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笔画家喻端
情寄丹青 --- 喻继高工笔花鸟画艺术
情寄丹青--- 喻继高工笔花鸟画艺术--- 喻继高工笔花鸟画艺术"name="image_operate_5241336625864046" alt="情寄丹青--- 喻继高工笔花鸟画艺术"src="/DownloadImg/2015/07/2 017/56246424_1" width="690" height="276"real_src="/DownloadImg/2015/ 07/2017/56246424_1">喻继高,1932年出生,江苏徐州人。
当代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表彰的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是国画大师傅抱石、陈之佛的高徒,曾得到刘开渠、李可染的指点。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从艺50多年来,先后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入选国际性展览,出版有《喻继高画集》、《喻继高工笔花鸟画集》、《名家名画喻继高》等20余部专著。
--- 喻继高工笔花鸟画艺术"name="image_operate_40651336625814890" alt="情寄丹青--- 喻继高工笔花鸟画艺术"src="/DownloadImg/2015/07/2 017/56246424_2" width="650" height="500"real_src="/DownloadImg/2015/ 07/2017/56246424_2">喻继高是中国工笔绘画史上继往开来的旗手,喻继高的工笔重彩花鸟画近师陈之佛,远祖五代两宋,更直接以造化为师,而又融入民间审美情趣,两者巧妙结合,达到了曲高和众、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
喻继高
喻继高尽展时代春光作者:来源:《中华儿女》2013年第15期在当代画家中,他当之无愧是出版物数量最多、发行量最大、最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六月的南京,正是满目葱郁的季节,溪桥柳畔、梅青杏黄、莲叶田田……徜徉在如画的风景中,让人不禁感慨,这样清秀空灵的江南山水,确是艺术的无穷源泉,也难怪她孕育了中国画坛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之一——“新金陵画派”。
生于徐州,成长在南京的喻继高先生,正是当代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家。
他师承傅抱石、陈之佛先生,并在大师的基础上迈出新步,自成一派。
他的艺术风格典雅秀丽,雍容豁达,泱泱大度,雅俗共赏,堪称“目前中国工笔花鸟第一人”(李瑞环语)。
评论家称他的艺术“象征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一代历史高度”。
但他的艺术理想却始终简单质朴:“画老百姓喜欢的画”。
在位于南京古城中心的华东饭店接受采访时,喻老敞开心扉,娓娓道来,与我们畅谈艺术、生活,以及尘封在岁月里的一幕幕珍贵记忆。
群众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花鸟画,千百年来一直是国人钟爱的艺术形式。
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本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
大自然的美,经过艺术的提炼雕琢,又熔铸了画家的情感,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那色彩丰富的花鸟既是画家绘画技巧的体现,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喻继高先生正是一位给花鸟以生命的画家。
他把花鸟世界当作人生的大典来诵读,寄情于花,寄意于鸟。
他的作品中,常见花枝摇曳,带露迎风,飞鸟鸣禽,声影交映,形象活泼而富有生趣,处处流露出他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歌颂。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艺术具有如此长盛不衰的魅力,并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
在接受采访中,喻老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做人民群众的艺术家”。
他的真诚态度让人感到,这绝不是喊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信念。
他从不以“阳春白雪”自居,也不将自己的作品与高深莫测画上等号,更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距离感。
喻老说,身为艺术家,一开始就要弄明白三个问题。
对影成双——明清女画家对女性形象的描绘
陈 洪
一 九
, 也
物 仍
铃 款 绢 〔明
印
识
本 设
」陈
••洪
: 右
色 广
洪 绶
绶军
(朱
笼 鹅
)图 。
章紫
侯翁
东 省 博 物 馆 藏
右 军 笼 鹅 图
氏属
轴
(白
, 洪
o9 .
)绶 画
5c m
。
x
18
50.5cm
宁園詞N代作品
CHINL!UJ'A1Nrit-Jtjftl'«,11 m JiAi'I-tv I
在男性画家笔卜不乏有对女性形象及女 性生活的图绘,这些阿作多被称作“上女両” 或“仕女画”。无论是张萱、周昉笔下丰肥艳丽 的贵族妇人,还是仇英笔F悠游自在的园林女 性,抑或陈洪绶笔r夸张变形的女性形象,都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世俗对女性的观感。就连
《红楼梦》中的贾母远远看到雪犬中身披凫謄 裘、怀抱红梅的宝琴姑娘,也会不自觉地联想 起屋中所挂的仇英所绘《双艳图》O
时至明清,不止冇男性画家对女性形象的 描绘,更许多富有丹青才情的女画家执笔亲绘 女性形象。虽然相比于形象简率、不求形似的 兰竹山水,图绘人物的画艺水平要求较高,不 过明清江南地区涌现出诸多損绘才女,拥仃良 好文化教养的女子被普遍接受。人们不再囿于
“女了无才便是德”的旧有观念,女子的“才” 与“徳”被认为同样巫要。无论是教养良好的 大家闺秀,还是出丁供计需要的青楼女了,书画 才艺同刺绣女工一样,是她们自小所受到的训 练之一。
性至
京 画 院 推 出 展
有 审 美 体 系 的 迷
的 工 笔 为 主 流 ,
揭 开 面 纱 不 久 的
公务员行测复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常识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复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常识知识点公务员行测复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常识魏晋时期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
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却不愿随波逐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
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顾恺之是中国画的奠基者。
首创了“铁线描” 的画法。
铁线描是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故而得名。
顾恺之代表作:《女士箴图》《洛神赋图》。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知识链接:顾恺之-洛神赋图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唐朝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
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代政治家、画家。
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
阎立本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
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
知识链接唐贞观十四年(640年)闰十月,松赞干布遣使来长安请婚,迎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命阎立本作传世名画《步辇图》,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尚文成公主,使禄东赞来长安觐见太宗的画面。
吴道子——画圣唐代是中国画线条真正获得独立性格的时代,而立于这个笔法高峰之颠,非吴道子莫属。
吴道子(680 - 759)素有“百代画圣” 之称,并创立了“ 兰叶描”的画法。
兰叶描的最大特点是压力不均匀,运笔中时提时顿,产生忽粗忽细,形如兰叶的线条。
五代五代时国家分裂,但西蜀、吴越地区相对安定,文化艺术也相对发达。
这一时期的董源(943 - 962)被誉为“南派山水画” 的开山鼻祖,而其首创的“披麻皴” 和“点苔法”,将笔法和墨法高度融合,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能力。
工笔花鸟论文通用8篇
工笔花鸟论文通用8篇花鸟画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哲学范畴。
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资料,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是以儒释道的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
主张虚无、崇尚虚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义。
因而,意象、意境成为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
如果说花鸟画“师造化”、“写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重趣”、“尚意”,追求“神与物游”、“象外之境”,以及诗意空间的表达,则更契合花鸟画“以物喻志”、“以画喻理”、“诗中有画,画巾有诗”的审美主张。
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近代于非闇、俞致贞、陈之佛等工笔花鸟画大师的诗意空问表现概莫能外。
正如文艺复兴晚期样式主义画家面临的困境一般,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也被“影响的焦虑”所困扰,而“空间”正是他们的突破口。
艺术作品中的空问表达是艺术家对于存在的感知,如今,全新的生命体验带来了不一样以往的诗意空间,或清灵梦幻、或凝重丰蕴、或安谧孤独……工笔花鸟画中亘古的留白最终不再盘桓不去,多变的空间语言成为新一代工笔画家诠释内在感受、传达个人体验的新工具。
在这类作品中,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行云流水般的柔润过渡,时而温厚、时而轻盈。
满构图和水墨淋漓的大面积渲染一改传统工笔花鸟画中均质单调的白色虚空,将它变得流动、柔软。
画面的主体被蕴藏着生命动感的虚灵背景绵绵密密地包裹,仿佛在鸿蒙的混沌里。
流动空间既是当代时间、空间碎片化的隐晦表达,又是绵延不绝生命体验的象征形式。
它是当代空间语言中最具古意和文化积淀的一种,因为从形式看,它借用了写意画水墨渲染的效果,依旧坚持了传统画面的虚实关系;从审美看,则秉承道家“阴阳相感,化生万物”的哲学理念。
笔者的《清露》是一幅很典型的流动空间作品。
淡淡的水墨罩染让画面笼罩着一层似有若无的水汽,也让点染在画幅中部的胭脂与石绿带有盛夏的绿意、清润得沁人心脾。
画面右下角那片墨色,浓重却不失空灵,仿佛浓荫里闪着微光的潮湿水汽,轻柔地飘荡在湖面上。
中国画的精神境界: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中国画的精神境界:洗尽尘滓,独存孤迥古人崇尚清奇、简静、淡雅的画风,追求笔墨的纯净与透明,实际是追求心灵的质量。
为了与自然一致,古来大多画家的生命态度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寻常状态。
低调是一种境界,很像一种信仰:艺术与生命合一,成为生命的展开与完成,而不是换取世俗利益的手段。
只有这样,笔墨塑造的形象才能净化自己及他人。
在中国画中,由法而理,由理而道。
道,便是中国画的最高学问。
老子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六朝王微说,绘画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1]这个“太虚”,大约就是“道”。
同时代的宗炳说得更明白一些,“圣人含道暎物”,“山水以形媚道”。
[2]这些早期的经典理论,规定了中国画的大致特点——“追太虚之体”。
这是亲自然而远世俗,造型取其意象而淡于写实,强调精神主导,以道心观物。
宗炳又说,绘画的目的是“畅神而已”。
[3]董其昌疏林茅屋图按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笔墨的修为离开世俗越远越好,尤其山水画,最好按“天人合一”的方向走下去,人间烟火气越少越好,从而实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这种观点颇类今天的生态环境意识。
所以,中国画不追求快节奏和高效率,而是从容不迫,如行云流水,是静下来、淡下来、慢下来的艺术。
宋人“五日一石,十日一水”的观点便是这种一咏三叹的状态。
这有些像太极拳,不绝如缕而又绵里藏针,令人周身通泰,体强心健。
按历来的画论,中国书画从来就长于纯净心灵、陶冶灵智。
所以,儒家把琴、棋、书、画作为造就理想人格的修为手段。
而书画一途更能“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4],是祛病增寿的良药。
董其昌作品西方人对中国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更看好的是清代以前的中国画。
他们虽然不易看懂山水画笔墨艺术的形式,但他们能感受到中国山水画里的精神旨趣,理解人对自然界的向往。
他们完全接受中国画不表现张力,不强调形式感,不注重视觉冲击的特质。
接受着那种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另一种趣味。
中国画追求内美,初看可能很平常,但会久看不厌,人们能看见画家的心灵在笔下浮动。
喻继高工笔画与当代审美之我见
当代 工笔画体现 了对传统 工笔圃的 继承 与扬弃 , 以刻画精细 、 传神 .寓有 抒情色 彩的艺 术而貌 显示出 工笔艺 术的新 生和希 望 , 南京 画家喻继 则 可N 屉当代工笔花 骂画的 佼佼者 。就此 .我从 喻继 商工笔 画说起 . 谈谈 当代工笔花 马画 线条 写意 , 色形 处理 、 画 意情 趣的审 羹之 我见
… …
维普资讯
莺啼绿野, 喜鹊登梅 , 鸭嘻莲池 , 鹭涉静水 , 鹂鸣竹林…… 无不栩栩如生 , 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读其 《 初舂 》 。
让人如入风和 日丽的春天 , 丘陵山涧 。 流水漏潺 , 梨花飞 雪, 数只喜鹊翔萦其 间, 花和鸟工细为之 , 石与树的体面 部和中南海的艺术顾 问观赏此作, 称这张作品是中国工 以没骨之法写染 , 可得工中有写, 甚有情趣。观 《 红棉吐 笔 花 鸟画 史 上 之最 , 是一 件 稀 世艺 术 瑰 宝 , 造 了 中 国 创 艳 》 画上木棉红花盛妍, , 两只自鸟于枝上啼鸣 , 此图色 工笔花鸟画的 “ 吉尼斯记录”。 调热烈 , 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折射出其对生活火一般 江山代有才人出。喻继高在艺术的天空邀游 , 历史 的炽爱之情 , 表现出了积极的进取精神 。 荷香鸭肥 》 赋予他的坐标点 ,恰恰与五代的黄筌构成一对双子星 赏《 , 清塘绿荷随风摇曳, 荚蓉出水分外娇 , 一群花鸭追逐嬉戏 座 。如果 说 黄筌 工笔 花鸟 画推 向 闪现 出王 家贵戚 的 “ 堂 其间; , 荷 形态夸 张而 自然 , 明暗对 比强烈 甬谐调 , 之羽 皇富丽” j 鸭 的气韵 , 那么喻继高则将泱泱 大中华的气度寓 绒质 感可及 。 其画 技法多样 , 画面繁盛 充盈 、 典雅 秀丽 、 雍 现出来 , 洋溢着繁荣昌盛、 雍容豁达的气韵与精神 , 将传 容豁 达 、 泱泱大度 , 而构 成他工 笔重彩 花鸟 的基调和 风 统工笔花鸟画推向从未有过的一个崭新的高度。 从 喻继高 格。 喻继高从艺五十年画作创下了累计印刷出版亿张。 亦
喻继高
喻继高,1932年出生,别署云岭堂,男,汉族,江苏徐州铜山人。
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艺术系,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57年参与筹备并调入江苏国画院。
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人物简介擅工笔重彩花鸟,其作品典雅秀丽,繁盛充盈,光彩照人,泱泱大度,雅俗共赏。
1957年参加筹备并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工作。
1959年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孔雀图》(合作),为钓鱼台国宾馆作《牡丹群鹤》。
1975《樱花小鸟》在日本展出后为名古屋博物馆收藏,《玉兰锦鸡》参加在苏联举办的“中国现代绘画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荷香鸭肥》为菲律宾总统府收藏。
1992 2月,西双版纳写生作画三月有余,得写生稿百余幅。
1999 3月-5月,为中南海202接待大厅创作巨幅工笔花鸟画《苍松瑞鹤沫朝阵》,作品长8·15米,宽208米,是用4张半丈二匹纸相拼接而成,是从艺生涯中绘制的最大一幅画,是中南海最大一幅工笔花鸟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幅工笔花鸟画。
2005年 4月,作品<春江水暖>被荣宝拍卖公司拍出44万元高价.11月,被东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2008年,为南京师范硕士研究生导师。
风格特点继高生长于苏北农村,家境贫寒,自小大自然和花鸟鱼虫的深厚感情。
1951年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傅抱石和陈之佛引导入传统绘画,并选择了工笔重彩花鸟画专业。
喻继高的工笔重彩花鸟画近师陈之佛先生,远祖五代两宋,更直接以造化为师,而熔铸以个人的生活感情。
从他的花鸟画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新时代的昂扬诗情。
他很少去描绘罕见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而是着眼于生活中常见的花果虫鸟,给人一种朴实亲近的乡土感情。
他的画没有古代院体画那种恬淡幽远的隐逸气、它是入世的,属于新的时代和人民的艺术。
繁盛、充盈、丰实、欢乐、光彩照人、典雅秀丽、风流蕴藉、活泼天真、雍容豁达、泱泱大度,这就是继高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基调和风格。
明代中期画家唐寅绘画作品赏析(下)
明代中期画家唐寅绘画作品赏析(下)唐寅(伯虎)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既工整秀丽,又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所推崇。
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俊逸秀挺,颇见功夫。
此外,他还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
如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见的。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
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
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
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明代中期唐寅《李端端落籍图》赏析唐寅《李端端图》轴,纵122.8厘米,横57.2厘米,纸本,设色,现藏南京博物院。
此画其内容就是取李、崔这几经流传的风流韵事为佳构,并予以改造,将李端端向崔涯求谅变为当场论辩的画面,突出地表现了李氏的智慧和胆略。
画上居中坐着、头戴文生巾(帽)、留八字须的当是崔涯,其倚坐姿势和面部神情显示出潇洒、儒雅的气息和风度。
身边婢女一着红色套裙,一着白色衫裙,色彩对比鲜明,有层次感。
在其右前的是来客李端端,她手持一朵白牡丹,姿态文雅,楚楚动人,身后是随从侍女。
四女围着主人,左右上下排列,错落有致,宛如众星捧月似地烘托了崔生的主要形象和重要地位。
这是此画构图特色。
唐寅对李端端的运笔如行云流水,更显她落落大方地立于崔面前,面目表情沉稳自若,又略露忐忑不安和迫切期盼的心态。
她正以白牡丹自比,据理评析。
崔涯静气安坐,凝神谛听,内心折服之情思流溢于眉目间,手按着一卷纸正拟写或已写成的新诗。
主客的“面目像一页书”(沃维提乌思《爱经》),堪可解读!明代中期唐寅《枯槎鸜鹆图》赏析《古槎鸜鹆图》纸本。
纵121厘米横26.7厘米,该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图以纯水墨写意法塑造了一只栖息枝头,昂首鸣春的鹦鹆形象。
画面中的八哥从用笔、用墨、造型上看都十分到位,描绘生动随意,仆造化不叮得。
掇菁撷华别具炉锤——付万全花鸟画忖度
2022/04付万全,河南永城人,八零后中国美协会员,擅花鸟,涉猎广泛,画风超然,风格独特。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展览中获奖,在中原乃至全国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
付万全的花鸟画既有学院派的雅韵,又有自身的性灵。
在技法上,广汲宋画和众家之长的同时又不断辟新尝试;在格调上,付万全的花鸟画清新淡然,观之澄怀畅神;在意境上,他的画精于形象而意味横生,简生繁复。
一、付万全花鸟画的画理基底:摹古与鉴西付万全先后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深厚的功底得益于他对古画的大量临摹和花鸟名家的细致钻研,除此,对于西方美术的借鉴吸收也让他有了更广阔的格局。
(一)摹古纵览付万全花鸟画,不少作品都回溯宋代古义,古韵悠长。
在一众宋朝花鸟名家中,赵佶的堂皇富贵,野逸明快;崔白的雄劲酣畅,精妙传神;郑思肖的精研简练,含义深刻……付万全在临摹他们的作品时,抓住精髓,在其作品中也有投射。
如《呼鸣聚》《占上春》等作品都是其“崇宋”的代表作。
付万全习得了宋人花鸟画取法自然、构图推敲、着色讲究、再现不失意趣等造境之法。
以作品《林见清音》为例,付万全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突出了树木、禽鸟的情态和羽毛色彩,画中婆娑朦胧的枝丫上,聚拢着几十只羽翼绚丽的小鸟,悠然地排列着歌唱和对望,妙趣横生,使得观者浸入画境。
摹古让付万全秉承了花鸟画优良传统,也可以说宋人花鸟画是付万全的筑基之本。
(二)鉴西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花鸟画的生态格局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付万全在创作技法、表达观念和取材构图上都有不付万全/关系45cm×70cm 2018年掇菁撷华别具炉锤文/苏豪强——付万全花鸟画忖度66菁英推介Artscircle同程度的变化和创新。
付万全在画中极为理性的构图经营以及对形式美感的把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西方画理的借鉴。
以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和谐家园》为例,从题材内容来看,已不受限于传统的花鸟题材。
鹳鸟、栅栏、蕉叶、地板等元素让传统与现代相容,构图形式和造型风格上也有极大的突破。
工笔花鸟论文8篇
工笔花鸟论文8篇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笔花鸟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工笔花鸟论文1线描是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通常是由画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并由绘画将其释放出来。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线描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线描的内涵。
线条是中国画中的基础要素,具有特殊的审美意识和个性化表现手法,是工笔画中的重要内容。
一、工笔花鸟画的内涵(一)花鸟画的内涵。
花鸟画是指以动植物为绘画对象的中国画,包括花卉、蔬果、鸟兽、虫鱼等。
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以写实为特点,通过寄寓、写意等方式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注重“人心感物,景由心造”[1].且根据创作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水墨、白描、没骨等类型。
(二)工笔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不但是中国艺术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中令人称赞的明珠,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2].其主要描绘的对象为自然界中的草木、花鸟、虫兽等。
从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源于唐代,在五代逐渐成熟,两宋是其发展作为鼎盛的时代。
工笔花鸟画主要是利用毛笔、颜料在宣纸或矾绢进行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画作。
工笔花鸟画多以线描进行造型勾勒,表现方法较为工整、细致,先进行线描、再进行上色,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
在花鸟造型勾勒的过程中,先进行白描,将造型勾勒出来,然后通过不同染色技巧(包括分染、罩染、点染、碰色等技巧)的应用,赋予画作色彩,达到活灵活现、色调浓重传神的视觉效果[3].(三)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
线条是构成工笔花鸟画的基本要素之一。
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勾勒填色”是该流派的重要特征。
勾勒线条是工笔花鸟画造型塑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重要方法[4].二、当代工笔花鸟画线描艺术的特征(一)线条语言追求单纯、朴素。
通过不同类型和变化的线条能够表现造型的不同质感、气度和神韵,同时能够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置于其中。
浅析古典工笔画的用线法则
浅析古典工笔画的用线法则李晓明古典工笔画属于造型写实、线条严谨、色彩靓丽、描绘细腻的画种,工笔画法是国画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工笔画既然属于国画范畴,那么线条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但是很多工笔初学者甚至中级学者往往将精力过多的放于画面的色彩、构图等方面,对线的运用不甚严谨,对线条的质感、空间、阴阳等方面也知之甚少,一张作品完成以后因为线条的质量不过关,总觉得画面不够完美,尤其是神采方面欠缺不少。
有感于此,笔者特撰此文,从基本技巧层面上就古典工笔画中的用线要点、以及线条的审美意义,和大家探讨一下古典工笔画中“线条的艺术”。
线,按照西画素描中的观点“世上本无一根独立的线,线不过是面与面之间的转折处”。
所以西方绘画中,线更多的时候只是作品设色前的一种“定型”手法。
虽然,西方画家中也出现过如安格尔、拉斐尔这样的用线高手,但究其本质仍只是从“造型”这一点出发来完善线条的。
并没有将线上升到一种“独立审美”的高度。
而中国画则不然,远在隋唐时期的人物画就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说法,这就是对二位画家用线风格不同的形象比喻。
古人就绘画中线条的形状甚至详细分类出“十八描”之说。
如:“兰叶描、钉头鼠尾描、铁线描、游丝描”等。
在线条的用笔上又有“虚入虚出、实入虚出、逆锋入纸、顺锋切入、收笔回锋”等多种变化,这些分类都是通过画面中的线条表现出某种美感形式的技巧。
笔者认为,理解古典工笔画中的用线法则,需要从质感、阴阳、空间、虚实这四个方面去理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几个基本法则。
首先说“质感”。
谈起“质感、阴阳(明暗)、透视(空间)”,许多读者或许会认为这些都是西画的理论,中国画不用讲究这些,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世界上凡是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有相通之处,何况同为美术分支的西画与中国画呢?我们如果仔细欣赏一下元永乐宫壁画,就会发现画中的用线对质感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
如衣纹的轻盈、虬髯的飞扬、尺牍的平实、手足的柔软、枪戟的锋锐无不表现的惟妙惟肖。
论工笔人物画线造型特点
理论与样式,并用于指导实践,使中国画线造型艺术不断向前发展演 进。
在 中国绘画史 上,已知 的最早 绘 画作 品是 战国时代 的两 幅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两幅作品都以线描为主,只个 别地方有平涂 ,充分 体现 了以线造型是 中国古代早期绘 画主要的造型 手段。魏 晋南北 朝时期 ,佛教 人物画兴盛 ,顾恺之是 当时最为著名的 画家、理论家。他提出 “以形写神”的线造型观,线描用笔细劲均匀,如 “春蚕吐 丝”,给人以美的享受。其线描样式被 后人称为高古游丝描。
论文选萃 本栏目责任编辑顾玉红 (合肥 师范学 院艺术传媒学院
摘 要 : 以线 造 型是 中国工 笔人物 画最基 本 的表 现 形式。顾恺 之 提出 “以形写 神”论 ,谢 赫 提
出 “骨法用 笔”重要原 则 ,确立了中国 画线 造 型的审美 观。传 统线 造 型技法 完备 ,形 式
多样 ,题材 广泛 ,影 响深远 。本 文从传 统工笔 人物画线造 型样式 与审美观 念、线 造型 原 理 、骨法 用笔与 “十八描 ”形式 特点、发 展演进 等方 面对课 题 进行探 讨。通过对 相关 文 献 资料 进行分 析、论 证 .揭 示中 国画线造 型的 样式 风格 、审美内涵 、艺术价 值、发 展 规 律 。通 过对 本课 题的 研究 ,能够 更深层次 地 理解 中国画线 造型 的的艺 术特 色及审 美内 涵 .加深 对传 统 线造 型观 念的 了解 与认 识 ,对 工笔 人物画 的学 习与创 作 有着重 要的现 实指 导意 义。
线造型的理念 ,而这一理念 的确 立必须 通过寻根溯源的途径 ,寻找其 形式、理念的内涵。因此,本文通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用线造型的深入 研 究,一方面寻求中国传统人物画树立线造型的理论根 源,另一方面, 根 据现代工笔 人物 画发展 的实际状况,追本 溯源 ,以便使今后的工笔 人物画创作对 中国传统人物画线造型技法的应用能有效地开展。 一 、 传 统 工 笔 人物 画线 造 型 的演 进与 发展
当代新安派画家赵瑜作品赏析
当代新安派画家赵瑜作品赏析1. 引言1.1 赵瑜及其作品简介赵瑜,1965年生于安徽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是当代新安派画家中的佼佼者。
赵瑜擅长以写实主义手法刻画乡村生活场景,作品代表性强,被广泛收藏和展出。
他的画风清新自然,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观众喜爱。
赵瑜的作品主题多围绕着田园风光、农民生活和乡村风情,以其极具代表性的风格展现了人民生活的真实面貌。
他采用细腻入微的笔触和精准的构图,使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
赵瑜的绘画技法非常独特,他擅长运用色彩和光影的巧妙处理,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感强烈。
他还善于运用对比和细节的处理,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赵瑜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艺术市场上备受青睐,更是被广泛收藏和赞誉。
他的作品深刻而细致地描绘了中国乡村的真实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
赵瑜作为当代新安派画家的地位不可替代,他的作品影响力巨大,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展望赵瑜的艺术发展,可以预见他将继续深耕乡村题材,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国绘画界带来更多的惊喜与精彩。
2. 正文2.1 赵瑜的画风特点1. 鲜明的个性化风格:赵瑜擅长运用鲜艳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来表现主题内容,形成独具个性的绘画风格。
他的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人注目。
2.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赵瑜在绘画中常常融合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题材与现代的审美观念和题材,形成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
他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生活场景相结合,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3. 表现力强烈:赵瑜的画作常常充满了情感和戏剧性,通过对人物或场景的生动刻画和色彩的运用,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张力和冲击力。
观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往往会被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深深触动。
4. 独特的构图和视角:赵瑜在构图和视角的运用上颇具特色,他善于运用大胆的构图和不同寻常的视角来呈现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构图和视角使得他的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
泰兴画猫名家绘作赏读
泰兴画猫名家绘作赏读作者:李晋来源:《当代人》2017年第06期佛经《上语录》所言:“猫命有九,系通、灵、静、正、觉、光、精、气、神。
”自古以来,被赋予神奇色彩的猫一直是人类所钟爱的宠物,同时,因之可爱形象和美好寓意,它也是书画作品中的常见主题。
江苏泰兴地区在清代、民国之际,诞生了诸多以画猫闻名的高手,他们的作品被时人称为“泰兴猫”。
这批画家在汲取本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吸收其他美术流派精华,以不同的艺术风貌,共同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绘画语言。
季应召《双猫图》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物产富饶,文化兴盛。
明末清初之时,季氏家族的崛起让泰兴天下扬名,季氏先人季寓庸为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官至吏部主事,然其却投靠权阉魏忠贤,魏氏倒台后季寓庸专职从事盐业,从而成为富可敌国的巨贾。
史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全编》中记载:“康熙时平阳亢氏,泰兴季氏,皆富可敌国,享用奢靡,埒于王侯。
”发家后,季寓庸和其子季振宜等人耗费大量资金购买古籍字画,这其中包括东晋王羲之的摹本《神龙兰亭》、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堪称国宝级的藏品。
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季氏家族诞生了不少名士,季振宜之子季应召是该家族当中最为有名的画家,家中所藏字画他可以随时观赏临摹。
他的祖父季寓庸、叔父季开生都是绘画的高手,虽然季应召在功名上只取得了一个岁贡生的称号,但在艺术上获得了成功。
季应召最为擅长画猫。
他当时可能也养了不少狸猫,长期的观察,让他笔下的猫神形皆备。
据说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他的猫画贴到墙上,结果老鼠看了后惧怕不已,故有“活猫不如季猫”之称。
也许是因其家境富裕,不以画谋生,所以季应召的画作流传不多,泰州博物馆所藏的《双猫图》,原系收藏家蔡礼泉旧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季氏精品。
作品左下方有楷书落款“葵庄应召”,下有名号印,款是穷款,字小也不显眼,虽游离于画意之外,但却突出了画面主题。
图中从上而下,是一件竖立的木架,木架拼接精巧,架子右侧,挂着一长柄如意,木架中间,悬挂着一件玉璧,玉璧中间,镌刻有一大大的“喜”字,而画面着重表现的是两只在木架下方嬉闹的花猫,两猫体形有些许差异,黑白花的狸猫趴伏在木架上,看着灰白花的狸猫,灰白色的那只又看着自己的伙伴,弯着腰,前足伏地,后足蹬地,尾巴上翘,似乎要随时跃扑起来。
中国各朝代画家
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家顾恺之(约345——406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他是东晋著名画家,多才艺,工诗赋,尤精于绘画,擅长于佛道、人物、肖像、禽兽、山水,尤善传神。
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
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萧绎(505——554年),字世诚,博学善画,尤以肖像画最擅。
代表作品《职贡图卷》。
隋唐画家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隋朝山水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人,他的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
代表作品《游春图卷》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阎立本(?——673年)唐代初年,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
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当时流行的宗教画外,人物、车马、山水、台阁等无所不能。
但他最擅长、成就也最突出的还是肖像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
代表作品《步辇图》等。
李昭道,初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画风精巧细密。
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他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张萱,唐代陕西长安人,最擅长画妇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况。
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梁令瓒,或称蜀人,活动于开元年间,画风严谨、精细,在天文学上有一定贡献,代表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周昉,唐代长安人,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以当时的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的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
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
李真,中唐时人,师法周昉,代表作品《不空金刚像》。
韩滉,唐代长安人,他画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之心,此外,他特别喜欢画牛。
代表作品《五牛图》等。
韩干,唐代陕西蓝田人,一生中的绘画活动,大多数以马为表现题材,他画马,不拘成法,注重观察和写生。
见素抱朴_虚极静笃——创作心得
菁英推介Artscircle也。
承易而革难。
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
”“常变之道,终归于自然也。
”将体现写意山水元素符号语言体系的完整性在现代中挖掘、在传承中解读和在自然中行万里路来观察体验,并以古法寻求创新机杼。
在这几年的中国画创作、写生实践基础上,扩充符号语汇,加强画面视觉张力,以“中庸之中道”为度,转换符号语言和笔墨程式的表述方式,从而触发新意。
在此基础上要以本身具备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以及很高的胆识去探究创新的法则。
只有真正认识传统,才能正确认识现代,走出误区,走向共识,传承民族之魂,创中华之新经典,走出中国画具有符号语言特色的现代解读之路。
我一直喜欢抽象形式的美,它那种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形式因素构成着鲜明的视觉特征,给人以愉悦感。
这大概是我较注重研究画面构成和笔墨形式的重要原因。
对抽象美的兴趣影响着我的审美习惯、观察方法和技法探索,表现自然中抽象意蕴的美亦成为我作品表现的主旨,它决定着作品的审美取向,激发着我的表达欲念,这种欲念不仅来自我日臻成熟的笔墨技能,更来自我对自然的特殊感受和理解。
从《东湖访春图》到《山有木兮》等系列作品,我都以此种手法体现出这一审美特征。
的确,大自然的无比丰富与物象形态的美妙总是令我入神地推敲画面的每一结构、每一局部,直至完美。
对整体效果的追求甚至使我淡化了对画面层次的强调和形象的具体描绘,取而代之的是画面的平面性和形象的朦胧感。
郑颖璐/晨霭入看无纸本水墨139cm×68cm 2023年郑颖璐/东湖村写生之二纸本水墨50cm×30cm 2023年672024/04郑颖璐/静水流深不知处纸本水墨180cm×97cm 2020年68菁英推介Arts circle在近期的写生作品中,我对“意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它是一种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既入理又含情。
写意山水画的意象表现形式,是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也注重寓意抒情,求象外之意,给人以画外的联想,而并非单纯的客观描绘。
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读赵余钊和他的工笔花鸟画
赵余钊/十二花神之桃花133cm x 55cm 2017年
赵余钊/十二花神之水仙花133cm x 55cm 2017年
赵余钊/十二花神之蜀葵花133cmx55cm 2017年
乎是光影里的海市蜃楼,那水边的白花,花上相呼嬉戏的鸟儿,更像是 一个隔山隔水的梦境。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来看,这《绿色的梦》作品中,都出现了明显的抽 象几何图形。将平面构成因素运用到工笔画创作中,是当代工笔画创 新的一大特点,这是在传统的花鸟画中没有的元素。这些几何体中轮 廓线刺破青天的尖锐之感与千面雷同的无情之感,与大自然中繁花生 树、群莺乱飞的生动和谐之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冲突和张力。这种张 力与突出造成的违和感,正是传统天人合一死去后的世界图景。那群 飞鸟们“绕塔三匝”,无枝可依的惆怅,正是走岀了天人合一,被现代化 驱赶着上路的所有现代人的惆怅。
与写意花鸟画的水墨淋漓,纵横挥洒,直指人心相比,工笔花鸟画 严谨、细致的描绘,犹如南宋词,富丽精工,精雕细镂,却不免在心与物 之间,显得有些“隔”。加上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无论在立意、设色、布 局、线条、技法等方面,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极强的程式性。这 些程式,最初不过是指月的手指,渡江的芦苇,指向心灵的桃源,最后却 往往“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72 ,萸俗界 I 2019/08
赵 余 钊 、 故 园 幽 梦 绢 本 重 彩 年
228cm x 174cm 2三4
73 Arts circle I菁英推介丨
赵余钊/绿色的梦之二 绢本重彩190cmX89cm 2014年
赵余钊/绿色的梦之一 绢本重彩190cmx89cm 2014年源自42019/0870
莪俗界 I 2019/08
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读赵余钊和他的工笔花鸟画
意趣天成 展现巾帼英雄的花鸟人生
意趣天成展现巾帼英雄的花鸟人生作者:刘岩松王硕舒鹏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年第06期中国国画历史悠久,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可以分为工笔画、小写意和大写意等艺术形式。
其中,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它在中国画中与写意花鸟画相对应,运用中国特制的毛笔、中国画颜料,在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进行严谨精致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的画种与技法。
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可以追至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商、周的青铜器上,战国的帛画上都记录着它的来龙去脉。
所表现的对象一般是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禽鸟、走兽、虫鱼等,就工笔花鸟画独立分科而言,它“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千余年来,名家辈出。
五代有“黄家富贵(黄筌)、徐氏野逸(徐熙)”。
特别是两宋时期,由于帝王宋徽宗的提倡与参与,工笔花鸟画盛极一时,成就了“宣和画院”的辉煌时期。
继黄筌、徐熙、赵佶(宋朝皇帝徽宗)之后,著名的画家有黄居(北宋)、崔白、李迪(南宋)、任仁发、王渊(元代)、边景昭、林良、吕纪、陈老莲(明代)、任伯年、恽南田(清代)等,都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经典的作品。
明、清以降,由于文人花鸟画的兴起等原因,工笔花鸟画日渐式微。
令人高兴的是,多年来在中外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在社会进步的潮流里,当代工笔花鸟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著名画家陈之佛、于非暗、田世光、俞志贞、朱宣咸、金鸿钧、杨瑞芬等,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从内容题材到技法的演变拓宽,都在形成前所未有的振兴态势,进入一个再创辉煌的新时期。
在浩如繁星的新人新作中,周玉兰的工笔花鸟画作别具一格,色度鲜丽明快,构图惟美大气,深谙用色之道,亦深谙藉色彩物化具象情感、意蕴之法度,这使她成为当代中国工笔画复兴中为数不多的成就斐然的著名女工笔画家,也为我国工笔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怡情养性,为画而生1949年10月出生于甘肃省陇西县一个书画家庭的周玉兰,字笑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喻端
喻端,女,1981
年出生,江苏铜山人。
自幼深受伯父——当
代杰出的工笔花鸟画
大家喻继高的影响,酷
爱绘画。
幼师毕业后,随在伯父家中研习传统的工笔花鸟画。
2012年,在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进修学习,并以优异成绩结业。
现为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研究员、江苏省美协会员、徐州市工笔画协会理事、徐州市美协会员。
新作展示:
2012年,《残荷》入选江苏省美协
第四次新人美术作品展;
2012年,《荷塘一隅》入选江苏省工笔画大展;
2013年,《芍药》入选“美丽仪征·2013中国芍药节”江
苏花鸟画家芍药作品展;
2014年4月,与喻继华等六人举办“艺海迎春”徐州七人
工笔画展。
(工笔花鸟扇面)
艺术评论:端端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我三弟的女儿,从小看着她长大,也许是我画画的原因,她从小耳闻目染对画画非常的喜欢,1999年她来南京住我家,一边帮忙做些家务,一边帮我铺纸磨墨看着我画画,我虽然没有认真地教过她,但是,她心神领会,居然也画起画了。
三年后回徐州了,她仍然坚持画下去。
2012年在徐州美术馆举办的全省工笔画大展上,端端的一副工笔花鸟画《荷塘一隅》画的是荷花白鹭,色调清新,韵味深远,使我感到十分惊奇,画画是要有天赋的,但还要勤奋,端端这方面兼而有之。
为了更好的系统学习掌握绘画基本功,她于2012年在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进修,进一步加深认识了中国工笔画“尽其精髓”的理念。
端端作品初具风格,已有较深的传统功力,又能结合写生,自有新意。
作品内涵丰富,清新雅致,诗意盎然,勾线严谨而有变化;造型上善于取舍,隽秀大方;着色极为明净,统一协调中有对比,构图上奇正相生,善用工与写,白描与重彩,勾勒与没骨结合的多样化表现手法,使画面显得轻松活泼。
端端画画非常勤奋,每次到我家都会带来一些新作,我结合她的创作实践,会指出作品不足之处,下次作品中就会有所改变。
(喻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