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消毒用品及消毒管理办法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4篇)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进行监督管理。
2.感染管理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具体负责对全院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对拟购入的消毒、灭菌药械的资质进行审核,并提出改进措施。
3.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消毒灭菌药械选购的审定意见进行采购,有相关制度及专人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必要证件,监督进货产品的质量,并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
4.医院自配消毒药剂,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准确配制,并按要求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以备查验。
5.使用部门应准确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
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6.禁止使用过期、淘汰和无合格证的消毒、灭菌药械。
1洛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二)一、目的为了进一步正确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防止一次性医疗用品废用后流入社会再次被使用,伤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预防院内感染,以及减少废物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因此,有必要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搞好医疗单位的消毒隔离工作,更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杜绝医源性疾病的传播,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必须采取严格措施,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二、管理制度(一)严把进货关而且要出示“三个报告”,即:用高分子产品质量监督中心出示的产品安全性能测试报告,企业自测报告及临床使用报告。
并与供销商鉴定质量保证合同。
手续齐备,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医院。
3.质量验收检查。
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灭菌日期、出厂日期、产品灭菌标识和有效期等,进货时由药械科把关。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范本(3篇)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范本____医院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定稿)为加强医院对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管理,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依据____《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一、医院规定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院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院感进行管理。
医务部院感办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各部门履行职责,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反馈监督、检查、落实等情况。
二、医院应从具有供货资质的企业购进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并验明产品合格证明。
医院内各科室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从非法渠道购进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二)使用小包装已破损、标识不清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三)使用过期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四)使用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无医疗器械产品合格证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
三、院感办按照院感要求对已经到院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定期进行抽查,如发现产品有缺陷及质量问题报相关部门处理。
护理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产品质量及使用情况的监督。
四、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保管部门应建立登记帐册,按产品要求进行贮存保管,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到使用科室。
五、科室使用前应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包括是否失效、包装有无破损及不洁净等,高值耗材及植入物的使用及管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实施。
六、各科室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使用产品时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使用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封存,并立即报告医务部(院感办)、护理部、采购部(节假日及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总值班);如为不合格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交由责任部门处置,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七、严格执行国家规定。
原则上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重复消毒再次使用。
卫生院消毒管理制度

卫生院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卫生院消毒管理制度是卫生院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管理规定。
消毒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卫生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标准制定的,是卫生院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
二、消毒管理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消毒管理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和规范,确保消毒工作的效果和安全。
2、全面性原则:消毒管理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确保各个环节和部门都能够做到消毒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连续性原则:消毒管理必须做到持续不断,不得有任何疏漏,确保消毒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三、消毒管理的组织机构1、卫生院消毒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卫生院的消毒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消毒管理部门:该部门负责日常的消毒工作,包括消毒设备的维护、消毒用品的供应、消毒监测和评价等工作。
四、消毒管理的内容1、消毒设备的管理:消毒设备必须经过规范的验收及备案,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养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工作效果。
2、消毒用品的管理:消毒用品必须依据规定的标准进行采购和使用,确保用品的质量和效果。
3、消毒操作的规范:所有的消毒操作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包括消毒程序、消毒原则和消毒规范等都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4、消毒监测和评价:对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价,确保消毒工作的效果和安全。
5、教育培训:对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消毒意识和水平。
五、消毒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定期检查:消毒管理部门必须对卫生院的消毒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日常监督:各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对本部门的消毒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违规处理对于消毒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将按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记过、降级、开除等。
七、总结卫生院消毒管理制度是卫生院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医疗卫生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消毒用品及消毒管理办法

降低医疗成本:使用消毒用品及消毒管理办法 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
保护环境:使用消毒用品及消毒管理办法可以 保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谢谢
改进消毒方法:根据 评估结果改进消毒方 法,提高消毒效果。
消毒管理效果评估
01
评估指标: 消毒效果、 消毒覆盖率、 消毒频率等
02
评估方法: 现场检查、 问卷调查、 数据统计等
03
评估结果: 消毒效果良 好、消毒覆 盖率高、消 毒频率合理 等
04
改进措施: 加强消毒培 训、优化消 毒流程、提 高消毒设备 性能等
3
消毒用品及消毒管理办法的应 用
应用领域
医院:手术室、病房、 门诊等
学校:教室、实验室、 食堂等
公共场所:商场、电影 院、餐厅等
家庭:厨房、卫生间、 卧室等
交通工具:飞机、火车、 汽车等
办公场所:办公室、会 议室、接待室等
应用案例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医院:消毒用品及 消毒管理办法在医 院中的应用,如手 术室、病房、门诊 等场所的消毒管理。
学校:消毒用品及 消毒管理办法在学 校中的应用,如教 室、食堂、宿舍等 场所的消毒管理。
公共场所:消毒用 品及消毒管理办法 在公共场所中的应 用,如商场、电影 院、餐厅等场所的 消毒管理。
家庭:消毒用品及 消毒管理办法在家 庭中的应用,如厨 房、卫生间、卧室 等场所的消毒管理。
应用效果
降低感染风险:使用消毒用品及消毒管理办法 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公众健康。
D 适用于各种环境和物品的消毒
消毒管理办法87316

消毒管理办法【颁布单位】卫生部【颁布日期】【实施日期】注:1996年5月29日卫监发(1996)第33号文中指出本文中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改为“卫生行政部门”,文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章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消毒工作及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卫生主管机构依照《消毒管理办法》负责本系统的消毒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对生产、经营和使用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管理。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的卫生防疫机构承担本系统内的消毒监测管理工作,并接受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国家对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
卫生许可证的审批和发放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简称省级以上)的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消毒服务和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的所有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需要消毒的场所。
【章名】第二章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的消毒第六条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消毒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建立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内感染。
第七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必须接受消毒灭菌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第八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
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及时销毁处理,并记录备案。
消毒供应集中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集中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医疗器械消毒供应的管理,规范消毒供应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和质量,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供应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配送、消毒及使用等全过程管理。
三、消毒供应管理责任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消毒供应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消毒供应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消毒供应的安全和有效。
2. 消毒供应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熟悉器械消毒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消毒供应管理制度。
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消毒供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消毒供应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满足相关要求。
四、消毒供应管理流程1. 医疗机构应依法依规采购消毒用品和器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签订书面合同,确保消毒用品和器械的质量。
2. 消毒用品和器械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配送,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不受潮、受热或受阳光直射。
3. 消毒供应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消毒用品和器械进行检查和监控,确保消毒用品和器械的使用期限和有效期。
4. 消毒供应管理人员应编制器械消毒计划和方案,明确消毒的操作流程和要求,确保消毒操作规范和有效。
五、质量控制和监督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消毒的要求和指标,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
2. 消毒供应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操作的有效性和合格性。
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消毒供应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和效果。
六、违规行为处理1. 对于违反消毒供应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医疗机构,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和处理。
2.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违规行为,医疗机构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医疗器械,并报告相关部门,接受调查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医疗机构可根据需要制定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消毒供应管理要求。
消毒用品产品管理制度

消毒用品产品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保障消毒用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其在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消毒工作效率,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销售的所有消毒用品产品,包括但不局限于消毒液、消毒片、消毒喷雾等。
3. 本制度包括生产、质量控制、销售、仓储、使用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明确各岗位责任,保证全面、严格的消毒用品产品管理。
二、生产管理要求1. 原料采购(1)公司应选择合格的原料供应商,与之签订合格供货协议,确保原料质量稳定可靠。
(2)采购人员应对每批原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保留原始记录。
(3)对于新引进的原料,应该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并确定是否处于可接受的质量范围。
2. 生产工艺(1)根据国家标准和公司的规定,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标准,包括原料的配比、生产流程、操作规范等。
(2)生产部门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岗位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3)严格遵守消毒产品生产与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没有交叉污染。
3. 质量监控(1)建立便于监测和控制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包括原料到成品的每个环节。
(2)建立合理的取样方案,保留原始记录,便于溯源和追溯。
(3)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三、质量控制要求1. 产品检验(1)对每批生产的产品应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外观、感官和理化指标等。
(2)建立健全的检验记录和档案,对合格的产品进行质量认证。
2. 不良品处理(1)对于发现的不良品,应立即停止产生,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记录。
(2)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对已流通的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采取召回措施。
3. 质量投诉处理(1)建立健全的质量投诉处理流程,对消费者的质量投诉要及时并认真处理。
(2)对于投诉原因的核实和处理结果,应作出书面记录,以备查阅。
四、销售管理要求1. 进货管理(1)对采购的产品要进行稽查验收,确保质量符合公司的标准。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一、概述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是医疗卫生机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为了保证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规范管理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即是对这一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
二、管理原则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管理原则包括:1. 合理保存:储藏在专门的库房、柜子内,防潮、防尘、防日晒和防老鼠咬掉等。
2. 定期检查:定期对库房、柜子和存货进行检验,保证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3. 定期消毒:消毒柜、消毒器等设备,定期进行各种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操作,确保消毒药品、器械和用品的低温保存。
4. 定期更换:按照规定时间更换库存的消毒药品,但是患者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应该在医疗活动结束时立即放弃。
三、具体管理办法1. 购进原则医疗机构应按照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采购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
2. 收发原则医疗机构应设立物资收发室,并由专人负责收发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
收货验收制度应严格执行,并按照规定时限及时核对符合质量、数量和型号等要求的货物,标签、标记明显,及时存档,保证货物的正确性。
3. 分类管理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应分类存放、管理。
按照不同种类、用途和功能等性质,进行分类管理。
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以保证库存时间不超出保质期限。
4. 调度运输调度运输应严格按照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质量、数量、品种、保质期限、封箱等要求进行运输,保证库存货品受损及变质。
5. 故障报修对消毒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处理,保证消毒药械的正常使用。
6. 记录管理所有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进出库情况,应仔细登记在库房管理表格上。
在保证完整性和清晰性的前提下,应保管三年以上,并定期审核。
7. 库房环境公共库房、个人库房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并配备防盗和防火设备。
尽可能避免堆放其他杂物,保持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良好保存状态。
消毒管理办法

消毒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消毒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XXXXX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和应急消毒活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基本要求)本市坚持平急结合、科学精准的原则,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开展消毒活动,避免达不到消毒效果或者过度消毒,保护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条(政府职责)市、区人民政府将消毒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加强消毒工作的能力建设和财政保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的消毒工作,确保消毒工作责任与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条(部门职责)市、区人民政府主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疾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毒管理工作,按照职责权限组织制订相关指引、标准、规范等,依法对有关消毒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业、本系统消毒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落实消毒责任。
行业主管部门不明确的领域,由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履行该领域消毒工作行业监督指导职责。
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负责指导消毒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消毒员职业队伍建设等工作。
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粮食物资储备、商务、经济信息化、交通、公安、城管执法以及海关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消毒相关管理及保障工作。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相关部门按照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做好有关消毒工作。
第六条(疾控机构职责)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负责起草相关消毒技术指引、标准、规范等,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消毒质量监测、消毒技术培训等工作,指导相关单位和个人落实消毒措施,根据需要组织实施消毒。
第七条(居村委职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协助政府及其部门、疾控机构做好社区消毒宣传教育和提示,落实相关消毒措施。
公司消毒用具管理制度内容

公司消毒用具管理制度内容一、制度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公司消毒用具的管理职责、使用规范和维护保养要求,确保消毒用具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办公区域、生产车间、公共区域以及员工宿舍等场所的消毒用具管理。
二、管理职责1. 公司应指定专人负责消毒用具的采购、分发、维护和监督工作。
2. 各部门主管需负责本部门消毒用具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员工正确使用。
3.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消毒用具的使用规定,不得私自挪用或损坏消毒用具。
三、使用规范1. 消毒用具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液、消毒喷雾、消毒湿巾、紫外线消毒灯等。
2. 员工应在进入工作区域前,使用消毒液对手部进行彻底清洁。
3. 公共区域如会议室、洗手间等应定期使用消毒喷雾进行空间消毒。
4. 办公设备如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应每日使用消毒湿巾擦拭清洁。
5. 对于高风险区域,如员工餐厅、休息室等,应使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定时消毒。
四、维护保养1. 消毒用具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定期检查消毒用具的有效期限,过期的消毒用品应及时更换。
3.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消毒用具,如喷雾器、湿巾盒等,应定期清洗并消毒。
4. 发现消毒用具损坏或功能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管理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五、培训与宣传1. 公司应定期组织消毒用具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安全意识。
2. 通过内部通讯、海报等方式宣传正确的消毒知识和使用方法。
3. 鼓励员工相互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卫生环境。
六、监督检查1. 管理人员应不定期对各部门的消毒用具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2. 对于违反使用规定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3. 定期收集员工对消毒用具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管理制度。
结语:。
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消毒管理制度协议关键信息1、消毒范围室内空间物品表面设备设施2、消毒频率日常消毒频次特殊情况增加消毒频次3、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4、消毒责任人专人负责责任划分5、消毒用品管理采购储存使用规范6、消毒记录要求记录内容保存期限1、消毒范围11 室内空间111 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走廊、楼梯、电梯等公共区域。
112 各类房间如仓库、机房、配电室等。
12 物品表面121 办公桌椅、电脑设备、文件柜、门窗把手等经常接触的表面。
122 公共设施如饮水机、垃圾桶、洗手池等表面。
13 设备设施131 空调系统、通风设备、消防器材等。
132 生产设备、检测仪器等专业设备。
2、消毒频率21 日常消毒频次211 室内公共区域每天至少消毒 1 次。
212 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每 4 小时消毒 1 次。
213 设备设施每周消毒 1 次。
22 特殊情况增加消毒频次221 当出现传染病疫情、人员密集活动等情况时,相应区域和物品的消毒频次应增加。
222 如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接触过的区域和物品,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3、消毒方法31 化学消毒法31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酒精等。
312 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准确配置浓度,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消毒效果。
313 消毒时应确保消毒剂与被消毒表面充分接触,并保持一定的作用时间。
32 物理消毒法321 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应注意照射时间和距离,确保消毒效果。
322 高温煮沸消毒适用于耐热物品,如餐具、毛巾等。
323 流通蒸汽消毒可用于小件物品的消毒。
4、消毒责任人41 专人负责411 设立专门的消毒工作人员,负责消毒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412 消毒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操作流程。
42 责任划分421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消毒工作,并配合消毒工作人员进行整体消毒。
422 公共区域的消毒责任由物业管理部门或指定的专门团队承担。
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范文

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范文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能够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1. 一般要求1.1 所有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健全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查。
1.2 所有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且具有合格证明。
1.3 对于消毒器械,医疗机构必须定期进行检验、鉴定和维修,并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消毒效果。
1.4 对于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疗机构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无损坏、无污染。
2. 消毒器械管理2.1 购置消毒器械必须经过审批并由专业人员选型,保证其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实际需要。
2.2 消毒器械的仓库和使用场所必须符合防火、防潮、通风、干净整洁的要求。
2.3 消毒器械必须根据产品规定进行正确使用,并定期进行消毒效果验证。
2.4 消毒器械必须进行定期检验和维修,在修理期间必须有备用器械。
2.5 消毒器械的维修、检验和验证记录必须详细完整,包括日期、人员、检验结果等,并保存至少一年。
3.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3.1 医疗机构必须定期进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库存清点,并采取措施避免过期使用。
3.2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保持原包装完整,不得私自拆封或改变其使用标识。
3.3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尘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化学物品。
3.4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视觉检查,确保其无破损、无变质、无过期。
3.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报废和处置必须符合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做好相应记录。
4. 监督与责任4.1 医疗机构必须成立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管理制度。
4.2 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购买、使用、维修、处置等环节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应记录。
4.3 监督部门必须定期检查医疗机构的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情况,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卫生机构是提供诊疗和护理服务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
二、消毒器械管理制度1. 指定专人负责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消毒器械的管理工作,该人员负责消毒器械的验收、清洗、消毒、包装、贮存和分发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消毒器械的质量安全。
2. 进行日常维护医疗机构应制定消毒器械的日常维护计划,定期进行器械的检查、清洗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器械的问题,保证器械的使用效果。
3. 使用完毕即时清洗医务人员在使用完毕消毒器械后,应立即对其进行清洗,严禁长时间存放或者堆积,以免滋生细菌和感染源。
4. 定期消毒和检测医疗机构应建立定期消毒和检测的制度,确保消毒器械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消毒效果,减少细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5. 定期更新消毒器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旧的消毒器械进行更新和更换,以确保器械的质量始终符合要求,避免使用老化、磨损的器械导致医疗事故。
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1. 实行分类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不同类型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确保不同类别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和储存。
2. 严格采购和验收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采购和验收制度,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并对采购的用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验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3. 储存环境要求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相关的要求,保持室温干燥,防止阳光直射和潮湿,避免使用过期或者受损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确保其质量可靠。
4. 配发和记录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配发和记录制度,记录每一次用品的配发和使用情况,及时核对库存量,确保用品的正确使用和追踪。
5. 定期检查和替换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进行检查和替换,确保用品的质量可靠,避免使用老化或者破损的用品导致医疗事故。
消毒管理规章制度10篇

消毒管理规章制度10篇消毒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0篇】如何写好关于消毒的管理规章制度?看看吧。
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的设置,可以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其工作积极性。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消毒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消毒管理规章制度【篇1】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三、医务人员务必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务必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务必消毒。
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五、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务必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状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
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
七、科室应持续环境清洁,空气清新。
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1、各科室应定时通风,必要时根据不同状况选取其他的空气净化措施。
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用适宜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
4、病房各类用品表面应持续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务必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幼儿园卫生消毒用品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卫生消毒用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管理我园卫生消毒物品,主要包括:含氯消毒粉、蚊香、洗涤剂、肥皂、酒精、杀虫剂、驱蚊水或其他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卫生消毒物品,特制订本制度。
一、卫生消毒物品应集中放置于干燥避光处,在幼儿可以接触的范围之外,并张贴显眼的标志和加盖加锁,专人专用。
二、班级卫生消毒物品应由本班保育老师使用并管理,外环境卫生消毒用品由清洁人员管理并使用,卫生消毒人员应掌握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在使用前检查物品是否泄漏,是否在保质期内,卫生消毒完成后及时填写相关记录表。
三、卫生保健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应不定时巡查卫生消毒物品的使用和放置情况,并如实填写好相关检查记录。
发现有不当使用、不规范放置等情况要及时进行督导改正。
四、购买卫生消毒物品时,要仔细查验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等信息,保证进货渠道的安全。
购买后及时入库,库存应实行专人专案管理并做好相关登记并存档。
商店消毒管理制度

商店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商店的卫生水平,促进商店的良好经营,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安全防护措施1. 商店应设立专门的消毒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
2. 商店应做好相关卫生设施和器具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保证其正常使用。
3. 商店应建立完善的消毒工作记录档案。
第三章消毒管理要求1. 消毒管理部门应每三个月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关于消毒工作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消毒知识和技能。
2. 商店应定期组织消毒管理部门开展检查和评估工作,确保各项消毒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3. 商店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流程,并定期检验和评估其有效性。
第四章消毒物品管理1. 商店应根据不同场所和物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毒计划和方案。
2. 商店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消毒用品,确保其安全、有效、环保。
3. 商店应对消毒用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五章消毒操作规范1. 商店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消毒操作规范,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
2. 商店应建设明确的消毒操作程序,并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消毒操作。
3. 商店应做好消毒操作记录和标识,确保整个过程可追溯。
第六章消毒监督检查1. 商店应定期开展消毒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消毒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和整改。
2. 商店应定期邀请专业的三方机构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消毒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3. 商店应建立健全的消毒监督检查档案,及时处理和跟踪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第七章应急处置1. 商店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机制,对可能引发消毒事件的紧急情况进行预案制定和演练。
2. 商店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3. 商店应制定应急处置记录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第八章复审和改进1. 商店应定期开展消毒工作的整体评估,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
2. 商店应通过组织内外部专家的复审,检验和评估整个消毒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员工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在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本消毒管理制度,规范所有消毒用品的使用、储存及监管,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执行和科学管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1.设立消毒管理委员会,由企业负责人任命主任,包括主任、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其职责包括制定消毒工作总体规划、组织制定消毒操作指引、监督全员消毒工作执行等。
2.从各部门任命工作员,担任各项消毒工作,定期进行消毒知识培训,并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器具,确保安全卫生。
3.消毒员应从医务人员中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工作。
第三章消毒工作1.消毒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消毒方法采用蒸汽灭菌、紫外线消毒等多种方式。
2.消毒剂应严格按照企业运营规定储存,并在过期、污染等情况下及时更换。
3.消毒员应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消毒周期和剂量,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引,并记录在相关台账中。
4.对于医疗器械、医用敷料等进行消毒的,应按照国家和省、市、区县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操作,消毒完成后必须再次检查,确认无污染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监督检查1.对消毒操作、指引、检查项等进行记录和评估,每季度组织开展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针对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消毒效果,定期开展检测和评估,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
3.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和维护,发现异常状况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五章附件所涉及附件如下:1.消毒操作指引2.消毒周期表3.消毒设备清单4.消毒剂储存台账5.员工消毒知识培训记录表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卫生法:指卫生部颁布的,对卫生工作和卫生健康行为进行管理的法规。
2.消毒剂:指可以杀死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或使其失去活性的物质。
3.消毒周期:指对于不同的消毒对象,按照其特点制定的消毒时间周期,保证其细菌的消灭率达到100%。
第七章实际执行情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及解决办法:1.员工操作规范不统一,可能会导致消毒效果的差异。
消毒用品管理制度

消毒用品管理制度1. 引言消毒用品在保障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卫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消毒用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消毒用品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消毒用品的购买、使用、存放和报废等相关流程,以确保消毒用品的有效管理。
2. 购买消毒用品2.1 选取供应商在购买消毒用品时,应优先选择有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
供应商应提供合法的营业执照和产品质量证明,并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
可以通过招标、询价等方式选取供应商,确保购买的消毒用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2.2 采购合同在购买消毒用品前,应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约定。
采购合同中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内容,以确保双方的权益。
2.3 验收程序在收到消毒用品后,应进行验收。
验收应包括外包装检查、产品检查和性能测试等环节,以确保所购买的消毒用品符合要求。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进行退换货处理。
3. 使用消毒用品3.1 培训和宣传为确保正确使用消毒用品,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培训内容应包括消毒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2 使用程序在使用消毒用品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
程序应包括准备、使用、清洁等环节,并应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3 储存要求消毒用品的储存应符合相关要求。
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并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消毒用品应存放在专用储存柜或储存间,严禁与其他物品混放。
3.4 清洁与维护使用完毕的消毒用品应及时清洁和维护。
对于一次性使用的消毒用品,应酌情处理。
定期对长期使用的消毒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并根据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
4. 报废与废物处理4.1 报废程序消毒用品在达到使用寿命或失效后应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程序应明确,包括标记、登记、封存等环节。
报废消毒用品应及时与相关部门签订报废证明,并进行记录和归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 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 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 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 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 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 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物 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运送传染病病 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必须随时 进行消毒处理。
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 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 卫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第四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 反本办法第四、五、六、七、八、 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 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 暴发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 以下罚款。
②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 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药物浓 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 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 3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 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 60min 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人员应离开现场。
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 以有效氯表示。 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 高效、低毒、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 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 有机物影响很大,消毒液不稳定等特点。 适用范围: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2.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①液氯,含氯量 >99.5%(W/W)。②漂白粉:含有效氯 25%(W/W)。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 80%(W/W)。④三合二,含有效氯 56%(W/W)。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 有效氯 10%(W/W)。⑥二氯异氰尿酸钠, 含有效氯 60%(W/W)。⑦三氯异氰尿酸, 含有效氯 85%~90% W/W)。⑧氯化磷酸 三钠,含有效氯 2.6%(W/W)
第28条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 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 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 使用部门。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技 术规范》。
三.检验科消毒用品及 消毒办法
检验科常用消毒用品:含氯消毒剂 75%酒精 碘伏、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
2.制定消毒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 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GB15982《 医 院 消 毒 卫 生 标 准 》 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消毒管 理制度,要有实施文件。
3.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
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第四章第二节“消毒灭菌效果监 测”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④ 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
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 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 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 氯 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 作用 2h后排放。
4.使用注意事项:
1) 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 液应现配现用。
二、实施医院消毒监督的 具体规定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 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 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 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成立消毒管理组织 制定消毒管理制度 开展消毒质量监测
1.成立消毒管理组织
卫 生 部 《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规 范 》 ( 2000.11 )
3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设医院感染管理科, 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应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 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1000张床 位以上的大型医院不得少于5人,500张床位 以上的医院不得少于3人;300-500张床位的 医院不得少于2人;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不 少于1人。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指定专人兼职负 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1条)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各级各类医 院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 院感染科、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 临床相关科室、检验科、药剂科、消毒 供应室、手术室、预防保健科、设备科、 后勤等科室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 床应用专家等组成,在院长或业务副院 长领导下开展工作。(10条)
(2)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和人员:各级各类 医院应根据本院的规模、性质设置医院感染 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由兼任医院感染管理 委员会主任的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
3.使用方法
1) 消毒液配制 根据有效氯含量,用自来水 将含氯消毒剂配制成所需浓度溶液。
2)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擦 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 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 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 毒液浸泡 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 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 有效氯 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
新旧《办法》主要变化
增加了消毒服务机构的管理; 调整了消毒产品的管理模式; 加大了监督管理力度。
一、《消毒管理办法》 对医院消毒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 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 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 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 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 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管理
《消毒管理办法》的发布
2002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令第27号发布,自2002年7 月1日起施行。
1992年8月31日发布的《消毒管
理办法》同时废止。
《消毒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七章51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消毒的卫生要求; 第三章消毒产品的生产经营; 第四章消毒服务机构; 第五章监督; 第六章罚则; 第七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