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https://img.taocdn.com/s3/m/4d257b5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一、导入气温是指空气的热度,是大气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的一种表现。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海陆分布、海洋流、气候带等。
本节课将重点探讨气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
二、知识梳理1. 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不息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白天太阳照射地表,地表吸收太阳能量,气温升高;夜晚太阳照射消失,地表散发热量,气温降低。
因此,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呈现昼夜变化。
2. 气温的分布特点气温在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
赤道附近气温高,极地地区气温低,呈现出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的规律。
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巨大,海洋气温变化较缓和,陆地气温变化较激烈。
三、案例分析1. 亚马逊雨林地区气温分布亚马逊雨林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且变化不大。
由于受到热带雨林的影响,亚马逊雨林地区气温在一年四季中差别不大,多数时间处于高温状态。
2. 北极地区气温分布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气温极低且变化较大。
冬季极地地区气温极低,夏季虽有融冰现象,但气温仍然较低,呈现极端寒冷的特点。
四、实践探究1. 观察家附近气温的变化规律,记录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2. 制作气温分布图,标注赤道、北极、南极等地区的气温情况,并分析其分布规律。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
气温是地球上重要的气候因素之一,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气温变化,增强环保认识,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六、拓展延伸1. 了解气候变化对气温的影响,探讨举世变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 钻研不同地区气温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珍爱和调适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增强环保认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地球环境的持续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名师优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名师优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a7865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c.png)
【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第一自然段。提问:什么是等温线?
【学生活动】回答:根据气温观测记录,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温线。
【过渡】我们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世界或某个区域的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世界或某个区域的气温分布规律。
2.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
【过渡】现在我们掌握了等温线图的读图方法。能不能根据世界等温线图发现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1.全球气温分布
【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读教材图4.13,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用红色笔描画年平均气温20°C和﹣10°C等温线。观察这些等温线分别接近哪些重要的纬线。
(2)观察描画的等温线大致沿什么方向延伸。
3.同一纬度气温分布
【布置任务】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景观图,引导学生观察山顶和山麓景观的差异,并启发学生思考原因。
【学生活动】观察景观图,比较山麓和山顶景观,讨论得出结论:这一差异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
【小结】陆地上等温线受山地或高原等地形因素的影响,比较复杂。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为0.6°C /100 m,即气温具有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内容要点说明
【气温的分布】
1.在“气温的分布”标题下,只讲述气温的水平变化,未讲述气温的垂直变化。垂直变化的原因分析,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讲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36页)-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36页)-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76faae1711cc7930b7163d.png)
曲线越弯曲, 年较差越大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谁家年较差最小?谁家住在温带?
气思温考的:日日变较差化与曲线形状的关系?
曲线越弯曲,日较差越大
26℃ (最高值) -
2℃ (最低值)
=
24℃
•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问题探究一 为什么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而不是12时呢?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36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看图解诗:
3000米 3.1℃
人山 间寺 四桃 月花 芳始 菲盛 尽开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36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2000米 7.7℃
在这基础上,夏季和冬季全球 气温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阅读课本P57,完成活动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36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36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 AB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 某城市常年月平均气温
单位:℃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5.5 -3.5 5.3 13.5 19.7 25 28.6 25.5 16.4 11.3 3.6 -2.5
气温 30
1、一绘横出横月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区气温最高,由赤 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 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bd6a2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9.png)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气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气象因素之一,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钻研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规律,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设计目标1.了解气温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
三、设计内容1.调查气温变化: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地点,每天记录当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并绘制成气温变化曲线图。
2.分析气温分布:学生收集不同地区的气温数据,制作气温分布图,并分析不同地区气温分布的规律。
3.模拟气温变化:利用实验装置模拟不同气温条件下的物体变化情况,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一份关于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四、实施步骤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气温观测。
2.实地观测:学生每天守时测量当天的气温,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数据分析:学生收集不同地区的气温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制作气温分布图。
4.实验模拟:学生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气温变化的模拟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5.撰写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评判方式1.实验报告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结论的科学性等。
2.实地观测记录:评分标准包括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记录的完备性等。
3.小组合作评判:评分标准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水平、责任心和积极性等。
六、延伸拓展1.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工作原理。
3.开展气候变化调查活动,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规律,培养其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其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苏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a737c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6.png)
苏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与反思句容市第二中学梁霞一、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
前者涉及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能够猎取到一定量的气温数据,能够对气温数据进行一定的运算和整理。
比如能够绘制出不同时刻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
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能够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能够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学习爱好的持久能力都略显不足,专门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较差,因此在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读气温分布图时,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觉,规律不行总结,要及时指导。
然而正因为年龄小,他们对新奇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因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来吸引他们;用小组合作来调动他们;用谜语等来吸引他们;用读图绘图来引导他们,从而克服了困难,使他们猎取得了地理知识和把握了一定的差不多技能。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能运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2、把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1、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运算气温的日较差。
2、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运算气温的年较差。
3、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4、阅读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气温观测,培养气象观测爱好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a60f6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9.png)
10℃
A
B
高
低 20℃
-20℃
A 低
B -10℃ 高
7月
1月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2: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 温低,冬季相反。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
认真观察
从山下到山上,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规律三:在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 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气温分布受什么影响? 地形因素
等高线与等温线
稀疏区 密集区 等高线 坡度大 坡度小
呈封闭形状
数值从四周 向中心增大
数值从中心 向四周增大
山峰
盆地
等温线 温差小 温差大
高温中心
低温中心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当低等,温表线示像这这里样是呈(低封闭)形温状中时心,反如之果,就中是心( 气高温)温比中周心围气温
等温线密集 的地方,气
温差异(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
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延伸, 说明(南北)方存在气温差异。
动一动 同桌两人小组写在微卡上
A
B C 4℃
5℃
6℃
7℃
8℃ 9℃
10℃
D
某地等温线图
1.A、B何处气温差别大? B
2.C、D哪个是低温中心?C
找一找 指一指 1.在图中找出20℃,看看和哪两条纬线接近?
(C )
A.地势高,氧气充足 B.地势高,空气湿度大 C.地势高,气温较低 D.地势高,太阳辐射小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 A )
A.北半球冬季 C.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夏季
递减
0.6 递减
递减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1: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a6b4d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1.png)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气温的变化规律,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气温资料分析地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气温图表和数据,学生能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运用气温资料分析地理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气温图表和数据,包括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及影响因素。
2. 准备相关地理现象的资料,如气候对农业、工业、海洋捕捞、旅游等的影响。
3.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气温变化和相关地理现象的动态展示。
4.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参与教室讨论。
初中地理课程《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气温的观点,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学会绘制气温分布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气温数据,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环保认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包括气温的观点、气温的变化规律以及气温的分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气温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气温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绘制气温分布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温度数据,引导学生思考气温的变化规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第一部分:气温的观点。
通过讲解气温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气温的基本观点。
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温数据,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第二部分:气温的变化规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气温数据,帮助学生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如年较差、日较差等。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https://img.taocdn.com/s3/m/2783fb5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9.png)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引导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想一下,我们每天都会感受到不同的气温,无意候很热,无意候很冷。
你知道这种气温的变化是怎么引起的吗?2. 提出问题: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有什么规律?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特点是怎样的?二、观点讲解1. 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受到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昼夜变化、季节变化等规律。
2. 气温的分布特点:气温随着纬度的变化呈现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分布特点,同时受海陆分布、海洋暖流、地形高下等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分布情况。
三、案例分析1. 请同砚们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特点,并诠释其原因。
2. 以中国为例,探讨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
四、知识拓展1. 了解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习惯等。
2. 探讨气候变化对举世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五、实践运用1. 设计气温观测实验,让学生亲自测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变化。
2. 通过气温分布图的分析,让学生预计未来某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六、总结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
2. 让学生思考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举世环境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对环境珍爱的认识,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同砚们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不息探索、进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初中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初中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110d845acfa1c7ab00cc5e.png)
初中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一、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
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4、通过用气温曲线图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6、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相反)。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7、气温的观测仪器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都放置在百叶箱(离地面1.5米高)中。
自动气象观测每逢整点记录一次,人工时8、14、20、2各记录一次。
8、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9、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来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如等温线沿东西方面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10、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简称温差)的大小:如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而相反,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新疆有说法:早穿皮袄午穿纱)。
11、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如:等温线呈闭合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1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以发现: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也就是说: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气温降低)。
1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也就是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气温的垂直变化]如江西庐山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原因就是因为地势高,所以气温低。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d4f2f3f524ccbff0218427.png)
【展示平台】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
什么变化规律?变化原因
是什么?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
低,变化原因是太阳辐射量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纬度分布规律: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 高纬度气温低。
南北回归线之间 (23.5°S~ 23.5°N)
极圈( 66.5°S~ 90°S; 66.5°N~
90°N )以内
1月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7月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气温与生活:气温高低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日平均气温 气温的测定:温度计、摄氏度(℃)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含义: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日变化
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 极端值:
气温日较差
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气
温
含义: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1.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 数值和月份 2.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 数值和月份 3.算出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4.说明该地的气温年变化
1.22℃、7月 2.1.5℃、1月
3.20.5℃
4.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能力提升】
分析:A、B分别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你是怎样判 断的?
;
(3) 位于温带的是 B
;
(4) 位于寒带的是 C
。
A,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名师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名师优质教学设计(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7da127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4.png)
第一部分:初识气温
1.气温的概念
【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天气预报,知道了气温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教师展示今天的天气预报并提问: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学生活动】说出当天的气温。(甲同学说16°C,乙同学说11°C。)
【小结】甲乙两位同学表述不同,因为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它是时刻在变化的,甲说的16°C和乙说的11°C是人们比较关心的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描述一个地区一天的气温还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
【讲述】展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思考气温为什么会随时间呈曲线变化,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气温的变化与地球的运动关系密切,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气温年变化主要受地球公转的影响。
第四部分:气温与人类活动
【提问】我们深入学习了气温变化的规律,了解了气温变化的原因,那同学们知道气温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吗?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4)归纳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学生活动】列表总结:南北半球的海洋和陆地最高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
表4.6
半球
海陆情况
最热月
最冷月
北半球
陆地
7月
1月
海洋
8月
2月
南半球
陆地
1月
7月
海洋
2月
8月
【讲述】通过列表对比及同学们的成果图,我们发现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呈现波峰状,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呈现波谷状,且海洋的最高和最低月平均气温都要比陆地推迟1个月。
(2)画曲线时,既要使曲线平滑,也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
【学习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材图4.11,师生共同完成教材第75页活动第2题。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57cd0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7.png)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1. 掌握气温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 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3. 学会分析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相关内容,了解气温的基本概念、测量单位及方法。
2.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家庭所在地或学校附近选择一个观测点,利用气温计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点测量气温,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时间和气温数值。
观察并记录当地气温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情况。
3. 分析与总结根据观测记录,分析当地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辐射、地形、植被覆盖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总结气温变化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如对农业、交通、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4. 理论学习学生需阅读教材中关于气温分布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不同地区气温分布的差异。
5. 作品制作将观测记录、分析总结及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整理成一份PPT或Word文档,以“XX地区气温变化与分布”为题进行汇报。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记录要准确、详细,时间点应尽可能全面覆盖一天内的各个时段;2. 分析总结应具有逻辑性,能清晰地表达出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 理论学习要深入,结合地图、图表等资料进行说明;4. 作品制作要规范,格式正确,内容条理清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分析总结的逻辑性、理论学习的深入程度以及作品制作的规范性;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并结合课堂汇报的表现进行评价;3. 评价反馈: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给予反馈;2. 对于优秀作业,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3. 根据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
初中地理_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f865d5d941ea76e59fa0421.png)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1. 知道有关气温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
2. 学会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 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的分布规律。
4. 结合气温的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种太阳”,思考火火兔为什么种太阳?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提问:什么是气温?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
气温的单位:记做“℃”,读作“摄氏度”。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P54“气温的观测”进行思考回答。
提问:(1)气象观测中的气温是离地面多高处的气温?(2)气象观测用到哪些工具?(3)百叶箱起什么作用?(4)人工观测一般在什么时间进行?(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
任务1 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教师解释概念,日平均气温=一天中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指导学生读图3.10日平均气温提问: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8+16+12+4)÷4=10℃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任务2 知道气温日变化规律,计算气温日较差。
教师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气温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53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53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ec8fa7af45b307e971970e.png)
0
D
10
C
• 北半球同纬度1月,大陆气温 低 ,(D点) 海洋气温 高 。(C点)
20
A
B
• 北半球同纬度7月,大陆气温 高 ,(B点) 海洋气温 低 。(A点)
气温分布——规律三
• 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降低 。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
-10
0
10
0
20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观测气温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
某月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该月总天数
年平均气温
一年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起来除以12
日出前后
30.8℃ 14时
24.6℃ 日出前后
6.2℃
-30 1
4
7 10(月) -30 1
4
7 10 (月)
ALeabharlann B147c
10 (月)
思考:
B 1.何地气温年较差最小?( )
2.何处四季分明?( )何处终年高温?( )何处终年寒冷?( )
A 3.何地与我们学校所在地气温年变化规律最接近?( )
4.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
)
C
A
北温带 热带 北寒带
阶段小结
友情提示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的步骤
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在坐标图上标注出来; 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 成气温曲线图。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气温(℃)
30
气温(℃)
3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3页)-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3页)-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fec8ff4b73f242326c5f5e.png)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23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23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挑战自我
读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 漠河 – 28℃
– 24℃
– 16℃
– 16℃ – 8℃ 0℃
认识等温线图
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
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低,
表示: 这里是 低温 中心,
A
反过来就是 高温 中心。
思考:等温线密集处,气温差别 大
气温差别 小 。
;等温线稀疏处,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23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23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 节气温 的变化 与分布 课件(23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新疆的葡萄为什么这么甜?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观察
16
请读出图中4 8 个时刻的气
12 4
温值。
思考
怎样求出日平均
气温?
(8+16+12+4)÷4=10℃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一、气温的变化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新疆吐鲁番葡萄沟2010年7月22日气温曲线图
5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A
二、气温的分布
—10℃ 0℃ 10℃ 20℃
初中地理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初中地理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f7c542e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d.png)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气温的表示方法。
2.能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 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能够绘制何阅读气温变化曲线,计算气 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自学提纲:(一)
一.气温和常用描述气温的值: • 1.阅读教材53页和图3.10完成下列问题。
--地形因素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大致从由低纬度向高纬度 递减。
2.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夏季陆高海低,冬季相反。
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的升 高而降低。大致海拔升高100米, 气温约下降0.6℃.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中,正确
A 的是( )
A、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同纬度海洋和陆 地气温不一样,夏 季陆高海低,冬季 相反。
--海陆因素
为何山下树木茂 盛、郁郁葱葱, 而山上白雪皑皑、
冰川广布?
山下气温高
山上气温低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开”,也有“高处不胜寒”,这说明气温 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
①一天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什么时候气 温最高?什么时候气温最低?
②什么是气温日较差?
③一年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什么时候大 陆气温最高?什么时候大陆气温最低? 海洋呢?
④什么是气温年较差?
☺ 期待你的精彩展示!
请你来完形填空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变化
年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午后__2__时 陆地__7__月 陆地__1__月 海洋__8__月 海洋__2__月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06b2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1.png)
2.气温最低值是多少? 出现在什么时间?
气温的年变化
01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受太阳辐射和地形等 因素的影响,每年气 温也会出现最高值和 最低值,简称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
02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之差,称为气温年较 差。
03
年较差的大小与影响 因素
年较差的大小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其中最 主要的因素是纬度、 地形、海陆分布、季 节等。
说一说: 我们所处的地方,气温有什么特点?
气温的日变化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受太阳辐射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每天气温会出现最高值和最 低值,简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观察
请读出图中4个时刻的 气温值。
怎样求出日平均
气温? (8+16+12+4)÷4=10℃
气温日较差: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
在北京时间_8_时、 _1_4 时、_2_0时、_2_时。
气温/℃绘制气温曲线图
25 20 15
1.在坐标图的相应位 置,逐月用点标出 气温值;
10
2.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
5
连接起来。
0
-5
-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2.读图3.15,完成下列要求。 (1)读出最热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读出最冷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4)估算该地的年平均气温。
1.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 出现在几月?
陆地:7月最高;海洋:8月最高。
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 出现在几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 初中地理课件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 初中地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226b3108a1284ac95043ee.png)
天闻数媒
三、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再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 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天闻数媒
影响因素: 1.纬度:世界气温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度 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高,海洋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低。 3.地形: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 升高100米,下降0.6°。
日平均气温 ( 70C+ 150C+120C+ 40C)/4=9.50C
=
天闻数媒
二、气温的变化
天闻数媒
一天中最高气温 和最低气温出现 在什么时候?
8时: 70C 14时:150C 20时:120C 2时: 40C
气温日较差 =最高值—最低值 天闻数媒
北半球 南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7月
பைடு நூலகம்
1月
1月
7月
天闻数媒
•年平均气温怎么计算?
一年中十二个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
该月每天的日均温之 和除以该月的天数
•气温年较差 =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天闻数媒
课堂练习
1.陆地每天最高气温值一般出现在什么时 候?最低气温值又出现在什么时候?
2.北京某日最 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18℃, 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天闻数媒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天闻数媒
一、气温和气温的测定
思考: 1.什么是气温?用什么符号表示? 怎样读? 2.气温用什么来测量?
天闻数媒
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 用温度计测定, 用“0C”来表示, 对气温观测,一天
要进行4次:8时、14时、 20时、2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等温线是反映某地气温变化的曲线 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气温变化小 C.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并不一定相等 D.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达标检测
知能 化
2.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C )
A.世界气温分布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B.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C.同纬度地带,夏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D.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等温线平直,大致 与纬线平行
2.阅读等温线图的三大步骤:
(1)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_______________ ;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_______________ ;
(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_______________ 。
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低温中心
A B1
气温 布
等温线密 集,气温 差异大。
等温线沿东 西方向延伸, 南北方向存 在气温差异。
高纬度地区
知识 合
低从赤道纬向两极度,气温逐地渐降低区。 直射和斜射
高纬度地区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气温分布规律1: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知识 合
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密集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气温分布规律2:北半球温差比南半球大。
低温中心
知识 合
3℃ 每上升100 米,气温降 低约0.6 ℃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AB
AB
1月北海半洋球气陆温地高较于多陆,同地纬;度7月地陆区地海气洋温和高陆于地海有洋气。 温差异,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温变化不大。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气温分布规律4: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爱斯基摩人
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原因吗?
4.南半球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较平直的是 ,试说明原因。
海陆热力差异:
知识 合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AB
AB
1月海洋气温高于陆地;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海陆热力差异:
知识 合
地理课堂,下节更精彩!
B2
等温线稀
C
疏,气温 差异小。
自学释疑:
气温 布
请阅读课本第55页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气温分布的表示方法:
(1)通常用_等__温__线__图___来表示气温的_水__平__分布。
(2)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相__等__。
2.阅读等温线图的三大步骤:
(1)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_气__温__递__变__的__方__向__ ;
气温的分布 执教者:张英
气温 布
课程1 标准
阅读世界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1、通过复习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并结合P55 等温线模型图,归纳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进而 总结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学习目标
2、通过同桌互助,阅读P5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 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以及气温与海拔的 关系。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_气__温__差__异__的__大__小__ ;
(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__低__温__中__心__的__分__布_ 。
慧眼识图
气温分布
库
赤道0°
1.观察等温线延伸方向,说出从赤道向两极,世界年平均 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2.观察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疏密程度有什么差别? 3.请判断该图中所闪烁的闭合区域属于什么中心。
达标检测
知能 化
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与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B
A
(1)图1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热带(填
温度带)范围大体一致。
(2)图1中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南极 洲。 (3)读图2可知,位于同纬度的A、B两点,夏季 B 气温 高, A 气温低。受 海陆 因素影响。
3、通过小组合作,阅读P57世界1月、7月平均 6 气温的分布图,说出世界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以及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的差异。
温故知新—等高线图
1.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在同一
条等高线上,各点的 海拔 都相等;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 陡 , 稀疏的地方,坡度 缓 ;
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叫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图
合作探究
知识 移
请同学们阅读世界1月、7月气温分布图,思考下面问题。
AB
AB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2.1月和7月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等温线
的疏密程度有什么差异?
3.图中位于北半球同纬度的A、B两点,A为海洋,B为陆地。1月哪
同
生活 接
样
的
夏
天
不一样的感觉!
课堂小结 简化 升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1.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纬度因素
2.北半球温差比南半球大.
3.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 于海洋,冬季相反.
海陆因素
4.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 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
地形因素
达标检测
知能 化
上,等高距 相等 (相等、不相等)。 4.等高线呈封闭状,中间高四周低的为 山峰 ,四周高 中间低的为 盆地 。
自学释疑:
气温 布
请阅读课本第55页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气温分布的表示方法:
(1)通常用__________来表示气温的_____分布。
(2)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
地理七年级上学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二)
气温的分布 执教者:张英
“五一黄金周”,《奔跑吧,兄弟》的成员分别 要去图中A、B、C三地去做节目,请你帮助他们挑 选出合适的衣物。
C A
B
地理七年级上学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二)
21℃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气温分布规律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 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
越算越明白
及时 固
1520米,气温?山顶 24℃
28.8 —
1520 — 720
100
X 0.6
=24 ℃
720米,气温28.8 ℃
图3.18 气温的垂直变化
“一山有四季” 生活 接
“一山有四季” 生活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