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旅游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1c094524b73f242326c5f3d.png)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的物质生活变得十分丰富。
然而,物质的丰富变得让人满足后,不少人开始寻找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最能让我们丰富精神生活的方式——旅游,变得越来越流行。
许多城市也开始着力发展自己的旅游业,来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下面,我将分析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影响:旅游会带来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绿化、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旅游透明度的提高。
通过到自然风景旅游区旅游,公众对环境问题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游客需要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游览和体验城市风光、风情、历史和文化,这样就促使旅游接待地政府重视环境问题,下工夫改善环境,搞好接待地卫生。
使道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和完善。
为了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会采取措施改善和完善已有的基础设施,如河湖的疏浚、交通的顺畅等。
促进地区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由于旅游是个综合性产业,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旅游兴而百业兴,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旅游接待地增加酒店餐饮休闲和娱乐场所,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暂居条件,从而提高地方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所有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主要的吸引物。
为发展旅游业,当地有关部门必然会加强管理,维护、恢复这些旅游发展的基础。
如果管理得当,就能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从而为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种经济保障。
这些资源的持续利用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能长期为政府增加税收。
促进了环境的改善,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旅游,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依赖于健康、完好的生态系统。
为保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决策者就必须下决心改善森林、水、空气和风景区的环境状况。
有些地方是以林业和煤矿业为经济支柱的,如黑龙江。
旅游业的兴起,使得当地在失去林业和煤矿业方面的生活机遇后,逐渐从旅游业和绿色食品生产中找到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世界遗产地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
![世界遗产地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3b5567ff46527d3240ce061.png)
2012年第11期总第221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产业经济】世界遗产地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丁晓楠(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要]旅游业发展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人居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要实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可以采取保持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间的平衡、减轻遗产地的环境压力、让社区居民参与遗产地的管理、培养世界遗产地居民的旅游意识和保护意识等诸多措施。
[关键词]自然文化遗产;人居环境;社区参与[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1-0072-03作者简介:丁晓楠(1979-),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工程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
一、人居环境概述及我国遗产地人居环境发展概况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s ),不同于人类住区(Human Habitat )。
知名学者吴良镛教授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指出:人居环境首先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类建设人居环境的目的是要满足人类聚居的需要;按照人类聚居活动的利用和影响程度的高低,在空间上可以再分为生态绿地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在人居环境建设中,人类的建设活动受到了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影响,人类的理想一直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居环境的组成可以概括为五大系统,即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人居环境在规模和级别上还可以划分为五大层次,即全球、国家和区域、城市、社区和建筑。
吴教授进一步指出,人居环境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更要使其能够指导人居环境的建设。
上述分析表明,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良好环境的取得是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人们的共同职责。
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与价值评估
![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与价值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f9e63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b.png)
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与价值评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城市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与情感,成为人们追寻历史的重要途径。
这些历史城市文化遗产分布于世界各地,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探讨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与价值评估。
首先,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都对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形成和保存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等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重要的历史遗产保护地。
此外,历史事件和政治经济发展也会对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城市,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东欧历史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
其次,评估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过程。
从地理角度来看,历史城市文化遗产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足迹。
这些遗产通过具体而丰富的历史事件、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传达着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信息。
因此,评估其价值需要考虑历史意义、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等因素。
同时,经济因素也是评估历史城市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方面。
这些城市往往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而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另外,历史城市文化遗产还可以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工具,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评估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历史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是要保持其真实性和历史感。
在开展经济活动和发展的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措施来保护和恢复历史城市文化遗产。
充分考虑当地社会和环境因素,避免对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二次破坏。
此外,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其成为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最后,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与价值评估需要与社会各界的努力和合作密切相关。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面临哪些困境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面临哪些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44dad84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c.png)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面临哪些困境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些珍贵的遗产在保护与利用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资金短缺是一个普遍且严峻的问题。
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对古建筑的修缮、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等。
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财政预算有限,无法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例如,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堡、古老的寺庙,由于长期缺乏维护资金,逐渐破败不堪。
此外,资金的来源渠道也较为单一,主要依赖政府拨款,社会资本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短缺的局面。
其次,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许多文化遗产所在的区域被纳入了新的建设规划。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一些古老的街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
这种盲目追求发展而忽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导致了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
比如,一些具有独特文化风貌的传统村落,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逐渐消失,原有的文化生态被打破。
再者,旅游开发的过度商业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世界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往往会导致文化遗产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
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在遗产周边大量建设商业设施,破坏了遗产的原有环境和氛围。
同时,游客数量的过多也给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如文物的磨损、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比如某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景区,由于游客过多,导致景区拥堵不堪,文物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另外,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一大困境。
虽然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情况。
一些违法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处,使得法律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同时,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对于一些新出现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无法可依。
集安市世界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集安市世界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7e264ba8956bec0975e394.png)
区、 丸都 山城及 山城下墓 区、 禹山墓 区、 星 山墓 区、 线墓 区、 七 麻 下解放墓区 、 万宝汀墓 区和长川墓 区, 中仅 禹山墓 区、 其 丸都 山 城及山城下墓区 、 国内城片 区部分对游客开放 。
i hne ,u d gi uta ca l r et eadi rai 6 n o mtn e . g n canl bii dsi hi o c t a hra n c s r oa o p i ,t s ln n r l nf u u l i g ne n e l e o c g
摘要 : 高句丽 王城 、 王陵和贵族墓葬世界文化遗产是已消失的高句丽文 明的历史见证。该遗产地包括 3 王城 、4 王陵和 2 座 l座 6 座 贵族墓葬 , 中除五女山城外 , 其 其他遗产均位于中国吉林 省集 安市境 内。通过对集 安遗 产旅游发 展的 自身优势 、 机遇 、 问题进行 综 合分析 , 认为集 安遗 产旅 游发展处 于初级 阶段 , 潜力巨大 , 并提 出发展策略 : 确立旅游发展 目标 、 加强 城市 营销 , 善基础设 施 、 完 提 升交通网络通达性 , 拓宽融资渠道、 构建文化遗产产业链及加强区域合作 、 协同发展 。
・
旅 游 咨 源 ・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8426a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4.png)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意义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普遍价值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其保存和传承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处历史建筑、一座古城或者一片自然风景,更是保护人类的共同记忆和文化身份。
它们是人类创造和演化过程中留下的珍贵遗产,是当代人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财富。
首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认同起到关键作用。
世界各地的历史建筑、遗址和文化景观通常代表着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成果。
通过保护这些遗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追溯自己的文化与历史渊源,更能够增强个体和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许多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这些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此外,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能够增强城市形象和竞争力,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和人才。
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自然灾害的威胁。
洪水、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常常给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如意大利中部的地震导致许多历史建筑倒塌。
其次是人为因素的影响。
过度开发、盗掘和污染等都可能对世界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叙利亚境内的古代城市巴尔米拉在战争中被毁。
针对这些挑战,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强立法和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同时,要加强对遗产的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其次,社会应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
个人也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不轻易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历史与文化,更在于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智慧与灵感。
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独特艺术、建筑和创造力,对于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起到重要作用。
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01df6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7.png)
《世界遗产保护:挑战与对策》引言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大自然的杰作,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和自然的奥秘。
它们跨越时空,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和地球的沧桑巨变。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使其得以传承给后代,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世界遗产面临着被破坏的风险。
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等因素,都对世界遗产的周边环境和本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中,古建筑被拆除,传统街区被改造,历史风貌遭到破坏;一些自然遗产地周边的工业开发,导致水质污染、生态破坏,影响了遗产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
2. 旅游开发的压力旅游开发是世界遗产保护的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们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过度的旅游开发也会给世界遗产带来巨大的压力。
大量游客的涌入,超出了遗产地的承载能力,导致文物古迹受损、生态环境恶化、游客体验下降。
此外,一些不恰当的旅游开发行为,如商业化过度、建设性破坏等,也对世界遗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3. 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是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等气候变化现象,都对世界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例如,一些古建筑在地震中倒塌,一些自然遗产地在洪水和台风中遭受重创;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地区的世界遗产。
4. 保护资金不足世界遗产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文物修复、环境保护、监测管理等方面。
然而,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很多世界遗产地面临着保护资金不足的困境。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较弱,难以承担世界遗产保护的高昂费用;而一些发达国家虽然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也面临着资金分配不均、投入不足等问题。
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77baa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b.png)
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城市发展呈现出飞速的步伐,然而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以及解决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不少历史文化遗产的被破坏或忽视,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无视,也是对城市文脉的割裂。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烙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护城市的记忆,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支撑。
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可以推动城市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静态的建筑物,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源。
保护这些遗产能够为城市提供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繁荣。
二、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发展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立法和规划。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保障。
同时,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将历史文化遗产纳入规划体系,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充分重视。
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
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
同时,加大对违法建设和改建的惩罚力度,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再次,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培养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
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共同的财富,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可以通过联合申遗、举办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展览等形式,促进跨国合作,共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三、解决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常常存在矛盾与冲突。
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deca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9.png)
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世界文化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建筑物、城市、景观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标志和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但由于人类活动产生了各种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挑战。
本文将从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1. 受自然灾害影响自然灾害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大难点,如中国的鼎湖山石窟、以色列的耶路撒冷老城、尼泊尔的巴特巴坎王宫遗址等都曾受灾。
2008年汶川地震给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川北属于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之一——中国唯一的书法博物馆文物库房突然坍塌,两两相排的文物柜倒成了一堆碎片。
斯里兰卡斯蒂吉拉雅国家公园、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等自然遗产区受到野火和漫长的干旱的影响,动物数量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给保护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2. 受文化冲突影响一些文化遗产处于冲突地带,如伊拉克瓦西特古迹、叙利亚的亚历山大和巴米扬佛像等都受到战争影响而面临损坏或破坏的风险。
3. 人为破坏人类的经济活动和习惯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大破坏因素,如旅游开发、城市化、工业污染、习俗改变等等。
比如印度泰姬陵的黄蜂巢、中国的故宫大门上出现的墨斑,都是人类活动对文化遗产制造的伤害。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1. 国际合作与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组织,以及国际法的规范与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系统内的文化机构,对文化的国际合作极为重视,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和《世界遗产公约》,并且不断颁布相关的指南和政策文件。
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由世界遗产委员会主持,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申报、审查、列举等程序,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2. 进行科学研究进行科学研究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之一。
各国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加强人类文化遗产的识别、保护、管理、传承等工作方法和手段,促进世界文化遗产区的适度发展,使其适应多样化的客观需求和实践,以科学的手法保护文化遗产,保障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商业化弊大于利的文摘、资料、事例
![世界文化遗产商业化弊大于利的文摘、资料、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65590cbcd126fff6050b1d.png)
目录一、文摘P1二、定义和统计数字的相关资料P2三、事例P3(一)商业化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的以及建了又拆的(二)不靠商业化就能做好保护的以及可借鉴的非商业化保护模式(三)有关精神内涵、审美价值等的事例(四)其它事例四、正方事例(想想万一对方举了我们怎么拆)P9五、中国有关部门关于如何开发景点的文件以及中国现行管理体制现状P9一、文摘1、在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商业化的身影。
在现代商业社会,商品化其实就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衍生品。
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服务相互结合,很容易取得消费者的共鸣,能够提升文化和商品的传播性,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许多国产白酒的名称都取自于历史典故或者遗迹,消费者在享受美酒之时,难免追思历史。
对于商人来说,这就足够了。
因为商品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还同时开启了通往财富的大门。
很多时候,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商人不遗余力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直接动力。
2、文化遗产是独占的,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必须是有序的,文化遗产商品化并非必然破坏文化遗产,它甚至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遗产。
但在现实社会中,破坏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举动又相当普遍和严重。
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商人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者任加演绎,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
经过无度演绎,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
从文化遗产本身来说,这种演绎是篡改性的。
另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损害文化遗产或者自然遗产的真实面貌。
其实,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还会引发文化遗产衍生品市场中新的利益安排。
3、莫让世界遗产成遗憾(这段的排比句不错,一四辩童鞋注意一下,改改没准可以用)近年来,有关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地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武当山遇真宫主殿被焚,曲阜“水洗三孔”,泰山岱顶动土,张家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警告”,乐山风景区建‘巴米扬大佛’……有识之士担心,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宝贵资源,特别是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地,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会遭到破坏,人们登名山、访古迹成为“遗憾之旅”。
博物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博物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b764d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f.png)
博物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代表,不仅仅是一座展示历史和艺术的场所,更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
博物馆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使得区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还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将从旅游业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崛起、教育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方面探讨博物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博物馆作为一座集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场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的到来不仅增加了当地的旅游收入,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每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不仅为北京市提供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也为周边的酒店、餐饮、旅行社等行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
博物馆的兴起也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播者,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平台和支持。
在博物馆的引领下,文化产业得以发展壮大,涵盖了艺术品交易、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例如,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不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还通过举办艺术展览、出版画册等方式,促进了法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为法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博物馆的存在和发展也推动了教育产业的发展。
博物馆作为一座开放的学堂,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和教育的机会。
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让人们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博物馆还为学校提供了实地教学的场所,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的学生参观,为当地的教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博物馆的存在和发展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才和投资。
博物馆作为一座文化标志,代表着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一座有名的博物馆不仅可以吸引游客,也会吸引人才和投资。
例如,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为纽约市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知名度,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人才和投资,推动了纽约市的经济和城市发展。
我国_世界文化遗产_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_世界文化遗产_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5b8a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3.png)
我国_世界文化遗产_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现状分析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目前,我国已有53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太湖等。
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了我国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国的重要城市名片和旅游资源。
然而,目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存在一些问题:1.遗产保护不到位:有些世界文化遗产遭受了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部分遗产受到损坏甚至毁坏。
例如,近年来一些文物在修复过程中意外受损,引发了舆论关注。
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保护力量和经费投入,一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滞后,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与修复。
2.游客过多带来环境压力: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但是游客过多也给遗产本身和周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游客涌入导致的环境问题包括垃圾堆积、空气污染、噪音扰民等。
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始风貌,也影响到游客的体验。
3.缺乏综合管理:目前,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权力分散,没有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科学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构缺乏协同合作,导致信息不畅通、资源利用不平衡。
例如,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的城市建设往往缺乏整体规划,造成了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二、对策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遗产保护: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投入更多的经费和专业人力。
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提升保护力量的专业性和执行力。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提高修复技术,减少人为因素对文物造成的破坏。
2.控制游客数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游客数量,比如限制游客进入遗产区的人数,推动合理的游客流量管理。
建立预约制度,平衡游客与世界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
加大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游客体验。
3.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科学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机构的协同合作能力。
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
4.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保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化。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以滇南建水为例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以滇南建水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e814047fe4733687e21aaa2.png)
文化 遗产 是先 辈精 神财 富 、 物质 财 富创造 的遗 留 , 文化 传 承与 文化个 性 是 展现 的重 要载 体 。 出 的历 史价 值 、 突 审美 价值 、 物价值 、 济价 值赋 予 了文化 文 经
遗产 重要 的功 能 , 它是人 类文 化 记忆 的家 园 , 论对 过 去还是 现在 都有 着积 极 无 的影 响 。然而 , 日城 市化进 程一 定程 度 上 已导 致 了文化 遗 产 的消失 与破 坏 , 今 文化 传承 的很 多重 要 因素被 斩 断 , 城市 文 化建设 面 临 “ 城一 面 ” 千 的景 况 , 独立 的审美 风格 、 市个 性逐 渐消 失 。 城 如何 正确 处理 文 化遗产 与 现代城 市 发展二 者 之间 的关 系 。 为 当前很 多城 市面 临 的问题 。 成
何 实现 二 者 的 共 赢 已为 很 多学 人 所 热 议 。文 章 以 滇 南 古城 建 水 为 例 , 其近 年 来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工 作 中的 “ ” 以 得 与
“ ” 对如 何 处理 好 文化 遗 产保 护 与城 市 发 展 的 关 系作 了辨 析 ; 后 结 合 建 水 当 下 的城 市发 展 建设 , 出 只有 二 失 . 最 指
21 0 1年 1月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n.2 1 a 01
第3 O卷
第 l期
J un f hn q g n esyo A tadSi cs oi d ne o r ̄o o gi i r t f r n c ne[ c l ecs C n U v i s e S as
水开 始走 上 了以 保护 、 开发 古城 . 用 文化 资源 促 利 进县域 经济 发展 的路子 。 其次 , 就保 护 实践方 面 而言 , 化遗 产保 护 与 文 老城 改造 , 力求 拓 展城 市空 间 , 始终 是 困惑许 多 城 市 的难 题 , 且 由于对 非物 质 文化遗 产 、 态保 护 而 活 等文 化遗 产保 护 理念 的认 识不 到位 ,导致 在 旧城 改 造 中 出现 了 “ 拆 了 事 ” 一 的局 面 , 统 的历 史 街 传
世界遗产保护现状报告2024
![世界遗产保护现状报告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0d80dc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3.png)
世界遗产保护现状报告2024随着世界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现状,本文将对2024年的世界遗产保护情况进行报告。
一、保护对象总体分析2024年,全球共有1121处世界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中。
其中,文化遗产占55%,自然遗产占35%,混合遗产占10%。
自20世纪初以来,世界遗产数量持续增长,但在保护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化遗产方面,一些历史建筑物面临着城市开发压力和人为破坏的威胁。
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中国的故宫等地的人流量大,旅游压力使得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至于自然遗产,气候变化和过度开发是最大的威胁之一。
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正在消失,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为了保护这些自然遗产,各国和地区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二、保护工作进展针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立法、发展旅游规划和加强监督等。
在立法方面,各国加强了对世界遗产的法律保护。
通过在法律层面确立保护原则和机构,推动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
例如,中国明确规定了对故宫、长城等世界遗产的保护责任和法律制度。
在旅游规划方面,各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策略。
通过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控制游客数量等措施,减轻了一些世界遗产的旅游压力。
例如,意大利威尼斯规定游轮每天只能停靠几个小时,并设置了游客数量限制。
同时,加强监督也成为了保护工作重要的一环。
通过加强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世界遗产面临的问题。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监测委员会,及时监测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
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尽管在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资金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
保护世界遗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维护、修复和管理等。
有些贫困国家在资金方面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无法全面保护自己的世界遗产。
其次,人为因素是导致世界遗产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历史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425c6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b.png)
历史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导语: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瑰宝,是过去的故事和时代的见证。
对于旅游业来说,历史文化遗产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本文将探讨历史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经济效益1. 旅游业的带动历史文化遗产往往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的涌入不仅带来了旅游景区的门票收入,还促进了当地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游客的消费也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2. 就业机会的增加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需要专业人才,例如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保护者等。
因此,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人才储备。
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带来了酒店、餐饮、导游等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缓解了部分就业压力。
3. 地方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城市因为历史文化遗产而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当地的商业和服务产业也随之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这些经济收入被用于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等,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社会影响1. 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不仅使得游客对城市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历史文化传承的机会。
通过观光和参观,游客对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一些历史典故和传统习俗。
这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自信心。
2. 促进文化交流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提供了平台。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并借此增进友谊和促进和平。
同时,城市也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还将促进城市与其他国际城市的合作。
3. 增加城市美誉度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名片,其旅游业的发展将为城市增加美誉度。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协调与共生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协调与共生](https://img.taocdn.com/s3/m/3f33f7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a.png)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协调与共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同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协调和谐城市旅游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城市旅游发展需要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独特资源。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瑰宝,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例如,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宫殿建筑群,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另外,许多古镇古村也成为了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如周庄、西塘等。
因此,城市旅游发展需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城市旅游的大量流动人口也给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过度的游客流量可能导致历史建筑物的磨损和环境污染。
例如,中国的一些名胜区在旅游旺季受到过度拥挤,导致环境恶化和文物保护问题。
因此,城市旅游发展必须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协调。
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限制游客流量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控制游客数量。
例如,波兰克拉科夫的瓦热偶维尔(Wawel Hill)每天只允许有限的游客参观,确保了文化遗产的保护。
此外,一些旅游景点还采取了预约制度,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来限制游客数量,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除了限制游客数量,提高游客素质也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键。
游客应该遵守景区规定,不在历史建筑上乱涂乱刻,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环境。
同时,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也应加强教育宣传,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提高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可以推动城市旅游的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瑰宝,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卖点。
通过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例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此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世界遗产景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沈阳故宫为例
![世界遗产景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沈阳故宫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34c00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e.png)
沈阳故宫又名盛京宫阙,是清入关前的帝王宫殿和入关后 的留都宫殿,坐落于沈阳古城中心,紧邻中街繁华地带,是国内 仅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 城”的清前文化背景下,沈阳故宫神秘而多彩,集满、汉、蒙等 多民族文化于一体,是融合关东少数民族特色的古代建筑杰作。
(下转第92页)
作者简介:李婉娜,女,1977年5月,汉族,辽宁沈阳,硕士研究生,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景区管理、旅游地理课程研 究。
项目来源:辽服院级教改课题《“项目教学法”在我院《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1004。
9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的历史环境; 除此之外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应对红色遗 产进行分级和分类保护,分层次进行管理;对游客管理也需要重 视,制定相关的政策去限制游客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破坏;对红色 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为红色旅游资源可持 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建立社区参与旅游经营与决策机制 红色旅游具有地域性、历史性特点,与红色旅游区的社会环 境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相关。红色旅游要通过载体来实 现其文化,不能完全脱离社区。因此在旅游开发中,要让社区居 民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参与 旅游收入分配,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建立社区参与旅游经营与决 策机制。最终实现红色旅游科学并可持续发展。 总之,红色旅游在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起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西的红色旅游开发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基 于体验的视角,运用高科技,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更好地推 动推进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文化建设,挖掘故宫景区文化内涵 要把沈阳故宫保护得更好、管理得更好、发展得更好,首先 要从世界遗产的高度和水平上来重新认识、估计、挖掘沈阳故宫 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沈阳故宫是辽沈满清建筑文化的缩影,是凝 固的历史,深入挖掘沈阳故宫的文化内涵,可以更好的使游客认 识世界遗产项目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沈阳故 宫,共享世界遗产。景区建设过程中文化的传播者就是景区讲解 员,因此景区要做好讲解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要清楚准确 的将文化元素融入到讲解词中,让游客不仅仅是到此一游,更多 的是了解认识了满清文化。 (四)组合联动,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提高认知度 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各种途径宣 传打造沈阳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高景区认知 度,打造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积极采取节庆互动、整体包装、 互推线路、联手促销的方式,使更多的游客对沈阳故宫感兴趣, 对沈阳一宫两陵、张氏帅府等联动产品感兴趣。
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文化遗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6db69bb960590c69ec376f8.png)
班级:09地理(2)班姓名:范彩云学号:5 号指导老师:陈群利历史遗址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贵州奢香夫人墓为例范彩云(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贵州毕节,551700)摘要:历史遗址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对地方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其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决定了贵州在传统农业和工业上面都很难有较好的发展。
然而贵州是资源富集的省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历史古迹和气候资源禀赋独特,力求把贵州打造成吸引全世界眼球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因此我们就要利用贵州的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历史遗址出发,简要阐述我省旅游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对应措施以及旅游景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促进我省经济的全局发展。
关键词:历史遗址,经济发展,资源优势,旅游业。
Historical sites on the tourism impac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Madam shexiang Tomb in Guizhou as an exampleFan Caiyun(Bijie university Geography and life sciences,guizhou bijie,551700,china) abstract:Historical relics are non-renewable precious resources, on the local economy has an important role.Guizhou is an underdeveloped , less developed areas,Its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geographic conditions in guizhou in traditional decisio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above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a better development.However Guizhou is resource big province,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So we will use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guizhou,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Thu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This paperstarting from the historical sites,briefly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in our provinc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tourism landscape in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Thus promotes our province economy overall situation development。
历史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历史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0f34b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5.png)
历史遗产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历史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历史遗产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不仅仅是个体的历史纪念物,更是传承了过去智慧和文化的见证。
历史遗产的保护不仅意味着对过去的敬仰,更是对未来的投资。
在经济发展中,历史遗产保护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文化价值。
首先,历史遗产保护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而历史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热门选择,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光临。
比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凡尔赛宫等,都是世界历史遗产的代表,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这些游客的到来,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繁荣,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历史遗产的保护也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历史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比如,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艺术、中国的古代建筑等,都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灵感来源。
通过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很多创意企业能够将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
这种结合不仅涵盖了历史元素,也体现了当代人们的审美追求,进而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
同时,历史遗产保护还能够带动城市发展的重构。
很多历史古城由于长期的沧桑和城市化进程的冲击,陷入了衰败困境。
然而,通过历史遗产的保护和修复,这些城市能够重新焕发生机,重建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比如,中国的丽江古城、意大利的威尼斯等都通过历史遗产保护项目,成功地实现了城市旅游和休闲产业的兴起,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同时,这些修复项目还带动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历史遗产保护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历史遗产意味着保护了人类智慧和文化的传承,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当我们保护并且合理利用历史遗产时,我们也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
![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https://img.taocdn.com/s3/m/28c8c7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4.png)
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财富,不仅仅是向世界展示自身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还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无论是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都离不开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潜力。
许多国家和地区依靠其独特的文化遗产来吸引游客,带动旅游业的繁荣。
这不仅可以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比如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和酒店的入住率,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购物、交通等。
此外,文化遗产旅游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推动当地社区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文化遗产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通过创新和文化元素的融合,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和灵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例如,一些古老的手工艺技术在现代得到了再次发扬光大,成为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为他们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艺术品和时尚产品。
这不仅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还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会。
文化遗产还可以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和改善。
许多地方将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改善了城市环境和社会功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某个古老的城市借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使得当地的经济繁荣起来,居民的福利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此外,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需要平衡好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
盲目的商业开发可能会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丧失,从而失去了长远的发展潜力。
因此,我们应该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遗产旅游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以澳门历史城区为例摘要:澳门特别行政区由路环岛、凼仔岛及澳门半岛所组成,一个土地面积只有28.6平方公里的城市,载有常住人口50多万、机动车辆16万辆、机场一个、港口及2006年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这个总面积从12.69平方公里的小渔村填海造地发展到如今的一个小城市,有400多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在中西文化交融下建有不少东方传统,西方特式的建筑物,2005年这一系列的建筑物被加载世界历史遗产名录。
2005年澳门多座建筑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遗景观亦制约着景点周围环境,是故,有保留特式建筑物外墙而发展,有旧区重整的意向,即在某些古旧区域,有需要保留的建筑物,保留整修,无需要的,清拆重建;但是,澳门特区的土地所有权,有属政府的、有属私人拥有的、有属政府批租给私人发展的,面对的困难特别多,有需要制订法律,有需有制订赔偿方案。
如何令附有包袱的历史城市既保有自己的个性,亦需要配合社会的发展,相信仍有不少反思的空间。
关键字:澳门、城市、世界遗产、旅游
世界遗产旅游作为各国新的旅游产品,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
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世界遗产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国际旅游业开创了新契机。
世界遗产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寻幽访古和感受自然的渴望,而且还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
遗产旅游作为特色旅游文化的奇光异彩。
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最为集中之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于1972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具有社会、文化、科学和经济意义。
澳门素有“东方蒙地卡罗”、“不夜城”、“购物天堂”之称。
澳门是一座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名胜古迹众多,博彩行业兴旺,中西文化荟萃。
漫步在历史城区,比比皆是的历史建筑,悠扬顿挫的钟声,香火鼎盛的庙宇,前卫的艺术展览,让游人流连忘返。
这座城市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各种艺术和民间节庆活动。
回归以来,在特区政府的领导
下,澳门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尤其是以博彩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
旅游业在澳门城市发展中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澳门地区改善旅游形象和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澳门特区政府将2006年定为“澳门世界遗产年”,并以“天下特色荟萃澳门就是与别不同”为推广主题,强化澳门作为文化之都的吸引力,全力把澳门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之一。
“澳门历史城区”为中国第三十一处世界遗产。
这片区域是昔日华洋共处的旧城区,开创许多“中国之最”。
如最早一批天主教堂建筑、最古老的教堂遗址、最古老的西式炮台群、最古老的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第一所西式大学、西式医院等等。
这个大范围的建筑群,呈现出海港城市和传统中葡聚居地的典型特色。
经过数个世纪的变迁,这里依然保持原貌,大量的历史建筑分布在旧城区各处,成为澳门珍贵的文化遗产。
难得的是,这些遗产并未因城市发展的需要而遭受破坏,反而在前人的保护下,使东西方文化互相碰撞交融,形成澳门独树一帜的文化氛围。
中国人和葡萄牙人更在这里合力营造共同的社区生活,除了展示建筑艺术特色外,还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差异与融合。
“澳门历史城区”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
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这一区域覆盖范围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等20多处历史建筑,以及同分散建筑紧密相连的妈阁庙前地、阿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广场。
澳门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
其着名的纺织品、玩具、旅游业、酒店和娱乐场使得澳门长盛不衰。
其中,旅游产业具有强关联带动作用,作为新世纪新兴朝阳产业,能够极大地带动城市经济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而在澳门城市发展中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澳门地区改善旅游形象和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澳门特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地理区位的优势也较为突出,旅游业大发展具
有良好的基础。
可以肯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澳门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而实现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握城市旅游文化特色、全面升级旅游产业结构,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从而推动澳门地区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旅游文化强区的转变。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澳门特区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城市文化、展示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国际城市的重要手段,城市文化的建设对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的拉动和引爆作用,必将推动整个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因此,提升澳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竞争力水准、构建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具有澳门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新世纪澳门地区旅游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澳门历史城区的发展促进多元化的旅游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澳门城市的独立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弥补单一的博彩业市场结构,削弱市场面较小等负面形象影响,凸现澳门旅游的竞争优势,提升澳门城市竞争力,消除不利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为澳门的旅游业创造了诸多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旅游业对香港的过分依赖,是国际游客的中转站和游澳活动的组织中心,制约了澳门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周边地区旅游的崛起影响,旅游竞争日益激烈,博彩业也受到了国外竞争的冲击;三是由于博彩业的原因,澳门对外旅游形象显得过于狭小,与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不相匹配。
随着澳门旅游业在旅游资源上的结构性转型的演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问题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文化遗产旅游方面实践运作的发展正呼唤更具现实性、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出现,推进澳门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度发展,从而推动澳门城市的高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http:Ilzh.wikipedia.org/wiki/%E6%BE%B3%E9%96%80)
[2] 孙克勤.遗产保护与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3]甄坚伟.澳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热带地理,2002,22(2):134—13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