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胃蛋白酶提取的分离纯化
胃蛋白酶提取的分离纯化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胃蛋白酶提取法中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就胃蛋白酶的生物提取法,对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分离、纯化技术展开综述。
其中,分离技术主要介绍了: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底物亲和法、透析法。
纯化技术主要介绍了:凝胶过滤法、透析离子交换法。
综合比较各分离纯化方法的特点,得到最优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机溶剂与盐析共沉淀法、膜分离技术、等电点沉淀法与底物亲和法。
关键词:胃蛋白酶分离纯化应用.生物提取法生产胃蛋白酶1.1 工艺路线(自溶、过滤)(脱脂、去杂质)猪胃黏膜→自溶液→上清液(浓缩、干燥)→胃蛋白酶成品工艺过程(1)原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胃蛋白酶原主要存在于胃粘膜基底部,采集原料时剥取的粘膜直径大小与收率有关。
一般取直径10cm、深2-3mm的胃基底部粘膜最适宜,每头猪胃平均剥取粘膜100g左右。
(2)自溶、过滤:在夹套锅内预先加水100升及盐酸升,加热至50度时,在搅拌下加入200千克猪胃黏膜,快速搅拌使酸度均匀,保持45—48度,消化3-4小时,得自溶液。
用纱布过滤除去未消化的组织尿蛋白,收集滤液。
(3)脱脂、去杂质:将滤液降温至30℃以下,加入15-20%氯仿或乙醚,搅匀后转入沉淀脱脂器内,静置24-48小时,使杂质沉淀,分出弃去,得脱脂酶液。
(4)浓缩、干燥:取清酶液,在40℃以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左右,再将浓缩液真空干燥。
球磨过80-100目筛,即得胃蛋白酶粉。
2胃蛋白酶的分离技术有机溶剂法可用于胃蛋白酶的初步提取浓缩。
通常使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酮,其沉淀蛋白质的能力为:丙酮>异丙酮>乙醇>甲醇。
当然此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还要受温度、pH、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丙酮沉淀能力最好,但挥发损失多,价格较昂贵,所以工业上常采用乙醇作为沉淀剂。
2.2盐析法盐析法是酶制剂工业中常用方法之一,硫酸镁、硫酸铵、硫酸钠是常用的盐析剂,其中用的最多的是硫酸铵。
胃蛋白酶提取的分离纯化
胃蛋白酶提取的分离纯化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胃蛋白酶提取法中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就胃蛋白酶的生物提取法,对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分离、纯化技术展开综述。
其中,分离技术主要介绍了: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底物亲和法、透析法。
纯化技术主要介绍了:凝胶过滤法、透析离子交换法。
综合比较各分离纯化方法的特点,得到最优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机溶剂与盐析共沉淀法、膜分离技术、等电点沉淀法与底物亲和法。
关键词:胃蛋白酶分离纯化应用.生物提取法生产胃蛋白酶1.1 工艺路线(自溶、过滤)(脱脂、去杂质)猪胃黏膜→自溶液→上清液(浓缩、干燥)→胃蛋白酶成品工艺过程(1)原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胃蛋白酶原主要存在于胃粘膜基底部,采集原料时剥取的粘膜直径大小与收率有关。
一般取直径10cm、深2-3mm的胃基底部粘膜最适宜,每头猪胃平均剥取粘膜100g左右。
(2)自溶、过滤:在夹套锅内预先加水100升及盐酸升,加热至50度时,在搅拌下加入200千克猪胃黏膜,快速搅拌使酸度均匀,保持45—48度,消化3-4小时,得自溶液。
用纱布过滤除去未消化的组织尿蛋白,收集滤液。
(3)脱脂、去杂质:将滤液降温至30℃以下,加入15-20%氯仿或乙醚,搅匀后转入沉淀脱脂器内,静置24-48小时,使杂质沉淀,分出弃去,得脱脂酶液。
(4)浓缩、干燥:取清酶液,在40℃以下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4左右,再将浓缩液真空干燥。
球磨过80-100目筛,即得胃蛋白酶粉。
2胃蛋白酶的分离技术有机溶剂法可用于胃蛋白酶的初步提取浓缩。
通常使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酮,其沉淀蛋白质的能力为:丙酮>异丙酮>乙醇>甲醇。
当然此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还要受温度、pH、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丙酮沉淀能力最好,但挥发损失多,价格较昂贵,所以工业上常采用乙醇作为沉淀剂。
2.2盐析法盐析法是酶制剂工业中常用方法之一,硫酸镁、硫酸铵、硫酸钠是常用的盐析剂,其中用的最多的是硫酸铵。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技术进展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技术进展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细胞内发挥多种重要的功能,如催化代谢反应、维持细胞结构和信号传递等。
因此,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理解生命现象和开发新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这些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大量表达和纯化蛋白质的同时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技术进展。
一、蛋白质表达技术1. 原核表达系统原核表达系统是最早被开发出来的蛋白质表达系统之一。
该系统利用了细菌的表达机制来表达目的蛋白质。
原核表达系统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和蓝藻表达系统。
这两个系统具有表达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同时,这些系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无法表达复杂的蛋白质、蛋白质折叠和结构的失真等。
2. 酿酒酵母表达系统酿酒酵母表达系统是一种简单易用的真核表达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高效表达。
与其他真核表达系统相比,酿酒酵母表达系统具有表达效率高、生长速度快等优点。
由于酿酒酵母表达系统是一种酵母菌,因此其表达的蛋白质具有真核生物的折叠和修饰机制,表达的蛋白质可以更好的保持其原始性和功能性。
3.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真核表达系统,它利用了昆虫细胞的表达机制来表达目的蛋白质。
与其他真核表达系统相比,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具有表达效率高、蛋白质修饰机制完整等优点。
由于昆虫细胞表达的蛋白质具有真核生物的修饰机制,因此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真核生物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二、蛋白质纯化技术1. 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法是一种利用配体与目标蛋白质的特异性互作来实现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
配体可以是一种低分子物质或蛋白质,它们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到目标蛋白质的表面刻痕上。
亲和层析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配体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如亲和膜、亲和树脂、亲和磁珠等。
亲和层析法具有高分离效率、简单、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的新进展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的新进展蛋白质是生物学中至关重要的分子之一,其作用在于构成各种细胞和器官、催化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调节基因表达等诸多功能。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需要对其进行纯化和分离,而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下面将对其中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一、亲和层析技术的发展亲和层析技术是最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的亲和剂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用一个适当的缓冲溶液冲走非结合的杂质,最后再用一种优化的洗脱缓冲剂将结合的蛋白质洗脱下来。
目前,亲和层析技术在实验室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优点在于筛选速度快、选择性强和操作简单。
近年来,亲和层析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新型亲和配体的发现:传统的亲和层析技术都是基于已知的亲和配体设计的,新型的亲和配体的发现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准度和选择性。
例如,针对分离困难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化学漫游”技术筛选出既简单又有效的亲合性配体。
同时,出现了一些具有强大结合能力的配体,如亲和标签、抗体、金属螯合剂等,使得亲和层析技术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2.新型亲和基质的设计:传统的亲和层析基质主要为一般的聚合物基质,其表面容易产生非特异性结合,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近年来,新型亲和基质的设计采用了多种材料,如纤维膜、微米、纳米颗粒等,使其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更大的表面积,从而更好地满足了蛋白质的纯化需求。
二、色谱技术的进化色谱技术是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现代色谱技术主要分为三类:吸附色谱、菜花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
其中,离子交换色谱是最常用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荷互作用来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近年来,色谱技术的进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纳米和微米柱固相萃取技术:传统的色谱技术需要通过单位时间内蛋白质与固相介质的接触面积来达到分离目的,这限制了分离技术的速度和分辨率。
现在,纳米或微米柱固相萃取技术可以通过自组装等生物技术来制备具有很高选择性的高比表面积柱。
蛋白质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生物学、药学、医学等领域中,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体内的基本构成单位之一。
然而,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并不是纯净的,而是与其它生物大分子、小分子混合在一起的。
因为需要对蛋白质进行研究和应用,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纯化。
蛋白质纯化技术是一系列分离、提纯、鉴定、结构分析、生物活性研究等过程的总和,其主要目的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并去除与其它生物分子的干扰,得到其高纯度、活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各种新的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纯化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生物科学、药学和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一、蛋白质纯化的方法目前蛋白质纯化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酶法(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物理性质(如分子量、电性、外形、密度、亲和力、两性、溶液性等)实现蛋白质的纯化。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1)超声波法;2)过滤法;3)离心法;4)胶体电泳法;5)薄层凝胶电泳法;6)磁性纳米粒子法等等。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质实现蛋白质的纯化。
常用的化学方法有:1)离子交换法;2)亲和层析法;3)氢氧化铝层析法;4)氨基酸、核苷酸、多肽等结合亲和层析法;5)氢氧化镁层析法;6)疏水层析法等等。
3. 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是利用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生化、生理过程和生物学特性实现蛋白质的选择性分离纯化。
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1)固定化抗体(affinity chromatography);2)发酵法;3)单克隆抗体纯化法;4)蛋白酶切法(proteolysis);5)细胞毒作用法等等。
4. 酶法酶法是酶或酶的反应体系,在特定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环境条件下对蛋白质进行特异性的选择性分离纯化。
常用的酶法有:1)谷胱甘肽还原酶体系纯化法;2)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体系纯化法;3)甲醛酸酐挂载酶层析法;4)硫醇对酸酯酶-硫醇交换体系纯化法等等。
液相色谱法分离胃蛋白酶原
高压凝胶过滤色谱法 中压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胃蛋白酶原
Ù
前言
正常人胃粘膜中的胃蛋白酶原有多种 包括
∗ ∗ ∀其中
滤 色谱柱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Λ ∗
分子量范围
分离胃蛋白酶原粗制品 ∀配制不同离子强 度的流动相进行试验 结果发现离子强度过高或过 低都会影响分离结果 本文选择流动相为
Ù Ù ∀整个色 Ù 左右 ∀流速的试验范围为 ∗ Ù Ù
洗脱主要通过盐浓度的程序变化来控制流动相的强 度 ∀设 计 不 同 盐 浓 度 的 梯 度 程 序 缓 冲 液
Ù 乙 酸 乙 酸 钠 Ù
和峰顶点进行分析 峰 各点的最大吸收值都是 为纯组分 峰 在同样 点的最大吸收值有些 偏移 估计为
¬ 和 的混合组分 见图
缓冲液
∀经多次试验 发现当最后流动
高压凝胶过滤色谱 根据胃蛋白酶原分子量的差异 选用凝胶过
Ξ
本工作是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本文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胃癌相关性研究的一部分
色 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图 的色谱峰进行纯 度分析 ∀峰 的最大吸收值为 杂蛋白 峰 经活性测定为 峰 为活性组分 ∀取半峰高处左右各 点
谱
卷 梯度程序的设计 在离子交换色谱中 梯度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自动进样器
图
左
Φιγ
胃蛋白酶原粗制品在凝胶过滤柱上的色谱图
Λ Χηρο ατογ ρα οφ χρυδε ε σινογ εν ον γ ελ φιλ τρατιον χολ υ ν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中压液相色谱仪 型自动收集器 ∀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是细胞的功能执行体,对蛋白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景式地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且有些关键蛋白质也是研究疾病机理和诊治药物等的直接靶体库[1,2]。
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科研任务[3]。
同时,蛋白质组学研究成果将催生一系列新的生物技术,带动医药、农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引领未来生物经济。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对各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对蛋白质分离纯化检测研究也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高效的分离纯化技术和手段,主要包括膜分离、高效液相色谱、分子印迹技术、微流控芯片和微纳流控芯片等。
文章针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在蛋白质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膜分离纯化方法超滤是利用离心力或压力强行使水和其它小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被截留在半透膜上的过程。
由于超滤过程中,滤膜表面容易被吸附的蛋白质堵塞,以致超滤速度减慢,截流物质的分子量也越来越小。
所以在使用超滤方法时要选择合适的滤膜,也可以选择切向流过滤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目前超滤方法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膜材料选取方面。
潘巧明[4]探讨了大豆蛋白浓缩的工业化生产中,各种条件对聚矾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袁其明[5]用分离技术处理大豆乳清废水,截流分子量为8000 Da的超滤膜,几乎可以回收所有多肤和蛋白质,再用纳滤膜进行浓缩,回收了蛋白质、低聚糖,又大大降低了废水排放量,取到了满意效果。
另外,超滤在蛋白质浓缩应用上越来越引人关注[6,7]。
Pouliot等[8]用荷电超滤一纳滤进行了由胰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分离得到多肤的实验。
刘国庆等采用微滤和絮凝离心技术联用,回收蛋白中的生物活性大豆肤,分离效果好,将悬浮固体完全除去,脂肪去除率高,达99%。
膜分离技术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向工业化发展。
当然,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操作中膜面会发生污染,使膜性能降低,故又必须采用与工艺相适应的膜面清洗方法;而且单采用膜分离技术效果有限,因此有时需将膜分离工艺与其他分离工艺组合起来应用。
胃蛋白酶原I,Ⅱ的分离纯化及初步临床应用
胃蛋白酶原I,Ⅱ的分离纯化及初步临床应用
蒋孟军;肖志坚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1999(011)002
【摘要】用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高压液相层析(HPLC),Q-2阴离子交换中压层析从人胃粘膜中提取了胃蛋白酶原I,Ⅱ,比活分别为12.5U/mg和19.1U/mg得率分别为31.35和10.0%,提取的胃蛋白酶原I,Ⅱ经SDS-PAGE分别呈单一区带,分子量分别为24kD和37kD。
潜在的蛋白水解活性的最适pH都为1.8PGI经碱性缓冲液处理后,其水解活性明显变化。
而PGⅡ对碱性缓冲液不短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蒋孟军;肖志坚
【作者单位】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2
【相关文献】
1.胃蛋白酶原Ⅰ、Ⅱ RIA的初步临床应用 [J], 殷政芳
2.人胃蛋白酶原Ⅰ、Ⅱ的分离纯化 [J], 于成国;刁尧;赵恂;邢福芹;李鹏飞
3.胃蛋白酶原Ⅰ联合胃蛋白酶原Ⅱ检测在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陈湘林;朱净
4.青石斑鱼胃蛋白酶原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J], 刘西之;邱晓燕;蔡秋凤;刘光明;
苏文金;曹敏杰
5.江门地区健康人群胃蛋白酶原参考值建立的初步研究 [J], 陈振翅;甄宝珠;骆连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白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小结
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小结摘要:随着酶工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酶的分离和纯化技术也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
本文简单介绍了酶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常用的一些方法,以纤维素酶为例,从最古老的沉淀法,离心法到色谱技术等都做了简略介绍。
1.沉淀法目前,常用的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因而其分离方法一般采用蛋白质的分离方法。
下文中的蛋白类催化酶均以酶简称。
酶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分子大小、带电荷量和水化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改变这些因素会对酶的稳定性有所影响。
当酶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时就会沉淀析出。
常见的沉淀法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重金属沉淀法及加热变性沉淀法,其中盐析法多用于酶的分离纯化。
1.1盐析沉淀盐析沉淀法是根据不同酶在一定浓度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不同达到彼此分离的方法。
酶易溶于水,因为其分子的-COOH、-NH2和-OH都是亲水基团,这些基团与极性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化层,包围于酶分子周围形成1~100nm大小的亲水胶体,从而削弱了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酶分子表面亲水基团越多,水化层越厚,酶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亲和力就越大,因而溶解度也越大。
亲水胶体在水中的稳定因素有两个,即电荷和水膜。
因为中性盐的亲水性大于酶分子的亲水性,当水中加入少量盐时,盐离子与水分子对酶分子的极性基团的影响,使酶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但盐浓度增加一定程度时,水的活度降低,酶表面的电荷大量被中和,水化膜被破坏,于是酶相互聚集而沉淀析出。
1.2等电点沉淀利用酶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而各种酶又具有不同的等电点来分离酶的方法,称为等电点沉淀法。
酶的等电点(pI)即酶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由于等电点时的酶净电荷为零,因而失去了水化膜和分子间的相斥作用,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暴露,酶分子相互靠拢、聚集,最后形成沉淀析出。
1.3有机溶剂沉淀有机溶剂沉淀法是指有机溶剂能使酶分子间极性基团的静电引力增加,与水作用能破坏酶的水化膜,而水化作用降低,促使酶聚集沉淀。
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乙醇和丙酮,由于有机溶剂的加入易引起变性失活,尤其乙醇和水混合释放热量,操作一般宜在低温下进行,且在加入有机溶剂时注意搅拌均匀以免局部浓度过大。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许梓博(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510520)【摘要】蛋白质是维持人类健康方面的一种重要物质,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生命物质基础之一,存在于自然界中复杂的混合体系中。
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含量极低,将其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并保持其活性,难度较大,因此,对其质量和纯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受到生命科学等领域广泛关注。
文章分析了层析技术、膜分离、高效液相色谱、双水相萃取法、反胶团萃取、超滤、毛细管电泳和分子印迹技术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离模式,并对其应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蛋白质;分离纯化;层析;色谱,进展The Study Development 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ProteinXu Zi―bo(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510520) 蛋白质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 包括催化代谢反应、物质运转、兴奋的传导、生长发育的控制等) 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蛋白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近20年来,生物技术迅速发展。
运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已能设计、制造、生产人们急需的多种蛋白质。
蛋白质的生产过程和其它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一样,一般也分为上、中、下游过程。
对含有目标产物的物料进行处理、分离、纯化、加工目标产物是下游过程。
目前,生产蛋白质的上、中游技术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表达等技术发展很快,下游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也随着有了新的发展。
蛋白质常存在于复杂的混合体系中,且稳定性较差,对温度、pH、机械剪切力等非常敏感、易于变性。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对各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对蛋白质分离检测研究也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高效的分离纯化技术和手段,主要包括膜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分子印迹技术及联用技术。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蛋白质是一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生物功能的载体。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蛋白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根据蛋白质的性质特点,主要针对近几年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做了一个综述。
关键词:蛋白质;分离;纯化;展望;Prote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researchLU Zhongying*, YAO yuanyong, CHEN Shixue,Xing Mingming,XIE Yong,(Institute of Mate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 Guizhou 554300) Abstract: Prote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las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viv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s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carrier. Prote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rotein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stud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protein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years, mainly for prote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to do a review.Key words: protei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Outlook蛋白质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参与了催化代谢反应、物质运转、兴奋的传导、生长与发育的调控等。
酶及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酶及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摘要: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是实现酶和蛋白质研究及产品工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该研究就适用于酶和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各项技术的原理、分类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各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和应用中应注意问题进行了重点综述。
关键词:酶; 蛋白质; 分离; 纯化; 应用进展生命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酶,几乎所有生命体的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参与下进行的。
酶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著多优点,其已经成功的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能源、环保和科研等领域。
酶的提取和纯化,不仅是生产的需要也是酶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除了核酶以外几乎所有的酶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因此酶的分离纯化过程实质就是对目标蛋白质和杂蛋白的分离纯化过程,只是更加关注酶的稳定性而已。
与其他物质的分离纯化过程相同,要想实现对蛋白与杂质成分的成功分离,首先应充分了解蛋白质和杂质的理化性质,尤其是目标蛋白的性质,比如组成成分(元素和基团)、溶解性(亲水还是疏水)、分子大小、等电点(在不同pH下的解离状态)以及稳定性等基本性质,之后才能选择恰当的分离方法,产生预想的效果。
总的来说酶分离纯化过程大致包括3 个阶段: 酶释放和粗分离过程、进一步提取提纯过程和最后的精致纯化过程。
该研究就近几年酶及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细胞的破碎酶存在于生物的体液和细胞之内,其中大多数包含在细胞内。
细胞破碎的主要目的是破坏细胞壁或者膜结构,从而提取胞内的酶。
但是由于不同的生物体或者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细胞,其各自的细胞壁和膜的结构组成及稳定性差异较大,故所采用的细胞破碎方法和处理条件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便使试验达到预想的效果。
细胞破碎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机械、化学、物理和生物破碎法4种。
通常情况下是将几种方法联合使用。
机械破碎法主要包括机械叶片破碎法和研磨法,其中研磨法较叶片破碎法的破碎程度高,若想进一步破碎可采用匀浆器进行,匀浆法[1 -2]通常用来破碎那些易于分散,比较柔软,颗粒较小的物质; 物理破碎法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外力改变温度和压力条件等实现细胞破碎,其中超声波提取法正成为酶和蛋白质提取研究的热点[3 -4],但由于超声空穴效应产生的压力与蛋白质的变性压力存在重叠,因此采用超声破碎酶和蛋白质时需考虑蛋白质的变性压力; 化学破碎法是通过各种化学试剂与生物膜的作用使细胞膜结构改变,从而破碎细胞,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有机溶剂[5]和表面活性剂,但有时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稳定性较好[6]; 生物破碎法主要是指加入能够水解细胞壁成分的酶或者打破细胞的稳态条件使细胞自溶解体的方法。
蛋白酶的纯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蛋白酶的纯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万婧;王明繁【摘要】综述了沉淀法、层析法、膜分离法应用于蛋白酶纯化过程的原理、适用性及其优缺点,介绍了蛋白酶纯化研究的进展情况。
%Protease is a kind of enzyme which can catalytic proteins.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 ple and its applicability and merits and drawbacks of precipitation, chromatography,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tease were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develop- ments of purification on protease was pointed out.【期刊名称】《粮食与食品工业》【年(卷),期】2012(019)004【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蛋白酶;纯化;沉淀;层析;超滤【作者】万婧;王明繁【作者单位】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儋州571737;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儋州校区),儋州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Abstract:Protease is a kind of enzyme which can catalytic proteins.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bility and merits and drawbacks ofprecipitation,chromatography,membran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tease were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s of purification on protease was pointed out.Keywords:protease;purification;precipitation;chromatography;ultrafiltration蛋白酶是指能催化蛋白质的酶类,随着科学的发展,已广泛用于化工、医药及食品等工业加工。
蛇鲻胃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LI La— a 。 YAN e 。W U n y n ’ ih o W i Ya — a
( .S u hC ia S a Fi e is sa c n t u e C iee a e f Fi e y S in e , a g h u 5 0 0 ,C ia 1 o t h n e s r e rh I si t , h n s Ac d my o s r c cs Gu n z o 1 3 0 h n ; h e Re t h e 2 .Oca n v ri f C ia, n d o2 6 0 ,C i a e n U i e s y o h n Qi g a 6 0 3 hn ) t
G一 0 e h o t g a h , a p r a l f p p i r m i a d fs s o t i e . Th e u t o DS 1 0 g lc r ma o r p y u e s mp e o e sn f o l r i h wa b a n d z e r s l fS —
显 的 抑制 作用 ,P F和 P p tt 能 完 全 抑 制 胃 蛋 白酶 的 活 性 。C 2 MS esai A n a 、M n 2 、Mg 、B 2 该 酶 影 响 不 大 , a 对
Hg 对 酶有 较 弱 的抑 制 作 用 ,而 Z 、C ” 、F 抖 对 酶 的 抑 制 作 用 较 强 。 抖 n u e
Ab ta t Afe r a i s i g,a sr c : t ro g ncma hn mm o im u ft r cin,Q F a in c r ma o r p y a d S p e a n u s la efa to F no h o tg a h n e h d x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一类有机物质,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生物学功能,如酶催化、结构支撑、转运等。
因此,对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热点之一,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离子交换色谱(IEX)离子交换色谱(IEX)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
IEX利用基质表面固定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来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物质。
目前已经有许多改进的离子交换材料出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微球型丙烯酰胺基质(POROS)。
POROS表面均一,多孔、巨分子亲和性分子可在其表面嵌合,提高其分离性能。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纯化工艺改进,高通量的IEX层析柱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因此IEX技术的生产效率和纯化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亲和层析(AC)亲和层析(AC)是蛋白质分离与纯化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它是利用蛋白质与固定在基质上的亲和剂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基于蛋白质的独特性质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技术。
以硫酸硫铁为例,它可以固定在基质表面形成硫酸硫铁亲和柱,而这种硫酸硫铁的柱就可以选择性地捕获带有His标签的蛋白。
虽然亲和层析技术在分离富含His标签的蛋白时非常有效,但通常情况下其选择性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选择适当的亲和剂并控制物理化学条件。
三、凝胶过滤层析(GFC)凝胶过滤层析(GF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大分子蛋白质的技术。
GFC可以根据溶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利用固定在基质表面的交联凝胶纤维网的孔径和排列来实现分离。
由于凝胶纤维网的尺寸、孔径、孔隙度和空隙率的变化可以制定各种粘度的凝胶模板,因此GFC是非常灵活的一种技术。
同时,由于GFC在几乎无酶消化、热变性等极端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因此也成为纯化活性蛋白的主要技术之一。
四、逆相层析(RP)逆相层析(RP)是利用疏水作用原理实现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的一种技术。
实训 结晶法提纯胃蛋白酶
实训结晶法提纯胃蛋白酶[任务描述]药用胃蛋白酶是胃液中多种蛋白水解酶的混合物,含有胃蛋白酶、组织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为粗制的酶制剂。
临床上主要用于因食蛋白性食物过多所致的消化不良及病后恢复期消化机能减退等。
胃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的胃液中,药用胃蛋白酶系从猪、牛、羊等家畜的胃黏膜中提取。
药用胃蛋白酶制剂,外观为淡黄色粉末,具有肉类特殊的气味及微酸味,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可溶于70%乙醇和pH4的20%乙醇中。
难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干燥的胃蛋白酶稳定,100℃加热10min不破坏。
在水中,于70℃以上或pH6.2以上开始失活,pH8.0以上呈不可逆失活,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2mol/L 以上的盐酸中也会慢慢失活。
最适pH1.0~2.0。
结晶胃蛋白酶呈针状或板状,经电泳可分出4个组分。
其组成元素除N、C、H、O、S外,还有P、C1。
相对分子质量为34500,pI为1.0。
胃蛋白酶能水解大多数天然蛋白质底物,如鱼蛋白、黏蛋白、精蛋白等,尤其对两个相邻芳香族氨基酸构成的肽键最为敏感。
它对蛋白质水解不彻底,产物为胨、肽和氨基酸的混合物。
胃蛋白酶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其活性很容易受到有机溶剂的破坏,所以本次实训任务采用结晶法提纯胃蛋白酶,可以大大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
[任务实施]一、准备工作1.建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具体任务,任务分工到个人,并记录到工作表。
2.收集结晶法提纯胃蛋白酶工作中必须信息,掌握相关知识及操作要点,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出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案。
3.完成任务单中实际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猪胃黏膜。
(2)试剂6mol/L盐酸、盐酸试液(取1mol/L,盐酸溶液65mL,加水至1000mL)、6mol/L硫酸、纯化水、氯仿、5%三氯醋酸、1%血红蛋白试液、硫酸镁、无水乙醇、L-酪氨酸标准品。
(3)仪器烧杯、玻璃棒、试管、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可见分光光度计、研钵、移液管等。
酶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酶的分离与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酶是生命体内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大分子有机物,可以作为催化反应的媒介,在化学合成、生产和仿生学等领域发挥作用。
随着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酶的分离和纯化技术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酶的分离和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酶的分离技术酶的分离技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酶分离出来的技术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分子筛分离、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亲和层析和直接电泳法等。
1.分子筛分离分子筛分离是一种常见的酶分离技术,它利用不同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分子在孔径大小的分子筛中分离。
该方法适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大、结构紧密的酶,在分离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任何化学反应。
2.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将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酶和分离质子或离子的亲合性,通过离子交换柱,使酶不被拦截然后与其他离子结合。
3.凝胶过滤凝胶过滤是利用了凝胶过滤管中孔隙的差异分离酶分子大小不同的技术方法。
凝胶过滤是分离纯化酶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专家们在其上广泛地进行研究和实践。
4.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最常用的酶分离方法之一,通过分离目标蛋白质与杂质分子的亲和性不同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亲和层析技术还可以用于分离两种亲和力不同的酶,以避免使用血清中含有的抗体来纯化酶,避免污染。
5.直接电泳法直接电泳法是一种新型的酶分离方法,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酶分子的电性差异,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泳可使酶分子在凝胶中移动、分离和纯化,它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部分:酶的纯化技术酶的纯化技术是指将酶从分离出来的混合物中除去杂质,使其达到一定纯度的技术方法。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差凝、溶剂法、沉淀法、分配系数法、电泳法和微生物处理等。
1.差凝差凝是酶分离纯化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组分与水分离,使有机组分与酶溶液分开平衡,从而达到分离杂质的目的。
2.溶剂法溶剂法是将酶与其他分子分离的方法,其中酶通过加入某些有机溶剂使酶部分变性,然后过滤,最后再反向冲洗,酶就在溶剂中被分离出来。
胃蛋白酶生产工艺研究
胃蛋白酶生产工艺研究
胃蛋白酶是一种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蛋白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饲料等行业。
为了提高胃蛋白酶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对其生产工艺进行研究。
首先,选择适合胃蛋白酶生产的菌株是生产工艺研究的第一步。
常用的菌株有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
通过筛选、优化和改造菌株,可以获得高产胃蛋白酶的工程菌株。
其次,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是胃蛋白酶生产工艺的关键环节。
胃蛋白酶的生产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一些辅助添加剂。
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可以选择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并优化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
然后,发酵工艺的控制和调节是胃蛋白酶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
包括发酵罐的设计和操作,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
氧气供应等条件,并添加辅助添加剂以提高胃蛋白酶的产量和活性。
最后,胃蛋白酶的提取和纯化是生产工艺的最后一个环节。
胃蛋白酶存在于发酵液中的细胞酶液中,需要通过离心、超滤、酒精沉淀、层析等方法进行提取和纯化。
同时,还可以通过酶活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等方法对胃蛋白酶的活性和纯度进行分析。
在胃蛋白酶生产工艺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菌株、培养基、发
酵工艺和提取纯化工艺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通过优化每个环节,可以提高胃蛋白酶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从而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蛋白酶的分离过程中还经常用到透析法 , 其主要目的是将酶液进行浓缩 、除盐及小分子物 质 。此法常配合盐析使用 , 以缩短提取时间 [ 5 ] 。 113 底物亲和法
底物亲合法是利用酶 (胃蛋白酶 ) 与其底物 (酪蛋白 ) 的亲和性 , 从胃黏膜中提取得到胃蛋 白酶 。使底物和酶在 pH215的乳酸缓冲液中充分 结合 , 然后调 pH 至 410 (底物的等电点 ) 沉淀 底物和酶的结合物 , 随后让沉淀物再溶解于乳酸 缓冲液中 , 添加低浓度的 SDS将底物和酶分离 , 得到酶 - SDS复合物 , 再进一步分离纯化 。陈躬 端 (2001) 成功的应用此法对蛇胃蛋白酶进行了 实验室分离 , 得率大约为 30%。与传统的分离方 法比较 , 此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 , 为后续的纯 化工艺避免了昂贵的活化试剂和配基的使用 , 同 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 9 ] 。
11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955年美国专利 ( 2, 701, 228 ) 记载了有 机溶剂法提取胃酶和胃酶素的联产工艺方法 。其 方法的核心主要是将胃黏膜用酸性溶液浸提后加 入乙醇或丙酮 , 使其比重达 0194 0196 先沉淀 胃膜素 , 继续加入乙醇或丙酮 , 使其比重达 0189
有机溶剂法可用于胃蛋白酶的初步提 取浓 缩 , 通常使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醇和丙酮 。此种方 法是利用生化物质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中溶解 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 [ 3 ] 。
收稿日期 : 2007 - 10 - 10 作者简介 : 王莹 (1981 - ) , 女 , 在读硕士 , 研究方向 : 畜产品加工 。
关键词 : 胃蛋白酶 ; 激活 ; 纯化 中图分类号 : Q5391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2513 (2008) 01 - 0110 - 04
P rogre ss in sepa ra tion and purifica tion techno logy of pep sin
美国在 20世纪 60年代研究结晶为蛋白酶的 生产工艺时 , 是将 75mg的胃蛋白酶原样本溶解 在 8mL 的蒸馏水中 ( pH510 610 ) , 在 14℃ ± 1℃, pH210下 , 保持 20m in激活 (胃蛋白酶原在 此 pH时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转化为胃蛋白酶的过程 ) 。然后用磺 乙基 Sephadex G - 25柱层析 , 最后用羟基磷灰石 进行色谱层析 。结果表明用层析法得到的胃蛋白 酶为单一物质纯品 [ 5 ] 。
中国食品添加剂 试验研究 China Food Additives
L - 赖氨酸亲和层析 ( 24cm ×116cm ) 提纯 , 缓 冲液流速为 50mL / h, 收集层析后活性部分 , 然 后用 Sephadex G - 100 凝胶过滤 , 得到羊胃蛋白 酶 pH110 415, 20℃, 24h不失活 , 然而猪胃蛋 白酶 pH715, 20℃下 1m in就失活 , 40℃30 s活性 完全丧失 。此法在分离和纯化后都用到了透析及 冷冻干燥 , 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 。
2 胃蛋白酶的纯化技术
为了满足工业 、制药或科研的需要 , 初分离 的胃蛋白酶 (主要是胃蛋白酶 A、B、C、D 及杂 蛋白和小分子物质 ) 要通过凝胶过滤 、层析进行 纯化 。 211 凝胶过滤
凝胶过滤主要是利用凝胶的多孔性 , 当样品 溶液通过凝胶柱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由于 直径大于凝胶网孔 , 而只是沿着凝胶颗粒的孔隙 随着溶剂首先流出层析柱 [ 10 ] 。
赵永芳 ( 1993) 利用聚 - L - 赖氨酸 - 琼脂 糖亲和色 谱介质 分离 猪 胃 蛋 白 酶 , 得 酶 活 为 16480U。首 先 用 pH512 的 0115mol/LNaC l 0 0101mol/L 醋酸盐缓冲液将激活的胃蛋白酶溶液 透析 , 测定酶活性及蛋白量 。将合成的亲和色谱 介质 装 柱 ( 115 ×1415cm ) , 依 次 用 011mol/L NaHCO3 、015mol/L NaCl溶液洗涤 , 再用 pH512 的 0115mol/L NaC l 0 0101mol/L 醋酸盐缓冲液 平衡柱 , 待基线平稳后 , 开始上样 , 控制流速为 20mL / h。上样完毕后 , 采用梯度洗脱 , 洗脱液用 pH512的 0101mol/L 醋酸盐缓冲液 , 线性梯度为 0115 1mol/L NaCl, 流速 20mL / h, 于 280nm 检 测蛋白峰 , 通过测活判断酶峰 [ 6 ] 。 212 离子交换层析
1 胃蛋白酶的分离技术
目前国内对胃蛋白酶的分离技术主要是应用 有机溶剂提取法 、盐析法 、或底物亲和法进行粗 分离后 , 得到混合的胃酶 (包括胃蛋白酶 A、B、 C、D ) , 但应用到生产中的只有有机溶剂提取法 和盐析法 。国外则对此研究较早 , 主要集中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 经盐析得到了商业结晶胃蛋白 酶。 111 有机溶剂沉淀法
W ANG Y ing, ZHANG L i2p 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Hei Long J 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 ation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Abstract: Reviewed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ep sin from gastric mucosa. And the possible technology are mention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compared in the essay. Key words: pep sin; activity; purified
赵永芳 (1993) 等人将用 pH713的磷酸盐缓 冲溶液浸提的猪胃黏膜匀浆 、过滤后 , 将滤液用 10% 80%的硫酸氨分级盐析 , 低温离心收集沉 淀 , 溶解后激活为胃蛋白酶 [ 5、6 ] 。张继平 ( 2004) 在分离暗纹东方纯胃蛋白酶时 , 预先用 5mL 匀浆 液体测定硫酸铵盐析曲线 , 而且采用在匀浆液中 加入 1%的无水乙醇 , 然后选择 20% 40%硫酸 铵进行沉淀 , 经透析 、离心后获得粗酶制剂 [ 7 ] 。
×60cm ) 层 析 柱 , 获 得 胃 蛋 白 酶 比 活 为
112
7113μmol/ (m in·m g) [ 7 ] 。 基于以上对胃蛋白酶的分离纯化技术的比较
分析可以看出 , 长期以来分离提取技术一直没有 取得较大的突破 , 用有机溶剂 、盐析等技术得到 的天然胃蛋白酶产品 , 纯度 、生物活性愈将不能 满足医药品和工业日益增长的需要 。随着分离科 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采用新型分离技术分离胃蛋 白酶已势在必行 。因此 ,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技术 是胃蛋白酶分离纯化的方向 。 21311 有机溶剂与盐析共沉淀
0191沉淀胃蛋白酶 。此法生产的粗胃蛋白酶活 力为 10000倍 , 得率为 218% 310%。
我国生产胃蛋白酶的主要工艺是应用有机溶 剂沉淀法 , 得到的是混合的胃酶 。此法的特点是 有机溶剂的分辨力相对较高 , 溶剂易于除去回 收 , 但反复萃取会增加溶剂消耗 , 也会造成酶部 分失活 , 影响得率 。 112 盐析法
美国专利 ( 2, 701, 228 ) 改进后 , 用锌盐 沉淀胃酶 。当母液含醇 (或酮 ) 在 50% 55%、 pH在 510 512时几乎全部胃酶可以用醋酸锌沉 淀 , 沉淀物为胃酶的锌盐 , 然后用金属鳌合剂除 去锌盐 , 得 15000 16000 倍活力的胃酶 , 收得 率为 510% 515%。此法较上述有机溶剂沉淀所 得的胃酶活力和得率都高 。
盐析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胃蛋白酶的活性 , 如再加入有机溶剂配合使用 , 较单独使用盐析得 到的胃蛋白酶的活力要高 , 回收率大 。但实际生 产中此方法还未见报道 。盐析过程带来的盐离子 越多 , 会给后续工艺除盐带来障碍 , 所以在盐析
试验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China Food Additives
随着亲和层析技术的应用 , Nevaldine和 Kas2 sell (1971) 应用亲和层析 (聚 - L - 赖氨酸共价 连接 Sepharose 4B ) 方 法 纯 化 了 羊 胃 蛋 白 酶 [ 8 ] 。 此法将粗提所得固体用醋酸钠缓冲液溶解 , 聚 -
11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由蛋白质周围 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水化膜的程度 , 以及蛋白质分 子带有电荷的情况决定的 。当用中性盐加入蛋白 质溶液 , 中性盐对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 , 于是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层减弱乃至消失 。 同时 , 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 , 由于离子强度 发生改变 , 蛋白质表面电荷被大量中和 , 更加导 致蛋白溶解度降低 , 使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 淀 [4]。
胃蛋白酶 ( pep sin) 属于天冬氨酸蛋白水解 酶类 , 是胃消化蛋白水解酶 , 相对分子量为 31 36KD[ 1 ] , 其前体是胃蛋白酶原 , 胃蛋白酶原在成 年脊椎动物胃黏膜中合成 , 由胃主细胞分泌 , 在 胃液的酸性条件下转换成胃蛋白酶 。不同动物来 源的胃 蛋 白 酶 含 量 多 少 主 要 依 动 物 的 食 性 而 改 变 : 草食性动物 >肉食和杂食性动物 , 最低是反 刍类动物 。胃蛋白酶被作为优良的消化药广泛应 用 , 主要剂型有含糖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片 、与 胰酶和淀粉酶配伍制成多酶片 。在工业上 , 胃蛋 白酶广泛应用于方便食品 , 如奶酪 、口香糖的加 工 。近年来 , 该酶在啤酒 、果酒等澄清方面也显 示了应用潜力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