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维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系统
便携式-公安审讯系统
![便携式-公安审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a01f4bffd0a79563c1e72c3.png)
1
1.2 需求分析
根据公安部门的需求,公安预审指挥系统 能够实现对预审室的二十四小时全程录象, 并进行双光盘同步刻录,电子笔录实时录入。 指挥终端可以查看预审室的视频,并可 以对预审过程进行实时指挥,指挥方式包括 语音 3 4 5 6
背景介绍及需求分析. 移动便携式公安预审系统功能介绍. 移动便携式公安预审系统的组成. 公安预审指挥系统的优势. 成功案例.
2
公安预审指挥系统功能说明
1、全程录像功能; 2、案卷管理MIS系统; 3、嫌疑人管理系统; 4、电子笔录功能; 5、声音波形检测;
6、用户权限管理; 7、温湿度视频叠加; 8、双盘实时刻录功能; 9、远程指挥功能; 10、指挥终端-网络电子 地图;
2
2.1.1 录像模式切换功能
系统录像状态有空闲、预审、刻录 三种,可以根据预审状态自动切换
数字化公安预审指挥系统
——移动便携式公安预审系统解决方案
公检法行业中心
1 2 3 4 5
背景介绍及需求分析. 移动便携式公安预审系统功能介绍. 移动便携式公安预审系统的组成. 公安预审指挥系统的优势. 成功案例.
1
1.1 背景介绍
为了维护法律公正,保障公安预审过程的真 实有效性,公安系统提出了对预审过程的同步录 音录像的需求。通过全程录像,有利于公安机关 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案件监督,及时固定言辞 证据,通过联网指挥协审提高效率。 根据公安预审系统对全程同步录像和指挥功 能的需求,天地伟业推出了数字化预审指挥系统、 移动便携式公安预审系统。
2
2.2 案卷信息管理平台
专业的预审管理MIS系统,具有案件管 理、实时监控、远程指挥、电子笔录等功能
2
2.3 犯罪嫌疑人档案管理
智慧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6f44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4.png)
智慧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整体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慧公安建设已经成为了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是智慧公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这样的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公安部门对监管场所的管理能力,并为公安工作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支持和保障。
一、系统概述智慧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监管信息化管控系统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监控设备、传感器以及软件系统等多方面的综合应用,实现对监管场所的全面监管和信息化管控。
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监控、预警、分析以及管理支持功能,为公安部门提供更完善、更高效的监管服务。
二、系统功能1.监控功能:通过在监管场所布设监控设备,实现对监管场所的实时监控。
监控设备可以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消防报警器等,通过这些设备对监管场所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可以利用人脸识别和车牌识别技术,对进入和离开场所的人员和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记录,提高监管场所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2.预警功能: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监控设备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实时监测监管场所的安全状态,并基于设定的规则和算法进行风险预警。
例如,当有人员闯入禁止区域或者有烟雾、火焰等消防安全问题发生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分析功能:系统通过对监管场所的信息进行分析,提供经验总结和决策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找出监管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并提供改进方案;可以通过对犯罪数据的分析,发现犯罪的规律和趋势,提供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策略建议。
4.管理功能:系统可以实现对监管场所的综合管理。
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进出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无线设备和云端平台的结合,可以对监管场所内的各类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对进入和离开场所的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增强场所的安全性。
移动警务通PAD终端A370F在山东淄博公安“云警务”应用
![移动警务通PAD终端A370F在山东淄博公安“云警务”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355a1b55270722192ef738.png)
移动警务PAD终端A370F在山东淄博公安“云警务”应用应用简介:平板警务通A370F,亦称移动警务pad,具备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所有功能,同时兼有身份证信息读取、指纹采集等警务专用功能,科技含量高。
从硬件的设计生产,有着自身的行业特性,专业化程度、行业特性、标准规范、技术指标等要求更高,是警察移动执法的专用装备。
通过平板警务通A370F终端将大量基层信息汇聚到“云端”,将以往民警口袋和脑袋里的信息转化为’警务云’上的共享信息,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改变了以往基层民警靠脑袋记、本子写、填档案的方式,这个平台既是采集设备又是应用终端。
这项工作可以帮助基层民警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既可以将各类相关数据翔实准确地录入系统,用足用好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基础信息共联共享共用,为服务公安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区云警务”平台解决了以往信息“断档”情况,达到“一警录入,多警运用”的效果,还将通过民警的不断检查、更新、共享让数据变得准确鲜活,最终将为广大民警的工作和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支持与帮助,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
系统:Android 4.0,CPU 1.2G无线传输,支持WIFI,蓝牙,3G网络。
屏幕尺寸:高清7英寸屏幕,分辨率1024*600.电池容量8200Mah,超大容量,采用节电技术,超长待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小于5000小时大容量扩展支持功能:支持一个Micro SD存储卡,一个SD存储卡,支持32G。
身份证识别内置公安部二代证安全加密模块,可以采集和识别二代身份证,进行身份识别。
电容按压式指纹采集速度快,1秒内完成证件信息采集,508DPI.身份证功能和指纹功能二合一进行双重身份确认。
IC卡识别,支持ISO/IEC 14443 A、ISO/IEC 14443 B、ISO 15693,通过加密模式,实现居住证等IC卡读写与识别。
产品尺寸:220*132*26.5mm,时尚外观,操作简单,只需简单按键,即可取得证件信息。
移动警务专用建设方案
![移动警务专用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f216d5aef8941ea66e0524.png)
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设计原则 (1)1.3 项目需求分析 (1)1.4 建设内容 (2)第2章总体设计 (3)2.1 技术选型 (3)2.2 总体框架 (3)2.3 开发平台及工具 (4)2.3.1 J2EE技术构架 (4)2.3.2 J2EE技术体系 (5)2.3.3 开发工具 (6)2.4 良好的技术线路 (6)2.4.1 J2EE 技术 (7)2.4.2中间件技术 (7)2.4.3应用集成技术 (7)2.4.4业务流程管理 (8)2.4.5 Web services (8)2.4.6 WebPart (8)2.5 系统其它设计 (10)2.5.1 系统性能设计 (10)2.5.2 系统的架构安全设计 (11)2.5.3 系统的稳定性设计 (11)2.6 技术特色 (11)第3章软件平台建设 (13)3.1 应用基础支撑平台 (13)3.1.1 总体要求 (13)3.1.2 支持SAAS (14)3.1.3 分级管理中心 (14)3.1.4 B/S所见即所得的应用开发、运行平台 (17)3.1.5 关键组件功能 (18)3.2 开放服务平台建设 (44)3.2.1 统一数据传输与交换服务 (44)3.2.2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45)3.2.3 统一应用接入及管理服务 (45)3.2.4 信息推送服务 (45)3.2.5 二代证阅读服务 (45)3.2.6 位置服务 (45)3.3 与现有系统对接建设 (45)3.3.1 数据抽取 (46)3.3.2 抽取全量、增量数据 (46)3.3.3 数据过滤 (46)3.3.4 数据关联 (47)3.3.5 数据传输 (48)3.3.6 数据映射、转换 (48)3.3.7 数据同步 (48)3.3.8 服务调度 (49)3.4 软件应用 (49)3.4.1 移动管理平台建设 (49)3.4.2 终端业务应用建设要求 (56)第4章基础硬件支撑建设 (72)4.1 支撑应用服务器 (72)4.2 移动应用服务器 (72)4.3 数据库服务器 (73)4.4 移动接入代理 (74)5.1 项目实施目的和意义 (75)5.2 项目实施阶段说明 (75)5.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76)5.4 项目经理 (76)5.4.1 任职资格和职责 (76)5.4.2 项目经理权利 (77)5.4.3 项目经理负责制 (78)5.4.4 项目经理动态聘任制 (78)5.5 项目组 (78)5.6 项目实施流程 (79)5.7 项目实施内容 (80)第6章项目商务 (81)6.1 项目可行性分析 (83)6.2 项目立项 (83)第7章项目策划 (84)7.1 项目目标和范围 (84)7.2 项目合同 (86)7.2.1 承包合同 (86)7.2.2 分包合同 (86)7.3 项目组织 (87)7.3.1 项目前期组织 (87)7.3.2 项目开发实施组织 (87)7.4 项目策略 (87)7.5 项目计划 (89)7.5.1 项目任务计划 (90)7.5.2 项目成本计划 (91)7.6 项目启动会议 (92)8.1 项目进度控制 (93)8.1.1 项目例会 (93)8.1.2 项目状态报告 (93)8.1.3 项目里程碑/阶段评估验收 (94)8.1.4 项目审计 (94)8.1.5 项目收款进度 (94)8.2 项目质量 (94)8.2.1 软件质量 (94)8.2.2 过程质量 (96)8.2.3 质量措施 (96)8.3 项目成本控制 (97)8.3.1 项目预算 (97)8.3.2 月度预算 (97)8.3.3 备用金管理 (97)8.4 公司项目风险控制 (97)8.5 变更管理 (98)第9章项目收尾 (101)9.1 项目收尾的前期准备 (102)9.2 部署 (102)9.2.1 计划部署 (102)9.2.2 部署 (102)9.2.3 部署总结 (103)9.2.4 系统试运行 (103)9.3 验收 (104)9.3.1 计划验收 (105)9.3.2 验收 (105)9.3.3 验收结束 (105)9.4 项目维护 (105)第10章质量保证计划 (106)10.1 概述 (106)10.1.1 严格遵循质量管理规范、标准 (106)10.1.2 科学的项目组织管理方法 (106)10.1.3 实用的项目开发建设质量保证体系 (107)10.1.4 严密的安全管理、防范体系 (107)10.1.5 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107)10.2 质量保证 (108)10.2.1 前言 (108)10.2.2 质量的定义 (109)10.2.3 对质量常见的误解 (110)10.2.4 质量能添加到产品中或在其中“测试” (110)10.2.5 产品质量 (111)10.2.6 流程质量 (113)10.2.7 评测质量 (113)10.2.8 评估质量 (115)10.3 本项目中对项目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应用 (117)10.3.1 前言 (117)10.3.2 需求阶段 (117)10.3.3 项目计划阶段 (118)10.3.4 设计阶段 (120)10.3.5 编码阶段 (121)10.3.6 测试阶段 (122)10.3.7 项目收尾 (123)10.4 本项目中的评审机制 (123)10.4.1 目的 (123)10.4.2 角色和职责 (124)10.4.3 评审时机 (124)10.4.4 评审的基本要求 (124)10.4.5 评审依据 (124)10.4.6 评审内容 (125)10.4.7 评审方式 (125)10.4.8 工作程序 (125)第11章项目综合服务 (128)11.1 项目风险 (128)11.2 项目沟通 (130)11.2.1 客户沟通 (131)11.2.2 公司沟通 (131)11.2.3 项目组内部沟通 (131)11.2.4 项目问题跟踪 (132)11.3 售后服务计划 (132)11.4 培训计划 (133)11.4.1 培训计划 (133)11.4.2 培训方式及内容 (134)第1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安“三基”工程建设中得到稳步发展和进步,在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社会等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
智慧警务巡防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警务巡防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0133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3.png)
汇报人:XX 2024-01-25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 • 关键技术实现方案 • 平台建设与部署规划 • 运营管理与维护机制 •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警务巡防现状及问题
传统巡防模式效率低下
当前警务巡防主要依赖人力巡逻,存 在巡逻路线固定、反应速度慢等问题 。
04
平台建设与部署规划
硬件设备及网络配置要求
服务器
高性能、高可用性服务器,支 持虚拟化技术,满足系统高并
发、高数据处理能力需求。
存储设备
大容量、高性能存储设备,支 持数据备份、恢复和容灾,保 障数据安全可靠。
网络设备
高速、稳定的网络设备,支持 负载均衡、防火墙等安全功能 ,确保系统网络安全。
终端设备
培训计划和知识库建设
制定培训计划
针对系统使用人员,制定详细的 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 、方式等。
建设知识库
整理系统操作指南、常见问题解 答等文档,形成完善的知识库, 方便用户随时查阅。
持续培训和支持
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需求,不断 完善培训计划和知识库,提供持 续的培训和支持服务。
版本迭代和更新策略
数据库
选用高性能、高可用性数据库,如 Oracle、MySQL等,并进行优化和 备份配置。
开发工具
选用适合系统开发的编程语言和开发 工具,如Java、Python等,并进行版 本管理和代码审计。
平台安全性保障措施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采用强密码策略、多因素认证等手段,确保用户身份的真 实性和合法性;实现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防止非法用户 访问敏感信息。
采用4G/5G、LoRa等无线通信 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实时性。
智慧公安治安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公安治安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f94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b.png)
社会面巡逻防控模块
巡逻路线规划
根据治安状况、警力资源等因素,科学规划巡逻路线,提高巡逻 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时警情处置
通过智能终端接收实时警情,快速响应并处置各类治安问题,确 保社会面治安稳定。
巡逻数据分析
对巡逻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治安隐患和犯罪规律, 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实现治安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提升治安管理效能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通过智慧公安治安系统的建设,提高治安 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治安案件发生率。
通过智慧公安治安系统实现精准预警和快 速响应,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02
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总体架构图
网络层
通过公安内网、互联网、物联 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传 输和交互。
核心业务功能设计
情报信息收集与研判模块
多源情报信息收集
01
整合公安、社会、互联网等多渠道情报信息,实现信息的全面
、及时收集。
情报信息研判
02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收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深度
挖掘和智能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犯罪线索。
情报信息共享
03
建立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警种之间的情报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策略
人脸识别技术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监控视频 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和比对,实现
身份确认和布控。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警务系 统中的文本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分 析,提取关键信息。
机器学习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案件数 据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 ,实现案件预测和风险评估。
【力维智联新视野】警务智能指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力维智联新视野】警务智能指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225831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e.png)
【力维智联新视野】警务智能指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指挥中心是核心信息汇集、转换、传输的重要场所,随着大数据、AI、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指挥中心工作模式、业务职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模式下指挥中心的环节、步骤、协作都非常低效,有时还会出现失误。
现代指挥中心集中了大量业务系统,设备多人力少。
公安指挥中心拥有众多平台,包括视频联网平台、警务平台,此外,不同的警种也拥有不同的业务系统,所传输的信号也有不同,例如移动指挥车信号、卫星信号、天网信号等,音视频传输格式众多,类型复杂。
因此对数据传输和接入提出了挑战。
面对大量的业务系统、信号数据,MediaComm美凯推出全新概念人机分离机制,服务器集中在公安数据机房,节约了空间,提高安全性;多网段一人多机安全操作,简化工位,没有主机只保留显示器和键盘鼠标。
针对公安要求,不同的需求接入不同的网段,一个席位接入包括公安专网、政府网和互联网,实现一套键盘鼠标完成跨网段的安全操作。
指挥情报的建设目标是构建完善现代化的公安指挥中心体系,实现智能支撑、快速反应、高效协同的应急处突指挥机制。
指挥中心作为公安机关的110接处警中心、社会治安和应急处突的龙头和中枢,需要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体联动的指挥调度平台,不断提升实战指挥能力水平,同时需要不断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报警求助水平。
不同的业务系统、数据在服务实战时,出现多次登录多个系统、多部门审批协作、数据更新迟滞、业务衔接割裂等问题。
实现时空资源大汇聚。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协同效应,发挥警务云平台的资源优势,汇聚更多对指挥业务有参考价值的资源如车流、人流等数据资源,并实现时空展示,为指挥云业务的各项应用提供大数据支撑。
实现情报智能导防。
应用机器学习、时空建模与分析挖掘等新技术,引入犯罪时空规律分析等方法,深入开展'人员、事件、地点、物品、组织'关联分析,实现情报深度挖掘;以情报主导警务,在有限警力的情况下提升防控效能,从而震慑犯罪分子,改善社会治安状况,维护社会稳定。
最新移动警务通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最新移动警务通系统项目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3f0fc6294dd88d0d26b32.png)
实有 人口
重点 信息 警务 检查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出租房屋采集标注 上图
人、地、物、事、组织重点信息自动采集 维护标注
对上图信息按照有效、过期、撤销三类进 行自动提示和统计
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系统
六、系 统 应 用 功 能
系统应用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功能
登录管理
一键式,操作简便 (基本手机功能的使用) 输入相应的警号、密码后,即可登录 登录后所看到的模块为当前账户权限所对应的功能模块。 可按照不同的警种本别设置相应的功能 终端可修改对应账户的密码
系统建设原则
建设原则
统一领导 集中建设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统一标准 简单应用
阶段建设 注重实用
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系统
三、系 统 特 点 优 势
系统特色与优势
1、打破专用警用设备的壁垒,采用警务终端+公安部专用加密卡作为前端移动警务终端,
简单、轻便、节能。丰富的扩展性,可外接多种设备。
警 务 终 端
系统特色与优势
4、移动警务终端采用内置图片扫描采集,自动识别号牌,无需手动输入。
系统特色与优势
5、人员、车辆信息查询:云搜索引擎快速检索、比对、完美对接公安八大信息资源库。
系统特色与优势
6、精准人像人脸比对功能。
系统特色与优势
7、按照交警、刑警、户籍警、治安警等不同警种区分不同的业务 应用,同一终端应用异构 8、GPS定位系统警情通报以及附近警力查询分析
系统应用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功能 多警种应用
治安警察 户籍警察 户籍警察 治安警察 交通警察 刑事警察 交通警察
治安警察
治安警察
刑事警察
巡警盘查 轨迹采集
社区实有 人口采集
公安智慧警义室建设方案
![公安智慧警义室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78422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a.png)
公安智慧警义室建设方案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在公安工作领域,公安智慧警义室的建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安智慧警义室,是指在各级公安机关内建立的智能化管理中心,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为公安工作提供更便捷、更快速、更精准的服务,提高公安机关的科技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治安防控能力。
以下是公安智慧警义室建设方案。
一、基本要求1.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建设公安内勤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外勤任务指挥中心。
2.整合公安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警务呼叫系统等各类数据源,实现全局数据汇聚和可视化展示。
3.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配备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及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4.优化流程,简化操作,提高效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5.全面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多种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二、功能设计1.情报信息管理:作为基础功能,建立情报信息中心,整合多类情报信息,扩大信息资源的覆盖面,改善警务信息化程度和警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2.警情指挥调度: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对远程指挥中心进行实时调度,可以实现智能调度、动态分配,提高警情处理效率和质量。
3.防控与预警:对路面监控、视频监控建立联网处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类警情进行实时的低漏误报和高质量分析,及时响应和处理,提高警务效能和安全防范能力。
4.智能搜索办案: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公安部门的警情信息认证机制相结合,建立可信性的警情搜索和用户评价系统。
为各类警情处理提供全程可视化指令,并精准定位及有效排查各类责任人员并警示。
5.管理思维:管理全流程视角,全网联动办案思维模式。
增强公安局与企事业单位联结,建立统一、高效、便捷、可靠的预警系统,加强协同、全网联动的办案模式,并形成与你相关联的信息资源。
三、建设措施1.硬件设施的配备和安装。
建设智能化警务指挥中心,配置具有高性能的大型服务器,搭建全网高效传输的IP网络等。
智慧公安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智慧公安建设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a57e1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5.png)
智慧公安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智慧公安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加速数字化、信息化的步伐。
作为执法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也需要加快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的趋势。
智慧公安建设是通过信息化手段、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来提升公安工作效能,推动公安工作的转型升级。
二、目标为建设智慧公安,我们制定以下具体目标:1. 建设全国统一的信息化技术平台,实现联网共享,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2. 建设智慧警务中心,将各警务业务系统、数据资源集成,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
3. 推进智慧城市与智慧公安的融合,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联动,实现城市安全无缝覆盖。
4. 打造智慧警务云,推动互联网+智慧公安的深度融合,提升工作效率。
5. 提高警务人员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
三、措施1. 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公安信息化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联网共享。
2. 建设智慧警务中心,集成各业务子系统,设立联合指挥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视频监控中心等。
3. 加强数据资源建设,统一鉴权机制、数据共享标准和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4.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公安建设纳入城市智慧化规划,实现设施资源与公安服务的无缝接驳。
5. 建设智慧警务云,打通各警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辅助公安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6. 加强警务人员能力建设,开展数据分析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创新能力培训等,提高警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工作效率。
四、实现途径1. 建立智慧公安建设项目专项管理机制,明确专项管理人员、预算管理人员、实施委员会等职责。
2. 通过政策支持、专业咨询、经费保障等手段保证智慧公安建设实施的顺利进行。
3. 加大宣传力度,让智慧公安的相关信息深入到公众心中,引导公众用正确的方式理解和认识智慧公安建设。
四、预期成果1. 提升公安机关工作效能,缩短警情处置时间,提升工作质量。
2. 实现“上下联动、左右互通”,促进公安部门存在的信息孤岛被打破。
智慧派出所综合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街道派出所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派出所综合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街道派出所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ef695448d7c1c708a145bb.png)
协同共享
数据融合 数据开放
数据共享
协同共享
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信息资 源共享和统一服务 打通信息化工程与人口、城市地理、 综合经济等基础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共用基础网络,切实发挥投资效益, 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01
系统特色
依托物联网多场景应用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 信息的功能,以及空间综合分析的能力,基 于地理测绘的成果,对农村基础建设以及产业 情况在地理上进行直观的呈现。
2、提高乡镇派出所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城乡乡镇派出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乡镇派出所服务机构,编制 城乡乡镇派出所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做好与城乡乡镇派出所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乡镇派出所保障、卫生计生、 教育事业、乡镇派出所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公共法律服务、调解仲裁等公共服务事项。着力增加农村 乡镇派出所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城乡乡镇派出所服务项目、标准相衔接,逐步实现均等化。将城乡乡镇派出所服务纳入政 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措施,按照有关规定选择承接主体。创新城乡乡镇派出所公共服务供给方 式,推行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承诺等制度。提升城乡乡镇派出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居 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探索建立乡镇派出所公共空间综合利用机制,合理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商业、物流等自 助服务设施。积极开展以生产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乡镇派出所互助活动。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 主体参与乡镇派出所服务业,支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点向城乡乡镇派出所延伸。
01
02
基于“用户需求”设计
摒弃传统信息查询系统的“功能菜单”设计,所有 功能,信息的查询,均通过地图作为指引进入,同时 各种业务数据又能在地图上进行直观的反映和展示
智慧警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警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9b4f4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c.png)
智慧警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智慧警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警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警务平台作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很好地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治安维稳能力和水平。
目前,我市警务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共享和互通不畅等问题,使得警务工作难以及时高效地开展,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而智慧警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途。
二、建设目标本次智慧警务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全面提升警务信息化水平:通过建设智慧警务平台,实现信息化的全方位覆盖,使得警务工作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
2. 提高社会治安维稳能力和水平:通过智慧警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和安全。
3. 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模式:通过智慧警务平台的建设,为警务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模式和管理思路,打造智慧、高效、安全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
三、建设内容智慧警务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2. 建设应用系统:包括警务指挥调度系统、警务信息管理系统、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
3. 建设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包括备份系统、监控系统、加密技术等系统建设,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4.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安服务指南、警务信息公开平台、发现行政和刑事案件线索的举报投诉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四、建设步骤和实施方案1. 建设前期准备:在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建设周期等基础上,成立智慧警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动和监督建设工作的实施。
2. 建设框架设计:在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协调下,制定智慧警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四个主要部分,同时确定各部分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互联网+智慧公安警务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智慧公安警务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e253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4.png)
开发移动应用,方便公安人员随时随地进行 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集成与测试
系统集成
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系统的整体性 能。
系统测试
对平台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化调整
根据测试结果,对平台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平台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
系统升级与优化
定期升级
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定期对平台系统进行升级和功 能优化。
性能优化
针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性能瓶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提 高系统运行效率。
用户体验改进
收集用户反馈,持续改进平台界面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户 体验。
安全监控与应急响应
安全风险评估
定期对平台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修 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07
平台运营与维护
数据更新与维护
01
数据实时更新
确保平台数据与公安系统数据保 持同步,实时更新,保证数据的 时效性和准确性。
02
数据质量监控
03
数据备份与恢复
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 数据进行清洗、去重、校验,提 高数据质量。
定期对平台数据进行备份,并制 定应急预案,确保在数据丢失或 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数据质量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建立数据质量检测机制,对采 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校验 等操作。
数据存储需求
数据存储架构
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以 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 扩展性。
数据存储容量
根据公安警务工作的实际 需求,合理规划数据存储 容量,以满足长期数据保 存的需要。
数据备份与恢复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 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 性和可用性。
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f0500b76eeaeaad1f330e0.png)
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方案目录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1)1 总体设计 (3)1.1 总体思想 (3)1.2 设计原则 (3)1.3 总体结构与设计 (3)1.3.1 平台架构设计 (3)1.3.2 技术路线 (5)2 主要功能设计 (7)2.1 省厅平台 (7)2.1.1 后台平台 (7)2.1.2 终端平台 (8)2.1.3 指纹比对终端应用 (8)2.1.5 95131加密语音通讯功能(全省) (9)2.2 市平台 (9)1 总体设计1.1 总体思想为公安信息移动接入及网格化警务态势分析应用系统提供一套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低成本、易管理、全网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解决移动终端通过公网的安全接入问题,实现公安信息网基于WCDMA(3G)的移动延伸和拓展,以多种方式为公安一线民警提供移动的信息服务,提高各级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实战能力1.2 设计原则便捷操作:通过身份证、时空信息自动采集等技术实现系统操作“简单化”、“家电化”,实现一键式采集、比对等实战警务应用。
智能警务:通过全文检索比对等技术实现从一点比对关联多点(关联查询)、多点比对重合一点和任意字段查询(搜库查询)的多向查询模式以及发案自动分析、防控方案自动生成等“智能化”、“拟人化”数据信息服务。
快速反应:依托3G通信技术、GIS、GPS等技术实现对警务活动需求信息、状态信息、指令信息的“同步化”、“实时化”服务支持。
规范管理:依托全地理信息支持、全图形操作、无线、专网交互,实现警务防控指挥、监控、考核的“精确化”、“直观化”管理服务。
一机多能:在同一PDA/PAD硬件平台上,根据不同警务需求,设计、安装不同功能软件模块,实现不同警种、不同任务模式下装备“通用化”、“标准化”服务。
1.3 总体结构与设计1.3.1 平台架构设计3-1平台架构图系统的平台建设大体分为:省厅平台和地市平台二级平台。
省厅平台和地市平台通过基础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同步。
智慧执法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执法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4c4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9.png)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定义:智慧执法系统是依托信息化技术,对执法过程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管理和监督的综合性执法平台。 目标:提高执法效率,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公信力,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
感知层: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现场数据,实现全面感 知。
数据挖掘: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 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执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建设目标:实现数据整合、分析、挖掘和价值发现
数据来源:多维数据源,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分析技术: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如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数据挖掘应用:应用于风险预警、预测、决策等场景,提升执法效能和 水平
网络层: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传输感知层采集的数据, 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数据层:对感知层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 和分析。
应用层:基于数据层提供的数据,开发各种智慧执法应用,如智能监 控、智能研判、智能勤务等。
展现层:通过大屏幕、电脑等终端设备将应用层的数据呈现给用户, 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方案目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案件智能研判、预测与辅助决策
技术手段: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案件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研判内容:对案件类型、涉案人员、案件趋势等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 预测功能:基于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对未来案件趋势进行预测并提供 决策支持
智能预警: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对 各类执法数据进 行挖掘和分析, 及时发现和预测 潜在问题和风险。
建设目标:实现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的监控和指挥调度
建设架构: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构 建一个集视频监控、指挥调度、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平 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特色与优势
6、精准人像人脸比对功能。
系统特色与优势
7、按照交警、刑警、户籍警、治安警等不同警种区分不同的业务 应用,同一终端应用异构 8、GPS定位系统警情通报以及附近警力查询分析 9、网格化警务巡区式管理方式,提升警务处理效率 10、公安独有的治安态势分析、三高分析 11、110、120、119三台合一系统的完整处警接入 12、人员、车辆统一管理,从社会人员到警员全方位锁定
• 多警种业务 • 离线支持 • 打印、定位 • 多媒体采集
• 即时信息通讯 • 数字对讲 • 工作协同 • 指挥调度
提供无线指挥调度服务 目的:
移动 数据查询
移动 业务处理
前后方 工作协同
提升一线警员的实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更广泛应 用
系统建设原则
建设原则
统一领导 集中建设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统一标准 简单应用
战战略略决决策策层层
三
层三
平层
战术战指术挥指层挥层
台平 架台
构架
模构
基础基应础用应层用层
式模 式
系统应用模式·平台模式
防控分析决策平台
一个系统·两类服务·三类信息
网格防控等级 态势分析系统
中心地区三高 警情态势分析
重点地区 维稳态势分析
地理基础信息
网格警务信息
重点防控信息
网格警情等级
参考巡控路线
突出案件信息
交通/治安警察
交通/治安警察
驾驶员信息查询
车辆信息查询
人员信息查询
一搜通
系统应用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功能
社区采集上传
户籍警察
干警需要在脱离公安网环境的执法现场完成各种执法 工作。现场取证、信息采集等操作利用3G移动网络来完成, 减少传统工作步骤,将移动办公的效率发挥到极致,且操 作简单易用。
2、移动警务终端采用双卡双待,三网通用,手机信号不好时一键切换运营商。 3、移动警务终端采用内置摄像头扫描采集身份证号码,无需刷身份证。
系统特色与优势
4、移动警务终端采用内置图片扫描采集,自动识别号牌,无需手动输入。
系统特色与优势
5、人员、车辆信息查询:云搜索引擎快速检索、比对、完美对接公安八大信息资源库。
系统建设目标
移动警务即以各警种业务数据库为基础,以公安现有网络和移动无线网
络为依托,以干警的现场查询、现场执法处理为目的,使得一线干警的
作战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交警、刑警、户籍警、治安警等警种各业务现
代化移动无线警务网络。
特点: 随时随地获得并采集信息 提供移动业务处理服务
更高层次应用
• 跨区查询 • 安全措施 • 跨平台支持 • 要素关联
系统应用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功能
功能导航
三大模块,二十一大功能,合理组合,向警员们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一、常用查询 1.人员查询 2.车辆查询 3.驾驶员查询 4.一搜通
三、常态应用
二、业务应用
1.人员盘查 2.车辆盘查 3.接处警信息采集 4.刑警指挥 5.巡控任务接收
1.紧急支援
6.安保任务接收
2.附近警力
系统架构组成·架构
系统架构组成·组成
前端设备: 警员手持设备:移动警务终端 警车设备:车辆定位追踪器
网络传输: 移动警务专网(专用VPN网络) ——与因特网完全隔离
公安安全边界接入平台 公安信息网
中心: 专网数据采集平台 边界接入平台 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综合应用平台
系统应用模式·平台模式
网格化智能移动警务综合应用平台
阶段建设 注重实用
系统特色与优势
1、打破专用警用设备的壁垒,采用警务终端+公安部专用加密卡作为前端移动警务终端, 简单、轻便、节能。丰富的扩展性,可外接多种设备。
警
SIM卡
务
终
端
TF加密卡
携带轻便,操作简单,外 观美观,功能扩展灵活
便
备
交
身
指
携
用
警
份
纹
打
充
执
证
扫
印 机
电 器
法 仪
读 卡 器
描 仪
系统特色与优势
系统应用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功能
多警种应用
治安警察
户籍警察
巡警盘查 社区实有 轨迹采集 人口采集
户籍警察
社区实有 人口采集
治安警察
治安行业 人员采集
治安警察 交通警察 刑事警察
多媒体 信息取证
交通警察 治安警察 刑事警察
采集信息 自动上图
系统应用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功能
多种信息查询
交通/治安警察
交通/治安警察
7.安保历史任务查询
3.警情通报
8.行业人口管理
4.多媒体取证采集
9.实有人口管理
5.警务一键通
10.出租房屋管理
6.当前治安态势
11.现场执法采集
系统应用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功能
工作模式切换
模式共两种:工作模式、普通模式
➢工作模式:工作模式下开启GPS,后台管理系统会显示终端位置,耗 电量较大。 ➢普通模式:关闭GPS,耗电量小。 ➢工作模式与普通模式除GPS定位外,在查询、具体应用上无区别 ➢模式切换:点击右上脚“普通模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相应 的模式
突出维稳信息
分析有依据
工作有重点
落实有措施
系统应用模式·平台模式 防控分析决策平台
重点防控信息
三高形势分析
关注点位信息 网格地理信息 基础信息地图
维稳形势分析
基础地理信息
卡点 报警点位
巡线 监控点位 控面
单位车组
警员Hale Waihona Puke 场所街道住户
系统应用模式·平台模式
防控指挥部署平台
一个系统、两级联动、三层展示、四项功能
➢倡导公安业务系统一键式应用 ➢简便易行的使用方法,注重实战效果 ➢当前最先进的数字通讯网络环境支撑 ➢强大的查询功能及实时的办公平台
系统应用模式·平台模式
防控分析决策平台 基础地理信息 案件、人员、部位信息 防控网格等级信息
防控指挥部署平台 警力部署 巡逻GPS定位 核录盘查签到
防控实战应用平台 应急处置预案 社区警务管理 基础工作信息
防控警力指挥管理 系统
分局指挥中心
一线巡逻警力
部署信息
巡控信息
盘查信息
勤务方案制定 图形化操作
指令下达反馈 网络化传递
巡控勤务监控 自动化记录
工作质量考核 真实化统计
系统应用模式 防控指挥部署平台
指挥中心
一线单位
检查考核记录
时间 记录
路线 记录
盘查 记录
系统应用模式·平台模式 基层地理信息防控应用系统
实有 人口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出租房屋采集标注 上图
重点 信息
人、地、物、事、组织重点信息自动采集 维护标注
警务 检查
对上图信息按照有效、过期、撤销三类进 行自动提示和统计
系统应用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功能 登录管理
➢ 一键式,操作简便 (基本手机功能的使用) ➢ 输入相应的警号、密码后,即可登录 ➢ 登录后所看到的模块为当前账户权限所对应的功能模块。 ➢ 可按照不同的警种本别设置相应的功能 ➢ 终端可修改对应账户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