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肾脏》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尿酸血症及肾脏损害68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Thank you
高尿酸血症及肾脏损害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Hale Waihona Puke 审容膝之
易
安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高尿酸血症及肾脏损害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Hale Waihona Puke 审容膝之
易
安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高尿酸血症、痛风和肾脏病ppt课件

汽水,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 – 禁用强烈香料及调味品(如酒和辛辣调味品) – 酒精性饮料会利尿,宜避免;无酒精饮料可饮用
4. 运动建议
无氧运动: 如球类运动, 避免过度激烈
建议运动: 游泳、健走, 注意水分补充
5. 日常保健
穿着柔软吸汗衣服 多休息:避免外伤,受凉,劳累 冰敷消除关节肿胀疼痛 患部避免负重,保护支托抬高患部 依医嘱按时服药
酒类中嘌呤的比例
15
3
1
1 9
聪明饮酒5原则
慢慢地喝 空腹不喝 一边进食一边喝 一边喝水一边喝 烈酒,稀释后再喝
如何选择下酒菜?
2 1
错
•
痛风,不可以吃豆类或肉?
只要有新陈代谢,就会产生尿酸
80%
10% 痛
风
20%
长期每天减少摄取一份肉类或海鲜类,只能让血液尿酸值下 降0.1到0.3mg/dl,不吃药光靠饮食控制对尿酸值影响不大。
痛风的危险因素
其他 – 脑力劳动及经济良好阶层发病多 – 久居寒冷之地 – 精神紧张或压抑 – 创伤 – 手术 – 忙碌 – ……
概要
什么是痛风? 对痛风的误解 痛风的危险因素 痛风的营养治疗建议
1. 减少高嘌呤食物
×
√
以牛奶鸡蛋为主, 瘦肉、禽肉煮沸后去汤食用,不吃炖肉 多吃魚肉,少吃肥肉,尽量挑选瘦肉
8
尿酸高者,痛风发作机率较高
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发展为痛风
血尿酸水平(mg/dl) >9.0
7.0~8.9 <7.0
痛风发病率 7.0~8.9%
0.5~0.37% 0.1%
痛风的诊断 1. 血、尿的尿酸测定:有高尿酸血症。 2. 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 3. X线、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骨、关节的相关病变。 4. 夜间发作性剧烈的单关节红、肿、热、痛症状。
4. 运动建议
无氧运动: 如球类运动, 避免过度激烈
建议运动: 游泳、健走, 注意水分补充
5. 日常保健
穿着柔软吸汗衣服 多休息:避免外伤,受凉,劳累 冰敷消除关节肿胀疼痛 患部避免负重,保护支托抬高患部 依医嘱按时服药
酒类中嘌呤的比例
15
3
1
1 9
聪明饮酒5原则
慢慢地喝 空腹不喝 一边进食一边喝 一边喝水一边喝 烈酒,稀释后再喝
如何选择下酒菜?
2 1
错
•
痛风,不可以吃豆类或肉?
只要有新陈代谢,就会产生尿酸
80%
10% 痛
风
20%
长期每天减少摄取一份肉类或海鲜类,只能让血液尿酸值下 降0.1到0.3mg/dl,不吃药光靠饮食控制对尿酸值影响不大。
痛风的危险因素
其他 – 脑力劳动及经济良好阶层发病多 – 久居寒冷之地 – 精神紧张或压抑 – 创伤 – 手术 – 忙碌 – ……
概要
什么是痛风? 对痛风的误解 痛风的危险因素 痛风的营养治疗建议
1. 减少高嘌呤食物
×
√
以牛奶鸡蛋为主, 瘦肉、禽肉煮沸后去汤食用,不吃炖肉 多吃魚肉,少吃肥肉,尽量挑选瘦肉
8
尿酸高者,痛风发作机率较高
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发展为痛风
血尿酸水平(mg/dl) >9.0
7.0~8.9 <7.0
痛风发病率 7.0~8.9%
0.5~0.37% 0.1%
痛风的诊断 1. 血、尿的尿酸测定:有高尿酸血症。 2. 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 3. X线、关节镜检查:可发现骨、关节的相关病变。 4. 夜间发作性剧烈的单关节红、肿、热、痛症状。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PPT课件

总结:未来研究需要深入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研 究和推广,提高公众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目前对于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发 病机制的复杂性、个体差异的存在等。未来研究需要进 一步深入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了解其与肾脏疾 病之间的关联,为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此 外,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新型药物的研发和应用等。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 研究和推广也至关重要,包括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制定更加科学的生活方 式和饮食习惯等。
针对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 量。饮食上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 等,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此外,保持健康体重、戒 烟限酒、避免过度疲劳等也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对于已 经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并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合成增多。此外,某些药物和饮食习惯也可能导致血中尿酸含量升高。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总结词
高尿酸血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尿 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详细描述
高尿酸血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全球约有10%25%的人患有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此外,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饮酒和饮食习惯有关。
案例分析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肾脏结构和 功能损害,进而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早期干预和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 至关重要。
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伤ppt课件

管重吸收增加;③肾小管分泌减少。上述异常多与遗传相 关。
(2)尿酸生成过多: 10%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尿酸生
成过多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内源性尿酸生成过多,与促进 尿酸生成过程的某些酶的数量和活性↑[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 成酶(PRPPS)]和/或抑制尿酸生成的一些酶的数量和活性 降低有关[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葡 萄糖-6-磷酸酶缺乏(糖原累积病Ⅰ型)]。酶的功能缺陷和 异常与基因变异有关,可为多基因或单基因,遗传方式可 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和性连锁遗传。
急性尿酸肾病:大量呈双 折光的尿酸结晶在肾小管管 腔中(以集合管多见),肾 盂和尿道沉积,可形成梗阻 并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尿酸盐肾病:特征性 13
病理改变是无定形或针样尿
14
【尿酸肾病的病理改 变】
急性尿酸肾病:大量呈双 折光的尿酸结晶在肾小管管 腔中(以集合管多见),肾 盂和尿道沉积,可形成梗阻 并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
4
5
6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AMP→→→次黄嘌呤 XOD(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XOD 尿酸 GMP→→鸟嘌呤
7
尿酸的肾脏处理
肾小球
近端小管
滤过
100%
0%
50%
排泄 10%
100% 重吸收
50% 分泌
40% 重吸收
8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70kg的男性在无嘌呤饮食情况下每日产生600~700mg 尿酸盐,其中2/3由肾脏通过尿液排出,其余1/3经胃肠由 肠道分解。故肾脏是尿酸排泌的主要器官,传统认为主要 为以下四步途径:①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②近端肾小 管起始部(S1)重吸收;③近端肾小管中部(S2)分泌; ④近端肾小管终末部(S3)的第二次部分重吸收(即分泌 后重吸收)。亨利氏袢的升支和集合管也有对尿酸少量重 吸收。故凡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近端肾小管分 泌减少和/或重吸收增加,均可发生高尿酸血症。
(2)尿酸生成过多: 10%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尿酸生
成过多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内源性尿酸生成过多,与促进 尿酸生成过程的某些酶的数量和活性↑[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 成酶(PRPPS)]和/或抑制尿酸生成的一些酶的数量和活性 降低有关[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葡 萄糖-6-磷酸酶缺乏(糖原累积病Ⅰ型)]。酶的功能缺陷和 异常与基因变异有关,可为多基因或单基因,遗传方式可 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和性连锁遗传。
急性尿酸肾病:大量呈双 折光的尿酸结晶在肾小管管 腔中(以集合管多见),肾 盂和尿道沉积,可形成梗阻 并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尿酸盐肾病:特征性 13
病理改变是无定形或针样尿
14
【尿酸肾病的病理改 变】
急性尿酸肾病:大量呈双 折光的尿酸结晶在肾小管管 腔中(以集合管多见),肾 盂和尿道沉积,可形成梗阻 并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
4
5
6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AMP→→→次黄嘌呤 XOD(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XOD 尿酸 GMP→→鸟嘌呤
7
尿酸的肾脏处理
肾小球
近端小管
滤过
100%
0%
50%
排泄 10%
100% 重吸收
50% 分泌
40% 重吸收
8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70kg的男性在无嘌呤饮食情况下每日产生600~700mg 尿酸盐,其中2/3由肾脏通过尿液排出,其余1/3经胃肠由 肠道分解。故肾脏是尿酸排泌的主要器官,传统认为主要 为以下四步途径:①几乎全部由肾小球滤过;②近端肾小 管起始部(S1)重吸收;③近端肾小管中部(S2)分泌; ④近端肾小管终末部(S3)的第二次部分重吸收(即分泌 后重吸收)。亨利氏袢的升支和集合管也有对尿酸少量重 吸收。故凡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近端肾小管分 泌减少和/或重吸收增加,均可发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及肾脏相关疾病诊疗共识PPT课件

2019/11/2
.
20
诊断及鉴别
尿酸升高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可不匹配, 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后可考虑诊断,但通 常很难与合并HUA的其他慢性肾脏病鉴别。
确诊往往需要肾活检证实肾组织中有尿酸盐 结晶沉积。
晚期慢性尿酸盐肾病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 下降和慢性肾衰竭。
2019/11/2
.
21
治疗:
• 一旦确诊即开始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添 加药物。
2019/11/2
.
4
痛风
HUA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 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为痛风。
痛风常突发足第一跖趾、踝、膝等单关节红、 肿、热、通。
分四期:(1)无症状HUA期;(2)痛风性 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间歇期;(4)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2019/11/2
.
5
• 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 结晶。 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6项: (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2)炎症反应在1 d内达高峰; (3)单膝关节炎发作;(4)可见关节发红;(5)第一跖趾关节 疼痛或肿胀;(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7)单侧跗骨关节 受累;(8)可疑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不对称关节内 肿胀(X线证实);(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 实);(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符合以上3项中的任何1项即可分类为痛风。
• 别嘌醇: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 损失,严重可引起致死性剥脱性皮炎等超 敏反应。HLA-B5801基因阳性、应用噻嗪类 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是不良反应的危险因 素。
高尿酸血症及肾脏损害68页PPT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高尿酸血症及肾脏损害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
高尿酸血症及肾脏损害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
高尿酸血症,肾脏的隐形杀手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6.29mg/dl)增加肾功能下降的危险68%(OR1.68) 尿酸>8mg/dl增加CKD风险:男性3倍,女性10倍 尿酸>7mg/dl增加CKD风险:男性1.74倍,女性3.12倍
Hsu et al
177750 高尿酸分层患者ESRD风险增加2.14倍(25年随访)
Weiner et al
高尿酸与ESRD的发生关系密切
男性
10
4倍
ESRD/每1,000人
8
6
4
2
0 血尿酸水平 <7.0
入组人数 15,617
ESRD
19
≥7.0 7,332 34
.Am J Kidney Dis 2004; 44:642-650.
女性
9倍
<6.0
≥6.0
21,795
3,443
19
31
22 入组48177人,随访7年的研究
13338 尿酸每升高1mg/dl,CKD风险增加7-11%
Bellomo et al Ben-Dov et al Madero et al
900 2449 840
尿酸每升高1mg/dl,eGFR下降28% (OR1.28,5年随访)
尿酸男性>6.5mg/dl,女性>5.3mg/dl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6% (OR1.36),CKD风险增加114%(OR2.14)
高尿酸血症,肾脏的隐形杀手
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与诊断标准 尿酸代谢及高尿酸血症肾脏损害机制 高尿酸血症与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控制高尿酸血症,药物干预必不可少 立加利仙®降尿酸疗效好,安全性高
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率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_PPT课件

62.5 <20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Ccr水平密切相关,即使血肌酐在正 常水平,Ccr水平下降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增高。
IgA肾病不同临床表现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
高尿酸发生率
70.0%
68.4%
60.0% 50.0%
46.6%
40.0% 30.0%
26.4%
25.8%
20.0%
9.8%
10.0%
0.0%
Breckenridge 报道,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和 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比高血压/正常血尿酸患者高3~5倍。血尿酸 水平的增高与缺血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的血管影象学证 据呈正相关。
尿酸与心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
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的发生正相关,在9年的随访中,黑人中这种关系较白人更为明显。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02 Jun;282(6):F991-7
高尿酸血症对肾功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原来就存在的慢性肾脏疾病时发生高 尿酸血症,并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 脂血症和,极易出现进行性氮质血症。
文献报道,血尿酸控制良好者,肾功能继续恶化仅 占16%;而血尿酸未控制者,肾功能继续恶化者高 达47%。
将血尿酸男性>416umol/L(7mg/dl),女性>356umol/L(6mg/dl)定为 高尿酸血症,由此将病例分为高尿酸血症组(A组)及血尿酸正常组(B组)。 其中A组137例,B组383例。
影响Ig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因素 邱强 陈香美 谢院生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课件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 PPT课件
欢迎来到《高尿酸血症与肾脏》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高尿酸 血症与肾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的定义和症状
了解高尿酸血症的定义,并深入了解其常见症状,如疼痛和关节肿胀。探索这种疾病对生活质量 的影响。
定义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尿酸水平过高引起
生活方式改善与高尿酸血症的管理
了解高尿酸血症如何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并学习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管理这一疾病。
锻炼
• 适度的有氧运动 • 保持健康体重
压力管理
• 寻找放松和减压的方法 • 保持心理健康
戒烟和限制饮酒
•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 减少尿酸的产生
总结和展望
在本课程中,我们探讨了高尿酸血症与肾脏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的方法。我们希望您能 从中受益,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肾脏健康。
症状
疼痛、关节肿胀、尿酸结石等
生活质量
了解高尿酸血症对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和风险因素
了解高尿酸血症可能带来的长期危害,以及引发该疾病的风险因素。提供预防措施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长期危害
尿酸结石、痛风等潜在的并发症
风险因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 遗传等
预防和管理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风险管理策略
1
药物治疗
利用药物来治疗高尿酸血症
2
非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治疗高尿酸血症
3
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活方式
强调积极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饮食调控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
了解饮食习惯和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学习如何通过饮食调控来预防和管理高尿酸血症。
欢迎来到《高尿酸血症与肾脏》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高尿酸 血症与肾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的定义和症状
了解高尿酸血症的定义,并深入了解其常见症状,如疼痛和关节肿胀。探索这种疾病对生活质量 的影响。
定义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尿酸水平过高引起
生活方式改善与高尿酸血症的管理
了解高尿酸血症如何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并学习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管理这一疾病。
锻炼
• 适度的有氧运动 • 保持健康体重
压力管理
• 寻找放松和减压的方法 • 保持心理健康
戒烟和限制饮酒
•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 减少尿酸的产生
总结和展望
在本课程中,我们探讨了高尿酸血症与肾脏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的方法。我们希望您能 从中受益,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肾脏健康。
症状
疼痛、关节肿胀、尿酸结石等
生活质量
了解高尿酸血症对日常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和风险因素
了解高尿酸血症可能带来的长期危害,以及引发该疾病的风险因素。提供预防措施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长期危害
尿酸结石、痛风等潜在的并发症
风险因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 遗传等
预防和管理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风险管理策略
1
药物治疗
利用药物来治疗高尿酸血症
2
非药物治疗
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治疗高尿酸血症
3
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活方式
强调积极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饮食调控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
了解饮食习惯和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学习如何通过饮食调控来预防和管理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性肾病课件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影响。
生活方式改善
家庭环境优化
饮食管理
病情观察
心理支持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安静、舒适,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家属应学会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尿量、颜色、水肿等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
家属应协助患者制定并执行合理的饮食计划,督促患者遵循饮食原则。
预防
长期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保持低嘌呤饮食。
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降低血尿酸水平。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损害。
02
03
04
01
07
CHAPTER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向患者详细解释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疾病知识
指导患者遵循低嘌呤、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适当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和促进尿酸排泄。
06
CHAPTER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预防
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减少尿酸生成。
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酸排泄。
避免长时间缺乏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处理
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降低血尿酸水平。
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观察尿路结构和功能,发现尿路结石、狭窄等病变。
泌尿系超声
腹部超声
05
CHAPTER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03
综合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建议患者保持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影响。
生活方式改善
家庭环境优化
饮食管理
病情观察
心理支持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安静、舒适,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家属应学会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尿量、颜色、水肿等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
家属应协助患者制定并执行合理的饮食计划,督促患者遵循饮食原则。
预防
长期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保持低嘌呤饮食。
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降低血尿酸水平。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损害。
02
03
04
01
07
CHAPTER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向患者详细解释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疾病知识
指导患者遵循低嘌呤、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适当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和促进尿酸排泄。
06
CHAPTER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预防
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减少尿酸生成。
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酸排泄。
避免长时间缺乏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处理
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降低血尿酸水平。
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症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观察尿路结构和功能,发现尿路结石、狭窄等病变。
泌尿系超声
腹部超声
05
CHAPTER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03
综合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阻塞,常伴有肾小球硬化。
临床表现
部分有痛风病史,多发生于30到40岁的男 性,小到中等量的蛋白尿、血尿、尿中有白细 胞、尿浓缩功能减退,部分有高血压,全部血 尿酸增高,病程长者可导致肾功能不全。部分
合并动脉硬化、糖尿病或肾盂肾炎。
诊断
• 病史:长期高蛋白饮食、肿瘤或化疗、放疗史,30岁以上男性患者常有家族遗 传史。
正常人每日产生尿酸约700毫克, 由尿中排出约500毫克,其余200毫克进
入肠道,被细菌破坏。
影响因素
⑴ 水、钠平衡 脱水、缺钠、利尿剂、尿崩症等引起 的血容量不足时,则尿酸重吸收增加,廓 清减低、故血尿酸浓度升高。反之,当钠 负荷过重、妊娠、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等 引起血容量过多时,则尿酸重吸收减少, 廓清增加,血尿酸浓度降低。
• 在第二、第三途径中,底物都是核酸及次黄嘌呤苷酸,分别形成腺苷酸与鸟 苷酸,然后逐步变成黄嘌呤。最终在黄嘌呤氧化酶(E5)的作用下形成尿酸。
• 在这二个途径中,腺苷酸、鸟苷酸分别对E3、E2有负反馈抑制。
尿酸增加的因素有: ⑴ 底物增多:
A、磷酸核糖焦磷酸和/或谷 酰胺增加—主要来自食物。
B、核酸增加—主要因细胞分解 代谢加速,如肿瘤、化疗。
E4 鸟嘌呤
图1
+
E1 磷酸核糖胺
次黄嘌呤苷酸
谷酰胺
核酸 E3
腺苷酸
次黄嘌呤苷
次黄嘌呤 E2 E5 E3
黄嘌呤 E4 EE55
尿酸
腺苷 E1 谷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
次黄嘌呤苷磷酸脱氢酶
腺嘌呤琥珀酸合成酶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 核糖转移酶 黄嘌呤氧化酶
表示负反馈抑制
从图可见,尿酸的形成是通过三条 途径,两种机制完成的: ⑴磷酸核糖焦磷酸十谷பைடு நூலகம்胺
• ⑵ 一些有机酸的排泄过多,阻碍尿酸盐的转运,如乳酸性酸中毒及酮症 酸中毒者,血尿酸的浓度可很高。
• ⑶ 药物:一些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本身都是有机酸,它们进入尿液主 要通过共同的近端有机阴离子转运途径,即抑制分泌,又抑制重吸收, 尿酸排泄的净结果,为这二方面作用程度的结果。
如阿斯匹林,小剂量抑制尿酸分泌, 引起尿酸潴留,大剂量阻碍重吸收,发 生排尿酸作用;酒精能减少尿酸排泄, 引起血尿酸急剧升高,因酒精能使糖代 谢中的丙酮酸转向形成乳酸,而乳酸为 尿酸排泄的强烈抑制物。
二、 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病
慢性痛风性肾病 急性痛风性肾病 尿酸结石
㈠ 慢性痛风性肾病
• 发病率:90%左右的痛风病人伴有 缓慢进展的肾脏病。但这种肾病和 痛风的严重程度无平行关系。
病理
病变特征为肾髓质内沉淀集结双折光尿酸盐 结晶,越往髓质深部越明显,结晶周围有炎性反 应,由巨细胞、急性或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形成 间质性肾炎。此时,间质纤维变,锥体部位组织 破坏,沉淀亦可发生在髓质部位的小管腔内,引
• 关节炎的症状与体征:多在夜间或酒后突发的关节痛,在跖趾关节为著,局部 红、肿、热、痛、功能受阻,常伴发烧,血象增高,血沉加快,过后皮肤脱屑。
• 血尿酸>6mg% • 尿呈酸性,蛋白尿、血尿、24小时尿尿酸>1.5g。 • 肾功能减退:PSP试验,莫氏试验、BUN、Scr均异常,肾图呈低水平延长
• 3.碱化尿液:每日服小苏打3~6克,或碱 性矿泉水,保持尿pH 6~6.8为宜。
• 4.增加尿酸排泄药物:肾功能正常者,尿 酸排泄在正常范围者,可选用。
• ⑴ 阿斯匹林3g/日; • ⑵ 丙磺舒1~2g/日; • ⑶ 苯磺唑酮:开始50mg,2/日,以后渐增至200~400mg/日; • ⑷ 苯溴马隆:可抑制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分二种剂型:
线,部分可呈梗阻图形。
• X线:小关节附近或耳廓多见痛风石,然而多数X线不显影,但邻近骨质 可见圆形或不规则缺损
• 肾活检:肾髓质内沉淀集结双折光尿酸盐结晶
治 疗
• 1.控制食物中含嘌呤丰富的食物(鸽 肉、鳝鱼,内脏、扁豆、芹菜等)。
• 2.大量饮水:每日3000~4000ml,以维 持—定的尿量和流速。
⑵ El及E5的活性增加,使嘌呤代谢加
速。
⑶ 负反馈机制减弱,主要是E2、E3活性 减低,使鸟苷酸与腺苷酸减少。
⑷ E4活性减低,使次黄嘌呤及鸟嘌呤逆 转为次黄嘌呤苷酸与鸟苷酸的量减少。
㈡ 尿酸的排泌及影响 因素
• 人体内尿酸主要由肾脏排出,且主 要由远曲小管排泌的。
• 肾脏排泌尿酸由三个环节完成,小 球滤过、小管分泌及小管重吸收, 由小球滤过及近曲小管分泌的尿酸 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只有 远曲小管分泌的尿酸被远曲小管部 分重吸收后排出体外。
磷酸核糖胺 次黄嘌呤苷酸 黄 嘌呤 尿酸
⑵核酸 腺苷酸 腺苷 次黄 嘌呤苷 黄嘌呤 尿酸。
⑶核酸 鸟苷酸 鸟苷 鸟 嘌
呤 黄嘌呤 尿酸。
在这三条途径中都有分解代谢与反馈机制
• 在第一条途径中,磷酸核糖焦磷酸和 谷酰胺是生成尿酸的底物,其量的多 少和El的功能直接影响尿酸形成的多 少。
• 腺苷酸、鸟苷酸、次黄嘌呤苷酸都对 El有负反馈抑制,如这三者不足也可 使尿酸形成增加。
一、病因 病机
㈠ 尿酸的生物合成-正常嘌呤代谢
• 尿酸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 • 嘌呤可来自高蛋白食物,但主要由核
酸分解代谢产生。 • 核酸是动植物细胞的一种重要成分,
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核酸通过一 系列酶的水解作用而分解,最终产生 尿酸,其过程如图1。
磷酸核糖焦磷酸
核酸 E2
鸟苷酸
E4 鸟苷
高尿酸血症与
肾脏
空军总医院肾内科
刘云海
• 早在纪元前500年,希腊医家 Hipocrates已经提到痛风是一种遗传性 疾病。
• 17世纪的著名医学家Sydenham本人患有 痛风。因此对痛风的症状、体征、体会 特别深。
• 100多年前, Aifred Garrod认识到 痛风与尿酸的关系。
• 1931年A·E·Garrod 肯定痛风是 一种代谢疾病,但关于痛风性肾病 的报道却很少。
• 晚近材料表明,国人的血尿酸正常值 在6mg/dl以下,较国外7mg/dl为低, 当血尿酸超越此值时,即为高尿酸血 症。
• 其原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 高尿酸血症可引起肾脏和/或泌尿系结 石,部分病人伴有痛风;此外,常伴有 肥胖、动脉硬化、糖尿病等。
• 本文只讨论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的关系。
临床表现
部分有痛风病史,多发生于30到40岁的男 性,小到中等量的蛋白尿、血尿、尿中有白细 胞、尿浓缩功能减退,部分有高血压,全部血 尿酸增高,病程长者可导致肾功能不全。部分
合并动脉硬化、糖尿病或肾盂肾炎。
诊断
• 病史:长期高蛋白饮食、肿瘤或化疗、放疗史,30岁以上男性患者常有家族遗 传史。
正常人每日产生尿酸约700毫克, 由尿中排出约500毫克,其余200毫克进
入肠道,被细菌破坏。
影响因素
⑴ 水、钠平衡 脱水、缺钠、利尿剂、尿崩症等引起 的血容量不足时,则尿酸重吸收增加,廓 清减低、故血尿酸浓度升高。反之,当钠 负荷过重、妊娠、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等 引起血容量过多时,则尿酸重吸收减少, 廓清增加,血尿酸浓度降低。
• 在第二、第三途径中,底物都是核酸及次黄嘌呤苷酸,分别形成腺苷酸与鸟 苷酸,然后逐步变成黄嘌呤。最终在黄嘌呤氧化酶(E5)的作用下形成尿酸。
• 在这二个途径中,腺苷酸、鸟苷酸分别对E3、E2有负反馈抑制。
尿酸增加的因素有: ⑴ 底物增多:
A、磷酸核糖焦磷酸和/或谷 酰胺增加—主要来自食物。
B、核酸增加—主要因细胞分解 代谢加速,如肿瘤、化疗。
E4 鸟嘌呤
图1
+
E1 磷酸核糖胺
次黄嘌呤苷酸
谷酰胺
核酸 E3
腺苷酸
次黄嘌呤苷
次黄嘌呤 E2 E5 E3
黄嘌呤 E4 EE55
尿酸
腺苷 E1 谷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转
次黄嘌呤苷磷酸脱氢酶
腺嘌呤琥珀酸合成酶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 核糖转移酶 黄嘌呤氧化酶
表示负反馈抑制
从图可见,尿酸的形成是通过三条 途径,两种机制完成的: ⑴磷酸核糖焦磷酸十谷பைடு நூலகம்胺
• ⑵ 一些有机酸的排泄过多,阻碍尿酸盐的转运,如乳酸性酸中毒及酮症 酸中毒者,血尿酸的浓度可很高。
• ⑶ 药物:一些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本身都是有机酸,它们进入尿液主 要通过共同的近端有机阴离子转运途径,即抑制分泌,又抑制重吸收, 尿酸排泄的净结果,为这二方面作用程度的结果。
如阿斯匹林,小剂量抑制尿酸分泌, 引起尿酸潴留,大剂量阻碍重吸收,发 生排尿酸作用;酒精能减少尿酸排泄, 引起血尿酸急剧升高,因酒精能使糖代 谢中的丙酮酸转向形成乳酸,而乳酸为 尿酸排泄的强烈抑制物。
二、 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病
慢性痛风性肾病 急性痛风性肾病 尿酸结石
㈠ 慢性痛风性肾病
• 发病率:90%左右的痛风病人伴有 缓慢进展的肾脏病。但这种肾病和 痛风的严重程度无平行关系。
病理
病变特征为肾髓质内沉淀集结双折光尿酸盐 结晶,越往髓质深部越明显,结晶周围有炎性反 应,由巨细胞、急性或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形成 间质性肾炎。此时,间质纤维变,锥体部位组织 破坏,沉淀亦可发生在髓质部位的小管腔内,引
• 关节炎的症状与体征:多在夜间或酒后突发的关节痛,在跖趾关节为著,局部 红、肿、热、痛、功能受阻,常伴发烧,血象增高,血沉加快,过后皮肤脱屑。
• 血尿酸>6mg% • 尿呈酸性,蛋白尿、血尿、24小时尿尿酸>1.5g。 • 肾功能减退:PSP试验,莫氏试验、BUN、Scr均异常,肾图呈低水平延长
• 3.碱化尿液:每日服小苏打3~6克,或碱 性矿泉水,保持尿pH 6~6.8为宜。
• 4.增加尿酸排泄药物:肾功能正常者,尿 酸排泄在正常范围者,可选用。
• ⑴ 阿斯匹林3g/日; • ⑵ 丙磺舒1~2g/日; • ⑶ 苯磺唑酮:开始50mg,2/日,以后渐增至200~400mg/日; • ⑷ 苯溴马隆:可抑制近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分二种剂型:
线,部分可呈梗阻图形。
• X线:小关节附近或耳廓多见痛风石,然而多数X线不显影,但邻近骨质 可见圆形或不规则缺损
• 肾活检:肾髓质内沉淀集结双折光尿酸盐结晶
治 疗
• 1.控制食物中含嘌呤丰富的食物(鸽 肉、鳝鱼,内脏、扁豆、芹菜等)。
• 2.大量饮水:每日3000~4000ml,以维 持—定的尿量和流速。
⑵ El及E5的活性增加,使嘌呤代谢加
速。
⑶ 负反馈机制减弱,主要是E2、E3活性 减低,使鸟苷酸与腺苷酸减少。
⑷ E4活性减低,使次黄嘌呤及鸟嘌呤逆 转为次黄嘌呤苷酸与鸟苷酸的量减少。
㈡ 尿酸的排泌及影响 因素
• 人体内尿酸主要由肾脏排出,且主 要由远曲小管排泌的。
• 肾脏排泌尿酸由三个环节完成,小 球滤过、小管分泌及小管重吸收, 由小球滤过及近曲小管分泌的尿酸 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只有 远曲小管分泌的尿酸被远曲小管部 分重吸收后排出体外。
磷酸核糖胺 次黄嘌呤苷酸 黄 嘌呤 尿酸
⑵核酸 腺苷酸 腺苷 次黄 嘌呤苷 黄嘌呤 尿酸。
⑶核酸 鸟苷酸 鸟苷 鸟 嘌
呤 黄嘌呤 尿酸。
在这三条途径中都有分解代谢与反馈机制
• 在第一条途径中,磷酸核糖焦磷酸和 谷酰胺是生成尿酸的底物,其量的多 少和El的功能直接影响尿酸形成的多 少。
• 腺苷酸、鸟苷酸、次黄嘌呤苷酸都对 El有负反馈抑制,如这三者不足也可 使尿酸形成增加。
一、病因 病机
㈠ 尿酸的生物合成-正常嘌呤代谢
• 尿酸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 • 嘌呤可来自高蛋白食物,但主要由核
酸分解代谢产生。 • 核酸是动植物细胞的一种重要成分,
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核酸通过一 系列酶的水解作用而分解,最终产生 尿酸,其过程如图1。
磷酸核糖焦磷酸
核酸 E2
鸟苷酸
E4 鸟苷
高尿酸血症与
肾脏
空军总医院肾内科
刘云海
• 早在纪元前500年,希腊医家 Hipocrates已经提到痛风是一种遗传性 疾病。
• 17世纪的著名医学家Sydenham本人患有 痛风。因此对痛风的症状、体征、体会 特别深。
• 100多年前, Aifred Garrod认识到 痛风与尿酸的关系。
• 1931年A·E·Garrod 肯定痛风是 一种代谢疾病,但关于痛风性肾病 的报道却很少。
• 晚近材料表明,国人的血尿酸正常值 在6mg/dl以下,较国外7mg/dl为低, 当血尿酸超越此值时,即为高尿酸血 症。
• 其原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 高尿酸血症可引起肾脏和/或泌尿系结 石,部分病人伴有痛风;此外,常伴有 肥胖、动脉硬化、糖尿病等。
• 本文只讨论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