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1《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1《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1《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1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有理数的乘方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数学本身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刚刚接触初中数学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是很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实质,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运算法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实质。

3.例题解析: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运算法则。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可编辑全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课题:《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说课稿)说课教师:XXX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各位领导、老师,您们好!我是XXX中学的数学教师,XXX,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第5节——“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3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有理数的乘方”是对有理数乘法运算中“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这一特殊运算的新的定义,是学习科学记数法和数的开方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这一节课的内容在本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素质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理由:“有理数的乘方”是对有理数乘法运算中“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这一特殊运算的新的定义,是学习科学记数法和数的开方的基础。

教学难点:透彻理解乘方、幂、底数、指数这几个概念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理由:这节课教学内容特点是概念多,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初一级学生来说,透彻理解乘方、幂、底数、指数这几个概念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仍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采取如下教法:1、用情景导入法让学生感受引入概念的必要性。

2、用讲授法讲清概念的形成过程,剖析概念的实质。

3、用讨论法激起学生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使获得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9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加法、减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有理数运算的进一步拓展。

有理数的乘方是指一个有理数自乘若干次,例如(a2)表示(a)乘以(a),(a3)表示(a)乘以(a)再乘以(a)。

有理数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利息、折现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于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对于乘方的计算法则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计算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计算法则和应用。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有理数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有理数乘方的过程和规律。

3.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

4.采用激励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利息,引入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和计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乘方的规律。

3.案例分析: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

4.练习环节: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优秀说课稿2套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优秀说课稿2套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乘方。

根据新课改理念,围绕努力实现“用好教材”,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教材”,我将从六个方面逐一阐述我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b5E2RGbCAP一、背景分析1.1学习任务分析《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plEanqFDPw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等特点。

我认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捷美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DXDiTa9E3d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1.2、学生情况分析: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学生已经有了两个方面良好的基础,一是小学学过如何求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乘方的意义和记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二是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不久,具备良好的运算基础,对于准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缺点是从小养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习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计算准确性不够。

对于(-3)2与-32这类型运算易混淆。

RTCrpUDGiT因此本堂课的难点定位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幕、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数学思考: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6《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6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有理数的乘方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习更高年级数学的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乘方定义、乘方的运算规则、乘方的性质等。

学生需要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运算规则,了解乘方的性质,并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乘方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乘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方的运算规则和性质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了解有理数的乘方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概念,乘方的运算规则,乘方的性质。

2.教学难点:乘方的运算规则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讲解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计算面积、体积等,引出乘方的概念。

2.讲解乘方:讲解乘方的定义,通过示例演示乘方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

3.乘方的运算规则:讲解乘方的运算规则,如乘方的乘法、除法、幂的乘方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和练习。

4.乘方的性质:讲解乘方的性质,如乘方的零次幂、乘方的正负性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和练习。

5.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理中的速度、路程等。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有理数的乘方”在数学课程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

它不仅是数的运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对学生已学习过的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深化和拓展。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乘方概念,如2的3次方(2×2×2)。

而本节内容则正式引入有理数的乘方,使学生理解乘方的含义,掌握其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

(1)作用与地位有理数的乘方是数学运算的基础之一,对于后续学习多项式的乘方、指数函数等高级数学概念具有基石作用。

它不仅在代数学习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如科学计数、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2)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乘方的定义:即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用指数形式表示。

-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包括正数、负数的乘方,零的乘方以及乘方的分配律等。

- 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概念,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乘方的含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乘方运算。

(3)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乘方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

- 正数、负数、零乘方的运算规则。

- 乘方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负数的乘方理解,尤其是负整数次幂的含义。

- 乘方运算规则的理解与运用,尤其是乘方分配律的运用。

-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运用乘方进行计算。

四、说教法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并促进深层次的理解。

1. 启发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方的概念,如棋盘上放米粒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乘方的威力。

-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方与之前学习的乘法运算的关系,从而自然过渡到乘方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有理数的乘方 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  说课稿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新教程第一章第5小节的内容。

它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特别是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

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完成乘方运算。

3、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4、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思想。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二、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深。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通过多个相同加数的加法运算的简便表示方法,引出多个相同乘数的乘方运算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课本引例:边长为5的正方形的面积与棱长为5的正方体的体积表示。

5x5简记为52,读作5的平方(二次方)、5x5x5简记53,读作5的立方(三次方)类推: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a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个n a a a a ⋅⋅⋅⋅可以简记为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这一组填空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从熟悉的平方,立方转到4次方,5次方以至n 次方上来,并会读写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_124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_124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乘方。

一、背景分析1.1学习任务分析《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等特点,我创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折纸,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课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确定。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定位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确定及掌握()n-与-n a的区别。

a二、学习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知识技能:通过类比归纳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乘方运算。

能力目标:经历“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奇妙性,领会重要的数学归纳思想,形成数感、符号感的思维。

情感态度: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提高数学素养。

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主动学习态度,建立自信心。

自学质疑展示交流乘方应用发现规律当堂检测深化概念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总结反思 感悟收获三、课堂结构设计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因此,在本课的课堂结构设计中,先复习上节课的有理数乘除法以便方便乘方符号确定,然后新课我具体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四、教学过程:4.1创设情境——探求新知师拿出一张白纸,将其对折一次折出2层,对折两次折出2x2层,三次2x2x2层,….让学生大胆猜测像这样连续对折10次就要多少个2相乘?像这样对折30次呢?有没有可能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如果对折100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方》,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里面。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是结合我县市级课题“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的研究成果及基本要求精心设计而成的。

课堂教学的重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一、说教材1、课题及内容:我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乘方》,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有理数的乘方》的第一课时,这是一节新授课。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今后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基于上述分析,以及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①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相关概念。

②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读运算。

4、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的理解。

二、说学情教师的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深入调研学情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基础。

?孙子日:“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能否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关键在于能否备好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备课之前我们必需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然后把班级中的学生从高分到低分,或从高能到低能把本班学生进行排序,拉到哪一位学生是可以学习的、或可以培养的学生,这个学生就是“O点”学生。

从认知基础上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已经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阅读发现法的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练习法的优化组合,通过“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拔作用,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1、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怎样确定的?2、正方形的边长为3,则面积是多少?若边长为a呢?其面积为多少?3、正方体的边长为3,则体积是多少?让学生做完后,问:那100个3相乘怎么记呢,有没有简单的表示形式?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优秀5篇

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进行求幂的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在小学里我们学过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是如何定义的?怎样表示?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2次方),即a2=a·a;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3次方),即a3=a·a·a.(分别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与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裂过程)其中一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1个细胞30分钟分裂成2个,1个小时后分裂成2某2个,1.5小时后分裂成2某2某2个,…,5小时后要分裂10次,分裂成个,为了简便可将记作210.(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说明:(1)举例94来说明概念及读法。

(2)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通常省略指数1不写。

(3)因为a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4)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1)(-4)3;(2)(-2)4;(3)-24.点拨:(1)计算时仍然是要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2)注意(-2)4与-24的区别。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得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例2】计算:(1)(3; (2)(-)3;(3)(-)4;(4)-;(5)-22某(-3)2;(6)-22+(-3)2.(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引导学生作知识小结: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运用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熟知底数、指数和幂三个基本概念。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1》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有理数的乘方,这可太有趣啦!你们有没有想过,一张纸如果不停地对折,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儿呢?就像我和我弟弟折纸飞机的时候,弟弟说:“哥,这纸这么薄,能折多少次呀?”我就给他说:“你可别小瞧这纸,要是一直对折下去,它会变得超级厚呢!”比如说一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对折1次后厚度就是0.1×2 = 0.2毫米,对折2次后厚度就是0.1×2×2 = 0.4毫米,这就是2个2相乘,也就是2的2次方乘以0.1毫米。

每对折一次,厚度就是之前的2倍,这就和有理数的乘方有关啦。

有理数的乘方啊,就像是一个魔法,能让数字快速地变大或者变小呢。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2》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说说有理数的乘方。

你们知道棋盘上放麦粒的故事吗?传说有一个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

发明者说:“陛下,请您在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个小格里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国王心想这能有多少麦粒呀,就答应了。

可是算下来可不得了。

第1格是1粒,第2格是2粒,这就是2的1次方,第3格是2×2 = 4粒,这就是2的2次方。

越往后数字增长得超级快,这就像有理数的乘方一样,底数不变,指数不断增加,结果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

这国王呀,可真是小瞧了这个乘方的威力。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3》嘿,小伙伴们!有理数的乘方就像一场数字的狂欢。

我和小伙伴们玩猜数字游戏的时候,我出了一个题。

我说:“有一个池塘,第一天有1朵荷花开放,第二天开放的荷花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天是第二天的2倍,以此类推。

那第5天会有多少朵荷花开放呢?”小伙伴们都开始掰着手指头算。

第一天1朵,第二天就是1×2 = 2朵,这是2的1次方,第三天就是2×2 = 4朵,这是2的2次方,那第5天呢,就是2×2×2×2 = 16朵,这就是2的4次方。

《有理数的乘方》 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 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

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引入的。

乘方运算的引入,不仅是对有理数运算的完善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整式的乘除、科学记数法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乘方的概念、乘方的运算以及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有理数的运算有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

但对于乘方这种新的运算形式,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陌生,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运算。

(2)能够正确判断幂的符号,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等活动,经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通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

(2)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

2、教学难点(1)对有理数乘方意义的理解。

(2)幂的符号的确定。

《有理数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精选全文

《有理数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有理数乘法》说课稿《有理数乘法》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理数乘法》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理数乘法》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材首先利用数轴通过蜗牛运动的例子引入有理数乘法法则,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通过例子说明如何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熟悉和掌握了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上初中后,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之前,又相继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与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不同之处是多了符号法则,确定符号之后就化归成了小学的乘法运算。

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和倒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以及归纳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化归和分类讨论思想及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认识和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学法指导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难以实现的。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第二章第9小节的内容。

有理数乘方运算是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的必备知识。

学生在小学学过正数的平方和立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背景中感受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背景感受乘方的意义,探索乘方运算的方法,发展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1.负数的乘方运算,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上有困难.2.合理进行乘方运算.二、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学生已经有了两个方面良好的基础,一是小学学过如何求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乘方的意义和记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二是学生刚学完有理数乘法不久,具备良好的运算基础,对于准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从思维能力方面来看,七年级学生年龄尚小,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思维方式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一方面能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引入细胞分裂感受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的很快和理解乘方的意义。

[师]大家来观察一幅某种细胞分裂示意图:(出示“细胞分裂示意图”)这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程2个,完成第一次分裂,请问,经过5小时分裂细胞分裂了几次?(生:十次)正确,我们一起来看看细胞的分裂过程并完成黑板上的表格(PPT展示)这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想一想:经过5个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生:1个细胞30分钟后分裂一次,5小时分裂十次,所以只需找到细胞第十次分裂的个数就可以了。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3篇(初中数学有理数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3篇(初中数学有理数乘法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3篇(初中数学有理数乘法说课稿)下面是我整理的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3篇(初中数学有理数乘法说课稿),以供借鉴。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的第1课时。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节教材设置了甲、乙两个水库的水位变化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使他们自己发现、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术,由有理数的乘法的练习中引出倒数的概念,进一步探索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使同学们真正地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教材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法(1)”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前几课的延伸与拓展,是有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能力目标:经常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知识目标:会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即为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记忆乘法法则的基础上会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是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及有一个为零时积的情况。

三、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并将分析、观察、验证相结合。

通过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练习的巩固层层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 学法:事先让学生预习,有不懂的再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弄懂。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知识,能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分析:1. 导入过程:利用课本的问题的案例来导入,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小学已学过的乘法知识,为后面学习负有理数的乘法做铺垫。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从教材编排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

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为以后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打下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底数,指数,幂的概念及意义,并能够正确运算。

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从中感受转化的思想。

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推理、归纳出的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运算方法以及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的自信心。

重点:理解乘方定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的形成与运用。

二、说学生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学生已经有了两个方面良好的基础,一是小学学过如何求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乘方的意义和记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二是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不久,具备良好的运算基础,对于准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说教法在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例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

四、说学法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觉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五、说教学设计1.引入新知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2=4(cm 2)棱长为2cm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2×2=8(cm 3)2.新课探究发现2×2,2×2×2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

为了简便,我们将它们分别记作22,23。

22读作“2的平方”(或“2的二次方”),23读作“2的立方”(或“2的三次方”)。

有理数的乘方的教案(优秀6篇)-最新

有理数的乘方的教案(优秀6篇)-最新

有理数的乘方的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整理的6篇《有理数的乘方的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能确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的顺序;2.掌握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并掌握简便运算技巧;3.偶次幂的非负性的应用。

二、知识回顾1.在2+ ×(-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3种运算。

2.上面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乘方、再算2 、最后加法。

三、新知讲解1.偶次幂的非负性若a是任意有理数,则(n为正整数),特别地,当n=1时,有。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①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③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四、典例探究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意识【例1】计算:-1-3×(-2)3+(-6)÷总结: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练1计算:-2×(-4)2+3-(-8)÷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转化意识【例2】计算:(-2)3÷(-1 )2+3 ×(- )-0.25总结:将算式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减法转化成加法,乘方转化为乘法,有时还要将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小数转化为分数等,再进行计算。

练2计算: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符号意识【例3】计算:-42-5×(-2)× -(-2)3总结:在有理数运算中,最容易出错的就是符号。

符号“-”即可以表示运算符号,即减号;又可以表示性质符号,即负号;还可以表示相反数。

要结合具体情况,弄清式中每个“-”的具体含义,养成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的良好习惯。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精选2篇)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精选2篇)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精选2篇)《有理数的乘方》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

我在设计中力求“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接下来我将对本节课的设计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

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⑴、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

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案
有理数的乘方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说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
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设计
(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下图是细胞分裂示意图,当细胞分裂到第n次时,细胞的个数是多少?
第3次分裂
(2个)2×2(个)2×2×2(个)几个(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n个
1、提出问题:以上答案有没有简单记法和读法?a
·
a·…·a怎样简记?怎样读?(让学生结合课本思考回答、教师适当的启发、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2、同学们想一想?以上乘法与前面学习过乘法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引入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3、提出问题:到目前为止,对有理数来说,我们学过的运算有哪些?分别是什么?运算结果叫什么?(让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板书问题答案)。

4、提出问题:在a n中,底数a表示什么?指数n表示什么?a n就是多少个什么相乘?(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归纳、补充说明、板书答案)
(二)引入课本例题
1计算:(1)(-4)3; (2)(-2)4(师生互动交流、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三)探索法则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5= (-2)4= (12 )3= 02=
(-12 )
3= (-12 )6= 34= 03=
(-1)1= (-4)2= 42= 04=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底数和幂的符号与指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操作、完成计算、合作交流回答、教师归纳板书问题结论)
(四)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
1、52表示 个 相乘, 是底数, 是指数。

2、(-43)3的底数为 指数为 写成乘法的形式为 。

3、把(-3)×(-3)×(-3)×(-3)×(-3)写成乘方的形式为 。

4、计算:(-1)5;82;(-5)3;0.13;(-12 )4
(第4小题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认真书写解答过程,教师讲评。


(五)拓展训练
你能完成下面的计算吗?试一试
(-213 )3; -23; -24; -(-2)2 ; -233 ; -324
提出问题: (1)如果底数是带分数,应如何进行乘方运算?
(2)(-2)3与-23的意义是否相同?运算结果是否相等?
(-2)4与-24呢?
(3)在计算-(-2)2时,-(-2)2前面的负号能不能与括号内的负号相乘?
(4)(-23 )3与-233 一样吗?(-34 )2 与-324 呢?
(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探讨回答、教师归纳订正)
(六)能力训练
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1)-32; (-3)2; -(-3)2
(2)(13 )3; (-13 )3; -133
(3)(123 )2; (-123 )2; - (-123 )2
(4)1-23 × 12 ; -22 -(- 2)2
1、学生完成计算(要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板书解答过程)。

2、教师讲评
(七)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八)布置课外作业
1、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 6×6×6 (2) 2. 1×2.1 (3) (-7)×(-7)×(-7) ×(-7)
(4) 12 × 12 × 12 × 12 ×12
2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法运算的形式。

(1)34 (2)4
3 (3)(-1)2 (4)1.23 3、计算。

(-1)2 ; (-0.25)3 ; -(-3)4 ; -(-1)5 ;
-32 +(-3)2 ; 1-23 ×(-2)
(目的:为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人教版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总体上采取教师创设问题—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师生概括明晰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问题为线索,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开始,提出问题,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结出答案,由答案的表现形式再给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然过度到新知的学习,接着层层设问,引出乘方以及与乘方有关的概念,采用归纳类比的方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又有利于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在引入例题1之前,创设与例题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弄清底数与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象a n等于多少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转化为乘法运算来实现的,从中体会转化的思想,为引入例题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题1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在探索法则的教学环节中,用比一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放手学生操作,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

在拓展训练环节中,设置几个容易出错的计算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问题,采取先尝试,后引导,再探索辨析的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突破难点。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重难点,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设计了能力训练环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