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水质理化检验教材

隔离存放:易燃类、剧毒类、强腐蚀性类、低温贮存的等 分类放置;存放于通风、阴凉、温度低于30℃的药品柜中。 有些药品遇光容易分解,避光保存。
固体、液体;酸、碱分别放置。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色谱载体及固定液、薄层分析试剂等。与高纯试剂相似之处是,专用试剂不仅主体含
量较高,而且杂质含量很低。它与高纯试剂的区别是,在特定的用途中有干扰的杂质
成分只须控制在不致产生明显干扰的限度以下。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2、化学试剂的储存
大部分化学试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有的是易燃、易 爆危险品,因此必须了解一般化学药品的性质及保管方法。
作参比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二)、化学试剂:1、化学试剂的分类 2、化学试剂的储存
1、化学试剂的分类 化学试剂数量繁多,种类复杂,通常根据用
途分为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色谱试 剂、生化试剂、光谱纯试剂和指示剂等。采用的 标准为国家标准(标以“GB”字样)和行业标准(标 以“HG”字样)。
限, 因为有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 甚至形成危
害, 如谜类, 四氢呋喃, 二氧六环, 烯, 液体石蜡 等,
在日光条件下如接触空气可形成过氧化物, 放 置越久越
危险.某些具有还原性的试剂, 如三氯化锑, 硫酸亚铁,
维生素 C, 维生素 E 以及 铁、铝、镁、锌粉等易氧化变
质生成金属氧化物.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五)水质指标 所谓水质:是指水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称为水质指标。
各种水质指标表现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此可以判 断水质的优劣和是否符合要求。
水质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A16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质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水质工程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 technology of Water & Wastewater Treatment课程编码:010*******开课学期:5学时—学分:32-2 课程性质:实践教学环节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水质工程学所在实验室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一、实验课程简介水质工程学实验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与主要的主干专业课相配合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
水质工程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水质工程学实验是水质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水质处理方法、处理设备的设计参数和操作运行方式的确定,都需要通过实验解决,才能较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实验也是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水和污水处理中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解决下述问题:1.掌握水中杂质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2.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去除的基本规律,以改进和提高现有的处理技术及设备;3.掌握给水处理中主要工艺的设计理论和原理,以为处理工艺寻找并提供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4.实现水质控制设备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控制;5.了解并解决水处理技术开发中的从实验室规模到工程规模的放大问题。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教学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预期达到以下目的:1.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中所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2.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初步掌握水质控制实验研究方法和基本测试技术;3.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包括如何收集实验数据;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运用实验成果验证已有的概念和理论等。
由于受课程学时、实验室设备等条件限制,学生只能在已有的实验装置和规定的实验条件范围内进行实验,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得到初步的培养和训练,为今后从事实验研究和进行科学实验打好基础。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供卫生检验专业本科使用)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二OO六年10月水质理化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主任:张凯开课单位:卫生检验教研室课程编码:105018 课程中文名称:水质理化检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Water《水质理化检验》课程是检验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
《水质理化检验》以检验专业工作为逻辑起点,以检验本科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水质检验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水质理化检验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水质检验实际技能,从而胜任水质检验相关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已具备有关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将主要给予学生有关水质理化检验的理论知识,水样的采集、保存与处理,以及水的一般理化检验指标;着重于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生活用水和沉积物等物质检验原理的阐述,包括有关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阐述水质理化检验实验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数据与水的卫生状况的关系。
先修课程要求:仪器分析本课程计划90学时,4学分。
选用教材:水质理化检验张克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考核方法:考试教学进程安排表:课内实验安排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概况和水污染预防措施,熟悉水质理化检验的意义和特点,以及对分析方法的要求。
掌握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和基本指标。
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的分布主要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土壤水、地下水、冰川、大气水等。
2.水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生产的必备条件。
3.水的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变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运动过程。
高中化学实验-实验5 水的净化与水质检测教学提纲

高中化学实验-实验5水的净化与水质检测实验5 水的净化与水质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子交换法制取纯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电导率仪的使用;掌握水中常见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天然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四个单元过程处理后成为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常规供水(即自来水)。
但是自来水中仍含有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杂质,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总量高达l000 mg/L(GB5749-2006),而化学实验室等许多部门要求使用TDS小于1mg/L以下的纯水。
因此必须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才能使用(见教材第二章2.5实验用水的种类与选用方法)。
目前普遍使用蒸馏法或离子交换法净化自来水,制取的水分别称为蒸馏水和去离子水(或离子交换水),可以满足一般实验之需。
有时为了特殊需要,常常进行二次或多次交换蒸馏,或者蒸馏后再交换,或者交换后再蒸馏,以制备更纯的水。
此外,还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净化水。
1.离子交换法制水与蒸馏法相比,离子交换法因其设备与操作简单,出水量大,质量好,成本低,目前被众多化学实验室及火力发电厂、原子能、半导体、电子工业等多部门用来制备不同级别的纯水。
本实验用该方法净化自来水并对得到的水质进行物理化学检测。
离子交换法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一类不溶于酸、碱及有、离子。
根据活性基团的不同,分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类,每类又有强、弱两型用于不同的场合。
制取纯水使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3R SO H -+- (如国产732型树脂)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3R'N R OH +-- (如国产717型树脂)。
当自来水依次流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常见的无机物杂质Ca 2+、Mg 2+、Na +、K +、23CO -、24SO -、Cl -等被截留,置换出H +和OH -。
离子交换反应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H +型离子交换树脂)2+2+3233(R SO )Mg 2H Mg 2R SO 2K 2H 2R SO K H-+--+++++⎧⎧-+⎪⎪-+⎨⎨-⎪⎪⎩⎩交换过程洗脱或再生过程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OH -型离子交换树脂)+24+42444N Cl 2OH 2Cl 2R N OH SO R N )SO 2O 2R H +------⎧⎧+⎪⎪+⎨⎨+⎪⎪⎩⎩交换过程洗脱或再生过程(置换出来的H +和OH -结合:H +(aq)+OH -(aq)→H 2O(l)在离子交换树脂上进行的交换反应是可逆的,当水样中H +或OH -浓度增加时,交换反应的趋势降低,所以只通过阳离子交换柱和阴离子交换柱串联制得的水仍含有一些杂质。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课件

2.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4. 注意仪器使用和保养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评估水质状况
建议
2
提出改善水质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3
应用前景
展望水质检验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实验流程
实验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和记录
数据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和解读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
分析
• 分析样品的各项指标数据 • 总结实验结果
• 比较样品数据和标准 值之间的差异
• 讨论数据所反映的水 质状况
结论
得出对水质的评估结果,并 给出相应建议
实验注意事项
1. 样品采集时避免污染 3.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
明白合格水质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
1
理论基础
介绍水质检验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
指标解释
2
详细解释水质检验中常用指标的含义
3
标准规范
介绍水质检验的标准和规范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列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清单
样品采集
介绍正确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
详细步骤,包括样品处理、试剂加入、观察记录等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 PPT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水质理化检验实验,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水质检验的目的、 原理、步骤、流程,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注意事项,结论和建议。
实验目的
1 了解水质检验的重要性
掌握水质检验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3 探索水质检验的具体方法
了解水质检验的一般步骤和技术
2 认识水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教学大纲参考格式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供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水质理化检验(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Water)课程号(代码):504112020课程属性:专业课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学分:2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水质理化检验是高等医药院校卫生检验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考试课程。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习、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了解水质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常见水质检验中测定方法的原理和检验技术,为今后从事卫生检验工作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当介绍本学科的发展新动态。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水资源分布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概况和水污染预防措施;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和基本指标,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水质理化检验的意义,水质理化检验的特点和对分析方法的要求。
水样布点方法和采样方式及其注意问题;水样保存方法和常见样品处理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应用范围;水样采集、保存与处理的一般原则。
影响一般理化检验指标的因素和水质感官性状指标的卫生意义;水温、臭和味、色度、浑浊度、电导、溶解性固体和pH值测定方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总硬度测定方法原理和注意事项;水中酸度的计算和碱度的分类和计算。
无机污染指标的卫生学意义,高氯酸盐和磷酸盐的测定方法原理和注意事项,形态分析;氟化物、硫化物和常见金属测定方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氰化物、铬、砷、汞、铅、镉和余氯测定方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有机污染的危害和通过有机污染指标测定对水质的判断,石油的污染途径和测定方法原理、总有机碳和农药测定方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测定方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和适用范围;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和酚测定方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水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水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HN0028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水质分析实验学时/学分:30/1.0 英文名称:Water and Wastewater Microbiology Experiment考核方式:考核选用教材: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先修课程:水处理生物学、生物化学后续课程:水质工程学、工业水处理开课单位: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适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大纲执笔人:凌琪大纲审核人: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水质分析实验》是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时受到专业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学生进行专业科学实验的重要基础,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将来参加工程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对水分析化学在后续课程已及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明确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建立起准确的“量”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学会总结、归纳和推理,真正提高他们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在水质分析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系统锻炼,逐步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爱护国家财产和守纪律讲协作的优良品德。
(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理论联系工程的能力。
(三)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观察现象与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能够基于实验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水处理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3-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共30学时)1、教学内容:(1) 水中色度、浊度、电导率的测定(2) 水中氨氮的测定(3)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4)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法)(5) 水中总磷的测定(6) 水中石油类的测定(7) 水中铜、锌的测定(原子吸收法)(8) 水中硝基苯的测定(液相色谱法)(9) 水中马拉硫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0) 水中悬浮物的测定2、学时分配《水质分析实验》课程总学时:30 其中实验学时:30 建议学时分配表如下:五、教学方法1、采用理论讲授、教师操作示范、学生操作相结合进行教学。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供卫生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是水质理化检验教学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指标的测定,使学生熟练掌握水质分析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各类检测方法的原理、条件及适用范围。
三、实验教材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讲义.广东药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编,2006年。
四、实验考核
实验成绩:实验教学过程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各占50%。
实验过程表现成绩:包括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等方面。
实验报告成绩:包括实验报告格式是否正确、原理是否论述清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是否符合逻辑,报告字迹是否清楚等方面。
五、实验项目表。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

《卫生化学》教学大纲供 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卫生化学(Sanitary Chemistry)课程号:504120020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现修课程:大学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学分:2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目的:让学生了解卫生化学的重要性、特点和内容,卫生化学的手段和检测技术。
要求:掌握卫生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基本结构,并初步具有应用所学方法解决相应卫生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绪论(2)卫生化学的任务、对象、方法和特点第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6)光的性质。
吸收光谱的产生,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朗伯-比尔定律:A= -lgT = -lgIt / Io= lgIo/ It= KbC(数学表达式及物理意义)。
吸光度(A)、透光率、摩尔吸光系数(ε)、吸光系数(a)、比消光系数(E1%1cm),吸收曲线,最大吸收波长。
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各部件的作用。
定量方法:标准曲线法、比较法。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的选择,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用量、溶液酸度、温度、显色时间,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干扰的消除)。
光度测量条件选择:入射光波长、参比溶液*、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第二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共振线和吸收线,积分吸收,锐线光源与峰值吸收*,谱线变宽(多普勒变宽、自吸或自蚀效应、劳仑兹变宽)。
火焰中基态原子的分布,定量依据−朗伯-比尔定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类型、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对各部分的要求及各部分的作用。
光源(空心阴极灯的构造、原理、使用注意事项)。
原子化系统*(火焰原子化法、。
分光系统(倒线色散率、分辨率、集光本领、光谱通带)。
检测系统(光电倍增管)。
水质检验教学大纲

《水质检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水质检验》是卫生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水质理化检验的特点、各种水质指标的卫生学意义、常见的测定方法的种类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与三基训练并重的原则,以达到开发学生智能,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本课程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掌握常规实验项目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习课48学时。
章节内容学时合计讲授实习第一章绪论 2 2第二章感官性状指标测定 2 2第三章毒理学指标测定8 12 20第四章有机污染指标测定8 20 28第五章无机指标测定 6 8 14第六章水质快速检验 2 2第七章沉积物和土壤分析 2 2第八章水质处理及评价 2 8 10合计32 48 80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1、了解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和意义、水质理化检验的结果表示;2、掌握水样的采集、保存和样品预处理的方法;3、熟悉样品结果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检验结果判定;4、掌握标准分析方法和标准物。
[讲授内容]1、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和意义、水质理化检验的结果表示;2、水样的采集、保存和样品预处理的方法;3、样品结果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检验结果判定;4、标准分析方法和标准物。
[授课时数] 2学时第二章感官性状指标测定[目的]1、了解水温、臭和味、色度、浑浊度、电导和蒸发残渣变化规律、卫生学意义;2、掌握各种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讲授内容]1、水温、臭和味、色度、浑浊度、电导和蒸发残渣变化规律、卫生学意义。
2、各种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授课时数] 2学时第三章毒理学指标测定[目的]1、了解常见的毒理学指标(氟、铬、氰化物、硒、砷、汞、铅、铬)的存在形式、在水体中的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供卫生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是水质理化检验教学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指标的测定,使学生熟练掌握水质分析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各类检测方法的原理、条件及适用范围。
三、实验教材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讲义.广东药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编,2006年。
四、实验考核
实验成绩:实验教学过程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各占50%。
实验过程表现成绩:包括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等方面。
实验报告成绩:包括实验报告格式是否正确、原理是否论述清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是否符合逻辑,报告字迹是否清楚等方面。
五、实验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