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_熊成东
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_熊成东
![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_熊成东](https://img.taocdn.com/s3/m/46ffca76168884868762d6f3.png)
( 16)
PEG— O H+ ( CH3 CO ) 2O+ C H3 SO CH3
PEG— O C H2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 17)
2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的制备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可以用作具有特定功能段的不同物质的交联剂 [36 ]。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 的制备一般是以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为原料 ,由于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末端两个功能基相同 ,是等 活性的 ,因而制备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存在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产物的纯化分离有相当大的难度。 到目前为止 ,有文字报道的制备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的方法还不多。
应 ,然后用碱液处理 ,也使 P EG羧基化 (式 15):
· 42·
高 分 子 通 报
2000年 3月
1.
-
Na+ , T HF
PEG— O H+ Br CH2 CO2 Et
2. O H-
PEG— O C H2 CO2 H
( 15)
萘钠的主要作用是使 P EG形成醇盐 ,从而提高其反应性。
P EG—
Cl
1. NaN3, DMF 2. H2 , Pd / C, EtO H
PEG— N H2
( 9)
1. 3 聚乙二醇的酯化
聚乙二醇酯有广泛的用途 ,如在生物医用材料中 ,可用做药物载体 [23 ]; 在多肽的合成中 ,也有 很大应用 [24~ 25 ]。 合成聚乙二醇酯 ,一般采用的是醇酯化的常规方法 ,如聚乙二醇和酰氯 ,羧酸反应
1 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及其制备
1. 1 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 ( PEG— OTs)的制备 对甲苯磺酸酯基 (— O Ts)是一个很好的离去基团 ,因此 PEG— O T s经常用作制备其它 P EG
生物分子化学修饰用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生物分子化学修饰用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5bff12227916888486d78b.png)
1 聚 乙 电性 、 构 和端 基 等 的不 同 , 乙 二 醇 衍 生 物 可有 不 同 的分 类 方 法 。 结 聚
1 1 按 活 化 方 式 的 分 类 .
按 照 活 化 方 式 的 不 同 分 为 同端 基 遥 爪 聚 乙 二 醇 和 异 端 基 遥 爪 聚 乙 二 醇 。 将 P G两 端 的 羟 E 基 用 不 同 的基 团取 代 , 到异 端 基 遥 爪 聚 乙 二 醇 , 果 两 端 的 取 代 基 团 均 为 活 性 基 团 , 称 为 异 端 得 如 则 双 功 能基 遥 爪 聚 乙 二 醇 ; 果 两 个 取 代 基 团 中 一 个 为 不 活 泼 或 者 惰 性 基 团 , 外 一 个 为 活 泼 基 团 , 如 另
12 . 按 端 基 的 电 性 分 类
根 据 端 基 电性 的 不 同 , 乙 二 醇 衍 生 物 可 以分 为 亲 电 和 亲 核 两 大 类 。 亲 电类 聚 乙二 醇 衍 生 聚 物 比较 常 用 , 类 也 很 多 , s — P G( E ucnm dl u c ae , C P G S cii iy etr f a— 种 如 s E P G S cii i ci t) S M— E ( u c m dl s r yS n n e oe
作 者 简 介 : 忠 义 (9 6年 一) 博 士 , 教 授 , 究 方 向 : 与 蛋 白质 工 程 姜 16 , 副 研 酶
维普资讯
第 l 期
高
分
子
通
报
3 5
则 称 为 异 端 单 功 能 基 遥 爪 聚 乙二 醇 。 由 于 P G 两端 同时 活 化 不 但 要 消 耗 较 多 的 活 化 试 剂 , 且 在 E 而 化 学 修 饰 过 程 中容 易 发 生 交 联 , 些 情 况 下 还 不 得 不 加 入 其 它 化 合 物 来 阻 止 或 抑 制 交 联 反 应 的 发 有 生 , 以 同端 基 遥 爪 聚 乙 二 醇 目前 已经 很 少 使 用 。 异 端 双 功 能 基 遥 爪 聚 乙 二醇 较 难 合 成 , 且 在 用 所 并 于 化 学 修 饰 时 也 会 象 同端 基 遥 爪 聚 二 醇 那 样 发 生 不 期 望 的 交 联 反 应 , 此 , 际应 用 也 较 少 。 相 比 因 实 之 下 , 端 单 功 能 基 遥 爪 聚 乙 二 醇 由于 容 易 合 成 , 少 或 不 发 生交 联 反 应 而 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异 很
聚乙二醇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紫杉醇的修饰
![聚乙二醇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紫杉醇的修饰](https://img.taocdn.com/s3/m/b87a32f46294dd88d0d26bcc.png)
获得了具有特殊连接臂的 PEG 化紫杉醇。PEG 化紫杉醇水溶性较天然紫杉醇提高了约 1 000 臂将 PEG 连接到紫杉醇上, 7 和 SGC7901 等肿瘤细胞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倍, 且对 MCF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研究结果显示: PEG 氨基酸衍 并保留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此类 PEG 氨基酸衍生物可以用于设计 生物对紫杉醇的化学修饰能够显著提高紫杉醇的水溶性, 具有特殊连接臂的紫杉醇前药 。 关键词 紫杉醇; PEG 化; 聚乙二醇氨基酸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R914. 4 ; R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5048 ( 2011 ) 01 - 0078 - 05 中图分类号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No. 30772679) and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 863 Program) ( No. 2007AA02Z101)
Modification of Taxol with amino acids derivative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TIAN Hong,JIN Yuhao,CHEN Yangjian,GAO Xiangdong,YAO Wenbing *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
第1 期
田
浤等: 聚乙二醇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紫杉醇的修饰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催化合成苯并呋咱_N_氧化物的研究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催化合成苯并呋咱_N_氧化物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082f31bc5da50e2524d7fdf.png)
精细化工与催化收稿日期:2005206212 作者简介:范磊刚(1958-),男,山西省洪洞人,西安文理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和化学工程研究。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催化合成苯并呋咱2N 2氧化物的研究范磊刚,杨晓慧(西安文理学院化学系,陕西西安710065)摘 要:研究了在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烷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介质中,用NaOCl 氧化邻硝基苯胺合成苯并呋咱2N 2氧化物的反应过程,揭示了在合成反应中,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不仅可作为溶剂,还可替代碱金属氢氧化物,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
苯并呋咱2N 2氧化物合成反应是以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为溶剂和催化剂,在邻硝基苯胺溶液中滴加理论用量111~115倍的次氯酸钠水溶液进行反应,合成温度为25~55℃,产物最高收率为98%。
实验还表明,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稳定性好、次氯酸钠用量较小、反应温度适宜、时间短、条件缓和、产物收率和纯度高。
关键词:苯并呋咱2N 2氧化物合成;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催化氧化中图分类号:O632.31;O6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143(2005)1220043205Synthesis of benzof uroxan in the medium of polyethyleneglycol and its derivativesFA N L ei 2gang ,YA N G Xiao 2hui(Department of Chemistry ,Xi ’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 ’an 710065,China )Abstract :Benzofuroxan is synthesized by oxidation of 22nitroaniline with alkali metal hypochlorites in the medium of polyethylene glycol or its derivatives ,such as polyethylene glycol alkyl ether ,polyethy 2lene glycol alkylphenyl ether ,both as the solvents and as the catalysts instead of alkali metal hydrates.Synthesis of benzofuroxan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 :stirring ,25-55℃,drop 2ping 1.1- 1.5times of theoretical amount of aqueous NaClO to mixture of 22nitroaniline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or its derivatives.benzofuroxan yield of up to 98%wa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its derivatives had good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catalytic behavior ,with less NaClO consumption ,moderate reaction temperature ,short reaction time ,mild reaction con 2dition and high purity and yield of benzofuroxan.K ey w ords :benzofuroxan synthesis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ethylene glycol alkyl ether ;polyethylene glycol alkylphenyl ether ;catalytic oxidationC LC number :O632.31;O643.3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1143(2005)1220043205 自从20世纪60年代苯并呋咱2N 2氧化物(ben 2zofuroxan ,BFO )的化学结构确定以来,人们对BFO 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性质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
修饰脂质体的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修饰脂质体的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b8f27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8.png)
修饰脂质体的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研究进展l8?药学学报ActaPharmaceuticaSinica2008,43(1):18—22修饰脂质体的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徐缓,邓意辉,陈大为(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可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传统的长循环材料由于连接聚乙二醇与脂质的化学键太稳定,导致脂质体内容物释放延迟而影响药效.近年来提出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概念,该类衍生物具有可以在人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断裂的性质,能够延长脂质体体内循环时间,在到达靶部位后由于聚乙二醇已经从脂质体表面脱落,脂质体可以与病变细胞结合,从而将药物送入细胞.本文综述了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种类,断裂类型,在脂质体中的应用概况及在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关键词: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脂质体;断裂中图分类号:R9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3—4870(2008)01一O018—05RecentadvancesinthestudyofcleavablePEG-lipid derivativesmodifyingliposomesXUHuan,DENGYi—hui,CHENDa—wei (SchoolofPharmac),ShenyangPharmaceuticalUaiversit~,Shenyang1100 16,China)Abstract:Polyethyleneglycol(PEG)lipidderivativescouldincreasethestabi lityofliposomesinvivo andvitroandprolongthecirculationtimeofliposomesinvivo.However.thech emicalbondbetween PEGandlipidwasSOstablethatliposomesmodifiedwithtraditionalPEG—li pidderivativescouldnotrelease theircontentsattargetedtissueimmediatelyandthepharmacodynamiceffect wasreduced.TheconceptofcleavablePEG??lipidwasraisedinrecentyearsandthesePEG??lipidderivati vescouldbreakunderphysiologicalorpathologicalcondition.ThecleavablePEG—lipidderivativ escouldprolongthecirculationtimeofliposomes,andafterarrivingattargetedlocation,PEGfragmenthadcle avedfromthesurfaceofliposomes,SOliposomescouldbindwithpathologicalcellsandreleaseconte ntsintocells.Removalofthe protectivepolymerlayerisnecessaryoncetheliposomeclosetothetumourtoallowtofuSeandreleasedrug.Attemptshavebeenmadetoincreasethecirculationtimeandreconstitut ethecellularaffinityof liposomesbyincorporatingPEG—lipidderivatives.Thisreviewfocusedont hekindsofcleavablePEG?lipidderivatives,typesofcleavage,theapplicationfeaturetoliposomesandtheadv antagesandlocalizations.Keywords:PEG?lipidderivative;liposome;cleavage脂质体作为一种被动靶向制剂应用于药物的递送时,由于血浆中调理素的识别作用,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RES)摄取,而与其他癌变组织,器官特异性结合的几率降低.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研究人员将具有亲水片段的脂质衍生物插入脂质体的双分子层收稿13期:2007-08-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694)通讯作者Tel/Fax:86—24—23986316,E-mail:dds一666~**************中,增加脂质体表面的亲水性及空间位阻,达到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增加脂质体在肿瘤组织或器官的聚集,应用最多的是聚乙二醇脂质(PEG.1ipid)衍生物.传统的PEG—lipid衍生物如聚乙二醇一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DSPE)¨,聚乙二醇一磷脂酰乙醇胺(PEG—PE)和聚乙二醇一胆固醇(PEG.CHOL).等都应用于延长脂质体体内循环时间.但传统的长循环材料具有体内不易降解的特性,可徐缓等:修饰脂质体的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能会在脂质体到达靶部位时由于PEG链仍附着于脂质体表面导致脂质体内容物释放的延迟而影响药效.已有研究者希望通过改变PEG与脂质体之间的化学键,利用人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使PEG链在循环过程中或到达靶部位后从脂质体表面脱落,提高脂质体所携载的药物进入细胞的数量.本文介绍了修饰脂质体的可断裂PEG脂质衍生物的研究进展.1传统的长循环PEG—lipid与可断裂PEG—lipid的结构区别PEG.1ipid中的脂溶性片段多为磷脂类和胆固醇类.从两种具有代表性的PEG.1ipid的结构式(图1)可以看出,在PEG与胆固醇及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之间的化学键分别为醚键和酰胺键.这两种化学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体内不易降解,因此PEG层不易从脂质体表面脱离,从而阻碍脂质体与靶细胞相互作用,抑制靶细胞对脂质体的内吞和摄取作用.....CH30(CH2CH20)45C一HbFigure1StructureofmPEG2000?CHOL(a)andmPEG2000?DSPE(b)与传统长循环材料不同,当可断裂PEG.1ipid衍生物中连接PEG与脂溶性部分的化学键为乙烯醚键,肽键或二硫键等时,其断裂的方式一般为酸解,酶解,硫解等.Thompson¨利用乙烯醚键连接PEG与脂质片段(图2)后修饰由DOPE组成的酸敏脂质体,乙烯醚键在酸性或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在脂质体膜表面PEG.1ipid的断裂导致该脂质体的去稳定化.Terada等将DOPE的氨基与PEG化的金属蛋白酶(MMP2)作用底物肽——甘氨酸.脯氨酸一亮氨酸一甘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片段(Gly—Pro—Leu—Gly.Ile.Ala.Gly.Gln)连接,所合成产物(PEG?peptide?DOPE)可以通过MMP2的作用发生断裂.Figure2PEG—lipidderivativelinkedbyvinylether bondZhang等以甘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氨基乙醇(Gly.Phe.Leu.Gly.aminoethano1)片段连接PEG与DSPE(mPEG.GFLG.DSPE),以可酶解的四肽作为断裂的位点,评价其对蛋白水解的敏感性. 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二硫键连接的PEG.1ipid衍生物.在PEG与脂质片断之间引入可断裂的化学键——二硫键(图3),体外实验中通过加入硫解试剂——二硫苏糖醇(DTT)诱导二硫键的断裂使脂质体内容物释放¨”~192.Maeda等…通过二硫键连接聚乙二醇与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PEG.S—S. DOPE),修饰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 DOPE和胆固醇半琥珀酸酯(CHEMS)构成的脂质体,加入还原剂半胱氨酸会使二硫键断裂,脂质体的内化变得相对容易.,纣一e0.~Na...\丌,q7Figure3PEG—lipidderivativelinkedbydisulide linkage2可断裂PEG—lipid在脂质体中的应用2.1二硫键连接的PEG—lipidPEG.S.S.1ipid修饰脂质体的体内外实验结果与常规长循环脂质体相比均显示出显着的优越性,一方面可适当延长脂质体体内循环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脱落PEG链,增加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Kirpotin等研究发现,不加还原剂DTT时,两种长循环材料(PEG?DSPE有或无二硫键连接)修饰的酸敏脂质体在pH值降低时均未发生膜融合现象,表明可断裂或不可断裂PEG.1ipid衍生物均可阻碍膜融合的发生;当加入DTT后,PEG…SSDSPE脂质体组膜融合增加,而PEG.DSPE脂质体组没有变化;两种PEG衍生物修饰的酸敏脂质体在pH值5.5条件下仅有少量药物释放;当PEG.S.S.DSPE脂质体组加入DTT后,对pH敏感性恢复,药物释放增药学学报ActaPharmaceuticaSinica2008,43(1):18—22 加,说明加入DTT导致可断裂PEG—lipid的PEG链段脱落,不仅能够导致药物的释放增加,还能引起脂质双分子层与细胞膜的混合直至融合.有趣的是,脂质混合(1ipidmixing)的滞后时问(10min)比药物释放的滞后时间(30min)短,表明释放在融合后发生.在对二硫键的早期研究中,体外实验一般利用DTT作为硫解试剂.由于DTT并不适用于体内的应用,因此已有研究者应用内源性氨基酸(如半胱氨酸)作为还原剂代替DTT.当二硫键连接的PEG—lipid修饰的脂质体与表皮样癌细胞A431孵育,如果不加半胱氨酸,PEG—S—S—DSPE修饰的脂质体[有或无可透过细胞膜的配体——精氨酸的八聚体(R8)的修饰]几乎不能进入细胞,这是由于PEG链能很好地阻止细胞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当加入半胱氨酸后,PEG—S—S.DSPE修饰的脂质体(有或无R8)进入细胞的量随半胱氨酸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携有R8的脂质体组进入细胞的量显着高于无R8的脂质体组.而不可断裂衍生物PEG—DSPE修饰的脂质体,尽管携有R8且半胱氨酸的加入量已达最大,仍不能进入细胞.由于二硫键在体内会很快断裂,缩短了其修饰的脂质体在体内的循环时间.Zhang等合成了一种改良的二硫键修饰的PEG—lipid:通过二硫代三乙醇连接PEG与DSPA(mPEG—DTH—DSPA)(图4),与第1代二硫键相比,第2代可断裂脂质聚合物是通过在结构中包含有保护作用部分的二硫化物,提高了二硫键的体内稳定性.mPEG—s/sUCH.,P/.\入/.,c17H35Figure4Thesecondgenerationdisulidelinkage linkedPEG—lipidderivative最近有将单克隆抗体与可断裂PEG—lipid联合应用于脂质体的修饰.将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4Myl0)的单抗偶联于PEG化脂质体,可断裂PEG—lipid的部分为通过二硫键连接的PDP—PEG—PE.与细胞结合的长循环免疫脂质体(SIL)可通过加入还原剂(50mmol?LDTT)得到分离.这种分离对脂质体体外细胞摄取实验的设计十分有利.靶向于B淋巴瘤细胞表面的CDI9抗原决定簇的pH敏感脂质体,增加了阿霉素运送进入靶细胞核的量,与非pH敏感脂质体相比提高了细胞毒性..药效学结果表明,由CDI9抗体和PEG—s—S.DSPE共同修饰的pH敏感脂质体对鼠源的B淋巴瘤细胞的治疗作用优于常规的长循环材料修饰的处方.2.2酸敏感的PEG-lipid一般在富含DOPE的脂质体膜表面低摩尔比值的PEG—lipid断裂,并伴随PEG断裂的副产物从脂质体表面的解吸附,导致脂质体片层结构的去稳定化.如果这一过程在接近pH值较低的肿瘤靶细胞或存在于靶细胞内低pH值的内涵体或溶酶体时发生,DOPE脂质体脱PEG化(dePEGylated)导致的膜融合及内容物的释放会显着增加脂质体携载药物的细胞内递送,酸诱导的脱PEG化途径如图5所示.O-…C—HH20LOll6H33-\.∞H2,17356H33k0UTS1DEINSIDEWaterSO1ublecontentsFigure5Acidcatalyzedhydrolysisreaction当酸敏PEG.1ipid修饰的包封钙黄绿素的脂质体与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孵育后,各种脂质体具有不同的钙黄绿素释放特征.但总体趋势是随着PEG.1ipid含量的增加,钙黄绿素释放量降低;随pH值降低,释放量增加,且随时问延长而增加,说明所合成的PEG—lipid具有在酸环境下脱PEG的特性,且时问和浓度呈依赖性.2.3肽键连接的PEG-lipid一些小肽片段应用于PEG.1ipid的连接,具有合成工艺简单,容易实现等优点.小肽片段在体内很容易被一些内源性物质降解,达到脱掉PEG链段的目的.当PEG—peptide—DOPE插入半乳糖基化的脂质体(Ga1.PEG—PD—liposomes)中时,半乳糖配体被PEG链覆盖,在PEG链产生的空问位阻作用下使该脂质体不能被正常肝细胞所摄取;但在原发性肝癌细胞分泌的高浓度间质金属蛋白酶(hMMP2)条件下,肽键断裂,PEG脱落,露出半乳糖配体,脂质体徐绥等:修饰脂质体的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牛物的研究进展靶向于病变的肝实质性细胞,即肝癌细胞.当以不同浓度的人hMMP2(1,5,10Ixg?mL)预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后,细胞摄取的Gal—PEG—PD—liposornes具有hMMP2浓度依赖性,即随着hMMP2浓度的增加,PEG脱落量增加,导致细胞摄取增加.腹膜巨噬细胞对该PEG衍生物修饰的脂质体的摄取大大降低并且在血清中粒径保持24h不变,说明其可以在血清MMP2浓度条件下不断裂而起到保护脂质体的作用.由Zhang等合成的mPEG—GFLG—DSPE四肽连接物与普通二硫键相比则表现出较高的体内稳定性和蛋白水解断裂的敏感性.3应用可断裂PEG—lipid的优势与局限3.1优势在PEG—lipid修饰脂质体的研究中,希望PEG衍生物在脂质体膜表面有适度的附着力,脂质体在血液中有足够的保留时间.循环过程中, PEG衍生物能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逐渐脱离脂质体表面.表面仅含有少量聚乙二醇的脂质体就可以与病变细胞结合,内吞,将药物送入细胞,起到选择性杀伤病变细胞的功效.断裂PEG—lipid正是根据此理念应运而生.在炎症及某些肿瘤组织或局部缺血时常会出现异常酸化的现象,并且细胞内涵体和溶酶体的pH值在5.0以下.当酸敏感的PEG—lipid衍生物修饰的脂质体在到达这些部位时,由于pH值降低引起PEG链断裂,脂质体发生去稳定化而释放药物,实现了在人的病理或生理条件下,既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又不会延迟药物释放的目的.在肽键连接的PEG脂质衍生物中,最吸引人的是MMP2可诱导断裂的PEG—lipid.当脂质体处方中PEG—PD摩尔浓度低于0.1%时,在肝癌患者血清中MMP2浓度约为1Ixg?mL条件下,PEG链会逐渐脱落,减小了Gal—PEG—PD—liposornes的空问位阻效应,妨碍了该脂质体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当PEG—lipid摩尔浓度增加至0.5%和1%时,Ga1.PEG—PD—liposornes在肝癌患者血清中MMP2浓度条件下,与HepG2细胞的结合会明显受到抑制,表明产生了空问位阻效应.因此,不低于0.5%的PEG—PD才能保证避免脂质体被正常肝细胞的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识别,保证提高肝癌细胞的选择性.这一研究基于肝癌患者在病理条件下肝癌细胞分泌的MMP异常增多.由于包含巯基基团的小分子在细胞内的浓度较高,如谷胱甘肽可以还原蛋白质的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形成的二硫键,这种肽的断裂是由细胞内酶(如组织蛋白酶)介导的.因此可以利用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作为DTT在体内的替代物对二硫键的断裂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二硫键在正常生理pH条件下稳定,当与游离细胞提取液(CFE)孵育时3%PEG—S—S—DSPE修饰的DOPE脂质体在CFE(pH 5.5)中释放较迅速和完全;当CFE的pH值为7.4时,DOPE/CHEMS/PEG—S—S—DSPE脂质体的释放速率较慢.说明在CFE中的巯基化合物完全可以使二硫键断裂,从而在酸性条件下恢复脂质体的酸敏性.进一步证明了二硫键修饰的PEG—lipid在体内研究中的实用性.3.2局限一般常规的长循环材料如PEG—DSPE等在处方中的摩尔比为3%~6%能达到延长脂质体在血浆中循环时间的目的,但体内实验研究表明,由二硫键或肽键连接的可断裂长循环材料在处方中的摩尔比为5%时都会在血内迅速消除.当3种可断裂PEG—lipid衍生物的摩尔浓度为10% 或更高时,血中清除速度变慢.这表明制备该类处方时,可能低浓度的PEG脂质衍生物并不能起到延长循环时问的作用.而在混合的胶束形成前,双分子层开始破坏时,能插入脂质双分子层的PEG—lipid 衍生物的量有一个上限,昕以增加其比例可能技术上有困难.阿霉素在普通酸敏脂质体中,当pH值为5.5时几乎瞬时完全释放;尽管加入DTT或纤维蛋白原,可断裂PEG衍生物修饰脂质体的阿霉素释放量还是较低.?’;在Kirpotin等..研究中也发现, PEG—S—S—DSPE修饰的脂质体与DTT孵育4h后内容物的释放才接近于普通酸敏脂质体的释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二硫键或肽的降解动力学的原因.当DOPE/CHEMS脂质体双分子层被2%比例的PEG—lipid修饰时仍能稳定存在,直到DOPE脂质体表面的PEG—lipid减少至2%以下时,该脂质体才会转变为六角晶相并释放内容物.达到此PEG—lipid水平所需要的时问随加入的PEG—lipid的量增加而增加.虽然PEG—lipid摩尔比从2%降低至1%以下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是当起始的浓度为10%或更高时,需要较长的时间.②当断裂后残留于脂质体表面的DSPE摩尔比为2%~3%时,DOPE脂质体向六角晶相的转变不会受到干扰,而当断裂产物的量增加时,则会抑制相转变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PEG与DOPE通过二硫化.氨基甲酸乙酯连接,这样断裂的产物是脂质体的组成部分,不会抑制相转变.22-药学学报ActaPharmaceuticaSinica2008,43(1):18—22 4结语本文对近年来可断裂PEG脂质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该类脂质衍生物具有合成简单,在病理或生理条件下发生降解,能够在延长脂质体体内循环时间的同时发生脱PEG化作用,释放内容物进入靶器官或靶细胞.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有越来越多的可断裂PEG-lipid衍生物被开发出来,存在的局限性也会克服,使其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References[1]LeeRJ,LowPS.Folate—mediatedtumorcelltargetingof liposome—entrappeddoxorubicininvitro[J].Biochim BiophysActa,1995,1233:134—144.[2][3][4][5][6][7][8][9][10]SongL Y,AhkongQF,RongQ,eta1CharacterizationoftheinhibitoryeffectofPEG—lipidconjugatesonthe intracellulardeliveryofplasmidandantisenseDNA mediatedbycationiclipidliposomes[J].Biochim BiophysActa,2002,1558:1—13.WangJP,Y oshieM,KozoT,cta1.Invivoevaluationof doxoruhicincarriedwithlongcirculatingandremote loadingproliposome[J].IntJPharm,2000,203:61—69.A wasthiVD,GarciaD,CoinsBA,eta1.Circulationand biodistributionprofilesoflongcirculatingPEGliposomes ofvarioussizesinrabbits[J].1ntJPharm,2003,253:l2l—l32.AlineVD,Hideki1,KoichiroM.Bindinganduptakeof liposomescontainingapoly(ethyleneglyco1)derivativeof cholesterol(stealthliposomes)bythemacrophagecelllineJ77:influenceofPEGcontentanditsmolecularweight[J].BiochimBiophysActa,1996,1278:19—28. CarrionC,DomingoJC,MadariagaMA.Preparationof long—circulatingjmmun0lip0s0mesusingPEG—cholesterol conjugates:effectofthespacerarmbetweenPEGand cholesterolonliposomalcharacteristics[J].ChemPhys Lipids,2001,113:97—110.IshiwataH,SatobSB,V ertut—DoA,eta1.Cholesterol derivativeofpolyethyleneglycol/inhibitsclathrin—independent,butnotclathrin—dependentendocytosis [J].BiochimBiophysActa,1997,1359:123—135. DrummondDD,ZignaniM,LerouxJC.Currentstatusof pH—sensitiveliposomesindrugdelivery[J].ProgLipid Res,2000,39:409—460.HollandJW,HuiC,CullisPR,eta1.Poly(ethyleneglyco1)一lipidconjugatesregulatethecalcium—induced fusionofliposomescomposedofph0phatidylethan0lamine andph0sphatidylserine[J].Biochemistry,1996,35:26l8—2624.KirpotinD,HongK,MullahN,eta1.Liposomeswith detachablepolymercoatingdestabilizationandfusionof[16][17][18][19][20][21][22]di0leoylph0sphatidylethan0laminevesiclestriggeredbycleavageofsurface—graftedpoly(ethyleneglyco1)[J]. FEBSLett,1996,388:115—118.MaedaT,FujimotoK.Areduction—triggereddeliveryby aliposomalcarrierpossessingmembrane—permeable ligandsandadetachablecoating[J].ColloidsSurfB: Biointerfaces,2006,49:15—21.RuiYJ,WangS,LowPS,eta1.Diplasmenykh0line—folateliposomes:ancfficientvehicleforintracellulardrug delivery[J].JAmChemSoc,1998,120:11213一ll2l8.GerasimovOV,BoomerJA,QuailsMM,eta1.Cytosolic drugdeliveryusingpH-?andlight?-sensitiveliposomes [J].AdvDrugDelRev,1999,38:317—338.ShinJ,ShumP,ThompsonDH.Acid—triggeredrelease viadePEGylationofDOPEliposomescontainingacid—labilevinyletherPEG—lipids[J].JControlRelease, 2003,91:187—200.TeradaT,1waiM,KawakamiS,eta1.NovelPEG—matrix metal10pr0teinase一2cleavablepeptide—lipidcontaining galactosylatedliposomes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selectivetargeting[J].JControlRelease,2006,111:333~342.ZhangJX,ZalipskyS,MullahN,eta1.Pharmaco attributesofdioleo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choleste~一lhemisuccinateliposomescontainingdifferenttypesof cleavablelipopolymers[J].PharmacolRes,2004,49:l85一l98.BhavaneR,KarathanasisE,AnnapragadaA V,eta1. Agglomeratedvesicletechnology:anewclassofparticles forcontrolledandmodulatedpulmonarydrugdelivery [J].JControlRelease,2003,93:15—28.MercadalM,DomingoJC,PetrizJ,eta1.Preparationof immun0lip0somesbearingpoly(ethyleneglyco1)~coupled monoclonalantibodylinkedviaacleavabledisulfidebond forexvivoapplications[J].BiochimBiophysActa,2000,1509:299—310.KarathanasisaE,A yyagaricAL,BhavanebR,eta1. Preparationofinvivocleavableagglomeratedliposomes suitableformodulatedpulmonarydrugdelivery[J].J ControlRelease,2005,103:159—175.IshidaT,KirchmeierMJ,MoaseaEH,eta1.Targeted deliveryandtriggeredreleaseofliposomaldoxorubicin enhancescytotoxicityagainsthumanBlymphomacells 『J].JControlRelease,2001,1515:144—158.ZalipskyS,HansenCB,OaksJM,eta1.Evaluationof bloodclearanceratesandbiodistributionofpoly(2一oxazoline)一graftedliposomes[J].JPharmSci,1996, 85:133—137.ThomasL,AndresenAB,SimonSJ,eta1.Advanced strategiesinliposomalcancertherapy:problemsand prospectsofactiveandtumorspecificdrugrelease[J]. ProgLipidRes,2005.44:68—97.]J1J]J1J]J¨rlrlrlrlrl。
吡硫醇聚乙二醇前药的合成与表征【文库论文】
![吡硫醇聚乙二醇前药的合成与表征【文库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ad81cd0912a216157929b8.png)
吡硫醇聚乙二醇前药的合成与表征【文库论文】吡硫醇聚乙二醇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作者:张围宇,王红,蔡波涛,胡春【摘要】目的合成吡硫醇聚乙二醇前体药物,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体外释放及刺激性试验研究。
方法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4000为原料,与丁二酸酐反应后再与羟基丁二酰亚胺缩合得到活泼酯,最后与吡硫醇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用薄层色谱、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与结合成产物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4000成功地连接到了吡硫论醇上;初步的体外降解及刺激性试验表明该前药具有一定缓释作用,且能显著减小对注射部位及血管的刺激作用。
【关键词】吡硫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前药;结构表征Abstprodrug, and assess its in vitro release and irritation.Methods mPEG4K was first reacted with succinic anhydride, and then pyritcharacterized by TLC,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arget compound showed that mPEG4K was bondedrelease test, and significantly low vascular irritation.Key words:pyritinol; methoxy polyethyleneglycol; prodrug;synthesis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及其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等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和无免疫原性,以及无毒等优点,在前体药物的制备中有越来越多的应用,1-2,。
吡硫醇临床上主要用于脑震荡综合症、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及脑炎后遗症等的头胀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等症状的改善,亦用于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等。
两端带环氧基团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
![两端带环氧基团的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74146e3c43323968011c92f5.png)
江苏化工2000年4月22・研究速报・羟烷基淀粉的研制○袁根福袁丹锋(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化学系,215009)以玉米淀粉和糯米水磨粉两种天然淀粉进行羟烷基改性,采用环氧氯丙烷与环氧丙烷分别进行,方法如下:(1)淀粉与环氧氯丙烷反应。
淀粉50g 均匀分散于80g 无水乙醇中,加氢氧化钠715g ,40℃搅拌2h ,加环氧氯丙烷17g ,继续搅拌12h ,冷至室温,用浓HCl 调p H 值至7,抽滤,80℃干燥415h ,即得产品。
(2)淀粉与环氧丙烷反应。
操作如上,只是将环氧氯丙烷改投环氧丙烷11g ,并在加入前,反应容器中空气必须用氩气赶尽,否则造成爆炸,反应过程中以气袋保护。
结论:改性后吸水性与膨胀性有改善提高。
玉米淀粉比糯米水磨粉改性效果更好;环氧丙烷改性效果优于环氧氯丙烷。
玉米淀粉环氧丙烷改性后可制成水溶性优异的高分子化合物;羟烷基淀粉经丙三醇或三乙醇胺处理后、抗盐析能力提高。
复合酸催化合成尿囊素○蔡照胜开启余(盐城轻工业学校,224001)尿囊素(C 4H 6N 4O 3)在医药、日化产品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其合成方法多种,本研究以乙醛酸与尿素直接合成并对催化剂、反应时间等进行探索。
合成方法:一水乙醛酸714g (0108mol )与蒸馏水30ml 于四颈瓶中完全溶解成透明黄色溶液后加尿素24g (014mol ),全溶后加热至75℃,加计量催化剂,75~80℃,反应一定时间,冷却,析出沉淀过滤得粗品,用水重结晶提纯,105~110℃干燥1~2h ,得精品。
研究采用浓HCl 、磷酸(85%),对甲基苯磺酸等组成多种单酸或复合酸进行催化剂试验,结果以磷酸7ml +对甲基苯磺酸8g 的复合酸为最佳催化剂选择,得率可达46164%,反应时间以6h 为宜。
滤液在适当补加催化剂后可重复使用,仍可有较高得率。
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的合成○路百程(沈阳东北橡胶材料有限公司,110044)本标题物对紫外线吸收范围在260~340nm ,是理想的紫外线吸收剂,且光学稳定性好,对皮肤无刺激,宜于高级化妆品中应用。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制备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4ad42a9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2.png)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是一类常见的聚合物化合物,常用于药物传递、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多种途径。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与其他化合物反应,从而形成衍生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是酸、酐、酰氯等。
具体的反应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化合物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反应。
例如,可以通过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与酸反应来制备酯衍生物。
在酸催化下,酸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衍生物。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合成。
另外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与酐反应来制备酰酯衍生物。
在酸或碱的催化下,酐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反应,生成酰酯衍生物。
这种方法制备的酰酯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适用于药物传递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还可以通过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与酰氯反应来制备酰胺衍生物。
在碱的催化下,酰氯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反应,生成酰胺衍生物。
这种方法制备的酰胺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通过其他化学反应来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例如亲核取代反应、烯烃加成反应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衍生物结构和性质。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首先,它们可以用作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溶解性,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可以用来包裹药物分子,保护其免受生物环境的影响,并延长药物的血液循环时间。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材料。
衍生物中的聚乙二醇链段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如聚合物微球、聚合物膜等。
这些材料在组织工程和细胞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衍生物还可以用于制备功能性材料。
通过引入功能基团或改变聚合物结构,可以赋予衍生物特定的性质和功能,如温度敏感性、光敏性、磁敏性等。
单分散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829
![单分散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829](https://img.taocdn.com/s3/m/6823950a5f0e7cd184253655.png)
单分散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1、单分散康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1.1单分散聚乙二醉的合成方法由于单分散的聚乙二醇在运用广泛且合成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近年来一直颇受业界的重视。
目前以报道的单分散的长链聚乙二醇的合成路线主要有如下两条(Scheme2-1):路线一路线一是使一份子缩乙二醇的末端连接保护基,另一分子缩乙二醇的两个末端羟基均连接活化基团,进行缩合后得到产物。
路线二是将一分自缩乙二醇的两个末端羟基分别连接保护基与活化基团,最后与缩乙二醇直接缩合得到目标产物。
根据己有文献报道,常见的缩乙二醇的羟基活化基团有如下几种:路线一是使一份子缩乙二醇的末端连接保护基,另一分子缩乙二醇的两个末端羟基均连接活化基团,进行缩合后得到产物。
路线二是将一分自缩乙二醇的两个末端羟基分别连接保护基与活化基团,最后与缩乙二醇直接缩合得到目标产物。
根据己有文献报道,常见的缩乙二醇的羟基活化基团有如下几种:1.1.1对甲苯磺酰基为活化基团Kimbrly M30等尝试使用对甲苯磺酰基为活化基团,此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反应杂质较少,原料与产物极性相差很大,容易通过打浆纯化产物;此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碱的用量过大,反应过程中需要控温,大规模生产不够经济(Scheme2-2)。
1.1.2甲烷磺酰基为活化基团Altenbger3尝试使用甲磺酰基为末端轻基的活化基团,此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原料与甲磺酞氯反应迅速;此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较多,只能通过柱层析纯化,且由于该反应的杂质与产物极性相近,即使通过柱层析纯化其产物纯度也无法让人满意,此外甲磺酰氯的购买较为困难,这也限制了此方法在工业生产的应用(Scheme2-3)。
1.1.3卤素为活化基团Budern32等人尝试使用氯为末端羟基的活化基团,此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原料价格低廉;该方法的主要缺点为SOCI2酸性较强,反应杂质较多,且只能通过柱层析纯化产物,大规模生产较为困难(Scheme 2-4)根据己有文献报道,常见的缩乙二醇的轻基活化基团有如下几种:1.1.4三甲基苯基为保护基团F M.Manger33等尝试用三苯基甲基保护末端羟基,此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三苯基甲基脱除较为容易,反应条件也较为温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要不断用三乙胺将氯化氢除去。
Kern等人 [30]用 P EG 和水杨酸在二氯甲烷 , N , N -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 ( DCC) , 4-二甲氨基吡
啶 ( DM AP)中脱水得到聚乙二醇水杨酸酯 (式 11):
OH
OH
PEG— O H+
CO 2 H C H2C l2, DCC P EG O2 C
De V os 和 Goethals[12 ]设计了另外两条路线来合成聚乙二醇 -对甲苯磺酸酯 ,他们是用丁基锂
作为碱性催化剂 (式 2):
PEG— O H
H3 C H3 C
N
Ts Cl
N
20℃
5℃ C4 H9 Li
PEG— O Ts ( 90% )
( 2)
PEG— O Li
20℃
Zalipsky 和 Ba rany[37 ]曾经合成过 PEG的 k-氨基酸 ,合成路线如下 (式 18):
SOC l2 /C5 H5 N
OCN C H2 CO2 Et
1. NaN3 /DM F
PEG( O H) 2
C6 H5C H3
PEG( Cl ) ( O H)
Et3N / C H2 Cl2
PEG( Cl ) ( O CON HCH2 CO2 Et) ( 92% )
( 13)
O
另外 , Joha nsson等人 使 [16 ] PEG 和二元酸的一个羧基成酯 ,保留了另一个羧基 ,从而在 P EG
链端引入了羧基 (式 14):
PEG— O H+
HO2
C(
C
H2) 7
CO2
H
C6 H5 N DCC
PEG— O 2C( CH2) 7 CO 2 H
( 14)
Geckeler[ 33] , Ro yer[34 ] , Fradet[35 ]等人用 PEG和溴代乙酸乙酯在萘钠和四氢呋喃 ( T HF)中反
2. HO- / H2O
PEG( N3 ) ( O CO N HC H2 CO2 H) ( 97% )
N3 ( CH2 CH2 O )n CO N HCH2 CO 2 H ( 49% )
H2 , Pd / C Et OH
H2 N ( C H2 C H2 O )n CON HCH2 CO2 H ( 92% )
CO N- K+ , DM F
PEG— O Ts
CO H2N— N H2, EtO H
PEG— N H2
( 7)
但是这种方法会产生链的断裂。
第 1期
高 分 子 通 报
· 41·
Ha rris等 [22 ]用聚乙二醇醛 ( P EG— O C H2 C HO )和醋酸铵反应也制得了 PEG— N H2 (式 8):
P EG—
Cl
1. NaN3, DMF 2. H2 , Pd / C, EtO H
PEG— N H2
( 9)
1. 3 聚乙二醇的酯化
聚乙二醇酯有广泛的用途 ,如在生物医用材料中 ,可用做药物载体 [23 ]; 在多肽的合成中 ,也有 很大应用 [24~ 25 ]。 合成聚乙二醇酯 ,一般采用的是醇酯化的常规方法 ,如聚乙二醇和酰氯 ,羧酸反应
( Boc) 2O DM F
PEG— Br
( 6)
尽管方法 ( 4)转化率很高 ,但要用到气态氨 ,需在高压釜中反应。 相比较而言 ,方法 ( 5)更方便 ,
但因己二胺具有双功能基 ,在反应过程中 ,容易引起 P EG 链之间的交接 [19 ]。
Mut ter, Geckeler 和 Ci uf farin[10, 20, 21 ]用经典的盖布瑞尔合成法得到了 P EG— N H2 (式 7):
第 1期
高 分 子 通 报
· 39·
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熊成东* * , 王亚辉 , 袁明龙 , 邓先模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成都 , 610041)
摘要: 功能化聚醚尤其是功能化聚乙二醇衍生物 ,如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胺基聚乙二醇、羧 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 -聚酯及聚乙二醇 -聚氨基酸共聚物等 在有机合成、多肽合成、高分子合成、药 物的缓释控释、靶向施药 等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它已成为 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 述了近年来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乙二醇 ; 衍生物 ;合成
引言
聚乙二醇 ( P EG)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聚醚高分子化合物 ,它可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化工 等众多领域。 PEG能够溶解于水和许多溶剂中 ,且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在体内能溶于 组织液中 ,能被机体迅速排除体外而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1~ 4] ,更难得的是 ,当把 PEG和其它分子 偶合时 ,它的许多优良性质也会随之转移到结合物中 [5~ 9 ]。 因此 ,它在医学上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 重视 ,并得到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 FDA)的认可。 在药物工业中聚乙二醇可用作药物辅料以 提高药物的各种性能 ,如分散性、成膜性、润滑性、缓释性等。在新型生物材料的合成和改性中 ,聚乙 二醇作为材料的一部分 ,将赋予材料新的特性和功能 ,如亲水性、柔性、抗凝血性、抗巨噬细胞吞噬 性等。 在聚乙二醇的应用中 ,端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端基的聚乙二醇具有不同的用途。 在实 际应用中聚乙二醇高分子链端不仅仅局限于带端羟基 ,其它反应性更强的功能化基团 ,如对甲苯磺 酸酯基、氨基、羧基、醛基等亦可被引入到聚乙二醇链的两端。这些功能化基团的引入扩大了聚乙二 醇的应用范围 ,使它在有机合成、多肽合成、高分子合成及药物的缓释控释、靶向施药等多方面均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关合成及应用的报道日益增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聚乙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 应用的研究进展。
PEG— Br+
EtO H H2N ( CH2) 6N H2
PEG— N H( C H2) 6N H2
( 5)
P EG— Br可用 PEG和亚硫酰二溴 ( SO Br2 )在甲苯和三乙胺中反应得到 [17~ 18 ] (式 6):
PEG— O H+
C6 H5 C H3
SO Br2
Et3N
应 ,然后用碱液处理 ,也使 P EG羧基化 (式 15):
· 42·
高 分 子 通 报
2000年 3月
1.
-
Na+ , T HF
PEG— O H+ Br CH2 CO2 Et
2. O H-
PEG— O C H2 CO2 H
( 15)
萘钠的主要作用是使 P EG形成醇盐 ,从而提高其反应性。
( 16)
PEG— O H+ ( CH3 CO ) 2O+ C H3 SO CH3
PEG— O C H2 C HO
( 17)
2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的制备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可以用作具有特定功能段的不同物质的交联剂 [36 ]。 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 的制备一般是以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为原料 ,由于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末端两个功能基相同 ,是等 活性的 ,因而制备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存在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产物的纯化分离有相当大的难度。 到目前为止 ,有文字报道的制备异端基遥爪聚乙二醇的方法还不多。
1 同端基遥爪聚乙二醇及其制备
1. 1 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酸酯 ( PEG— OTs)的制备 对甲苯磺酸酯基 (— O Ts)是一个很好的离去基团 ,因此 PEG— O T s经常用作制备其它 P EG
作者简介: 熊成东 研究员 ,高分 子室主任 , 1962年 2月生 , 1982年毕业于 四川大学 化学系 , 1990年在中 国科学院 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 从 1988年开始从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的 合成 ;药物控制释放 ;骨组织工程。 1995年访问英国 N ot ting ham 大学开展了长循环靶向纳米微球控制释放的研究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29874033; * * 通讯联系人。
等。
Glass[26 ] , Johansso n[27 ]等都曾报道过用 P EG 和酰氯反应 ,使 PEG酯化 (式 10):
PEG— O H+
CH3 ( CH2 ) 14CO Cl
Et3N C6 H5 CH3
P EG— O 2C( CH2) 14 C H3
( 10)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氯化氢 ,而酸能导致 P EG 链的断裂 [28, 29 ] ,所以在反应进行过程
PEG— O C H2C HO+
CH3O H N H4 O A c Na CN BH3
PEG— N H2
( 8)
利用这种方法醛基可以完全被氨基取代 ,而且不会引起链的断裂。
Zalipsky 曾经报道过一种有效的 PEG— N H2 的合成方法 ,产率为 80% ,产物可以达到完全氨
基化 [17 ] (式 9):
T sCl
Harri s等人 [13 ]用氢化钠作为碱性催化剂 ,在甲苯溶剂中 ,用聚乙二醇和对甲苯磺酰氯反应聚合物链的断裂。
PEG— O H+ Ts Cl Na H PEG— O Ts
( 3)
C6 H6
反应中加入氢化钠使聚乙二醇形成醇钠 ,从而增加其反应性。
PEG— O H+
H2O KM nO4 OH-
PEG— O C H2CO2 H
( 12)
但是利用这种方法极易引起链的断裂。
许多研究工作者都曾报道过用 PEG 和丁二酸酐在合成酯的同时 ,使 PEG 链端引入羧基 [32 ] (式 13):
O
PEG— O H+
O C H2 Cl2 , C6 H5 N P EG— O 2C( CH2) 2CO 2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