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与发展1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介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d08bb237375a417866f8f49.png)
目录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介1.1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1.2中国邮政金融概况2业务发展情况2.1邮政储蓄业务2.2邮政汇兑业务。
2.3代理业务。
2.4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建设。
2.5对公业务3.发展多样化金融产品4.四大优势助推邮政金融发展5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分析5.1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6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战略6.1探索适合农村的金融业务模式,走好支持“三农”发展这步棋6.2把握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
完成由邮政储蓄机构到零售银行的转变6.3从零售银行转向全能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真正把邮政储蓄银行做大做强7实习心得金融学专业实习报告实习地点:中国邮政储蓄实习时间:2014年7月18日至2014年8月20日实习性质:将学过的专业金融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弥补专业学习所学不到的东西。
在实习过程中养成工作时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简介1.1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邮政储蓄银行是由原来的邮政储蓄变身而来,期间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发展历程。
回顾邮政储蓄银行的历史,梳理其一路走来的发展脉络,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8.1.22—1949.10.31):成立邮政储金汇业局,开办汇兑业务及邮政储金业务。
第二阶段(1949.11.1—1953.8.31):撤销邮政储金汇业局,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指导下由邮政系统接管并受人行委托办理个人储蓄、汇兑业务。
第三阶段(1949,9.1—1986.3.31):1953年9月1日,邮政停办储蓄业务。
第四阶段(1986.4.1—2006.12.31):全面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由代办转为自办,经批准,着手准备邮政储蓄银行筹建事宜。
前四个阶段取得诸多成果: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系统改造工程取得多项突破;业务发展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五位;经营模式由代办转为自办;适时调整经营战略,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型。
第五阶段(2006.12.31至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邮政储蓄进入了商业银行发展阶段。
个人年终营销方案:邮政储蓄银行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个人年终营销方案:邮政储蓄银行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40ed2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1.png)
个人年终营销方案:邮政储蓄银行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个人年终营销方案:邮政储蓄银行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2022年对于整个银行业界来说是充满了挑战的一年,疫情导致了全球的经济衰退,这也让银行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随着疫苗的研制与推广,经济逐渐复苏,银行业的情况也在慢慢好转。
同时,2022年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一年,银行业需要加强创新,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23年是新的一年,个人年终营销方案也应该得到不断的更新和优化。
而对于邮政储蓄银行来说,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 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现状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以稳健为主要特点。
在过去的几年中,邮储银行在稳健发展的同时,也逐步转型升级,全面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扩充了服务产品线,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了服务效率提升与金融供给便捷化。
邮储银行不仅在保持股东回报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客户体验,打造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赢得了市场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竞争优势邮政储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拥有着良好的声誉。
从客户满意度角度来看,邮政储蓄银行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较高的评价。
这主要得益于邮政储蓄银行在以下三个方面积累的优势:1. 公共服务的资源优势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离不开邮政局的支持。
邮政局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企服务体系,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这些资源的优势,随着邮储银行的发展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加强。
2. 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邮政储蓄银行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储蓄业务、贷款业务、理财业务、外汇业务等。
此外,邮储银行还推出了重磅产品“建行储蓄存单”,使得客户可以通过邮储银行享受到建行更为优惠的利率。
这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便利。
3. 高效的服务体系邮政储蓄银行具有非常高效的服务体系,例如收银员流程简单、操作便捷、举止规范、服务热情、态度友好。
中国邮政储蓄金融的发展沿革与现状分析
![中国邮政储蓄金融的发展沿革与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fc9c1be87101f69e3195d0.png)
中国邮政储蓄金融的发展沿革与现状分析作者:田天张铁彬宋晓琳来源:《上海企业》2013年第10期一、我国邮政储蓄业务的历史沿革我国邮政储蓄的历史溯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的西方各国出于对邮政业的大力扶持而陆续开办了邮政储蓄金业务。
为了效仿他国开办邮储业务的成功之道,清政府于1910年派遣冯农等十几位留学生赴欧洲奥地利游学,让他们系统地学习邮政管理及邮政储蓄金业务。
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如各地币制不统一、银元成色各不相同、政府财力囊中羞涩等,开办邮政储蓄金业务的事宜一直延误至民国时期。
1918年1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由冯农起草、经法制局审核修改的《邮政储金条例》;国民政府交通部于1919年5月公布了该条例的实施细则;同年7月的北平、天津、太原、开封等十一处邮务管理局分别开始了邮政储蓄金业务。
而储金业务所需的经费主要由邮政系统予以支撑,所吸收的存款则大部分用于最优生息业务的投资,且收支大致相抵。
此后战乱导致国内经济动荡,加上邮储所确定的经营方针较为审慎,1919~1929年十年间邮政储金共计亏损65万银元。
1929年时任邮政总局总办的刘书藩在赴欧、美、日等国考察后,建议效仿西方并将邮政储蓄金汇兑业务剥离出来,另设邮政储金汇业总局。
次年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成立,与邮政总局处于行政平等地位,直属国民党政府交通部。
总局成立后,逐步开始参与全方位投资或信贷活动、增加储种和业务网点铺设等,当年就扭亏并盈余560万银元。
时值1933年,在“以邮养邮,邮储合一”的总体诉求下,“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更名为“邮政储金汇业局”,直属邮政总局领导。
邮政储金汇业局于1942年并入国民政府的“四行二局”框架,与中国银行、中央银行、农民银行、交通银行、中央信托局一起,并称为当时金融业的六大支柱。
截止1941年年底,国民政府储蓄存款总额达到83 027万元旧币,其中邮政储汇总计25 404万元旧币,市场占有率高达30.6%;超过当时中国银行储蓄存款25 241万元旧币的规模,确立了旧中国第一大金融储蓄机构的地位,并成为了国民政府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和操纵工具。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分析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e4ca0d7f1922791788e8d1.png)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银行业的发展态势蓬勃向上,除了四大国有银行的竞争依旧保持在如火如荼的状态之外,新兴的私营商业银行的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
为了迎合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邮政储蓄银行也在不断寻求着新的行业突破,不断调整自身的业务范围,使其在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此,文章将对邮政储蓄银行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来现实可行的重点业务发展范畴,以期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
标签:竞争优势;不利因素;机遇和风险;业务范围1 行业市场地位和形势剖析1.1 行业竞争优势业务范围大,开设网点多。
邮政储蓄银行在近些年来的发展犹如破竹之势,其经营网店的铺设数量之多,覆盖范围之广,都是其他商业银行所不可比拟的,而且,其多数网点设置在农村,具有庞大的农村群众基础,为农村群众的日常存储业务带来的便利,使得其在农村地区的金融行业地位牢不可破。
而且其业务范围是将储蓄与邮政相结合,业务范围覆盖面广,经营网络构建全面,在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强大的资金支持。
在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中,邮政储蓄银行的存款吸入量遥遥领先,居于各商业银行之首,邮政储蓄银行十分注重储蓄金额的小额大量原则,并不将存款吸纳的焦点关注于大额储户的身上,而其大部分存款都是来源于农村人口散户,我国农村人口基数相当大,因此,邮政储蓄银行正是将储蓄业务着眼于广阔的农村市场,才有了今日强大的存款资金支持。
同时,由于大量的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开设,农村人口对于其依赖性也较大,进而使得其成功地对农村存款进行吸入,以最低的融资渠道的成本带来了最大的资金收益。
独特的经营模式。
邮政储蓄银行最先是不包括储蓄和金融业务范畴的,其最基本的经营模式是邮政业务,在该项业务日趋成熟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扩大其经营范围,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才开设了储蓄和金融业务,与其他银行相比,其具有完善的营业基础和成本优势,无需再另外投资,只需在原有的邮政业务基础上加设储蓄经营范围即可,是一种相当有利的行业经营模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fe4213d76c66137ee06194c.png)
经过多年的发展,邮政金融网络已形成规模,品牌深入人心,业务不断拓展。
理顺邮政储蓄管理体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邮政储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越来越紧迫的问题。
朝着现代商业银行迈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未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金融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邮政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建成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商业银行是今后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坚持“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改革步骤,在现有的经营管理组织架构基础上,引入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建立管理科学、精简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体系;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遵循“资产准确分类、足额计提准备、资本充足、做实利润”的原则,建立健全以资本为核心的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据了解,邮储银行已做好了向商业银行转型的准备,目前开办的小额抵押贷款、代销基金、参与银团贷款等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加速拓展。
未来,在各方面条件发展成熟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提高竞争力和效益。
负债业务将开办对公存款业务、发行金融债券等。
资产业务将稳步开展信贷业务,实现资金多渠道回流农村。
中间业务将发展基金托管、理财服务、代理买卖外汇、公司结算等业务。
邮政金融服务“三农”天地广阔邮政能为“三农”做什么,邮政如何把握机会,如何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为“三农”提供现代化、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拓展农村市场是邮政金融面临的课题。
长期以来,邮政储蓄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
为农民提供存取款,汇款,代收农电费、税款、烟草款、农村粮食直补款、农村退耕还林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农村教师工资及各种财政补贴资金等基础金融服务。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设立了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部门,积极完善网络服务功能,面向“三农”开展业务;将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面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中国邮政储蓄近三年来的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近三年来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fcef3d950e2524de5187ed6.png)
一、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的总体发展情况怎样?自邮政实行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后,按照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邮政金融体制改革,在邮政储蓄体制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
3年来,邮储银行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体上看,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邮储银行的改革转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项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管理能力逐步提高,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初步树立了全功能商业银行的形象,为邮政金融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
特别是邮储银行始终以向最广大的城乡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己任,坚持服务城乡、服务大众、服务“三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邮储银行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邮储银行成立三年来,继承和发扬中国邮政长期以来形成的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和服务大众的优良传统,遵循商业银行的发展规律和要求,以完善公司治理为核心,以新业务发展为切入点,以IT建设为支撑,以网点转型为抓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成本效绩管理为基础,不断推进银行的改革和转型发展,努力在理念、机制、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与现代商业银行全面接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经营业绩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拓展业务领域,完善服务网络,优化资产结构,邮储银行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二是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加强。
初步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主要风险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资产质量整体优良,风险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三是信息化建设得到快速推进。
基本建成面向全国城乡,覆盖面最广、联网网点最多的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有力地支撑了邮储银行的改革和发展需要。
2024年邮政储蓄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邮政储蓄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d878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a.png)
2024年邮政储蓄市场调研报告前言本报告基于对邮政储蓄市场进行的调研,旨在了解邮政储蓄的市场现状和潜在机会。
通过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用户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为邮政储蓄提供发展建议。
一、市场背景邮政储蓄是指邮政系统提供的存款、支付、转账等金融服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邮政储蓄市场迅速崛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在中国,邮政储蓄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
与传统银行相比,邮政储蓄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更低的服务费用,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二、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邮政储蓄用户数量已达到数亿人,市场规模庞大。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邮政储蓄是主要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2. 竞争对手分析邮政储蓄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传统银行、支付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
传统银行由于其规模和信誉优势,仍然是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支付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则通过技术创新和便利性赢得了一部分用户。
3. 用户需求分析通过对用户进行调研,我们发现用户对邮政储蓄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存款利率:用户普遍关注存款利率的高低,希望能够获取更高的回报。
•信任度和安全性:用户对邮政储蓄的信任度较高,并认为其提供的服务相对安全可靠。
•便捷性:用户希望能够通过手机等终端进行存取款操作,以及查询和转账等服务。
三、市场机会1.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农村地区是邮政储蓄的主要市场之一,而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邮政储蓄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服务网络和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手机等终端进行金融服务。
邮政储蓄可以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的投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吸引更多年轻用户。
3. 创新金融产品邮政储蓄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如理财产品、基金等,满足用户对更多金融选择的需求。
这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还可以增加邮政储蓄的收入来源。
邮储银行发展现状
![邮储银行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19224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4.png)
邮储银行发展现状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果。
作为中国邮政局下属的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利用自身庞大的网点和强大的客户资源,积极开展金融业务,不仅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为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和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首先,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邮储银行积极借助科技手段,加强了线上金融服务,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
通过提供便捷的线上账户开立、转账支付等服务,满足了大众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邮储银行还加强了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客户行为和消费习惯的研究,推出了更加个性化、精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其次,邮储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成为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
邮储银行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和业务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
例如,邮储银行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推出了“淘宝小程序”、“支付宝账户”等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同时,邮储银行还积极参与金融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拓宽了自身的盈利渠道。
再次,邮储银行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方面有所突破。
作为邮政局下属机构,邮储银行具有广泛的网络覆盖和强大的客户群体。
邮储银行充分发挥邮政局的物流网络和经营经验优势,将金融服务拓展到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为这些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还针对农民、青年、新兴企业等特定群体推出了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这些群体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综上所述,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应用、金融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邮储银行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和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简介及现状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简介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a5c901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4f.png)
中⽂中国邮政储蓄银⾏中⽂名称:“中华⼈民共和国邮政储蓄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华⼈民共和国邮政储蓄银⾏”。
英⽂:“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英⽂缩写“PSBC”。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融⼤街3号A座,邮编:100808。
中国邮政储蓄银⾏⾸任⾏长是陶礼明,⾸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董事长为刘安东.邮政储蓄⾃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截⽌2008年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点⾯最⼴、交易额最多的个⼈⾦融服务络,拥有储蓄营业点3.6万个。
邮政储蓄银⾏已在全国31个省(市、⾃治区)全部设⽴了省级分⾏,并且在⼤连、宁波、厦门、深圳、青岛设有5个计划单列市分⾏。
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已形成了以本外币储蓄存款为主体的负债业务;以国内、国际汇兑、转帐业务、银⾏卡业务、代理保险及证券业务、代收代付、代理承销发⾏、兑付政府债券、代销开放式基⾦、提供个⼈存款证明服务及保管箱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以及以债券投资、⼤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额信贷等为主渠道的资产业务。
2008年⾄2010年中国邮政储蓄银⾏对公存款和对公结算业务在全国36家分⾏全⾯铺开,信⽤卡成功发⾏。
中国邮政储蓄银⾏依托邮政络优势,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全⾯、更便捷的基础⾦融服务,成为⼀家资本充⾜、内控严密、营运安全、功能齐全、竞争⼒强的现代银⾏。
2007年6⽉22⽇,中国邮政储蓄银⾏“好借好还”⼩额贷款业务在河南新乡长垣县启动试点,2007年末共有七省试点开办。
2008年初开始全国推⼴。
⾄2008年6⽉24⽇西藏分⾏开办业务,全国31个省(区、市)分⾏和5个计划单列市分⾏已全部开办⼩额贷款业务。
截⾄2010年10⽉16⽇,⼩额贷款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2100个县市及主要的乡镇,4500多个点已开办这项业务。
2010年,⼩额贷款发放量突破1000亿元,从业务开办⾄2010年10⽉,全国累计发放贷款近400万户、⾦额2300多亿元,平均每笔贷款约5.9万元。
浅析我国邮政储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邮政储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6b6fbd502020740bf1e9b6c.png)
浅析我国邮政储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章针对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我国邮政储蓄提出了对策。
通过文章的分析,希望对邮政储蓄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邮政储蓄;现状;问题;对策1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1.1 网点规模大,网络覆盖面广。
2007年3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成立,2012年1月2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经过改制前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全国网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广、客户最多的金融服务机构。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邮政营业网点遍及广袤城乡、ATM机随处可见。
邮政储蓄网络系统不仅实现了在全国网点的通存通兑,还提供了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客户,称得上是身边的银行,手边的银行。
1.2 拥有客户众多、资金雄厚。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拥有的本外币账户数、客户总数、本外币存款余额居全国银行业第五位;资产总规模居全国银行业第六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金优势十分明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商业银行与邮政储蓄银行在大额协议存款方面的合作的不断加强,邮政储蓄开拓大额协议存款业务的前景十分广阔。
1.3 设备及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专业性金融人才匮乏。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在营业大厅的设施及包含电脑、办公桌椅在内的办公设备相对陈旧,在提供给客户高速快捷的服务与舒适的储蓄环境方面相对落后。
此外,由于邮政储蓄隶属于邮政部门,与邮政业务、邮政速递物流、集邮以及代理保险、代发养老金、代发工资、代理国债、代收代付各种资费等业务部门同在一个业务大厅,在人员分配上,各职务换岗的现象时有发生,屡见不鲜,这样就给从业人员的培训及岗位技能的提高带来困难,更加不利于员工的管理,从而导致了业务人员从业经验少及专业性金融人才匮乏的现状。
邮政储蓄银行现状、问题及对策
![邮政储蓄银行现状、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2774c49f7ec4afe04a1dfbc.png)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邮政储蓄银行现状、问题及对策姓名:周懋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杨兆廷20090501内 容 摘 要 根据《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国家邮政局将“一分为三”,成立作为监管机构的国家邮政局,从事经营性业务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及邮政储蓄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由国务院统一布署组建,并将其纳入银行监管体系。
邮政储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继续依托邮政网络经营的基础上,邮政储蓄业务与邮政业务分账核算,独立经营,并按照金融机构改革的方向,所有邮政储蓄业务划归邮政储蓄银行。
2007年12月5日,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筹建河北省分行及其所属分支机构的批复》,批准我省邮政储蓄银行816家分支机构的筹建。
河北省邮储银行成立以前,全省共有1310个邮储营业网点。
截至2008年6月末,其中的778个网点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改制为邮储银行支行,其余532个网点则作为邮储银行的代理营业机构,仍留在邮政企业经营。
邮储银行代理营业机构是指原邮储机构营业网点中未改制成为邮储银行支行的剩余网点,由邮储银行委托邮政企业代为管理,继续办理基础金融服务,邮储银行按其业务量的一定比例支付代理费的机构。
由于邮政企业特殊的体制形式和利润构成的原因,这次改革可以说是不彻底的,与《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改革中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尤其是代理营业机构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到邮政储蓄银行的健康发展和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为此,借鉴发达国家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对于邮政储蓄银行乃至整个中国银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阐述我国邮政储蓄改革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邮政储蓄银行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性建议,并进一步明确了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 现状 问题 政策建议 市场定位 Abstract According to "postal reform program" requirement, the State Post Bureau will be "one of three",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ulatory agencies as the State Post Bureau, engaged in business operations, as well as the China Post's postal savings bank group. Postal savings bank set up by the State Council to deploy a unifi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banking supervision system. Postal savings reform is a major, while continuing to rely on the postal network operators on the basis of the postal savings and postal services sharing the business accounting, operating independently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ll of the postal savings business was placed under the postal savings bank.December 5, 2007, the CBRC issued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on the consent of China Postal Savings Bank to build branch in Hebei Province and their respective branches of the approval," the approval of our province postal savings bank branch, the lead 816 . Postal Savings Bank,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Hebei, the province's total of 1310 Postal Savings Branches. Up to 6 at the end of 2008, of which 778 branches of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approved by the R eform branch for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and the remaining 532 outlets Postal Savings Bank as agent business agencies, remain in the postal business. Postal Savings Bank refers to the original place of business is business outlets in the Postal Savings institutions did not become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branch restructuring of the remaining outlets, commissioned by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on behalf of the management of postal enterprises and continue to apply the basis of financial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ir volume of business of Postal Savings Bank to pay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the agency fees. Post enterprises as a result of special institutional form and constitute the reasons for the profit, it can be said that this reform is not complete, and the "postal reform program," 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reform and there are some controversial areas. These issu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and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upgrading of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To this end, developed countries learn from the reformof postal savings bank's successful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postal savings banks is deepening, th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s banking sector as a whol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 the reform of postal savings in China, based on 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ostal savings bank Deputy problem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s, through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o reform,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further defined the postal savings Bank's market position.Keywords: postal savings bank situation problem policy recommendations market positio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swot分析法分析邮政储蓄银行
![swot分析法分析邮政储蓄银行](https://img.taocdn.com/s3/m/a46ff89133687e21af45a9f3.png)
用五力模型分析银行业的行业状况SWOT分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优势分析1.国家信誉支持。
与其他非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作为国家主要扶持的商业银行之一,邮政储蓄银行依靠中国邮政为依托,可以长期获得低成本资金。
这使得其能获得百姓的信任,具有强大的信用支撑。
2.市场领先地位。
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是其他商业银行所不能比拟的。
与外资银行相比,他们拥有一套适合中国金融市场情况的完善的本币清算系统和配套服务,并且他们深刻理解中央的金融监管条例和规则,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
同时,经过长期的经营活动,国有银行都拥有了为数众多的稳定客户资源。
尤其是与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建立了多年的业务联系,与广大居民也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较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更有亲和力,具有较强的企业文化优势,客户忠诚度相对较高。
3.资本规模大,实力雄厚。
邮政储蓄银行号称中国第五大银行,具有较大的资产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银行资产大部都是优良资产,没有坏账。
4.服务网点众多。
邮政储蓄承担国家普遍服务的义务,网点遍布城乡。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其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国内分销渠道十分广泛。
众多的网点为其拓展业务,加强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劣势分析1.冗员问题。
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
尽管国有银行都在精简,但仍然冗员众多。
人员众多,不可避免在一些岗位上存在着机构重复、人浮于事的现象,极大地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2.众多网点的管理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网点大都按行政区域设置,带有浓厚的机关色彩,尽管近几年借机构改革撤并了一些机构,但这种体制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此外,大量基层网点的设置没有考虑不同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外部环境的差异,不利于调动各级网点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全行的经济效益。
3.管理体制不完善,与其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差距大。
邮政储蓄银行作为07年刚改制的国有大型银行企业,起步比其他银行低,步入行业时间晚。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对策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2c0dad984254b35eefd34d3.png)
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这些银行将成为邮政储 蓄银行的强劲对 手 ,竞争 的结果必然导致邮政金融代理范围的缩小和收益水平
的下 降 。 发 展多 年 的 国 内金 融 市 场竞 争 格 局 已 经基 本 形 成 ,邮政 储 蓄 银行 这 个 新 生 儿想 要 打 破 这种 竞 争 格 局 将很 困难 。面 对 国 内
其 稳 健 发展 的基 础 。 22 难 以 打破 金 融 市场 稳 定 的 格局的竞争实力。人世 后的竞 争,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后 , 首先是凭借
优厚 的条 件 和 良好 的 发展 空 间挖 走 优 秀人 才 ,这 对 国 内 商业 银
技 经济 市场
邮政储 蓄银行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对 策
吴 俊
( 江西财 经大学科研 处 , 西 南 昌 3 0 1 ) 江 3 0 3
摘 要 : 0 7年 3月 2 日, 国邮 政储 蓄银 行 正 式 挂牌 营 业 。然 而 , 随着 邮储 银 行诞 生 的 是 一 个 充 满 竞 争 与 风 险 的环 20 0 中 伴 境。如何积极应对 市场竞争, 走出经营初期的困境 , 这是 当前中国邮政储 蓄银行必须 面对和解决的重要 问题 。 关 键词 : 政储 蓄 银行 ; 政金 融 ; 险防 范 邮 邮 风
刚刚成立的中国邮政储 蓄银行而言,无疑都是严峻 的挑战。因
此 , 何积 极 应 对市 场 环 境 的种 种 挑 战 , 出新 事 物 生 长 初 期 的 如 走
金融业务 已被原有商业银行分割,外资银行又极力寻找 中国金
融 业 的罅 隙 , 邮政 储 蓄 银 行业 务 拓 展 空 间狭 小 , 想 发 展 新 的金 要
1 引 言
邮政 储 蓄银 行 的 出现 将 有 益 于改 进 我 国农 村 金 融 服 务 的供 给状 况 以及 整个 金 融 市场 的分 割状 况 。 而 , 随着 邮政 储 蓄银 然 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a5bfc74431b90d6d85c790.png)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博伟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
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明确标注;有关教师、同学及其他人员对本论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且为本人在论文中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本人致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及发展研究》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指导教师已阅: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中文摘要在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方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我国邮政银行开展贷款业务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尤其是银行部,还尚未对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特色达成一致共识。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邮政储蓄银行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所以,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是相当有必要的。
本文从研究邮储银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着手,剖析了邮储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分析借鉴了日本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与改革经验,提出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策略,即通过发挥邮政网络优势,打造农村地区核心竞争力、加快渠道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尽快提升信息技术支撑水平等,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SWOT;发展策略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and joint development of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PSBC)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change the imbalance of our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PSBC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Its loan business has just started and there's far less consensus on its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re petitiveness in banks internally. For strengthening PSBC, it's necessary to affirm the correct direction and design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n. Therefore, doingresearch on how PSBC accelerates its own development while promoting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SBC,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of PSBC, and learned from Postal Savings Bank of Germany,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building the core petitiveness in rural areas, punning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mproving 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so on,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BC. Key words: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SWOT; 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中文摘要2ABSTRACT31、绪论81.1研究背景81.2研究意义91.3论文研究的主要容92中国邮政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02.1行徽102.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历史102.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现状122.3.1业务种类122.3.1邮储银行的管理体制132.3.2邮储银行的分支机构情况132.3.3邮储银行的经营规模142.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在的问题152.4.1高端客户资源匮乏152.4.2财富管理中心空有其形式,而且相应的人才也比较匮乏152.4.3业务条线多,管理分散16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SWOT分析163.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分析173.1.1信誉优势173.1.2网络优势173.1.3资产优势183.1.4队伍优势183.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劣势分析183.2.1基础服务能力较薄弱183.2.2经营管理水平难以达到现代银行标准193.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机会分析193.3.1股改有利于加快发展193.3.2利率市场化创造机会203.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威胁203.4.1经营方式与业务快速发展的矛盾203.4.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1421日本邮政储蓄银行的经验及借鉴214.1日本邮政储蓄银行概况214.1.1基本方针214.1.2目的规定的明确化224.1.3资金运用上的理念224.1.4邮政储蓄的数量相当大224.2日本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234.2.1股份改革234.2.2公司治理234.3日本邮政银行改革成功的原因分析244.3.1利用网络,服务全民244.3.2银企合作,互惠互利244.3.3灵活经营,集腋成裘255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建议与改革255.1发挥邮政网络优势,打造农村地区核心竞争力265.1.1发挥邮、银两方面的积极性,重点突破农村小额信贷265.1.2完善邮、银有偿代理机制,理顺利益核算关系265.2加强各类渠道建设,改善软、硬件环境275.2.1从基础制度建设入手,完善窗口服务工作标准275.2.2完善各类电子银行渠道,确保支付安全285.3强化邮银合作,实现邮政全行业利益最大化285.3.1树立“大邮政”观和和谐共赢的理念285.3.2建立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确保邮银双赢共荣295.3.3联合开展行动295.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水平295.5大力发展中间业务305.5.1转变观念,对中间业务引起重视315.5.2 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能力315.5.3调整并制定收费标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326总结32参考文献33致341、绪论1.1研究背景1986年中国经济出现严重通胀,国务院同意邮电部恢复开办邮政储蓄,将其作为回笼货币支援国家建设的一种手段,同年年底,《中华人民国邮政法》通过,邮政储蓄业务遂成为邮政企业的法定业务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现状与发展学生姓名学科专业准考证号指导老师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2011年月日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简介及现状中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文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储蓄银行”。
英文:“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英文缩写“PSBC”。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号A座,邮编:100808。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首任行长是陶礼明,首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为刘安东.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截止2008年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
邮政储蓄银行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设立了省级分行,并且在大连、宁波、厦门、深圳、青岛设有5个计划单列市分行。
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形成了以本外币储蓄存款为主体的负债业务;以国内、国际汇兑、转帐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保险及证券业务、代收代付、代理承销发行、兑付政府债券、代销开放式基金、提供个人存款证明服务及保管箱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以及以债券投资、大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小额信贷等为主渠道的资产业务。
2008年至2010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对公存款和对公结算业务在全国36家分行全面铺开,信用卡成功发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邮政网络优势,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
2007年6月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业务在河南新乡长垣县启动试点,2007年末共有七省试点开办。
2008年初开始全国推广。
至2008年6月24日西藏分行开办业务,全国31个省(区、市)分行和5个计划单列市分行已全部开办小额贷款业务。
截至2010年10月16日,小额贷款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2100个县市及主要的乡镇,4500多个网点已开办这项业务。
2010年,小额贷款发放量突破1000亿元,从业务开办至2010年10月,全国累计发放贷款近400万户、金额2300多亿元,平均每笔贷款约5.9万元。
邮储银行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累计发放1500多亿元,占全部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0%。
邮储银行发放的近2300亿小额贷款,解决了全国400万户农户及小商户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问题,1600多万人从中受益。
截至2010年10月16日,邮储银行今年发放小额贷款已突破1000亿元,发放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1%,这标志着邮储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已开始走向成熟,邮储银行实行的商业可持续发展小额贷款模式初步获得了成功,这将为中低收入人群、农村地区、个体商户、微型企业提供更好的持续的融资服务,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我国邮政储蓄最早始办于1919年,民国末期陷于停顿。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银行于1951年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1953年再次停办。
1986年,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批准邮政部门恢复办理储蓄业务,并在原邮电部和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内设置了邮政储汇局,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
从1986年到1989年的起步阶段。
依托邮政的网络设施,邮政部门为人民银行代办储蓄业务,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充实人员队伍,广大城乡居民开始认可和接受邮政储蓄。
到1989年,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00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1.96%。
从1990年到1998年的平稳发展阶段。
邮政储蓄由代办模式转变为自办模式,邮政储蓄资金全额转存人民银行,双方协商确定转存款利率。
1995年储蓄余额突破1000亿元。
从1998年到2003年的快速提高阶段。
邮电分营、邮政独立运行后,邮政储汇业务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邮政储蓄余额逐年攀升,成为邮政业务中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贡献率最高的高效业务和支柱业务。
从2003年以来,以国家对邮政储蓄开始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自主运用的改革为标志,邮政储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4年6月,邮政储蓄余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
邮政储蓄由单纯的吸收存款,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全面、协调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城乡居民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3月6日依法成立。
成立后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继续依托邮政网络,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将进一步致力于建设沟通城乡、覆盖全国的金融服务网络;致力于建设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向何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邮政金融网络已形成规模,品牌深入人心,业务不断拓展。
理顺邮政储蓄管理体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邮政储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越来越紧迫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按照国务院确定的邮政改革方案,邮政储蓄银行成为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拥有的子公司,其行业监管部门是银监会。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度,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责任约束和利益激励机制。
此前,邮政储蓄银行的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已于2006年11月29日先期完成登记注册。
该集团公司注册资本800亿元,系按《企业法》注册成立的副部级央企,由财政部暂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挂牌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经监管部门批准,办理零售类信贷业务和公司业务,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
同时,将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市场化经营管理,向专业化迈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邮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朝着现代商业银行迈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未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金融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邮政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逐步建成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商业银行是今后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坚持“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改革步骤,在现有的经营管理组织架构基础上,引入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建立管理科学、精简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体系;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遵循“资产准确分类、足额计提准备、资本充足、做实利润”的原则,建立健全以资本为核心的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可以全面办理商业银行业务。
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主要是利用覆盖城乡的网络资源,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稳健经营低风险资产业务。
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吸收人民币储蓄、外币储蓄。
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协议存款、同业存款、债券投资、票据贴现、银团贷款、小额贷款、消费信贷等。
中间业务主要包括汇兑、代理收付款项、代理保险、代理承销发行、兑付政府债券、代销开放式基金、提供个人存款证明服务及保管箱服务等。
据了解,邮储银行已做好了向商业银行转型的准备,目前开办的小额抵押贷款、代销基金、参与银团贷款等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加速拓展。
未来,在各方面条件发展成熟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提高竞争力和效益。
负债业务将开办对公存款业务、发行金融债券等。
资产业务将稳步开展信贷业务,实现资金多渠道回流农村。
中间业务将发展基金托管、理财服务、代理买卖外汇、公司结算等业务。
邮政金融服务“三农”天地广阔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会议再次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在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同时,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这一国策将给有着遍布全国服务网络的邮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邮政能为“三农”做什么,邮政如何把握机会,如何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为“三农”提供现代化、全方位的服务,不断拓展农村市场是邮政金融面临的课题。
长期以来,邮政储蓄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
为农民提供存取款,汇款,代收农电费、税款、烟草款、农村粮食直补款、农村退耕还林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农村教师工资及各种财政补贴资金等基础金融服务。
2006年3月,经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正式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宽了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渠道。
邮政储蓄积极探索通过资金市场向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提供批发性的资金,截至2006年底,已经累计向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超过3200亿元。
据了解,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设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部门,积极完善网络服务功能,面向“三农”开展业务;将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面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在“十一五”规划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邮政金融将积极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面向“三农”开展业务,逐步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环境。
同时将积极创造条件,抓紧开办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微小企业贷款等业务,探索产业基金投资模式,全方位地向“三农”和国家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更加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未来邮政储蓄银行将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重点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为普通大众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基础金融服务。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拥有2.5亿储户和3.6万个营业网点,其中县及先以下网点占到60%以上,绝大部分网点已经实现计算机联网,可以实现全国通存通兑,邮政金融得天独厚的网络网络优势将使其的优势特别是在农村的优势凸显邮储银行的特色定位要以自身的优势和市场定位为基础。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邮储银行具有四大天然优势:一是资产优势。
新组建的邮储银行无不良资产包袱,组织架构明确,产权结构明晰,资金来源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资金来源的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