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四》微课案例

合集下载

习作4教案1.doc

习作4教案1.doc

习作4主备学校:实验学校审核:实验片区玉■.年级语文组课型:作文指导授课时间:11月【教材分析】这一次的习作是要求写心理话,可以是对(亲人,老师或朋友)可以传达问候, 可以表示歉意,可以诉说委屈,也可以提出建议。

习作内容很贴近孩了的生活实际,可以诉说委屈、请求谅解、传达问候、表示歉意、提出建议。

教学中首先要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给学生以充分的日由。

接着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中间穿插指导学生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目标】1、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说出来,一定要真实,要说清内心的想法。

能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地完成习作。

2、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文章激情、曰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

3、通过心里话最真实的的倾诉,使孩了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

【教学重、难点】叙事的过程要清楚具体,写出日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2、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文章激情、曰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把你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简单写一写。

老师,我想对你说: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我想对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讨(一)激趣导入。

1、下面我们做个调查,有多少学生喜欢老师的语文课,要求实话实说。

老师希望听到真实的、诚恳的回答。

2、没有举手的请他们说明理由,同时也请喜欢听语文课的学生说理由。

3、在这种谈话式的氛围中,把学生引到作文内容上来,“感谢大家对我说了心里话,真心话,可见大家都是很真诚的,真诚待人也是做人的美德。

习作四教案

习作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习作我学会了赵晓斐教学目标:1、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2、结合口语交际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听、说、学、评的基础上,学习习作。

3、学习习作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重难点:学习习作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引出主题:1、回忆课文《绝招》,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是谁?他们都有什么绝招?他们的绝招是怎样得来的?2、你有怎样的绝招,有什么本领?(指名说)齐读课题:我学会了二、学会审题明确要求:1、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2、要求中,告诉我们怎么写这篇习作呢?3、总结(1、本领是怎么学会的,体现从不会到会的过程2、过程中要写趣事,写具体。

3、写出自己的体会,表达真情实感。

)板书。

三、习作分享经验交流1、指名2-3名学生读自己的素材。

2、评一评是否符合习作要求。

(出示评价要求:1、写的内容中是不是体现了从不会到学会的过程。

2、作文是否具体有趣。

3、作文中有没有自己的体会,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指名优秀学生为刚才的学生支招,让他的作文更具体有趣。

(加好词好句、加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今天,我们只学习一种描写方法,会是什么呢?四、范文引路获取方法1、指名读范文,思考: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把过程写具体的?(1)读1、2自然段,这两段写的是什么?(学骑自行车前的准备)(2)读第3自然段,这段学会骑自行车了吗?(不会)(3)读第4自然段,这段会骑自行车吗?(不会)(4)读第5、6自然段,这段中作者会骑自行车了吗?(会了)(5)读第7自然段,这段写的是什么?(自己的体会)2、总结:过程中体现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有自己的体会。

3、过程是怎样写具体生动的呢?指名读红色字部分,引出心理描写。

4、观察心理描写在什么位置?(边叙事边写心理活动。

)五、聚焦课文迁移方法:1、出示15课《争吵》第五自然段,指名读。

2、思考:想一想作者运用了哪些心理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叙事回忆描写)3、加一加:优秀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种描写加进作文中。

《习作4》教案(通用12篇)

《习作4》教案(通用12篇)

《习作4》教案(通用12篇)《习作4》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

(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

(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

(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

(*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谢谢
满腹疑团 疑惑不解 一头雾水 莫名其妙 不可思议 百思不得其解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脑袋上画满了问号——一脸疑惑
把杯子里的神秘“水”倒入空
瓶,倒到红色标记线为止。
把两满勺神秘“粉”,用漏斗灌 入气球。选一位搭档,与你合
作。
把气球口套在瓶口上。这步难 度较大,请老师完成。
与老师合作,把气球里的神秘 粉,抖入瓶子。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习作4》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1、请将此次实验的过程、结果பைடு நூலகம்清楚。 2、写清此次习作中的所见、所闻、所 感。 3、展开适当的联想,恰当地运用比喻、 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小苏打是一种化学名叫碳酸氢钠的物 质,而白醋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名叫醋 酸的酸性物质。当两者相遇,就会产 生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四》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四》教案

《习作四》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此次习作的核心信息。

2、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看图叙事,边叙边议。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看图叙事,边叙边议。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苏联的小夜莺、中国的雨来,还有那位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的中国小朋友雷利。

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他们的言行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同学们,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特别是那些无辜的孩子。

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了难民。

(播放视频)2、看了这些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3、大家说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和平不要战争!(课件出示照片)简介照片背景:这是一张真实的照片。

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8月28日正午,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了正在车站等车的市民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

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轰炸过的铁轨上号啕大哭。

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社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张照片,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4、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按照习作的要求,先仔细观察这张照片,同桌间可互相交流。

二、看图悟情1、从大家凝重的表情中,我看得出你们已经被深深地震撼了,那么,当这张照片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第一眼注意到了什么?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围绕照片中的主角——小男孩,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描述他呢?试着运用曾经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人物。

根据学生发言顺序,引导深入理解。

(1)小男孩的衣着。

(2)小男孩的动作。

(3)小男孩的神情。

(4)小结:看来这张照片中的小男孩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5)周围的环境。

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可怜的小男孩,但是你注意到周围的环境了吗?其实环境至关重要,如果还是这个孩子,我们把他放到游乐场里,他撕心裂肺地哭喊,可能仅仅是和妈妈走散了,暂时迷路了而已。

《习作四》教学设计(精选5篇)

《习作四》教学设计(精选5篇)

《习作四》教学设计《习作四》教学设计(精选5篇)《习作四》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播放电视广告。

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

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

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

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

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

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6、出示刘翔的图片。

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

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四》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观察心得和写作方法。例如,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讲述自己观察到的人物,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如何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例如,小组成员可以一起讨论如何在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组合和搭配。
2.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出建设性意见。例如,我可以关注学生的作文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我可以建议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积累素材,并积极参加写作训练。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四》的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将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达。同时,我会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作文点评环节,我会注重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写作方法。
4.实践演练: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5.点评指导: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如何修改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观察、分析、总结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1.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观察心得和写作方法,进行讨论交流。
2.合作完成: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篇作文,每人负责一部分,相互借鉴和学习。
3.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习作4》教学设计-word课件

《习作4》教学设计-word课件

《习作4》教学设计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大量查阅材料,以便充分而详尽地获取材料,对于查阅得来的有关资料,按书上所提问题的顺序写下来。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习作指示”,讨论交流,明确这是介绍菊花有关知识的作文,不能写成看菊展的参观记或是菊花的状物作文。

3.要提醒学生不要罗列资料,而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和特点比较鲜明的作重点介绍,其他的则应略写。

[教学要求]1.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2.运用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逐步养成查阅资料、观察事物的习惯。

3.在实实在在的训练过程中,学习将查询的资料与观察所得整理成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难点:指导学生将查得的资料,有选择地、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作前准备]1.布置学生观察、查找资料2.作菊花幻灯片或图片。

[指导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金秋时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五彩纷呈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姿,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去参观菊展,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看着千姿百态的菊花争奇斗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

令我们自豪的是,菊花的故乡就在我们中国。

今天,我们好好地了解一下菊花,写一写菊花。

二.组织讨论,明确写法1.自由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同桌讨论交流:本次习作要写什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3.师引导学生归纳写作要求:(1)查阅资料,弄清菊花原产于哪个国家,人们根据花瓣、花型把它分成多少类、多少型?你认识几种菊花?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的花瓣、花型有什么特点?(2)按上面问题的顺序写。

(3)选择自己熟悉的菊花写,要有详有略。

三.指导观察图片1.出示:银针、苍龙爪;狮子须、紫矛、金绣球、鸳鸯菊等几种菊花图片。

2.观察思考: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和姿态怎样?3.同学们还认识哪些菊花,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三.交流查阅资料情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4》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赛教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精品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4》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赛教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精品优秀教案

习作41、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

2、展开想像,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3、要求内容具体,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准备一些剪纸作品。

一、欣赏激趣。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大家一定被姥姥那精湛的剪纸技艺所折服,是啊,几千年来,剪纸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在民族艺术史上,谱写了无声的乐章。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欣赏一下剪纸这门艺术。

二、指导习作。

1、出示剪纸作品《五大洲的孩子听安徒生讲故事》。

2、老师简要介绍安徒生。

3、出示课本中的四幅剪纸作品⑴、与学生仔细分析每一幅图。

第一幅图指导:①、引导看图:一位小男孩牵着两头骆驼在草地上行走,到处是鸟语花香、蝴蝶翻飞。

②、想象故事:那位小男孩,家住在沙漠地带,家里缺水。

他出来寻找水的,他可能经过了长途跋涉,克服了千辛万苦,走出了茫茫沙漠……(发挥想象)第二幅图指导:⑴、引导看图:一位美丽的姑娘穿着美丽的连衣裙,表演着顶碗舞。

⑵、想象故事:那个跳舞姑娘.你可以先写一下她的外表、服饰、装饰,最好给她起一个名字,然后根据图的意思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就是怎么刻苦练习,怎么发现“顶碗舞”的),最后再写练习之后台上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怎样热烈的掌声,⑶、片段引路:那为姑娘二十来岁,眉清目秀,身材苗条,穿着一身艳丽的蒙古服装,如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她站在草地上,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服装十分鲜艳,上面的花纹很精致.那为姑娘的脖子上有一串银光闪闪的项链,手上戴只一对金手镯,腰间围了几条彩色丝绸。

第三幅图看图指导:⑴、引导看图:放牛娃骑在一头牛上,用力在拉另一个小男孩。

两只小鸟在自由的飞翔,蜜蜂在辛勤地采蜜。

……⑵、想象故事:①、的那个小男孩意外受伤了坐在石头上,放牛娃看到后扶他起来,并把他拉上牛背带他去疗伤……。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2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21

习作四:写一则观察日记
一、精彩导入:
前几天,有些孩子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二、交流评议
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1、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

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2、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能够是可爱的小动物,能够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能够是你心爱的物品……能够说它的形状`颜色,也能够说它的动作`姿态……
3、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三.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自主朗读,检查修改。

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准确。

四、班内评议.
1.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2.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3.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4.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4》讲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4》讲课教案
2020/4/11
请你把“嗡嗡”“咕咕”“汪汪”这 三个
象声词正确地填入句中的引号内
清晨,太阳醒了。早起的公鸡伴 着朝阳开始打鸣,鸽子也“ 咕咕 ”地 清了清嗓子,小狗“ 汪汪 ”地叫着,蜜 蜂“ 嗡嗡 ”地飞舞着……
2020/4/11
2020/4/11
锅碗瓢盆交响曲 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了厨房。 水龙头“哗哗哗”唱起了歌,给嫩绿的 小白菜们洗了个澡。“滋滋”爸爸将白 菜倒进了锅里,用铁铲不断地翻炒 着 ,“当当当”铲子和锅底亲热地打着招 呼。放上作料后,爸爸从橱柜里“砰砰 砰”拿出一个瓷盘,盛上刚炒好的小白 菜。“开饭了!”一首热闹的锅碗瓢盆 交响曲在爸爸得意的叫嚷声中结束了。
2020/4/11
北风“呼呼”地刮着,落光了叶子 的树枝互相碰撞着发出“哗啦哗啦”的 响声。偶尔一根树枝被碰断了,“咯吱 ”一声,然后掉到地上,碰得地上的落 叶“簌簌”地响。
2020/4/11
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一片“刷刷” 的写字声,像是静夜里春蚕在吃桑叶。不知 谁一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上,“啪”地一声 响,大家都抬起了头。一阵风“呼!”地吹 过,然后是“咣当”一下,门被风吹得使劲 关上了。
记得那是一个宁静的夏夜,妈妈上夜班,爸爸 出差未归。我独自在家。我坐在书桌前无精打采地 看着书,周围一片寂静。 “呼——呼——”猛然间 ,一阵风吹过,窗外的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 咦?怎么好像听到门“吱呀”一声打开了,还传来 一阵轻轻的“哒哒哒”的脚步声?这难道是鬼?我 的心里“扑通扑通”直跳,就像怀里揣了一只小鹿 似的,头上、手心都是汗。突然,客厅里传来一声 巨响,“啪”!我的妈啊,鬼不会真的来了吧!
习作4
2020/4/11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 任何声音,休想逃过。 (打一人体器官)

习作4教学设计

习作4教学设计

《习作4》教学设计【教学要求】一、读懂例文,了解其要紧内容。

弄懂“反哺”的本意及引申意义。

2、借鉴习作范围。

在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认真观看图画内容,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

用对话的形式仿写。

记叙一个成心义或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点】:学会依照人物的对话来分清自然段,语句要通顺,要有层次。

【教学难点】: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利用标点符号。

【课前准备】学生可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图。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激情导入一、同窗们,咱们在那个世界上,天天都要和周围的人说话、交谈。

(出示图)若是你确实是图上的小姑娘,你会对你的妈妈说什么?二、引出本次习作内容,板书:学写对话。

二、听范文,学习写对话一、谈话,如此的对话咱们见过很多,哪里还有对话?(生活中有对话)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各种生活场面:商店里买东西有对话;学校里同学之间有对话……二、引出例文:有一个叫陆孝娟的小朋友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碰着一件有趣的事,她把自己和**的对话写了下来。

3、朗诵范文。

交流:陆孝娟和妈妈聊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交流)指导并板书:首先要写清一件事4、看图,再读范文,讨论:陆孝娟同窗是如何写这件事的?写人物的话要注意什么?(组合小组,交流谈论)教师板书:分段描述、五、教师提示:用人物的对话,把情形写清楚。

写对话时,要正确利用提示语。

板书:写好提示语三、练说,想象对话一、出示讲义提供的一幅画:燕子和小鱼的对话交流;这个地方你想去吗?听一听,能听到什么?闻一闻,能闻到什么?想一想:小鱼和燕子会说些什么?二、学生小组,把这幅图画演出出来(尤其注意演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3、交流点评(强调动作、语言、神态)4、谈一谈。

请各小组任选一幅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请各小组派一名同窗进行现场交流。

5、演一演。

大伙儿都说得不错,各小组可上台演出图上人物的对话。

(虚拟情境:扮演角色,演出图上内容。

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四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选取习作的素材。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

2. 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习作素材相关图片或实物3. 学生习作样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或实物都可以成为我们习作的素材。

2. 讲解:讲解如何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以及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示例:展示一篇学生习作样本,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是如何选取素材,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

4. 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个素材,试着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反馈与指导:对学生们的习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予修改建议。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和完善,准备参加课堂交流。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如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

2.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吸取他人的写作经验。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交流,了解学生对生活中习作素材的选取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习作,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九、教学建议:1. 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习作要求,引导他们向更高级的写作水平挑战。

《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

《习作四》第一课时教案

《习作四》教师*** 学科语文执教班级六(四)教学时间2012年4月4日教学地点教室教学内容《习作四》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课型习作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话题是“学会生存”。

编排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二是借助这样一次习作,培养学生用列举事实的方法表达自己观点的本领。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记叙下来。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教学重点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教学难点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写清楚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预设过程设计意图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

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新课标第一网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四》
——生活中的启示
【教材】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四》
【微课形式】视频(暂定)
【微课目标】了解写“生活中的启示”作文的写法及重点。

【微课内容】
一、导入
第一张pp内容:生活中的启示
第一张ppt解说词:这儿“生活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学习中、读书中、看电视中、听音乐中、实验中、观察中……“生活中的启示”是指你从生活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新授
第二张ppt内容:写什么?
1.“失败是成功之母!”写一件自己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事;
2.“玉不琢,不成器”写优秀的自己如何在批评中成长的事;
3.“胜不骄,败不馁”写自己经历的一件失败的事,在失败中成长了。

第二张ppt解说词:生活中有一些平凡的小事,如: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事,如何在批评中成长的事,在失败中成长了,这些事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

大到学习活动,小到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的小事情,都可以是本次习作的素材。

关键是你要会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能够抓住别人看不见的道理来写。

第三张ppt内容:指导命题
1.一件()的小事
2.()的启示
3.用含义深刻的短句
第三张ppt解说词:可以直接以“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如果能在“小事”“格言”“漫画”前加上一个词:“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有个题眼则更好;要是能像本单元的课文那样用“()的启示”,或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也很不错,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

第四张ppt内容:怎样写?一个小窍门就是把文章分成两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写因:具体叙述一件事情。

第二部分写果:写出要说明的道理,或是事件本身所包含的哲理。

第四张ppt解说词:这次习作,关键有两点,一是要写具体“生活中”的事例,二是要写出从“生活中”明白的道理。

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启示”上。

写这类文章多用一事一议法,即可以先记叙一个事件(物),从这一事件(物)中发现某种生活哲理,或号召他人或给予警戒,也可以用发掘出的道理指导人们将来的生活,给人指点迷津,鼓舞人前进。

第五张ppt内容:作文结构
开头:点题,点明事情。

可以是诗句名言开头、回忆开头等。

中间:详写事情经过,要注意写清动作细节和心理细节描写。

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得到的启示。

第五张ppt解说词:
三、总结
第六张ppt内容:《传话游戏的启示》多角度启示:
1.不管是多么简单的事,只有全力以赴地去做,成功离我们才不遥远。

2.做事要严谨,否则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俗话三人成虎,传言不可信!
第六张ppt解说词:“传话游戏”这件游戏,这一种事件(物)往往包含多方面的道理,所以同一题目可能产生不同的“启示”。

应注意在比较中加以明确的选择,加以阐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