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范文

合集下载

说课稿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复习进程

说课稿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复习进程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一、说教材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中的教学内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第二长河,被称为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感受黄河的母亲情怀,感同身受的去感知黄河的忧患意识和治理策略。

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

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注入的海洋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掌握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概况,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黄河的奉献与危害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看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三、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法让学生采用读图、探究、合作、归纳等方法来学习课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PPT播放有关“黄河壶口瀑布”的视屏,让学生猜测视屏播放的是哪一条河流?然后老师讲述:有人说,黄河是中华名族的母亲河,对人们都很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黄河的利与弊呢?(二)讲授新课1.黄河的概况A. 学生读“黄河水系图”找寻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B. 指导学生阅读P50页的图2.41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游的划分。

2024精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2024精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目录•黄河概述与现状分析•黄河开发历史与现状•黄河治理策略与技术探讨•黄河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跨流域调水与南水北调工程对接•总结:构建人水和谐共生的新时代黄河概述与现状分析黄河位于中国北部,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一个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地理位置及流域特点黄河水资源现状及问题黄河水资源总量约为5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

黄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黄河泥沙含量大,水质较差,水体污染严重。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生态环境用水被挤占,河流断流、湖泊干涸等问题突出。

黄河生态环境挑战ABDC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

荒漠化问题突出,内蒙古、宁夏等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水污染严重,沿河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水质恶化趋势明显。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种类数量不断减少,生态系统失衡。

黄河开发历史与现状0102 03黄河文明起源阐述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工业、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介绍古代黄河水利工程的兴建,如大禹治水、都江堰等,以及这些工程对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黄河文化传承概述古代黄河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包括诗词、歌赋、戏曲、绘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古代黄河开发历程回顾近现代黄河开发成果展示水利枢纽建设列举近现代黄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如三门峡、小浪底等,分析这些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进程阐述近现代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等方面的进步。

工业发展与布局概述近现代黄河流域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布局特点,分析工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八年级地理《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黄河基本概况、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确立依据:新课程标准 难点: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确立依据:针对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一些
理论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综合分析。因此,确 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材处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在内容的安排上,整个教 学过程我将围绕“黄河的概况、贡献、 忧患及治理”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
三、说学法
1观察法: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 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 分析探究法: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 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 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4. 归纳法: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 渐养成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 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返回
2.教学目标(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Leabharlann 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而得)
⑴知识目标:能读图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并了解 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能解释黄 河各个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案。 ⑶情感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 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黄河的治理》 ——说课设计
城郊乡中心中学 李宗艳
说课步骤:
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1、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2、探究式教学 3、讲练结合法 转到 四.说教 1、观察法 2、分析探究法 学程序 三.说学法 3、合作学习法 转到 转到 4、归纳法

第三节《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第三节《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第三节《黄河的治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三节《黄河的治理》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黄河治理的历史过程,以及历代治理黄河的成就和经验。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黄河的地理特点、治理黄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以及治理成果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黄河治理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河治理这一主题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关于黄河的地理特点和治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地理特点,掌握黄河治理的历史过程、主要措施和成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强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治理的历史过程、主要措施和成果。

2.教学难点:历代治理黄河的智慧和勇气,以及治理黄河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黄河治理的过程和成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治理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治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地理特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黄河治理的历史过程、主要措施和成果,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历代治理黄河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治理过程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流经地区、流域特点、治理历程和开发利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掌握黄河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河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掌握黄河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的特点、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黄河的流域特点、治理历程和开发利用情况。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黄河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治理和开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观察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范文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范文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范文《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一、说教材《黄河的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材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黄土高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第二长河,被称为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感受黄河的母亲情怀,感同身受的去感知黄河的忧患意思和治理策略。

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

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说学情本节课是初二的地理教材,对学生的情况作如下四个方面的分析:1、知识掌握上,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掌握,而黄河这一特殊的河流有较生疏,因此要想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心理上,学生对于地理课有一定的厌倦的心理,不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

3、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教师在学中应抓住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采取多种直观的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加强双边活动,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学生学习本节课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黄河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奉献与危害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特征等不易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陈毅中学亓立芹(音乐)这段磅礴激昂的乐曲就是出自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今天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的程序按照“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程序”五项基本内容展开: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在中国河流当中,它与前一节长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忧患意识、激发爱国情操的良好素材。

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根据为学生终生发展有利的原则,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黄河源流概况;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②.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意义,培养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根据教学目标和地理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黄河上、中、下游问题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由于学生年龄和知识范围的限制,我的教学难点放在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说教材处理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初中生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为此我采用“体验式学法”,营造活动空间,在活动中形成对知识的经验感悟,从而内化成学生认知体系,达到真正会学目的。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分析,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框架进行教学,而是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来体验、探究,质疑,在教学上我设计了四大板块:一、感恩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给人类的奉献。

二、了解母亲河,用于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

三、把脉母亲河,探究黄河的各河段的忧患及原因。

初中地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

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黄河的措施。

★教学设计思想《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鲁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河流的一部分内容。

从人地关系思想看,本节自始至终贯彻的一条主线就是黄河和人类的关系,探索黄河的概况及其在历史上和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的设计思路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对黄河的认识能够较为客观,不仅赞美母亲河黄河,也能正确认识黄河的危害。

在正文上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调查黄河,了解黄河。

在黄河的基本概况上,主要采取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地形图,干湿地区分布图等,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并通过学生登台讲授,展示自己的风采。

活动二:认识黄河,感恩黄河。

通过看阅读资料了解黄河为我们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思想感情。

活动三:把脉黄河,治理黄河。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片等,从反面看到黄河的另一面,在历史上养育了中华儿女,同时也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亟待我们来拯救。

这一环节,我设计分组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一问题抛给小组,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相应的拯救企划案。

然后通过师生共同总结评判这些企划的可行性。

最后一个环节是完成相关练习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干流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基本概况。

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以及黄河的治理措施等方面。

通过对黄河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在认知方面,学生对黄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黄河的具体情况和治理开发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

在学习能力上,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海洋等概况;掌握黄河的贡献,如灌溉、发电等;理解黄河存在的忧患及产生的原因;知道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黄河各忧患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十一中杨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说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最难治理的河流。

通过对黄河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爱国情感。

从教材体系上看,与前面学过的中国地形,中国气候有着紧密的练习,又为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和大致形状。

2.读图说出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的划分及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

3.读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干湿区及气候区。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和自然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二说教法学生虽然掌握了研究一条河流的基本方法,但是本节课知识点多,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

尤其是借用地图发现知识,总结知识,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板画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三说学法学会读图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学会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大禹治水动画视频,让学生猜测视屏播放的是哪一条河流?然后教师讲述:从视频可以看出从传说中的大禹时期中国人民就在探索治理黄河的途径,黄河的治理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历史性的难题,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黄河,共同探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定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定稿)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分析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该知识点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所以该知识点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教学:第一方面黄河的水文特征,及黄河的基本概况,发源地,流域、注入海洋、河段划分等。

第二方面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既要让学生知道为黄河沿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还要让学生们学习到,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黄河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了解治理黄河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地形区、各河段的划分界点和黄河的贡献这些黄河的基本概况。

2、能在课本中找到并说出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

3、在了解了黄河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后,提出治理黄河个各河段生态问题的合理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了解黄河的基本水文情况,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课本图文资料,归纳出黄河个各河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并逐步探讨找到这些问题的成因、治理对策,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互助学习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2、让学生认识到黄河的贡献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3、通过了解黄河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水文概况2、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四、教学难点学生小组讨论分析黄河个各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问题成因和治理措施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

五、教学方法1、在“学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为主,教师进行引导。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以及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知识的广度,也有知识的深度,需要学生对黄河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黄河这样的长河,其流程、流域、水文特征以及治理和开发利用,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本的知识点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黄河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二是让学生理解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以及其意义;三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详细讲解黄河的流程、流域、水文特征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3.分析:分析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这些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发展的重要性。

4.讨论: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哎呀,黄河这条母亲河,真是个传奇啊!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都在她身边吟诵,画卷里、诗词中,她都是个绝对的主角。

想想,黄河那滔滔不绝的水流,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血脉相连。

说起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毕竟,这可不是简单的“修水渠”“搭大坝”的事儿。

治理黄河,简直就像给孩子洗澡,既要洗得干干净净,又要防止他在水里打滚儿,弄得一身泥。

先说说治理,大家都知道,黄河流经的地方,地形复杂,水流也特别调皮。

水量一多,河水就像开了闸的水库,奔腾而下,连个招呼都不打;干旱又让河床露出真面目,河水少得可怜。

这就像家里有个调皮捣蛋的小朋友,时而欢天喜地,时而情绪低落,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所以治理黄河,得想办法让她乖乖听话,不能让她随心所欲,横冲直撞。

要不然,真的是“家徒四壁”,一旦发生洪水,后果不堪设想。

而治理黄河的工程,那可真是大手笔。

想想那些高高的堤坝,气势磅礴,简直就是给黄河穿上了一件“铠甲”,让她不再那么肆意妄为。

还有那些水库,像个巨大的“水瓶”,把多余的水收集起来,等到干旱的时候再慢慢释放。

真是个聪明的办法,既解决了水患,又能保证周边的农田灌溉,真是“好事成双”,让人倍感欣慰。

治理不仅仅是硬性措施,得有软实力。

这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光靠管着是不行的,得多沟通、多理解。

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合作,真是特别重要。

人家农民辛辛苦苦种田,水分儿一旦不够,真是愁得头发都白了。

可如果相关部门能跟他们好好沟通,提前告知水情变化,咱们农民也能提前做好准备。

你想,这就像是和朋友一起去旅游,提前说好路线,大家心里有数,能避免很多麻烦。

再说说黄河的开发,嘿,这可是一块宝藏。

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丰富,适合农田灌溉,养殖业也蓬勃发展。

可是,开发不能光想着眼前的利益,得考虑长远。

这就像盖房子,基础打得稳,房子才能住得舒心。

过度开发,就像是把地基打得摇摇欲坠,最后得不偿失。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下面我对本节课进行分析:一、说教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初中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与华夏文明息息相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突出河流对人类活动的贡献,另一方面分析河流对人类还有不利的一面。

这样,使学生通过对河流的学习,既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了他们的忧患意识。

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记住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形状、流经的省区和流经的温度带、干湿区、地形区。

(2)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

(3)认识黄河各河段的忧患及治理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用书》及《地理教案》,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1、黄河的地理概况。

2、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难点: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四、说教法本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为载体,使学生通过观察,直观获取相关知识。

教法如下: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启发式教学:在突破重、难点时,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地理课的自信心。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第二大河流-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演变、治理措施以及开发利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治理黄河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治理措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河流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河流,其治理与开发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掌握黄河治理的基本措施,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措施、开发利用。

2.教学难点:黄河治理的措施及其原理,黄河的开发利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地图、图片、视频、案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讲解:结合地图、图片等资料,详细讲解黄河的治理措施及其原理,黄河的开发利用。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治理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5.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探讨黄河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范文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

《黄河的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材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黄土高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第二长河,被称为母亲河。

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感受黄河的母亲情怀,感同身受的去感知黄河的忧患意思和治理策略。

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

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是初二的地理教材,对学生的情况作如下四个方面的分析:
1、知识掌握上,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掌握,而黄河这一特殊的河流有较生疏,因此要想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心理上,学生对于地理课有一定的厌倦的心理,不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

3、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教师在学中应抓住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采取多种直观的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加强双边活动,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学生学习本节课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黄河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奉献与危害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特征等不易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4、学会归纳: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

导入新课: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家都耳熟能详,殊不知,李白却犯了两个常识性的错误,首先,黄河之水并不是天上来,奔流到海也不是不复回。

(简要介绍水循环,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伏笔)。

要想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就要来好好学习《黄河》之一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幽默的语句,使学生马上进入课堂情景,欲擒故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一、了解母亲河步骤:
要求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沿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沿途所经过的
支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

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并填绘到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及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二、母亲河的奉献
本课的重点虽然不在这里,但可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什么把黄河比做母亲?
步骤: 1、教师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宁夏平原的景观图片,壶口瀑布照片等。

2、各小组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后,
进行完这个活动,此时同学们对母亲河的奉献,有了初步的感受。

教师适时总结:黄河,曾无私养育了两岸的人们。

但如今,却成了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历史上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三、母亲河的忧患: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采用读图分析——发现问题——启发引导——主动探究的思路来完成的。

1. 多媒体显示:“黄河的忧患”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结合资料,教师提出问题:“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允许学生大胆回答,教师再设疑:说一说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进而得出答案。

2. 然后课件演示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自然而然说出“地上河”的形成与中游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及“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情况预测:这个活动,以学生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扩展思维,主动回答,有的同学可能回答不准确,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引导、帮助,适时总结。

设计意图:以上活动,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母亲河的治理: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如何治理黄河这个问题就呈现在眼前了,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点,我采用了“角色扮演法”来完成。

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母亲现在多灾多难,做儿女的怎能袖手旁观呢?”
角色扮演:“假如让你来治理黄河,该们么做呢?”学生献计献策。

教师展示:“引黄淤灌图”及上、中、下游的治理措施(上游:梯级开发,兴修水利;中游: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下游:固堤分流)。

然后观看图片,介绍“保护母亲河行动”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使学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自感悟,亲身实践,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另一方面增强社会责任感。

九、说作业
1、把本节课知识点总结成知识树。

2、作为中学生可以为治理黄河做什么工作?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