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固废考试知识点总结整理
固体废弃物处理知识点归纳

固体废弃物处理知识点归纳名词解释:10个填空:20—30个简答:5个计算:1—2个论述:1个第一章绪论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其中包括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垃圾、炉渣、废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污泥、人畜粪便等。
2.有害固体废物:国外称为危险固体废物,指除了放射性废物以外的一切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反应性、腐蚀性和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固体废物污染的危害:(1)侵占土地据估计,每堆放1万吨废渣约占地1亩。
(2)污染土壤病菌虫卵污染土壤,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重金属和放射性废物等的积累。
(3)污染水体固体废物随降水、地表径流、随风飘落、渗透等进入水体。
(4)污染大气有机固体废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释放有害气体,以细粒、粉状存在的固体废物随风进入大气,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中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5)影响环境卫生我国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低,大部分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堆放在城市的一些死角,严重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4.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
(2)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
(3)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
(4)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5)固化处理:采用固化基材将废物固定或包覆起来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比较安全的运输和处置。
5.固体废物的分类:(1)工业固体废物(2)矿业固体废物(3)城市固体废物(4)农林业固体废物(5)放射性固体废物(6)有害固体废物6. 固体废物处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储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固体废弃物处置期末考试重点考点完整版-14页word资料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生物处理:以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对象,通过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使之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物质的过程。
3.资源化: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
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
4.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渣的过程5.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
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6.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7.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污染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
8.固体废物的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
可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及弹性分选等。
9.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处理复习

一、名词解释1.无害化: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
减量化: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
资源化: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2. 比重,又叫真密度,是指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γ,以g/cm³或kg/m³表示)。
容重,又叫视密度,是指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δ,以g/cm³或t /m³表示)。
•空(孔)隙率定义为:ε= Vv/Vm ×100%•空隙率也可通过测定比重与容重求得:ε=(1- δ/ γ)×100%•空隙率越低,则表明压实程度越高,相应的容重越大。
顺便指出空隙率大小对堆肥和焚烧过程物料与空气接触效率也是重要的评价参数。
3.低温破碎•对于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如汽车轮胎、包覆电线、家用电器等,可利用其低温变脆的性能而有效地破碎。
亦可利用不同的物质脆化温度的差异进行选择性破碎,即所谓低温破碎技术。
•低温破碎通常采用液氮作致冷剂。
液氮具有致冷温度低、无毒、无爆炸危险等优点。
但制备液氮需耗用大量能源,故低温破碎的对象仅限于常温难破碎的废物,如橡胶和塑料。
4. 溶剂浸出(Solvent-Leaching)定义:用适当的溶剂与废物作用物料中有用或有害成分能选择性地最大限度地从固相转入液相的物理化学过程。
包胶固化包胶固化(Containing-Stabilization):利用惰性基材的胶结特性将废物包封起来,使其稳定化。
根据产生惰性基材的固化剂不同,包胶固化可分为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等。
不同惰性基材的胶结特性也有所不同。
5. 深井灌注(deep well injection)深井灌注:指把液态废物注入到地下与饮用水和矿脉层隔开的可渗透性的岩层中。
一般废物和有害废物可采用深井灌注方法处置。
但主要还是用来处置那些实践证明难于破坏、难于转化、不能采用其它方法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费用昂贵的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2020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在我国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固体废弃物进展了明确的定义,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为: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丢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丢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弃物的特性:无主性、分散性、危害性、错位性。
3.分类〔1〕按来源分类: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农林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危急固体废物〔2〕按组成分类:有机废弃物、无机废弃物〔3〕按污染特性分类:危急废弃物〔列入国家危急废弃物名录或者依据国家规定的危急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急特性的废弃物〕、一般废弃物〔4〕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固体废弃物分为三大类:生活垃圾(MSW);工业固体废弃物(TISW);危急废弃物(HW)。
其次节固体废物的污染及其掌握1.固体废物污染途径:固废主要是通过污染大气、水体、土壤来间接危害人类的,工矿业固体废物所含化学成分能形成化学物质型污染,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是各种病源微生物的孳生地和繁殖场,能形成病源体型污染。
2.固体废物污染危害〔1〕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引发平安事故。
〔2〕固体废物污染的特点1)固体废物是各种污染的终态,人们有一种稳定、滞呆的错觉;2)具有潜在和长期的危害性3)由于上述特点,打算了从其产生一运输一处理一贮存一处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新的污染,因此必需全过程妥当管理。
3.固废的污染掌握主要从两方面:一是掌握污染、二是综合利用。
主要措施:改革生产工艺、进展物质再循环利用工艺、综合利用、进展无害化处理第三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1.固废处理方法〔1〕物理处理--压实、破裂、分选、增稠、吸附、萃取〔2〕化学处理--氧化、复原、中和、化学沉淀、化学溶出〔3〕生物处理--好氧、厌氧处理、兼性厌氧处理〔4〕热处理--焚化、热解、湿式氧化、焙烧、烧结〔5〕固化处理--水泥、沥青、玻璃、塑料、石灰固化〔6〕常规处理技术:填埋-主要方法、堆肥、燃烧-首选方法、热解、综合系统。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

固体废弃物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1.(名)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名)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根据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即指具有毒性、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浸出毒性等特性之一,由于其数量、浓度、物理化学性质或易传播性引起死亡率增加、无法治愈的疾病发病率增高或者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固体、半固体、液体废物等。
3.固体废物问题较之其他环境问题幼体独特之处,可以简单概括为“四最”:(1)最难得到处置:固废成分复杂、来源多样、物理性状千变万化;(2)最具综合性:固废既是各种污染物质的富集终态,又是土壤、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源;(3)最晚得到重视:较之大气、水环境问题是最后引起人们重视的;(4)最贴近生活:固废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4.固体废物的特点(1)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固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从时间上看,今天的废物可能成为明天的资源,从空间上看,一种过程的废物可以成为另一种过程的原料。
(2)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固体废物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例如,一些有害气体或飘尘,通过治理最终成为固体废物;但是这些“终态”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水体或土壤,成为大气、水体或土壤的“源头”。
因此,固体废物既是污染“源头”也是“终态物”。
(3)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5.固体废物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废物。
6.固体废物的分类按其来源分类: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环境工程废物、危险废物。
前五类是一般废物。
7.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①通过填埋或堆放渗漏到地下,污染土壤和底下水源;②通过雨水冲刷流入江河湖泊,造成地下水污染;③通过废物堆放或焚烧会使臭气与烟雾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④有些有害毒物施用在农田上会通过生物链的传递和富集进入食品,进入人体,危害人们健康。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知识点总结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知识点总结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必然性和相对性。
3、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许多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及其他过程)的一些环节。
4、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种垃圾处理方式中:填埋处理约占90%以上,其次是堆肥处理,焚烧处理不足1%。
5、我国的固体废物按来源分: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放射性固体。
按污染特性和危害程度分:危险废物、一般废物。
6、危险废物的特性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易爆性、疾病传染性等。
7、固体废物对环境潜在污染的特点表现在:1 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2 滞留期久、危害性强 3 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8、固废的污染途径:化学型污染和病原体型污染:工矿业固体废物所含化学成分所造成的污染称化学型污染。
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是各种病源微生物的滋生地和繁殖场。
由固体废物中的病源微生物生成的污染称为病原体型污染。
9、固体废物污染危害:1、侵占土地 2、污染土壤 3、污染水体 4、污染大气 5、影响环境卫生10、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关键是控制好“源头”,处理好“终态物”11、固废污染控制的控制途径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二是综合利用废物资源。
12、固废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有:1 改革生产工艺(控制好源头)(①采用清洁生产②采用精料③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以使不过快地变成废物。
) 2 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控制好源头) 3 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好“终态物”) 4 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处理好“终态物”)13、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固废考试知识点总结整理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重要知识点总结1、3化、3C、3R的含义。
(1)3化:减量化(减量化意味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资源和能源,这是治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首先要求和措施。
)资源化(资源化是指对已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加工、循环利用或其他再利用等,即通常所称的废物综合利用,使废物经过综合利用后直接变成为产品或转化为可供再利用的二次原料,实现资源化不但减轻了固废的危害,还可以减少浪费,获得经济效益。
)无害化(无害化是指对已产生但又无法或暂时无法进行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浓度,减轻和消除其危险特征等,以此防止、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的危害。
)(2)3C:是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3)3R: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资源化)2、固体废物的分类。
P4按来源分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两大类;按组成物料的性质分类:有机废物,无机废物按危险性分类:危险废物,一般废物3、挥发分、灰分、固定碳的含义。
P25挥发分:指样品干物质中,通过在还原性气氛中加热,能转化为气态(挥发态)物质的部分。
测试方法:将以干燥去除水分的样品置于白金坩锅,与无氧环境中升温至850摄氏度,并恒温30min,在此过程中样品减少的质量即为样品中的挥发分质量。
灰分:样品干物质中,无法由燃烧反应转化为气态物质的残余物。
固定碳:固体废物中非挥发物的可燃物。
书上定义:测定挥发分后的样品,再在有氧环境中升温至850摄氏度,恒温30min,所减少的质量为固定碳的质量,剩余的为灰分。
4、危险废物的定义。
P38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5、危险废物的特性(鉴别标准)。
(1)腐蚀性:对于固态废物或含水溶性液态物的废物,其浸出液或水溶液的pH≥12.5或pH≤2.0即为腐蚀性危险废物。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考试复习重点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 解释: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清洁生产。
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不同的物化或生化技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另一种形体结构。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对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属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采取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也称为最终处置技术。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和容量。
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无害化: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清洁生产: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界定,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如果废物是以液态或者气态存在,且污染成分主要是混入一定量(通常浓度很低)的水或气体(大气或气态物质)时,分别看作废水或废气。
固体废物包括所有经过使用而被气质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甚至还包括具一定毒害性的液态或气态物质。
3. 简述固体废物的种类和组成。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与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又成为城市固体废物,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和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固体废弃物处置期末考试重点考点完整版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生物处理:以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对象,通过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使之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物质的过程。
3.资源化: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
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
4.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渣的过程5.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
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6.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7.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污染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
8.固体废物的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
可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及弹性分选等。
9.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一.固体废物的概念。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原则。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原有利用价值但却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分类A.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
B.按照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废物是指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是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国家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固态废弃物。
C.根据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三类。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一.固体废物的清运。
二.拖拽容器的计算。
1.城市居民住宅区垃圾清运A.低层居民住宅区垃圾清运;B.中高层居民住宅区垃圾清运;2.商业区与企事业单位垃圾清运3.城市公共场所垃圾清运4.危险废物的清运5.集装时间:P hcs=t pc+t uc+t dbct pc为垃圾装车时间,t uc为卸空容器放回原处时间;t dbc为容器间驾驶时间。
一次清运操作行程所需时间:T hcs=(P hcs+s+t)/(1-w)s为卸车时间;t为运输时间;w为非生产性工作因子t=a+bxa为经验常数;b为经验常数;x为往返运输距离。
每天行程次数:N=H/ T hcsdH为每天工作时数每周所需收集的行程数:N w=V w/V c.f为容器平均容量;f为容器平均填充系数。
V w为每周清运垃圾产量;Vc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一.预处理的概念二.固体破碎的概念和类型三.固体废物的分选四.脱水的水分类型和污泥脱水的方式1.预处理是以机械处理为主涉及废物中某些组分的简易分离与浓集的废物处理方法。
2.压实又称压缩,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的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考试笔记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考试笔记第一篇: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考试笔记固体废物: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使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1海洋处置2陆地处置:土地耕作、卫生填、浅地层埋藏、深井灌注处置、贮留池贮存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预处理是以机械处理为主涉及废物中某些组分的简易分离与浓集的废物处理方法。
目的是方便废物后续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与处置操作分类:1按化学组成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2按危害性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性固体废物3按形状分为:固体废物(粉状、粒状、块状)和泥状废物(污泥)4按来源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国际惯例,可分为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危害:1侵占土地2污染土壤,废物直接进入土壤造成污染,有害成分经风化雨淋由地表径流进入土壤造成污染3污染空气,固废中细微颗粒、粉尘随风飘扬,垃圾分解释放有毒气体,焚烧法处理固废也会污染大气4污染水体,有害成分随地表径流或随风飘迁落入水体,随渗滤液进入土壤使地下水污染5影响环境卫生,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6其他危害,可能造成燃烧、爆炸、腐蚀等特殊伤害7处置不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由病原体或污染物质引起固体废物资源化途径:1提取各种有价值成分2生产建筑材料3生产农肥4回收能源5取代某种工业原料无害化是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减量化就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数量、体积,并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成分浓度、减轻或清除其危险特性等。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复习题答案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三化”原则: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3、破碎:指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4、“全过程管理”:指从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到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包括固体废物产生的管理、收集系统管理、运输管理、贮存管理、处理与处置管理。
5、分选: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目的是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
废物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进行分选的。
6、压实:压实又称压缩,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一方面可增大容重减少固体废物体积,以便于装卸和运输,确保运输安全与卫生,降低运输成本;另—方面可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贮存、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第三方面可降低污染物量,减轻环境污染。
7、固体废物固化: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达到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8、磁流体分选:是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废各种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
当固体废物中各组分间的磁性差异小而密度或导电性差异较大时,采用磁流体可以有效地进行分离。
9、堆肥化: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由人工培养的工程菌等,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期末考试重点归纳资料讲解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期末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绪论一.固体废物的概念。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原则。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原有利用价值但却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分类A.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
B.按照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废物是指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是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国家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固态废弃物。
C.根据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三类。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一.固体废物的清运。
二.拖拽容器的计算。
1.城市居民住宅区垃圾清运A.低层居民住宅区垃圾清运;B.中高层居民住宅区垃圾清运;2.商业区与企事业单位垃圾清运3.城市公共场所垃圾清运4.危险废物的清运5.集装时间:P hcs=t pc+t uc+t dbct pc为垃圾装车时间,t uc为卸空容器放回原处时间;t dbc为容器间驾驶时间。
一次清运操作行程所需时间:T hcs=(P hcs+s+t)/(1-w)s为卸车时间;t为运输时间;w为非生产性工作因子t=a+bxa为经验常数;b为经验常数;x为往返运输距离。
=H/ T hcs每天行程次数:NdH为每天工作时数每周所需收集的行程数:N w=V w/V c.fV w为每周清运垃圾产量;V c为容器平均容量;f为容器平均填充系数。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一.预处理的概念二.固体破碎的概念和类型三.固体废物的分选四.脱水的水分类型和污泥脱水的方式1.预处理是以机械处理为主涉及废物中某些组分的简易分离与浓集的废物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考试知识点(修改)

一、选择(12*1)1、固体废物的特征:产生量大、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来源分布广泛,并且一旦发生了由固体废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其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不易恢复性。
2、危险废物特征: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不包括放射性。
3、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其中约有1/5即4×108t为美国工业所排出,1/7为日本所排出。
4、垃圾的收运费用占整个垃圾处理系统费用的60%—80%。
5、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由搬运贮存(运贮)、清运、转运三个阶段构成。
6、城市居民住宅区产生的垃圾主要为生活垃圾。
7、容器最好集中于收集点附近,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70m。
8、转运站类型按照转运站的垃圾日中转量大小划分:①小型转运站:日转运量150t以下;②中型转运站:日转运量150—450t;③大型转运站:日转运量450t以上。
9、转运站类型按照装载方式划分包括直接倾卸装车、直接倾卸压实装车、贮存待装、复合型转运站。
10、公路转运站一般要求:一般每10—15km2设置一座转运站。
11、铁路转运站一般要求:当垃圾处理场距离市区路程大于50km时,可设置铁路转运站。
12、几种主要危险特性标记:毒性(T)、EP毒性(E)、急性毒性(H)、易燃性(I)、腐蚀性(C)、反应性(R)。
13、压实技术适合处理如冰箱与洗衣机、纸箱与纸袋、纤维、废金属细丝等压缩性能大而恢复性小的物质,木头、玻璃、金属、塑料块等很密实的固体或是焦油、污泥等半固性废物不宜作压实处理。
14、回转式压实器适用于压实体积小、质量小的固体废物。
15、固定式压实设备的基本参数包括装料截面尺寸、循环时间、压面上的压力、压面的行程长度、体积排率。
16、抗压强度大于250MPa者为坚硬固体废物,40—250MPa者为中硬固体废物,小于40MPa者为软固体废物。
17、摇动筛的筛分效率为70%—80%。
18、振动筛可用于粗、中、细粒的筛分,也可用于脱水筛分和脱泥筛分。
环境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期末总结(终极版)

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p1)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黑名单47类)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的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它们的相态,而在于它们的危险特性,即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独特性质,对环境和人体会带来危害,须加以特殊管理的物质.(p2)3、城市固体废物: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p5,有问题)4、固体废物处理:通过不同的物化或生化技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另一种形体结构的过程.(p11)5、固体废物处置:采取能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属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包括对自然界及人身健康危害性极大的危险废物)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也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手段,故也称为最终处置技术.(p11)6、固体废物压实:压实又称压缩,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p47)7、固体废物破碎: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p51)8、低温破碎:对于一些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如汽车轮胎、包覆电线、废家用电器等,可以利用其低温变脆的性能而有效地施行破碎。
也可利用不同废物脆化温度的差异在低温下进行选择性破碎。
(p59,有区别)9、筛选:利用筛子将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物料透过筛面,而大于筛孔的粗粒物料留在筛面上,完成粗、细粒物料分离的过程。
该分离过程可看做是物料分层和细粒透筛两个阶段组成的。
物料分层是完成分离的条件,细粒透筛是分离的目的.(p64。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固废考试知识点总结整理

名词解释1、干基高位热值H0(kcal/kg):无水基物料不考虑汽化潜热损失,燃烧放出的热量。
同氧弹值。
2、干基低位热值Hu(kcal/kg):无水基物料扣除汽化潜热损失燃烧放出的净热量。
3、固化:添加固化剂,使危险废物转变为不可流动或成型固体的过程。
4、稳定化: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反应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简答题1、如何判断一种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答:危险废物鉴别依次可以采用名录鉴别、特性鉴别和专家认定。
名录鉴别主要是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来判断一种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
特性鉴别是其他两种方式的基础。
危险废物的可鉴别特性分为4大类,即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和生物毒性。
(1)腐蚀性:对于固态废物或含水溶性液态物的废物,其浸出液或水溶液的pH≥12.5或pH≤2.0即为腐蚀性危险废物。
对于非水溶性液态废物,其再制定温度下浸泡标准钢的腐蚀速率≥6.35mm/a,即为腐蚀性废物。
(2)反应性:包括爆炸性,与水、空气和酸接触发生反应的危害性,含氰化物或硫化物并在弱酸、碱环境中易释放氰化物或硫化物的反应性,以及废物的氧化性进行定义。
(3)易燃性:液态废物按闪点<60℃即为易燃性危险废物;(4)生物毒性:包括生物监测和化学物质含量监测。
2、我国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特点对其含水率和灰熔点有何不利影响?试分析可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少这些不利影响。
答:我国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最高,废品其次,无机组分最少。
不利影响为:(1)食品垃圾比例高,废物易被玷污,使其含水率增高;(2)餐厨垃圾中的NaCl含量高,使混合废物的灰熔点降低,不利于垃圾的焚烧处理。
措施:(1)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2)减少食盐的使用,降低废物中NaCl的含量。
3、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包括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
分类收集:指按生活垃圾物理组分分别进行收集的方法。
不仅回收了大量资源,而且减少了垃圾运输和处理费用,降低了生活垃圾处理成本。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固废考试知识点总结整理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课程重要知识点总结1、3化、3C、3R的含义。
(1)3化:减量化(减量化意味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资源和能源,这是治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首先要求和措施。
)资源化(资源化是指对已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加工、循环利用或其他再利用等,即通常所称的废物综合利用,使废物经过综合利用后直接变成为产品或转化为可供再利用的二次原料,实现资源化不但减轻了固废的危害,还可以减少浪费,获得经济效益。
)无害化(无害化是指对已产生但又无法或暂时无法进行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浓度,减轻和消除其危险特征等,以此防止、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的危害。
)(2)3C:是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3)3R: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资源化)2、固体废物的分类。
P4按来源分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两大类;按组成物料的性质分类:有机废物,无机废物按危险性分类:危险废物,一般废物3、挥发分、灰分、固定碳的含义。
P25挥发分:指样品干物质中,通过在还原性气氛中加热,能转化为气态(挥发态)物质的部分。
测试方法:将以干燥去除水分的样品置于白金坩锅,与无氧环境中升温至850摄氏度,并恒温30min,在此过程中样品减少的质量即为样品中的挥发分质量。
灰分:样品干物质中,无法由燃烧反应转化为气态物质的残余物。
固定碳:固体废物中非挥发物的可燃物。
书上定义:测定挥发分后的样品,再在有氧环境中升温至850摄氏度,恒温30min,所减少的质量为固定碳的质量,剩余的为灰分。
4、危险废物的定义。
P38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5、危险废物的特性(鉴别标准)。
(1)腐蚀性:对于固态废物或含水溶性液态物的废物,其浸出液或水溶液的pH≥12.5或pH≤2.0即为腐蚀性危险废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考纲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危险固体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指列入国家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凡《名录》中所列废物类别高于鉴别标准的属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范围;低于鉴别标准的,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管理。
3、城市固体废物(MSW):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一般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又称城市固体废物(municipal solid waste,MSM)。
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4、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5、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6、“三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理Control.。
“3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
P11固体废物的“三化”处理,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干基高位热值H0(kcal/kg):无水基物料不考虑汽化潜热损失,燃烧放出的热量。
同氧弹值。
2、干基低位热值Hu(kcal/kg):无水基物料扣除汽化潜热损失燃烧放出的净热量。
3、固化:添加固化剂,使危险废物转变为不可流动或成型固体的过程。
4、稳定化: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反应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简答题1、如何判断一种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答:危险废物鉴别依次可以采用名录鉴别、特性鉴别和专家认定。
名录鉴别主要是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来判断一种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
特性鉴别是其他两种方式的基础。
危险废物的可鉴别特性分为4大类,即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和生物毒性。
(1)腐蚀性:对于固态废物或含水溶性液态物的废物,其浸出液或水溶液的pH≥12.5或pH≤2.0即为腐蚀性危险废物。
对于非水溶性液态废物,其再制定温度下浸泡标准钢的腐蚀速率≥6.35mm/a,即为腐蚀性废物。
(2)反应性:包括爆炸性,与水、空气和酸接触发生反应的危害性,含氰化物或硫化物并在弱酸、碱环境中易释放氰化物或硫化物的反应性,以及废物的氧化性进行定义。
(3)易燃性:液态废物按闪点<60℃即为易燃性危险废物;(4)生物毒性:包括生物监测和化学物质含量监测。
2、我国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特点对其含水率和灰熔点有何不利影响?试分析可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少这些不利影响。
答:我国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最高,废品其次,无机组分最少。
不利影响为:(1)食品垃圾比例高,废物易被玷污,使其含水率增高;(2)餐厨垃圾中的NaCl含量高,使混合废物的灰熔点降低,不利于垃圾的焚烧处理。
措施:(1)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2)减少食盐的使用,降低废物中NaCl的含量。
3、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包括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
分类收集:指按生活垃圾物理组分分别进行收集的方法。
不仅回收了大量资源,而且减少了垃圾运输和处理费用,降低了生活垃圾处理成本。
混合收集:指收集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
此方式应用历史长,简单易行,收集费用低。
但收集过程中各种废物组分互相混杂、黏结,降低了生活垃圾中有用物质的纯度和再利用价值;同时,增加了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的难度,相应地提高了处理费用。
4.简述固体废物的几种取样方法,并说明适用条件。
答:固体废物有四种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当不清楚废物的产生规律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采集样品。
(2)系统取样法,本法适用于按一定顺序排出的废物,如通过输送带、管道等形式连续排出的废物的取样。
(3)分层取样法,适用于分批次产生或不同时期产生后分层堆存的废物。
(4)两段取样法,适用于采样废物由车、桶、箱、袋等容器分装的场合。
5、固体废物收运过程由几个阶段构成?各阶段的功能是什么?答: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收集:指从垃圾产生源到收集(临时贮存)设施的过程,是有由面至点的一级物流集中过程。
(2)清运:指从收集设施至转运站或就近处理处置场的垃圾近距离运输过程,是从大量分散点到若干集中点的二级物流集中过程。
(3)转运(中转):指垃圾从转运站至处理处置场的运输过程,是生活垃圾的三级物流集中过程,功能是利用大容量运输的经济性,节省生活垃圾物流运输成本。
收运+处理处置=完整处理系统。
综述题1、在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对空气进行预热有何实际意义?预热空气的温度对焚烧处理过程的技术-经济性有什么影响?答:由于废物含水量较大,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含水率通常在40%~60%,采用经预热的助燃空气,不仅可以为废物干燥提供部分热量,而且有利于炉膛温度的提高。
焚烧需要大量助燃空气,这部分空气为室温,燃烧后气体温度为几百度,这部分空气如果不预热的话这之间上百度的温度差会消耗很大的热量供给,也就消耗了很多燃料;而燃烧后的废气还有很高的温度,含有很大热量,用这部分废气给助燃空气预热,会节约很多燃料。
2、试分析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他们对垃圾焚烧效果及烟气治理有何影响?答:聚乙烯塑料焚烧会生成CO2 ,H2O;聚氯乙烯塑料焚烧会生成CO2,H2O和HCl塑料中的添加剂焚烧后生成二恶英,为剧毒致癌物。
因此使焚烧烟气的处理更加困难。
4、试分析焚烧烟气中的主要重金属组分?针对这些重金属分别可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控制?答:飞灰中的重金属浓度含量较高。
其处理方法有高温处理、稳定化/固化与湿式化学处理等。
高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熔融、玻璃化与高温烧结;稳定化/固化技术,主要包括水泥固化或稳定化、药剂稳定化等;湿式化学处理,主要包括加酸萃取、中和碳酸化和碱提取、生物浸提和其他药剂浸提等。
5、试比较固体废物热解和气化方法的原理与工艺差异。
答:热解的基本原理: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成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可燃物值得化学分解过成。
热解处理一般工艺流程包括破碎、预热和热分解。
固体废物的气化的原理:在气化剂的参与下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固体燃料转化为生物质燃气。
气化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氧化、热解和气化。
3、请简述重金属元素在烧结炉内的转化过程。
答:(1)熔沸点低的重金属,如Hg、Cd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气化;(2)在氧化性环境里,随着温度的升高,有些重金属会形成金属氧化物而固化在烧结产物中,如Cu、Mn、Pb、V等;(3)在适当的反应环境里,重金属元素之间或重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含有重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如Pb、Cr、Mn、Zn等;(4)有极少部分重金属元素在烧结后会变成非晶态成分存在于产物中,非晶态成分往往是在骤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4、固化/稳定化产物性能评价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1)抗浸出性(2)抗干-湿性、抗冻融性(3)耐腐蚀性、不燃性(4)抗渗透性(固化产物)(5)足够的机械强度(固化产物)。
3、控制填埋场作业产生臭气的措施有哪些?试分别分析其作用效果。
答:(1)被动导排:是将LFG自填埋体内引出后,利用自然扩散作用,使之迅速稀释排放。
此法仅可有限低解决填埋场LFG的安全问题,不能解决其由于VOCs和CH4衍生的环境问题(2)主动收集后燃烧处理(3)主动收集后燃料利用5、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指标中,随填埋龄变化而相对较为恒定的有哪些?哪些水质指标变化幅度较大?答:恒定:KN、盐度、TN、硝酸盐N变化大:COD、BOD5、氨氮论述题1、固体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答:基本要求:(1)所得到的产品应该是一种密实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较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稳定的固体;(2)处理过程必须简单,应有有效措施减少有毒物质的逸出;(3)最终产品的体积尽可能小于掺入固体废物的体积;(4)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水分或其他指定浸提剂所浸析出的量不能超过容许水平;(5)处理费用低廉;(6)对于固化放射性产物的固化产品,还应有较好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以便用适当的冷却方法就可以防止放射性衰变热使固化体温度升高,避免产生自融化现象,同时还要求产品有较好的耐辐照稳定性。
应用:(1)对具有毒性或反应性等危险性质的废物进行处理,使其满足填埋处置的要求。
例如,在处置液态或污泥态的危险废物时,由于液态物质的迁移特性,在填埋处置前必须经过固化/稳定化的过程。
(2)处理其他处理过程产生的残渣。
例如,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无害化处理,其目的是对其进行最终处置。
(3)在大量土壤被有害物污染的情况下,对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理。
2、固体废物包胶固化方法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有何优缺点?答:包胶固化分为水泥固化、热固性材料固化和热塑性材料固化。
水泥固化工艺比较简单,通常是将固体废物、水泥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并加水使混合物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水泥浆,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使其形成坚硬的固化体。
热固性材料固化在常温下操作,需要的催化剂数量很少;对废物的含水率要求不高,既可以处理干渣,也能处理含水泥浆;最终的固化体密度和体积都较小,利于后续的处理处置;固化产物不可燃。
不足之处在于:所用的催化剂有的具有强酸性,而大多数重金属沉淀在强酸性环境下容易溶出,且会腐蚀设备;该类固化体容易老化,可能导致污染物暴露,造成再次污染。
热塑性材料固化使用的热塑性材料不溶于水,具有化学惰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包容性能,冷却后的产物致密、不透水。
1、好养堆肥的基本原理、好氧堆肥化的微生物生化过程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堆肥的腐熟程度?答:原理:好氧堆肥是利用好氧微生物代谢使生物质废物降解稳定,不再易腐发臭,成为相容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调理剂的过程。
过程:(1)潜伏阶段,部分微生物产生适应酶,其细胞物质开始增加,但微生物总数尚未增加;而另一些微生物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死亡。
此阶段微生物会大量分泌水解酶,部分固体废物会被水解成可溶性物质。
(2)升温阶段,已适应特定环境的微生物,利用物料中的易降解有机物,旺盛繁殖,在转换和利用生化能的过程中,多余的生化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使堆置环境温度不断上升。
(3)高温阶段,当堆层温度升高到45℃以上,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嗜热性微生物逐渐替代了嗜温性微生物的活动,无聊中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急需分解转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也开始被剧烈分解。
微生物对易降解有机物的高速降解,必然使其代谢逐步受到有机物可利用性的限制,代谢和生长速率下降,因代谢而产生的热量减少。
当产生的热量低于散失的热量时,堆层温度开始下降。
(4)降温阶段,当堆体温度下降到45℃以下时,嗜温性微生物又重新占据优势。
嗜温性微生物对剩下的较难降解的有机物做进一步分解,并逐渐形成腐殖质。
(5)腐熟阶段,经过以上四个阶段(主发酵),物料中剩下的是难降解有机物。
此阶段为嗜温性的,细菌和放线菌数目有所下降,真菌会大量繁殖,难降解有机物会被缓慢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聚合度和芳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腐熟程度的评价指标有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物理学指标包括表观指标和堆层温度。
化学指标包括易降解有机物和难降解有机物、有机物含量、氮试验法、碳氮比和腐殖类物质的变化。
生物指标包括植物分析法、好氧速率法、厌氧产气法和综合评定法2、何谓厌氧消化?简述厌氧消化的生物化学过程。
厌氧消化工艺有哪些类型?答:厌氧消化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同时伴有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产生的过程。
厌氧消化一般可以分为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化四个阶段:(1)水解:水解是一个胞外酶促反应过程,主要是将颗粒态碳氢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的葡萄糖、氨基酸和长链脂肪酸(LCFA)的胞外水解过程。
(2)酸化:酸化是溶解性基质葡萄糖、氨基酸和LCFA在微生物作用下被降解为各类有机酸、氢、二氧化碳和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