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修养》明得知礼,修身养性共36页
《国学修养》第八单元

〔十四〕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 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应该是拿正直公正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27
〔十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6
〔四〕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 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谮:谗言。 愬:同“诉〞, 诬告,诽谤。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件那样 暗中传播的谗言,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 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传播的谗言和直接的 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7
〔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8
〔六〕大其心,那么能体天下之物
大其心,那么能体天下之物,物 有未体,那么心为有外。
开阔自己的心胸,就能全面地体悟天下间所有的事物; 如果有一物没有真正体会到,那么思维就会有盲点。
9
〔七〕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19
〔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可能做成事。 就好似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如何能够行走呢?〞 輗:古代大车〔大车是指牛车,用来运货物的〕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軏:古代小 车〔小车是指马车,用来乘坐或作战的〕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国学养性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学养性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的智慧结晶。
国学不仅关注个体修身养性,更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本文将探讨国学养性之道如何帮助我们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第一部分:修身篇修身乃为人之本,个人修身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和行为。
国学注重个人修身的方式方法,使个体能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首先,国学强调修身养性的道德规范。
例如《大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体必须按照自己的本分去做事,实行德治。
通过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领悟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与人为善、尊重他人,以及坚守道德底线。
其次,国学倡导将自我修养视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例如《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种修身方法注重个体细节的把握,从细微处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从而逐渐塑造出高尚的品质。
第二部分:齐家篇齐家是国学养性之道的重要环节之一。
国学不仅追求个体幸福,更强调家庭和睦、家庭和谐。
首先,国学倡导孝道。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是家庭和睦的基石。
通过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了解到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重要性。
一个齐家治国的人必须先懂得孝敬父母,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
其次,国学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国学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读国学经典,了解到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只有家庭和睦、子女孝顺,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第三部分:治国篇治国是国学修身齐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学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强调正确的治国理念和方法。
首先,国学强调君子文治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中通过讲述古代圣贤的事迹和治国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君子文治的道理。
通过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学习到高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模式,为治理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结合国学内容谈谈如何提升自我素养,变现青年之美

结合国学内容谈谈如何提升自我素养,变现青年之美修养一词语出唐代吕岩《忆江南》:“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劝人及时修习。
具体说来,修养是个人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与涵养。
古人论修养是建立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基础之上,通过思想理论活动和现实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反省体察和改造,修德敬业、涵养心性,使身心逐渐臻于完美的境界。
修养作名词即修炼涵养的境界和水平;修养作动词即为达到这种境界和水平下的功夫。
中国人看重修养由来已久。
儒释道各有自家法门。
道家重在修性:以无为为本,主张道法自然、清虚自守、无为自化、逍遥自在、万物齐一、与世无争,以天人合一、超神入化为终极追求,成为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修身养性、怡心怡情的精神家园。
佛家重在修心:认为万事皆空,“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要涤除贪、嗔、痴,经过苦、集、灭、道四谛,放下执念,修养心智,以达通透圆融。
修即修习,养即养成,修养有先天的禀赋,更是后天久久为功,累积养成的。
孔子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来概述自己一生修养的过程,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圣人”,并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作为君子修养身心,实现“内圣外王”的三个层次。
他告诉我们修养是一个不断累进的过程。
有心学道进步的人,都要及早修养,争取能赶上孔子提出的各年龄阶段的趟,错过了这趟,就难赶下趟了。
在古代,修养是国人必做的功课,但各人有不同的修养观。
不少高士清流将修养当作“避灾远祸”术、“沽名钓誉”术、“致贤齐圣”术,大都把修养看成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东西。
这与当今社会和人类个体的发展是不相吻合的,我们在修养观念和方法上要汲古人之精华,使之历久弥新;又要弃其糟粕,顺应时代发展。
修养需要不断的积累、锻炼和提高。
即便是人们认为清闲安逸的品茗论道、抚琴歌舞、吟诗作对,不都也是要经过长期的研习品鉴、苦练技艺和勤学背诵而来?《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讲的是人之修养的可能性;《孟子》又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人之修养的艰巨性。
国学经典,修德养性之《为人处世四字经》(转)

国学经典,修德养性之《为人处世四字经》(转)为人处世四字经修身正心,志当高远。
珍视光阴,惜取少年。
求知善读,切莫偷安。
激浊扬清,嫉恶从善。
无欲则刚,正气浩然。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光明磊落,衾影无惭。
清廉自守,戒奢节俭。
见利思义,纤尘不染。
为仁由己,自我完善。
公正无私,谨防偏见。
主敬涵养,力戒傲慢。
克己制怒,消忧解烦。
豁达大度,幽默乐观。
珍重声誉,崇尚勇敢。
履险如夷,勇担风险。
消除胆怯,敢于冒尖。
轻蔑毁谤,仪静体闲。
虚怀若谷,琴心剑胆。
克躬励己,智勇双全。
三思而行,敏捷果断。
永存爱心,常怀善念。
摆脱孤独,广结良缘。
知足常乐,美意延年。
耐得寂寞,以苦求甜。
贪不矢志,阔不变脸。
冷处热心,雪中送炭。
成人之美,济人之难。
慷慨解囊,无私奉献。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不念旧恶,以德报怨。
受恩莫忘,施惠莫念。
牢骚勿盛,唠叨当减。
志美行励,言约旨远。
诚实守信,莫说谎言。
审慎析疑,忌听谗言。
辩冤白谤,仗义执言。
甩掉嫉妒,不唱流言。
勿生闷气,忌传闲言。
实事求是,戳破谎言。
言出必行,敏行讷言。
当说必说,不尚空谈。
忠于职守,埋头苦干。
跳出自我,任劳任怨。
抱朴守拙,勤学苦练。
沐身浴德,勇往直前。
攻必求克,心坚石穿。
未雨绸缪,思深虑远。
坚持原则,临机应变。
允执其中,不倚不偏。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当心诱惑,警惕暗圈。
贵耳重目,兼听防暗。
失中求得,审慎褒贬。
闹中取静,忙里偷闲。
悔中求悟,改过迁善。
慎独为宝,防微杜渐。
守身如玉,勿护己短。
闻过则喜,迷途知返。
行己有耻,陋习当断。
谦虚谨慎,嘉语温馨。
傲骨嶙峋,不耻下问。
学问思辨,居安资深。
力戒浮躁,务必专心。
明于察己,辨察知人。
尊贤爱才,审己度人。
泰而不骄,平易近人。
为人忌狂,勿媚于人。
文明交往,礼貌待人。
相互谅解,推己及人。
自我控制,修积安人。
和气致祥,善气迎人。
见义勇为,以德化人。
自强不息,不甘后人。
顾全大局,鄙视小人。
惟义是守,以义相亲。
养亲必敬,手足情深。
尊老爱幼,从师从尊。
珍重友谊,高义薄云。
国学学习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国学学习对个人修养的影响国学学习是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它涵盖了经典文献、古代文化、礼制、音乐、艺术等多个领域。
国学学习对个人修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能感受到它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国学学习对个人的思想境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学经典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生智慧,学习国学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
例如,读《论语》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孔子强调人际关系中的道义和谐,而读《大学》则可以使我们理解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通过国学学习,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自己的思维境界。
其次,国学学习对个人的道德修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家庭美德的培养。
例如,学习《弟子规》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做人的准则和原则,学习《三字经》可以使我们领悟到孝父母、尊师长、待人友善等美德。
这些学习不仅能够让我们明白如何与他人相处,更能够引导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修身养性,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此外,国学学习还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观享誉世界,例如中国古代绘画、音乐、诗词等形式,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能够领略到其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和美感,培养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无论是品味古代的古琴曲,还是欣赏传统的山水画,国学学习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独特的审美魅力,提升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最后,国学学习对于个人的人际关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国学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敬互爱的关系。
学习国学能够让我们明白尊师重道、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通过国学的启迪,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提高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交圈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国学学习对个人修养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它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还可以指导我们的道德修养,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曾国藩文集《修身养性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曾国藩文集《修身养性篇》原文、翻译及解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曾国藩文集《修身养性篇》原文、翻译及解析【导语】:修身养性篇修身养性篇谨守父亲保身之则【原文】男国藩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
国学精华与修身养性PPT课件

• 与此同时,我也殷切期盼所有子女,在创业与日常生活中,
不忘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做
为追求目标,如此才能建立广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充
分发挥智能力量,而不负于生命之意义。
30
• 小结: • 传承儒家思想精髓,从修身做起,从身边
点滴做起,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利国利家 利自身。
31
• 现多用以指人们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和自 我锻炼,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较高的水平 和境界,如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艺术素 养等。
•
7
• 我们每个人好比一棵树, 树根就象人的基石。
• 素质,一个人只有基本素 质好,基石才牢固,成长 就快。
8
• 内在素养影响外在高度 • 内在素养决定气度,气度决定格局,格
局决定结局。
9
• 播种正面积极的思维,才会收获健康成 功的人生;一种良好的心态,比一百种智 慧都强。
10
•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而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思想!
11
• 保持谦虚学习的心态,追求思想的进步, 站在高位去看待人生,如同登泰山而小天 下,天下万物,尽在眼中。
12
•
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
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 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 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7
“道”字的演变 38
• 最早期的“道”字字形象意:
• 中间下面是人的头部,头的上方是一个气 路象意符,几条脉络与天相通。四边外围 的几笔,象征四通八达。
• 会意:人通过头顶的气路,与自然相感格, 四通八达,毫无滞碍,明明白白。天人合 一的状态,就是“道”。
16
• 儒家思想: •
国学智慧与自身修养54页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国学智慧与自身修养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国学修养》明得知礼,修身养性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 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26
(十三)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 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 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 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 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能看到其缺点,厌恶某人又能看到其优点。 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 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 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 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 生长发展,成熟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 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
将复何及!
怎么来得及呢?
22
(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4
(二)中庸之为德也
《国学修养》第六单元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圣 贤 智 慧
厚积薄发
成就功业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厚积薄发
3
〔一〕有为者,辟如掘井
有为者,辟如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做事好比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
4
〔二〕 首尾不懈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 出入不远矣。
路途即使很近,但如果不走就不能 到达;事情即使很小,如果不做就不能 完成。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他们是不可 能超过别人的。
7
〔五〕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最大的器具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听起来反而没有声响;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大道隐匿,没有名称。
19
〔十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那么民散, 财散那么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设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 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 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答复你;财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 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要解决问题,须从简易处入手;成就大事,须从小处着眼。天下的难事,必须沉着易处做起; 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着手。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奉献,所以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给 出诺言的人,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 看重困难,所以最终就没有困难。
国学ppt课件

国学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培育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国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国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春 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不
同历史时期。
发展
国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不同 的学派,各学派思想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
现状
现代国学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 统文化的范畴,而是与现代社会 、现代科技等多方面相结合,呈
现出多元化、开放化的趋势。
国学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
民族认同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 承和弘扬国学,可以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 基因,增强民族凝聚力。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有助 于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道德培育
智慧启迪
国学中的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蕴含着丰 富的道德理念,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君主专制
法家主张君主专制,认为这样才能使国家统 一。
墨家思想
兼爱非攻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节葬节用
墨家主张节葬节用,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非攻非乐
墨家主张非攻非乐,认为这样才能避 免战争和浪费。
尚贤尚同
墨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气或情绪波动过大。
治国理政
总结词
以人为本,勤政为民
• 以人为本
治国理政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 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 勤政为民
官员要勤政为民,尽职尽责,为 人民群众服务。
• 廉洁奉公
要保持廉洁奉公的形象,不收受 贿赂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 公正公平
《国学礼仪与个人修养》

国学礼仪与个人修养培训1对1培训及咨询、百度文库官方认证机构、提供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管理思维提升之旅!(备注:具体案例,会根据客户行业和要求做调整)知识改变命运、为明天事业腾飞蓄能上海蓝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
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优惠的政策。
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
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
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
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一.市场营销岗位及营销新知识系列课程《狼性销售团队建立与激励》《卓越房地产营销实战》《卓越客户服务及实战》《海外市场客服及实务》《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引爆》《迎销-大数据时代营销思维与实战》《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企业电商实战全攻略》《电子商务品牌成功之路-塑造高情商(EQ)品牌》《精准营销实战训练营》《卓越营销实战-企业成功源于成功的营销策划》《关系营销-卓越营销实战之打造双赢客户》《赢销大客户的策略与技巧》《如何做好金牌店长—提升业绩十项技能实训》二.财务岗位及财务技能知识系列《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财务分析实务与风险管理》《非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有效应收账款与信用管理控制》《总经理的财务课程》《财务体系人员的营销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质量成本管理及实务》《内部控制实务与风险管理实务》《投融资项目分析与决策》《融资策略与实务》《税务管理与策划与实务》《房地产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房地产成本精细化管理》《工厂成本控制与价值管理》三.通用管理技能知识系列《TTT实战训练营》《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沟通与阳光心态管理》《跨部门沟通与团队协作》《压力与情绪化管理》《EXCEL.PPT在企业管理中的高效运用》《艺术沟通与高效执行力》《如何提升管理者领导力及实务》《新任部门主管及经理管理技能全效提升训练营》《中高层管理能力提升训练》《绩效管理与薪酬设计》四.生产/质量/采购物流管理岗位系列培训《金牌班组长领导能力提升》《精益班组长能力提升与实务》《现场主管管理技能实战训练营》《现场精细化管理改善与提升》《精益现场5S与目视管理及实务》《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与提升绩效》《TPM全员生产维护及实务培训》《TQM全面质量管理最佳实践》《精益物流与现场管理及实务》《精益生产管理与实务培训》《IE提升生产效率的七大手法与实务》《工厂准时化(just in time)生产与实务培训》。
国学经典之修身养性治国

国学经典之修身养性治国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
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译文】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在厄》【译文】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4.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礼记•曲礼》【译文】对贤能的人要亲近而尊敬他,敬畏而喜爱他。
5.得毋求胜,分毋求多。
——《礼记•曲礼》【译文】在争吵时,不要存取胜于人的心理;在分财产时,不要存多分的想法。
6.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礼记•曲礼》【译文】有疑问的事情,不要主观臆断;正确的时候,不要自以为是。
指做人、治学都该虚怀若谷,实事求是。
7.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礼记•曲礼》【译文】修身养性,兑现诺言,这就是好的品行。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译文】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使培育一个人才。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9.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庄子•秋水》【译文】不能和井里面生活的青蛙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空间限制自己不了解;不能和生命只有一个季节(夏生夏死)的小虫子说冰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限制于时令而不能理解。
1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杂篇"徐无鬼》【译文】狗,不因为它善叫就认为是好狗;人,不因为他能说会道就是贤人。
《国学修炼篇-国学与职业素养》

国学修炼篇——国学与职业素养课程背景:在国学经典的各家重要思想中,兵家告诉我们经营管理的智慧并能掌握市场先机;法家让我们了解君王层级并掌握法、术、势的三角关联运用;道家思想蕴藏丰富的中华文化历代君王的领导智慧;儒家则让我们懂得君臣的应对进退之道;而易经总其大成建构和谐的组织文化。
若能有效整合运用各家思想,有助于中、高阶领导者塑造一流的企业文化。
更进一步领悟经典提升修己境界。
领导者的两难在于喜欢任用听话的部属通常是不能干的,而能干的部属却常常不听话;更深层的意义是部属能干不只是做事能干,而经常是在最后能够把领导者干掉的。
所以领导功力高低的展现在统御(统兵御将)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用语的真谛。
中国盛世的帝王典范,如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康熙、雍正、乾隆常为企业家所仰慕,随着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其帝王领导统御学更值得现代企业家借镜,如唐太宗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领导者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知人善任而不是去作事;纵使有天大的才华,一旦事必躬亲就会造成诸葛亮一生的最大遗憾-英才早逝。
所以我们老祖先才会在四大文学巨著编述三国演义的刘备、西游记的唐三藏、水浒传的宋江都写成看似没用的英雄特性反而当上首领,其目的是要开启子孙无为的领导智慧-领导者有答案反而听不到部属的任何答案。
在本课程中使领导者要有包容人才的胸襟并给予才能强的部属能有发挥的舞台,如此才能广邀天下英才集思广益共创大业,正是忙碌的现代领导者以最短时间快速了解中国盛世帝王学,提升组织经营管理的最佳方式。
课程目标:▲了解东方文化核心-中华文化的国学经典: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释家等各家思想要义及运用在现代企业的关键时机,使企业管理能与时俱进。
▲深入了解东、西方在管理本质性的差异,进而有效的因地制宜,拥有正确的观念态度,做好领导者的情绪管理,更进一步领国学悟经典的精髓,提升修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