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为其 精 基准 。
数控 机 床 夹具 努 力使生 产 工 序 相对 集 中 , 也 就是说 , 促 使 每 个工 件 装 夹 具 后 可 以 从 各
. 2 加工 技 术要 求的 分析 般 情 况下 , 轴 类 零 件 的 精 度 必 须 要 满 2
主要可以分 为以下两类 : 一是 支承轴 颈 。
在 夹具 上 安 装 对刀 工具 , 能 够 在 选 择 起 支 撑 作 用的 轴 颈 时 我们 一 般 进 行 加 工 的 铸 件 轴 时 , 则 要 根 据 所 加 工 的 带来 了便 利 。
在 进 行 找 正 使 刀具 和 制 件 能 够 快 速 准 确 的 定位 。 对刀 会选用精度较高的 ( I T5 ~I T7 ) 。 而 选 择 用 余 量 最 小 表 面 进行 找 正 处 理 。
于 装 配 传 动 件 的 轴 颈 一 般 选 用精 度 要 求 较 低的 ( I T6 一 I T 9 ) 。 的过 程 中要 尽 量 选 择 那 些 表 面 平 整 的 加 工 装置 由刀块 与 塞尺 构 成 , 铣 削 时产 生 的 切削
并 伴 随 着一 定 强 度 的 震 动 , 因此 , 零件 , 避 开零 件 的 浇 口结 合 处 。 选 择 那 些 较 力较 大 ,
持 在尺 寸 的 公差 允许 范 围内。 针 对那 些 对 其 还 要尽 量 选 择 那 些 设 计 基 准 或 者 装 配 基 准 于l ~1 . 2 5 为 最佳 状 态 。
几何 精 度要 求 较 高 的 内外 圆的 表面 , 必 须 在 图纸 中 明确 表 明其 有 效 的 误 差范 围。
的功能。 然后根据 定位夹紧的理论知 识来完成夹具的设计。 . 。
关键词 : 轴奏零件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摘要轴类零件属于机器零件最为典型的零件之一。

轴类零件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主要作为支撑齿轮.凸轮以及机械连杆等的传动部件,按照轴类零件结构可以将轴类零件划分为:阶梯轴,空心轴以及锥度心轴等,我们根据轴长径的长度又可以将轴划分为短轴和长轴,其中长径小于5的被称为短轴,长径大于20的被称为细长轴,一般情况下我们见到的轴都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轴通过轴承来实现对轴的支撑,其中和轴承配合的轴断我们称之为轴颈。

轴以轴颈作为其装配的基准,因此对于它们的精度和质量要求非常高。

我们依据零件的结构种类以及零件的所具有的功能,然后根据定位夹紧的理论知识来完成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目录1.轴类零件加工技术要求的分析 (1)1.1轴类零件的尺寸精度 (1)1.2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 (1)1.3轴类零件的相互位置的精度 (1)1.4轴类零件的表面租糙度 (1)2.轴类零件加工的要求与工艺分析 (1)2.1加工工艺规程的特点分析 (1)2.2加工技术要求的分析 (2)3. 夹具的分类 (2)3. 1按应用范围分类 (2)3.2按使用机床分类 (3)3.3按夹具动力源分类 (4)4.关于铣床夹具设计特点的分析 (4)1.轴类零件加工技术要求的分析1.1轴类零件的尺寸精度在选择起支撑作用的轴颈时我们一般会选用精度较高的(IT5~IT7)。

而选择用于装配传动件的轴颈一般选用精度要求较低的(IT6~IT9)。

1.2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的是轴颈、外锥面等轴型的圆度和圆柱度等,对于正常的轴类零件来说,都要将其公差保持在尺寸的公差允许范围内。

针对那些对其几何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的表面,必须在图纸中明确表明其有效的误差范围。

1.3轴类零件的相互位置的精度对于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来说,其位置精度的具体要求主要取决于该轴在机械中所处的位置和其所实现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轴类零件的精度必须要满足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撑轴颈的同轴度的需要,如果没有满足这一需要则会导致传动齿轮之间的磨合误差,影响机械的传动效果。

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案

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案

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方案【工艺规程】一、工艺准备1.确定零件的材料、图纸和工艺要求。

2.对零件的结构、尺寸及加工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加工工艺和工艺路线。

3.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具。

4.检查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状态,确保设备和工具能够正常运转。

二、夹具设计1.根据加工工艺和工件的特点,确定夹具的类型和结构。

2.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夹具的定位、夹持点和夹紧方式。

3.确定夹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4.绘制夹具的设计图纸,并进行评审。

三、工艺操作1.根据工艺路线,进行工艺操作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工件、校对设备和夹具等。

2.进行工艺操作,包括设备的开启、夹具的安装、工件的定位和夹持、刀具的选择和安装、工件的加工等。

3.对工艺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处理,确保工件的质量。

四、质量控制1.进行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的检测,并与图纸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2.对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工件的表面光滑度和平整度等要求满足。

3.对工件的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硬度、密度等方面的检测。

4.对工艺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五、安全措施1.根据工艺操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2.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3.做好夹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夹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培训工艺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夹具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用于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和形状的准确性,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案:一、夹具类型根据工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包括板式夹具、块式夹具、组合夹具等。

二、夹具结构1.定位方式:设计夹具的定位方式,包括基准面、位置销、支撑块等。

2.夹持方式:确定夹具的夹持点和夹持方式,包括卡盘、螺纹刀等。

3.夹紧方式:选用合适的夹紧方式,包括手动夹紧、液压夹紧等。

4.支撑方式:确定夹具的支撑方式,包括支撑块、支撑杆等。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论文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论文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通过对轴类零件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并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夹具设计方案。

实验证明,该工艺流程和夹具设计方案能够大大提高轴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1. 引言轴类零件是机械中常用的零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空等领域。

由于轴类零件长且细,加工难度较大,对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2.1 轴类零件特点分析轴类零件具有长、细、对称等特点,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变形和振动。

这些特点使得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较为困难,需要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2 轴类零件加工流程分析根据轴类零件的特点,我们提出了一种加工流程。

该流程分为粗加工、精加工和表面处理三个阶段。

粗加工阶段主要进行外形修整和粗留余量的加工;精加工阶段采用滚刀进行细加工,以提高加工质量和表面光洁度;表面处理阶段主要进行抛光和涂漆等表面处理操作。

3. 轴类零件夹具设计3.1 夹具设计原则根据轴类零件的特点和加工流程,夹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稳定性原则:夹具应能够牢固固定轴类零件,防止产生振动和变形。

(2)可调性原则:夹具设计应能够根据不同的轴类零件进行调整,满足加工要求。

(3)易操作性原则:夹具应设计成易于操作和安装的形式,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3.2 夹具设计方案根据夹具设计原则和轴类零件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夹具设计方案。

该方案采用了中心定位夹具和两个侧面固定夹具的结构,能够稳定地固定轴类零件并保证加工精度。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方案的实验,比较了不同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方案对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工工艺流程和夹具设计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轴类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5. 结论本论文通过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夹具设计方案。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成绩_________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级机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六月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基于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套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

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目录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1.3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 (1)第二章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2)2.1选择毛坯 (2)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2)2.3绘制毛坯-零件合图 (2)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 (2)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3.2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3.3加工阶段的划分 (3)3.4工序顺序安排 (3)3.5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 (4)3.6确定总的工艺路线 (4)3.7工艺装备的选择 (5)第四章xxx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5)4.1 工序简图的绘制 (5)4.2工序余量的确定 (6)4.3工序尺寸的确定 (6)4.4切削用量的确定 (6)4.5时间定额估算 (8)第五章 xxx 专用夹具设计 (8)5.1 夹具设计任务 (8)5.2 拟订钻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 (9)5.3 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10)5.4 夹具装配图上标注尺寸、配合和技术要求 (10)5.5 夹具专用零件图设计绘制 (10)第六章 设计小结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轴套。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轴套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姓名:学号:一、设计题目(附图):轴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25 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二、设计条件:l、零件图;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

三、设计内容:1、零件图分析:l)、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技术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2、毛坯选择:1)、毛坯类型;2)、余量确定;3)、毛坯图。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4、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确定: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2)、利用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每道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7、工艺文件制订:1)、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2)、填写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8、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1)、工序图分析;2)、定位方案确定;3)、定位误差计算;4)、夹具总装图绘制。

9、刀具、量具没计。

(绘制刀具量具工作图)10、某工序数控编程程序设计。

四、上交资料(除资料2使用标准A3手写外,其余电子文稿指导教师审核后,打印上交)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过程卡片、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工序附图);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4、夹具总装图一张(打印图纸);零件图两张以上(A4图纸);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统一格式撰写)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

7、数控编程程序说明书五、起止日期:2010年月日一2010年月日(共8周)六、指导教师:七、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年月日八、设计评语:九、设计成绩:年月日本文主要介绍轴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首先通过对该其零件图纸进行分析,再确定其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设备及工艺装备,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合理的刀具、切削用量等,其次设计钻两斜孔的钻孔夹具、专用刀具、专用量具等,最终制定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加工轴类零件专用夹具设计

加工轴类零件专用夹具设计

出单位时间内的各传感器的所主要感应的气体浓度。检测数值 即 时 更 新 至 节 点 的1 2 8 6 4显 示 器 上 。 检 测 过 程 中 可 以 使 用 按 键 或上位机随时根据需要更改报警限值。当所测中出现任何气 体、温湿度超过所设限值时,打开本地声光报警器,并同时驱 动换气系统加速室内空气流动,将污染气体排放至室外。系统 可依据上位机的要求,实时将节点所测各气体的浓度通过串行 口所接射频网络反馈至上位机,描绘曲线。其主要工作流程如 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莫 洁 芳 , 室 内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自 动 监 测 方 法 研 究[J].科 技 创 新 导
五 个 自 由 度 。 由 于V形 块 定 位 精 度 高 , 工 件 轴 向 位置用止动定位销定位,能保证加工精度。另外,夹紧力方向 与切入方向(垂直进刀)一致,且夹紧力在主要定位支承面 内,定位夹紧可靠,如下图1-1所示。
工序尺寸 工序尺寸
公差: =0.20(mm) 公差: =0.2(mm)
故采用此定位方案精度足够。
(2-2)
(2-3)
图1-1 定位方案图 1.2 定位误差分析 选用标准V形块定位,不计其制造误差,所以工件采用 和 55f7两外圆表面定位时,只有定位基准面的制造误差,造 成工件定位中心偏移,产生基准位移误差,而且方向不定,由 此可知:
(1-1)
考虑到定位基准面制造时的尺寸公差,圆柱度误差,圆跳 动误差等随机误差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所以用概率叠加法计算 基准位移误差:
(1-2) 由 此 可 知 , 两 定 位 基 准 沿 Z轴 方 向 最 大 位 移 分 别 为 0.0204mm和0.021mm,并且影响其键槽深度方向的尺寸精度。
66
取K=2.0,f=0.25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一、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材料准备:轴零件的材料通常选择优质的钢材或铸铁材料,需要根据轴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工艺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2.工艺路线确定:根据轴零件的形状、结构和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工艺路线,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加工工序的顺序和方法。

3.加工设备选择:根据轴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等。

4.工艺参数确定:根据轴零件的材料和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

5.工艺操作规范:对于每个加工工序,制定相应的工艺操作规范,包括操作顺序、刀具安装、夹具装夹和加工顺序等。

6.质量检验要求:确定轴零件的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包括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硬度等指标的检验。

7.工艺文件编制:将以上所有内容整理成工艺文件,包括工艺路线图、刀具配套表、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记录表等。

二、夹具设计夹具是机械加工中用来固定工件、定位和保持工件位置的装置。

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中,夹具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夹具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夹紧可靠:夹具的设计应保证对轴零件进行可靠的夹紧,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因工件松动而引起的加工误差。

2.定位准确:夹具的设计应能够确保轴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以保证加工精度。

3.易于安装和调整:夹具应设计成易于安装和调整的形式,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装夹和调整。

4.加工装卸方便:夹具的设计应便于轴零件的装卸,以提高生产效率。

5.避免干涉:夹具的设计应避免与加工刀具和加工设备的干涉,以保证加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轴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包括平面夹具、分度夹具、对心夹具等,并进行夹具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总结起来,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是确保轴零件加工质量和工艺正确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齿形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加工用夹具设计

齿形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加工用夹具设计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齿形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加工用的夹具设计____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上海校外学习中心批次层次专业201502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号W13205479学生管云龙指导教师朱小飞起止日期 2015年8月24日—2015年10月12日摘要齿轮轴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回转零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转矩和动力。

齿轮轴具备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是通用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

齿轮轴加工材料、热处理方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优化,将对提高齿轮轴的加工质量及寿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对某设备中“齿轮轴”零件进行了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和加工用的夹具设计。

对于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制订了两套不同的方案,从中甄选出最佳方案。

本设计首先分析了齿轮轴零件的作用和加工工艺性,然后进行工艺规程设计,最后是加工用夹具设计。

齿轮轴零件的机械综合性能要求较高,一般选择锻件作为毛坯。

合理安排工艺路线,划分加工阶段对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使用夹具可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稳定加工质量,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本文对所设计的专用夹具进行了精度校核和定位误差分析,对夹具的设计质量也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齿轮轴;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目录摘要 (2)1 设计背景及目的 (4)2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4)3 零件的分析 (5)4 选择毛坯 (5)5 工艺规程设计 (6)5.1 定位基准选择 (6)5.2 零件的加工方法的选择 (6)5.3 定制工艺路线 (6)5.4 确定机械加工的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综合图 (7)6 工序设计 (9)6.1 选择加工设备工艺装备 (9)6.2 工序尺寸的确定及计算 (10)6.3 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 (11)7 滚齿用夹具设计 (13)7.1 拟定滚齿夹具的结构方案 (13)7.2 确定刀具的导向方式或对刀装置 (14)7.3 夹具精度的计算 (14)7.4 夹具总图(图4) (15)7.5 夹具零件图(图5、图6) (16)8 课题小结 (17)1 设计背景及目的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课程及全部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目 录1 零件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零件分析 .................................................................. 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1.3主要技术要求 .............................................................. 3 2.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 3 3 工艺规程设计 .. (4)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4 3.2毛坯材料的选择 ............................................................ 5 3.3基面的选择 . (5)3.3.1粗基准的选择 ........................................................ 5 3.3.2精基准的选择 ........................................................ 5 3.4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 6 3.5 加工顺序的安排 ............................................................ 6 3.6机械加工余量 .. (6)3.6.1机械加工余量的的确定 ................................................ 6 3.6.2毛坯尺寸的确定 ...................................................... 7 3.3.3工序余量的确定 ...................................................... 8 3.7制定工艺路线 .. (8)3.7.1 加工方案拟定 ........................................................ 8 3.7.2加工顺序的安排 ..................................................... 10 3.7.3制定工艺路线 ....................................................... 10 3.8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0)3.8.1毛坯尺寸的确定 ..................................................... 10 3.8.2工序尺寸及余量的确定 .. (12)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4.1锻造毛坯。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1]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1]

摘要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

根据零件的结构及其功能,运用定位夹紧的知识完成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轴类零件、轴颈、夹具AbstractThe machine shaft is often encountered in one of the typical components. It is mainly used for support in mechanical gears, pulleys, cams and connecting rods and other transmission parts, to transfer torque. Different form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he axis can be divided into stepped shaft, taper spindle, axis, hollow shaft, crankshaft, camshaft, eccentric shafts, all kinds of screw shaft such as short axis aspect ratio of less than 5 large known as the slender shaft 20, most shaft in between; shaft bearings bearing, and bearing with the shaft segment called the journal. Journal is the axis of the assembly base, and their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recision and high surface quality. According to part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sing the knowledge of locating and clamping fixture design completed.Key words:Shaft, journal, fixtures目录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1一、尺寸精度1二、几何形状精度1三、相互位置精度1四、表面粗糙度1第二章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2第一节轴类零件的毛胚2第二节轴类零件的材料2第三章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3第一节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3第二节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3第三节轴类零件的热处理4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一、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复合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复合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Keywords:shaft mating parts; fixture design; process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数控加工,就是泛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数控机床是一种用计算机来控制的机床,用来控制机床的计算机,不管是专用计算机、还是通用计算机都统称为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运动和辅助动作均受控于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1]。而数控系统的指令是由程序员根据工件的材质、加工要求、机床的特性和系统所规定的指令格式(数控语言或符号)编制的。数控系统根据程序指令向伺服装置和其它功能部件发出运行或终断信息来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利用数控机床加工,其加工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好,加工精度和效率高,尤其是在复杂的曲线或曲面、多工艺复合化加工和高精度要求的产品加工时,其优点是传统机床无法相比的[2]。
关键词:轴类配合零件;夹具设计;工艺分析;数控仿真
Abstract
NC machining process the design focuses on the composite shaft parts and NC programming. The main task of NC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is to make the process of NC machine tool, but also the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CNC machining program not only process includes the parts, but also including the cutting parameters, tool path, cutting tool size and machining process. The design of NC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procedures for typical shaft with parts of the. Process desig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part drawing, choose CNC equipment, parts of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mode is determined, the reasonable processing plan, dividing the NC machining process, determine the processing procedures,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tool and tool, fixture design a processing steps, 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machining allowance, finally draw process card, complete process card, and preparation of complete program. Using simulation software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gram, write the graduation design summary.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一、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轴零件是机械中常见的一类零件,用于连接传递动力或承受转动剧烈的载荷。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材料选择:轴零件通常使用中碳钢或合金钢等材料,要根据轴零件的用途、负载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2.预处理:轴零件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调质和渗碳等。

3.切削工艺:轴零件的切削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根据轴零件的尺寸、形状和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削方法。

4.精加工:轴零件的精加工通常包括抛光、研磨等工艺,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

精加工可以采用手工操作或机械设备进行。

5.总装:轴零件的总装通常需要与其他零件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机械装置。

在总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相对位置,确保装配质量。

二、夹具设计为了提高轴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通常需要设计和使用夹具。

夹具是用于固定工件和刀具,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保持工件相对于刀具的位置和姿态,并对其施加合适的力,以便进行切削、磨削等操作。

夹具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夹紧方式:夹具的夹紧方式通常有机械夹紧、液压夹紧、气动夹紧等。

根据轴零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夹紧方式。

2.夹具结构:夹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工件的固定性、稳定性和刚性等要求,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

3.刀具位置和布置:夹具设计应考虑刀具的位置和布置,以保证切削力、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因素的合理分布,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4.夹具调整:夹具设计中应考虑夹具的调整和组合方式,以便适应不同尺寸、形状和加工要求的轴零件。

5.安全性:夹具设计应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预防夹具的开合和调整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软件工具,进行夹具的三维建模和性能分析,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传动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1武昌职业学院传动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武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传动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院系名称机电工程学院班级 11级机械制造一班学生姓名胡鹏缘学号 11580201836时间 2014—5-20武昌职业学院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22摘 要通过在校期间对传动轴的学习和认识对传动轴进行一下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支承传动件的零件称为轴。

轴类零件毕业设计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相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意义传动轴是组成机器零件的主要零件之,一切做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例如:齿轮,蜗轮等)都必须安装在传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及动力的传动,传动轴常用于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连接。

这种轴一般较长,且转速高,只能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

应该使传动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高临界转速,在强度计算中,由于所取的安全系数较大,从而使轴的尺寸过大,本文讨论的传动轴工艺设计方法,并根据现行规范增添了些表面处理的方式比如表面发兰.关键词:传动轴,零件,刚度,强度,表面发兰目录摘要 (Ⅰ)1概述 (1)1。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向 (1)1。

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2)2零件的分析 (1)2.1生产纲领.........................................2.2零件的作用....................................... 2。

3零件的工艺分析 ..................................2.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 3加工方案的选择 .........................................................................3.1方案选择.........................................3.2加工的技术要求................................... 4确定毛坯 ....................................................................................... 4。

锥齿轮轴加工工艺及及夹具设计

锥齿轮轴加工工艺及及夹具设计

第一章绪论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毕业生来说毕业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它对以后我们走上工作岗位非常有帮助。

对于我们机械工程系的学生来说,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做关于夹具的设计工作是很正常的,在此,我对锥齿轮轴零件的工艺过程及夹具进行课程设计。

在此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广泛的搜集多种资料和标准,另一个灰常重要的设计为专用的夹具的设计。

夹具是工厂车间里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设备,其可分为检验夹具,装配夹具,焊接夹具,和机床夹具等种类。

1.1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产品在加工前,要先对工件进行正确的装夹。

工件的装夹方法:1、使用夹具装夹工件;2、把工件装夹装在机床的花盘或者工作台的上面。

采用第二种方法装夹工件时,先在工件表面上划线(按图样的要求),定出加工表面的加工位置和加工尺寸。

此种方法不要求使用专用装备,但效率较低,一般用于小批量生产。

通常都是使用夹具在的大批量生产过程中。

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有以下优点:1、工件的加工的精度能得到较高的保证。

2、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提高:夹具中装夹后的工件的刚性得到提高,所以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切削用量得到加大。

3、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1.2机床夹具的分类机床夹具的种类比较多,有以下几种通常被采用的分类方法可以对机床的夹具进行分类。

1 通用夹具通用夹具是指已经进行过标准化的,能够加工特定范围内的不同的种类工件的夹具。

2专用夹具专用夹具是指专门为了特定的工件的某道指定的工序而进行设计制造出的夹具。

通常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使用专用夹具。

3可调夹具可调夹具是指夹具的某些元件可以更换或者可以调整,从而可以适应多种工件加工的夹具。

对其可以分作成组夹具和通用可调夹具两类。

4组合夹具组合夹具是指采用标准化的组合而成夹具部件和元件。

5拼装夹具拼装夹具是指专门运用的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拼装夹具组合而成的夹具。

它的夹紧部件和基础板中通常装备着小型液压缸。

1.3机床夹具的组成机床夹具的主要组成部分:1定位装置作用是使工件在夹具中间占据正确的位置的设置被称作定位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部:所学专业: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0年03月摘要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

根据零件的结构及其功能,运用定位夹紧的知识完成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轴类零件、轴颈、夹具AbstractThe machine shaft is often encountered in one of the typical components. It is mainly used for support in mechanical gears, pulleys, cams and connecting rods and other transmission parts, to transfer torque. Different form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he axis can be divided into stepped shaft, taper spindle, axis, hollow shaft, crankshaft, camshaft, eccentric shafts, all kinds of screw shaft such as short axis aspect ratio of less than 5 large known as the slender shaft 20, most shaft in between; shaft bearings bearing, and bearing with the shaft segment called the journal. Journal is the axis of the assembly base, and their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precision and high surface quality. According to part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sing the knowledge of locating and clamping fixture design completed.Key words:Shaft, journ目录1. 轴类零件技术要求 (3)1.1、尺寸精度 (3)1.2、几何形状精度 (3)1.3、相互位置精度 (3)1.4、表面粗糙度 (3)2. 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 (4)2.1 轴类零件的毛胚 (4)2.2 轴类零件的材料 (4)3. 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 (5)3.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5)3.2 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5)3.3 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6)4. 轴类零件工艺路线 (6)4.1、传承轴图样分析 (7)4.2、确定毛坯 (8)4.3、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8)4.4、确定定位基准 (8)4.5、划分阶段 (9)4.6、热处理工序安排 (9)4.7、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 (9)4.8、拟定工艺过程 (9)5.细长轴加工工艺特点 (10)5.1、改进工件的装夹方法....... .. (10)5.2、采用跟刀架 .................................................................. .105.3、采用反向进给 (11)5.4、采用车削细长轴的车刀 (11)6. 夹具的设计 (12)6.1 铣床夹具设计 (12)6.1.1、六点定位原理 (13)6.1.2、应用定位原理几种情况 (11)(1)完全定位 (11)(2)部分定位 (11)(3)过定位(重复定位) (11)6.1.3、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 (14)6.1.4、定位方案选择 (14)6.1.5、计算定位误差 (15)(1)夹紧方案 (16)(2)对刀方案 (16)(3)夹具体与定位键 (16)(4)夹具总图上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16)(5)夹具精度分析 (17)6.2 各类铣床夹具 (18)6.2.1、铣床夹具 (18)(1)铣床夹具的分类 (18)(2)铣床常用通用夹具的结构 (18)(3)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18)6.2.2、典型数控机床夹具 (19)1、数控铣床夹具 (19)2、数控铣削加工常用的夹具大致有以下几种: (11)结束语 (21)谢词 (22)参考文献 (23)1.轴类零件技术要求2.1.1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1.2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1.3 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 ,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1.4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2.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2.1 轴类零件的毛胚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2.2 轴类零件的材料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

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

3.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3.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在学校机械加工实习课中,轴类零件的加工是学生练习车削技能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项目,但学生最后完工工件的质量总是很不理想,经过分析主要是学生对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规程制订不够合理。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一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1)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

(2)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磨→低温时效→精磨。

(3)粗基准选择: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

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

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精基准选择: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

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

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

3.2 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1)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通常为IT6~IT9。

(2)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

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3)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4)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

3.3 轴类零件的热处理(1)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3)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4)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4.轴类零件工艺路线(1)轴类零件是常见的零件之一。

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

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2)对于7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0.8~0.4μm的一般传动轴,其工艺路线是:正火-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表面-精车各表面-铣花键、键槽-热处理-修研中心孔-粗磨外圆-精磨外圆-检验。

(3)轴类零件一般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以实现基准统一的方案。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钻中心孔工序常在普通车床上进行。

在大批量生产中常在铣端面钻中心孔专用机床上进行。

(4)中心孔是轴类零件加工全过程中使用的定位基准,其质量对加工精度有着重大影响。

所以必须安排修研中心孔工序。

修研中心孔一般在车床上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顶尖加压进行。

(5)对于空心轴(如机床主轴),为了能使用顶尖孔定位,一般均采用带顶尖孔的锥套心轴或锥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