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与爆料的用法差异
易错词语辨析
易错词语辨析●颁布公布●颁布:一般用于法令、条律等,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法令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一般使用范围较广,如~新宪法食堂的帐目每月~一次●包含包涵●包含:里面含有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保障保证●保障1)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害。
如~安全~权利。
保证:担保,担保做到●报复抱负●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抱负:远大的志向抱怨报怨抱怨:指因不满而埋怨,如: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报怨指对所有怨恨的人做出反应,现在不常用,常见的似乎只有成语“以德报怨”。
●暴发爆发●暴发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这一点与爆发不会混淆。
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的、具体的现象或事物发作。
爆发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
如:爆发力、爆发战争等。
另外,“爆发”还可特指火山爆发。
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必须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一般作状语,后面往往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学习必须刻苦钻研;“必需”意为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作定语,如:煤铁等是发展工来所必需的原料。
●变换变幻●变幻意为不规则的改变,即变换的方式或内容很不固定,如:风云变幻、变幻莫测。
变换意为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其过程或结果一般是具体的,甚至是可以看见的,如:变换位置,变换手法。
●辨别鉴别●辨别:辨识区别。
鉴别:分析比较,鉴定识别。
如:~古画,~矿石●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表扬表彰●表扬: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表彰:表扬伟大功绩、壮烈事迹。
高考近义词辨析
1.爱恋:接恋人、故土等。
爱怜:后接晚辈、小动物等。
2.颁布:公布或者发布(法令、条例)。
发布:上级对下级发布或者授予奖项等。
3.包含:里面含有。
包涵:客套话,请求原谅。
饱含:充分具有。
4.抱怨:诉说心中的不满。
报怨:报复仇怨。
5.爆发: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从一个点往外延伸)暴发:侧重突发性。
如洪水、传染病等。
6.必须:副词,只能作状语,修饰动词。
必需:一定需要。
动词。
7.变换:具体事物。
变幻:抽象事物。
如风云变幻。
8.不齿:轻视,瞧不起。
不耻:不以为耻,不要脸。
9.猖狂:用于人的行为。
猖獗:不限于人。
10.场所:提供活动的处所、地方。
场合:一定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后者包含前者。
11.呈现:具体的事物显露出。
浮现:抽象的事物。
如往事、感情等。
12.充足:数量多。
充实:内容丰富。
13.传诵:诵读(诗文)。
传颂:歌颂(事迹)。
14.纯朴:指人纯真,生活朴素。
淳朴:性格、风俗等醇厚朴实。
15.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
窜改:改动文字。
16.诞生:动词,指人出生。
诞辰:名词。
生日。
17.淡泊:不追求名利。
淡薄:关系或印象冷淡。
18.定金:具有法律效率,一般不退。
订金:不具有法律效率,可以退。
19.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催促。
20.遏制:极力制止或控制。
遏止:极力阻止。
21.法制:名词,法令制度。
法治:以法治理。
区别“人治”。
22.反应:名词。
反映:动词。
23.分辨:用眼睛区分。
分辩:用语言辩解。
24.伏法:被枪决。
服法:服从法律或者药物的吃法。
25.抚养:长辈对晚辈。
扶养:平辈或者晚辈对长辈。
26.搁浅:船只进入浅滩。
搁置:放置起来,停止进行。
27.工夫:时间。
功夫:武术本领。
28.沟通:褒义。
贬义:贬义。
29.故居:名人。
旧居:也可用于一般人。
30.贯穿:具体的事物。
贯串:抽象的。
31.灌注:把液体灌进某个地方。
也比喻心血、精力集中投入到某事业。
贯注:精神、精力等集中。
32.国事:国家的事物性事情。
英语口语:“爆料,报料”用英语怎么说
英语口语:“爆料,报料”用英语怎么说我们对英语“新知”的获得,我喜欢主张的学习方式,是应该基于首先有英语体验的基础上。
我们不赞成那种总是在没有任何英语体验为先的前提下直接用中文某某英语怎么说告诉你英语答案,有的人直接从中文里得到答案还算好,但一到英语体验中去读英语心里就发怵。
我们不反对适当用绕开英语体验的“某某某用英语怎么说?”的方式“学”英语。
这样做一开始你没有错。
有错的是你永远都是这么做。
我们先看英语,再解决“爆料用英语怎么说?”问题:1. An unidentified assailant attacked the two men in their 20s before fleeing on foo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Keller Street parking garage, leaving a trail of blood, Lt. Tim Lyons said. Police tracked the blood drops up Telephone Alley to Washington Street and into the garage, where the trail stopped, Lyons said.A tipster reported hearing a car drive away at a “high rate of speed” around the time of the incident, Lyons said. Descriptions of the suspect and a potentially associated vehicle were not available.读到A tipster reported hearing a car时,你从英语体验中知道了:哦,原来tipster就是我们中文的“爆料,报料”的意思。
行政公文常用词语解释
行政公文常用词语释义A【案卷】就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
【按期】、【按时】都是依照规定期限或时限的意思。
【按语】就是发文单位批转的或转发的公务文书所做的说明或提示。
B【颁布】就是公布、多用于公布重要的法律、规定、条例、命令等。
【颁发】就是“发布”或“授予”的意思,多用于领导机关发布重要文件或向有关单位或人员授奖。
【报请】就是“用书面报告请示”,多用于将某一事项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并请求批复时。
【报经】就是上报并已经过的意思。
【备案】就是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
【比照】就是按照已有的同一类型的作法或同一范畴的制度对比处理。
【不日】就是“不久、不几天”的意思。
【不宜】就是不适宜。
【不予】就是不准或不给的意思。
C【参照】就是参考并仿照的意思。
【参酌】就是参考实际情况,加以斟酌。
【草拟】就是指文件的起草撰拟。
【查收】就是检查后收下。
【查照】就是提请对方注意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办事。
【查复】就是核查后作出答复。
【呈报】就是用公文报告上级。
【呈请】就是用公文请求或请求。
【承蒙】就是" 受到" 的雅语。
【此复】就是这样答复的意思,多用于批复或函复的结尾处。
【此令】就是这样命令的意思,多用于命令的结尾处。
【存查】就是保存起来,以备查考。
【存档】就是把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资料归人档案,留供以后查考。
D【当否】就是是不是恰当合适。
【当即】就是当时、立即的意思。
【度】是量词,表示“次”的意思,如“一度”、“再度”等。
E【讹误】就是指文字上的错误。
F【发布】就是宣布(命令、指示等)。
【凡】就是“凡是”的意思。
【反之】就是与此相反的意思。
【复核】就是复查核对的意思。
【附件】就是指随同主要文件一同制定的文件,是随同主要文件发出的有关文件或物品。
G【该】为第三人称,就是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
【概】在公文中有两种解释:(1) 就是大略、大概的意思。
(2) 就是“一律”的意思。
2017陕西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备考知识点: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易混淆词语辨析在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属于必考题型。
现将2017陕西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备考知识点:易混淆词语辨析(一)详情公布如下
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易混淆词语辨析又称为同义词辨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经常以逻辑填空的形式出现,且占比较重,因此本文选取十组极易混淆的词进行比较。
1.【篡改·窜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
“窜改”指改动文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不含贬义,如“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
“篡改”指把正确的东西强行或暗中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2.【牟取·谋取】
“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3.【捉摸·琢磨】
“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
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
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4.【法制·法治】
“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的规章制度,名词,如“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
“法治”可以指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百姓,处理国事;可以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如“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
5.【废除·废黜】
二者都有取消的意思,但取消的对象不同。
“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如“废除不平等条约”。
“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取消王位或废除特权地位,如“废黜职务”。
爆料制度
医院新闻爆料制度补充规定
1、投稿爆料经审核无异议,具有真实性、可看性、突发性。
新闻爆料可为医院建设、医院文化、新设备技术开展、好人好事等等。
2、爆料方式:
(1)新闻热线电话:……
(2)手机短信在线爆料:……
(3)登陆内网—办公交流,选择相应的版块进行发帖报料,必须是原创首发,转载无效。
(4)同一新闻线索多人报料的,以最先登记报料为准。
报料人须提供姓名、科室、移动电话等身份确认信息,以便认证办理稿酬支付手续。
3、投稿者可自愿参加医院新闻爆料员,新闻爆料员可参加医院爆料投稿季度评比,评比出前三名将有额外奖励。
4、凡向文化中心报料并被采用的,可作为同级别稿件的一半来计算,按季度结算。
5、此规定于2014年9月9日起实行。
只要是身边的新鲜事、稀奇事、不平事、感人事、突发事……有价值的任何新闻线索都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告诉我们,请尽可能详细告知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当事人等相关概况,新闻线索要真实、客观,不得捏造。
初中语文常见词语辨析(带示例)
1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11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新闻发稿中的易错字词
新闻发稿中的易错字词A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黯然"不要写作"暗然"。
B5."按部就班"不要写作"按步就班","按部就班"的"部"指门类。
"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三部曲"的"部"指部分。
6.在表达埋怨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要把"抱怨"写成"报怨"。
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提倡用"报道"。
8."爆发"与"暴发"。
"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
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
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
"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9."辨"与"辩"。
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
如"分辩率"应为"分辨率";"被告辨护律师"应为"被告辩护律师"。
"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初中语文-图书校稿出现频率最高的易错字词(十一)
初中语文-图书校稿出现频率最高的易错字词(十一)101.明与名。
邮政用途的明信片,不要写作名信片;人与人互相介绍身份、联系办法时用的名片,不要写作明片;明星不要写作名星。
102.关于年的写法。
书面语中,年份一般不要简写。
近年流行的一种年份简写法──'99,是从英文出版物引进的,一般限于某项活动标题式的名称中使用,如:'99全国足球比赛。
我公司'99出口较多属于不当用法,应使用我公司1999出口较多。
103.哪里常常错为那里。
那是指示代词,那里指示比较远的处所。
哪是疑问代词,哪里有一个词义是泛指任何处所。
首长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不能写成首长指向那里,我们就打到那里。
104.蓬与篷。
不要把帐篷顶篷遮阳篷中的篷写成蓬。
篷是用竹篾、苇席、布等做成的、张盖在上面遮日光挡风雨的东西;蓬是一种草本植物,引申为散乱。
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也存在,如篮子多以竹篾编成,即使是草编的也不能写为蓝子。
105.青与轻。
年轻力壮年轻人中的轻不要用青;年青有为中的青不要用轻。
106.起用与启用。
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如新船闸启用。
起航启航都可以用,但现在一般多写作启航。
107.气与汽。
凡与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气。
凡与非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汽。
液体变成气体叫汽化,不能写作气化。
气化是中的专门术语,指人体三焦之气的运行变化。
蒸汽指水蒸气,蒸气指的是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如水蒸气。
暖气指把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中,散出热气,使室温增高。
汽暖则是指上述供暖方式。
把煤气压缩成液体,称液化气;汽水汽酒却用汽。
这几种情形,并不合字的本义,是人们使用中约定俗成的。
108.情节与情结。
情结是指内心的情感纠葛,一般用在人身上,如乡土情结文学情结。
情节是指故事的发生、演变和经过,一般用在事情上。
初中语文-图书校稿出现频率最高的易错字词(一)
初中语文-图书校稿出现频率最高的易错字词(一)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黯然不要写作暗然。
5.按部就班不要写作按步就班,按部就班的部指门类。
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三部曲的部指部分。
6.在表达埋怨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要把抱怨写成报怨。
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提倡用报道。
8.爆发与暴发。
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
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
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
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9.辨与辩。
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凡与言辞、辩论、
辩解有关的,用辩。
如分辩率应为分辨率;被告辨护律师应为被告辩护律师。
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区别病人的不同征候进行治疗)显然不能用辩证。
10.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试论新闻报料
试论新闻报料作者:张杰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3期所谓“新闻报料”,是指非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人”。
①通过新闻报料获取新闻线索,并从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进一步采访报道,是当前媒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新闻报料在新闻业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早已经司空见惯,而在我国,新闻报料最早兴起于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为广东的媒体所仿效,并很快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媒体中流行起来,央视的《焦点访谈》是较早受益于报料的电视栏目。
而近几年来,新闻报料已成为流行之势,成为各家媒体非常重视的经营手段。
②各类新闻媒体都普遍开设了新闻热线、读者热线等报料电话,一改过去仅仅依靠记者、通讯员寻找、提供新闻信息的旧模式。
这对于我国的新闻媒体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而在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媒体又推出了QQ报料,这是新闻报料途径的一大突破,如《重庆晨报》的“网上会客厅”等,为新闻报料提供了更加快捷、及时的途径。
更有业内人士建立了许多QQ报料群,在报料人与记者、记者与记者之间搭建起了沟通新闻线索的平台,如腾讯网的“QQ记者之家”群、《东方早报》的“我要报料”QQ群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过去,我国的媒体市场是“党报一统天下”的格局,媒体的报道质量和媒体竞争力没有直接关联。
到了20世纪80年代,媒体间的竞争开始初步展开,但各媒体并未感到有多大的压力,因此,新闻信息的独立价值仍得不到广泛认可,向媒体提供新闻信息被视为理所当然。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新闻信息不仅是一种可以期望也能够获取的产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和其他商品一样的产品。
于是,新闻信息的商品属性重新得到承认。
同时,随着媒体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仅仅依靠记者、通讯员已经难以满足媒体对信息越来越大的需求,新闻信息来源的竞争已经成为各个媒体竞争的焦点。
什么是有新闻价值的报料?
什么是有新闻价值的报料?
分类:社会民生 >> 其他社会话题
问题描述:
1、我曾经给电台、报社打过 ... 说关于千佛山路边老人露宿的事,好象是一直没有解决!是不是我的新闻报料没有价值呢其实我也只不过想做力所能及的事:通过媒体帮助一下他们~
2、有奖报料中,媒体看重哪些新闻报料。
在提供线索的同时想给自己增加点外汇~
解析:
所谓有新闻价值,就是指能够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因为只有能吸引人的注意,看的人多,新闻媒体才能吸引商家来打广告.这就是新闻价值.。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和常用同义词辨析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和常用同义词辨析1、公文写作常用词语按照:依照,据此办理。
或用于上行文,表明开展某一工作的依据,例如“按照省委的要求……”或用于下行文,要求下级完成某一事项,例如“望各级党委,按照下列要求……”遵照:遵命办理。
参照:参考、依照。
例如“现将《关于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
照此:按这样去办。
例如“同意所拟,望照此办理。
”颁布:颁发、宣布。
多用于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的正式公布。
发布:公开宣布。
侧重于法规、指示、通知等的正式公布。
公布:公开发布、宣布。
此布:在这里宣布。
多用于布告的结尾,按照习惯应另起一行,左空两格,使用发布机关名称字号相同的大号字,以使醒目。
布置:对工作、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颁发:发布、授予。
颁行:颁布、施行。
多用于政策法规的颁发与贯彻执行。
例如“居民身份证,有公安机关负责颁行和管理。
”为:表示目的、原因的介词,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放在句子前面以构成目的句。
例如“为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防止劫持、破坏民航飞机和破坏民用航空设备事件的发生,特通知如下”。
为了:与“为”的使用相同。
例如“为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保障党民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制定本条例”。
为此:为了这个。
多用于承接上文。
例如“……为此,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为要:至为重要。
例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望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为要”。
为盼:十分盼望。
例如“望速研究并即函复我局为盼”。
为荷:表示承情感谢的惯用语,常用于信函的文末。
例如“兹介绍我局李小兵等三同志前去厂局参观学习,请予接洽为荷”。
期: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
例如“全面开工已为期不远,请抓紧完成准备事宜”。
特:特地。
常用于公文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
例如“特通知如下”、“特决定如下”、“特作如下决议”。
特此:特地在这里。
多用于公文开头到主体之间的过渡,例如“特此通知如下”;另外也经常用于报告、决定、通知、指示等稳重的结尾,例如“特此报告。
实词
常用近义实词辨析。
编辑:对资料或现成文字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纂: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
爆发: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
(战争、火山)暴发: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突然发作。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有害于事物发展。
(程度重)抱负:指远大志向。
报复:指对别人反击。
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
篡改: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
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浅薄。
反映:把客观情况或意见、态度告诉上级。
反应:事情发生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扶养:用于法律关系。
(父子、夫妻等)抚养:爱护并养育。
工夫:指占用的时间;空暇的时间。
功夫:本领、造诣。
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贯穿:穿过、联通。
(较具体的事物)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为、动作)聆听:(书)听。
倾听:细心地听取。
谛听:仔细听。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而一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等)。
消释:疑虑、嫌隙、痛苦、恐惧等消失解除。
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典雅: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高尚而不粗俗。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
细心:用心细密。
悉心: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威信:声威和信誉。
(侧重信誉)威望:声誉和名望。
(侧重名望)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
调停:调解,多指重大事件,不带宾语。
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允许:许可。
容许:许可。
(书面语,语义重)推托:借故拒绝。
推脱:推卸(责任等)。
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
(不带宾语)。
赢利:即盈利,所得的利润。
营利:谋求利润。
核计:核算(成本等)。
公务员词语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中性词。
B报料:一般指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主体是信息提供者。
爆料:指向公众揭发他人可疑罪行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同于正式的检举,并没有正式地向司法检调机关提报案情,且不需负责。
爆料行为表面上是揭发弊案,但实际上隐含了政治的权力斗争与媒体垄断等社会现象。
爆料内容通常没有具体的证据,可能仅是事实的一部分。
爆料内容通常并非爆料者所提供,而是另有情报来源。
爆料内容可能是不合法取得的证据,因此在司法上不一定能当作直接证据。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不露声色: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无济于事,徒劳无功,解决不了问题。
鞭长莫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步人后尘: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贬义词。
别出心裁: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都不符合文化创新的含义。
背水一战: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变幻莫测:比喻变化得又快又多,使人不可捉摸,无法预料。
C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
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踌躇满志:从容自得,心意满足。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措手不及: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D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得天独厚:指自然条件非常好。
独一无二:形容数量少,强调自身的独特性。
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
独当一面: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E遏制:指压制、控制,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遏止:指用力阻止,阴遏,便停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
扼制:表控制、约束。
F浮想联翩: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料"与"爆料"的用法差异
作者:邹雪, 杨文全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
刊名:
语言文字应用
英文刊名:APPLIED LINGUISTICS
年,卷(期):2004,(2)
被引用次数:2次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 1992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 1998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1991
4.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 200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部现代汉语词典 2002
6.复旦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汉语方言大辞典 1999
7.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 2001
1.期刊论文赵燕华"报料"的语义弹性及"爆料"-修辞学习2007(6)
"报料"和"爆料"在语义及语法性质上的一系列发展变化表明:缩略是表达新事物或新现象的一个重要构词手段,但缩略只是词语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不是终点.
2.期刊论文爱普 报料 爆料 达福 德福 思培 托普 托业 有料 kidnap packing and cracking paracopyright
para-copyright presidentialness seabiscuit straight supremacist straight supremacy-辞书研究2004(6)
3.期刊论文胡春阳(1)报料的缘起和价值-新闻爱好者2004(4)
所谓"报料",是指非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人".这种现象早已有之,无论西方著名记者还是中国早期知名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闻资源,新中国的通讯员制度也可谓它的前身.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前几年首先为广东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等地的媒体推波助澜.央视的"焦点访谈"是较早受惠于报料的栏目,在其播出早期,担忧新闻源不足,公布了栏目电话和记者的传呼号,结果挖掘出大量有重大价值的新闻.
4.期刊论文陈力峰.王际凯亦喜亦忧的"新闻线人"-青年记者2007(10)
"新闻线人"又称"新闻报料人",有学者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这一词在内地首先为广东媒体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的媒体接受.
1.赵燕华"报料"的语义弹性及"爆料"[期刊论文]-修辞学习 2007(6)
2.赵燕华"报料"的语义弹性及"爆料"[期刊论文]-修辞学习 2007(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ywzyy200402019.aspx
授权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wflsxbt),授权号:4909aebd-064f-4e8b-bca2-9e8b012e8d37
下载时间:2011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