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篇大中亚地区伊朗高原地缘结构
高一地理中亚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中亚知识点总结中亚是指位于亚洲大陆中部的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
这片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下面是对中亚地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位置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东临中国,南接南亚次大陆,西衔欧洲大陆,北面是西伯利亚平原。
二、地形地貌中亚地区地形高原丘陵多,主要有天山、帕米尔高原、库页岛高原等。
其中天山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山脉之一,被誉为是世界屋脊。
三、气候特点中亚地区气候干旱,属于大陆性气候。
由于受到山脉阻挡,东部地区相对湿润一些,而西部则是典型的干旱地区。
四、主要河流中亚地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姆河、塔里木河、锡尔河等。
这些河流对于中亚地区的农业灌溉和水资源供给起着关键作用。
五、资源和经济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区之一。
此外,农业和畜牧业也是中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六、文化和人口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多民族聚居。
这里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如哈萨克斯坦的骑马文化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尔卓斯音乐等。
七、地缘政治影响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地带,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世界大国关注中亚地区的战略位置,同时中亚国家也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推动本地区的发展与稳定。
综上所述,中亚地区作为亚洲大陆中心地带,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其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主要河流、资源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都具备着重要的地理意义。
中亚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不仅对当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关系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加强对中亚地区的研究与了解,争取与中亚国家在各个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大国在中亚的地缘战略角力
括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吉尔吉斯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维吾尔族、鞑靼族、东干族、蒙古族。
苏联解体导致原本同属于苏联的中亚五国之间,复杂的政治问题、族群对立、社会分裂、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也发展凸显出来,敏感的民族感情和现实问题交织,致使矛盾激化,甚至兵戎相见。
一件与土地、水资源、施工建设等有关的小事最后可能升级为交火事件,伤亡数人、数十人并不断积累,埋下酿成更大冲突的仇恨种子。
在2010年至2019年的10年间,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边境冲突就高达155起。
2021年5月初,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两国边防军又一次激烈交火,导致共1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2022年1月27日晚,吉、塔两国边防军人发生冲突,造成共17人受伤,1人死亡。
当事军方次日就冲突举行谈判后达成停火协议。
可是,同年9、10月,吉、塔两国边防部队再次发生空前军事冲突,造成数百人死伤,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域外势力渗透中亚,导致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2021年8月,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结束延续20年的阿富汗战争。
这成为对中亚地区产生前所未有影响的重大事件。
塔利班在阿富汗卷土重来,与其相邻的中亚国家如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都被动地加强了边境地区的防务。
由于美国支持的阿富汗政府的副总统萨利赫是塔吉克族,在塔利班重新执政后,萨利赫率阿富汗塔吉克族人坚持抵抗,最后因抵抗失败退入塔吉克境内。
还有一些前阿富汗政府军部队集体逃往乌兹别克斯坦和伊朗等邻国,导致与相关国家产生纠纷。
另外,域外大国对地区国家施加的影响,也导致地区国家的骚乱和局势动荡。
如2005年发生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导致中亚五国曾经都是苏联的加盟国中亚五国在边界划分上争议不断292024.03军事文摘中亚地区反恐形势严峻“C5+1”领导人峰会。
在其发布的哈萨克斯坦骚乱之后,同年6月20美国积极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试图增加影响力。
中亚地理知识点高考
中亚地理知识点高考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
在高考中,掌握中亚地理知识点对于理解世界地理格局、认识区域间相互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中亚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介绍中亚地理知识点。
一、中亚地理位置中亚地理位置北临西伯利亚高原,东临蒙古和中国新疆,西临黑海和里海,南界伊朗、阿富汗和南亚次大陆。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二、中亚地形地貌中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
北部为广阔的高原和山地,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多条山脉,如天山、帕米尔高原等;东部为贝加尔山地和南阿尔泰山地,地势较高;西部为喜马拉雅山和库尔勒山脉,地势陡峭;南部则为喀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地势高峻。
中亚地貌以山地、高原、盆地和河谷为主,其特点是海拔高度差大,地貌陡峭。
三、中亚气候特征由于地形的影响,中亚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干旱气候特征。
大部分中亚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气温季节差异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干旱。
受到天山山脉的影响,南北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南大北小”的区域差异。
四、中亚经济发展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区。
石油和天然气是该地区的主要出口产品,对于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此外,该地区还有农业和畜牧业资源丰富,较为发达。
一些国家还发展了制造业和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总结:中亚地理知识点涉及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掌握中亚地理知识点对于理解世界地理格局、认识区域间相互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中,考生可结合地图、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复习,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拓展知识面,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下册中亚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中亚地理知识点中亚地区是一个广阔的地狱,横跨中国西部、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等国家。
拥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文化和复杂的政治格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1、地形中亚地区因地势高原,山地和沙漠而著称。
地区内的山脉主要有天山、帕米尔和喀吾都拉山脉。
天山山脉是中国西部的一条重要山脉,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中亚地区重要的自然分界线,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
帕米尔山脉位于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之间,是全球最高的山脉之一。
喀吾都拉山位于塔吉克斯坦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脉之一,它是中亚地区的天然分界线。
2、气候中亚地区的气候因地势、纬度和海洋气流而异。
西部和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暂,冬季漫长;南部地区气候炎热、干旱,旱季持续时间更长。
该地区的地形是充满挑战性的,因此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很大。
3、资源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
该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输出地和石油输出地之一。
卡拉库姆沙漠是中亚地区的沙漠之一,占地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公里。
该地区拥有广泛的草原、森林和天然水源。
4、文化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交汇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的诞生地。
该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
塔什干、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是该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拥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遗址。
5、政治中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十分复杂,长期以来曾是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部分地区独立建国。
多个国家之间争夺利益,政治冲突不断。
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和乌克兰危机等事件都牵扯到中亚地区。
总之,中亚地区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丰富的资源和复杂的政治格局。
深入了解中亚地区的各种知识点,对理解全球地缘政治、发展全球化市场和人类文明的演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考地理中亚知识点
高考地理中亚知识点中亚地理知识点是高考地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亚是指位于亚洲中部的一片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亚地理的主要知识点。
一、中亚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内陆地带,东临中国,南接南亚次大陆,西南与西亚、南西临中东地区相连,西北接俄罗斯和蒙古,北临西伯利亚平原。
地理位置独特,处于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
二、中亚的地形地貌中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要地形类型。
其中包括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和库页尼河盆地等。
天山山脉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地理特征之一,东天山和西天山相互平行,形成了塔里木盆地。
三、中亚的气候特点中亚地区的气候受到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寒夏热。
由于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季风影响较小,降水稀少。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干旱,气温差异大。
四、中亚的经济地理中亚地区的经济以农业和矿产资源为主。
农业方面,以小麦、棉花、水稻、烟草等为主要农作物。
矿产资源方面,中亚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黄金、稀土等资源,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区域。
五、中亚的人口与民族特点中亚地区人口众多,主要由突厥系民族构成,包括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土库曼族、吉尔吉斯族和塔吉克族等。
这些民族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
六、中亚的交通与通信中亚地区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有着便利的交通和通信设施。
其中,铁路和公路交通发达,方便各国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
七、中亚的环境问题中亚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沙漠化、农田退化和气候变化等。
缺乏水资源对中亚地区的农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沙漠化和农田退化也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
总结起来,中亚地区作为高考地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我们需要了解中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经济地理、人口与民族特点、交通与通信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关键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亚地区的特点和其在世界地理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我们在高考地理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有力支持。
中亚地区的地缘格局将如何调整
中亚地区的地缘格局将如何调整中亚地区作为一个地缘政治重要的区域,其地缘格局正逐渐发生调整。
过去几十年来,中亚国家在地缘关系上的主导角色一直由俄罗斯独占,但近年来许多因素正促使这一格局发生变动。
本文将探讨中亚地区的地缘格局将如何调整,以及可能对该区域和全球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中国正逐渐成为中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伙伴,并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合作项目如“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中亚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中国成为中亚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国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重新定义中亚地区的地缘格局,并可能对俄罗斯在该区域的主导地位造成一定的挑战。
二、俄罗斯的角色虽然中国的崛起对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但俄罗斯仍然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玩家之一。
俄罗斯通过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文化和语言影响以及经济合作等方面,继续维持其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力。
此外,俄罗斯对中亚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具有掌控权,这使得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的筹码。
然而,俄罗斯面临着挑战,即中国的崛起以及其他国家如美国和土耳其的地缘政治投入。
因此,俄罗斯可能需要调整其在中亚地区的策略,以维持其地缘政治利益。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角色除了中国和俄罗斯,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格局调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国在过去几年中加强了对中亚地区的关注,试图通过一些军事、经济和政治手段来增加其在该区域的影响力。
土耳其也在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并试图扩大其地缘政治影响范围。
此外,欧盟、印度和伊朗等国家也都在寻求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并希望在该地区发挥更大的地缘政治作用。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将进一步推动中亚地区的地缘格局调整,并可能导致新的地缘政治平衡。
结论中亚地区的地缘格局正在发生调整,中国的崛起和其他国家的参与正在重新定义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愿望使其成为中亚地区的重要参与者,并对俄罗斯在该区域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
伊朗高原的战略地位
【地缘看世界(十三)】大中亚地区——伊朗高原的战略地位2013年02月21日19:18:01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整个大中亚地区由于高山阻隔,基本是属于气候干燥的内陆地区。
不过相比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还是可以更适合人类的生存的。
尤其是在伊朗高原上面还诞生过“波斯文明”,波斯帝国亦曾经称霸一时。
当然伊朗高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气候条件比青藏高原要好。
事实上他的战略位置决定了他的命运我们知道,在人类的迁移过程中,山脉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一方面必须正视山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得益于山脉所提供的保护。
这使得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圣山。
那就让我们看看在这片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上都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山系)让我们先看看欧洲,整个欧洲地区实际上是一个大平原地区。
只是在他的北、东、南方向各有一条山脉(山系)将它保护起来。
分别是:北面——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这条山脉位于文明的边缘,由于山的那边并没有陆地了,所以它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为欧洲大陆遮挡北冰洋的冷空气。
东面——乌拉尔山脉。
作为横亘于欧亚大陆中间的一条山脉,他与南面的里海共同成为了欧亚大陆的分界线。
而二者之间的那个缺口,就成为了欧亚游牧民族进出的主要通道。
在有些时候它也起着传播文明的作用。
南面——阿尔卑斯山系。
这是一条决定欧洲历史的重要山系。
它的南面就是地中海,生活在这里的人按中国人的说法是“背山靠海”。
既然有着如此优越的环境,那么在这里诞生了欧洲最初的文明也就不足为怪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条断断续续的山系,从巴尔干地区向西一直延伸到“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
在其中还向北向南分出了一些旁支。
由于它太过于零散,以至于其中的很多段都有其他的名字。
而中间最主要的一段就被称作“阿尔卑斯山”。
正是由于阿尔卑斯山系的这咱特点,它又被地质学家们称作“阿尔卑斯褶皱带)现在说说非洲吧。
非洲的地形可以说的上是南高北低,在我们目前所要关注的北部非洲应该说有两处地形需要关注:一处就是西北部与西班牙隔海相望的阿特拉斯山脉。
伊朗重点知识点总结
伊朗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伊朗位于中东地区,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国家,东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北隔波斯湾与伊拉克相望,北与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相邻,东北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
伊朗是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为亚洲第18大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多山,且有沙漠。
主要的地形有三大板块,即伊朗高原、马苏尔平原和海岸山脉。
二、历史文化伊朗是波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伊朗,有着各种形式的文化名胜古迹,包括波斯帝国的历史遗迹、伊斯兰教文化和宗教遗产等。
伊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波斯帝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在古代,波斯人创造了波斯语,波斯文化在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平。
伊朗也是世界上伊斯兰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伊朗人民的宗教信仰深厚,伊斯兰文化对伊朗的影响深远。
伊朗的宗教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都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政治体制伊朗的政治体制是伊斯兰共和国,伊朗的最高领导人是最高领袖,总统是政府的行政首脑。
伊朗的政治体制融合了传统的伊斯兰文化与现代的政治制度,保持着强烈的伊斯兰特色。
伊朗的最高领袖具有很大的权力,负责指导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是伊朗政治的最高权威。
伊朗的立法机构是议会,由290名议员组成,负责制定和审批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议会是伊朗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监督政府、制衡权力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伊朗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巨大。
石油是伊朗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国家出口总额的大部分。
伊朗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钢铁、铜、铝、铅、锌、黄金、银、煤炭等。
农业也是伊朗的重要产业,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农产品,如小麦、水稻、玉米、蔬菜、水果和茶叶。
伊朗的工业和制造业也比较发达,拥有多个不同的产业部门,包括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等。
伊朗制造业发展迅速,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
大中亚地区欧亚非大陆腹地与兴都库什山脉
大中亚地区——欧亚非大陆腹地与兴都库什山脉分析完了伊朗高原的在欧亚非大陆的战略地位。
我们现在需要将镜头拉近一点,具体看看这片高原和与之相邻的那几块多事之地。
在这里你将看到在国际新闻中出镜率很高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开伯尔山口、瓦罕走廊、帕米尔高原。
当然还有那让美国挥之不去的恶梦——塔利班。
先上张《伊朗高原地缘结构图》大家仔细看看这块地方的地形情况我们前面说过,伊朗高原的东面是帕米尔高原。
我们一般认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但最起码在当地人心目中帕米尔高原才是真正的“世界屋脊”(帕米尔就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做为东方几大山脉的发源地,帕米尔高原的确当的起这一称号。
其实帕米尔高原除了向东延伸出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几条重要山脉外,它向西也长出了一条山脉。
这就是“兴都库什山脉”,正是这条横亘在阿富汗境内的山脉将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地区、伊朗高原连接在一起。
也使得这三个地区最终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区。
兴都库什山脉有时会被当做“帕米尔”的一部分;而由于它的地形过于复杂,难以确定边界,有时也会跟伊朗高原放在一起研究。
不过更多的时候它是做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存在。
我们在分析印度的地缘情况时说过,古印度印度的西面有一系列的高山做为屏障,这其中南面的部分属于伊朗高原边缘的山地,而北面的部分就是兴都库什山脉了。
前面我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在解析伊朗世界级的地理位置了。
如果说伊朗高原是亚欧(非)大陆的枢纽,那么它东侧的兴都库什山脉与帕米尔高原就是这个枢纽东部的桥头堡,在很长一段时间东亚、中亚地区与南亚之间的交通必须通过这两个地区。
即使南在这种地缘优势仍然存在(看看美国在阿富汗的困境就知道了)。
带实上在伊朗高原的另一侧也存在类似的桥头堡,那就是安纳托利亚高原(土耳其本部)和大高加索山脉(格鲁吉亚所在地),这一地带控制的是南部欧洲与亚洲之间的交通。
不过这目前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所以我们还是把话题转回“兴都库什山脉”。
伊朗高原的地缘分析与印度
伊朗高原中间是盆地,由于中间山脉的融,又可以分成东西两大块区域。
现在伊朗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西边那部分,那里也是波斯人的核心区。
对于东边这一区域(包括中间那条山脉的一部分),主要居住的民族被称为“俾路支”人,从人种和语言上来说和波斯人差不多。
出于地缘的关系,这块地区一直是波斯人进行管辖。
只是在阿拉伯人在7世纪强盛后,被阿拉伯帝国管理过三百多年,不过那时候波斯人亦已被阿拉伯人所征服。
在阿拉伯的势力消退后,它并非没有在这片高原上留下痕际。
最起码这片高原上的部族都成了穆斯林。
只不过波斯人选择了“什叶派”,而俾路支人选择了“逊尼派”。
我无法得知俾路支人选择和波斯人不一样的教派是有意为之,还是阿拉伯人刻意安排。
不管原因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这块地区成为了一个充满变数的地区。
在阿拉伯人离开这片高原以后(7—11世纪),伊朗人还是能够保有对这片高原的影响力的。
不过随着北亚的蒙古人在欧亚大陆史无前例的扩张,伊朗高原也不可避免的成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按说蒙古帝国的势力消退后,做为地主的波斯人应该还是会重新掌管这块地区的。
不过在16世纪,中亚的突厥人借着蒙古人的余威向南扩张,情况又发生了些许变化。
这些自称是成吉思汗子孙的突厥人第一次将势力伸向了南亚次大陆。
这一次他们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莫卧尔王朝。
伊斯兰教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在南亚次大陆上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
有人曾经把莫卧尔王朝和清帝国做过对比,发现这两个由马上民族征服农耕文明而建立的王朝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比如都建立了一套独立于原有民族文化的贵族体系,但又不过份干涉原有文化的发展;都在版图上有着突破性的扩张(即将原有的边缘地区和农耕文明融合在一起);当然在西方殖民者的面前都有着相似的下场。
如果深入对比,还能找出很多有趣的角度。
不过今天我们所要关心的是,突厥人这次将伊朗高原东部的这片山地带入了莫卧尔王朝,或着说带入了印度。
这块嫁妆就是“俾路支”地区。
当然开泊尔山口附近的那些山地也成了莫卧尔王朝的缓冲地。
伊朗地缘环境分析
伊朗地缘环境分析伊朗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在波斯湾只比沙特少,不过伊朗土地的质量比一片沙漠的沙特好得多。
伊朗人口8165万,其中德黑兰1100万,是全国唯一的超大城市,放在全球可以排进前20位。
伊朗有31个省,德黑兰省的面积只有1.8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00万,而且还在高速增加中。
德黑兰距波斯湾有600多公里,北边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南边是卡维尔盐漠,都是人迹罕至之处,不过东西方向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
丝绸之路在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这条线,有点像我们的河西走廊,也是位于祁连山脚下,靠雪山融水滋润,同样是丝绸之路的要道。
德黑兰有点像我国河西走廊武威、张掖这种重要的中转站。
1627年,英国人来到这里,统计到德黑兰大约有三千人。
1796年(清嘉庆元年),波斯卡扎尔王朝定都德黑兰。
波斯历史悠久,古老程度和我们华夏文明不相上下,德黑兰已经是第32个首都。
1797年,定都后第二年,德黑兰人口只有1.5万,显然大多数人都不愿立即搬迁过来。
1939年,也就是二战爆发前,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德黑兰人口约为50万。
二战后伊朗依靠石油出口,经济实力大增,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德黑兰的人口增长率急速攀升。
人口快速增长与经济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1970年代,我国还没有改革开放,德黑兰却满大街小汽车,川流不息,和苏联非常相似。
1979年,也就是伊朗与美国交恶,两伊战争前夕,德黑兰人口达到500万左右。
短短四十年,德黑兰人口增长10倍,人口快速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全球大概只有我国的深圳能相提并论。
随着两伊战争开打,伊朗受损严重,经济上一直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城市化速率减缓,但毕竟人口基数大,现在是世界级大城市的规模。
如今德黑兰1100万人口,相信不用太久能达到1500万,是当初定都时的1千倍。
由于人口拥挤不堪,近年来伊朗也有迁都的规划,有沙赫鲁德、伊斯法罕、塞姆南等候选城市,但具体迁往何处,一直没有定论。
德黑兰北边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南边是卡维尔盐漠,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座山脉和这个沙漠。
区域地理中亚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中亚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中部,东临中国,南毗阿富汗和伊朗,西接里海,北靠俄罗斯。
它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交通和经济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二、地形地势中亚地区地形多样,有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和阿尔泰山脉等重要地貌。
其中天山山脉为整个中亚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分为北天山和南天山,北面是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面是中亚地区,山脉呈东西走向,主峰皆海提峰的海拔7700米。
地势地形起伏较大,山地、高原和平原区域并存。
三、气候中亚地区气候类型复杂,有寒冷干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两种类型。
极端气候条件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诸多困难,冬季极冷,夏季高温,降水不足,干旱现象较为严重。
四、自然资源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土地资源。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尤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居全球前列。
五、经济发展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矿产开采和工业为主,其中农业主要以棉花、小麦、水稻、瓜果等作物为主,矿产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为主,工业主要以炼油、化工、冶金为主。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和实施,中亚地区正在积极发展经济与贸易。
六、居民与生活中亚地区民族众多,居民主要为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和土库曼族等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人口密度低,居民主要分布在河流流域和山地之间的盆地、独立城市。
生活方式多样,以游牧和农耕为主,部分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
七、地缘政治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地位重要,是欧亚大陆的交通和经济要冲,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缘政治竞争激烈。
俄罗斯和中国等大国争夺中亚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和欧盟也在该地区投入大量精力,试图改变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综上所述,中亚地理知识点总结包括了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居民与生活和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中亚峰会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亚峰会知识点总结一、地理1.1 位置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毗邻西亚(西南亚)、南亚、东亚和俄罗斯。
东邻中国,西接西亚国家,南临南亚国家,北接俄罗斯和蒙古。
1.2 地形中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等。
其中,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等高山地带是该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
此外,该地区还有阿姆河、塔里木河、锡尔河等重要河流,以及巴尔喀什湖、阿拉尔海等重要湖泊。
1.3 气候中亚地区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干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干冷。
气候条件对农业和水资源开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历史2.1 古代历史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在古代,这里曾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帝国、蒙古帝国等多个大帝国的疆域,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
2.2 近现代历史近代以来,中亚地区曾先后受到俄罗斯、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影响和统治。
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五个国家相继独立,成为独立国家。
2.3 中亚峰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发展,1991年,五个中亚国家首次举行了峰会。
此后,中亚峰会成为这五个国家间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地区内部的和平与稳定。
三、经济3.1 经济状况中亚地区经济以农业、矿产和能源资源为主。
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加之气候条件恶劣,造成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此外,近年来,受到地缘政治、国际贸易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经济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3.2 合作发展中亚峰会为地区内国家提供了加强经济合作的平台。
该地区的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贸易投资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3 区域一体化中亚峰会成员国致力于推动地区内的一体化进程。
他们在经济领域制定了多项合作协议和计划,包括扩大贸易、降低关税、加强金融合作等。
中亚知识点总结高中
中亚知识点总结高中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
这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历史上一直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了解中亚地区的知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亚洲大陆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环境1. 地理位置: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东临中国,西接欧洲,北与西伯利亚接壤,南面与阿富汗、伊朗等地相连。
这一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 地形地貌:中亚地区地形复杂,山地、平原、盆地、沙漠等地形地貌各异。
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库赫泰山、巴尔喀什湖、阿尔泰山等地理景观展现了中亚地区的壮丽风貌。
3. 气候条件:中亚地区气候多样,北部气候寒冷,南部气候炎热。
典型的旱区气候使鸡公山、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等沙漠景观得以形成。
二、历史文化1. 古代文明: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明在这里形成并发展。
大夏国、康居国、匈奴、西夏等古代国家在这一地区繁荣兴盛。
2. 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自7世纪开始传入中亚地区,成为中亚地区的主要宗教。
这一地区的建筑、艺术、文学等方面都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影响。
3. 汉唐文化:汉唐王朝时期,中亚地区曾是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重要桥头堡,不少唐代的大诗人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字作品。
三、政治经济1. 独立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是中亚地区的重要成员,它们在政治经济上各具特色,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
2. 资源富集: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不过,由于地缘政治复杂、外部势力干涉等原因,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十分顺利。
3. 地缘关系:中亚地区地缘关系错综复杂,受到俄罗斯、中国、美国等大国的影响。
中亚地区的国家之间既存在合作,也存在矛盾和冲突。
什么是中亚 ——地缘身份、内部结构与复线历史
世界观133区域知识及其分类框架是我们认知历史和当下世界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思考和理解世界秩序与全球互动的关键环节。
对于世界区域内部结构的认知,构成了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使我们得以面对外部秩序的复杂变化,同时也使我们从这种复杂变化的背后,去反观自身内部的阶段性与结构性变迁。
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独特的历史语境与传统,中国周边的区域正在扮演越来越立体而丰富的角色,其中,中亚(Central Asia)的历史与当下定位尤其值得关注。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亚位于世界最大的连片陆地——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经长期扮演着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交往桥梁的重要角色,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贸易活动与信息交流的重要周转地区。
在近代,整个世界力量中心从陆地逐渐转向海洋,这一区域又成为世界列强博弈的舞台。
随着苏联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所构成的当代中亚,开始形成新的身份认同与对外认知框架,从而为这一区域的未来发展打上新的时代烙印。
而且,由于联结东亚、俄罗斯、西亚、南亚以及高加索地区的独特区位,在当下的全球治理与安全框架中,中亚必然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层面来看,正如英国学者汉布里所指出的,中亚在人类历史上起了两种独特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矛盾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中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以及缺乏交通上的自然通道(中亚多数大河都注入北冰洋),中亚的主要作用是隔开了其周围的中国、印度、伊朗、俄国等文明。
另一方面,中亚的古代商路,也为周边诸文明提供了一条细弱但又绵绵不绝的联系渠道。
[1]可以说,封闭性与联系性共存的状态,构成了中亚在欧亚大陆乃至整个前近代世界的基本图景,并成为我们理解当代中亚及其区域定位的基本前提与基础。
一、地缘身份长期以来,作为欧亚大陆东西段之间的交流通道,中亚缺乏稳定的政治结什么是中亚?*—— 地缘身份、内部结构与复线历史袁 剑[关键词]中 亚 地缘结构 中亚历史叙述封闭性与联系性共存的状态,构成了中亚在亚欧大陆乃至整个前近代世界的基本图景,并成为我们理解当代中亚及其区域定位的基本前提与基础。
封闭却不闭塞的伊朗高原,可攻亦可守的地缘结构(上)
封闭却不闭塞的伊朗高原,可攻亦可守的地缘结构(上)翻开亚洲地形图时会赫然发现,在图兰低地与两河平原之间横亘着一处高原,直接隔开了阿姆河锡尔河所在的河中农耕区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在的两河流域农耕区,同时也隔开了北边在中亚草原驰骋的突厥人与南边在西亚鲁卜哈里沙漠跋涉的阿拉伯人。
这片高原就是东西长25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面积约270万平方公里的伊朗高原,更由于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曾建立多个时期波斯帝国,故也称“波斯高原”。
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形图伊朗高原之所以称为高原,主要是基于其整体的海拔高度(平均海拔1000~1500米)。
其实如果从地貌的相对高度而言,伊朗高原更像是一个四周环山的闭塞式山间盆地。
绵延于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在伊朗境内分成了两个支脉,像张开的两个手臂,把伊朗紧紧地环抱起来。
厄尔布尔士山脉最高峰-达马万德山,高约5610米。
是伊朗最高峰,也是亚洲最高的火山一支是沿着里海南岸绵延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如波涛般起伏不定,最低的是低于海平面十多米的里海洼地,最高处是海拔5604米的锥形火山达马万峰。
厄尔布尔士山脉向东是支脉之一的科佩特山脉,山脉尾端在到达伊朗和阿富汗边界之后,再向东向南,连接上兴都库什山脉。
另一支是遥瞰波斯湾的扎格罗斯山脉,属于高加索山脉的南支脉,起自伊朗西北部的乌尔米耶湖,一直向东南延伸到霍尔木兹海峡。
扎格罗斯山脉其实包括了多条平行山脉,似乎是为了严密保护波斯人而额外加的几道锁链。
绵延1200公里的扎格罗斯山脉是一条天然分界线,历来是不同文化、政体之间的边界(航拍)伊朗的国土,也可以称为三山夹两原,与新疆的三山夹两盆非常相似。
它的国土北面,是濒临里海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它的国土中部,,它的国土南部,是的巨大的扎格罗斯山脉。
厄尔布尔士山脉与库赫鲁山脉之间,是广阔的伊朗高原,其间散布着两大沙漠——卡维尔盐漠和卢特荒漠。
库赫鲁山脉与扎格罗斯山脉之间,是狭长的岭谷相间的高原宽谷,宽谷平原与山岭近乎平行排列,海拔接近千米,分布着法尔斯省和伊斯法罕省的可耕农地。
伊朗高原地理位置为什么这么重要?有3大关键因素
伊朗高原地理位置为什么这么重要?有3大关键因素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形图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所谓的三洲就是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就是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大家都知道中东是个火药桶,很多人都能或多或少的说出几点原因。
比如宗教矛盾、历史矛盾,还有域外大国为了控制石油而开展的各种博弈等。
而中东的一个关键因子就是伊朗。
伊朗高原伊朗是伊朗高原的前沿国家,它位于亚洲西南部西亚的心脏地带,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东连中亚,西通欧洲,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疆域辽阔,地势险要,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
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历史宗教文化遗产决定了它在中东和海湾地区的重要大国地位。
伊朗周边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高原上,属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至1500米之间。
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
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
伊朗高原-沙漠壹保障亚洲大陆的天然战略屏障伊朗高原地缘结构在西南亚地缘政治中最具历史意义现象的是,扎格罗斯山脉往东与兴都库什山、继而与印度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连为一体,与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一道形成世界最壮伟的、由西而东保障亚洲大陆“枢纽地带”的“扎格罗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天然战略屏障。
正是有了这道战略屏障,除中世纪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外,伊朗在古代和近代已被肢解为多个伊朗高原国家(包括伊朗全部及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等),但这些国家最终还是成功地抵抗了西方列强的侵犯,并使其避免了印度那样完全被殖民地的厄运。
印度由于被屏蔽在这道战略屏障之外,并在近代被英国长期殖民,最终沦落为宗主国英国抛在南亚的“雾都孤儿”。
高考地理知识库伊朗高原-精选文档
高考地理-知识库-伊朗高原
伊朗高原,位于帕米尔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之间,北邻里海、图兰低地和兴都库什山脉、科彼特山脉与厄尔布尔士山脉;南滨波斯湾、阿曼湾和阿拉伯海;东缘有基尔塔尔山脉与苏莱曼山脉;西南缘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有莫克兰山脉。
各山都很高峻,山脉与谷地交错排列。
为一四周环山的闭塞式山间高原。
伊朗高原东西长25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
内部地势起伏不大,海拔1000~1500米,多山间盆地,其间盐沼、荒漠广布。
高原内部有卡维尔、卢特与雷吉斯坦三个荒漠。
伊朗高原是由于阿拉伯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块碰撞之后
形成的多折山脉带地形。
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近代仍为国际交通要冲。
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夏热,冬冷多风,内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盐沼。
东部沙漠地区减少到100毫米左右,西部山地区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年平均降水量达500毫米以上,沿里海一带年平均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炎热潮湿,可生长亚热带植物。
伊朗高原的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伊朗高原大部分地区有水的绿洲可以种植小麦、棉花且拥
有有煤、铁、铅、锌、铜等资源。
河、湖两岸零星散布的绿洲是高原主要人口聚居地,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生产小麦、甜菜、葡萄和绵羊。
农业、居民点、交通线受地形与水源的限制,大部集中在山麓地带与山谷中。
中等高度山地为夏季牧场。
伊朗的地缘政治
2012年03月16日新浪文史伊朗地形现在的伊朗国土只是历史上波斯帝国时期国土面积的一小部分。
公元前6世纪中期,伊朗人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取代了他们的前驱米底主国,建立了历史上称为“波斯第一帝国”的强大国家。
随着帝国诸王的不断开疆拓土,帝国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辽阔的国家。
几乎囊括了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三大古文明中心。
在帝国统治的300年间,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
帝国境内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并对古代世界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领土,由领陆、领海、岛屿及其它们的上空和底土组成。
伊朗有面积 164.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疆域辽阔,属于面积广大的致密型领土。
伊朗的领土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
伊朗频临中亚、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周边政治、民族环境复杂。
又属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再加上处在世界能源宝库核心位置,历来是国际争夺的焦点地区。
伊朗保卫国防的任务艰巨。
伊朗与邻国接壤的陆地边界线为5434公里,水域与邻国接壤有2O公里。
其北部与亚美尼亚共和国接壤的边界线为40公里,与阿塞拜疆共和国接壤的边界线为768公里,与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接壤的边界线为1206公里;西南部与伊拉克的边界线为1270公里;西北部与土耳其的边界线为470公里;东北与阿富汗的边界线为850公里;东南与巴基斯坦有830公里的边界线;濒临波斯湾和阿曼湾,海岸线为188公里。
隔海与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等国相望。
伊朗地处伊朗高原西部,高原和山地约占国土面积90%。
从整个地势上看,高原之巅的伊朗几乎陷在群山环抱之中,多山间盆地和盐湖。
伊朗东部地区是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
伊朗中部为辽阔的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地势较平坦,多沙漠和草原。
中部高原荒漠面积有226776平方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取得地缘中心地区。
我看过一篇文章,他将中国的地理分为四点四边一中心,四点为关中、华北、江左、四川,四点两两相连的四边为山西、山东、汉中、荆州,一中心肯定就是中原。
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或较大的割据势力一般都是在四点上,因为四点上进可攻,退可守,势力若要壮大就必须争其两边。
如果要统一天下,就必须逐鹿中原,也就是取得地缘中心地区。
我想这也是地缘政治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吧。
当然古今各方面是不一样的。
古代中国考虑地缘,是不需要考虑到西域、波斯甚至于罗马的,但现在说地缘,就必须放眼全球。
这也是地缘政治的发展。
——————————————————————————————————————————————————————
哥们,我说到正点子上去了,不知道你是否看明白我的真实含义。
地缘政治学家说地缘政治是一门学科,因为地缘政治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但是波斯帝国的发展不能够证实地缘政治的研究成果,反而是证伪。
波斯帝国占据了最好的地缘位置,有强大的意识形态,但是波斯没有主导过欧亚大陆地区,按照地缘政治的理论,波斯帝国应该是有着主导欧亚大陆的必然性因素的。
本贴主是看懂了我的疑问的,所以三缄其口。
我看了回帖,可以毫不客气的讲,只有我一个人在和楼主探讨地缘政治理论及其实证,其他人都没有真正看懂并从这个角度和楼主探讨。
我对地缘政治理论的看法:
1、国家政治实力起着最为重要作用的是意识形态(包括了国家组织动员能力),即国家政治精英集团的意识形态创新和运行能力;苏联的强大是当时意识形态足够强大,没落也是意识形态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8-13世纪阿拉伯的强大是当时意识形态足够强大,没落也是意识形态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古代中国强大是当时意识形态足够强大,没落也是意识形态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2、国家政治实力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国民的智商、平均教育水平以及基于以上两点的科技创新能力。
3、国家政治实力起着比较重要作用的是地缘政治。
按照我以上的观点,可以解释波斯帝国没有占据欧亚大陆政治中心的原因:国民智商不够高,平均教育水平由于YSL的强大意识形态上不去,所以科技创新能力长期滞后。
识形态上也好,只要任何一个因素足够强,强到可以弥补其它因素的缺陷,并压倒竞争者,那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当成决定性因素。
”是有道理的。
这个帖子里有很多朋友都对地缘有自己的看法,并非只是我在唱独角性
之所以要研究地缘是因为他是其他因素的基础,也就是说比如宗教、民族、经济等因素研究到深处会发现其实都跟自身的地缘状况有联系。
当然地缘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对地缘起决定性的影响了。
比如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开挖就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地缘格局。
至于波斯为什么现在主导过欧亚大陆地区,我想我已经解释过了,可能广州月生没有看见。
其实
波斯也曾经建立过横跨欧亚非的帝国,在2500年前,它已经成为过世界的最强者了。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得中原者得天下”,其实也是对中心地带的一种解释。
其中的逻辑关系并非是得中原者就一定会得天下,而是得天下者必得中原。
伊朗高原为中心的地区是“欧亚非大陆的腹地(中心地带)”,而并非一定是全世界的腹地。
正如麦金斯所定义的“中心地带”实际上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
而我的“新世界岛论”中将美国定义为新的世界中心。
这三个中心所涵盖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些中心的角色是可以转变的。
当世界的权力越来越有重新回到欧亚大陆的迹象时,我们必须重新重视对这片大陆的研究。
由于在新的千年中,欧亚大陆的三个边缘地区和一个中心地带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已经在地缘上达成了基本平衡。
那么大家拓展空间的目标自然就会指向这一腹地。
这一腹地做为联系上述四个地区的纽带,谁掌握了都会打破业已存在的平衡。
更何况这一腹地还是联接另一处潜力地区——非洲的桥梁。
前面有朋友问,现在海空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伊朗还能否保有其大陆核心的地位。
这个问题要这样看,交通只是地缘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他与周边国家的地缘关系,或者说距离。
打个比方说在这一中心地区建立空军或导弹基地,它所能覆盖的半径中可包含的重要地区肯定要比其他地方多。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还有很多影响)
放张示意图,大家对这块地区的位置更清楚些
———————————————————————————————————————————
人权、金融、货币、石油、宗教、媒体、投票箱、转基因等全都武器化,异化成为霸权主义的衍生品。
从这个意义说,霸权的背后是武器,民主、人权等的背后是霸权;
这是他对“地缘自古就是种族的延续”观点的再次延续,也就是说地缘即军事力量,或者说,地缘是长期的军事实力(含试用军事实力的意志)决定和体现的;
不得不说这片高原的主人——波斯人。
要知道伊朗高原的南边是阿拉伯人,北边是突厥人。
这两大族群都曾经建立过强大的帝国,而且同化能力不一般。
阿拉伯人靠的是宗教扩张,而突厥人在语言上有着极强的融合能力(有一入突厥,永为突厥之说)。
最终波斯人还是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即使在突厥人占据了伊朗高原西面的小亚细亚(安卡托利亚高原)之时,波斯人能仍保有伊朗高原。
目前这片高原除了东北和东南小部为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所有外,基本为伊朗所有(这两块地方的部族也为东伊朗人种),另外波斯人在北边的里海平原和南边的两河平原还有一小块突出部。
阿拉伯人那强大而又适用于游牧民族的宗教,并非没有在波斯人身上留下烙印。
但波斯人最终选择了特立独行的“什叶派”以对抗绝大部分阿拉伯人所信奉的“逊尼派”,这和俄罗斯人选择东正教而不是天主教的理由类似,都是为了保持独立性。
这些宗教内部的教派在我们东方人看来似乎没多大区别。
但了解历史的朋友会知道,教派内部的争斗很多时候会甚于与异教徒的矛盾。
这和中国人的“襄外必先安内”有着相似的理由。
而从相对高度看,它其实是一个盆地,四面都是山地,中间为大的盆地。
有一条山脉将这个盆地大致划为两块。
因此东伊朗地区和兴都库什山脉的联系更显紧密一些,这块高原东面的一部分因此也成为了阿富汗的国土。
伊朗高原的这种封闭性很好的保护了波斯人的安全,使他们能历尽千年而不倒。
然后伊朗高原又是开放的,在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适时的留出了四个山口。
分别与南亚、中亚、西亚进行交流。
而南边的那个山口又为波斯人的海上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的两河平原、图兰平原、印度河平原保有战略性的优势。
这种优势直到上述地区能够从更远的地区获得足够的战略纵深后才被打破。
当然高地民族的这种优势不能仅仅停留在高上,还需要有足够大的自我发展空间。
另外这种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成为极限之地后会影响种族的生存与繁衍。
这也就是高度更高的帕米尔高原,和广
影子了。
谢谢大家!祝大家晚安。
观察.
整个世界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生物大聚会人类,一开始就爱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