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阅读答案
小升初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小升初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61f227b4daa58da0114a4f.png)
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
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果然,此法甚妙。
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我想,椅子真是好!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哪!这回他走上冰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嚷着要那椅子。
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
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
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
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是不是?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你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
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1、读拼音写词语。
(4分)nuòruòjuéjiàng zǔnáo kǒng bù()()()()2、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
(3分)第一段:第二段:3、故事中,在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3分)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3分)5、你怎样理解故事中“椅子”的含义?(2分)6、文章结尾“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7、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简要地写在下面。
(3分)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惑人。
春天,孩子找来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
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迷离的梦。
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
登山者阅读题答案.doc
![登山者阅读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50849ad7f1922791688e88d.png)
登山者阅读题答案登山者这篇课文的阅读题应该怎样解答呢?以下是收集的相关阅读题,仅供大家阅读参考!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
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2)适可而止:恰好可以。
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2.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分别概括三个登山人的不同做法。
第一个登山人: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
第二个登山人: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了下来了。
第三个登山人:知难而前,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4.用“~~~~”画出三个登山时、人碰面后说的话。
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5.写出画线语句的意思。
山上的风光很美,可你们这个样子根本就无法看到这些色彩。
6.短文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B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C.说明知难而退,能生力气。
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爬山
![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爬山](https://img.taocdn.com/s3/m/73892f0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7.png)
2018长沙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爬山爬山
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去爬山。
我们来到山脚下,高高的山峰在微笑着欢迎我们。
沿着弯弯的山路向上爬去,小鸟在欢叫,好像为我们加油。
小草和野花对我们点头,好像在鼓励我们。
我们男生和女生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终于登上了山顶。
一阵秋风吹来,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1、在短文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3、请按第二自然段内容,标出顺序号。
( )我们沿着山路向上爬。
( )我们登上山顶。
( )我们来到山脚下。
4、写出如“美滋滋”这样的词语。
(最少写3个)。
《登山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_登山阅读题答案
![《登山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_登山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42b2c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a.png)
《登山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_登山阅读题答案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
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不是我知难面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
1.给文章分两段,并概括段意。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主要写____同去登山,____没有登上山顶,只有登上山顶的人看到____。
3.三个人登山,你最敬佩哪一个?为什么?
1.一(1-3):三个人一起去登山,一个“知难而退”,一个“适可而止”,最后一个克服困难到达了顶峰
二(4-7):三个人碰面后,第一个人认为“知难而退”省了很多力气,第二个人认为“适可而止”是明智的,只有最后一个人认为他们都无法看到顶峰上的无限风光。
2.三人;两人;山顶的无限风光
3.第三个人最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终于到达了顶峰,看到了顶峰的无限风光。
《登山》阅读答案
![《登山》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533e35eff9aef8941e0692.png)
《登山》阅读答案《登山》阅读答案登山①在齐鲁平原和丘陵上,有许多山难说高耸,也无胜境,只是有几方北朝的摩崖,却时常调动起我攀登向上的心情。
大块面的石壁刻字繁多,往往是一篇经文;小块面的石壁则刻上一个字或几个字。
石块如此坚硬,人如此柔软,却能借助凿子榔头,挖出一道道波磔的痕迹。
已经是深秋了,指头触及石面,有一股凉沁沁的感觉,使爬山沁出的燥热一下子散去了许多,不由地靠了上去。
②大山小岭,在我看来都是突出大地肌肤的骨头,或嶙峋或和缓,总是坦露着突兀和孤傲,如果连成一脉,像极了一道漫长的脊梁,风骨坚硬。
人生的短暂,使人更加倚重巨大之物,对于坚硬沉重有一种深刻的崇拜。
北朝人曾说:“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
”这么一来,把自己所思所想寄寓于崇高也就顺理成章。
两个月间,我从南方两次飞抵邹城,第一次上了铁山、岗山、峄山,第二次上了葛山、水牛山,也就是因山上的摩崖刻石,倘无亲见、亲抚,我要向学生们讲这些北朝书法,还真有些心虚——以前我是依据书本图片而言说的,粗略而过,而今,我可以加入不少感性的成分,其中就有关于向上而行的心情。
许多事情亲历的过程中,情绪就附着了上去。
时光散漫而缥缈,守上十天半月,看不出这些摩崖有什么细微之变,可是百年千年,这种散漫缥缈的力量就十分凝练了。
③一个人在平地的时日居多,倾斜陡峭对于行路者而言,消耗精神和体力。
人们在攀援时难以健步如飞,而且随着高度的提升,萌生出难乎为继的悲观,往往一念之差,有人就登不到顶。
此时,他认为最适宜的就是坐下歇歇。
坐下来多么舒适啊,甚至此处风光更有诱惑力,使人乐意调整原定计划,改变目标,使上山前的心高气傲稍稍打点折扣,甚至就很自然地找一个理由,解脱了自己。
行程中有着许多变数,都会本着随意而调整甚至推翻,这也就削弱了应有的毅力和意志,往往一咬牙可以持续的,都轻易地放弃了,还不觉得有何不妥。
时日久了,顺势成了惯性,对难度也就有意地回避,以为人生如此可谓明智,却不知将错过无限的风光。
《登山人》阅读答案5篇
![《登山人》阅读答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552b3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5.png)
《登山人》阅读答案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山人》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登山人》阅读答案1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
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2)适可而止:恰好可以。
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2.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分别概括三个登山人的不同做法。
第一个登山人: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
第二个登山人: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了下来了。
第三个登山人:知难而前,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4.用“~~~~”画出三个登山时、人碰面后说的话。
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5.写出画线语句的意思。
山上的风光很美,可你们这个样子根本就无法看到这些色彩。
6.短文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B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登山观日出阅读题答案
![登山观日出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ccb1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9.png)
登山观日出阅读题答案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2时半,我开始登山。
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
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
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至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害怕dān(担风险絵)误看日落,不敢逗留,仍稳步停下来。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biàn (辩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piāo (飘漂) 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xuán(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zhǎng zhàng)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要了,我一步三喘地往前走。
猛走跌一看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阔一丈,像是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盘数而下。
我抱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qì(砌)变成的台阶,艰困地向上登山着。
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
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
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1、在文中拼音后的括号中核对或纸壳恰当的字。
3%2、这段选文写作顺序上很有特点,是按照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两条主线来叙述登泰山的`过程的。
2%3、用“ ”在第二自然段中画出来一句比喻句;这句子把泰山比作矮小的墙;“散发出天存有多低,山存有多低的感觉”恳请你用一个词去形容作者的这种感觉:高耸入云。
4%4、第四自然段画“ ”的句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子用棉絮、绸带、浪花来比云雾,你觉得作者笔下的云雾可以用词语变幻莫测和姿态万千来形容(一个表示变化,一个表示形态多样)。
2021年语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2021年语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8a8bdbbd64783e08122b1f.png)
2021年语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爬山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去爬山。
我们来到山脚下,高高的山峰在微笑着欢迎我们。
沿着弯弯的山路向上爬去,小鸟在欢叫,好像为我们加油。
小草和野花对我们点头,好像在鼓励我们。
我们男生和女生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终于登上了山顶。
一阵秋风吹来,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1.在短文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3.请按第二自然段内容,标出顺序号。
(_____)我们沿着山路向上爬。
(_____)我们登上山顶。
(_____)我们来到山脚下。
4.写出如“美滋滋”这样的词语。
(最少写3个)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1.仿写词语。
蹦蹦跳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选文中“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A.因为这匹马跑得很快,妹妹没多久就回家了。
B.因为妹妹把它当成了一匹真正的马,忘记了疲劳,骑着它很快地回家了。
三、快乐阅读。
小猪过河寒冷的冬天,小猪拉着一车白菜,进城去卖。
路上,它遇见了一条大河,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
小猪看见许多人都从冰上过,它也拉着车从冰上过,又快又轻松。
小猪到了城里卖完白菜,又打了两个月的工,挣了不少钱。
回来时,它又买了一车货准备回来卖。
小猪拉着车来到那条大河边,见河面上还有冰,就又从上面走。
不料冰面突然裂开了,小猪掉进了河里,多亏一只大乌龟游过来,把小猪救了上来。
小猪奇怪地说:“我来的时候也拉着货从这儿过,怎么没出一点儿事?”大乌龟说:“那时是严冬,冰厚;现在已是初春,冰薄了。
登山阅读题答案
![登山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bea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8.png)
登山阅读题答案登山阅读题答案「篇一」登山我十岁开始登山。
我登上的第一座山峰叫泽恩阿尔施托克,我们的村子就坐落在它的脚下。
在山顶,我头一回看到高山的惊险和美丽。
深壑,比比皆是的冰和雪水,绿玻璃般的冰川,丑怪的冰碛(qì),高踞这一切之上的是高而圆、其状如钟的天空。
一个人被夹在高山和湖泊之间,又被近处的山峦团团围住,并在这狭小的田地里生活了十年,那么,这一天他是万万不会遗忘的。
在这一天里,他第一次头顶宏大寥廓的天宇,面对无垠的视野。
③在上山途中,我已经惊讶不已地发现,我在山下早已熟悉的崖坡峭壁竟是如此硕大无比。
如今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突然看到这寥廓渗入我的心里,世界竟是如此宏大!④我们的整个村落,远在谷底,迷迷蒙蒙,只剩下一个小光斑。
从谷底望去以为是紧密相邻的山峰,原来彼此相距许多小时的路程。
我开始预感到,我仅仅眯缝着眼看到了一线天地,还没有把世界看个真切,并且山外有山,或挺立,或倾倒,这可能有大事正在发生,而有关的消息从未传到我们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山镇里来过。
同时,我心中有什么像指南针一样的在颤动,以一股不自觉的力量拼命指向那辽阔的.远方。
如今,当我看到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时,我才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
1、根据句意,读拼音写汉字。
(4分)我第一次登山,爬到山顶,见到的是深hè、冰雪、天空,头顶宏大liáo廓的天宇,面对无yín的视野,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miǎo小。
2、文中第一段“一个人”与“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3、带序号的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真实景物?哪些是作者产生的联想?请把句子序号写在下面。
(2分)真实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登山人》阅读答案(五)份
![《登山人》阅读答案(五)份](https://img.taocdn.com/s3/m/59f4f0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4.png)
《登山人》阅读答案(五)份《登山人》阅读答案1登山人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
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艰难,不气馁,终于攀**峰顶。
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1.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
第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怎样理解“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不论做什么事,只要遇到困难就要知难而退。
B.不论做什么事,必须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C.不论做什么事,如果太费力气就应该适可而止。
参***:1.知难而退适可而止勇敢攀登2.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人,是无法知晓成功的味道的。
3.B《登山人》阅读答案2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毫不气馁。
赫尔曼黑塞的登山阅读理解
![赫尔曼黑塞的登山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b2e0f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f.png)
赫尔曼黑塞的登山阅读理解作者简介:赫尔曼黑塞(1877~1962年),出生于德国,诗人、小说家。
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二战期间曾致力于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赫尔曼黑塞在创作中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代表作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童年轶事[德]赫尔曼黑塞几天以来,远处的树林已经闪烁着明朗的翠绿光彩,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轻柔的四月云,那片广阔的、尚未播种的棕色田地晶莹闪烁在这温润和煦的气候里,万物都在期待萌发,充满梦幻和希望幼芽向着太阳,云彩向着田野,嫩草向着和风。
从童年时代起,我就总是让自己的回顾同新开垦田地的气息和树林里嫩绿的新芽联结在一起,让自己回到春天的故乡,回到那些我已淡忘、并且不理解的时刻去。
我曾是一个十分顽皮而任性的孩童,从小就让父亲为我大伤脑筋,还让母亲为我操心叹气!那天半夜时分,我惊醒过来,父亲在和母亲说着什么。
你听说布洛西的情况了么?我已经去探望过他,父亲回答说,那孩子真是受尽了折磨。
情况很严重吧?坏极了。
你看着吧,春天来临时,他就要离开人世。
死神已经爬到了他的脸上。
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去看望看望他?也许会对他有些好处。
母亲问。
随你的便吧,父亲回答说,这么点儿大的小孩懂得什么呢?双亲都已入睡,周围一片寂静,而我的心突然变得激动起来。
父母的言语,我虽然似懂非懂,却像一枚果子落进水池而荡起的涟漪,那些圆圈急速而可怕地越转越大,我这不安的好奇心也为之颤动不已我面前浮现出一个漂亮的孩子,他比我大一岁,个儿却比我矮小,他名叫布洛西,一年前成了我们的邻居和伙伴。
那个阳光灿烂的秋天上午,木匠家的鹰从停车棚里逃走了,悠闲自在地停在对面的苹果树枝上,共有十来个人站在大街上仰头望着它,一面议论纷纷地商量着对策。
我自己也不明白,究竟喜欢它被重新捉住呢,还是喜欢它远走高飞。
不久,那只鹰松开树枝,猛烈地鼓动双翼,做慢地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圆形,便无声无息地飞向闪烁的蓝天。
突然间,布洛西朝空中发出一声欢呼:飞吧,飞吧,现在你又得到自由啦!当时,他那只可怜的乌鸦还活着,到处欢蹦乱跳的。
登山者阅读题答案
![登山者阅读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8b7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2.png)
登山者阅读题答案登山者这篇课文的阅读题应该怎样解答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阅读题,仅供大家阅读参考!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
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2)适可而止:恰好可以。
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2.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分别概括三个登山人的不同做法。
第一个登山人: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
第二个登山人: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了下来了。
第三个登山人:知难而前,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4.用“~~~~”画出三个登山时、人碰面后说的话。
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不过,顶峰上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5.写出画线语句的'意思。
山上的风光很美,可你们这个样子根本就无法看到这些色彩。
6.短文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B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C.说明知难而退,能生力气。
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爬山》阅读理解
![《爬山》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0130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e.png)
《爬山》阅读理解
《爬山》是一篇关于人生挑战和勇气的文章,通过讲述一次爬山的经历,展现了坚持和毅力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在文章中,主人公和家人一起爬山。
起初,他们充满热情和活力,但随着高度的增加,主人公感到心跳加速、头涨,身体的不适让他想要放弃。
然而,在看到其他人的坚持和想到自己的目标后,他决定继续前进。
最终,他成功登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就像爬山一样,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但只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制定目标的重要性。
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贵在坚持”的道理。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爬山,也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总之,《爬山》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次爬山的经历,向我们传达了坚持和毅力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我们应该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宗璞《爬山》阅读理解
![宗璞《爬山》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36fbef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2.png)
宗璞《爬山》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爬山宗璞我喜欢爬山。
山,可不是容易亲近的,得有多少机缘凑合,才能来到山的脚下。
谁也不能把山移到家门前。
它不像书,无论内容多么丰富高深,都可以带来带去,枕边案上,随时可取。
置身于山脚才是看到书的封面,或瑰丽,或淡雅,或雄伟,或玲珑,在这后面蕴藏着不可知。
若要见到每一页的景象,唯一的办法,是一步步走。
山是老实的。
山也喜欢老实的、一步一步走着的人。
我们开始爬山。
路起始处有几户人家、几棵大树、一点花草,点缀着这座光秃秃的山。
向上伸展着的路,黄土白石,很是分明。
到了一定的高度,便成为连续不断的之字形,从这面山坡转过去不知通向哪里。
山路不算险,但因没有修整,路面崎岖,很难行走。
我爬到半山腰,已觉气喘吁吁。
转身不需要仰首,便见对面山上云雾缭绕,山脚的几户人家,也消失在那一点绿荫中了。
“能上去吗?”家人问。
当然能的。
我们略事休息,继续攀登。
又走了一段,我心跳,头也发涨,连忙摸摸衣袋中的硝酸甘油,坐了下来。
“不去了,好吗?”家人又问。
当然要去的!只要多休息,从容些就行。
我们逐渐升高,山顶越来越近了。
可以看见对面山头上的三根电线杆,而无须仰首了。
这山头后面的山中有两间小屋。
一前一后。
“那里就是了!”有人叫起来。
大家为之精神一振。
人们加快了脚步。
我还是一步步有节奏地走着,山坳里不再光秃秃。
森然的树木送来清凉的空气。
走着走着。
深深的山谷中忽然出现一堵高大的断墙,巨石一块块摞着,好像随时会倒下来。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月,多少水流风力和地壳变化,叠成了这堵墙。
这倒有点像黄山的景色。
我忽然想起,去年今日,我正在黄山的云海中行走。
对云水洞的向往阻止了关于黄山的回忆。
我们终于到了。
洞里会怎样?因为谁也不曾到过这类的洞,大家都很兴奋。
进洞了,甬道不宽,地上湿漉漉的,洞顶也在滴水。
灯光很弱,显得有些神秘。
前面的人忽然发出一阵惊叹之声,我们进入了一个大厅堂。
头上是一个大圆顶,这样的高大!似乎山也没有这样高。
高考散文阅读——《爬山》 宗璞
![高考散文阅读——《爬山》 宗璞](https://img.taocdn.com/s3/m/43f15ed8011ca300a7c39076.png)
——《爬山》 宗璞
《爬山》 宗璞
我喜欢爬山。 山,可不是容易亲近的,得有多少机缘凑合,才能来到 山的脚下。谁也不能把山移到家门前。它不像书,无论内容多 么丰富高深,都可以带来带去,枕边案上,随时可取。置身于 山脚,才是看到书的封面,或瑰丽,或淡雅,或雄伟,或玲珑, 在这后面蕴藏着不可知。若要见到每一页的景象,唯一的办法, 是一步步走。 山是老实的。山也喜欢老实的、一忆。我们终于到了。洞里会怎样?因 为谁也不曾到过这类的洞,大家都很兴奋。(记叙)进洞了,甬道不宽,地上 湿漉漉的,洞顶也在滴水。灯光很弱,显得有些神秘。(描写)
前面的人忽然发出一阵惊叹之声,我们进入了一个大厅堂。头上是一个 大圆顶,这样的高大!似乎山也没有这样高。(抒情)“那么山是空的了。” 谁说了一向。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惊叹,灯光灭了,眼前漆黑一片,惊叹声变作 惋惜的叹声。我们看到石的帐幔,又是这样高大!(抒情)像是它撑住了黑色 的天空。看到洞顶垂下的石钟乳,如同小小的瀑布。看得最清楚的是路边的一 只骆驼。它站在那里,不知有几千万年了。第五厅较小,身旁石壁上缀满了闪 亮的雪花,头顶垂着一穗穗玉米,不知出自哪一位能工巧匠之手。等我们赶到 第六厅——最后一厅时,看到了一座座玲珑剔透的山峰,在明亮的灯光下,宛 如仙境,据说这里有十八罗汉像。又是正要惊叹时,灯倏地灭了,只妤慨叹缘 悭,不得识罗汉面。但是得睹仙山,也算是到了西天吧。
我登上了始信峰,那是我登山的最终级处。这峰较小,却极秀丽,只容 一人行走的窄石桥下,深渊无底。远看石笋矼,真如春笋出土,在悄悄地生 长。峰顶是一块大石,石上又有石,我没有想到,上面又写着“从容”二字。
我从容地下了山。因为未上天都,有人为我遗憾。想来我虽不肯半途而 废,却肯适可而止,才得以从容始,又以从容终。
登山短文阅读及答案
![登山短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fa9e3e360cba1aa911da72.png)
登山短文阅读及答案《登山》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先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
接着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
最后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交待了他第二走险路的原因。
课文的重点是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
第一次走险路是为了赶上看日出,写得比较详细。
从“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这句话,可以体会到这条路的小和险,这样的小路很难行走,而且非常危险,只要一失足,就会掉进万丈深渊。
列宁为了看日出,果断决定走这条小路。
巴果茨基是走过几次这条小路的,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走的时候也是有点提心吊胆的。
列宁走险路的表现反映了路很“险”,他“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昏目眩”。
“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说明他有点害怕。
但他只是“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
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相比有几处不同:1.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2.列宁先走;3.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为什么还要走险路呢?列宁的话解释了原因。
列宁说了三句话。
第一句讲小路令人望而生畏,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
第二句讲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第三句讲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列宁下山时还走那条险路,正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一个范例。
课文中有一段描写日出时的瑰丽画面,这一方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表达了列宁和巴果茨基历经险路,正好赶上日出,饱览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教法建议1.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小路的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精选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94c2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2.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19分)夏季登山温馨提示1.患有心脏病的人不宜登山。
因为登山体力消耗较大,会加重心脏负荷,容易诱发疾病。
2.应携带充足的饮用水。
特别是天气炎热时,更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
3.最好能带上伞,既可遮阳,又可挡雨。
4.登山时间不宜过长,速度不宜过快,以身体没有不良反应为宜。
5.休息时,不要坐在风口处,出汗后可以稍松衣扣,不要脱掉外衣,以免着凉。
1.根据“夏季登山温馨提示”内容,判断正(√)误(×)。
(9分)(1)登山是所有人都适合的锻炼方式。
( )(2)在山下喝足水后不必再带水,这样可以减少负重。
( )(3)登山运动后,可以坐在风大的地方休息。
( )2.小芳的爷爷患有心脏病,但他坚持要参加朋友们组织的登山活动。
为了爷爷的健康,小芳会对爷爷说:“”(5分)3.小强决定星期日去登山,为此,他在前一天查了天气预报(如图所示)。
请结合材料和天气预报给出建议。
(5分)二、下面是某市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检测结果,请你根据表格内容完成练习。
(15分)检测项目升降趋势检测项目升降趋势体重↑肺活量↓体能↓视力↓1.从上表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是:(7分)2.你为“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写的宣传标语是:(8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30分)基本信息:故事简介: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左边则又长高,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
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丑陋的公爵夫人、渡渡鸟、柴郡猫、蜥蜴比尔、疯帽匠、三月野兔……最后她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梦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登山》古诗阅读后我的联想
![《登山》古诗阅读后我的联想](https://img.taocdn.com/s3/m/b436545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5.png)
《登山》古诗阅读后我的联想《登山》古诗阅读后我的联想古诗《登山》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简练的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展示了登山者攀登崇山峻岭的艰辛与壮美,并蕴含了人生的哲理。
阅读这首古诗后,我不禁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与登山之间的联系。
古诗开篇即描述登山者怀着豪情壮志迈开步伐,踏上高山之巅的决心。
他面对严峻的山峰,却并不退缩,努力攀登。
这让我想起了人生中的困境与挑战。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陡峭的高山,我们会面临各种困难和巨大的障碍。
但正是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才能成长,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就。
在古诗的描绘下,我仿佛置身于险峻的山路之中。
山岭陡峭,令人心生敬畏,但登山者却丝毫不减其决心,勇往直前。
这勇气和毅力引起了我对自身品质的思考。
无论是攀登山峰还是追逐梦想,胆识和坚持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正如登山者不畏艰险,我们应该在人生的旅程中保持韧性和毅力,迎接各种挑战。
诗中描绘了高山之巅的壮丽景色,流露出一种豁达与超越。
登山者抵达山顶,纵目四望,一片壮丽的山川和云海展现在他的面前。
这种宽广的视野令登山者感叹山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待着自己的探索。
这启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登山者站在高山巅峰,看到自己曾经努力攀登过的路程,不仅让我明白努力的重要,也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向前,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世界。
古诗最后几句寄托了登山者的心愿,希望人们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这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的压力和忙碌,我们常常很难抽出时间,放慢脚步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寻找了心灵的平静,这启示我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学会与大自然相处,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安宁。
阅读《登山》这首古诗后,我联想到了人生与登山的共同之处。
人生旅程就像攀登一座高山,需要勇气、坚持和毅力。
登山者攀登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也启示着我们要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宽广的视野。
同时,这首古诗也提醒了我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从而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登山》阅读答案
![《登山》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7b5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e.png)
《登山》阅读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发言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登山》阅读答案《登山》阅读答案6篇《登山》阅读答案篇1登山东蓬莱阁汤云柯千里烟波寻海市,八仙过后我来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山》阅读答案
登山
下午两点钟,登山活动开始了。
我来到山脚下,向上张望,只见玉峰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见青青的草晃动着叶子在和我们招手,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
没有多少时间,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柑桔林。
柑桔已经成熟了,有的就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子在捉迷藏;有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正望着我们傻笑,柑桔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张口便会咬到。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上。
大家热烈地欢呼着:“到了,到了。
”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下俯视,真是一片美景:一条柏油公路穿过全城;一条大沟把城分成两半。
在山脚,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地向东飘去。
那飞庙和参天古树,这会儿看来像点缀盆景的工艺品。
登山活动真有意思啊。
1.按要求填空
(1)“张”字具有________画,第三笔的笔画名称叫做___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_________部,它的音序字母是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张望”是属()解释;“张口”是属()解释。
A.开B.扩大C.看D.表示数量
2.用“√”号选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3.在短文中找出跟“看”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横线上。
4.选择题(在括号内写上答案的字母)
(1)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A.玉峰山B.玉峰山山顶C.柑桔园
(2)“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也想征服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A.我们年纪小,害怕难走的山路。
B.你们年纪这么小,别想爬上山顶。
C.你们年纪虽小,要爬上山顶并不难。
(3)“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
”这句话是属()。
A.拟人句B.比喻句C.夸张句
5.短文可按_______________分成三段,并写出段意。
6.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登山》答案
1.(1)七竖折折钩弓(Z)(2)(C)(A)
2.l7i zh! d@
3.张望俯视望
4.(1)B (2)B (3)B
5.地点转移
第一段:(开头……一定要达到目的地)段意:写我们来到了玉峰山山脚下。
第二段:(于是……一张口便会咬到)段意:写我们来到半山,看到果实累累的柑桔园。
第三段:(不一会……真有意思啊)段意:写在玉峰山山顶,俯视家乡美景。
6.本文通过登玉峰山过程中所见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