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简介及所有文学作品(小说)汇总

合集下载

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

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

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张爱玲代表作》是1999年10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张爱玲。

该书主要收录了张爱玲的一些代表作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张爱玲外文名: Eileen Chang别名:张煐(父母取名)国籍:中国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 1920.09.30逝世日期: 1995.09.08毕业院校:香港大学(后因战争辍学)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曾用笔名:梁京流派:海派作家原籍:河北丰润主要作品集: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丈夫:胡兰成、赖雅(美国)代表作:《半生缘》: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怨女》:张爱玲这部作品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麻油西施”银娣在麻木、压抑的生活中,女人的变态心理被张爱玲描绘得入木三分。

《倾城之恋》:张爱玲的成名作与代表作。

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红玫瑰与白玫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留情》:本书收录了张爱玲1945年以后创作的中短篇小说。

《情场如战场》:本书收录了张爱玲剧作《情场如战场》、《小儿女》、《魂归离恨天》等三种及小说增补。

《红楼梦魇》:本书是张爱玲十余年间对《红楼梦》的考据与研究。

《老照片:对照记》:搬家的次数太多,平时也就“丢三落四”的,一累了精神涣散,越是怕丢的东西越是要丢。

幸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入全集内,借此保存。

张爱玲语录1、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

2、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张爱玲

张爱玲
这构成了张爱玲早期小说中畸形、怪异的世界
内容:
几乎看不到五四新文学作家追求的启蒙和改 造主题,看不到一个现代知识分子。 主题是隔膜和背弃:几乎每一个人都与他人 处在一种隔膜状态之中或者说都在背弃别人, 同时又被别人所隔膜或背弃。 有着对人类“内心黑暗”一股穷追不舍的探 究,描述的兴致、偏好、热情和劲头。
3、古今、中西合璧的语言风格
古典小说的根底:有《红楼梦》风。 市井小说的色彩:受通俗小说影响,叙 述方式有通俗小说平铺直叙的特征。 西方现代小说的情调:
THE END
艺术感觉:沉甸甸的荒凉心绪和孤寂感
二、《金锁记》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把金钱毁 灭人性的力量叙述得罕见的惊心 动魄的一个作品。
曹七巧:
从被食、自食到食人; 好胜、多疑、嫉妒——阴鸷、恶毒 、悍泼 与季泽:叔嫂乱伦 与长白:恋子情结 与长安:权威压制 以别人的痛苦来缓解自己的痛苦
几度升腾的“张爱玲热” 40年代《传奇》热。 80年代重新发现,“方法热” (意象、 象征心理分析等的讨论)。 90年代前期偏重于对张爱玲小说女性主义 的评析。95年去世引发新的“张爱玲 热”。
早期题材: 奄奄一息而又冥顽不化、客寓繁华都市 而又几乎与世隔绝的传统世家; 踌躇满志于沪港两地的当代买办。
第20章 传奇女作家
张爱玲
教学目的:
了解张爱铃生平与创作; 了解张爱铃创作的独特性和在现代文 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心 理性格特征; 掌握张爱铃《传奇》所表现的独特的 思想艺术。
一、张爱玲生平与创作 (1920——1995 )
张爱玲(1920-1995),出身于上海, 名门闺秀。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 美国。1995年病逝。 四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主要作 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 《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 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等。晚 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简介

返回
珍藏留影
返回
主要作品
• 散文集《流言》 散文集《流言》 • 散文小说合集《张看》 散文小说合集《张看》 • 中短篇小说集中篇小说《 之恋》 之恋》) • 长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 长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 》《赤地之恋》《小团圆 • 诗歌《雨》 诗歌《 • 学术著作《红楼梦魇》 学术著作《红楼梦魇》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经典语录
珍藏留影
生平简介
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 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 于上海,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 于上海,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 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 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 出身名门闺秀。 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 出身名门闺秀。1942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 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 40年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创作擅长心理分 年代上海著名女作家, 年代上海著名女作家 年赴香港。 年定居美国, 析。1952年赴香港。1966年定居美国,后 年赴香港 年定居美国 死于公寓。 死于公寓。 返回
返回
经典语录
• 张爱玲:在千万人中间遇见你 张爱玲: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 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 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 能轻轻地说一句: 你也在这里吗? 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 张爱玲: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 张爱玲: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 我要你知道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 不管在 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 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什么时候 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 总有这么个人。 不管在什么地方 反正你知道 总有这么个人 • 张爱玲: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 张爱玲: 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 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 去编故事要好些。 去编故事要好些。

张爱玲小说全集

张爱玲小说全集

张爱玲小说全集介绍张爱玲(1920年-1995年)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触觉展示了上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女性的处境。

她的小说常常以生动的细节、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精致的语言风格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本篇文档将为您介绍张爱玲的小说全集,其中包含了经典作品和重要代表作,让您更好地了解张爱玲的文学成就。

1. 《色戒》简介《色戒》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该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海滩的爱情故事。

特点•独特的叙事结构,将回忆、抒情和现实情节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描述上海滩特有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对于人性、情感和社会角色扮演的深刻洞察。

引用“真正的爱情就是一个人能一个人,一刹那不想一个人,真正的爱情就是相忍为国。

”2. 《红玫瑰与白玫瑰》简介《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

特点•精细的人物刻画,通过对于每个角色的思想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对于上海社会阶层和家庭关系的深入观察。

•处处透露着对于时间和命运的深思熟虑。

“男人看起来好像负有亚当罪过,女人的罪孽是因为生了个亚当。

”3. 《雾》简介《雾》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她早期的作品。

这些短篇小说以上海作为背景,描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情感故事。

特点•精细的描写,通过细腻而又准确的文字,勾勒出上海的繁华背后隐藏的细腻情感。

•对生活琐碎细节的观察,以及对于人际关系的微妙描写。

•短小精悍的篇幅,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冲击力。

“举杯似乎要喝酒,实则要倒酒。

”4. 《金锁记》简介《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61年。

这部小说以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滩的历史事件和一个女人的生活故事。

特点•叙事独特,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反复穿插的回忆和现实情节,描绘了一个复杂而鲜活的女性形象。

第二十讲 张爱玲及其小说创作

第二十讲 张爱玲及其小说创作
第二十讲 张爱玲及其小说创作
生平简介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
一、生平简介
张爱玲(1920—1995), 原名张瑛,祖籍河北丰润, 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康定东路) 祖父张佩伦为清廷大臣, 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
8岁阅读《红楼梦》, 10岁父母离异,17岁被 父亲囚禁半年。 1939年考取香港大学。 1942 年香港沦陷, 未毕业即回上海 。
1943年创作小说 《沉香屑:第一炉香》 《倾城之恋》《金锁记》 崛起于上海文坛。 1944年出版《传奇》, 与胡兰成结婚。
1948年创作《十八春》 1952年赴香港,1954年 创作《秧歌》《赤地之恋》 1955年秋赴美。 1956年与赖雅结婚。 1960年成为美国公民。
1973笔《红楼梦魇》 1979年创作《色.戒》 1995年逝世于洛杉矶公寓
它是无数古老的谎言、虚构与话语之下的女 人辛酸的命运。历史的灾难成全了这段故事, 是战祸救一个女人于疯狂与毁灭之中。
这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带着几分诙谐, 几缕辛酸。
作品彻底解构了男权文化下的爱情神话,也 击碎了五四女性作家编织的女性神话,把温 情脉脉爱情面纱下苍凉人生静静地展示出来, 现实而苍凉,无奈而寂寞。
张爱玲的文学世界如同一幅精美的长卷画, 一种深重的惆怅、留恋乃至绝望蕴含其中, 充满了文明的颓败感。
张爱玲圆熟的文字功底,使她的小说能够雅 俗共赏。尤其是处理人情风俗的熟练,对人 的性格的深刻揭发,使她在情感上把握住了 中国历史的一个时代,写出了那个时代的可 爱与可怕。
胡兰成:“美是个观念,必定如何如何,连 对于美的喜欢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 何,张爱玲却把我的这些全打翻了。我常常 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惊艳,遇到真事,却艳 亦不是那艳法,惊亦不是那惊法”。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天才梦》(课下自读《姑姑语录》)一、关于张爱玲:简介:出生于1920-8-19,出生于上海。

(天津、上海、香港、美国),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

祖父为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为李鸿章之女。

张爱玲原名张瑛,小学入学时,妈妈替她改名为“爱玲”,为英文“ailing”(烦恼)的音译。

1943 年,张爱玲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同年创作《沉香屑·第二炉香》、《心经》、《金锁记》、《倾城之恋》等重要作品。

1995年她在美国洛杉叽逝世,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中秋节”)。

经历:十岁后就读圣玛利亚女校,母亲赴法国;在十六岁那年、从初秋至春节前,被父亲软禁;春节前逃出父亲家,与母亲同住;十八岁考取伦敦大学,但因战争转入香港大学文学专业;一九四一年香港沦陷,停战曾当临时看护;四二年回上海,进圣约翰大学,不久退学;二十三岁认识胡兰成;二十六岁诀别胡兰成;三十一岁时曾任美国驻香港新闻处翻译;一九五五年远赴美国;一九五六年夏,和浦德南‧赖雅结婚;一九九五年卒於洛杉矶,享年七十五岁。

个性:1、世俗,却世俗得精致。

2、矛盾体:讲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却又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

代表作:小说:《金锁记》、《沉香屑》、《倾城之恋》、《连环套》、《创世纪》、《心经》、《红玫瑰、白玫瑰》等;散文集:《留言》、《传奇》经典语言: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生命也是这样的吧,它有它的图案,我们唯有临摹。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牵手是一个很伤感的过程,因为牵手过后是放手。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回忆永远是惆怅。

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人生恨事:(一)海棠无香;(二)鲥鱼多刺;(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

张爱玲

张爱玲


“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 墨绿洋式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望外走, 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 进他的纺绸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 飘拍着翅子。”
“世舫回过头去,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 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 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 身边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 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 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世舫直 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 而且这个疯子轻描淡写说了一句话:“她 再抽两筒就下来了。”


1984年,《倾城之恋》 导演:许鞍华 主演:周润发 — 饰范柳原 廖赛人 — 饰白流苏

1988年:《怨女》 导演:但汉章 主演:夏文汐 — 饰银娣 高捷 — 饰姚三爷 2004年:《金锁记》 总出品人:王永峰 王广群 主演:刘欣 — 饰七巧 邵峰 — 饰姜季泽

1994年:《红玫瑰与白玫瑰》 导演:关锦鹏 主演:赵文瑄 — 饰佟振宝 陈冲 — 饰 王娇蕊 叶玉卿 — 饰 孟烟鹂

“说时迟,那时快,司徒协已经探过手来给 她戴上了同样的一只金刚石镯子,那过程 的迅疾便和侦探出其不意地给犯人套上手 铐一般。”

“她睡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身子仿佛 坐在高速度的汽车上,夏天的风鼓蓬蓬的 在脸颊上拍动。可是那不是风,那是乔琪 的吻。”

“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了给梁太 太和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 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1997年:《半生缘》 导演:许鞍华 主演:吴倩莲 — 饰 顾曼桢 黎明 — 饰 沈世钧 梅艳芳 — 饰 顾曼璐 葛优 — 饰 祝鸿才 黄磊 — 饰 许叔惠
1998年:《海上花》 导演:侯孝贤 主演: 梁朝伟 刘嘉玲 李嘉欣 羽田美智子

张爱玲——作品介绍

张爱玲——作品介绍
和经典语录
散文
《迟暮》《秋雨》《诗与胡说》 《童言无忌》《论卡通画之前途》 《炎樱语录》《牧羊者素描》《私语》 《说胡萝卜》《心愿》《夜营的喇叭》 《借银灯》《银宫就学记》《存稿》 《雨伞下》《谈画》《天才梦》 《烬余录》《公寓生活记趣》
…………
小说
• 《不幸的她》《牛》《霸王别姬》
推荐名言
爱是美德的种子。 ----但丁
O(∩_∩)O 谢谢
小说具有时代风尚史和心态史的意义。
张爱玲——经典语录
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倾城之恋》 3.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4.一个知己就好象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5.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6.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记趣》 7.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更衣记》 8.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天才梦》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 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 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等少数人
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 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 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小团圆》是张爱玲浓缩一生心血的巅峰之作, 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她最深知的人生素材 。
《同学少年都不贱 》
《同学少年都不贱》讲的是两位女孩恩娟、 赵珏之间的情谊沧桑。故事开端于两人在上 海重逢叙当年。恩娟嫁了位犹太人汴・李外, 后来移民美国华盛顿,汴・李外成为第一位 入阁移民,赵珏则境遇不如恩娟。因是多年 后重逢,两人相对当年平等的身世,便见出 高低。或者这正是取名《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深意。言语间充 满张爱玲式一贯的讥诮,人物刻画鲜明、情节铺叙细腻,在轻 快的故事节奏里,透着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沧桑凄凉感。

张爱玲作品

张爱玲作品

张爱玲生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

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张爱玲张爱玲作品典藏全集目录张爱玲典藏照片发表评论张爱玲作品典藏版《半生缘》(十八春)《怨女》《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张爱玲这部作品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麻油西施”银娣在麻木、压抑的生活中,女人的变态心理被张爱玲描绘得入木三分。

《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的成名作与代表作。

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留情》《情场如战场》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专题编辑:小题本书收录了张爱玲1945年以后创作的中短篇小说。

本书收录了张爱玲剧作《情场如战场》、《小儿女》、《魂归离恨天》等三种及小说增补。

《红楼梦魇》《老照片:对照记》本书是张爱玲十余年间对《红楼梦》的考据与研究。

搬家的次数太多,平时也就“丢三落四”的,一累了精神涣散,越是怕丢的东西越是要丢。

幸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入全集内,借此保存。

张爱玲其人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

张爱玲作品集介绍ppt

张爱玲作品集介绍ppt

7.《红楼梦魇》:本书是张爱玲十余年间对《红楼 梦 》 的 考 据 与 研 究 。 8.《老照片:对照记》:搬家的次数太多,平 时也就“丢三落四”的,一累了精神涣散,越是怕 丢的东西越是要丢。幸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入全集内, 借此保存。
张爱玲短篇小说表达了什么?立意在何 处?为什么好? 1.人生:幸与不幸都是与生俱来,命中
张爱玲作品集
张爱玲
也许生命朝不保夕,那么也就没有时间浪费在悲伤里。
母亲
(左 -
姑姑左(二)
童年的张爱玲与弟弟
她的心中,总是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力量。在 见识过种种悲凉的人生图景后,凝聚成更强 的力量。
张爱玲,1920年 生于上海,中国 现代作家,本名 张瑛,出生在上 海公共租界西区 的麦根路313号的 一幢建于清末的 仿西式豪宅中。 张爱玲的家世显 赫,祖父张佩纶 是清末名臣,祖 母李菊耦是朝廷 重臣李鸿章的长 女。
张爱玲作品集
张爱玲
目录
01 02 03
作者介绍 主要内容 主要人物 名家评价 我的感受 推荐理由 经典篇章
04 05 06
07

张爱玲(1920年09月30日-1995年09月08 日),原名张煐,笔名梁京,毕业于香港 大学、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金锁记》、《倾城之恋》、 《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小 团圆》等。张爱玲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 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1944年张爱玲结 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 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 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 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 终年 75 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 1 个 星期。9月30日骨灰被撒入太平洋。Fra bibliotek0 3

张爱玲介绍及作品赏析

张爱玲介绍及作品赏析

金锁记》
七巧道:“她再抽两筒就下来了。” •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和欲望的故事,一个 作者从人性的视角透视曹七巧的一 世舫吃了一惊,睁眼望着她。 令惊心动魄的人性变态和人性异化的故 生,发现黄金欲可以把一个本属悲剧 七巧忙解释道:“这孩子就苦在先天不 事。 性的人物演化为一个邪恶的人。 足,下地就得给她喷烟。后来也是为了病, 曹七巧与姜二爷的婚姻并非“良 • 也是一个关于报复和禁锢的故事,,一 抽上了这东西。小姐家,够多不方便哪! 缘”,而是以七巧的青春、健康── 个关于用物欲报复情欲,一个因情欲被 也不是没戒过,身子又娇,又是由着性儿 人,与姜家的地位、金钱──物,作 长期禁锢而变异后演化为更为疯狂的物 惯了的,说丢,哪儿就丢得掉呀?戒戒抽 为交换中介,造成了婚姻构架的倾斜, 欲的故事。 人与物价值的互换倒置。 抽,这也有十年了。” • 这也是一个关于 "宿命"的故事。 世舫不由得变了色。
张 文人相惜
彻底结束
情感经历
( 1956 — 1967 ) 张
爱 玲 和 赖 雅
文艺营 相识相知相恋
生活拮据 赖雅多病
赖雅去世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 《 《 张爱玲以敏锐的目光审视着现 红 金 倾 实,以冷峭、阴郁甚至有些刻薄 玫 锁 城 恶毒的眼光注视着社会与人生, 瑰 记 之 选择两性关系作为切入点,讲述 与 恋 》 着大都市里的小市民恋爱与婚姻 白 》 的故事,揭示了人性阴暗的一角。 玫 她冷冷地告诉人们:人间无爱, 瑰 至多只有一层温情的面纱。

《倾城之恋》
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 桥那边是山,桥这边是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拦住了这 • 这是一个关于调情的故事,描写的是白流苏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 边的山。柳原靠在墙上,流苏也就靠在墙上,一眼看上 和范柳原的调情表演。 去,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边。墙是冷而粗糙,死的 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 也是一个关于弃妇的故事,是一个弃妇在进 颜色。她的脸,托在墙上,反衬着,也变了样──红嘴 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 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张脸。柳原看着 行垂死挣扎和自我拯救之后终于修成正果的 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 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 故事。 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 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 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 • 没有浪漫而圆满的结局,更多的是情场角逐 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 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 和权衡利弊的交易,谋生 —谋爱。 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来, 流苏嗔道:"你自己承认你爱装假,可别拉扯上我! 你几时捉出我说谎来着?"柳原嗤的一笑道:"不错,你是 将蚊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再天真也没有的一个人。"流苏道:"得了,别哄我了!"

张爱玲

张爱玲

《金锁记》
傅雷: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
目前为止的最完美之作,颇有《狂人日记》 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 最美的收获之一。 中国旅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金锁记》是 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金锁记》
曹七巧 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季家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 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 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 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 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 展着淫威。
小说集《传奇》
小说‚种族‛里的两种人 男人——酒缸里泡着的孩尸:颓废王国里物质性的 存在

佟振保——做一个好男人,徘徊在红玫瑰(热情亢奋的
情人)与白玫瑰(温柔敦厚的妻子),陷入‚好—坏— 好‛的轮回。 姜季泽——只敢打情骂俏、不敢破坏礼仪大防,过着寻 花问柳的生活,觊觎金钱。 沈世钧——懦弱、屈服于家庭现实、没有勇气大胆去爱、 去保护自己的爱人,留下一生的遗憾。
经》、《茉莉香片》 B、摹写各式婚姻:《倾城之恋》、《沉香屑: 第一炉香》、《琉璃瓦》、《十八春》 C、摹写男女同居:《连环套》、《红玫瑰与白 玫瑰》
小说集《传奇》
小说‚种族‛里的两种人
女人——绣在屏风上的鸟:美丽脆弱苍白绝望 凄艳的蝴蝶——健康、泼辣,生命力旺盛,但难以掩饰 命运的难堪(曹七巧、霓喜) 娇宠的准尤物——明艳动人, 依附性地位包含着难言的 辛酸(王娇蕊、白流苏) 自立的女性——朴素平实, 有独立的地位却依然没有带 给来满足的喜悦(虞家茵、顾曼桢) 《传奇》中的女性,基本上处于两种生存状态: 一种是千方百计成为‚太太‛、姨太太或情人; 一种是成为太太之后,尽管有了身份,但依然无法确 立自己的主体性,平淡的生活只会更加苍凉。

[张爱玲小说全集]张爱玲的小说

[张爱玲小说全集]张爱玲的小说

[张爱玲小说全集]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篇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小说引导语:张爱玲的小说对读者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对张爱玲小说的喜好,是读者对小说喜好的最佳的选择。

下文是有关她的小说作品与分析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张爱玲小说篇1:小说作品《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上海《新东方》第9卷第6期。

张爱玲

张爱玲

(1966年)
张爱玲小说作品 1943年:《沉香屑》第一炉香、第 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 《倾城之恋》、《封锁》、《金锁 记》、《琉璃瓦》, 1944年: 《连环套》 (长篇)、 《年青的时候》、《花凋》、《红 玫瑰与白玫瑰》、《殷宝滟送花楼 会》、《等》、《桂花蒸 阿小悲 秋》
1945年: 《留情》、 《创世纪》 1947年:《华丽缘》、《多少恨》 1950年:《十八春》(长篇) 1951年:《小艾》 (中篇) 1954年:《秧歌》、《赤地之恋》(长篇、中 文版) 1958年:《五四遗事》 1966年:《怨女》(长篇、中文版)
姜季泽
•“那姜三爷姜季泽却 一路打着呵欠进来 了,季泽是个结实 小伙子,偏于胖的 一方面,脑后拖一 根三股油松大辫, 生得天圆地方,鲜 红的腮颊,往下坠 着一点,青湿眉毛, 水汪汪的黑眼睛里 永远透着三分不耐 烦……”
长白 芝寿 娟姑娘
长安
小说结尾
七巧过世以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来住。 七巧过世以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来住。 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他自己的问题的, 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他自己的问题的,谣 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同走, 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同走,停在摊子 跟前,他为她买了一双吊袜带。 跟前,他为她买了一双吊袜带。也许她用的 是她自己的钱, 是她自己的钱,可是无论如何是由男子的袋 里掏出来的。 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里掏出来的。……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 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 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 完 不了。 不了。
赵炳奂《张爱玲小说创作论》 赵炳奂《张爱玲小说创作论》,《张爱玲评说六十 年》:

张爱玲文学

张爱玲文学

[例2]
金 锁 记
(节选)
张爱玲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吹得摇摇 晃晃 ,磕托磕托敲着 。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 。镜子里
反 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幅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
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再定睛看时, 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为一张她丈夫的遗像, 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
李 鸿 章
张 爱 玲 的 外 曾 祖 父
张爱玲的祖父:
张佩纶(晚晴名流)
与张 母爱 亲玲 的
父亲:遗少。 母亲:中西合璧、 内外兼修玲小说的主题
在抗战之外寻找小说的切入点: 既为日伪统治的文坛所容,又给当时精神食粮 匮乏的读者以一种新鲜的滋味。 善于解剖中上层社会病态的生活和心态: 家庭专制的“女暴君”们——剖析“食”、 “色”双重枷锁下的人性——畸形的恋爱和 婚姻——殖民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媾
电影招贴
红 玫 瑰 与 白 玫 瑰
电影《半生缘》剧照
沈 许 顾 世 叔 曼 均 惠 桢
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
温婉、凄迷的故事。
张 爱 玲 与 美 国 丈 夫 赖 雅
生平简介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天津,
后虽家迁居上海。
1952年移居香港。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于美国 洛杉矶家中去世。那天正是中 国传统的中秋节。
张爱玲:上海沦陷区
最走红的女作家 。
1943年发表处女作
《 沉香屑 ·第一炉
香》,1944年出版处 女小说集《 传奇 》。 代表作《倾城之恋》、 《金锁记》。
《金锁记》解读

一面长镜的意象串起了曹七巧的意识流,映 现了她十年的生活。 叙述是跳跃的,交杂着幻觉、错觉,深刻展 示了她的心理的细微变化。这是曹七巧心理 变态和人性异化的前奏。

张爱玲个人作品全集(2)

张爱玲个人作品全集(2)

张爱玲个人作品全集(2)《谈音乐》,《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借银灯》 1944年12月中国科学公司初版, 收入《流言》。

《夜营的喇叭》《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以上均收入《流言》中,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气短情长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双声》,《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杂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语录》,《杂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张看》。

《中国的日夜》,收入《传奇》增订本,1947年。

《华丽缘》,上海《大家》月刊创刊号,1947年4月,收入《惘然记》。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收入《传奇》增订本。

《〈太太万岁〉题记》,上海《大公报、戏剧与》1947年12月3日。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1954年7月。

《〈爱默森文选〉译者序》1964年。

《忆胡适之》,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后记》,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魇〉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张看〉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记〉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1983年10月1日、2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1984年1月3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表姨细姨及其他》,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谈吃与画饼充饥》,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1989年9月25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草炉饼》,1990年2月9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张爱玲

张爱玲
是一个人性变态和人性异化的故事。姜家 二爷由于患骨痨,娶了门不当户不对的曹 七巧。七巧失去了人伦之乐,熬了半辈子, “夫死公亡”,分得一大笔财产。为了守 住这金钱,她拒绝了所爱的小叔子季泽的 暗示,在性压抑、性苦闷中煎熬,导致扭 曲和变态,扼杀了儿子和女儿的美满婚姻。 那种病态的复仇,狠毒得令人不寒而栗。
6
五、张爱玲的小说的创作风格
1、情调悲凉,大多是关于文明与人 性的哀歌。 2、 “古典小说的根底”和“市井小说的 色彩”融为一体。 3、 张爱玲的作品还具有既传统又现代的 特点。 4、 语言介乎新旧雅俗之间。
7
4
四《霸王别姬》——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拷问
虞姬爱项羽,这点不假,但这爱里裹挟着太多那个时代女 性的悲哀。“她以他的胜利为胜利”,她就是他生命的附 属品。 当她离开项羽,独自伫立在夜的澄明的空气里的时候, 她隐隐约约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她 想到了她的未来:或是在后半生的辉煌中与其他女人分享 那一点卑微的爱,然后渐渐独自吞咽着寂寞和空虚,最后 体面地死去,他们会送给她一个动听的标签作为最高的认 可方式,从此被搁置在历史的角落里永远销声匿迹;或是 因他的失败,她成为那个被输掉的赌注,为他战死沙场或 沦为臣虏。总之,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结局。
5
于是第一处悲剧出现了。她已经开始想到自己可怕的未来,却仅仅因 为恐惧,停止了这种思考,再没有进一步的觉醒。而就在这个时候, 四面楚歌,项羽的悲剧开始了。 当然,这段思考,项羽一无所知。最后,他仍然认为她会再次跟他 上战场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她喜欢的收梢”。她不愿成为他的牺牲 品,也不愿被献给敌人,成为另外一个男人的附属品,所以她决定为 自己而死。这又是一处悲剧,然而却又不算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悲的 是,她不能为自己而活,只能为自己而死;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毕竟 她还有一件事儿是为了自己。 她死后,文中的项羽并没有用过多的时间去哀悼这个生命,他杀了 出去。于是,前方留下一份铭刻青史的悲壮,后方则留下一抹永恒的 苍凉。

张爱玲的创作

张爱玲的创作
(1)“绣在屏风上的鸟”是张爱玲对于女性 的核心意象。“永远桎梏中的双翅,永远想象 中的飞翔”,比笼中之鸟更让人绝望,象“钉 死的蝴蝶标本”,鲜艳而凄怆。
(2)、女性通过爱来谋生,爱情、婚姻的荒 诞性、千疮百孔。
(3)对男性的贬抑,“反父权书写”。
具有对父权制的颠覆意义。
张爱玲的笔下有大批遭贬抑的男性形象。这些 男性形象分两类:形体残缺与精神残障。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孤身一人病逝于洛杉矶公寓。 享年七十四岁。
张爱玲一生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传奇》; 散文集《流言》《张看》;
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怨女》、 《半生缘》(《十八春》);
做《红楼梦》考证,学术著作《红楼梦魇》;
翻译作品《海上花列传》(《海上花开》和 《海上花落》)
1945年出版的散文集《流言》,更显示了她散文创作 的卓越才华。
创作延亘期
抗战胜利后,改写剧本,有几部优秀的电影问 世,如《不了情》《太太万岁》《南北和》等。
长篇《十八春》以梁京为笔名发表。后来到香 港后做了修改,改名《半生缘》。
短篇《小艾》。
1952移居香港,就职于香港美国新闻处,写 成《秧歌》与《赤地之恋》两本小说。
2、比喻聪明、巧妙,意象丰富而深远。
如写《创世纪》中的全少奶奶,年纪不到四十, 却已操劳忧苦,像个淡白眼睛的焦忧的小母鸡, “东瞧西瞧,这里啄啄,那里啄啄,顾不周 全”。
“她去烧菜,油锅拍辣辣爆炸,她忙得像个受 惊的鸟,扑来扑去。”《桂花蒸·阿小悲秋》
多处写“月亮”,意象意蕴不同。
二、小说集《传奇》的主要内容
1、用华美绚丽的文辞来表现沪、港两地的市 民生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文学作家较少触 及的的都市民间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她是谁,她就是张爱玲,一个写出传奇,自己也成为传奇的传奇女子,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传奇人生。

她曾经在中国没有名气,那不是因为她的作品不好,而是因为她时运不好,她错嫁了个汗奸,引起了一片骂名,理所当然,在上个世纪的部分又红又专的年代里,她是不敢被提起的。

但是金子总是是闪光,而时间与历史如大浪淘沙,事过境迁,还是给张爱玲在中国文学的前几把交椅上留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我也是没有理由地喜欢张爱玲,因为我正好住在上海,恰好对上海的历史充满兴趣,而她恰好用优美的文字对当时做了记录,捧书,在张的文字营造的语境中,我仿佛回到了40年代,回到了那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而她,就如同是我隔壁的那个女子,那个高贵而典雅的女子。

目录
├─1、全五卷
第1卷
│第2卷
│第3卷
│第4卷
│第5卷

├─2、长篇
连环套
│小艾
│怨女
十八春

├─3、散文
红楼梦魇
│张爱玲语录
│经典散文
银宫就学记
│卷首玉照”及其他│爱
│必也正名乎
│表姨细姨及其他│存稿
│打人
│到底是上海人
│道路以目
│更衣记
│公寓生活记趣
│姑姑语录
│关于《笑声泪痕》│借银灯
│烬余录
│论写作
│气短情长及其他│诗与胡说
│双声
│说胡萝卜
│私语
│谈吃与画饼充饥│谈画
│谈看书
│谈看书后记
│谈女人
│谈跳舞
│谈音乐
│天才梦
│童言无忌
│忘不了的画
│我看苏青
│写什么
│炎樱语录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夜营的喇叭
│忆胡适之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有女同车
│雨伞下
│造人
│丈人的心
│中国的曰夜
│中国人的宗教
│自己的文章
│走!走到楼上去
│惘然记
│都市的人生
文章寸心
纷繁家事
女性风景
炎凉世态
艺苑一瞥
序跋及其它
《续集》自序
│《传奇》再版的话
│《多少恨》前言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
│《红楼梦魇》自序
│《太太万岁》题记
│《张爱玲小说集》自序
│《张看》自序
│《惘然记》序
│[附]苏青张爱玲对谈记
│读书报告四则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
│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

戒》

├─4、中短篇
霸王别姬
│不幸的她
│沉香屑第二炉香
│沉香屑第一炉香
│创世纪
│等
│多少恨
│封锁
│桂花蒸阿小悲秋
│鸿鸾禧
│红玫瑰与白玫瑰
│花凋
│金锁记
│琉璃瓦
│留情
│年青的时候
│倾城之恋
│色。


│谈女人
│五四遗事
│相见欢
│心经.
│殷宝滟送花楼会——列女传之一
│茉莉香片

└─5、作品评论
张爱玲简介
張愛玲的
苍凉的手势
超人才华,绝世凄凉──悼张爱玲
从呐喊到流言
读《倾城之恋》
反传奇--解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胡兰成的下作
今生今世之民国女子
绝代风流——张爱玲
论张爱玲(胡兰成)
论张爱玲的小说
世俗的张爱玲
我的姊姊——张爱玲
张爱玲——用沉香屑熏出冷暖人间
张爱玲不是过去式【庄宜文】
张爱玲的
张爱玲的幸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