姓终能安居乐业。
民间因⽽奉他为「箭神」。
根据神话记载因为射⽇⽴下⼤功所以得到了天帝的褒奖,但是也得到了很多⼈的嫉妒,所以天帝听进谗⾔,就把⼤羿、嫦娥夫妻放逐到了⼈间,嫦娥应过不惯⼈间的苦⽇⼦,遂得灵药朝⽉亮飞去,⼤羿郁郁⽽终。
其故事来⾃《淮南⼦.览冥训》。
后羿⽣平事迹 历史传说 在伊祁放勋(尧帝)时代,羿是唐尧的射师,被唐尧封于商丘,迎取了帝喾之⼥嫦娥为妻。
天上有⼗个太阳,烧得草⽊,庄稼枯焦,伊祁放勋(也作伊耆放勋,即尧)请来了⼤羿(射⽇的是⼤羿⽽⾮后羿),⼀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候适宜,万物得以⽣长。
他⼜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
民间因⽽奉他为「箭神」。
根据神话记载因为射⽇⽴下⼤功所以得到了天帝的褒奖,但是也得到了很多⼈的嫉妒,所以天帝听进谗⾔,就把⼤羿、嫦娥夫妻放逐到了⼈间,嫦娥应过不惯⼈间的苦⽇⼦,遂得灵药朝⽉亮飞去,⼤羿郁郁⽽终。
其故事来⾃《淮南⼦.览冥训》。
民间传说 传说,羿是尧时候的⼈。
神话说,帝尧之时,天上有⼗个太阳同时出,把⼟地都烤焦了,庄稼也枯⼲了,⼈们热得喘不过⽓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因为天⽓酷热的缘故,⼀些怪禽猛兽,也都从⼲涸的江湖和⽕焰似的森林⾥跑出来,在各地残害⼈民。
羿⽴即开始了射⽇的战⽃。
他从肩上除下那红⾊的⼸,取出⽩⾊的箭,⼀⽀⼀⽀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诛杀恶兽:第⼀个⽬标是在中原猖狂作恶的猰(读作:ya四声)、貐(读作:yu三声)。
契俞原是个⼈⾯蛇⾝的天神。
黄帝时代,被也是⼈⾯蛇⾝的天神贰负和危谋害。
黄帝知道后处罚了贰负和危,将他们右脚戴上枷。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8a43d21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6.png)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们!青龙鲛人大集合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山海经》称作“古之巫书”。
就《山海经》的性质及其成书来说,鲁迅的论断是确定不移的。
《山海经》确是古代的巫书,是一代一代的巫师把所见所闻通过口耳相传,积累而成。
很早以前,巫史不分,是具有世袭性和专业性身份的一群人。
他们是那个时代学识广博的知识分子,主持山川神灵的祭祀典札,接触各种人物,相互交往频繁,享有交流吸收各种文化知识的优越条件,负有传递保留各种文化知识的重大责任。
他们的社会地位较高,主要充当氏族首领、部落酋长和奴隶主的高级顾问。
为了让一般的人信服自已、崇拜自己,巫师们就要尽量表现得见多识广。
于是,他们努力积累文化知识,采掇奇闻异事,使掌握的文化知识代代地增加。
后世的人把巫师们口耳相传的知识加以整理记录,就成为《山海经》所依据的原始资料。
到了战国时期,有人把这些性质相似而杂乱无章的资料编撰成文,《山海经》就产生了。
到了汉代,又经人增删润饰,就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山海经》。
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对《山海经》情有独钟,在1923年10月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他对《山海经》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年,鲁迅在西安作了《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讲演,在第一讲“从神话到神仙传”中,他认为,虽然《山海经》只记载了一些“零星的神话”,但它却是这方面的最重要的古书。
30多年之后,鲁迅在1926年3月25日发表了题为《阿长与〈山海经〉》的散文,回忆了长妈妈为他购买插图本《山海经》的感人故事。
此后,鲁迅为抗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而写的那些“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似的杂文,与他钟情的《山海经》有很大关系。
那么来看看山海经重有哪些脑洞大开的神兽们吧~异兽:《重明鸟》重明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
此鸟两目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鸟,亦叫重睛鸟。
它的身形像鸡,叫起来声音像凤凰一样嘹亮动听。
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没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回旋。
山海经主要神话故事及神话人物综述
![山海经主要神话故事及神话人物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3fab9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8.png)
《山海经》主要神话故事及神话人物综述一、山海经中的主要神话故事(一)、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0翻译: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他口渴,想要喝水,把黄河、渭河都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他又去喝北方的大湖喝水。
夸父还没有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而他死之前把手中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众所周知,中国文明的起源是黄河流域,在古时的中国,有四水,分别是黄河、长江、淮水、济水,因此古时中国所谓的河是单指黄河,而夸父在追日的线路上,“饮于河、渭”,渭水是黄河的最大分支,亦是在黄河流域中,虽然文学家萧兵先生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
”0但从夸父追日的线路,以及最后未成功的结果,其故事实际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次失败的迁徙经历,因为“大泽”位于雁门关北,而夸父“未至”,并且夸父追赶的又是太阳落下之处,为西,所以可断定此次迁徙方向是西北,而西北即便是目前的科技也是很难做到适应人类生存,何况古时?所以迁徙的失败在所难免。
(二)、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汶。
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yin)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翻译: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而是化为精衢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这是一则在中国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晋代诗人陶潜赞誉精卫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也以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锲而不舍的精神被人们所铭记。
千古奇书《山海经》中的14个人面兽,各个骇人听闻
![千古奇书《山海经》中的14个人面兽,各个骇人听闻](https://img.taocdn.com/s3/m/abd92c7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b.png)
千古奇书《山海经》中的14个人面兽,各个骇人听闻《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 221年)时期的古籍。
其中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
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
《山海经》中也记载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奇禽怪兽,它就像是一个令人拍案惊奇的动物博物馆。
而其中有一些很有特点,比如人面马身的英招,人面鸟身的毕方,人面豺神的化蛇,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盘点一番千古奇书《山海经》中的14个人面兽。
1.马身人面的英招。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在槐江之山上有一股河水流出,叫做丘时之水,最终注入了泑(yōu)水。
这座山上盛产雄黄,玉石和金银矿藏都很丰富。
山的南坡是一片朱红色的沙石,北坡则是金银遍地。
从槐江之山到整个丘时之水这大片的区域,其实是天帝的后花园。
而看管这座苑囿的正是神兽英招。
英招长着一张人脸,却是马的身子,它的叫声就像辘轳抽水,有鸟一样的翅膀,羽毛上有老虎一样的斑纹。
它的职责就是飞来飞去在山川之间巡逻警戒。
2.人面鸟身的毕方。
大海之东青水之西有一种大鸟叫毕方。
它是人面鸟身,木精所生,两翼一足,只要是它出现的地方必然会有火灾,所以人们都很避讳它。
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曾有赖于毕方出手才破了蚩尤和灵媒组成的亡灵军团,一统四海。
3.人面鸟身的橐蜚(tuo’fei)。
橐蜚也是长着一只脚,样子很像猫头鹰,人面鸟身。
它夏天躲在窝里不露面,到了冬天才会出现。
橐蜚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抵御雷电的袭击而毫发无伤。
山海经写意人物
![山海经写意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38c4bd6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d.png)
山海经写意人物第一、九尾狐《山海经》记载:“青丘之山,有怪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先秦时期,九尾狐被认为祥瑞,比如大禹老婆涂山氏的女人就是九尾狐。
到了北宋,九尾狐就被妖化了,清朝直接成为反面动物,比如妲己。
第二、穷奇《山海经》中,记载了四大凶兽,即穷奇、梼杌、混沌、饕餮,都代表了凶恶。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穷奇是恶神,形状为有翼之虎,可谓抑善扬恶,鼓励做坏事的人,打击做好事的人。
第三个,龙龟在《山海经》中,记载了上古四灵兽,即麒麟、凤凰、黄龙、龙龟,都代表了祥瑞。
龙龟相传是神龙所生,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灵兽,能辟邪、解厄、镇宅。
第四个,混沌(也叫帝江)帝江是中国远古神话中的神鸟,《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西次三经》对其有详细描述。
这种鸟有六只脚,两对翅膀,但没有脸和眼镜等,但却能辨别歌声、识别舞蹈,非常神异!第五种,长右在《山海经》的描述中,长右其实一种长着四只耳朵的长臂猴。
《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一旦出现,就代表有水灾,是灾星!作为中国神话元典及最早的世系神话记录的《山海经》,其中涉及到的神话人物群是非常庞大的,根据本人编写的山海经词典,其中仅神话人物及远国异人两项,在山海经中的词源总数就有二百七十多列(不包含重复词条),其中涉及较为有名的神祇及神话人物有:西王母、少昊、陆吾、蓐收、帝江、江渊二女、羿、帝尧、帝喾、周文王、祝融、夏启、刑天、烛阴、颛顼、相柳、夸父、禺强、句芒、女娲、蚩尤、女魃、鲧、冰夷、雷兽等等,如果一定要从其中挑选排名前十的神话人物,个人的排位是:雷兽、烛阴、女娲、西王母、帝江、少昊、蚩尤、羿、颛顼、刑天。
羲和的传说故事
![羲和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939e4f09ec3d5bbfd0a7477.png)
羲和的传说故事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羲和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传说呢?本文是整理羲和的传说故事的资料,仅供参考。
羲和浴日对于太阳这样一个自然界中的事物,中国原始居民进行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诠释。
《山海经;大荒南经》言羲和浴日,后人把这个故事进行了扩展:羲和每日为十子套好龙车,拉着十子晨明时分从曲阿出发,定昏时分来到蒙谷,然后又赶往汤谷,帮孩子冲洗去一天的风尘,然后迎接第二个当班的十子。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羲和跟十个孩子严格按时度过每一个白昼,给人间送去温暖。
整个叙述角度都是围绕羲和;;太阳之母如何陪伴十子恪尽职守地为人类服务展开,塑造了一个善良、慈爱、自制、没有个人生活和需求的伟大的中国母亲形象。
一方面,这反映了该神话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国正处于母系氏族时期,神话是氏族社会母权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一定的女性崇拜;另一方面,这种女性崇拜意识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虽然在后来的父权社会意识的压制下,这种潜意识与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就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道德规范标准。
羲和这样的母亲形象应运而生并生生不息,存在于中国人对于母亲的集体记忆中。
另外,《羲和伴日》故事中的人物描写耐人寻味。
羲和在与东方天帝结为夫妻之前,长得秀美异常,结婚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她的外貌、语言、情感方面的描写,有的只有她做的事情:为十子“准备光彩夺目的龙车”,“看着十子消失在蒙谷这才驾着龙车,在已经变得清凉的夜空中,掠过群星和云彩,朝着汤谷赶路,去迎接下一个当班的太阳”。
十个太阳除了严格遵照自己的职责按部就班地由母亲牵引着从汤谷来到蒙谷,让母亲为它们洗去一身的尘埃外,故事没有在外貌、性格、内心活动、语言等方而添加任何笔墨。
[17]平常人们形容无可比拟的极大的功绩时,就借用“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这两个故事来作比喻,称为“补天浴日”。
阿长与《山海经》 (1)
![阿长与《山海经》 (1)](https://img.taocdn.com/s3/m/5acaa19edd88d0d233d46a29.png)
“为什么题目不用‘长妈 妈’而用‘阿长’ ”? 欲扬先抑的写法. 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有亲昵的意味。
鲁迅先生名言
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 时间就是生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她读了鲁迅这篇 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 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 长妈妈说些话。
•1、买《山海 经》的起因是 什么?
•2、当阿长问《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时,“我” 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 表现了“我”的什么心 理? •3、当阿长说:“哥儿, 有画的‘三哼经’,我 给你买来了”,“我” 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 样的心情? •4、你怎样理解文中 说的阿长“确有伟大 的神力”?
•买《山海经》的起因 是什么? “我”渴慕着绘图的 《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 的叔祖惹起来的.”可叔 祖那已无处可寻,买吧, 又没有好机会.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塑造了长妈妈这 样一位有 不少缺点,但善良朴实,关心孩子、 尽可能帮助孩子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 这样的一个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的怀念呢? 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 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 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 的真实写照。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 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 书”.为什么这么说?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 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而且也确是当时“我”渴慕已久的.
综前所述, 作者详写买 《山海经》的事 件, 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同学们, 你们能说 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件事呢?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的毛病 摆成“大” 粗俗、 不大佩服 字 不拘小节 的睡相 令人厌烦 善良迷信 不耐烦 的规矩 讲“长毛” 无知、淳 特别的敬 的故事 意 朴 为“我”买 热爱关心 新的敬意 《山海经》 孩子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cdbdee5360cba1aa811dade.png)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篇一:30个神话故事6.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战胜干旱的愿望。
在中国的许多古书中,都记载了夸父逐日的相关传说,中国有的地方还将大山叫做“夸父山”,以纪念夸父。
7.西圣王母《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
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传说中的女神。
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
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8.精卫填海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发鸠山。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名字叫瑶姬,小女儿的名字叫女娃。
因久居天宫无聊,有一天,女娃驾船游东海而溺,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鸟,栖息在发鸠山,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便将此鸟叫作精卫鸟。
精卫衔草石由发鸠山飞往东海投入,誓言要填平东海。
晋代陶渊明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后人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既定永恒目标,更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盾。
9.北溟鲲鹏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中记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鲲鹏精于变化,通灵万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受敕封为九天鲲鹏。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67305c0aef8941ea76e05ab.png)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篇一:30个神话故事6.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战胜干旱的愿望。
在中国的许多古书中,都记载了夸父逐日的相关传说,中国有的地方还将大山叫做“夸父山”,以纪念夸父。
7.西圣王母《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
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传说中的女神。
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
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8.精卫填海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发鸠山。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名字叫瑶姬,小女儿的名字叫女娃。
因久居天宫无聊,有一天,女娃驾船游东海而溺,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鸟,栖息在发鸠山,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便将此鸟叫作精卫鸟。
精卫衔草石由发鸠山飞往东海投入,誓言要填平东海。
晋代陶渊明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后人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既定永恒目标,更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盾。
9.北溟鲲鹏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中记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鲲鹏精于变化,通灵万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受敕封为九天鲲鹏。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
![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https://img.taocdn.com/s3/m/2cc34a0eeff9aef8941e06f9.png)
分享异兽:《重明鸟》重明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
此鸟两目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鸟,亦叫重睛鸟。
它的身形像鸡,叫起来声音像凤凰一样嘹亮动听。
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没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回旋。
它能驱逐虎、豹、豺、狼等猛兽,使多种妖魔鬼怪不敢危害人类。
它对人类的要求也很低,它不吃食物,只要喝一点琼玉的膏液,就很心满意足了。
异兽:《陆吾》开明兽传说中的昆仑山神名。
即肩吾。
它的样貌是长着九条尾巴的虎身顶着一颗拥有锐利目光的人头,它的职责是管理天之九部和天帝园圃的时节。
陆吾的神格较高,除了掌管天界九个区域的界限之外,能够料理天神花园的时节,因此它绝不是园丁,而是类似中央空调随时调节气温的存在。
[1]所谓天之九部,就是整个上层宇宙。
天帝的苑圃、悬圃的时令与节气,也归他管,堪称是天帝的大管家。
异兽:《鲲鹏》kūn庄子说有一种大鸟叫鹏,是从一种叫做鲲的大鱼变来的。
传说有一大鱼名曰鲲,长不知几里,宽不知几里,一日冲入云霄,变做一大鸟可飞数万里,名曰鹏异兽《屏蓬》生两个头,各在一端,意志处处相对,一个头想走那边,一个头想走这边,扯来扯去,移不动尺寸之地。
异兽:《英招》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
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英招参加过几百次征伐邪神恶神的许多战争,是保护世代和平的保护神之一。
英招也是百花之神的朋友。
异兽:《当康》又称牙豚,是一种兆丰穰之瑞兽,样子象猪而有牙,其叫声有如呼唤自己的名字。
山中栖息一种野兽,其外形象猪,却长着大獠牙,名字叫当康,它发出的叫声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传说天下要获得丰收的时候,它就从山中出来啼叫,告诉人们丰收将至。
所以它虽然样子不太好看,却是一种瑞兽。
”异兽《九婴》北方有一条大河,水深千丈,波浪汹涌,人称凶水。
凶水中有一只九头怪物,名叫九婴,既能喷水,又能喷火。
十日并出时,凶水也沸腾了,九婴嫌水中太热,就跳上岸来,见人就吃,吃的时候,必须有9样食品同时供它吃,因此成为后羿第3个斩杀目标上古异兽:《应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精选10个)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精选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39378f7f650e52ea551898dd.png)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精选10个)羿谪居下界,夫妻俩成了凡人,他深感对不住妻子,便与嫦娥商议: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
但是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务必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西王母原先住在西方玉山的山顶洞穴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轮番外出给她寻找食物,她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披头散发,却佩戴玉簪,每当晨昏,踞于山头狂嘶猛吼。
她掌管天灾、瘟疫、刑罚,也炼制、收藏不死灵药。
黄帝退隐九重天外,西王母便迁居昆仑山,那时的她已化身为雍容华贵、仪态端庄的贵夫人。
昆仑山下有弱水环绕,弱水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亦会沈没。
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昼夜不息。
羿凭着盖世神力、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步二尺六寸高的悬崖峭壁,在昆仑山巅的宫殿里拜见了西王母。
西王母钦佩羿的作为,同情羿的遭遇,取药慷慨相赠:不死药是用不死树结的不死果炼制的。
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制成药又需三千年。
我收藏的药丸仅剩一颗了,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羿如愿以偿,欢喜无限,回来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神仙也未能免俗。
嫦峨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待猎,独自吞下了药丸。
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冉冉飘升。
上哪儿去呢?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必须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
嫦娥飘至月宫,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嫦娥》),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着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竟化成了月精白虾蟆。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四):【神荼郁垒】东海之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蟠曲绵延,覆盖三千里,桃树的东北方是鬼众出入阴阳界的鬼门关。
神荼、郁垒住在桃树上面,稽查进进出出的群鬼,如果遇见恶鬼为非作歹,就用芦苇索子捆了去喂老虎。
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故事
![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417b5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70.png)
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故事黄帝战蚩尤的故事,最早在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有记载。
黄帝战蚩尤你了解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用!黄帝战蚩尤的故事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许多诸侯都想拥戴他当天子。
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蚩尤是炎帝的孙子。
据说,蚩尤生性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一个个铜头铁额,用石头铁块当饭吃。
蚩尤原来臣属于黄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军威大振,便起野心要为炎帝报仇了。
蚩尤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
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
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
黄帝不得已,叹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
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
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黄帝先派大将应龙出战。
应龙能飞,能从口中喷水,它一上阵,就飞上天空,居高临下地向蚩尤阵中喷水。
刹那间,大水汹涌,波涛直向蚩尤冲去。
蚩尤忙命风伯雨师上阵。
风伯和雨师,一个刮起满天狂风,一个把应龙喷的水收集起来,反过来两人又施出神威,刮风下雨,把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
应龙只会喷水,不会收水,结果,黄帝大败而归。
不久,黄帝重整军队,重振军威,再次与蚩尤对阵。
黄帝一马当先,领兵冲入蚩尤阵中。
蚩尤这次施展法术,喷烟吐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罩住。
黄帝的军队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敌人,被围困在烟雾中,杀不出重围。
就在这危急关头,黄帝灵机一动,猛然抬头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转动而斗头始终不动,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指南车,认定了一个方向,黄帝这才带领军队冲出了重围。
这样,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
这一天,黄帝苦苦思索打败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觉昏然睡去,梦见九天玄女交给他一部兵书,说:“带回去把兵符熟记在心,战必克敌!”,说罢,飘然而去。
《山海经注》中的怪诞事物一
![《山海经注》中的怪诞事物一](https://img.taocdn.com/s3/m/2ff3fe8dcaaedd3382c4d360.png)
《山海经注》中的荒诞事物(一)(一)郭璞出自搜奇猎怪之癖,从西晋太康六年(285)十岁,到东晋太兴四年(321)四十六岁,共用三十七年时间,对史前三千余年的神怪神话传说,进行了频频商讨,在其一生四十九本一百五十五卷著述中,才把中华民族可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对书中描述的离奇光怪的人、禽、兽、植物等也许是千秋万代世界万物演化中的一个横断面,也许是基因组合中的个例、变态,也许是人们对某些动物功能形像化的描述,如“如虎生翼”,也许是民间传说故事的传承,若有个“长耳朵国”人的耳朵有多长?在腰里缠三匝,地上拖丈八,也许是古时存在此刻已灭绝的等等。
正如汉光武帝刘秀在《山海经叙录》说:“文学大儒皆读学《山海经》,认为奇能够考祯祥变怪之物,见远国异人之谣俗。
”郭璞《注山海经叙》中说世上很多事情,如阳火出于冰水,阴鼠生于炎山,莫之为怪,所谓怪是由于你没见过,你不知道,就说怪,你见过或许你知道了,就不怪了,其实为人间百态。
《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志、方物志、风俗志于一体的上古奇书。
全书共十八卷三万一千字,记录了四十多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内容波及的有关神话、宗教、历史、民族、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医药等学科。
在先人的自然崇敬观点中,每座山、每条水都是由山神、水仙来掌管的。
这些仙人神情各异,有的人面蛇身,有的龙身鸟首,有的人面龙身,有的马面人身不一样的山神、河仙有不一样的祭祀方式,或用太牢,或用少牢,或用雄鸡,或用玉壁,或用美女,或用稻米,或用稷米,皆与当地公众礼仪有关。
自郭璞以来,诸家旧注书目,仅从宋国到民国年间,名注就有二十三个刻校本之多,每本都有书前之序,近代专家袁柯先生的《山海经校注》,清朝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叙》以及这些名家专家在说明解读《山海经》时引用的书目多达部历代名著,为《山海经》的前生此生描述出清楚的图本,成为今人再创作的源府。
2015年国庆节假期中,由陆川导演、赵又廷、姚晨等主演的《九层妖塔》电影,颇受喜爱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績,此中的异兽皆取材于郭璞注本《山海经》。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2bab2024b35eefdc8d33397.png)
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篇一:30个神话故事6.夸父逐日夸父逐日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战胜干旱的愿望。
在中国的许多古书中,都记载了夸父逐日的相关传说,中国有的地方还将大山叫做“夸父山”,以纪念夸父。
7.西圣王母《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
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传说中的女神。
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
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8.精卫填海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发鸠山。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名字叫瑶姬,小女儿的名字叫女娃。
因久居天宫无聊,有一天,女娃驾船游东海而溺,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鸟,栖息在发鸠山,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便将此鸟叫作精卫鸟。
精卫衔草石由发鸠山飞往东海投入,誓言要填平东海。
晋代陶渊明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后人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既定永恒目标,更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盾。
9.北溟鲲鹏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中记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鲲鹏精于变化,通灵万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受敕封为九天鲲鹏。
颛顼神及其在《山海经》里的记载
![颛顼神及其在《山海经》里的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30113ec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c.png)
颛顼神及其任《山海经》里的记载吴晓东摘要:在《山海经•大荒经》里,颛顼神话所处的方位与太阳视运动的规律有吻合之处,即颛顼少年成长的空间位置在东南谢,这里为太阳冬至时升起的地方,预示着一年的开始;颛顼死亡埋葬地为东北角,这里是阳气开始走向衰微死亡的夏至点;颛顼死而复苏的地方是西南谢,这里是太阳冬至时落山的地方,预示着一年的结束与新一年的开始。
颛顼名称的语音与“日”有关,其神格为太阳神。
颛顼与共工争斗的神话实为日神与雷神对立矛盾的体现。
颛顼演变为水神是将五帝与五行匹配的结果。
关键词:颛顼;山海经;神话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虫文章编号:1(»3-6644{2020)03-01矽-17作者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100732).在《史记》中颛顼是作为一位历史人物来记载的,他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他继黄帝之后主政。
其他文献也都是将颛顼视为历史人物,综合起来大致说颛顼始自穷桑,迁都于商丘,后居于帝丘,葬于帝丘。
在学界的研究中,一般也是把颛顼视为一位历史人物,比如邵恩库《“颛顼之墟”考略》考证辽西郡义州敖家沟北平顶山可能就是“颛顼之墟”⑴,王景莲《颛顼遗都帝丘初探》认为颛顼遗都帝丘应为河南濮阳县高城遗址严杨名与桂珍明的《颛顼诞生地若水的历史地理考》考证了颛顼出生地若水在河南南阳境内的丹、析之间,即古之上都、今河南西峡县这些研究都是将颛顼视为历史人物的基础上进行的。
也有学者认为颛顼是一位历史化的神话人物,比如李进宁在《神话学视阈下的颛顼形象及其文化学意义》一文中,从“颛顼怪诞奇异的出生及形象描述、绝地天通的创举、与共工争帝的神话传说以及'死即复苏’的神话叙事”等方面论证了“颛顼是一位颇富神话色彩和一定神能、神格的神灵形象……颛顼如同黄帝、伏羲等神话形象的历史化一样,它也是一位历史化的神话人物⑷叫现本文也认为颛顼是一位神话人物,并从《山海经》记载颛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顼的方位以及语音等方面来加以证明。
原题目:《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
![原题目:《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0729d1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6.png)
原题目:《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记录了丰富而神
奇的神话故事和众多神话人物。
以下是一些在《山海经》中出现的
著名神话人物。
女娲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也是人类的始祖。
据《山
海经》记载,女娲用五彩石修补了天空,熔化了黄土塑造了人类的
形象。
她的贡献被视为造物主,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伏羲
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神祇,也是人类文明的创始者之一。
《山海经》中描述了伏羲创制了八卦,引导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建立起人类社会和秩序。
盘古
盘古是《山海经》中的一位神话人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
创世始神。
据《山海经》记载,盘古在宇宙尚未形成时,以自身为
砧,用身体分开了天地,形成了天、地、日、月和诸多山川。
他的形象被视为神圣而威严。
后羿
后羿是《山海经》中著名的神话人物,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射手。
据传后羿射下了十日,以保护人类免受极度的酷暑。
他的箭术被尊称为神技。
蓬莱仙人
蓬莱仙人是《山海经》中描述的一种神秘的仙人形象。
他们居住在东海之中的蓬莱岛上,身披金银,长生不老。
蓬莱仙人具有治病救人的能力,被视为大药师。
鲧
鲧是《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是盘古的后裔。
据《山海经》记载,鲧曾协助盘古治理涝,补天塞洪,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以上只是《山海经》中一些著名的神话人物,这些人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们的故事和形象不仅丰富了中国神话文化,也反映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上)天帝帝俊
羲和
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
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后人称为太阳神之母。
西王母
西王母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喜欢嚎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
帝江
形貌像黄色的口袋,发出的精光红如火,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混混沌沌没有面目,喜欢唱歌跳舞。
烛阴
钟山的山神,他睁开眼睛便是白昼,闭上眼睛便是黑夜,一吹
气便是寒冬,一呼气便是炎夏,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一呼吸就生成风,身子有一千里长。
这位烛阴神在无启国的东面。
他的形貌是人一样的面孔,蛇一样的身子,全身赤红色,住在钟山脚下。
相柳氏
天神共工的臣子,有九个头,九个头分别在九座山上吃食物。
相柳氏所触动之处,便掘成沼泽和溪流。
大禹杀死了相柳氏,血流过的地方发出腥臭味,不能种植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