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开麦20的选育及应用
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李 帅 ’ 陈 常 柱 小 麦 生 产 是 农 业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主 要 项 目 , 由 于 小 麦 耐 受 性 强 , 抗 逆 性 强 ,在 我 国 有 广 泛 的 栽 培 ,而 且 栽 培 历 史 比较 悠久 。在小 麦种植 过 程 中各 种新 品种 的不 断选 育推 广 ,为 小麦 高 产栽 培提 供 了必要 的条 件 。对 于陕 西 地 区而 言 ,经过 多 年选 育 ,广 泛推 广 的新品种有汉麦 5号 、川麦 1 0 7 、绵 阳 3 1 、7 i I 麦4 3 ,这 些 品种 具有 十分显 著 的增 产水 平 ,抗 逆 性强 ,而且 丰产 性 能高 。在小 麦栽 培过 程 中不仅 要加 强 各种 新 品种 的推 广 ,同时还要 加强 栽 培技术管理 ,不断提高小麦产量。
技 术 栽培 措施 ,对不 同 品种 的生长 特 性 进 行研 究之 后 ,为 小麦 品种 提供 适 宜 的生 长条件 ,促 进小 麦生 长 。当一 个 区 域 中 引 入 新 的 小 麦 品 种 之 后 ,应 该 要 首先 进行 栽培 技术 试验 ,确定 小 麦 品种在 种植 地 区的生 态环境 条件 下 的各 种技 术规 范 ,实现 小麦新 品种 种 植、 推广的规范化 , 不 断提高生产效益 。 1 . 3 建 立小 麦新 品种 推广 示 范基 地 在小麦新品种推广过程中 ,应该要 建立示 范基地 ,在示范基地对各种新 品 种进行试验之后 ,确保品种的各项性能 具有优势才能大 面积推广 。在建立推广 示 范 基 地 的 时候 ,必 须 要 各 个部 门 的积 极配合 ,例 如农业技术推广 、种 子和农 1 小麦新 品种选 育推广 策略 在 小 麦 栽培 过 程 中 ,不 同 的 品种 具 机部 门的各个专业站 、种子供应站 、农 有不同的性 能,体现在耐受性 、抗病性 技站等 ,都要做好配合 ,积极进行新 品 等多个 方面 ,为 了不断提高小麦新 品种 种 实 验 ,让 农 民看 到 新 品 种 的 效 益 ,起 的选育推广水平 ,要对不同品种的适应 到辐射和示范带 动的作用 。 1 . 4 加强技术培训 性进行分析 ,并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 小麦 新 品种 推 广过 程 中 ,要 积 选择合适的品种 。小麦新品种推广过程 极 加强 对农 民的培训 教育 ,尤其 是要 中要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的问题 : 1 . 1 选用 抗病 、优质 、丰产 的小 加 强农 民对 各种 新 品种 的生长 习性 的 了解 ,例如 小麦 品 种对 光 照 、水 分 、 麦 新 品种 安 康市 农业 生 产水 平较 高 ,粮食 肥 料等 各种 因 素的要 求不 同,在栽 培 作 物 以小 麦 、玉米 、水稻 、薯 类 、豆 过 程 中要做 好 管理 ,加强农 民技术 培 类为主, 汉 麦 5号 、川 麦 1 0 7 、绵 阳 训 就 是 推 广 新 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一 个 重 要 途 径 , 要 引导农户不 断改变传统 的种植 观念 , 3 1 、川 麦 4 3等 品种是小麦栽 培过程 中 在小 麦栽 培过 程 中做 好规 范化 种植 管 的 主要 品种 , 近 几 年 的 生 产 实践 证 明 , 理 ,减 少各 种外 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这 些小 麦 品种 的抗 性较 强 ,品质优 , 丰产性 好 ,是影 响广 ,针对 这些 新 品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种 的特征 特性 进行 实验 ,进一 步观 察 2 . 1 种 子 的 选 择 和 处 理 不 同小 麦 品 种 在 不 同 的 生 态 区 域 中 的 在 小 麦 栽 培 过 程 中 要 对 种 子 进 行 适 应性 、表 现性 以及 长势 情况 ,从 而 合 理 地 选 择 和 处 理 , 适 宜 种 植 的 小 促 进小 麦种 植 产 业快 速 发 展 。 麦 品 种有 汉 麦 5号 、J I l 麦 1 0 7 、绵 阳 1 . 2 建立小麦新品种繁育体系 3 1 、川 I 麦4 3等。在大 面积大规模 生产 在小 麦栽 培 过程 中,对 于 不 同的 过 程 中 ,必 须 要 确 保 种 子 饱 满 、均 匀 , 小 麦品种 , 尤其是一些新品种的推广 , 为 高产栽 培提 供基 础 。选 定种 子之 后 应该 要建 立繁 育体 系 ,通 过不 同杂 交 要及 时对 种 子进行 处 理 ,对小 麦 种子 选育 出最 新 的产 品,提高 品种 的抗 逆 进行 处理 包 括 晒种 、拌 种 、包 衣 等几 性 和抗病 性等 性能 。在新 品种 繁育 过 个 过程 。第一 ,晒 种 ,播 种前 选择 晴 程 中可 以 及 时 建 立 “ 三 圃 田” ( 单 穗 选 朗 天 气 进 行 晒 种 , 一 般 晒 种 的 时 间 为 择 、株 行 圃 、株 系 圃 、原 种 圃 ) ,并 且 2 — 3 天 即可 。第 二 ,拌 种 ,拌 种 是 对 小 要做 好小 麦 的提纯 复壮 工作 以及新 品 麦 常见病 害进 行 防治 的过 程 ,例 如黑 种 原 、良种繁 育基 地 的建 立。在培 育 穗病 以及 在苗 期 易发生 浸染 为害 的纹 新 品种 的过程 中要 逐渐 制定新 品种丰 枯 病 、全 蚀病 等 ,都 可 以通 过药 剂拌 产栽培技 术规范 良种必 须与 良法 配套 , 种实现有效地预 防。第三 ,种子包衣 。 对各 种新 品种 的抗 病性 、丰产 性进 行 有 条件 的农业 种植 户会 对小 麦种 子进 提 现 。 新 品 种 必 须 要 有 一 套 新 的 丰 产 行 包衣 ,即将 种子 放人 药剂 中进 行搅
小麦种子生产基础—小麦品种选育及利用
(2)根据河南省从南到北的气候特点,南部应选用弱春性早熟 品种和半冬性早熟品种,中北部地区可选用中熟品种,尽量 避免晚熟品种的大面积利用。
(3)在品种布局时,相近区域应引导种植成熟期相对一致的 品种,以便机械化收获。
二、 辩证看待高产与稳产的关系
(一)品种的相对增产幅度是有限的,而各种灾害的减产 幅度却非常高 ➢ 倒伏可减产30-40% ➢ 冻害可造成绝收 ➢ 白粉病严重危害可造成减产20-30% ➢ 条锈病流行年份可造成减产30-50%
➢ 抗倒伏强的品种如果遇到播种量过大或栽培管理不当等特 殊情况也会倒伏。抗倒伏能力一般的品种,若群体控制较 好,倒伏的程度会降低。
➢ 群体过大是诱发倒伏的主要因素,从生产的实际情况看, 大播种量可能是今后小麦生产中长期存在的现象,倒伏的 潜在危险也会长期存在,在生产中选择抗倒伏品种和合理 调控群体是同等重要的防倒伏措施。
预防措施:(1)加深耕层,扩大根系范围;(2)降低播量,建立优质群体结
构;(3)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4)化学调控:每亩可用30~40毫升壮 丰安或多效唑粉剂4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洒。 (5)加强病虫害防治。
二、小麦倒伏
倒伏原因:种植密度和群体大;播期早;氮肥过多;耕层 浅,根系不下扎 发生时期:中后期,尤其灌浆期遇大雨和大风天气;
■预防晚霜冻害 加强监测预报,预防晚霜冻害。
晚霜冻害的气象条件 1、降温幅度大:春季气温高、小麦生长旺
盛,突然遭受强降温,24h内降幅达79℃,甚至10℃以上。 2、极端温度低:拔节期极端低温在-1.5℃ 以下时易发生轻度冻害,达-3.5℃则遭 受重度冻害;拔节后10天(孕穗期), 极端低温低于0℃可造成轻度冻害,低于 -1.5℃则易造成重度晚霜冻害。
国审小麦新品种扬麦20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粒, 千粒 重为 4 0 . 0— 4 1 . 9 g , 穗、 粒、 重 产量构成要 素协 调性
较好 。
表 1 不 同 年份 扬 麦 2 O产 量 构 成 要 素
扬麦 2 O为 春 性 小麦 , 成 熟期 比对 照 扬 麦 1 5 8早 1 d , 熟 相
号: 苏 人才 办 ( 2 0 1 2 ) 8号 ] 。
好 。幼苗半直立 , 分蘖力较强 。株高 8 5 c m左右。穗层整齐 ,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7—1 0 基金项 目: 国家生物育种能力建设 与产业化专项 ( 编号 : 发改办 高技 [ 2 0 1 2 ] 1 9 6 1号) ; 江苏省 第 四期 “ 3 3 3 ” 高层 次人 才 培养工 程 [ 编
秋 播 进 入 品 种 比较 试 验 圃 。2 0 0 7年 秋 播 进 入 长 江 中 下 游 地 区 的多 点 适 应 性 试 验 。2 0 0 8 -2 0 1 0年 参 加 长 江 中下 游 冬 麦
』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麦组 品种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J
扬麦2 0
图1 国 审 小 麦 新 品 种 扬 麦2 0 的 选 育 过 程
2 0世 纪 8 0年 代 中期 , 扬 麦 5号 、 扬麦 1 5 8等 高 产 广 适 性
1 9 9 9 年
扬麦 1 0 号× 扬麦9 号
品种先后成为长 江 中下 游地 区的主要 品种… 。中筋小麦扬 麦1 1 号、 扬麦 1 6 、 扬辐麦 4号等 , 仅适宜在江 苏省、 安徽省淮
河 以南 地 区 种 植 。 。弱 筋小 麦扬 麦 l 3号 、 扬麦 1 5 、 扬 麦 1 8 、 宁麦 1 3 号 等 在 长 江 中 下 游 地 区 的 种 植 规 模 不 及 扬 麦 1 5 8 , 在 一 定 程 度上 满 足 了长 江 中下 游 地 区对 优 质 小 麦 品
小麦育种学小麦育种途径和方法
2021/3/10
21
(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恢复的研究和利用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CMS,主要通过小麦与异属、 异种间的核置换而产生的。其恢复基因主要来自提供 细胞质不育性的中(同质恢复系),也存在于其亲缘 物种和普通小麦中(异质恢复系)。
其中提莫非维小麦所导致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其育性 恢复基因,是世界上迄今杂种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
杂交选育法:利用已有的恢复系与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或品系杂交,然 后从其后代中选育结实性良好而且兼具双亲优良性状的新恢复系。此法 比较简单,只需要一次杂交,可以育成多种类型的新恢复系,对所选恢 复系必须多次测交,检测其恢复力。
2021/3/10
27
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测交筛选法:用已有的不育系为母本,广泛选用综合性状良好的许多品 种、品系为父本,进行测交,根据F1的结实率及综合性状表现,从而 选择其中育性恢复力强而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用此法需要配制大量 的杂交组合,只有很少数能够达到要求。但也有可能选出个别优异的恢 复系。
2021/3/10
19
目前杂种小麦应该开展的工作
一是开辟新的不育细胞质源的研究; 二是扩大恢复源的研究; 三是杂种优势的研究 四是开拓产生杂种小麦新途径的研究 五是质核杂种的研究 六是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
2021/3/10
20
杂种小麦的产生途径
一是质核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 二是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 三是核基因不育性 四是核质杂种优势
2021/3/10
尽可能注意双亲的性 状水平,有利于优良品 系的选育。由于小麦许 多性状如产量、抽穗期 等都不同程度上属于数 量遗传的性状,而且它 们主要由许多具有加性 效应的基因控制。
6
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_的选育
2024年第3期育繁制种134DOI:10.19462/ki.zgzy.20231215010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的选育赵 凯 黄 玲 冯维营 邵敏敏 王福玉 陈贵菊张玉丹 杨本洲 孙雷明 翟红梅 王 霖(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272031)摘要:济儒麦20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以丰收60为母本、08鉴75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水平高,抗病性好,高抗叶锈病和条锈病,高抗干热风,落黄好,越冬抗寒性1级。
2021-2022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745.5kg/hm2,比对照济麦22增产5.3%。
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0005。
关键词:高产;抗逆;济儒麦20;选育Breeding of a New Wheat Variety Jirumai 20 ZHAO Kai,HUANG Ling,FENG Weiying,SHAO Minmin,WANG Fuyu,CHEN Guiju,ZHANG Yudan,YANG Benzhou,SUN Leiming,ZHAI Hongmei,WANG Lin(Ji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ing 272031,Shandong)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冬小麦的优势产区,在保障粮食安全与经济稳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小麦的生产和需求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解决粮食供需矛盾成为农业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3]。
品种的更替既是品种农艺性状的优化过程,也是小麦生产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趋势,持续培育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5]。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以丰收60为母本、08鉴75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0005)具有广适、高产稳产、耐高温、抗逆性强等特点。
小麦新品种开麦20的选育及应用
5 . /0g 形 成 时 间 15 i, 定 时 间 29 i, 淀 27 10 , ml .mn 稳 . n沉 a r 值 6. 。 50 ml 14 抗 性鉴 定 . 20 — 0 9年经 河 南省 农 科 院植 保 所 0 8 20 成株期综合抗性鉴定和接种鉴定 : 中抗 白粉 、 枯 病 , 叶
育 制 繁 种
寸 舯业 固
小- 麦新 品种 开 麦 2 0的选 育 及应 用
赵 国建 牛本永 宋 晓 吴 欣
( 河南 省开封市农林科 学研究 院 , 开封 4 5 4 ) 7 1 1
开麦 2 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 究院用矮 开 0
7 9为母 本 、 开麦 1 父本 通 过有 性 杂交选 育 而成 的小 4作
27 i, 淀 值 5 .m 。20 .mn 沉 42 l 09年 容 重 7 8/, 白 质 9gL 蛋
穗 数 一 般 为 3 ~ 4万 , 粒 数 为 3 ~0粒 , 粒 重 8万 4 穗 44 千 4g该 品种 综合 农 艺性 状 优 良 , 4, 产量 三 要 素协 调 , 叶功
1 产量表现 院内品比试验 . 2
20 — 06 05 20 年度参加
本 院 鉴 定试 验 , 麦 2 开 O每 h 均 产 量 72 .0g 比 m平 540k , 对 照 偃展 4 l l0增产 68% , 参 试 品种 第 1 ; 06 .0 居 位 20—
2 0 年度参加本 院品比试验 , 均产量 7 8.k , 07 平 5 2 0g 比 0 对 照增 产 56 %, . 0 居参 试 品种第 1 。 位 河南省 区域试验 20 — 0 8 0 7 20 年度参加河南省小
能期长 , 成熟落黄好。
麦水地春水 I 区试 ,0 汇总 , 点增 产 , h 组 l点 8 每 m 平 均 产 量 75 .0g 比对 照偃 展 4 1 产 51%, 1 63 k , 0 10增 . 9 居 4
(王延训)山农20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秸秆还田地块的高产稳产栽培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山农20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秸秆还田地块的高产稳产栽培
作者:王延训, 李洪杰, 纪复勤, 岳鹏, 张兴居, 闫媛媛, 牛曰华, 郭祥龙, 吕艳辉
作者单位:王延训,李洪杰,岳鹏,张兴居,闫媛媛,牛曰华,郭祥龙,吕艳辉(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嘉祥272412), 纪复勤(山东省宁阳县万丰种业有限公司 宁阳271400)
刊名:
农业科技通讯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5(6)
引用本文格式:王延训.李洪杰.纪复勤.岳鹏.张兴居.闫媛媛.牛曰华.郭祥龙.吕艳辉山农20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秸秆还田地块的高产稳产栽培[期刊论文]-农业科技通讯 2015(6)。
矮秆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矮秆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作者:王淑荣郭伟费德友程学敏龚辉唐宗祥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年第03期摘要:针对四川丘陵区轻简机械化新型两熟种植模式的生产新需求,确立了以“矮秆、早熟、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研究目标,开展了农艺性状、抗病性、光合效率、品质等相关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和发掘,采用聚合杂交手段配制杂交组合,加大熟期、株高、品质、抗性的选择,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成功选育出5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四川省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在种质资源的发掘、育种方法创新、小麦品质改良及配套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关键词:小麦;矮秆;早熟;优质;品种选育;应用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60%的人以小麦为主食,近年北方小麦主产区因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我国小麦生产,导致进口数量不断增加,积极推动南方麦区小麦产业发展,有助于稳定小麦总体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
四川是西南地区小麦主产区之一,2014年播种面积1 756.5万亩,总产423.2万吨,分居全国第6位和第7位,在南方麦区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发展四川小麦产业非常重要[2-3]。
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传统“麦-玉-苕”“麦-玉-豆”等一年多熟劳动密集型种植制度在农村逐渐失去优势,“麦-玉”“麦-豆”“麦-稻”轻简机械化新型两熟种植模式成为发展趋势。
机械化收割、茬口衔接、人们不断增长的品质需求、一控两减新形势下,要求矮秆抗倒、早熟早收、品质优良、耐病抗病的小麦新品种,而生产上多以中秆中熟品种为主,因此针对生产上急需矮秆早熟优质小麦品种的现状,开展了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发掘,新品种培育及育种方法、品质改良及品种配套种植技术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1 主要科技创新点1.1 实现了矮秆、早熟、优质、高产、多抗的有机结合,成功培育出5个小麦新品种育成矮秆早熟优质小麦新品种南麦302、特研麦南88、南麦618、荣春南麦1号、南麦991。
新麦系列品种系谱及育种思路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处于黄河中下游肥沃的冲击平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其水、光、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的最适生态区之一,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新乡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粮食种植面积60.188万h m2,粮食产量378.8万t。
20世纪70年代,河南新乡、河北石家庄、山东烟台被誉为全国小麦生产的“三面旗帜”。
新乡市所辖的辉县市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结合部,素有“豫北粮仓”之称,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国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的建设开始于1949年位于辉县的平原省农业试验场。
该机构小麦科学研究以遗传育种为中心,自1950年开始对小麦优质高产高效育种方面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富有科学价值的探索[3]。
1育成品系及代表性品种的特点200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先后育成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新品种20个,其中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的14个。
新麦11、新麦12、新麦13、新麦16、新麦9817、新麦21、新麦23、新麦29、新麦30、新科麦168、新麦32、新麦35、新麦36、新科麦169、新麦39等15个省级以上审定的优质中筋品种,代表了当时小麦育种的先进水平,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麦9号、新麦18、新麦19、新麦26、新麦28等省级以上审定的优质中强筋、强筋品种,实现了品质、抗性和产量同步提升,使新乡强筋小麦走向全国。
新麦18、新麦26连续多年被原农业部推介为全国小麦主导品种。
新麦18于2008年获原农业部小麦授权品种全国推广面积前5名证书,是2007年、2008年河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半冬性品种,于2009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超强筋品种新麦26主要品质指标均明显超过美麦D N S,高于加麦2号,其面粉品质与香港金象粉品质相当。
高产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保大麦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粮食作物 2020.4高产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保大麦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赵加涛刘猛道杨向红付正波字尚永(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摘要:保大麦20号系保山市农科所2009年配制杂交组合保大麦12号/保大麦14号,经系谱法育 成的高产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特点,2019年1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DP 大麦(青稞)(2018)530066。
关键词:保大麦20号;品种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大麦在云南省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产业结 构的调整,大麦种植面积发展较快,到2018年云南 省大麦种植面积达25.5万hm 2[1]o 大麦在保山冬季粮 食生产中同样占有一定地位,2018年种植3.33万hm * 12, 其中种植旱地大麦1.47万hm 2,但旱地大麦生产基本 是雨养农业,雨量决定产量,单产低而不稳叫对品种 要求极其严格,特别是品种的抗旱性、抗寒性。
为持 续不断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大麦新品种代替生产应用退化品种袁满足保山市立体气候性较强的不 同区域大麦生产,保山市农科所加强啤饲大麦育种 基础研究。
2014年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了适 宜旱地、水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啤饲大麦新 品种一保大麦20号。
参考文献业,2011(3):60.[1] 冯宝艳,王锋.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科林麦969[J].中国种业,[3]彭钊,陈义,王世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2019(9):85-86.学技术岀版社,2014.[2] 冯宝艳,位运粮,王彦良,等.小麦穗行生产技术[J].中国种1品种选育过程保大麦20号系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2009年以高产、优质、抗白粉病材料保大麦12号为 母本,以高产、大穗、大粒、中感白粉病材料保大麦14 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10年收获F 1代22粒,2010年11月种植F 1代,2011年收获F 2代,同年进行夏繁加代袁经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2013年其F 5 开始稳定,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丰产性好的其中一个单株行加代扩繁,编号为“14-J8”。
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20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14·种业导刊,2018年第7期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20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于华强(周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周口 466000)丰德存麦20号是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半冬性中晚熟小麦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矮杆抗倒、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等特点。
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指导。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4749(2018)07-0014-02丰德存麦20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关键词:摘 要: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20号,是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以存麦8号为母本、百农AK5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30。
1 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丰德存麦20号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232 d,平均比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略早。
幼苗半直立,苗期叶片细长,叶色浓绿,苗势较壮,分蘖力一般。
春季起身拔节略迟,两极分化快,抽穗晚,耐倒春寒能力一般。
株高70.7~75.8 cm,株型松紧适中,茎秆蜡质重、弹性好,抗倒性较好。
旗叶短宽、上冲,穗下节较短,穗层整齐。
叶功能期长,较耐后期高温。
穗纺锤形,小穗排列较密,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
穗数695.2万~608.7万穗/hm 2,穗粒数34.5~36.4粒,千粒重42.7~44.2 g。
1.2 抗病性状丰德存麦20号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
1.3 品质性状2016年检测,丰德存麦20号蛋白质含量12.83%,容重764 g/L,湿面筋含量25.6%,降落数值400 s,沉淀指数72 mL,吸水量56.1 mL/100g,形成时间1.7 min,稳定时间11.4 min,弱化度35 FU,出粉率71.6%,硬度65HI,延伸性143 mm,最大拉伸阻力530 EU,拉伸面积98 m 2。
播期播量对小麦开麦20产量的影响
理 密 植 。可 充 分利 用 光 能有 效 提 高 光合 效 率 .协 调 小 场 需 求 ,分 析播 期 播 量 对 开 麦 20产 量 的影 响 ,以
麦 生 长 发育 与 环境 条件 、群体 与 个 体 的关 系 l 5l 姜 丽 期 为 该 品种 高 产 栽 培 、实 现 良种 良法 配 套 奠定 理 论
摘 要 :为 了解 小麦 品种 开 麦 20的适 宜播 期 和 最佳 播 量 ,在 豫 东地 区设 置 裂 区试 验 ,利 用 新 复极 差 法对 产 量结 果进行 多重 比较 分析 ,以探 讨 不 同播 期播 量 对 开麦 20产量 的影 响 。 结果 表 明 ,开 麦 20 最佳 播期 为 1O月 15日,适 宜播 期 为 10月 10 ̄15日 ;最佳 播 量 为基 本 苗 280 /hmz,适 宜播 量 为基 本 苗 240:;0- ̄320::0-/hm 。 关 键 词 :开 麦 20;播 种 期 ;播 种 量 ;产 量
[1】黄 继 川 ,彭 智 平 .有 机 营 养 液 肥 高 效 施 用 技 术 fJ].广 东 肥 业 , 【4】黄 成 都 ,徐 若 兰 ,欧 景 汕 ,等 .有 机 水 溶 肥 料 在 水 稻 上 的应 用 效
果 研 究 [J1.现 代 农 业 科 技 ,2016(23):22—23. 2016(3):39—41. 【2】李 万 源 ,刘 小 芳 ,陈 书 辉 ,等 .有 机 水 溶 肥 料 对 水 稻 生 产 发 育 及 [5]柯 伟 .有 机 水 溶 肥 新 美 洲 星 在 水 稻 上 应 用 效 果 试 验 『J】.安 徽
1 1月上 旬 播种 以 300 kg/hm 的播量 能 有效 提 高 其产 秸 秆还 田 .基础肥 力 中等 。播种前 用旋耕 机 犁地 2遍 ,
济儒麦20: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济儒麦20: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0是一种优质的小麦新品种,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精心选育而成。
以下是对该品种的详细介绍:选育过程济儒麦20(原代号济农17287)是以丰收60(矮抗58姊妹系)为母本,08鉴75(小偃54/烟辐188)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的高产广适多抗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于2019-2021年参加山东省区试,表现出色,于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20220005。
特征特性1.半冬性:济儒麦20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具有较强的越冬抗寒性。
2.植株形态:幼苗半匍匐,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片窄短且上冲,与茎秆夹角小,群体透光性好,有利于光能利用率的提高。
株高稳定在78.2厘米左右,茎秆充实度高,抗倒伏能力强。
3.穗部特征:穗型为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粒大饱满。
穗粒数平均达到39.8粒,千粒重为40.1克,容重802克/升。
产量表现济儒麦20在产量方面表现出色。
其在山东省区试中,2019-2020年度平均亩产566.9千克,比对照增产4.7%;2020-2021年度平均亩产618.3千克,比对照增产6.6%,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增产点率100%。
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649.7千克,比对照增产显著。
此外,在曲阜市王庄镇的实际种植中,春季只浇1次水的情况下,实打测产产量高达738.8千克/亩。
抗病性济儒麦20在抗病性方面表现优异。
2022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纹枯病。
其遗传了小偃54的高温抗条锈病和叶锈病基因,茎基腐病田间发病较轻,抗青干能力强,抗干旱能力强,适应性广,能在不同类型地块和不同年季间获得高产。
品质特性济儒麦20的籽粒品质优良,适合加工馒头、面条和水饺等蒸煮类食品。
其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3.4%,湿面筋含量为32.5%,沉淀值32毫升,吸水量59.4ml/100g,稳定时间4.7分钟,面粉白度73.0,容重824克/升。
弱春性小麦品种开麦20高产栽培技术
开麦20是根据河南省小麦生产、生态实际情况,围绕“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以高产、抗病、矮秆矮开79为母本,以高产、大穗、大粒开麦14作父本,经过科学选配杂交亲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小麦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矮秆抗倒、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
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06,2016年5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100354.6。
该品种自审定以来,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近年来的推广应用表明,开麦20具备4方面优点:一是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协调能力强;二是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小穗紧密,结实性好;三是后期灌浆速度快,叶功能期长,活秆成熟,长相清秀,成熟落黄好,抗干热风能力强;四是综合抗性好,中抗白粉病、叶枯病。
结合生产实践,现将开麦20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开麦20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9.5d ,比对照偃展4110晚熟0.2d 。
幼苗直立,苗势壮,叶色浓绿,冬季耐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早,抽穗较早;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
旗叶较宽、上举,麦脚利落,长势、长相好;株高75cm ,株型较紧凑。
灌浆期穗色发黄,穗层整齐,长方形穗,小穗较密,结实性好,子粒半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后期灌浆速度快,叶功能期长,活秆成熟,抗干热弱春性小麦品种开麦20高产栽培技术金建猛1 赵国建1 赵鹏飞1 孔欣欣1 要世瑾1 杨丹丹1 赵国轩1 刘向阳2 沈跃鹏1(1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2河南省开封市植保植检站,开封475002)摘要:开麦20是由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抗病、大穗、弱春性小麦品种。
具有株型紧凑、生育期适中、抗干热风、适应性广等特性,综合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好。
结合该品种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生产的具体表现,提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中早熟小麦--开麦20
中早熟小麦--开麦20
佚名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06rn选育单位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rn 品种来源矮开79x开麦14rn特征特性“开麦20”属弱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平均全生育期229.5天,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晚熟0.2天;幼苗直立,苗势壮,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
【相关文献】
1.弱春性小麦品种开麦20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金建猛;赵国建;赵鹏飞;要世瑾;杨丹丹;孔欣欣;赵国轩;刘向阳;沈跃鹏
2.矮秆、早熟小麦新品种菏麦20选育及栽培技术 [J], 刘凤洲;郭凤芝;林坤;李思同;陈成君;郭凌云
3.开麦20农艺特性分析及小麦育种方向思考 [J], 金建猛;赵鹏飞;赵国建;赵国轩;孔欣欣;杨丹丹;要世瑾;刘向阳;沈跃鹏
4.矮秆早熟小麦新品种菏麦20 [J], 刘凤洲
5.鲁麦20号小麦早熟性的遗传分析 [J], 王文美;刘树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病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
抗病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陈天青;王伟;隋建枢;王学丽;何庆才【摘要】黔麦20号是以贵农775为母本,夏繁28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黔审麦2014002号).2012-2013年贵州省小麦区域试验2年18点次平均单产为4 350 kg/hm2,比对照增产2.59%,增产点率60%以上.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3 913.5 kg/hm2,较对照增产9.3%,75%的试点增产.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好、适应性广、抗寒、抗倒伏等特点,在贵州省小麦主产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6(035)007【总页数】2页(P106-107)【关键词】贵州;小麦;黔麦20;品种选育【作者】陈天青;王伟;隋建枢;王学丽;何庆才【作者单位】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贵阳550006;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贵阳550006;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贵阳550006;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贵阳550006;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贵阳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小麦是贵州省唯一的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马铃薯,居第四位,对解决贵州夏秋粮空缺有重要的作用[1]。
贵州的地形地貌复杂,具有明显的立体农业生态特点,此外小麦生长期光照偏少,湿度大,易发生病害,而近年来的极端天气(干旱、倒春寒等)对小麦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4]。
针对贵州省小麦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育成了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经贵州省小麦区域试验鉴定和田间自然鉴定,表现为抗病性、抗倒性好,抗寒能力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因此,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可以解决贵州省生产上缺乏优良小麦品种的问题。
贵州省小麦生产长期存在品种产量低、品质差与抗病性不好的问题,所以选育出产量潜力好、品质优、抗性好的小麦品种是贵州省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
黔麦20号的母本来源于贵州大学张庆勤教授对条锈病、白粉病高抗的小麦种质贵农775,父本夏繁28为1989年用贵农21/阿勃配制而成的无芒自育品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麦20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用矮开79为母本、开麦14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矮秆抗倒,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
在2007-2009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每hm2平均产量7482.00kg,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6.15%;在2009-2010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7278.00kg,比对照增产6.80%。
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1006。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选择 针对选育出高产、稳产、抗灾、适应性广的育种目标,2000年以高产抗病矮秆矮开79为母本,用高产大穗大粒开麦1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定向选择,2005年晋升为品系,定名为开麦20。
1.2 产量表现 院内品比试验2005-2006年度参加本院鉴定试验,开麦20每hm2平均产量7524.00kg,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6.80%,居参试品种第1位;2006-2007年度参加本院品比试验,平均产量758
2.00kg,比对照增产5.60%,居参试品种第1位。
河南省区域试验2007-2008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水地春水Ⅰ组区试,10点汇总,8点增产,每hm2平均产量7653.00kg,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5.19%,居1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水地春水Ⅱ组区试,11点汇总,10点增产,平均产量7311.00kg,比对照增产7.11%,达极显著水平,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
河南省生产试验2009-2010年度参加省春水组生产试验,12点汇总,12点增产,每hm2平均产量7278.00kg,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6.80%。
1.3 品质分析2008-2009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其中2008年容重806g/L,蛋白质(干基)14.68%,湿面筋31.3%,降落数值377s,吸水量54.5ml/100g,形成时间
2.9min,稳定时间2.7min,沉淀值54.2ml。
2009年容重798g/L,蛋白质(干基)1
3.69%,湿面筋31.9%,降落数值284s,吸水量52.7ml/100g,形成时间1.5min,稳定时间2.9min,沉淀值65.0ml。
1.4 抗性鉴定2008-2009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成株期综合抗性鉴定和接种鉴定:中抗白粉、叶枯病,中感条锈、叶锈和纹枯病。
抗病性鉴定说明开麦20综合抗白粉、叶枯病,慢纹枯、叶锈、条锈病,全面优于对照品种,是目前抗病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种之一。
2 特征特性
开麦20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9.5d(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晚0.2d)。
幼苗直立,苗势壮,叶色浓绿,冬季耐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早,抽穗较早;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
旗叶较宽上举,麦脚利落,长势长相好;株高75cm,株型较紧凑。
灌浆期穗色发黄,穗层整齐,长方形穗,小穗较密,结实性好,子粒半角质,白粒,饱满度较好;后期灌浆速度快,叶功能期长,活秆成熟,长相清秀,成熟落黄好,抗干热风能力强。
667m2成穗数一般为38万 44万,穗粒数为34 40粒,千粒重44g,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三要素协调,叶功能期长,成熟落黄好。
3 应用前景
稳产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小麦品种能否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品种应当适应生产上多样的条件。
开麦20连续3年省级33点次试验,30点次均比对照增产显著,说明开麦20在河南麦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且年际间产量稳产性好,适宜该麦区种植,目前已在河南及邻近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市场推广前景
3.1 河南省高产麦区种植 通过3年河南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开麦20高产性状突出,省级中间试验均居第1位。
2011年在河南省开封县千亩连片种植,经省有关专家测定,每hm2平均产量9120kg,最高单产达10126kg。
开麦20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高产田各地均突破9000kg。
在河南省高产麦区推广种植更能发挥其高产潜力,从而显著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河南省食用面粉为主的麦区种植 开麦20属中
小麦新品种开麦20的选育及应用
赵国建 牛本永 宋 晓 吴 欣
(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 475141)
基金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3-);河南省小麦产业技
术体系项目(Z2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