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米、分米的认识
1. 教学目标
认识与技能:
1.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毫米、厘米、分米、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合作、探究中形成集体荣誉感,在探究验证活动中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体悟数学学的价值,逐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通过测量,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品质。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产生的意义及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3.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产生联系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你能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吗?
3.1米等于多少厘米呢?
二、毫米的认识
(一)体会意义,动手测量
1.估计数学书的长,动手量一量
(1)们每天都接触的数学书,它有多长呢?你能估计一下吗?指名汇报。

(2)怎么知道谁估计得更准确些呢?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放在哪个位置测量会更准确呢?(在投影仪上演示.)
(3)赶快动手量一量吧!每个人都试着量一遍。

汇报交流:数学书的长度为21厘米。

2.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宽并测量验证
(1)每个人先估计数学课本的宽度。

(2)量前先思考:尺子应该放在哪里测量比较准确呢?
(3)动手量一量
测量时,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一下,把测量得到的结果先记在脑子里。

(4)汇报交流:宽:14厘米多,14厘米多8小格
3.设疑揭题
这多的8小格在数学上是怎么表示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关系,建立表象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

1.请大家拿出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

(请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2.课件演示,建立直观的表象。

0——1厘米之间是1厘米,有10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毫米可以用国际通用字母mm表示。

除了0——1厘米之间,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1厘米就是10毫米呢?能不能用1句话来概括一下?(相邻的两个厘米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也就是10毫米)
3. 用毫米单位量数学书的宽。

用什么单位表示数学书的厚度,更准确呢?(毫米)为什么要用到毫米这个单位呢?你估计它有几毫米呢?量一量吧!
(8毫米是哪一部分?再多几毫米就是15厘米了?)
4、建立观念,实际应用
(1)学生在尺子找出1毫米
(2)请你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动手比划:用拇指和食指夹住1分硬币,再轻轻将硬币抽出,看拇指和食指间的空隙有多大,就是1毫米有多长。

同桌互相比划1毫米,看谁比划的准确?1毫米的长度给你什么感受?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呢?
提供资料:自动铅笔芯的粗细,圆珠笔芯粗细,降水量等
(三)、分米的认识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测量课桌的长度
如果老师让你估计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它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厘米)为什么不选择米为单位呢?(因为桌子的长度不够1米)为什么不选择毫米为单位呢?(因为毫米的单位比较小,测量出来的数会比较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尺进行实际的测量,要求:四人小组试着用厘米作单位量一量课桌面的长是多少?并思考: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汇报方法,让个别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的情况。

(我们是这样测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为一段连续量,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我们组是这样测量的:用10厘米的长度为一段连续量,一共有5个10厘米,还多出9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长是59厘米……)
比较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三种方法,说出哪种方法比较好?(第三种方法)为什么?
(因为它是以10厘米为一段进行测量的,又好记又好算,不容易出现错误。

而第一种方法里,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


引入并板书课题。

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1个新的名称叫分米(板书课题)。

2、教学1分米有多长
想一想,1分米里有几个1厘米?(10厘米)10个1厘米,就是10厘米,也可以说成是1分米。

3、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度,然后试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

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

同桌互相看1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大小。

(反复两次)(2)画一画
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用尺子上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

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画得准不准。

(3)想一想
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思考后汇报:一根粉笔的长度;一段铅笔的长度;吸管的长度等)老师介绍身边一些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4.教学1米=10分米。

(1)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有几个1分米。

(让学生思考猜测)请同桌两人观察软尺,数一数1米有几个1分米。

(2)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我们小组观察了米尺,我们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单位,一段一段地数,一共有10段,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3)如果给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的话,分米应该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面,在厘米的前面)
三、知识应用
1. 填一填。

附答案:2厘米8毫米
附答案:4厘米2毫米
2. 量一量
附答案:8毫米13毫米25毫米3. 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

附答案:3米
附答案:7分米
课堂小结
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几个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都是10)你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在这些长度单位中,米是最大的,依次是分米、厘米和毫米)
板书
毫米、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