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练习题(含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两大部分。
()A.地壳与地幔B.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C.生物圈、岩石圈D.水圈与大气圈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 ABC都可以3.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B.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4.古登堡界面是()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5.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①大气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岩石圈A. ①②③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横波只能穿过地壳、地幔和内地核,据此判断: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B.下地幔C.外地核D.内地核2.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3.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 B.岩石圈下部 C.软流层D.地壳下部4.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太平洋D.四川盆地5.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A.氮和氧B.气体和悬浮物C.氢与氦D.碳与氧6.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①地表水②地下水③大气水④生物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包括大气圈全部、水圈及岩石圈上部8.下列现象与对应圈层不正确的是()A.极光——大气层B.流星现象——大气层C.印度洋地震——岩石圈D.赤潮——水圈【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读图1-16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1)(附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1)1.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各圈层的温度不同B. 各圈层的压力不同C. 各圈层的活跃程度D.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2.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A. 横波、纵波都变快B. 横波、纵波都变慢C. 横波变快,纵波变慢D. 横波变慢,纵波变快3.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位于()A. 软流层B. 下地幔C. 图中③层D. 图中①层4.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
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A. 软流层B. 地核C. 岩石圈D. 地幔5.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
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4、5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 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D. 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6.日本西南部九州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
据此回答6、7题。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7.日本西南部九州熊本县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
据此回答6、7题。
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A. 地幔B. 地壳C. 内核D. 软流层8.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8-10题。
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A. AB. BC. CD. D9.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8-10题。
图中A圈层()A. 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 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C.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D.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10.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8-10题。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答案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14年12月8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锡纳朋火山爆发,从火山口喷泻出来的熔岩和火山灰弥漫火山上空高达2 000米,对航空业造成严重影响。
据此,完成1~2题。
1.火山喷发的熔岩主要来自(D)A.外地核 B.岩石圈C.地壳 D.地幔中的软流层解析:地幔中的软流层是火山熔岩的发源地。
2.火山灰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形成(A)A.岩石 B.大气 C.液态水 D.生物圈解析:熔岩冷却后,形成岩石。
3.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D)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
4.岩石圈是指(C)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解析: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5~6题。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B)A.①圈层 B.②圈层C.③圈层 D.④圈层解析:火山熔岩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
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解析:大陆地壳厚;地幔横波、纵波都能通过;外核横波消失,可能是液态;内核压力、温度最高。
读下图,完成7~8题。
7.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C)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图中显示包括了四大圈层。
8.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B)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解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属水圈。
9.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B)A.都明显下降B.都明显增加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解析:横波、纵波在莫霍界面附近传播速度都有明显的增加。
1.4地球的圈层结构习题
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图2),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有关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各个圈层都是连续而规则的B.地球的一些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地球各圈层的厚度相差不大D.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3.图2是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A.生物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大气圈.生物圈.水圈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B.岩浆比例的不同C.各层的厚度不同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5.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呈固态和液态存在B.水圈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6.有关地球结构的错误叙述是()A.岩石圈在软流层以上B.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C.横波可以通过地球的外核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划分地球三个主要圈层的界面7.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B.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C.横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D.横波不能在固体中传播8.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觉到()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晃9.右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10.有关水圈和生物圈特点的正确叙述有()①水圈是由不同形式的水体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圈层②水圈是主要由淡水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圈层③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④生物圈是由动植物构成的圈层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1.地震发生时,坐在大海中船舶里的人()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B.只感到上下颠簸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D.只感到前后左右摇晃12.某地震发生在海域上,此时震中附近船只上的人会感到()A.只有上下颠簸B.只有前后.左右摇晃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13.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则到达时当地时间是()A.9月17日0时30分B.9月17日18时30分C.9月18日18时30分D.9月16日18时30分1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15.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B.P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且速度较慢C.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先受到P波的影响,再受到S波的影响D.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如石油勘探)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核B.②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壳C.岩石圈指的是①面以上的部分D.②面以下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17.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A.只上下颠簸B.不产生运动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18、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19.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20.莫霍界面是()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21..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22.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A.上地幔B.下地幔C.外地核D.内地核23.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24.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B.内地核C.软流层D.上地幔25、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外核26、地壳和地球其他内部圈层的主要区别是A.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大B.地壳物质密度最小,温度最低C.地壳的底部是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D.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惟一能够传播横波的圈层27、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假如按AB位置打一口深井,那么从上至下依次是:A.主要是花岗岩类——硅镁层——莫霍面——地幔B.硅铝层——主要是花岗岩类——莫霍面——地幔C.主要是玄武岩——硅镁层——古登堡面——地幔D. 硅镁层——硅铝层——莫霍面——地幔二、综合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练习题(含答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读下列“地球内部结构图”,完成1~3题。
1.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 )①纵波速度加快②纵波速度减慢③横波速度加快④横波速度减慢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A.a3A.a+bA7()8AC9.A.1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
回答11~12题。
11.该图景观体现出了的地球圈层包括()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E、F合为岩石圈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1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图依据是(3)图中明F(4)15.(1)( )A.当雄(2)A(3)前主理是。
1.B 2.C 3.A解析:第1题,莫霍界面以下岩层发生地震,地震波由内部向地表传播,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会明显减慢。
第2题,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深度为80千米~400千米。
第3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4.B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类型、特征及应用。
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1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
5.A解析: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4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下图为同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
据此完成1~2题。
1.T1时刻,北京时间为A.12月22日11∶00 B.12月23日13∶00C.6月22日11∶00 D.6月23日13∶002.T1至T2期间A.北京昼长缩短 B.纽约日出东北C.地球公转变慢 D.悉尼正午影长增长答案 A D2013年3月23日20:30-2l:30,“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在全球多个城市举行。
读图,回答3~4题。
3.活动当天,图中四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和最小的依次为A.新加坡、哥本哈根 B.北京、里约热内卢C.里约热内卢、北京 D.哥本哈根、新加坡4.活动当天,当北京日落时,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灭电灯,该城市最可能位于A.巴西 B.印度 C.澳大利亚 D.英国答案A C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一年中晨线与北半球某纬线的交点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A点经度为39°E。
读图完成5~6题。
5.该纬线最接近: ( )A.10°N B.20°N C.50°N D.70°N6.当交点由B点向轨迹中点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白昼逐渐变长 B.开普敦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C.圣地亚哥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D.武汉日落方位由西南变为西答案 B C在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
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
每年国庆节前后,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据此回答7-8题。
7.游客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是A.该山的西南B.该山的东南C.该山的西北D.该山的东北8.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A.我国植树节前后B.五一劳动节C.我国教师节前后D.元旦前后【答案】7.D 8.A下图为a和b两地同一日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X、Y分别为两地最大太阳高度,且Y的取值范围为0°~46°,据此回答9~11小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一、单选题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 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 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水圈是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所以ABD不符合题意,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组成。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所以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在软流层以上。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3.图中M界面为()A. 地表B. 莫霍界面C. 软流层D. 古登堡界面4.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B. 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C. 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第1页/共8页D. 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厚度不均,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
在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根据图中信息,大体可判断曲线M与地形曲线呈正相关,曲线M为表达地壳厚度的曲线;由于地壳的下限是莫霍界面,所以M也可以表示莫霍界面。
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读图可知,图中基本上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A对;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故B错;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为33千米左右,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故C对;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地壳厚度较薄,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故D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
2019年秋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课时作业提升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B.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局部C.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局部 ,由液态物质组成D.地核是指莫霍界面以下的局部 ,呈熔融状态答案:B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是通过地震波而获得的信息;地幔是指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局部;地壳是莫霍界面以上的局部 ,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指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局部 ,外核可能为液态或呈熔融状态 ,内核为固态。
2.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B.平原C.海洋 D.大陆架答案:C解析:海洋是地壳最薄的地方。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读以下图 ,完成3~4题。
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处即为()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3.B 4.B解析:第3题 ,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 ,在地幔中也可通过。
第4题 ,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 ,是古登堡界面。
读以下图 ,完成5~7题。
5.该景观图表达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 ,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那么的 ,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开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 ,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答案:5.C 6.B 7.B2019年3月以来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1.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一、选择题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读图回答l~2题。
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①为平流层B.②为岩石圈C.③为上地幔顶部D.④为下地幔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5~6题。
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7.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读下图,回答8~10题。
8.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各圈层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9.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10.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1~1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培优训练(含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内部圈层不包括地壳B.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C.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回答2-3题。
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 km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B.②C.③D.④如图,在智利蒙特港,卡尔布科火山口喷发,喷出的浓厚的火山灰和烟尘几公里外都能看见。
据此回答4-5题。
4.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
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5.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7.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的是()A.图中C层B.图中G层C.软流层D.下地幔8.2016年7月3日,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台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洼地落成。
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1.4《地球的圈层结构》6 Word版含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回答1-2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2.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答案 A A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3-4题。
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 B C据新华社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3年10月31日11时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7分钟后,11时10分当地再次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据了解,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均有较强震感。
据此回答5-6题。
5.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答案 A D左下图为某地水平地质剖面图。
某日发生地震(丙地的地表为震中),根据甲、乙两地观测站的地震波记录,绘出了地震横波与纵波的走时曲线图(右下图),据此回答7-8题。
7.仅考虑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则同为砂岩的乙、丁、戊,其岩石坚硬程度从大到小排序是()A.丁乙戊 B.戊丁乙 C.乙戊丁 D.戊乙丁8.下列关于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坐标向右增大,则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B.①表示甲地的观测站,②表示乙地的观测站C.a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图,b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图D.越接近震中的观测站,其纵波与横波抵达时间差距越小答案 C D读下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9-10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含答案)
1.4《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解析】地震波是机械波,纵波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答案】 D2.莫霍界面是()A.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B.地壳与地幔的界线C.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 D.地幔与地核的界线【解析】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界线,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是软流层【答案】 B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太平洋D.四川盆地【解析】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大陆地壳中,海拔高的高原厚度又大于平原。
【答案】 A4.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由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各圈层之间均有密切关系,共同构成地球的地理环境。
【答案】B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1),回答5~6题。
图15.图1中①表示()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6.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A.①顶部 B.②顶部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解析】主要考核读图说出地球内部各个圈层的名称及岩石圈的概念。
【答案】 5选B,6选 C7.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岩石圈不包括地壳C.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附答案详解)
人教新版必修1《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卷得分1.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顛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
据此完成1-2题。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 地核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壳2.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顛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
据此完成1-2题。
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A. 左右摇晃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 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3.假如你乘坐一辆既能耐高温高压,又能穿透坚硬岩石的微型汽车,正进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活动。
如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假如汽车上的车载仪表和各种感应器记录下了沿途的见闻,那么:(1)(地理实践力)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什么?(2)(区域认知)软流层是在上地幔上部还是上地幔底部,为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4.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如图),回答4-5题。
图中所示A、B、C分别为()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5.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如图),回答4-5题。
下列对A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是生命活动影响到的圈层②是厚度最小的圈层③是质量最大的圈层④是由生物组成的圈层⑤它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A. ①⑤B. ③④C. ④⑤D. ①②6.2019年2月10日,雪后的山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银装素裹,美景如画,游客们踏着瑞雪,观赏正在逐渐消融的壶口瀑布。
(1)(区域认知)图中涉及地球的哪些圈层?(2)(综合思维)地球外部圈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7.如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完成7-9题。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 ③和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 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 ①②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8.如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
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岩石圈()A.就是指地壳B.由岩石组成C.全球厚度均一D.包括软流层2.干热岩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下图为扬州某住宅小区的宣传海报,其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的空调系统。
浅层地能是数百米内地下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大约占太阳辐射射向地面的60%。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3.浅层地能()A.存在于地幔中B.储量大,清洁无污染C.仅冬季被利用D.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4.关于地球各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B.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当地时间2020年1月3日,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一座火山爆发,喷发的灰烬直冲约6096米的高空,甚至可能达7315米,引发航飞警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
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甲为()A.地表B.软流层C.莫霍面D.古登堡面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负相关C.山地、高原的地壳比平原的地壳薄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地球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
读下列“地球内部结构图”,完成1~3题。
1.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
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 ( )
①纵波速度加快②纵波速度减慢③横波速度加快④横波速度减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 ( )
A.a岩层内部B.c岩层内部 C.d岩层内部 D.e岩层内部
3.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 ( )
A.a+b+c B.a+c+d C.b+c+d D.c+d+e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4~6题。
4.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
A.纵波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5.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6.该地最可能位于 ( )
A.非洲东非大裂谷 B.青藏高原 C.吐鲁番盆地 D.太平洋
7.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8.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可以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壳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9~10题。
9.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0.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
回答11~12题。
11.该图景观体现出了的地球圈层包括()
A.水圈、生物圈 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1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1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_________波,B 表示_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它的平均厚度为千米,主要由组成。
(3) 图中F 处,地震波A 完全__________,地震波B 速度____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这说
明 F 面以上的E 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F 面是__________界面。
(4) (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G 层叫_______ ,H 层叫________ 。
1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当雄 B.成都 C.上海D.北京
(2)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到 (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3)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西藏地区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
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其研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参考答案
1.B 2.C 3 .A 解析:第1题,莫霍界面以下岩层发生地震,地震波由内部向地表传播,地震波
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会明显减慢。
第2题,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深度为80千米~400千米。
第3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4. B 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类型、特征及应用。
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1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
5.A 解析: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千米深处。
6.D
7.答案:A 解析:横波速度比纵波慢,且石油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纵波通过时波速也迅速下降,a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所以A项是正确的。
8.D 解答该题关键是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而地幔属于地球内部的一个圈层。
9.C 10.C 解析:结合等值线分布可知,数值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
11.D 12.B 【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
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13.D 解析:图中A表示大气圈,B表示生物圈,C表示水圈。
地球内部圈层是由DEFG组成。
14.答案:(1)横纵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
(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17 岩石
(3)消失突然下降固古登堡
(4)E 外核内核
15.【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
第(2)题,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
第(3)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
【答案】(1)A (2)B
(3)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