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
摘要: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三者融会贯通的过程。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因素。
因此,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还要把这种情感“移情”给学生,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自觉、主动、投入地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朗读;情感;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51-02
一、范读之中激发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读能心有所知,情有所感,神有所悟。
读,能领略祖国语言的优美精练,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朗读过程中把握好语调、节奏,培养好自己的情感,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悲作者所悲,就能以情传情,真正发挥范读的感染作用。
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当我以欢快、活泼、赞美的语气范读: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我发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眼里充满着渴望:“荷叶”若也是我的摇篮,那该多好呀!那样即使不用听着“摇篮曲”,也能安然入睡。
对荷叶的向往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当我以缓慢、低沉、哀婉的语调诵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同学们的脸上充满着忧伤,个别
感情丰富的小朋友眼里都噙满了泪水。
伟人的离去如此地叫人悲痛,如泣如诉的朗读传递着深切的爱意与惋惜。
这种感染效果是任何条分缕析地讲解所不能拥有的。
所以说朗读是激昂的,能催人奋进;是深沉的,引人沉思;是亲切的,令人愉快。
有感情的朗读将点燃学生阅读的火种,带给学生强烈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情境之中领悟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这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获得情感体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
创设一个成功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研究、探索,而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领悟到情境之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比如在教学《丰碑》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了两个独立画面。
画面一:军需处长牺牲时,被大雪覆盖的身躯傲然挺立。
画面二:一座晶莹的丰碑。
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进行观察、比较、思考。
学生看着画面,思绪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路途上。
“身为军需处长的他,为何被冻死?他不是掌管衣物的吗?”“噢,原来他把棉衣都发给其他的战士。
”同学们有的问有的答。
画面中雪还是纷纷地下,无声无息的,从那模糊的脸部轮廓中,依稀看得见军需处长安详的神态,仿佛只是睡去了吧。
“他真的和我们永别了,但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像晶莹的丰碑一样,永垂不朽。
”一个同学不禁
油然而发这样的感慨。
这样的课堂将会是积极活跃、情趣盎然、别开生面的课堂,是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课堂。
三、体态之中传递情感
体态语是由人体各部的姿势表现出来的。
它是无声的,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尼说过:“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态、表情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辅助手段。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察颜观色。
一个善于与课文中所提供的情感线索相融合的老师,只要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个大胆夸张的表情、动作都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形象真切地体会到作品流露出的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
如在教学《跳水》这一课时,船长一声喝令举枪瞄准的这一动作,干脆利落,容不得半点迟疑。
教师的当场模仿,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仿佛亲眼目睹孩子的危险处境以及船长当时的沉着、冷静、坚决、果断。
形成与课文中人物心灵相通,与课文感情相融的心境,油然升起对船长的钦佩之情。
又如在教学《我们成功了》这一课时,我的面部表情始终是激昂的,成功的喜悦在我的面容上尽显无疑。
多少年了,全国人民期盼多久了,2008年奥林匹克的旗帜将在中国飘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骄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
当你朗读这篇课文时,能不神采飞扬,能不热血沸腾吗?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牵引着他们,这成功的喜悦与爱国的情感渗透着他们,让学生能从内心感到做为一个中国人是自豪的,从而对祖国有着更
深更浓的爱意。
四、想象之中升华情感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小学生思想单纯,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广泛的兴趣,想象力丰富。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因素。
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升华。
而激发想象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还应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丰富的想象空间,升华情感。
如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当诗人因无法进入园中观赏而遗憾时,却意外地发现一枝出墙的红杏。
这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陪着诗人一起进入园中观赏百花齐放的景象。
学生睁开眼睛后,各抒己见。
有的说:这次游园真值呀,春天“春暖花开”、“百花齐放”的景象真迷人。
有的诗兴大发,还要续诗一首,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课后,我布置想象作文《假如园主人在家》,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给学生的想象开拓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插上自由的翅膀,遨游于想象的世界中。
总而言之,读能心有所知,情有所感,神有所悟。
读,能领略祖国语言的优美精练,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朗读过程中把握好语调、节奏,培养好自己的情感,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悲作者所悲,就能以情传情,真正发挥范读的感染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渲染、激发应贯穿始终,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带着情感教学,将会对产生巨大的效应,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