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题目: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当今时代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格局加速演变。
国际关系也深刻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国,开始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些文化的碰撞,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对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中国的文化经济要适时的融入世界,吸收国际上优秀文明成果,对中国将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国际关系中国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内容:一、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概述和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新中国1949年成立来,尤其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增长。
2009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三,占世界经济的7.3%。
外汇储备2.4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已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钢、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已经由世界低收入国家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在60年之内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经济仍实现增长8.7%,GDP约合4.92万亿美元,并已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理由为国家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
大家已经看到了,在介绍中国时数字往往都比较大,这是因为中国是拥有超过13亿人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的经济不是简单地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的,中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着生产力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代价过高等结构和体制问题。
科学把握国际形势

科学把握国际形势,是我们制订正确的内外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了解当前国际形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对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在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趋向缓和,为我国发展提供了一个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1.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面临挑战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5%,2009年更是出现了二战以来首次的负增长。
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包含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大国的20国集团(G20)取代原有的七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协调的重要组织。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积极倡导下,金融危机后,20国集团先后召开了3次首脑峰会,并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刺激世界经济增长的行动计划,刺激本国经济,以配合全球应付金融危机。
但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否彻底走出了低谷,目前的复苏能否持续下去,仍然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内部的不良资产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第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运用正在走向极限。
首先是财政政策的运用。
各国的财政赤字都创造了二战以后的最高记录。
欧洲、美国、日本,各个发达经济体的财政状况都非常不好。
其次是货币政策。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各国普遍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方式,但目前,各国的利率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已经非常低了,如美国的利率降到0—0.25。
讲稿: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方位

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方位一、我们为什么要经常讲形势?1、经常讲形势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青年一代对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战略格局能否有一个恰当的把握与判断,对我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应有位置以及应取的正确战略对策,能否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对于我国在新世纪能否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专心致志搞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和教职工了解形势,干部必须先学一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通过学习,努力做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努力帮助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2、正确认识形势是我们干部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政治多极化的逐步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使得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例如: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就牵动了全球的神经;两次海湾战争的发生,国际石油供应格局的变化,任何一个大国都不敢掉以轻心;等等。
)。
而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获得极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也大大增加。
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未来紧密相联。
关心祖国的未来,关心国际事务,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未来。
为此,作为一个现代人而言,要正确认识国内形势,正确认识我国在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战略格局中的战略方位,国际问题知识已成为现代人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关于国内形势1、关于国内经济形势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速度较快。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

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
国际形势持续复杂,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各种问题交织其中,各种思潮跌宕起伏。
因此,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于我们把握世界大势、认清发展潮流、明确前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一特征的形成,既源于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全球竞争和相互依存,也源于国际关系中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
从目前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已经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在单极化的世界中,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公平性和正义性。
而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各种力量相互制衡,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更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愿望。
其次,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单极化的世界中,经济全球化往往受到阻碍,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
而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从而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
最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在单极化的世界中,霸权主义往往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而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各种力量相互制衡,使得任何一方都无法轻易地采取霸权主义行动,从而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二、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资源、技术、人才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共享已经成为常态。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
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其次,全球化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和国际旅游的普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报告

努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当前国内外发展趋势,这对于做好各项工作都是很有好处的。
正是基于此目的,我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国际国内形势的几点体会,希望对各位有所启示。
我讲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当前国际形势比较复杂,面临机遇和挑战第二个部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第三个部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第一个部分:当前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国内形势较好,面临机遇和挑战一是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不平衡,趋势向多极化发展。
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后,各种国际力量正处于此消彼涨过程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在新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之前,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美国一强称霸的局面暂时无法改变,其综合实力无人能及。
美国在政治上推行单边主义,军事上实施先发制人战略,外交政策也更趋军事化,到处插手别国事务。
武装干涉南联盟,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与伊朗、朝鲜、古巴、叙利亚等国家的斗争也十分激烈。
与此同时,其他国际政治力量正在发展并逐步成为多极化世界的某一极,中国的迅速发展、俄罗斯国力的恢复、欧盟自我意识的觉醒、印度的崛起等等,再加上一些地区性国际政治组织的作用日益显现,使得多极化世界的雏形日渐明朗。
在多极化格局形成过程中,为了在未来政治格局中抢占有利地位,以综合国力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
二是科技发展特别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当今世界,信息、生物、材料和能源等高技术及产业迅猛发展。
科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不到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
各个国家都在构筑适应未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
美国全面领先,2003年科研经费预算高达1180亿美元,通过实施信息高速公路、人类基因组、纳米技术以及未来能源等重大科研计划,实现全面领先的战略目标;日本实施“知识产权立国”计划,把以知识生产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目前,印度的核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态势

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态势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
旧的冷战秩序虽然已经被打破,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目标远未实现。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南北的发展和贫富差距仍在扩大,因民族、宗教等问题引起的冲突接连不断。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一个都还没有解决。
进入21世纪,冷战思维却出现重新抬头的危险。
某些国家企图凭借自身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恣意践踏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人道主义干预”和“有限主权论”为借口,推行强权政治,干涉他国内政,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这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健康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构成了严重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
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
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其朝着削减国与国对抗,促进国际合作和世界总体安全的方向调整军事和国家安全战略。
“9?11”和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安全观。
这可从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是各国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重新认识什么是对其安全的现实威胁。
在此之前,它们一直把中、俄等非西方国家视为对其威胁之源,并主要以此展开其安全战略布局。
“9?11”后它们开始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才是对其安全的真正威胁,才是它们的主要敌人。
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_记录

《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书籍概述 (2)三、书中主要内容 (3)1. 认识变化的世界 (4)(1)世界的变化趋势 (5)(2)影响变化的因素 (7)(3)应对变化的策略 (8)2. 掌控大趋势的方法论 (10)(1)观察与分析 (11)(2)决策与执行 (12)(3)调整与优化 (14)四、心得体会与感悟 (15)1. 对世界变化的认知提升 (16)2. 掌控大趋势的实际应用 (17)3. 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 (19)五、书中亮点与启示 (20)1. 独特观点 (21)2. 有启发性的案例 (22)3. 深入浅出的解释 (23)六、阅读收获与总结 (24)1. 书籍主旨的把握 (26)2. 认知世界的新方法 (26)3. 未来的展望与规划 (27)一、内容概括《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是一本关于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认识和掌控趋势的书籍。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认识趋势、趋势分析、趋势掌控和趋势引领。
在内容概括部分,作者首先强调了正确认识和掌控趋势的重要性,认为这能够帮助我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力。
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趋势分析,包括收集信息、识别模式、预测未来等步骤。
作者还探讨了如何将趋势转化为机会,以及如何通过创新和战略调整来掌控趋势。
在趋势引领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如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培养领导力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趋势并引领变革。
作者强调了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在掌控大趋势中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方法论,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认识、分析和掌控趋势,从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成功。
二、书籍概述《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是一本由著名趋势观察家和预测专家约翰霍尔特(John Holt)所著的畅销书。
怎样认识和把握当今的国际战略形势

2002级北京班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战略学》讲稿怎样认识和把握当今的国际战略形势(一)时代,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
在《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中,至少有26次使用了“时代”一词。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讲到“时代前列”、“时代精神”、“时代发展”、“时代特点”、“时代的主题”、“时代的潮流”等等的,共有15处之多。
时代问题从总体上规定和制约着我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战略和基本政策。
因此,认识和把握国际战略形势,首先就要对时代问题有一个清醒和科学的认识。
从什么角度界定和把握时代主题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地分析形势、确定任务、划分营垒、制定战略、拟定政策、规定部署的客观依据和必要前提。
在时代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作出过一些重要的论断。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称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列宁对时代问题作了专门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划分过时代,提出过“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和社会主义时代,资本家议会制度时代和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制度时代”等等重要的概念。
所有这些,对于当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80年代中期,邓小平敏锐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从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出发,邓小平进而提出了解决国际问题的一系列大思路、大政策,对于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国内政策,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那时以来,理论界对时代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讨论。
绝大多数同志都赞同邓小平的论断。
但也有些同志提出疑问:界定时代为什么不从阶级矛盾和社会制度入手?为什么不坚持帝国主义崩溃和社会主义胜利这样的论断?对此,需要从思维方法和世界实际两个方面加以澄清。
解析2024年国际事务:了解世界大势的重要性

解析2024年国际事务:了解世界大势的重要性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了解世界大势对于国家、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2024年的临近,全球政治格局、经济发展趋势和地缘战略走向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因此,深入解析2024年国际事务,并清楚认识到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1.2 重要性知道世界大势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领袖还是普通公民,在做出决策时都需要考虑国际事务的影响。
了解国际关系的走向、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地缘战略调整等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机遇并有效地应对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解析2024年国际事务,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全球政治格局变化、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地缘战略走向分析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同时,我们将分析科技与信息传播、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以及社会文化变迁对全球关系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评估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
最后,我们将探讨国际事务决策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以及政治领袖和商业领袖在决策中起到的作用,并提出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策略。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2024年国际事务,并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2. 2024年国际关系大势解读:2.1 全球政治格局变化:2024年,全球政治格局将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当前的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影响将继续加剧。
美中两国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尤其是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
此外,其他地区性大国如俄罗斯、欧盟和印度等也会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寻求增强自身地位。
这种多边竞争格局可能导致世界上出现更多利益集团和联盟。
2.2 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在2024年,全球经济仍然会面临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尽管目前主要经济体正逐渐复苏,但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仍然存在,并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升级。
除此之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对全球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摘要:,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对时代特征作出总体判断和科学概论,对我国的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当今我国发展的必要之举.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多极化; 和平与发展;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时代主题;世界发展趋势;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世界经济中各种力量对比的总体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主要经济力量的对比态势非常明显:德、意、日三国战败经济衰退,英、法等国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也受到严重拖累。
而当时美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经济领域,形成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与美国当时拥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分不开。
美国利用战争扩展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在工业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美国正是凭借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突出的优势地位,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形成了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
同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成为可以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相抗衡的力量,所以美国未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其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梦想。
世界经济中各种力量对比不仅使世界经济格局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而且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质变,从美国称霸世界经济的单极世界走向多极。
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所以经济全球化是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一种客观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突出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在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第二,国际投资,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全球化趋势明显。
深刻反思站位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客服能力不足

深刻反思站位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客服能力不足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的规律性、互动性,增强胸怀两个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
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国内外形势变化,认清规律、识变应变。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既定目标。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我们要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胸怀两个大局,着眼全局谋划,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在大变局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这为我们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准确认识两个大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科学预见历史发展趋势和世界格局演变走向,谋划和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参考书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参考书目1.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冯特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时殷弘:《正确把握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9年第4期。
4.李景治主编《世界经济政治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唐晋主编:《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美)伊萨卡:《国际合作机制》,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3年7.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8.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9. [美]约翰•阿奎拉:《决战信息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0.[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12.[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3.[美]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14.[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15.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6.宋新宁: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7.张幼文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8.王列等:《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9.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0.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胡元梓等:《全球化与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2.王毅:《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极化进程》,《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6期23.时殷弘:《正确把握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9年第4期。
24.张幼文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学林出版社199925.杜厚文等:《世界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6.萨缪尔森:《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27.宋则行:《世界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28.(美)伊萨卡:《国际合作机制》,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3年29.杨成绪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和中国应如何应对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和中国应如何应对一、当前国际形势:综合受访专家观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呈现六大主要特征,并处于复杂变化当中。
一是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并导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演变。
近年来,新兴大国的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传统大国、新兴大国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出现大调整,从而推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
一个重要趋势是多极化从曲折前进到加快发展。
美国深受一场危机和两场战争的冲击,“一超”地位动摇,单边黩武气焰有所收敛。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与战略重心东移。
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深化发展。
不过,专家们同时指出,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走出危机,国际力量对比的“东升西降”趋势放缓,美欧等发达国家温和复苏,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遭遇困难,“大而不强”的特点突出,与此同时西方“抱团取暖”努力维持其主导地位。
展望未来10年,“东升西降”仍将处于量变过程,世界格局仍将是一超多强,并出现多个力量中心。
美国仍将是世界第一强国,将在创新、金融和军事领域保持全球领导者的地位。
尽管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能力呈下降趋势,但其主导地位发生根本改变需要更长时间。
在国际格局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的将是国际以及各国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并导致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深。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一些国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将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一个重要趋势是全球化从西方主导变为西方失势,全球治理中的“南升北降”明显。
八国集团日渐式微,北方国家或发达国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优势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凸显。
这一点仍在继续发展。
多名专家还指出了全球化同时有放缓的趋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傅梦孜从三个方面为记者做了分析,首先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引领和主导了经济全球化,但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缺乏继续推动全球化的意愿以及能力,奥巴马政府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发起能源革命,以及经常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等,就是例证;其次是现在全球贸易额每年高达30多万亿美元,靠某个国家推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各国的技术优势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最后,各大力量纷纷兴起后,更多地考虑本国、本地区的利益得失,在全球范围内的谈判困难很大。
国际战略格局略

国际战略格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个国家选择的国际战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
战略家们再也不能就军事来研究军事,就安全来谈安全了。
只有超越纯军事领域,树立大战略观,把战略谋划提高到国际战略的高度,才能成功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国际战略格局,主要讲四个问题: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二、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四、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大国关系。
其中第三个问题是重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和类型(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内涵所谓格局,是指态势、模式或构架,是几种力量交互作用后出现的一种暂时平衡状态。
那么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呢?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1、国际格局的力量结构2、国际格局中的大国战略关系3、国际格局中的国际秩序(二)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战略格局类型世界历史上的国际格局一共出现过单极、两极、多极三种类型:1、单极格局所谓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
霸权国,是指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强行推行其意志,并在一定时期得以实现的大国。
在单极格局中,通常只有一个实力最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即一国独霸世界。
单极格局中和平的主要特征是世界体系中只有一家世界性支配者,它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制定和维持符合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
(形势与政策)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处在世纪之交的胃史转折时期,同时又正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候,这是一种历史的幸运,在这特别的历史机遇里,正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充分了解当前中国的现实国情,并在此基础上肩负起自已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个大学生度不容辞的职责。
当代大学生正面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动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我国新世纪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更加昂扬的姿态出现在新的世经,是跨世经的一代,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和开创社会主动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重任,是新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新的历史使命。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正因为每一代都为完成自已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而顽强地奋斗,才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秦出了一曲曲动人的历史乐章,推进了历史进程,刷新了社会发展的车轮,当今社会性会在飞速地向前发展,时代前进地鼓点越敲越响,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性会主动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是示来社会的建设者,要实现立志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更好地报效祖国的愿望,必须认清时代特点顺头时代潮流,明确时代要求,迎接时代挑战。
时代,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个阶级在政治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及依据各个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来划分的社会性会各个发展阶段,使用权命脉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生活,要完成的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仙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历史使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又随着社会性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脉,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性会主动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当代大学生庆具备的历史使命有: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动题,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世界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对和平环境的要求,今年内天的世界经济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示有的高度,世界竞争格局的变化,使和平成为各国共同企盼的目标,经济强国的梦想比军事强国的梦想更有吸引力,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为世界和平的持续创造了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中心问题,是保持国内政局稳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条件,各平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些历史条件,客观地要求当代大学生庆坚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和平与发展为已任,肩负历史使命的必要性,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均力势,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这个和平的机会又给当代大学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向世界展现自我的平台和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伟大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及我国应如何应对

. . WORD.格式整理.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和中国应如何应对一、当前国际形势:综合受访专家观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呈现六大主要特征,并处于复杂变化当中。
一是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并导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演变。
近年来,新兴大国的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传统大国、新兴大国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出现大调整,从而推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
一个重要趋势是多极化从曲折前进到加快发展。
美国深受一场危机和两场战争的冲击,“一超”地位动摇,单边黩武气焰有所收敛。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与战略重心东移。
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深化发展。
不过,专家们同时指出,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走出危机,国际力量对比的“东升西降”趋势放缓,美欧等发达国家温和复苏,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遭遇困难,“大而不强”的特点突出,与此同时西方“抱团取暖”努力维持其主导地位。
展望未来10年,“东升西降”仍将处于量变过程,世界格局仍将是一超多强,并出现多个力量中心。
美国仍将是世界第一强国,将在创新、金融和军事领域保持全球领导者的地位。
尽管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能力呈下降趋势,但其主导地位发生根本改变需要更长时间。
在国际格局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的将是国际以及各国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并导致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深。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一些国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将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一个重要趋势是全球化从西方主导变为西方失势,全球治理中的“南升北降”明显。
八国集团日渐式微,北方国家或发达国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优势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凸显。
这一点仍在继续发展。
多名专家还指出了全球化同时有放缓的趋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傅梦孜从三个方面为记者做了分析,首先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引领和主导了经济全球化,但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缺乏继续推动全球化的意愿以及能力,奥巴马政府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发起能源革命,以及经常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等,就是例证;其次是现在全球贸易额每年高达30多万亿美元,靠某个国家推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各国的技术优势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最后,各大力量纷纷兴起后,更多地考虑本国、本地区的利益得失,在全球范围内的谈判困难很大。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1、两极的终结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是指主要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及其表现形态。
世界格局是有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对世界形势具有决定影响的国际关系。
正确观察和分析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大国关系的战略调整是21世纪初我们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确立新世纪对外战略的重要前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完全证实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英明预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①从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冷战时期,僵硬的两极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峙不仅抑制了新生政治力量的生长,而且消耗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这既有利于现存的政治力量得以充分显示,又有利于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形成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因为,冷战的终结解除了约束政治力量成长的集团政治框架,扫清了政治力量壮大的障碍。
各主要政治力量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以强化经济科技实力为主要途径,以谋求在未来国际战略新格局中的有利地位为基本目标,集中主要精力于内政外交战略的调整与谋划,使世界舞台呈现出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活跃局面。
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为世界多极化奠定了基础。
军理课后简答题(专题三四五)

专题三、四、五军理课后简答题制定国家战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正确认识时代特征。
有助于战略指导者从宏观上把握当代世界总的发展趋势,从而对国际战略环境做出正确判断,避免战略指导的重大失误。
2研究世界战略格局,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世界各主要国家在世界全局中的地位及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和需求,有助于对世界形势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基本的评估。
3理解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有助于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上具体的研究国际战略环境,进而对世界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
5注意周边国家与本国的利益矛盾,对本国的政策,企图与本国密切相关的军事力量及部署直接影响到本国安全的情况和因素。
什么是国内战略环境?国内战略环境是指对筹划、指导军事斗争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内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对战略有直接影响的是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家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即基本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的运作的结果。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有哪些?1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2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
各国更加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以加强自己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影响。
3维护国家利益的“软战争”将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化时代,信息,金融,贸易,生态等因素在国家安全斗争中地位迅速上升,正在推动人类战争观和国家安全观的不断更新。
当代中国周边环境的现状1美国视中国为主要潜在竞争对手。
2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
3东北亚局势对亚太的影响(东北亚包括日本,韩国和朝鲜)美日同盟、中国的复兴、美韩同盟、区域安全。
详见课本4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
5我国海洋权益遭受到严峻复杂的挑战。
6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对我国的威胁增大。
我国在发展大国关系政策上的新定位有哪些?1构建软实力,强化新战略安全观。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格局的变化【重难点知识讲解】1.如何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历史。
这一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和腐朽共存的时期;是当代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是两极格局发展和世界格局多极化时期。
总的说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和“滞胀”等几个时期。
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2.如何从整体上把握第六章的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为两极世界格局的结束和世界的新形势。
第一节主要讲述分析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经过和原因。
第二节主要讲述了两极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以及其后世界局势的政治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
所谓苏东剧变,是指东欧国家和苏联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短短的时间内,纷纷出现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甚至国家的形势急转直下的转变。
东欧各国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这种总爆发是历史因素、内部因素、苏联因素和西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有的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和政策及霸权主义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出现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两极格局的结束,总的说来,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
在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的同时,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也在迅速增强。
世界经济集团化加强的同时,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来说,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3.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代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在苏联和东欧诸国出现了改革浪潮。
A.苏联:赫鲁晓夫揭开改革序幕,勃列日列夫继续改革,但成效都不明显。
B.东欧:南斯拉夫在困境中率先改革。
波兰和匈牙利在内外交困时期相继改革,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迈出改革步伐。
(2)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的必要
在随北约武装侵略南联盟和袭击中国使馆而来 的严重局势中 ,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近年来对世界格 局及其发展趋势的一些颇为流行 、因而也颇有影响 的观点 ,以国际政治的上述新特点或新动向作为对 照来予以检验 ,并修正那些被证明是错误的看法 ,否 则会造成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的严重滞后 。
在某些问题上 、某些地区内存在着显著的美国 霸权 。这一事实表明 ,近年来不少人对世界多极化 趋势已有的发展程度所作的过高估计是不正确的 , 关于美国正在衰落的看法以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相互 间矛盾 (特别是美国与其中西欧盟国的矛盾) 的过度 强调也是如此 。与此相关 ,在联合国的作用 、俄罗斯 仍有的国际地位乃至我国的国际重要性等问题上 , 先前的一些估计已被证明未免过于乐观 。
同样 ,近来的事态表明 ,军事力量的作用一大决定性要素 ,而后者 的影响有时的确被夸大了 。另外 ,同超级大国的对 外干涉密切相关 ,意识形态并未象人们近年来喜欢 说的那样业已“淡化”,它对很大一部分美国对外政 策的确定仍有重大影响 。
坚持我国先前对世界格局及其趋势的基本判断
在进行上述反思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坚持我国 政府在北约武装侵略南联盟和袭击我国使馆以前数 年里对世界格局及其趋势的基本判断 ,坚持基于这 基本判断的对外基本路线 。如果因为北约侵略南联 盟和袭击我国使馆这两大事态而怀疑或动摇它们 , 那就会造成与不依照上述反思来补充或调整相比更 严重的战略失误 。
世界的主流依然是和平与发展 。尽管当今美国 及其盟国的军事强权相当猖獗 ,尽管它们的对外干 涉也相当频繁 ,但是同冷战时代相比 ,军事强权的作 用毕竟已经有所跌落 ,军事力量同其他国力要素相
比的重要性毕竟也有所减小 。一方面 ,冷战后被美 国抬高的一些问题 (人权 、种族和民族权利等) 确实 便利了美国对外干涉 ;但另一方面 ,冷战后联合国作 用的相对增大和美国公众有所增强的内向情绪等因 素也在制约美国的对外干涉 。还应当提到 ,在冷战 时代不时威胁全人类的核大战风险毕竟随冷战的结 束已大致消亡 ,至少在可预期的时期内是如此 。因 此 ,我们仍然可以说 ,和平以及在和平环境下的发展 是世界的主流 ,尽管军事强权和强国对外干涉有时 构成绝不应忽视的逆流或支流 。总之 ,若在认识上 夸大这逆流或支流 ,否定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倾向 ,就 可能使我们怀有过于严重的被威胁感和被围困感 , 从而动摇我们对我国迄今坚持贯彻的对外基本路线 的信心 。
对于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的估计 ,主要涉及 世界多极化趋势问题 ,作为世界主流的和平与发展 问题 ,以及中国人特别关心的中美关系问题 。
世界多极化是一种趋势 ,而非已经实现的状况 。 因此 ,它必然有时比较明显 ,而有时却不那么明显 。 它也必然在某些问题领域 、某些地理区域比较突出 , 而在另一些问题领域 、另一些地理区域却不那么突 出 。例如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就不那么明显 ,但是它 在前些年比较明显 ,可以相信在未来也会比较明显 。 又如 ,多极化趋势在世界经济问题上和联合国的运 作问题上比较突出 ,在东亚地区也比较突出 。但是 , 它在世界军事力量对比 、“人道主义干涉”等问题上 就远不那么突出 ,目前它在欧洲 、中东 、太平洋地区 也不那么突出 。我们既不能过高估计多极化趋势已 有的发展程度 ,甚至误认为冷战后多极化已成为现 实 ;但我们更不应因为多极化趋势眼前不那么明显 , 在某些问题领域和地区不那么突出 ,就否认多极化 趋势本身 ,过高估计美国霸权的行使范围及其稳定 性。
现在完全可以确认 ,在某些问题上 、某些地区内 存在着明显的单极想象 ,亦即美国霸权 。例如 ,在世 界军事力量对比 、人权 “、人道主义干涉”等问题上便 是如此 ;在欧洲 、中东 、太平洋地区可以说也是如此 (在欧洲 ,尽管单极现象只存在于同北约打击南联盟 相关的某些种类问题上 ,而且不会太长久) 。实际 上 ,诸如此类的单极状况在苏联瓦解后必然会出现 , 但这一次由于美国及其盟国在一个密切关乎俄罗斯 传统利益的地区大规模动武 ,而且完全撇开联合国 , 它们就显得格外突出 。此外 ,近来年美国强劲的经 济增长势头和它在高科技领域更为显著的绝对优势 地位 ,相当有力地支持了它的局部霸权 。
科索沃危机
正确把握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时殷弘
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武装侵略南联盟和野蛮袭 击中国驻南使馆后 ,如何正确把握世界局势及其发 展趋势变得非常迫切 ,非常重要 。可以说 ,我们对世 界政治的认识正处于一个经受考验 、决定取舍的关 头 ,其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行进方向 。
国际政治的新特点 、新动向
当前中美关系的严重危机证明 ,我们过去对美 国对华政策的判断和期望多少有些过于乐观 ,对中 美关系的脆弱一面注意得不够 。这种情况由于随江
正确把握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泽民访美而来的中美关系良好气氛 ,变得比过去大 部分时候更明显 。与此同时 ,许多国内学者也未真 正重视中国对美政策确定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并且 忽视了这么一个事实 :中国民众有其实在或潜在的 反美 、厌美情绪 ,它会在美国对华政策特别恶化的时 候突发出来 ,从而有力地影响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 关系 。不少人对中美经济往来和合作所能起的中美 关系安全阀或缓冲垫的作用 ,也未免有言过其实的 地方 。
就冷战后世界政治的一大方面 ———中美关系而 言 ,情况在一段时间已变得令人相当担忧 ,北约袭击
— 36 —
中国驻南使馆更使之处于空前严重的危机当中 。应 当看到 ,由于双方在若干重大利益 (它们大多涉及中 国的根本利益) 上的对立 ,加上意识形态方面实在和 潜在的敌对 ,再加上在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 序这一问题上的抵触 ,中美关系有其明显的脆弱性 。 美国国内的反华势力和厌华情绪仍相当有力 ,从而 进一步加剧了维持中美正常关系并使之有所发展的 困难 。
(作者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 、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周茂清)
— 37 —
北约武装侵略南联盟一事还表明 ,军事强权不 仅在冷战后的世界依然存在 ,而且依旧是世界政治 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美国的霸权目标不仅依靠近 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最注意的“软权力”(softpower) 即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而且依旧在颇大程度上有 赖于明火执仗的“硬权力”,那就军事优势 、军事干涉 以及使这优势更加突出 、使这干涉更加便利的军事 同盟体系 。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所发动或主持 的武装干涉近年来相当频繁 ,有时达到很大的烈度 , 而它们能在美国公众和盟国中间获得的支持程度有 时也高得出人意料 。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非但未 随冷战的结束而解散或松弛 ,反而得到了显著的扩 展和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