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假设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1.引言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通过对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不同形式和作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活动。
本文将首先对语言输入输出假说进行介绍,然后结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际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2.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的基本概念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斯蒂芬·克拉什的学生威廉·斯万所提出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输入和输出是学习语言的两个重要途径。
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在听力和阅读的过程中接受外语信息的过程,语言输出是指学习者在口语和写作的过程中表达外语信息的过程。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认为,语言输入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通过接触大量的外语信息,学习者可以逐渐习得外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
而语言输出则是巩固和应用语言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和写作的实践,学习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听力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和难度的英语听力材料,帮助他们扩大语言输入的范围。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听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口语输出练习,通过模仿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听说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听力的基础上进行口语表达,实现语言输入输出的有机结合。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话题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形式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为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创造更多的语言输入机会。
教师还可以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料来进行口语输入的教学,让学生在接触地道的英语口语的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水平。
输出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输出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论文引言伴随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语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输出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输出理论是近年来一个备受研究的领域,本文将探讨输出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输出理论概述输出理论是由斯文·安德森(Swain)提出的,是针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提出的一种语言学习理论。
输出理论认为,在学习一种语言时,输出比输入更重要。
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会真正突显出我们的语言学习成果。
然而,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习者的输出常常被限制在简单的单句或句子结构,难以真正发挥语言表达的能力。
如何有效地应用输出理论,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英语口语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输出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任务为导向输出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要在实际应用中完成。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通过设置相关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输出,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例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模拟的场景中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他们不仅会积极运用所学的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还会锻炼自己的会话技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反馈和修正在输出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出积极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错误,并在实践中进行修正。
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口语作业,然后通过反馈和修正的方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这种反馈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及时加以解决。
探究语言规则输出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也倡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语言规则,从而深入理解语言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理解语言规则。
例如,在句型搭配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某些句型的搭配规律,从而更加深入理解相关的语言知识。
结语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输出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语言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语言规则的理解。
最终版12.12“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戈国梁(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践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系统展开。
以输出来驱动大学生学习英语,既能促进其输出能力的培养,又能提高其吸收输入的效率。
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输出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手段。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英语口语能力尽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不断更新,但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仍不能满足相关用人单位的要求。
据2011年9月2日搜狐网报道,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曾有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欠缺,使他们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
”“很多大学生向往外企,但实际情况是,有的人一打电话,听到对方说的是英语,就不敢回答,立马把电话挂断了。
”[1]中国考生在国际英语口试中的成绩也不理想。
雅思考试英文官方网站/显示,2011年和2012年,中国考生的雅思口试成绩均为5.3分,在40个雅思考生最多的地区和国家排名中,与卡特尔并列倒数第一。
周小湣(2012)指出,中国传统的重输入(听、读),轻输出(说、写、译)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很多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乃至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的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都不能够用流利的英语授课。
[2]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能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输出能力的培养起积极作用。
一、国外二语习得理论概述(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理论输入(Input)是指二语习得者所接触的目标语学习材料,是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
语言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输入假设进行过专门研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
他指出,成功习得语言需具备两个基本特点:1)具有充足的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2)学习者具有语言学习的“语言习得机制”。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斯蒂芬·克拉什(Stephen Krashen)提出的,并在学习语言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假说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输入和输出来实现的,输入指的是接触到的语言信息,包括听力和阅读,输出指的是个人产生的语言,包括口语
和写作。
根据语言输入输出假说,语言学习者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理解和吸收语言
知识,然后通过输出,加强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
学中,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于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强调了语言输入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机会,包括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
通过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电影、阅读英语报刊等方式,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输入,从而提高他
们的语言听力和阅读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听力训练、朗读练习和阅读讨论等活动,
帮助学生加强对语言输入的吸收和理解。
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式,为语言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
可以借鉴这些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听多读,培养良
好的语言输入习惯;鼓励学生多说多写,提高自己的语言输出能力;安排学生进行语言输
入输出的交互性活动,促进语言的全面发展。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教
师可以帮助他们更高效地进行英语听说学习,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一、引言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柯尔(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主要依赖于“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
输入指学习者通过听、读等方式接触到外语信息,输出则指学习者使用外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对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而言,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的理论基础、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运用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的理论基础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的提出是基于斯蒂芬·柯尔对二语习得过程的深入研究。
他认为语言学习主要依赖于学习者接触并理解外语输入,这部分输入可以是在真实交际环境中获得的,也可以是通过媒体、书籍等途径获得的。
在理解输入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模仿、模拟等方式进行语言输出,同时也在不断接受反馈和修正。
柯尔认为,这种输入输出的过程是语言习得的主要路径,也是最自然的方式。
三、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尽管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已经纳入到语言教学的整体体系当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的英语输入不足,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有限,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够,因此在口语交际环节中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缺乏实际的语言输出机会,这导致他们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表现不佳。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效果。
四、如何运用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基于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要创造更多的英语输入机会,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积极主动地接触英语听力材料,可以通过听力练习、英语影视剧、英语报刊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触英语输入。
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输出,可以通过口语训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口语练习,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快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普遍的语言之一,也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
为了培养更为优秀的语言人才,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掌握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于英语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指,当一个人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需要先接收语言输入,例如听力、阅读等,然后才能进行语言输出,例如口语、写作等。
这个假说实际上可以解释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循环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因为学习者需要将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并转化为输出。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听力和口语训练来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这也就需要采用输入输出假说来进行课程设计。
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尤其是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学生来说,听力是最基本的语言技能之一,必须进行充分的训练。
而随着听力水平的提升,学生们也需要开始进行口语训练,将输入的语言进行输出,直到能够流利地交流为止。
在实施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时,英语教学应该采用全方位的方法,其中包括课堂讲授、自学和练习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听力和口语作为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并将学生分组进行演讲、对话等活动,以便发挥学生的尽可能多的语言输出。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供自习材料、资源和习惯性的听力练习等,让学生进行功课学习,以巩固自己的语言输入技能。
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掌握英语,更有利于提升接受和输出英语的能力。
总之,通过正确地应用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受益。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法。
不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职业发展中,流利的英语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一同加油!。
输出假设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相关性研究

和 学 习情 感 等 。 合 中 国学 生 学 习英 语 的 实 对 语 言 形 式 进 行 有 意 识 的 分 析 , 产 出 修 从 一 开 始 学 习 就 过 分 关 注 语 法 与 背 诵 单 结 在 际情 况 , 学生 们 之所 以 孜孜 不 倦地 学 习 了十 正 后 的产 出 , 而提 高语 言 输 出的 准 确 性 。 词 , 忽 略 了 每 个 单 词 正 确 使 用 的 语 言 环 从 却 几 年 的 英 语 却 仍 然 停 留 在哑 巴英 语 的 尴 尬 正 是 这 种 大 量 的输 出一修 正一 输 出一 修 境 , 加 上 没 有 合 适 的 环 境去 检 验 , 生们 再 再 在 学
即 使 经 过 长 达 十 几 年 的 学 习 , 多 大 进 二 语 习得 , 它 的 三大 功 能 : 意 触发 功 很 即 注 英 语 教 学 与 其 它 学 科 不 同 , 是 以 传 不 学 生 在 仍 然 不 能 用英 语 自由流 畅 地 表 达 自 能 ; 设验证功能 ; 语言功能。 假 元 授 专 业 知 识 为 主 要 目的 , 是 要 培 养 学 生 而 己 的思 想 。 旦 遇 到 比 较 生 僻 的 表 达 方 式 2 1注 意触 发功 能 一 . 应 用 知 识 的 能 力 , 应 用 能 力 的 培 养 只 有 而 或 者 与英 美 文 化 密 切 相 关 的 内容 , 表 现 就 S i & P kn wan a i 通过研 究 发现 , 习者 经 过 课 堂 内 外 大 量 的 英 语 实 践 活 动 来 实 学 出 前 言 不搭 后 语 的 情 况 。 着 现 代 社 会 对 的 输 出 触 发 了“ 系列 的 注 意 ” 而 这 种 注 现 。 果 我 们 能 够 从 学 生 开 始 接 触 英 语 学 随 一 , 如 于 复 合 型人 才 需 求 的 急剧 增 加 , 掌 握 一 意 能 激 活 学 习 者 内在 的 与二 语 习得 有 关 的 习时 , 注 重 培 养 听说 读 写并 重 , 至 是 听 只 就 甚 定 的 专业 知 识 远 远 满 足 不 了全 球 一 体 化 经 认 知 过 程 。 虽然 在 特 定 的 条 件 下 , 出的 作 输 济的需要。 用 不 同 于输 入 , 是 却 可 以 增 强 二 语 习 得 但 影 响 大学 英 语 口语 教 学 的 因素 有 很 多 , 的 作 用 , 因为 学 习 者 在 口语 表 达 的 过 程 中 如学 生 们 的 学 习 目的 、 习动 机 、 习 态度 会 注 意 到 自身 的 语 言 问 题 , 而 触 发 他 们 学 学 进 说 为 主 , 写 为 辅 的 教学 理 念 , 读 学生 在 学 习 过程 中就会有意 识地加强这方面 训练。 再 经 过 十 几 年 的 输 出 与 验 证 , 习者 的 应 用 学 能 力就 会 大 幅 度 提 高 。 不 是 像 现 在 这 种 而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的概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
文章还探讨了相关研究,并对语言输入输出假说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结论部分提出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策略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为提高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关联、有效性验证、策略建议、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由斯蒂芬·克拉申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接受输入并产生输出来实现的。
在语言学习中,输入指的是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信息,包括听力和阅读;输出则是学习者产生的语言表达,包括口语和写作。
据此假说,语言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接收和产生语言信息,学习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理解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授,忽视了语言输入输出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弱,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研究如何有效应用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了解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言习得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之间的关联,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为相关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语言学习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如何通过接受和输出语言来提高语言能力。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克拉什恩(Stephen Krashen)提出的,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输入语言来达成的,而输出语言只是语言学习的结果。
这个假说在大学
英语听说教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初学者应该注重输入。
这是因为输入是语言习得的主要途径,只有输入的语言素材充足,才能在潜意识中进行规律的整合和学习。
所以在听力训练中,
老师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素材,让学生反复的听和模仿。
在阅读训练中,也应该提供
大量的语言素材,让学生从中学习语言的结构和用法。
其次,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要注意输出的时机。
输出语言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也是非
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于语言规律的认识,减少口语表达的焦虑感。
但是,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阶段来提出输出的要求。
在初学阶段,老师应该让学
生多听多读多模仿,等到学生语感基本建立之后再提出口语输出的要求。
最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还要注意输出的正确性。
输入虽然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基础,但是输出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
对于学生来说,输出语言需要具有正确性、流利性和自然性。
因此,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时指出错误并加以纠正。
综上所述,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提醒我们应
该注重听、读和模仿,在适当的时机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输出,并关注其正确性。
只有当学
生在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实现平衡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更好地实现英语
语言习得。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研究方法上,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主要是指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接触和模仿语言输入,再通过输出语言来巩固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这一假说对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语言输入和输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持,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1.2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听力能力不足、口语表达不流利的问题。
研究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探究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
语言学习者需要通过输入和输出不断积累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而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输入,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方面表现欠佳。
研究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可以为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深入研究语言输入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了解学生对不同语言输入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听力材料和口语任务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质量,使他们更好地吸收和运用英语知识。
通过对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语言教学理论,还能为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口语听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2000字】2. 正文2.1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指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接受和理解输入材料来增加语言知识,然后通过输出来加深对语言结构和用法的理解和掌握的理论。
这一假说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斯蒂芬·克拉舍(Stephen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
在中国,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仍然面临着听力和口语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语言输入输出假说。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是由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学习主要是通过输入而非输出来实现的。
克拉申将语言输入分为“理解性输入”和“能力性输入”两个部分。
理解性输入指的是学生理解外语的过程,而能力性输入则是学生在理解外语的同时获得的一种内在语言能力。
克拉申认为,只有在接触到符合自己语言水平的输入信息时,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语言自然习得。
克拉申也提出了“过滤器假说”,认为学生的情感因素会影响他们对外语输入信息的接受程度,这也是影响学生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语言输入输出假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听力能力的提高,语言输入假说提醒我们要注重给学生提供符合其语言水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在语境中获取语言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也要注意课堂上教师的语速和语调,让学生在理解外语的同时不感到太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口语能力的提高,语言输出假说提醒我们要让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中进行口语练习,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输出,从而培养他们的语音、语调和语流能力。
也要转变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交流中。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学生的语言输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以为提供足够的英语输入就足够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动机。
教师在进行听说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英语是第二语言,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紧张和抵触。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 输 出驱动 假设 的概 念
所谓输 出驱动 假设 , 其实 就是 一种 教育思 想理 论 ,
是针对具有一定学习基础 , 并 且 接受 正 规 外 语 教 育 的学
习者所提 出的 。在英语教学 中应用这一 理论 , 需要提 出
好 的发 挥 。
3 . 3 输 出材料的使用 为使学生完 整地 完成 输出任务 , 教师 还要为学 生提 供输 出材料 , 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输出任务 和更 好地完成
师还要 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相关输入材料 的提供 , 所 以该 种教学实际上是将输 入任 务和输 出任 务 的顺 序颠 倒 的
一
于输入的 内驱力输 出, 能够通过输出驱动 自己完成英语
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 从 而产 生 学 习 英 语 的 欲 望 。 由此 可 见, 输 出驱动假设更 关注 二语教 学效 率 , 是 从 就 业 和 发
疯狂英语 理 论 版 龋
CR A ZYENG L I S H尸 0
输 出驱 动假 设 在 大 学英 语 教 学 中的 应 用 研 究
闫晓霞 王
( 1 . 运城学 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 山西
洋
44 0 0 0 0 )
运城 0 4 4 0 0 0 ; 2 . 运城学院体育系 , 山西 运城
种教学方法。开展这种教学 , 意 味着 学 生 不 会 一 开 始 就得到教科 书 , 教 师也 不再 对 学生 的 预习 情况 进 行检
展服务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 问题 展开分析 。此 外 , 应 用 输出驱动假设 , 需要完成学生听 、 说、 读、 写、 译等各项 能
研究论文:输出驱动假设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90480 学科教育论文输出驱动假设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许多高校改变了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内涵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认为,只要有了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就能习得语言,输出是输入的自然结果。
1985年,加拿大的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表示质疑,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认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可理解性输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想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还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出。
后来,Swain将输出的几个功能总结为:1)增加语言的流利度和自动化程度;2)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程度,揭示所想与所能之间的差距;3)帮助学习者检验语言假设;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反思能力[1]。
2007年,文秋芳教授就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该假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1]。
学习过程中没有输出驱动,即使输入质量再高,输入内容再多,其习得效率也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方面考虑,与培养学生的听、读接受性技能相比,培养说、写、译表达性技能社会功能更强,特别是口译、笔译技能。
第三,从外语教学方面来说,单项技能训练法明显不如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效果显著,后者更符合就业市场对学生的需求。
此后,陆续有各类课程的教师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2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依然遵循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的传统教学理念,重视语言输入,轻视语言输出。
输出假设在外语学习中作用论文

输出假设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摘要本文以swain的“输出假设”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语言输出的功能,探讨了输出假设的作用,并对如何使输出作用发挥到最佳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提升学习者的输出意识,重视输出实践的作用,帮助学习者更好更快的学习外语。
关键词输出假设外语作用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 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认为只要学习者接触到大量的略高于他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这就是“i+1”公式。
也就是说,根据krashen 的观点,可理解性输入对习得一门语言是必要且足够的。
“可理解性输入假设”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自引入我国后,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各环节都以语言输入为主,忽视了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然而,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受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后,仍然不擅于用英语进行交际。
由此可见,以输入为主的教学是不足够的。
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可理解性输入假设受到了挑战和质疑,语言输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输出假设“可理解性输入假设”过分强调语言的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通过对当时加拿大推行的法语沉浸式教学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在长时间的目标语言学习中,尽管给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可理解性输入,这些学习者只是在听力和阅读项目上表现的与本族语学生水平相当,但在口语和写作等语言输出项目上对语言规则的运用仍然会出错,与本族语学生水平有明显的差别。
可见,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并没有能够使学习者准确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
swain认为产生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在听力和阅读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足够的机会产出目的语,以至于语言水平仅停留在对语言理解的层面上,在目的语输出能力上有欠缺。
三、语言输出的功能swain认为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关键环节,它具有三大功能:注意/触发功能(noticing/triggering function),检验假设功能/(hypothesis-testing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思考与建议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思考与建议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考与建议引言: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直是教师们所面临的难题。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理论被称为输出驱动假设。
该假设认为通过输出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的交际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教学实践。
1. 输出驱动假设的基本原理输出驱动假设是由Stephen Krashen 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混合式的过程,包括了输入(教师输入的语言)和输出(学生的语言输出)。
他强调“有意义的输出”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积极的语言输出,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2. 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参与讨论,学生能够不断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并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纠正的作用,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2 设计输出型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输出型的任务,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
例如,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进行演讲报告等。
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需要进行主动的语言输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2.3 提供写作机会除了口语表达,写作也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要求他们用英语写日记、文献综述等。
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巩固语言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
3. 输出驱动假设的应用建议3.1 设计合理的任务教师在设计输出型任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确保任务的难度适当。
任务的要求要明确清晰,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更愿意进行语言输出。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试论语言输入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语言输入输出假说(Language Input-Output Hypothesis)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对语言输出的影响以及语言输出对语言输入的促进作用。
该假说由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舍尔(Stephen Krashe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了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根据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学习者通过暴露于一定程度的理解(听力和阅读)材料,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输入的质量与数量。
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即学习者能够大致理解其中的意义。
输入的数量也非常重要,学习者需要持续接触大量的输入材料,以提高语言能力。
对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而言,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如电影片段、新闻报道等,也可以是针对学生水平的教材和练习。
通过暴露于各种语言输入材料,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语言表达和用法,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创造语言输出的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言输出活动,如口语对话、小组讨论、演讲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践。
通过语言输出,学生可以逐渐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纠正。
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应该及时指出这些错误,并给予相应的纠正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通过组织语言输出活动,让学生互相批评和指导,促进他们在语言输出中的进步。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主动地、自发地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学习材料,如电影、音乐、书籍等,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
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英语口语,理论,教学]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口语,理论,教学]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a121a47fd5360cba1adbd3.png)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强调语言输出以及与之配套的综合教学法的作用,对我国大学外语技能课程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也要重视输出的作用、以输出促进输入,还要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1]。
然而,由于受到教学环境,教师素质、学生英语水平以及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要解决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将语言输入与输出结合,以输出带动语言输入,凸显输出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1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概述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用英语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然而“现有以输入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设置,既不能满足学生迫切运用英语交际的需要,又不利于盘活学生多年积累的语言知识,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2]5。
文秋芳据此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认为“输出比输入更利于学习者外语能力发展;听、读等接受性技能的培养更具社会功能;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更富有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2]2。
输出驱动假设只限于正式的外语课堂教学,对输出的界定既包括说和写也包括口译与笔译。
因此,该理论的提出不但对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改革有借鉴作用,对我国大学外语技能课教学也有指导意义。
2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具体运用2.1 增加语言输入,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语言输出能力虽不直接来自语言输入,却离不开输入,语言学习依赖于大量的视觉、听觉输入刺激[3]。
学习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外语知识,形成外语的“语感”。
通过课堂观察以及与学生交谈我们发现,学生在口语学习中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学习动机不足,而在于他们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说。
[语言,输出,假说,其他论文文档]试析语言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综合技能教学
![[语言,输出,假说,其他论文文档]试析语言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综合技能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5b1b11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7.png)
[语言,输出,假说,其他论文文档]试析语言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综合技能教学试析语言输出假说与大学英语综合技能教学”论文摘要:根据语言输出假说,仅给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语言输出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语言输出具有注意触发、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三大功能,能促进学习者对被输入语言的理解,能促进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整合与内化。
据此,在大学英语综合技能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语言输出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应设法有效地发挥语言输出对二语习得的前述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语言输出假说二语习得综合技能教学一、语言输出假说简介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是对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的批判与延伸。
Krashen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唯一条件,输出则是输入的结果(Krashen,1985)。
然而,通过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的长期观察,Swain发现,法语学习者在多年的学习中虽然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但却没有导致其相应的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并且,在语法方面,特别是在词形和句法方面仍不无问题。
据此,Swain认为,仅给语言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语言输出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这就是与语言输入假说相对应的语言输出假说。
根据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语言输出有三大功能,即注意触发、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Swain,1995)。
1.语言输出中的注意触发功能在理解语言输入时,学习者可以运用各种理解策略来弥补自己在语言知识上的不足,但对理解策略的运用可能会使学习者忽视了语言形式,因而使之对所输入的语言的加工只停留在语义的层面上。
但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者不能像其在对语言理解的过程中那样凭借策略来弥补自己在语言能力上的不足,所以他们就不得不在对语言进行加工的同时,被推进到同时也对句法进行加工的层面(Swain1995,Swain&Lapkin1995)。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就能注意到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差距,从而就产生了语言输出假说中的注意的触发。
输出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输出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论文第一篇:输出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论文摘要: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学生无法顺畅地进行口语表达。
文章对输出理论的三大功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口语教学必须重视语言输出,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关键词:输出理论口语教学英语教学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两大重要问题。
有了获取语言知识的渠道,学习者才可能习得语言;而通过语言输出,人们可以了解到学习者是如何习得语言以及语言水平如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Krashen提出了“输入假设”,认为学习者习得语言的方式只有一种,即通过大量可理解性输入。
许多学者认为,仅有语言输入对于语言习得是不充分的,当学习者听到语言输入时,通常无需调动句法知识就可以理解语言的意义。
一、输出假设理论及其功能1985年,Swain提出了输出理论——通过口头或者书面语言的产生,学习者就能习得或学习语言。
Swain通过对加拿大的法语沉浸式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学校里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一些课程全部由法语教授。
然而,他们尽管在听力与阅读理解方面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写作和口语方面却表现出了语法准确性方面的劣势。
这表明,仅有语言输入对于习得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是不足的,要习得一门语言,必须鼓励学习者进行语言输出,并且在使用目标语时注重语言形式的正确性。
Swain提出了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三大功能。
1.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的注意在使用目标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可能会遇到语言问题,从而使他们注意到他们所不知道的或者只知道一部分的目标语知识。
1994年,Swain和Lapkin做了一项实验,检验学习者注意到语言问题之后的认知过程。
被试者是法语沉浸式教学项目的八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3岁,他们使用有声思维方法。
他们要为一份报纸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他们要使用这种有声思维方法,说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这些有声思维材料中摘选和语言有关的情节,其中40%和语言有关的情节中学习者都注意到了语言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输出假设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摘要:在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轻输出的现象,学生无法顺畅地进行口语表达。
通过介绍swain的输出理论,进而提出了对口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输出理论;口语教学;口语发展
一、“输出理论”假设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2)提出了著名的“输入假说”,认为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但swain对加拿大学生法语沉浸式教学调查研究后发现,学习法语长达七年之久的加拿大学生,法语水平并不理想,特别是口语和写作方面。
基于以上研究,swain(1985)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她认为可以理解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输出同样有它的重要性,它有助于促进使用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swain(1995)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论述,认为输出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二语习得,即它的三个功能:
1.输出具有引发注意的功能
当学习者试图输出目标语时,他们能够注意到自己不能准确地说出或写出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
换言之,某些情况下,输出目标语的活动能促使二语学习者注意或认识到自身的语言问题。
2.输出具有假设检测功能
从学习者角度讲,输出有时是“试验运行(trial run)”即他们试着用恰当的目标语词汇或形式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想法。
3.输出具有反省功能
用语言来反省他人或自己输出的语言,从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只输入不输出是不完整的语言学习,swain的“输出假设”弥补了krashen“输入假设”的不足,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二、大学英语口语课堂输出及其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更注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教师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班级人数过多,考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表达不完整。
再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自尊心普遍较强,性格内敛。
其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一些中小城市或是乡镇的学生因本身存在语音差距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也不敢开口,这样造成了大学口语课堂上,老师焦头烂额,学生却一言不发的尴尬现象。
三、输出理论对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面对口语课堂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口语课程的老师,应该如何加强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创设好的输出环境,使输出的功能得以发挥而促进二语的习得呢?
1.及时转变学习者的学习观念
老师在积极转变自身角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学习观念及学习习惯的改变。
2.设计合适的语言输出活动
学生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感
兴趣的,并能引起他们兴趣,使他们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课堂。
(1)结对式或小组讨论
研究表明,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会依据谈话中的澄清请求或证实询问来修改他们的语言输出,同时学习者可以依据不同的反馈修改语言的输出,在交流环境中检验他们的假设也会使学习者感到更舒服。
因此,小组讨论能创造较多的使用语言的机会,特别是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班上课的情况。
(2)口头复述
学生针对已熟悉的文本,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重新组织语言,然后口述出来,这一过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的能力。
(3)娱乐性活动
以娱乐为主,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紧张严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没有安全感,不愿主动参与。
而形式多样的娱乐性活动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3.正确对待学生输出过程中的语言错误
口语课堂主要以学生的口语实践为主,学生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必然会犯这样那样的语言错误,教师过多的干扰会引起语言交流障碍,也给学生造成心理影响,增加学生的情感障碍,导致学生不敢说、不愿说。
在二语习得中可理解性输出是重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者二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除了课堂上的口语实践活动,教师应该鼓励
学生课后抓住机会并主动创造条件来进行口语实践,同时,输入时输出的基础,口语训练之余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课后多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坚持听英文广播,增加学生的知识量,积累口语素材,便于更好的输出。
参考文献:
[1]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o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gass,s and madden:newbury house,1985.
[2]卢仁顺.“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
[3]严娟.输入输出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3).
[4]高琼,浅议英语教学中的口头复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11).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