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基本概念

1、 质点

2、 参考系: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3、 时刻和时间间隔

4、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5、 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即物体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6、 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t

s v ∆∆=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②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③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7、 加速度

(1)物理意义: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2)定义:、定义式:a =(v t -v 0)/t

v 0——开始时刻物体的速度

v t ——经过一段时间t 时的速度

(3)国际单位:m /s 2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三、1、s —t 图象(即位移图象)(只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

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四、2、v —t 图象(速度图象)(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

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五、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6V .当电源频率为50Hz 时, 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一求解)

(3)、可计算出加速度(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三求解)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基本关系式

v t =v0+at

s=v0t+1/2at2

v t 2-v o2=2as

v t =s/t=(v0+ v t)/2

二、推论

1、v t/2= v t =(v0+ v t)/2

2、v s/2=

3、△s=aT2{s m-s n=(m-n)aT2 }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

(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

(1)、自由落体运动:v0=0 a=g

v t =gt

h=1/2gt2

v t 2=2gh

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

1、寻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

小距离的临界条件。

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

第三章力的相互作用

一、三种常见的力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弹力: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

(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

(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3、摩擦力

(1)、静摩擦力: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f=uN。u为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也可用“力的平衡”

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3)、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

2、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②、计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三、力的分解

1、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分解原则: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3、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断)

4、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为止。

2、两个概念: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惯性: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所以牛顿第一又叫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

性。它只与质量有关,与受力情况、速度大小无关!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

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合=ma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

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②、矢量性③、瞬时性

④、独立性⑤、相对性

三、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的

两个物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