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运输数据统计
2023民航年度统计报告

2023民航年度统计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2023年民航行业的全面统计和分析,旨在提供行业内相关数据和趋势的详细概览。
通过对各方面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评估民航行业的发展状况,并为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
本报告涵盖了2023年的民航运输量、航班情况、航空公司运营状况以及旅客满意度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2. 民航运输量统计2.1 旅客运输量2023年,全球民航行业的旅客运输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旅客运输数量达到了 XX 亿人次,相比上一年增长了 X%。
该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旅游业的繁荣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同时,随着机票价格的下降和航班网络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民航出行。
2.2 货物运输量2023年,全球民航货运量也取得了显著增长。
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全年的货物运输量达到了 XX 吨,较上一年增长了 X%。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贸易的增长和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
货物运输在许多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3. 航班情况统计3.1 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的数量都有所增长。
国内航班总数达到 XX 万架次,增长了 X%;国际航班总数达到 XX 万架次,增长了 X%。
这主要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行的需求增加。
3.2 航班准点率航班准点率是民航行业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2023年的全球平均航班准点率为 XX%。
尽管准点率相对较高,但仍有一些航班会受到航空管制、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而延误。
民航公司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航班准点率,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4. 航空公司运营状况统计4.1 航空公司数量截至2023年底,全球范围内共有 XX 家航空公司。
其中,亚洲地区的航空公司数量最多,占总数的 XX%;欧洲和北美洲分别占 XX% 和 XX%。
4.2 航空公司市场份额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分析,2023年全球航空公司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是:航空公司A(XX%),航空公司B(XX%),航空公司C(XX%),航空公司D (XX%),航空公司E(XX%)。
16-29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民用航空航线及飞机架数(仅全国指标,便于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645 151 1904
728 161 2096
2017
4418 803
3615 96
7483033 3245859 4237174
147537 228
5593 3296 3120
27 1357
35 12
2018
4945 849
4096 100
8379833 3598911 4780922
168363 190
4004 2145 1985
29 854
45 11
2014
3142 490
2652 114
4637214 1767210 2870004
179320 200
4168 2370 2218
24 958
41 9
2015
3326 660
2666 109
5317230 2394434 2922796
3.2011年起民用航空航线条数改 为定期航班航线条数,民用通航机场
68592 152
1961 1259 1155
37 527
52 22 22
2009
1592 263
1329 72
2345085 919899
1425186 107262 165 2181 1417 1297 37 593 51 19 22
2010
1880 302
1578 85
2765147 1070167 1694980
153105 233
6134 3639 3452
24 1513
46 5
814
176 4
2297
892
187 10
2495
注:1.1992年以前,民航机场和飞机 架数为民航总局直属企业数,1992年
2022年1-10月我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统计情况

2. 航运量影响因素:
3. 周转量影响因素:
4. 其他影响因素: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影响因素
1.中国国民航运量及周转量统计
2.航运量与出口量影响国家物流运输能力
3.航运周转量:影响运输效率的关键指标
05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经济效益
Economic benefits of shipping volume and turnover volume
中国船舶周转量
中国国民航运量
2022年1-10月
2023年1-3月
同比减少
同比增长
03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hipping volume and turnover volume
航运量及周转量统计情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货运市场之一,其货运量及周转量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贸易的活跃程度。以下是2022年1-10月我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的统计情况。
04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影响因素
Factors affecting shipping volume and turnover
1.航运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季节和政策
2.航运量和货运方式影响航运周转量
3. 航运量和周转量的关系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影响因素]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影响因素
1.中国国民航运量及周转量统计,影响因素揭秘
[航运量及周转量的经济效益]
我国2022年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统计1
2022年前10个月我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及周转量显著增长1
中国民航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XX%1
中国民航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XX%1
航运量及周转量增长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我国民航发展及其影响的案例

我国民航发展及其影响的案例2021年6月10日,民航局发布了《2020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民航在旅客运输量以及旅客周转量等指标方面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旅客运输量方面,2020年我国民航业客运量为4.18亿人次,同比降幅36.7%;2020年美国民航业客运量为3.69亿人次,同比降幅60.1%。
因为美国民航的降幅较大,中国民航对美国实现了反超,从2019年比美国民航少2.67亿人,到2020年比美国民航多出4831万人次。
在旅客周转量方面,2020年我国民航业旅客周转量为6311.2亿客公里,同比降幅46.1%;2020年美国民航业客运量为6085.2亿客公里,同比降幅64.2%。
我国民航业旅客周转量比美国高出3.7%。
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我国民航连续15年位居第二后,首次位居第一。
许多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
一是这只是暂时性的超越,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美国仍将是全球第一,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是即使我们暂时性超越,也只是总量超越,人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当然翼哥也认为:一是2020年的超越,说明我们的防疫工作做得远比美国要好,此外主要也得益于国内市场的恢复,这也充分说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
二是2020年的超越,说明我们与美国之间并非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实现总量的超越,然后是人均的接近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白云机场首夺世界第一2021年1月25日,随着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公布了2020年运营统计数据,由此广州白云机场被正式确认为2020年度全球最为繁忙机场。
2020年,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376.0万人次,降幅为40.4%;亚特兰大机场旅客吞吐量4291.9万人次,同比下降61.2%。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名列全球第一,这也是中国机场首次问鼎全球第一。
当然这也和我国民航总量超越是一个道理。
不过,就民航机场来看,我国与美国的差距:一是机场数量的差距,二是繁忙机场数量的差距。
中国民航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情况分析

中国民航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情况分析民航运输是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航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产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民航事业的不断扶持,我国民航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1、运输周转量《2020-2026年中国民航运输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93.2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2%。
国内航线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29.5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5%,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16.9亿吨公里,同比下降3.5%;国际航线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63.7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6%。
从旅客周转量情况来看,2019年民航业完成旅客周转量11705.10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3%。
国内航线完成旅客周转量8520.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8.0%,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160.5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8%;而国际航线完成旅客周转量3184.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2.8%。
从旅客周转量情况来看,2019年民航业完成货邮周转量263.20亿吨公里,同比仅增长0.3%,增速明显下降。
而国内航线完成货邮周转量78.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1%,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2.8亿吨公里,同比下降6.9%;国际航线完成货邮周转量184.6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3%。
2、旅客运输量2018年,民航业完成旅客运输量6.60亿人次,同比增长7.8%。
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5.86亿人次,同比增长6.9%,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1107.6万人次,同比下降1.7%;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0.74亿人次,同比增长15.6%。
3、货邮运输量2019年,民航业完成货邮运输量753.2万吨,同比增长2.0%。
国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511.2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22.2万吨,同比下降5.4%;国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242.0万吨,同比下降0.3%,为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效

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效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各种领域中,安全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今天,我们将探讨安全工作在不同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效。
一、交通运输领域1.道路交通安全成效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
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总数为243,000起,较上年下降10.3%;其中死亡人数为63,000人,较上年下降6.1%。
这说明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航空运输安全成效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国民航共完成运输量7.8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800万吨次,未发生重大事故。
这说明我国在航空运输领域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生产制造领域1.消防安全成效近年来,在消防工作方面,我国加强了对建筑物和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的监管和管理,并提高了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根据国家消防总队统计,2019年全国火灾事故共发生10,000余起,死亡人数为1,000余人,较上年下降了7.3%。
这说明我国在消防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化工安全成效化工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化工企业的监管和管理,并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9年化工行业发生重特大事故数量同比下降28.6%,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0%。
这说明我国在化工安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社会治理领域1.网络安全成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我国加强了网络监管和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在2019年,我国因网络攻击导致的网站瘫痪事件数量同比下降53.5%,这说明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社会治安成效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和维护,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0万余起,抓获刑事嫌疑人170万余人。
中国航空运输回顾与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航空运输回顾与发展前景分析一、航空概况与现状受2019年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航空需求疲软,形成低基数效应,预测2020年需求同增10.5%;供给紧缩政策加码,民航预飞行系统公布的冬航季计划航班量增速较去年同期缩窄1.0pct,预计2020年全年供给增速10.5%,行业将在弱平衡中逐步改善。
2017年底民航供给侧改革以来,事故征候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和2018年分别发生事故征候587和568起,事故征候率开始下滑,但征候次数总体依旧在高位,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另外航班正常率虽然同比提升,但同样未达到民航局80%的目标。
2019年1-9月,航班月平均正常率为79.7%,同比提升1.6pct。
时刻资源依旧紧张,供给侧改革或将加码。
2019年冬春航季计划航班表,发现2019年冬春航季航班增速降低至5.8%,为民航供给侧改革以来第二低的航季航班量计划增速,相比2018年冬春和2019年夏秋航季增速分别下滑1.0pct和3.2pct。
对于安全与准点的注重,使得民航局再次压低航班增速,有助于航空供需结构边际改善。
供给不确定性在于B737MAX8复飞,若复飞时间过早或过晚,均将对行业供给产生影响。
西南航空11月8日宣布将波音737MAX客机的复飞计划推迟至2020年3月,预计我国波音737MAX复飞时间将更为靠后。
2019年冬春航季国内航司国际航线增速最高,达到16.2%,主要由于中日航权开放,每周国内航司中日航班量同比增加563班,贡献了30%的航班增量。
而国内航司国内航线增速明显放缓,同增仅5.0%。
另外国际航司增长停滞,同比仅增长0.6%。
2019年冬春航季航班量计划增速下滑,但由于近期一线机场新产能陆续投产,带动运营效率提升,一线机场计划航班量占比有所回升。
若航司将更多的运力投入到非热门市场,需要对航线进行培育或者承受较低的市场需求和收益水平,而一线市场航空需求更为旺盛。
航线结构的改善有助于航司提高航线质量,从而提升航司收益水平。
2023民航统计报告

2023民航统计报告摘要本文是对2023年民航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报告。
报告包括民航运输总量、航班准点率、航班延误原因、航空公司排名等内容。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2023年民航行业的总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民航运输总量2023年民航运输总量为XX万人次,比去年增长XX%。
其中,国内航班运输总量为XX万人次,国际航班运输总量为XX万人次。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运输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 航班准点率2023年的航班准点率为XX%,与去年相比下降了XX个百分点。
航班准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天气原因、航空公司安排不当、机械故障等因素导致。
航班准点率是衡量民航行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提高。
3. 航班延误原因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包括天气原因、机械故障、航空交通管制、航空公司内部管理不善等。
在2023年,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占比最高,达到XX%,机械故障占比为XX%,航空交通管制占比为XX%,航空公司内部管理不善占比为XX%。
航班延误对旅客出行和航空公司运营效率都有很大影响,需要加强各方合作,共同解决延误问题。
4. 航空公司排名2023年航空公司的排名是根据客运量进行评估的,排名前三的航空公司分别是XX航空、XX航空和XX航空。
这些航空公司凭借其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运营,赢得了旅客的青睐。
5. 未来发展建议根据对2023年民航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未来发展建议:•提高航班准点率:航空公司应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加强与天气部门的联动,提前预测天气状况,减少天气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
•加强航空交通管制:政府和航空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航空交通管制的投入,优化空中交通流量,减少航空交通管制引发的航班延误。
•提高服务质量:航空公司应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旅客满意度。
•加强航空公司内部管理:航空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机制,优化航班运营流程,减少航空公司内部管理不善引发的航班延误。
我国民航业经济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民航业经济运行现状分析运输总周转量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民用航空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62.5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0%。
国内航线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21.9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15.43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9%;国际航线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40.5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4%。
图表2011-2015年民航运输量总周转量数据来源:民航总局运输效率分析2016年,全行业在册运输飞机平均日利用率为9.41小时,比上年减少0.08小时。
其中,大中型飞机平均日利用率为9.57小时,比上年减少0.09小时,小型飞机平均日利用率为6.64小时,比上年增加0.06小时。
2016年,正班客座率平均为82.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16年,正班载运率平均为72.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图表2016年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载运率数据来源:民航总局经济效益分析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39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利润总额568.4亿元,比上年增加81.7亿元。
其中,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利润总额364.8亿元,比上年增加37.9亿元;机场实现营业收入8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利润总额117.7亿元,比上年增加17.1亿元;保障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5.8亿元,比上年下降3.5%,利润总额85.9亿元,比上年增加26.7亿元。
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行业运输收入水平为4.51元/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28元/吨公里。
其中,客运收入水平5.5元/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42元/吨公里;货邮运输收入水平1.3元/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09元/吨公里。
据初步统计,2016年,民航全行业应交税金296.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2016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00.0亿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7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
中国旅客吞吐量、机场货邮吞吐量情况分析及国内亿级吞吐量机场建设规划情况

中国旅客吞吐量、机场货邮吞吐量情况分析及国内亿级吞吐量机场建设规划情况机场货邮吞吐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经济活跃度,二是人口集中度。
次要原因是铁路运输不便,空运便相对旺盛。
中国最大航空货运中心是长三角地区,其次是京津冀和珠三角。
这与整体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相吻合。
近几年中国机场货邮吞吐量一直平稳增长,增长率大约在 5% 至 7% 上下波动。
但不同地区之间变化很大。
尤其是2018年,各地增减幅度显著变大,从中可以看出各地发展形势,甚至可以从中预期今后的发展趋势。
机场分类目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民航机场行业市场评估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一、旅客吞吐量增长10.2%1、民航旅客吞吐量分析2018年我国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2亿人次,完成126468.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0.2%。
,国内航线完成113842.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9%(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872.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6.0%);国际航线完成12626.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3.0%。
2018年1-12月民航旅客吞吐量及增长走势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各机场旅客吞吐量分析2018年全国各机场累计吞吐量达10098.329万人次,同比增长5.4%。
2018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前十排名依次为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成都/双流、深圳/宝安、昆明/长水、西安/咸阳、上海/虹桥、重庆/江北、杭州/萧山。
2018年各机场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达到37个,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23.3%。
年旅客吞吐量200-1000万人次机场有29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6%。
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169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6.9%。
京津冀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4499.7万人次。
对我国民航业的分析

对我国民航业的分析我国民航业是指我国国内和国际的航空运输行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业也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下面是对我国民航业的分析。
首先,我国民航业在航班数量方面实现了快速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民航业的年航班总数从2024年的约280万架次,增长到2024年的约680万架次,增长率超过了100%。
这一增长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航空出行的需求增加所致。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民航业的航班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其次,我国民航业在航空公司数量和规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境内共有59家航空公司,其中运行的航班超过500架次的有15家。
这些航空公司不仅拥有大量的飞机和营运基地,还拥有一支庞大的航空人才队伍。
这些航空公司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航空服务,满足了人们在国内和国际航空出行方面的需求。
再次,我国民航业在机场建设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238个民用机场,其中近半数为二级机场以上。
这些机场不仅分布在国内各个省份和城市,还能连接世界各地的航线。
同时,我国的机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在逐步提高,比如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安全运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和提升。
最后,我国民航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国民航业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通了一批重要的国际航线。
同时,我国还在参与和推动国际民航组织的工作,积极推进全球民航业的发展。
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为我国民航业提供了市场机会和经验借鉴,也促进了我国民航业的国际化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民航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航班数量不断增加,航空公司规模壮大,机场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未来,我国民航业还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例如应对航空运输的增长压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技术创新等。
当前我国民航客运发展形势分析及优化建议

当前我国民航客运发展形势分析及优化建议作者:马萍萍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3年第09期2023年以来,根据民航客运航班及旅客运输量恢复情况看,我国航空客运市场正持续向好,甚至个别月份的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已经超过了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作为受到疫情和国际形势冲击最大、影响最为直接的行业之一,民航业现在正处于恢复发展、增量提质的关键阶段,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弹和供给的逐步恢复,需坚持稳中求进,在提升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运量激增下的民航安全保障。
建议从强化航空安全管理、合理有序释放运力、优化航空出行服务、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等方面入手,加强民航客运安全和服务的关系统筹,切实保证民航业稳妥有序恢复。
一、2023年上半年我国民航客运情况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优化调整,我国民航客运航班量及旅客运输量加速攀升,行业恢复态势不断向好。
2023年上半年民航客运执行航班量231.7万架次,恢复至2019年的89.7%(其中国内恢复103.4%、国际恢复25.2%),为疫情以来最优水平;上半年全民航旅客运输量约为2.83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1%(其中国内旅客恢复至97.6%,国际旅客恢复至23.6%),民航国际航班旅客仍在持续增长,6月国际旅客运输量已超200万人,接近2019年的四成,展示出我国民航客运市场的积极复苏势头。
2023年下半年,我国民航客运量仍然有望保持增长。
按照民航局发布的《安全有序恢复航空运输市场的工作方案》,预计2023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将超4.3亿人,同比增长超65%。
二、民航客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安全保障方面伴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我国民航客运量的快速回升,航空安全保障任务整体“由松到紧”,安全保障即将成为民航客运加快恢复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是运行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航空业务量大幅下降,飞行、机务、签派、客舱、空管等关键岗位人员执勤时间明显减少。
民用航空统计管理规定

民用航空统计管理规定
是指对民用航空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管理和报告的规定。
这些规定通常由国家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制定,并涵盖以下内容:
1. 统计对象和范围:规定了需要统计的航空运输活动,包括乘客流量、货物运输量、航班数量等。
2. 统计指标和方法:规定了统计所采用的指标和方法,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客运量、货运量、运输里程等。
3. 统计报告要求:规定了统计报告的内容、格式和提交时间要求。
通常要求航空运输企业按照一定的周期提交统计报告,以便监测和评估行业发展情况。
4. 统计数据保护:规定了统计数据的保护措施,包括数据的机密性、安全性和合法性。
确保统计数据的使用和共享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 统计监督和评估:规定了对统计数据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机制和程序,以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民用航空统计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民用航空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政府制定航空政策和调整航空市场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发展规划提供支持。
这些规定对于航空企业、统计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 1 页共 1 页。
中国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

中国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析2019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76.04亿人,比上年下降1.9%,完成旅客周转量35349.06亿人公里,增长3.3%;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2.24亿吨,增长4.8%,完成货物周转量194044.56亿吨公里,增长3.4%。
2016-2019年营业性客运量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一)铁路2019年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36.60亿人,比上年增长8.4%,完成旅客周转量14706.64亿人公里,增长4.0%。
2018-201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2019年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3.89亿吨,比上年增长7.2%,完成货物总周转量30181.95亿吨公里,增长4.3%。
2018-2019年全国铁路货物总发送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2019年全国铁路货物总周转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公路2019年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30.12亿人,比上年下降4.8%,完成旅客周转量8857.08亿人公里,下降4.6%。
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43.55亿吨,增长4.2%,完成货物周转量59636.39亿吨公里,增长0.4%。
2018-2019年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2019年全国公路旅客周转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水路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旅客运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完成客运量2.73亿人,比上年下降2.6%,完成旅客周转量80.22亿人公里,增长0.8%。
完成货运量74.72亿吨,增长6.3%,完成货物周转量103963.04亿吨公里,增长5.0%。
其中,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39.13亿吨、货物周转量16302.01亿吨公里;沿海运输完成货运量27.27亿吨、货物周转量33603.56亿吨公里;远洋运输完成货运量8.32亿吨、货物周转量54057.47亿吨公里。
中国民航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民航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1.快速增长:中国民航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民航飞机进行旅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了6.64亿人次,比2024年增长了88.7%。
2.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民航市场前景广阔,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扩大航线网络和运力规模,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外,还有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进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3.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民航市场发展不平衡,一线城市和一些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空需求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的航空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繁荣,政府正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和航线开通的支持力度。
4.国内外航空公司合作加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中国市场成为了许多国际航空公司争夺的对象。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国内外航空公司之间的合作愈发频繁,如共享航班、代码共享等。
1.增长持续:中国民航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更多的人将选择乘坐民航飞机进行旅行。
预计到2037年,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5亿人次。
2.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需求,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包括新建和扩建机场、改善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等,以提高航空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3.航空运输服务升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航空公司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乘客。
这包括提供更便捷的预订系统、提高机上服务质量、提供更多的航班选择等。
4.航空运输绿色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国民航市场将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航空公司将采取更多的节能减排措施,如使用更环保的燃料、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民航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竞争激烈且发展不平衡。
2023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

2023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2023年上半年,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中国交通运输行业逐渐恢复了活力。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各个领域的交通运输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推动行业的发展。
下面我将分别从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四个方面来介绍2023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从铁路方面来看,2023年上半年,中国铁路运输业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铁路货运量达到了2.5亿吨,同比增长了10%,旅客发送量更是达到了20亿人次,同比增长了8%。
其中,高铁运输量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成为了铁路运输的主力军。
在技术方面,中国铁路部门也在积极推动铁路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是公路运输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路运输行业也在政策的扶持下稳步发展。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公路货运量达到了45亿吨,同比增长了6%;客运量更是达到了85亿人次,同比增长了5%。
同时,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公路网络的完善和扩建,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再者是航空运输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民航客运量达到了3.5亿人次,同比增长了9%;货邮吞吐量更是达到了6亿吨,同比增长了7%。
随着全球疫情的缓解,国际航空市场也逐渐恢复,中国的国际航空运输也在逐步恢复活力。
最后是海运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国海运业也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家海事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70亿吨,同比增长了8%;集装箱吞吐量更是达到了40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了10%。
同时,中国的海运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推动中国海运业的国际化发展。
综上所述,2023年上半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等各个领域的交通运输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航空运输业2020年7月经营数据点评:7月国内航线需求回暖,旅客信心恢复趋势确定

2020年8月15日交通运输仓储—航空机场7月国内航线需求回暖,旅客信心恢复趋势确定——航空运输业2020年7月经营数据点评行业月报◆7月国内航线需求持续恢复,8月环比改善的空间有限。
2020年7月,国航、东航、南航ASK环比分别提升21.1%、27.0%、18.94%;客运量环比分别提升31.0%、39.5%、26.67%。
分结构看,国航、东航、南航国内航线需求继续恢复,2020年7月国内航线客运量分别环比上涨31.2%、39.15%、26.67%,同比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客运量的71.7%、74.62%、77.17%,主要原因是北京疫情缓解以及暑运旺季的来临。
考虑到部分学校要求返校学生8月15日后不能跨省出游,预计8月国内客运旅客量继续环比改善的空间有限。
国际航线方面,截至8月12日共计93家中外航空公司(国内19家,外航74家)运营187条定期国际客运航线,每周执行210个往返航班,以19年夏秋航季国际航线正班计划为基础,目前每周国际航线航班数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07%。
◆吉祥航空7月国内ASK增速由负转正。
吉祥航空2020年7月ASK同比下降17.59%,环比上升32.15%,其中国内航线ASK同比上涨2.14%,增速由负转正;客运量同比下降23.30%,环比上升37.61%,其中国内航线客运量同比下降10.95%,环比上升37.83%。
客座率方面,公司2020年7月客座率为74.61%,其中国内航线客座率为75.26%,同比减少12.39pct,环比提高5.14pct。
◆春秋航空7月国内旅客量保持高增长。
春秋航空2020年7月ASK环比上升15.98%,其中国内航线ASK同比提高37.3%,保持高速增长;客运量环比上升21.73%,其中国内航线客运量同比提高24.24%,保持高速增长。
2020年7月客座率为82.06%,环比上涨4.02pct,其中国内航线客座率为82.34%,环比上涨3.89pct。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运输司关于港澳台航空公司报送航空运输业务量统计工作的情况通报-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运输司关于港澳台航空公司报送航空运输业务量统计工作的情况通报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运输司关于港澳台航空公司报送航空运输业务量统计工作的情况通报港澳地区各航空公司驻内地办事处、台湾各航空公司驻大陆办事处:为加强港澳台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港澳台企业)在内地/大陆与港澳台间航空运输业务量的统计工作,规范港澳台企业运输统计数据的报送流程,提高数据质量,根据《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办法》(民航局令第134号)及《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间航空运输安排》、《内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间航空运输安排》、《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并参照《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民航局令第192号)的相关要求,民航局发展计划司、运输司于2012年8月28日联合下发了《关于港澳台航空公司报送运输业务量统计数据的通知》(民航计发[2012]4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对运输统计数据的报送手段、报送时间、报表格式、数据质量等做出了进一步明确。
自《通知》下发以来,一些港澳台企业能够根据要求定期上报航空运输统计数据,但仍有部分港澳台企业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数据。
为进一步做好港澳台企业统计数据报送工作,根据《通知》要求,我们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港澳台企业统计工作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对有关情况予以通报。
截至2013年3月15日,有3家港澳台企业向民航局统计管理部门上报生产数据。
其中香港航空公司和香港快运航空有限公司能够按要求持续、及时、完整地报送统计数据;远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能按时报送但有不符合填报要求的情况;其余港澳台企业未报送运输业务量统计数据(详见附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航2011年11月份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统计中国民航局 (2011-12-19) 来源:
附件:
2011年10月中国民航经济运行特点分析中国民航局 (2011-12-01) 来源:
1、全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10月份,全行业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完成50.90亿吨公里、2637.7万人、46.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7.5%、-6.3%;三大指标1-10月分别累计完成477.41亿吨公里、2.45亿人次、4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8.7%、-1.5%。
2、货邮运输连续下滑
10月份,全行业货邮运输量同比减少6.3%。
其中国内航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港澳台航线、国际航线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5.6%、17.3%。
3、旅客运输保持平稳增长,国际航线表现较好
10月份,旅客运输量仍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行业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7.5%,增速较上月减少2.2个百分比,其中10月份国际航线表现较好,同比增速达到10.5%。
4、正班客座率保持较高水平
10月份客运航线市场需求旺盛。
正班客座率达到82.6%,较上月增加0.5个百分比。
正班载运率达到72.3%,较上月减少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