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大全
2021年中学生杜绝校园欺凌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中学生杜绝校园欺凌手抄报版面设计图校园欺凌中通常有两种角色:实施欺凌的学生、被欺凌的学生。
其中有一批孩子叫做欺凌/受欺凌者,他们有时是欺凌者,有时又是受欺凌者,尤其值得 ___。
下面是预防校园欺凌版面设计图,和一起看看吧。
对近期热议的“校园欺凌” ___, ___的 ___点越来越集中于两个方面:如何认定,如何防止。
的确,孩子也要经受磨练和摔打,面对不公和委屈,家长不能管孩子一生,但并非所有性质的伤害都能以“玩笑”一笔带过。
教育者要给出清晰的 ___,伤害和玩笑的界限在哪里,一旦逾越了底线,学校将给出什么样的规训和教育措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校园伤害 ___不是新近才有的问题,但如今社会发展了,对教育方式、孩子价值的认知都发生了变化,还是应该以新的视角重新面对这个问题。
无论如何,只有真诚面对,有效介入,放下身段,谦恭相对,才能让校园里发生的类似 ___伤害降到最低,使其成为成长的砥砺,而不是未来的阴影。
北京市某小学孩子受伤害 ___,这两天出现了一些新细节, ___场也在持续发酵。
校方继续坚持认为孩子们的行为“不是欺凌”,同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谁小时候都受过欺负,都定义为欺凌并不必要。
无论是国家对欺凌的管制,还是大家对欺凌的焦虑,都一定程度体现了社会观念的进步。
判断是否真遇到了欺凌,是一切救助和处置的前提。
对于校园欺凌的界定,国外已经有过一些探索:是不是倚强凌弱,是不是反复实施,是不是造成伤害,是认定的关键。
今年4月底, ___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曾在通知中这样定义: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 ___,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
北京市教委在 ___公号上公布的欺凌行为列表,不仅包括物理打击,嘲笑、闲话、孤立、恐吓等,甚至起侮辱性绰号都在其中。
可以看出,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造成伤害后果和主观故意都是最重要的认定因素。
一旦孩子的行为带有蓄意和侮辱性质,受害孩子不仅会遭受身体上的屈辱,还会形成心理伤害。
手抄报教案

校本课程手抄报教案(一)走进手抄报【教学目标】1、通过对手抄报的观察,让学生认识手抄报,了解手抄报。
2、使学生初步感受并形成手抄报构成、手抄报美化等基本知识,学会评价手抄报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手抄报。
难点:了解手抄报制作的基本流程。
【教学准备】学生:铅笔、水彩笔、钢笔、直尺、纸张、有关制作的书籍、资料等。
教师:示范手抄报若干分,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学生四至六人为一个小组,在尊重保护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采取合作与讨论学习的方式,培养动手、动脑、创新等能力。
一、激趣导入出示精美的手抄报(课件),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看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新授(一)介绍手抄报的内容1、手抄报是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之一。
每当重大的节日,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祝愿或庆祝或歌颂,比如迎元旦、迎“六一”、庆“国庆”等。
2、手抄报的内容有:一般来说,一份手抄报应该有一个主题,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安全常识、英语知识、环保知识、天文知识、地理知识、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等。
(二)介绍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大体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1、美化与设计的步骤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2、版面设计是出好手抄报的重要环节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
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
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
(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
(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
宪法法律宣传手抄报(3篇)

第1篇一、前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我们特此举办宪法法律宣传手抄报活动。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手抄报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手抄报内容1. 宪法简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经过四次修订。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 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法治原则: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
(5)社会主义原则: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 宪法的主要内容(1)国家制度: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机构等内容。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社会权利等。
(3)国家机构: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
(4)国家标志:规定了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内容。
4.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等特点。
5. 法律的种类(1)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4)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6)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
(7)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6. 法律的作用(1)维护国家稳定: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工具。
(2)保障人民权益:法律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简单宪法手抄报内容

简单宪法手抄报内容简单宪法手抄报图片1简单宪法手抄报图片2简单宪法手抄报图片3简单宪法手抄报图片4简单宪法手抄报图片51、天天学法明是非,时时想法强观念,处处守法树文明,事事用法维权益。
2、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3、金贵银贵平安最贵,千好万好守法最好。
4、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5、立身德为首,处事法是先。
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法律举步维艰。
7、知法明礼,用法维善,护法除恶,守法心安。
8、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
9、学法护法者智,违法乱法者愚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法制宣传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自觉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逐步培养法律素质,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自觉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我们要热心宣传法律法规,以正确的法制观念去影响身边的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
学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新世纪的学法、守法、守纪的合格的小学生,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
而和谐校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安全。
安全问题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还是发现有些安全方面的问题没有被同学们所重视,比如有的同学在楼道里嬉戏追赶,上下楼时互相打闹;有的同学在运动时不注意自我保护而受伤;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打架斗殴等。
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要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遵纪守法观念,时时刻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中,随时随地为着我们的安全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
精 编民法典手抄报简单可爱绘画(三)

民法典手抄报简单可爱绘画
民法典手抄报简单可爱绘画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手抄报,欢迎大家欣赏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民法典手抄报欣赏民法典手抄报简单可爱绘画相关文章:★关于民法典的小学生手抄报图片20张汇总★民法典手抄报简单漂亮字少★小学生关于民法典的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片★ 2020关于民法典手抄报简单漂亮★民法典手抄报图片设计2020最新★小学生民法典手抄报图片大全★小学生民法典手抄报素材图片大全★ 2020民法典手抄报图片大全★关民法典知识的手抄报字能看得清★2020民法典手抄报图片素材大全。
法制政治手抄报内容

法制政治手抄报内容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3、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是健康前提。
4、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5、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构建和谐家园。
6、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
7、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
8、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
9、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0、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图一图二图三一自由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价值目标自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追求,是人类价值追求中最富有魅力的价值理想。
自由是指人从自然力和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获得解放,人的内在尺度与客体的外在尺度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进步状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
自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和最高理想的有机统一,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1.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和追求自由。
《论语》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言论,表达了孔子对自由的一种理解或规定。
《逍遥游》等名篇表达了道家对自由的体认和追求。
在古希腊,自由指不受奴役的权利和状态,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的独立。
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之下,但自由始终是广大民众的渴望。
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自由,以免于奴役、免于恐惧、免于伤害,并且在不懈的追求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也不断丰富了自由的内涵。
许多人把自由置于价值序列的顶端,“不自由,毋宁死“,正是表达了执著追求自由的义无反顾的精神。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奋斗史。
2.自由是人的本质。
“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它表现为普遍权利”。
自由是相对于限制和束缚而言的,表现为对限制人自由发展的束缚的理性超越。
人是一种能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解放的存在物。
人的能力的提高和自由的实现都是实践的结果。
自由意味着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身世界的种种限制和束缚中解脱出来,“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设计

标题不够突
总结词
01
解决方案
02
03
预防措施
标题是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需 要突出醒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加大标题字号,使用粗体或斜体, 改变字体颜色或背景色,使其与 其他内容形成对比。
在设计标题时,要充分考虑其位 置、大小、字体、颜色等因素, 确保标题能够引人注目。
05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设计案例 分析
02
标题字体应醒目、易读,可以选择手写体、印刷体 等不同风格。
03
标题位置应居中或根据版面需要置于顶部、侧面等。
文字排版
01
文字内容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重复。
02 字体大小和行间距应根据版面需要进行调整,保 持整体美观。
03 段落布局应合理,可采用分段、加框等方式进行 排版。
插图和装饰
插图和装饰可以丰富 版面,突出主题,增 加视觉效果。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设 计
目录
Contents
•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设计的基本原 则
•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的构成要素 •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设计的实际操
作
目录
Contents
•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设计的常见问 题与解决方案
•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设计案例分析
01
手抄报、黑板报版面设计的基 本原则
主题突出原则
优秀作品欣赏
主题突出
优秀的手抄报、黑板报作品通常 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整个版面围 绕主题展开,使观众一眼就能理 解报面的内容。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是优秀版面设计的关键, 色彩应和谐、鲜明,突出重点, 同时也要考虑往图文并茂, 图片和文字相互补充,使内容更 加生动有趣。
总结词
版面设计应突出主题,确保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手抄报或黑板报的核心信息。
儿童普法手抄报大全

儿童普法手抄报大全儿童普法手抄报图片大全:普法知识一、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主题:珍惜生命、杜绝交通违法一、摒弃六大交通陋习1、占用应急车道2、开车打手机3、驾驶机动车随意变动车道4、驾驶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5、不系安全带6、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二、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1、酒后驾驶2、超速行驶3、疲劳驾驶4、闯红灯5、强行超车6、超员超载三、制定《交通道路安全法》的目的及宗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个人人生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率。
四、道路遵循原则:依法管理,方便群众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一)道德的含义: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二)加强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乘机安全小贴士”安全出行要重视1、价值观扭曲混乱,责任意识不强2、道德自律意识不足,工作懒惰,纪律散漫3,信仰缺失,作风漂浮,生活奢侈三、公职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有正确的职业理想(二)有正确的职业态度:1、爱岗2、敬业3、精通业务(三)要珍视职业荣誉(四)有良好的职业作风:1、务实2、创新3、严谨4、团队协作5、廉洁四、如何加强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一)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建设(二)健全制度,保障职业道德素质(三)反腐倡廉,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动职业道德建设三、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儿童普法手抄报图片大全:普法知识二一、依法行政涵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行政权利、管理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规定并依据法律进行。
二、依法行政具体要求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正当4、高效便民5、诚实守信6、权责统一三、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必要性:1、依法行政是我国政府性质要求2、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现实意义1、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暨公职人员守法,增强政府权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大全
法律手抄报图(1)
法律手抄报图(2)
法律手抄报图(3)
法律手抄报图(4)
法律手抄报图(5)
法律手抄报图(6)
一、法制小故事
故事一
一天,学生小丽放学以后,正在校门口等她妈妈来接她回家。
这时,一名陌生男子骑着自行车到小丽身边,说:“你在等妈妈接你
回家是吗?”小丽点点头。
那名男子接着说:“你妈妈在单位里正开会,让我接你回家。
”小丽听这人说得有板有眼的,没有半点犹豫,就跨上了自行车。
但是,当车子骑出去不远,小丽发现不对了——
回家可不是这条路!啊!她知道上当了,大声地哭道:“放我下车,
我要回家!”喊声惊动了行人。
行人围拢过来,问明了情况,将骑车
人扭送到派出所。
原来,此人是专门拐卖儿童的罪犯。
【反思】:现在社会上有骗子、坏人。
他们抓住小学生年纪小、单纯、易于上当的特点,用一点小恩小惠或叫你干坏事或骑到外地
拐卖你,或骗到幽静的地方侮辱你,或作为人质敲诈钱财,这样,
小朋友的身心受到伤害,还危及生命,给家长带来痛苦伤心,使学
校老师担心。
我们学生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遇事动脑不上当受骗,不要让坏人得逞。
对来路不明的陌生人,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听信花言巧语,不轻易行动。
遇事可请老师、家长帮忙。
我们在外面是随时可
能遇到坏人,在家时也不能放松警惕,遇到陌生人多长个心眼,不
要上当受骗,因为坏人是无孔不入的。
故事二
16岁的小朱与15岁的小李是初三的同班同学,平时就好自称大,恃强凌弱;二人家庭经济都较困难,很羡慕有钱的同学穿名牌。
一天,一个低年级学生穿了一双耐克鞋在路上一脚把一块石头踢到小朱的
身上,小朱很生气想教训教训这个小同学。
小李一看一双新的耐克鞋,就说把这双鞋换过来穿穿算了,小同学不肯,二个人上去一下
把他按在地上,小朱往他屁股上一脚,小同学只好把鞋给了小朱。
小同学的家长报了案,小朱与小李被叫到了公安局。
经查,小朱和
小李还数次向其他小同学强索人民币,有的2元,有的4元、5元,最多一次强索17元,后因被害人要求返还7元,总共强索金额31元,学生家长反映十分强烈。
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条例》与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作了处理。
二、法律知识宣传资料
1.物权的概念
物权是权利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其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
2、物权的特征
(1)物权是一种“对世权”。
(2)物权的客体是特定的独立的物,而不是行为或精神财富。
(3)物权的内容是对物的直接管理和支配。
(4)物权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
(5)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
3.物权的分类物权按不同的特点可分为四类:
(1)所有权与他物权;(2)主物权与从物权;(3)动产物权与不动产
物权;(4)准物权。
(二)财产所有权的概念、特征与内容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1)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最完全的物权权利;(2)它是一种绝对权;(3)它具有强烈的独占性、排他性;(4)其客体总是特定的物体和财产,
而不是智力成果和行为。
3.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1)占有,就是单位或个人对于财产的实际管领和控制;(2)使用,是指发挥财产
的使用价值而对财产的运用;(3)收益,是指通过对财产的占有、使
用而取得经济效益;(4)处分,是对某项财产在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最
终处置,是所有权中带有根本性的一项权能。
三、法律名人名言
1)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亚当·斯密
2)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
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3)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4)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5)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英)《政府论》
6)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7)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古罗马法谚
8)在个人自己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9)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
——英国诗人申斯通
10)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英)培根《论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