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一中2018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生物2017.11 本试题卷共35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诺瓦克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人生食其污染的贝类会引发急性腹泻。
则该病毒A.进人消化道后,在消化液中进行增殖B.RNA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D.在其核糖体上合成自身的蛋白质2.下列有关绿藻和蓝藻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壁的形成都与高尔基体有关B.都能产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都能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都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3.科研者发现,人体只有视神经细胞的组胞膜上存在磁感应受体MagR(一种铁硫蛋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强酸、强碱都会使MagR变性B.MagR溶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加热发生紫色反应C.MagR蛋白不参与生物膜系统的构成D.MagR基因在视神经细胞中被选择性表达4.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淀粉、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相同质量的糖类中储存的能量比脂肪少C.脂肪和性激素都属于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D.某些无机盐是组成磷脂和纤维素的重要成分5.关于生物体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绵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H2OB.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均有H2O参与反应C.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液泡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6.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人甲分解为CO2,和H2OB.细胞内的囊泡均来自乙C.甲和丙含有的核酸种类相同D.丙的形成与核仁有关7.科学研究发现,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10倍,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离子泵(即ATP酶)有关,其运输原理如图所示。
山东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有关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该图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示过程的发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利 ②注射抗生素治疗疾病属于图中“④”过程 ③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是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物质A 吸附到某些细胞的表面 ④细胞a 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⑤其中“①”和“⑤”过程的发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⑥“②”过程的完成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A .①③④B .①④⑤⑥C .②④⑤⑥D .①③④⑤2.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黄色短杆菌用于赖氨酸生产时,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理想菌株是诱变育种的成果B .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大量合成谷氨酸时,培养基中C :N 比为3:1,此时菌体种群处于稳定期C .由培养基的成分和发酵条件的控制可如,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异养需氧型,在自然界中属于分解者D .黄色短杆菌的性状主要由拟核DNA 中的基因决定,其基因结构的特点是编码区是连续的,而黄色短杆菌质粒中的基因结构不具有此特点3.雄果蝇的一个体细胞经正常的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 1、C 2),—个初级精母细胞经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 1、S 2),比较C l 与C 2、S 1与S 2细胞核中DNA 数目和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 .DNA 数目:C 1与C 2相同,S 1与S 2不同B .遗传信息:C 1与C 2相同,S 1与S 2不同C .DNA 数目:C 1与C -2不同,S 1与S 2相同D .遗传信息:C 1与C 2不同,S 1与S 2相同4.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循环。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类元素在①⑤⑥过程转化的形式都主要是含相关元素的有机物B .两类元素在③过程转化时都只能呈气态C .图中⑨过程在两类元素循环过程中均可发生,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D .图中⑧过程主要发生在硫元素循环过程中5.根冠(图中黑色部分)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图中白色部分)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山东省2018届高三生物18月考1新人教版 精品
2018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生命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现象的是()A.断尾蜥蜴长出新尾巴B.砍伐后的树桩上萌发出新枝条C.胚胎发育中出现造血干细胞 D.蝌蚪尾巴消失的过程2.请指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选项()A.纺锤体的形成B.着丝点分裂C.染色体数目减半D.DNA复制3.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条数、四分体个数、染色单体条数、DNA分子个数分别是( )A.32、16、64、64 B.32、8、32、64C.16、8、32、32 D.16、0、32、324.同种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在分别发育成精子和卵细胞时的不同点是( ) 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B.DNA分子的含量C.体细胞的数目 D.配子的数目5.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
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 B.1:2 C.1:3 D.0:46.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7.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细胞质分离④联会⑤染色体复制⑥染色单体分离⑦着丝点分裂A.②①③④⑦⑤⑥③ B.③⑤②⑦④⑥①③C.⑤④①②③⑦⑥③ D.⑤④⑦③⑥②①③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9.下列哪组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而核内的DNA含量是本物种原始生殖细胞的两倍()A.次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D.精细胞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10.1000个基因型为Aa的精原细胞所产生的含有基因A的精子(理论值)与多少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卵原细胞所产生的含基因AB的卵细胞数目(理论值)相同()A.1000 B.4000 C.8000 D.1600011.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它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任意两个精子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AB和ab B.aB和Ab C.Ab和ab D.AB和AB12.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13.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交叉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14.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15.关于下列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斐林试剂加入到还原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②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③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紫色④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⑤观察洋葱根尖装片发现最多的细胞是前期细胞⑥CO2+溴麝香草酚蓝→蓝变绿再变黄⑦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A.③⑤⑥⑦ B.②④⑤⑦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16.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C.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17.与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 )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⑥18.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多B.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19.某同学用实验来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山东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生命活动发生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乙烯合成的部位是植物体成熟部位C.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在细胞质D.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发生在内环境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剪取洋葱根尖2~3mm的原因是其内可找到分生区细胞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D.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联会现象3.下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B.若A代表叶绿体基质,a代表光,则b、c可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4.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图乙中ab段上升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是相同的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D.图丁中a曲线表示小鼠,b曲线表示青蛙5.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体,1992年在印度又发现了一个新型菌株,该菌产生蛋白质类的霍乱肠毒素。
从病愈者血清中提取的抗体对患者有显著疗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血清进行治疗的免疫过程和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免疫过程相同B.如果该菌侵入人体,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在刺激B细胞分化成为浆细胞的体液免疫中也可以发挥作用C.多数情况,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病人痊愈后,记忆细胞会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6.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山东省临沂市立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立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 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C0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D. 用H2180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0参考答案: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项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B项错误;在碳反应过程中,CO2被固定后形成的一些三碳化合物(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接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糖类等富含稳定化学能的有机物,故C项正确;用H2180培养小球藻,H2180在光反应中经水的光解生成1802。
H2180还可参与小球藻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18O2,后者再经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生成含180的糖类,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D选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联系,否则很容易出现简单地想象成“H2O中的O经光反应生成O2,后者再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变成H2O中的O”的错误。
2. 下列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有()①人红细胞吸收K+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参考答案:C【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解答】解:①人红细胞吸收K+为主动运输的方式,①正确;②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能量,②错误;③甲状腺细胞积累碘离子可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③正确;④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④错误;⑤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分子的重吸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⑤正确.所以,①③⑤正确.故选:C.3.图-9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参考答案:A4. ND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tRNA (UGC)所携带的氨基酸是()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参考答案:D5. 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和5②1的基质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的基质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为4层③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④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6. 人体骨髓腔中的骨髓,幼年时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2018年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生物12月份试题本试卷包括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1.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1866年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2.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A. ①③④⑥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3.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B.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C.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 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4.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5.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B.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C.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D.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6.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相对性状是指不同性状的同一表现形式7.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2。
临沂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
临沂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调研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遗传性高度近视(600度以上)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调查结果表明,两种遗传病在某区域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和7%,且两种病的致病基因频率在该区域男性和女性群体中都相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群中高度近视发病率的调查结果高于理论值B.遗传性高度近视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当C.女性红绿色盲的一个致病基因必然来自于祖母D.该区域女性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0.5%2.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动植物细胞中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可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UTR或者CDS序列配对,促进mRNA的降解,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表达。
人类有约1/3的基因表达受到miRNA的调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iRNA、mRNA、tRNA都由DNA转录而来B.miRNA对靶基因的调控发生在转录后的阶段C.miRNA的碱基序列与靶基因相应的mRNA的相同D.细胞核中的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3.某同学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温度B.试管1的处理降低了H2O2 分解反应的活化能C.试管4中继续增加FeCl1的量,气泡不再增加D.试管5迅速放在90 ℃环境中,因酶的失活而不产生气泡4.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获得的新品种可以直接投放到环境中不会影响生态环境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C.通常用一种限制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D.为养成抗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载体5.研究发现,人体内由色氨酸(分子式为C11H12N2O2)代谢生成的5-羟色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使人产生困倦感。
临沂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五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临沂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五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内环境稳态的表述错误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B.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C.高等动物可以依赖血清中的血红蛋白为全身细胞运送氧D.肝脏的活动除了可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还可维持整个组织液中糖浓度的稳定2.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
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题中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灌木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3.如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完全烧毁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分布体现水平结构B.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演替过程中,雪松等乔木常形成均匀分布型D.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该群落的主要物种没有发生变化4.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未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记类似的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因为假说能圆满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因此假说成立5.小麦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光。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B.DNA复制,淀粉酶合成C.ADP转化成ATP,C3被[H]还原D.有氧呼吸增强,有机物总能量增加6.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0.3g/mL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T2噬菌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D.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7.在下列细胞中,有氧呼吸的场所有别于其他细胞的是A.醋酸菌细胞B.酵母菌细胞C.叶肉细胞D.肝脏细胞8.高密度水体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2018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
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生物2018.3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能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B.相邻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实现细胞间信息传递2.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RNA与DNA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②催产素、血管舒张素都是含有9个氨基酸的多肽,但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构成两种多肽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导致③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④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抉,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B.如果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6H12O6+6H2O 酶6CO2+12H2O+能量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物水中的氢来自于羧基和氨基D.细胞器B含有蛋白质和脂质,故其具有膜结构,只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处于各时期的细胞不会出现在同一视野中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D.用双缩腺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滴加0.1g/mLNaOH溶液,再加o.05g /mLCuS04溶液5.下图中①~③所示为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段考生物试题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段考生物试题2017.12.16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必修一4、5章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的表格里(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①生物膜中的核膜不能作为渗透实验中的半透膜;②发生明显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结构中必有大液泡和细胞壁;③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等于、小于外界浓度④载体、抗体、酶都含有肽键;⑤H218O供给密闭光照下植物时.罩内空气中可出现放射性的18O2、H218O、C18O2.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2.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 )A. 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B. 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C. 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 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3.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有A. 液泡、核糖体B. 线粒体、液泡、核糖体C. 线粒体、核糖体D. 线粒体、液泡4.下面有关细胞的物质输人和输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图2中结构①可以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B. 图2中运输方式a和b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图2中的③具有流动性,②也可以运动D. 图1中的△h不再升高时S1溶液浓度与S2溶液浓度相同5.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 Na+B. 胰岛素C. K+D. CO26.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B. 膜蛋白都能移动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有些膜蛋白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D.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7.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B. 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全部通过核孔进行C.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 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8.将洋葱内表皮细胞分别放在清水、0.3g/mL的KNO3溶液和0.3g/mL的蔗糖溶液中,其原生质体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分别是下图中的A. a、b、cB. b、c、aC. c、b、aD. a、c、b9.下图为适宜温度下,pH对人体内两种酶作用的影响。
最新-山东省沂源市2018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 精品
高三生物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水螅B.心肌细胞C.大肠杆菌D.卵细胞2.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有明显区别?A.卷心菜 B.发菜 C.紫菜 D.生菜3.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肽键的是()①酶②雄性激素③胰岛素④Na+载体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③④4.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是()A、水B、糖类C、蛋白质D、磷脂5.蛋白质、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6.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B.组成核酸的碱基有4种C.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D.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7.分子式为C61H135O83N18S2的物质很可能是()A.糖类B.脂肪C.核酸D.蛋白质8.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9.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A.线粒体和核糖体B.细胞膜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10.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11.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特征元素依次是()A.I、Mg、Fe B.Cu、Mg、IC.I、Fe 、Mg D.Fe 、Mg、I12.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A.不变B.升高C.下降D.变化与此无关13.下列结构中含磷脂较多的是()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C.核糖体D.中心体14.下列各项中,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的是()A.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C.核膜的结构D.细胞中的遗传信息15.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 B.是某些重要复杂化合物的成分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16.细胞膜的成分中起支架作用和细胞识别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淀粉和纤维素 B.纤维素和果胶C.磷脂和糖蛋白 D.蛋白质和磷脂17.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8 B.7 C.5 D.418.在小白兔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核膜19.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或衰老的红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为 ( )A. 溶酶体B. 核糖体C. 液泡D. 中心体20.最能表明一个细胞具有特殊功能的是 ( )A. 细胞核的大小B.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C. 细胞膜的特性D. 细胞膜的结构21.分析一生物组织,发现其中含有蛋白质,核酸,葡萄糖,磷脂,水,无机盐,纤维素等物质,此组织最可能来自()A .蜻蜓B .大肠杆菌 C. 人 D. 柳树22.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这是由细胞膜什么特性决定的()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的特性C、专一性D、具有运输物质的作用23.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
山东省临沂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调研生物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调研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的存在,可避免水解酶破坏整个细胞B.将离体的溶酶体和液泡放于蒸馏水中均会发生破裂C.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D.将叶绿体中所有磷脂分子铺展成单分子层,其面积约是叶绿体表面积的4 倍2.关于图中曲线所示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则OP段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B.若横坐标代表物质浓度,纵坐标代表物质运输速率,则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可用该曲线表示C.若横坐标代表酶促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物的量,则P点时增加酶量可使曲线上升D.若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纵坐标代表光合速率,则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可使P点向左下方移动3.以下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利用红细胞制作纯净细胞膜的实验中用到差速离心法B.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浸泡法处理枝条时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高的地方完成C.在观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后需要用50%酒精漂洗10分钟D.在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下列关于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B.二者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C.二者不会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发挥作用D.二者均能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链5.科学家发现生物体中的多种物质在实施其功能时,总是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该骨架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观察威尔金斯等科学家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推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C.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是DNA分子外侧交替排列的核糖和磷酸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贯穿于其中的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6.下列遗传病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是()A.猫叫综合征B.特纳氏综合征C.苯丙酮尿症D.青少年型糖尿病7.某人工鱼塘通过种植浮萍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降低水华的发生。
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联考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联考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5分)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纤维素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1、糖类由C、H、O组成,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包括: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2、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可以看做内环境中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解答:解:A、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组织液和血浆、淋巴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A错误;B、激素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B错误;C、氨基酸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中,是内环境中的物质,C错误;D、纤维素为植物多糖,只存在于植物体内,血浆中不可能出现,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中的物质的判断和糖类的分类,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及相关物质存在的场所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1.5分)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的直接来源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外界环境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动态关系,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同时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组织细胞处在组织液中细胞内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解答:解:由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可知,组织液直接来源于血浆和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因此组织液中小分子蛋白质的直接来源是内环境.故选:A.点评:对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动态关系和内环境的功能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相关知识网络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1.5分)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解答:解:手和脚有时磨出的水泡是由表皮被擦伤,组织间隙的组织液渗出造成,故主要为组织液.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1.5分)(2003•上海)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考点: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小体上,兴奋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正确;B、在突触处兴奋的转化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C正确;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然后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5.(1.5分)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浆蛋白B.葡萄糖C.钙离子D.呼吸酶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A错误;B、葡萄糖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B错误;C、钙离子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C错误;D、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归纳.规律总结: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6.(1.5分)(2012•天津模拟)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只要考生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1.5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正常安静状态下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当给以一定刺激产生兴奋后,由外正内负电位变成外负内正,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1.5分)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答:解: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属于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9.(1.5分)下列叙述除哪项外,都为人体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内液B.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直接液体环境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解答:解: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0.(1.5分)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神经突触结构,如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象绘制的简图.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兴奋在神元之间的传导需要能量;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③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⑤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中三个神经元形成了2个突触,A与B神经元形成的突触,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后膜,B与C神经元形成的突触,B是突触前膜,C是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因此兴奋的传递途径是A→B→C,或者是B→C.解答:解:①兴奋在神元之间的传导需要能量,①正确;②神经兴奋不能从B细胞向A细胞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②错误;③B细胞和C细胞组成突触,其中B细胞构成突触前膜,C细胞组成突触后膜,则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递,③正确;④神经兴奋不能从C细胞向B细胞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⑤神经细胞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⑤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和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1.(1.5分)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2,4﹣D B.乙烯C.吲哚乙酸D.吲哚丁酸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分析: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的化学物质.解答:解: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2,4﹣D不属于植物激素,它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类似物的一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区分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并能识记常见的生长素类似物:2,4﹣D、萘乙酸等.12.(1.5分)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B.食物种类C.湿度D.温度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解答: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强度.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尤其是群落的垂直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结构,掌握影响群落垂直分层的因素,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3.(1.5分)在一阴湿草丛中,生活着蚂蚁.蜘蛛.蚯蚓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即是指群落中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有利于植物能更充分的利用光照.解答:解:A、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A错误;B、草、苔藓、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错误;C、种群只能是同一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不是所有生物,C正确;D、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但不包括分解者,而分解者也是生物,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概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识记要求,难度不大.14.(1.5分)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但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也不是只具有破坏性的,也可以是通过建立新的人工群落实现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解答:解: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超过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A错误;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很多是有益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B错误;C、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正确;D、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下,但不是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5.(1.5分)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光照强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C.土壤盐碱度D.人类活动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解答:解:影响生物水平分布的意思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水分、土壤盐碱度等和人类活动等外界因素,而生物种群年龄结构与之没有直接的关系,故不影响生物群落的水平分布.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试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即可.16.(1.5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A.影响因素不同B.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类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考点: 群落的演替.分析: 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的区别在于演替起始的条件不同.解答: 解: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7.(1.5分)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B . 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 . 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 . 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考点: 群落的演替.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类型项目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起点 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影响 因素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解答: 解:A 、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与干扰或破坏没有直接关系,A 错误;B 、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 正确;C 、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C 正确;D 、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D 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能结合所学的只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8.(1.5分)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 .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 . 生产者和分解者C .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D . 生产者和消费者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分解者的功能,在物质的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生产者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分解者的功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中.19.(1.5分)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C.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D.含有DDT动物的迁移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重金属元素和有毒的难以降解的物质可以随食物链在最高营养级体内富集.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入生物体后,立即参加到新陈代谢的各项活动中.其中,一部分生命必需的物质参加到生物体的组成中,多余的以及非生命必需的物质则很快地分解掉并且排出体外,只有少数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DDT)长期残留在生物体内.这些物质具有化学性质温度、不易富集的特点,可以随食物链在最高营养级体内富集而危害相关的生物,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说明DDT随食物链已经加入到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循环的特点,意在强化学生对物质循环特点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0.(1.5分)(2011•盐城二模)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必须要由分解者,将其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再回到无机环境参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解答:解:由于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必须要由分解者,将其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再回到无机环境参与物质循环.因此南极缺少分解者,需将其从南极带离.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成分及功能的理解,属于理解层次,学生需理解题意即可解题.21.(1.5分)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跳舞,招引其它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1)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2)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3)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解答:解: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因此,蜜蜂跳舞招引其它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能准确判断图中信息的种类,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2.(1.5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原有的含义是指:小草很坚强,就算草原被火烧尽了,到春天一样生长起来;说明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解答:解:1、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2、从诗句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草木枯萎后,即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但是春天环境适宜的时候草木又再度生长出来,草原又恢复往日的生机.由此看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23.(1.5分)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时,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通道蛋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B.离子通道与细胞内外渗透压的调节有关C.水通道蛋白是覆盖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D.离子通道只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答案】C【解析】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并且离子通道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例如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的Na+通道,A、D正确。
离子通道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同时,实现了对细胞内外渗透压的调节,B正确。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C错误。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通道蛋白。
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宽度的原因是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植物细胞中被染成红(或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摩尔根和萨顿都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不能用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答案】B【解析】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宽度的原因是他们的含量不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它们在滤纸条上呈现不同的色素带,A错误。
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
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所含细胞液只要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现象,为了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用加入红墨水的外界溶液,D错误。
【考点】基础实验及某些科学史。
山东中学联盟3.酵母菌细胞中的蛋白质A是一种激酶,可以磷酸化其他蛋白质,从而使其他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但只有蛋白质B的浓度超过蛋白质A的浓度时,蛋白质A才有活性,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
研究酵母菌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时,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2对应的区域内蛋白质A没有活性B.持续高水平表达蛋白质B,细胞体积可能会变小C.肿瘤抑制蛋白可能会影响蛋白质B基因的表达D.蛋白质A的活性不受蛋白质浓度的调控【答案】D【解析】图中2对应的区域内蛋白质B的浓度低于蛋白质A 的浓度,结合题干信息,此区域内蛋白质A没有活性,A正确。
持续高水平表达蛋白质B,会使蛋白质A持续的具有活性,细胞进行连续的分裂,细胞体积变小,B正确。
由图中信息可知,蛋白质A有活性后,细胞能顺利进行有丝分裂,而肿瘤抑制蛋白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抑制的原理有可能是通过抑制蛋白质B基因的表达而使蛋白质A没有活性,从而使肿瘤细胞不分裂,C正确。
由题干信息“只有蛋白质B的浓度超过蛋白质A的浓度时,蛋白质A才有活性”,可知蛋白质A的活性受蛋白质浓度的调控,D错误。
【考点】信息题——蛋白与有丝分裂的关系。
4.(改编,容易题)下列关于HIV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HIV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B.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C.感染HIV 后,人体内的T细胞会一直下降D.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人体可将侵入机体的部分HIV清除【答案】C【解析】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不含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A正确。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B正确。
感染HIV的初期,随着HIV浓度的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也增加,后期HIV浓度增加时T细胞数量减少,C错误。
在感染HIV的初期,HIV的数量下降主要是通过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将侵入机体的部分HIV清除,D正确。
【考点】艾滋病及传播途径。
5.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位置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改变B.从根本上说没有突变,进化不可能发生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D.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基因位置的改变能导致性状的改变,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A错误。
如果没有突变,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就没有意义,生物就不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就不可能进化,B正确。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性状组合,基因突变能产生新性状,C错误。
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分离,基因重组指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的重新组合,D错误。
【考点】关于变异的分析。
6.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父母和弟弟均正常。
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若弟弟与一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正常的概率为()A.302/303 B.99/30000 C.8/9 D.1/303【答案】A【解析】根据父母均正常、女儿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根据父亲正常而女儿患病,排除伴X 隐性遗传的可能,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弟弟表现型正常,基因型是1/3显性纯合,2/3杂合,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所以人群中正常女性的基因型显性纯合的概率为99/101,杂合的概率为2/101,所以子代正常的概率为1-1/4×2/101×2/3=302/303,选A。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有关计算。
29.(6分)某科学家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浆细胞中,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1)要检测细胞器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在分离出来的各种细胞器中,首先出现放射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膜面积先增加后下降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膜面积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9.(6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差速离心核糖体(2)高尔基体内质产生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使其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产生囊泡与之脱离,又使其膜面积减小(2分)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点】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30.(9分)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植物的幼苗分成A、B两组,分别栽种在温度适宜,其它条件均相同的环境中,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1)光照强度为150LX时,B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叶绿体中的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光照强度为300LX的条件下培养这两组幼苗,则这两组幼苗的生长速度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1500LX时,限制A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此时若突然中断光照,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
【答案】30.(9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等于(1分)由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1分)(2)相等(1分)光照强度为300LX时,A、B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或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相等)(3)CO2浓度减少【考点】光合作用过程及应用。
31.(12分)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若干只健康成年小鼠均分为两组,其中甲组切除甲状腺,乙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观察其精神状态,并记录。
(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乙组小鼠的耗氧量会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甲组小鼠的体温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稳定”)。
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乙组的部分小鼠放置到了低温环境中,结果乙组小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明显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以使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对丙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1.(12分,每空2分) (1)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2)不变降低寒冷刺激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考点】生命活动的调节——甲状腺的功能;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32.(12分)某科研人员从北京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分离出紫眼突变体,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①:紫眼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实验②:紫眼雄果蝇×野生型雌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和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因此,科研人员提出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假设(假设1),你认为果蝇眼色的遗传还可以提出哪一种假设(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对F2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则支持假设1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确定北京紫眼果蝇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之前发现的来自日本京都果蝇中心的紫眼隐性突变体—Hn r3的突变基因也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而且Hn r3突变体的其它基因均与野生型的相同。
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还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答案】32.(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细胞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实验①的F2中红眼雌果蝇:紫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2,而实验②的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紫眼雄果蝇=2:1:1(或实验①的F2中紫眼均为雌性,实验②的F2中紫眼均为雄性)(3)让北京紫眼果蝇与Hn r3紫眼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子代果蝇的眼色情况。
如果子代表现紫眼性状,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如果子代表现出正常的野生型,则这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6分)解析:(2)突变均为隐性突变时,“互补实验”可以检测出这些突变是在同一基因上还是在不同基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