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的城市_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探析_刘晨宇
探讨以城市滨水景观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以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为例子
探讨以城市滨水景观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以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为例子摘要:本文以橹尾撬水道一河两岸景观的改造设计,形成一堤双景的独特景观;绿色河谷呈现不同层次的带状空间,成为南海三山新城最重要的滨水城市景观。
在此项目的基础上探讨城市滨水景观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关键字:风景园林;公园绿地;城市滨水公园;公园设计;引言滨水河岸景观设计,是未来朝向滨水发展新城区的一个城市重要元素,新创建的空间和不同地区的功能相协调,以便更好的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要,使其具有城市活动河岸功能和河流航行功能的作用。
1.项目概况:该项目处于南海三山新城核心区橹尾撬水道河岸两侧,西起东平水道,东至陈村水道,总用地面积约78.3公顷,长约8.2公里。
总共分为四期建设,一期文翰公园工程将于2015年初完成。
项目基地既是城市的滨水区和中心区,也是商业、休闲、生态保护集中区。
设计强调并且集中了从最城市化到最自然地段的详细整治,北岸中心岛屿与荷塘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的中心,展现出滨水区河岸可持续化设计。
设计充分利用基地的特点,与规划区未来周边地块功能相结合,建立一个弹性的、多层次的、多元活力的滨水场所。
三山新城中心拥有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园、一个生态水公园和一个文化河堤。
整个地区的总体设计方案可以使三山变为广东省内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甚至可能是全国性有吸引力的地方。
2.设计理念:该项目作为最重要的滨水风光带,并以中心文翰公园为核心,与城市内部相互渗透,景观交融。
设计以佛山水城的概念入题,将湖作为核心的凝聚点,围绕湖形成公共活动环,辐射周边地块,呼应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湖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增加公共绿地的辐射面,同时强调南北主轴线,以及东西向堤岸绿链形成清晰的发展结构。
一河两岸的绿色河谷呈现不同层次的带状空间,依托橹尾撬水道和文翰湖两个水系,一河两岸为主要的公共活动带,中间则是贯穿东西的自然绿带。
两岸通过景观步行桥进行联系,形成“一堤双景”:将堤岸这条绿链利用起来,与内外水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特色。
佛山水道一河两岸深化设计深化
水岸特色 景观特征
亲近可达的水岸
佛山水道原本是城市的背面,被防洪河堤所包围。为了重新连接城市水岸,易道方案不采传统滨河道路方式, 改用“由街道到水岸“的观念,型塑水岸目的地,达成水岸可达性。
活力丰富的水岸
佛山水道两岸缺乏活动聚焦,入夜后即无人问津,成为城市黑点。方案根据两岸活动与土地使用的特性,划分 动静不同的昼夜活动,强调特定活动节点,打造滨江活动带,使原本沉寂的河岸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游憩的 目的地。
挑战与契机
挑战一:调整现有堤岸创造新的滨水空间
1. 南段堤岸基本不变;通过建筑,广场,公园地形来 吸收堤岸内外近3米的高程差;
2. 北段堤岸部分保留,部分堤路共构; 3. 北岛整体抬高至防洪标准高程; 4. 堤岸后退产生的堤外区域可作为休闲体育用地,以
及动态变化的景观绿地。
挑战二:提供多元的滨水到达方式
北岛 以水上大剧院为中心,创意文化产业为根基,搭配河流主题的购物,娱乐,观光休闲设施的文娱商业
办公岛体。
南湾 承接千灯湖轴线,设置湿地公园以及城市迎宾广场。 西水 大沥镇区域内的景观与活动节点。通过还迁现有村落,整合滨水绿地,打造水上赛艇主题公园,成为
社区核心活动空间。
东园 通过还迁现有村落,搬迁采砂挖泥的作业区后,恢复河岸生态景观,设置大型动物栖息地与湿地公
6. 分期逐步改造现有堤岸,展示佛山新水岸的景观要求:堤岸是 易道方案成立的条件。现有堤岸较大程度地阻隔城市与水岸的 连接,工程性的外观对水岸造成景观冲击。易道方案结合堤 岸,滨水景观道路以及节点建筑,形成新的防洪体系,满足必 要的安全需求,又提升了河道景观的精致与深度。
7
佛 山 水 道 一 河 两 岸 城 市 设 计 深 化 Urban Design For Foshan Riverfront and Core Area
佛山市佛山水道疏浚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目录一、测量范围及内容......................................... 1二、技术依据............................................... 2三、测绘基准............................................... 2四、主要仪器设备........................................... 2五、控制测量............................................... 3六、数字化带状地形图测绘................................... 8七、河道纵横断面测绘..................................... 10八、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3九、作业进度计划表....................................... 14十、资料上交............................................. 14附录1:河道横断面成果表.................................. 14附录2:河道横断面图示例.................................. 16附录3:河道纵断面成果表.................................. 17附录4:河道纵断面图示例................................... 18附录5:同时水位换算公式.................................. 19佛山市佛山水道疏浚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测量范围及内容为配合佛山市佛山水道整治工程顺利完成,受佛山市环境保护局委托,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将对佛山水道(西起沙口水闸,东至五丫口)、佛山涌(北起人民桥,南抵东平水道)进行数字化带状地形图及河道纵横断面测量,全长约30km,其测量范围见图1。
城市回归文化与生态引热议
城市回归文化与生态引热议,“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产城互动:广东新型城市化的南海探索佛山城市化“产城互动”理念与“强中心”战略成为昨日论坛的重点议题。
以“产城互动”和“强中心”战略为引领,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南海区千灯湖畔加速崛起。
南海西部片区围绕西樵山生态环境推进城镇化,让城市回归文化、回归生态。
南海城市建设的成果:南海区千灯湖公园。
在广东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区域的城市与产业如何统筹协调发展?城市与产业的关系如何重新审视?城市之于产业,可以有怎样的创新认识和创新实践?昨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南方有为论坛”第一场分论坛,以“产城互动:广东城市化的南海创新实践”为题,深度探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思考与新探索,为全省贡献来自新型城市化一线前沿的鲜活经验。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淮,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世福,中山大学教授、高级城市规划师袁奇峰等4位海内外知名专家聚首一堂,以佛山市和南海区为样本,综论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共融之道。
与会专家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城市是涵盖多方面的,而产业是其中一部分。
在新一轮发展中,城市应该引领产业发展。
在这一方面,目前正强力推进“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佛山市和南海区,先行先试,逐步实现从以往的“产业催生城市”转入“城市引领产业”历史新阶段的主动转变。
佛山新路:重构城市与产业关系在刚刚闭幕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明确指出: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必须把新型城市化作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抓手。
推进新型城市化,绕不开一个重大命题:产业与城市,两者如何统筹协调发展?在当前城市正日益成为区域竞争重要载体的“城市时代”,城市之于产业,需要有怎样的一番新认识?“佛山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在第11位,在全国的地级市中,佛山排名更是在第一位。
建构全方位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框架——以佛山城市水系规划为例
建构全方位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框架——以佛山城市水系规划为例梁励韵;刘晖【摘要】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城市水系规划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编制面向水体的城市设计,提出明确的控制导则,日益受到业界关注.该文以佛山水系规划项目为例,阐述全市域范围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的价值与特点,并介绍如何建立全面、完善的城市设计指引框架.【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0(028)003【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水系规划;全市域【作者】梁励韵;刘晖【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51064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秘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近年来,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问题不时显现,城市生态景观尤其是水系及滨水空间的开发建设倍受关注。
河道整治、滨水区开发及滨水景观建设等项目在国内许多城市屡见不鲜,涉及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的美化环境,而是综合了水利防洪、社会经济、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历史文化保护及人类行为心理等多学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从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角度出发所编制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不仅综合反映了众多相关因素,同时亦推进了系统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在更广泛区域内的运用。
1.1 从局部设计到全局控制和引导当前不同学科从自身的角度对滨水区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城市经济学研究滨水区土地开发的合理模式,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②景观建筑学则对某个具体水域或滨水区提出景观改造方案,以达到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局部生活环境的目的;③景观生态学则着重于改善河流及周边的生态系统,同时美化环境。
以上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均对城市滨水区的开发设计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又普遍存在不足:其研究方法决定了它们只能针对城市中最重要的几条主干河流或重点区域,因此难以将研究成果直接推广到全市域的滨水空间,尤其是在水系复杂多变的城市。
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
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发表时间:2017-10-12T17:14:54.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蔡耀基[导读] 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但目前南海区面临着商业办公建筑同质化严重、容量相对过剩的客观形势,金融高新区近两年商业用地建设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培育租赁市场,出台商业用房土地用途调整的意见,商业办公类建筑规划调整诉求强烈。
本次规划检讨将根据南海区发展实际,结合国内外中央商务区发展经验,提出若干建议,以回应近期调整诉求以及保障远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规划检讨;中央商务区;南海区。
1规划演进1.1中心城区确立(1996-2002)《南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6)确立桂城片区为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现千灯湖片区布置全区性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结合大型公园构成南海“心脏”。
将现千灯湖板块3.4平方公里规划为南海城市中心区,利用虫雷岗山与千灯湖公园创造南北向城市景观主轴,通过开敞空间以及配套设施引领城市发展,以超前的眼光定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由于当时片区缺乏产业发展的明确方向,开发强度较低,商业用地容积率普遍在2.0左右,公共开敞空间用地与建设用地比例约为1:1.5。
1.2金融高新区挂牌(2003-2008)2007年7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南海区千灯湖畔设立“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省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城市界河景观案例
城市界河景观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界河景观设计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界河是城市中的天然景观,如果合理利用和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城市界河景观设计的案例。
一、凤凰涅磐——石门河生态修复案例石门河位于重庆市中心,曾经是城市的垃圾河,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淤积。
经过重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多年的努力,石门河进行了全面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
河道两岸种植了大量绿化树木,修建了步道、桥梁和观景平台,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环保于一体的城市界河景观带。
如今,石门河成为了市民休闲散步、观鸟观景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重庆市的一张名片。
二、北京南水北调——通州运河景观设计案例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通州运河是北京南水北调的重要水系之一,也是北京市的重要景观。
在通州运河沿岸,北京市政府对河道进行了治理和整治,修建了沿河绿道和景观步行街,还在河道两岸建起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广场、雕塑和艺术装置,打造了一个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界河景观带。
通州运河已成为北京市民休闲放松的新去处,也成为了北京的一大旅游景点。
三、杭州西溪湿地——浑河自然公园景观设计案例杭州西溪湿地是杭州的一处天然湿地,也是杭州市区的一处重要界河。
为了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杭州市政府进行了全面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
修建了湿地生态公园、观鸟亭、生态步道等设施,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界河景观带。
如今,杭州西溪湿地成为了杭州市的一处重要生态休闲区,也是市民了解湿地生态、感受大自然的好去处。
四、上海滨江大道——黄浦江岸线景观设计案例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走在时代前沿。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滨江大道是上海市的一条重要城市景观带。
文脉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营造策略_以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为例_张力玮
[摘 要]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单调化、低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空间特色和尺度消失殆尽,其根源在于空间塑造脱离了城市的背景。
延续城市文脉的城市设计,不仅是解决城市具体空间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更是构建美好城市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在对基地文脉的物质、精神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文脉撷取、移植和营造等方法,从文脉的视角出发,进行城市空间营造,这一设计思路有助于复兴城市文脉,可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文脉;场所;空间营造;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文章编号]1006-0022(2014)S1-0031-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Urban Space Construction In The Cultural View: A Foshan Case/Zhang Liwei, Cheng Liang[Abstract] Under the fast urbanization, the problems of monotonous and low-grade space are more serious, the intrinsic feature and scale of space are disappearing, and the space construction separating from urban background is the main reason. Continue the urban culture is a helpfu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urban space, also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construct a beautiful space and come tru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shan Dongping river “one river, two banks” design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use the capturing, transpla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rom cultural view, construct the urban space. This design thought will help to the revival of urban culture.[Key words] Urban culture, Space, Space construct, “One river, two banks” design, Foshan文脉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营造策略—以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为例□ 张力玮,程 亮0引言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文脉相脱节,破坏了城市长期以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脉环境。
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测度及关键指标
㊀第21卷㊀第6期2023年12月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JournalofChineseUrbanForestryVol 21㊀No 6Dec 2023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测度及关键指标∗袁旸洋1ꎬ2㊀郭㊀蔚1㊀汤思琪1㊀杨明珠1㊀汪瑞军31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㊀南京㊀2100962㊀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技术工程中心㊀南京㊀2100963㊀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㊀合肥㊀230601㊀收稿日期:2023-10-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838003)ꎻ东南大学 至善青年学者 支持计划(2242023R40002)㊀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袁旸洋(1987-)ꎬ女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硕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㊁数字景㊀㊀㊀㊀㊀㊀观技术㊁城市蓝绿空间ꎮE-mail:yyy@seu edu cn㊀通信作者:汪瑞军(1986-)ꎬ男ꎬ博士ꎬ讲师ꎬ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㊁城市绿地生态㊁城乡风貌与环境设㊀㊀㊀㊀㊀㊀计ꎮE-mail:2021800162@hfut edu cn摘要: 双碳 背景下城市空间碳汇结构与布局的提升与优化是重要的研究内容ꎮ作为碳汇效益的主要载体ꎬ城市蓝绿空间在增汇减碳方面具有协同作用ꎬ但当下对于城市蓝绿空间整体格局对其碳固存的影响关联研究不足ꎮ文章以合肥中心城区为例ꎬ基于2000㊁2010㊁2020年的数据ꎬ在量化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的基础上ꎬ采用机器学习XGBoost ̄SHAP模型测度与解译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及关键指标ꎮ结果表明:1)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具有影响ꎬ且不同格局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ꎮ2)影响碳固存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关键指标有斑块层的FRAC㊁CONTIG㊁AREA和ENNꎬ类型层的ED㊁COHESION㊁DIVISION和LSIꎮ3)蓝绿斑块形状复杂度越高ꎬ越有利于碳汇效益的发挥ꎻ蓝绿空间分布的聚集度越高㊁距离越近㊁连通度越高ꎬ碳汇效益越好ꎮ据此ꎬ提出以碳增汇为目标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规划优化策略ꎬ以期为城市蓝绿空间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ꎮ关键词:城市蓝绿空间ꎻNPPꎻ景观格局指标ꎻ数字景观技术ꎻXGBoost ̄SHAP模型DOI:10.12169/zgcsly.2023.10.30.0001AssessingtheImpactofUrbanBlue ̄GreenSpacePatternonCarbonSequestrationandItsKeyIndicatorsYuanYangyang1ꎬ2㊀GuoWei1㊀TangSiqi1㊀YangMingzhu1㊀WangRuijun3(1 SchoolofArchitectureꎬSoutheastUniversityꎬNanjing210096ꎬChinaꎻ2 JiangsuProvincialUrbanandRuralDigitalTechnologyEngineeringCenterꎬNanjing210096ꎬChinaꎻ3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Artꎬ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Hefei230601ꎬChina)Abstract:Inthecontextof dualcarbongoals ꎬenhancingandoptimizingthestructuresandlayoutsofcarbonsinkinurbanspacesisasignificantresearchtopic.Urbanblue ̄greenspace(UBGS)ꎬservingastheprimaryfacilitatorsofcarbonsinkbenefitsꎬexertsasynergisticinfluenceoncarbonsequestrationandemissionsreduction.TakingHefei scitycoreasanillustrativecasestudyꎬthispaperemploysthemachinelearningmodelꎬXGBoost ̄SHAPꎬtogaugeandelucidatetheinfluenceoftheUBGSpatternoncarbonsequestrationandtheirpivotalindicatorsafterquantifyingthecharacteristicsoftheUBGSpatternwiththedataspanningtheyears2000ꎬ2010ꎬand2020.Thefindingsunveil:1)TheUBGSpatternhasadiscernibleinfluenceoncarbonsequestrationꎬandpatternswithdifferentcharacteristicshavevariedextentofinfluenceatthatꎻ2)ThepivotalindicatorsoftheUBGSpatternforassessingtheinfluenceoncarbonsequestration㊀第6期㊀袁旸洋㊀郭㊀蔚㊀汤思琪ꎬ等: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测度及关键指标㊀㊀includethepatch ̄levelmetricslikeFRACꎬCONTIGꎬAREAandENNꎬandtheclass ̄levelmetricssuchasEDꎬCOHESIONꎬDIVISIONandLSIꎻand3)Highercomplexityintheshapeofblueandgreenpatcheswillbringhigherbenefitsfromcarbonsequestrationꎬandlinearpatchesexhibitsubstantiallylowercarbonsinkbenefitsincomparisontoarea ̄shapedpatches.Enhancedaggregationꎬcloserproximityꎬandheightenedconnectivityofblueandgreenspacescorrelatewithsuperiorcarbonsinkbenefits.BasedonthisꎬtheoptimizationstrategiesforUBGSpatternplanningareproposedwiththecarbonsequestrationandemissionreductionasthegoalꎬwiththeaim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planningandmanagementoftheUBGS.Keywords:urbanblue ̄greenspaceꎻNPPꎻlandscapemetricꎻdigitallandscapetechnologyꎻXGBoost ̄SHAPmodel㊀㊀近年来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加速全球变暖ꎬ引发了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ꎮ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威胁ꎬ2016年«巴黎协定»敦促世界各国通过实际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ꎬ增强固碳能力ꎬ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1]ꎮ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碳中和㊁碳达峰战略ꎮ城市虽然仅占全球陆域总面积的3%ꎬ却产生了超过70%的碳排放[2]ꎮ由此ꎬ城市在我国 双碳 战略的实施中具有关键地位ꎬ推动城市空间碳源汇结构与布局向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内容ꎮ城市蓝绿空间(Urbanblue ̄greenspaceꎬUBGS)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留存或新建的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的总和ꎬ包括所有自然㊁半自然㊁人工的绿地与水体ꎬ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4]ꎮ研究表明ꎬ绿色空间是碳汇量最大的贡献者ꎬ其产生的碳汇可以抵消28%~37%的CO2排放量ꎬ而湿地㊁河流㊁湖泊和沼泽等蓝色空间是巨大的碳库ꎮ除了植被㊁土壤的固碳释氧功能ꎬ城市蓝绿空间还可以通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㊁改善人居环境微气候ꎬ促进居民绿色出行等途径ꎬ间接减少碳排放[5]ꎮ综上ꎬ蓝绿空间具有直接增碳汇㊁间接减碳排的双重生态效益ꎬ是城市中发挥碳汇效益的主要载体[6]ꎮ以往关于城市蓝绿空间碳汇的研究多聚焦绿地和森林的碳汇量估算方法ꎬ包括样地清查法㊁模型估算法[7]㊁遥感反演法[8]和温室气体清查法等ꎮ其中ꎬ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ProductivityꎬNPP)[9-10]估算已广泛应用于区域和城市尺度ꎮ有学者从城乡规划学和生态学的角度ꎬ分析土地利用变化㊁气候变化[11-12]㊁城市树种及其生长周期[13]对城市蓝绿空间碳汇的影响机制ꎮ例如:Li等[14]证明城市中森林面积的增大对NPP有正向影响ꎻYang等[15]研究了NPP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认为ꎬ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换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系统固碳能力ꎮ景观格局是市域生态空间尺度影响碳汇功能提升的关键因素ꎮ城市蓝㊁绿空间具有相似的自然生态属性ꎬ在生态功能和物质交换㊁能量流动等自然过程中相互影响㊁相互依存ꎬ具有强关联性和整体性[16]ꎬ共同构成了城市自然碳汇系统ꎮ现有研究多从单一绿色空间中格局及群落构成的角度展开[17-18]ꎬ而已有研究证实ꎬ城市水体对绿地的碳汇能力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ꎬ当下关于城市整体蓝绿空间格局对碳汇效益影响的研究有待开展[19-20]ꎮ本研究从整体性视角出发ꎬ以合肥中心城区为例ꎬ采用景观格局指标量化2000㊁2010㊁2020年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ꎬ基于机器学习的XGBoost ̄SHAP模型测度蓝绿空间格局特征对NPP的影响ꎬ并解译其关键指标ꎬ解析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如何影响碳固存(Carbonsequestration)ꎬ旨在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于碳增汇目标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ꎬ助力城市蓝绿空间融合发展ꎮ1 研究区概况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117ʎEꎬ31ʎN)ꎬ属长三角城市群ꎬ天然山水禀赋良好ꎬ呈现 岭湖辉映 的蓝绿交织体系ꎮ平均海拔约37 51mꎬ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ꎬ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ꎬ冬冷夏热ꎻ年平均气温15 7ħꎬ年平均日照2100h以上ꎻ降雨量近1000mmꎬ主要集中在5 6月ꎮ2000年以来ꎬ合肥城市快速扩张㊁人口增长7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迅速ꎬ2022年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ꎮ在此期间ꎬ合肥市政府重视城市环境建设ꎬ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聚焦于城市环境修复ꎬ蓝绿空间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与恢复ꎮ从国土区位㊁发展特点㊁自然资源等方面来看ꎬ合肥是长江中下游高密度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ꎮ本文的研究范围为合肥市中心城区ꎬ即«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2035年)»中市辖区范围ꎬ包括蜀山㊁包河㊁瑶海㊁庐阳4个行政区ꎬ总面积为1312 5km2ꎮ2㊀研究方法选取2000㊁2010㊁202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ꎬ以避免单个年份的遥感及气象数据因精度㊁极端气候等因素带来误差ꎮ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量化㊁碳固存计算㊁关键指标分析与解译ꎮ2 1㊀数据获取与处理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㊁气象数据㊁植被类型数据㊁NDVI数据(表1)ꎮ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s://www.gscloud.cn/)获取2000㊁2010年LandsatTM及2020年LandsatOLI共3期遥感影像ꎬ空间分辨率30mꎮ基于GoogleEarthEngine平台对影像进行辐射定标㊁大气几何校正㊁条带修复等处理ꎮ根据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分类系统(LUCC)遥感解译处理后的影像ꎬ将其划分为耕地㊁林地㊁草地㊁建设用地㊁水体㊁未利用地6类ꎬ得到各期合肥市土地利用分类数据ꎮ采用Kappa系数对分类后图像精度评估验证ꎬ总体精确度达到85%ꎬ高于最低精度要求ꎮ利用ArcMap10 8软件将林地㊁草地重分类成绿色空间ꎬ将水体重分类成蓝色空间ꎬ获得2000㊁2010与2020年合肥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分布图(图1)ꎮ表1㊀数据来源及处理㊀㊀数据类型㊀㊀㊀㊀㊀㊀㊀数据来源数据精度土地利用数据GoogleEarthEngine(https://earthengine google com/)Landsat ̄5(2000年)㊁landsat ̄7(2010年)㊁Landsat ̄8(2020年)30mˑ30m气象站点数据气温降水日辐射地理遥感生态网(http://www gisrs cn/)30mˑ30m植被类型覆盖图地理遥感生态网(http://www gisrs cn/)30mˑ30mNDVI数据GoogleEarthEngine(https://earthengine google com/)Landsat ̄5(2000年)㊁landsat ̄7(2010年)㊁Landsat ̄8(2020年)30mˑ30m图1㊀合肥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分布2 2㊀基于CASA模型的NPP计算采用NPP表征城市蓝绿空间碳固存能力ꎬ选用CASA模型进行计算ꎮCASA模型由Potter等[21]1993年提出ꎬ用于表征陆地生态系统中H2O㊁C和N通量跟随时间演变而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过程ꎬ适合区域尺度的NPP研究和估算[22]ꎬ计算公式如下:NPPxꎬt()=APRAxꎬt()ˑεxꎬt()(1)㊀㊀式(1)中:NPP(xꎬt)表示像元x在t月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单位:gC m-2 a-1)ꎻAPAR(xꎬt)表示像元x在t月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单位:gC m-2 month-1)ꎻε(xꎬt)表示像元x在t月的实际光能利用率(单位:gC MJ-1)ꎮ8㊀第6期㊀袁旸洋㊀郭㊀蔚㊀汤思琪ꎬ等: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测度及关键指标㊀㊀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取决于太阳辐射和植物本身的特征ꎬAPRA的计算公式如下:APRAxꎬt()=SOLxꎬt()ˑFPARxꎬt()ˑ0 5(2)㊀㊀式(2)中:SOL(xꎬt)表示t时期像元x在t月的太阳总辐射(单位:MJ m-2month-1)ꎻFPAR(xꎬt)为植被层对入射光合有效辐射的吸收比例ꎻ常数0 5表示植被所能利用的太阳有效辐射占太阳总辐射的比例ꎮεxꎬt()=Tεxꎬt()ˑTεxꎬt()ˑWεxꎬt()ˑεmax(3)㊀㊀式(3)中:Tε1(xꎬt)和Tε2(xꎬt)分别指月高温㊁月低温对光能利用率的胁迫作用系数ꎻWε(xꎬt)为水分胁迫的影响系数ꎻεmax是理想条件下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单位:gC MJ-1)ꎮ基于NPP计算结果ꎬ使用自然断点法对计算结果分级ꎬ得到合肥中心城区3年的NPP空间分布(图2)ꎮ图2㊀合肥中心城区2000㊁2010㊁2020年NPP空间分布2 3㊀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量化选用斑块层与类型层的景观格局指标量化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表2)ꎮ斑块层指标强调单个蓝绿斑块的特征ꎬ类型层侧重表征蓝绿空间整体形态特征ꎬ采用Fragstats4 3软件计算ꎮ由于城市区域的蓝绿空间格局表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尺度依赖性[23]ꎬ需选取适宜的移动窗口尺度ꎮ通过粒度和幅度分析方法确定60m为最适合研究区的粒度值ꎬ400m作为格局计算时移动窗口的大小ꎮ2 4㊀XGBoost模型构建与SHAP方法解译eXtremeGradientBoosting(XG ̄Boost)机器学习模型是由Chen等[24]提出的一种结合监督学习和集成学习方法的极限梯度提升树算法ꎮ针对本研究数据集庞大㊁特征复杂的问题ꎬXGBoost模型训练结果稳定㊁模型训练效率高ꎬ可很好地避免过拟合现象的发生[25]ꎮ本研究分别基于斑块层和类型层2类指标及其对应的3年NPP值ꎬ构建6个数据集ꎮ以2020年为例ꎬ采用ArcGIS10 7软件的随机取样工具创建随机取样点20000个ꎬ将斑块层各指标和NPP计算值提取至点ꎮ在建立类型层数据集时ꎬ考虑到取样点分布的均匀性及数据量ꎬ创建随机取样点40000个ꎬ剔除不属于蓝绿空间的点ꎮ为避免模型的过拟合现象发生ꎬ对数据集进行了正则化处理ꎬ将80%的数据作为训练集㊁20%的数据作为测试集用于模型验证ꎮ其次ꎬ借助贝叶斯优化方法(Tree ̄structuredParzenEstimatorꎬTPE)调整XGBoost模型超参数ꎬ选取模型中主要超参数n_estimators㊁max_depth㊁learning_rate进行优化ꎮ之后ꎬ选择平均绝对误差(MeanAbsoluteErrorꎬMAE)㊁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dErrorꎬRMSE)和决定系数(R2)做为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ꎬR2越接近1ꎬ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越好[26]ꎮ此外ꎬ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检验模型的泛化能力ꎬ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估计[27]ꎮ验证结果6个数据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㊁评价绝对误差MAE均较小ꎬR2值均接近1ꎬ十折交叉验证结果为0 699~0 942ꎬ表明建立的XGBoost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精度水平符合预期要求ꎮ9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表2㊀蓝绿空间格局特征指标指标分类指标名称㊀㊀计算公式㊀㊀㊀㊀内涵斑块层面积(AREA)AREA=aij110000()蓝绿斑块的面积周长(PERIM)PERIM=pij斑块的周长ꎬ包括斑块内部孔隙的边缘长度欧式距离(ENN)ENN=ðzr=1hijrz斑块边缘与斑块质心之间的平均距离分形维数(FRAC)FRAC=2ln0 25pij()lnaij1ɤFRACɤ2()空间尺度(斑块大小)范围内的形状复杂性近圆指数(CIRCLE)SQUARE=1-aijasij[]0ɤCIRCLEɤ1()方形斑块CIRCLE=0ꎬ细长线性斑块CIRCLE=1邻近指数(CONTIG)CONTIG=ðzr-1cijkasijéëêêùûúú-1v-10ɤCONTIGɤ1()蓝绿斑块的空间连通性或邻近性类型层面积占比(PLAND)PLAND=ðnj=1aijA每种斑块类型的比例丰度最大斑块指数(LPI)LPI=maxaij()A100()空间类型的优势度量边缘密度(ED)ED=EA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空间形状复杂度景观形状指数(LSI)LSI=0 25E㊀A总边缘或边缘密度的标准化度量聚集度(AI)AI=giimaxңgii[]100()蓝绿空间的聚集程度破碎度(DIVISION)DIVISION=A2ðnj=1a2ij蓝绿空间的破碎程度内聚力指数(COHESION)COHESION=1-ðmj=1Pijðmj=1Pij㊀aijéëêêùûúú1-1㊀A[]-1100()(0<COHENSION<100)蓝绿空间的物理连通性㊀㊀SHAP(SHapleyAdditiveexPlanations)方法由Lundberg和Lee[28]提出ꎬ可准确解释机器学习模型中每个特征对结果的贡献度ꎬ提供全局模型和单个特征的局部解释结论ꎬ适用于解译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多个特征对碳固存的影响关系ꎮ同时ꎬSHAP与XGBoost集成良好ꎬ可通过TreeSHAP算法有效地估计SHAP值[29]ꎬ公式如下ꎮ^yi=shap0+shapX1i()+shapX2i()++shapXpi()(4)㊀㊀式(4)中:shapXji()为观测i的第j个特征的shap值ꎬ表示该特征对预测的边际贡献ꎮ假设一个XGBoost模型ꎬ其中一组N(具有N个特征)用于预测输出v(N)ꎮ在SHAP中ꎬ每个特征Φi是特征i的贡献ꎬ对模型输出v(N)的贡献是基于它们的边际贡献分配的ꎬ公式如下:Φival()=ðSɪxꎬ x{}\x{}S!p-S-1()!p!valSɣxj{}()-valS()()(5)式(5)中:p是特征的总数ꎻ{xiꎬxp}\{xj}是不包括xj的所有可能的特征组合的集合ꎻS是{xiꎬ xp}\{xj}的特征集ꎻval(Sɣ{xj})是特征在S加上特征xj的模型预测ꎮ3㊀结果与分析3 1㊀特征重要程度斑块层指标重要性排序(图3A)表明ꎬ2000年前3分别是FRAC㊁CONTIG㊁AREAꎬ2010年是FRAC㊁ENN㊁CONTIGꎬ2020年为FRAC㊁ENN㊁AREAꎮ综合来看ꎬFRAC在3年中ꎬ对NPP的影响程度均最高ꎬ说明蓝绿斑块形状的复杂程度对碳固存最为重要ꎮ其次ꎬCONTIG在2000㊁2010年ꎬAREA在2000㊁2020年ꎬENN在2010㊁2020年的贡献度排序为前3ꎬ表明蓝绿斑块的邻近度㊁面积㊁距离与碳固存有较强的相关01㊀第6期㊀袁旸洋㊀郭㊀蔚㊀汤思琪ꎬ等: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测度及关键指标㊀㊀性ꎮ类型层指标重要性表明排名前3(图3B)分别为:2000年是COHESION㊁ED㊁DIVISIONꎬ2010年是LSI㊁ED㊁DIVISIONꎬ2020年是ED㊁COHESION㊁LSIꎮED在3年中ꎬ对NPP的影响程度均最高ꎮ由此ꎬ蓝绿空间整体形状的复杂程度是影响碳固存的重要格局特征ꎮCOHESION在2000㊁2020年ꎬDIVISION在2000㊁2010年ꎬLSI在2010㊁2020年的重要性排序为前3ꎬ这表明蓝绿空间整体的连通性㊁破碎度㊁形状复杂性对于碳固存有较强的影响ꎮ综上ꎬ从特征重要程度排序可见斑块层中的FRAC㊁CONTIG㊁AREA和ENN是影响碳固存的4个关键指标ꎬ类型层的关键指标是ED㊁COHESION㊁DIVISION和LSIꎮ图3㊀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重要程度排序3 2㊀关键指标分析3 2 1㊀斑块层指标由图4可知ꎬ3年中ꎬ斑块层指标对NPP影响趋势基本相似ꎮ表征斑块形状的FRAC㊁CIRCLE中ꎬFRAC反映蓝绿斑块的形状ꎬ与NPP呈正相关ꎬ即随着单个蓝绿斑块形状复杂程度的增加ꎬ碳固存能力增强ꎮ这可能是生态斑块形状越复杂ꎬ斑块与其他斑块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越频繁ꎬ对斑块的生态功能辐射越有利ꎮ城市建成密度较高的区域大量蓝绿空间因受建筑㊁道路等硬质边界的限制ꎬ形状规则ꎬ碳固存能力较弱ꎮ因此ꎬ自然植被覆盖度高㊁人为干扰较少的蓝绿空间斑块ꎬ其形状复杂且受环境影响较小ꎬ斑块内部的生态结构较为稳定ꎬ碳固存能力更高ꎮCIRCLE表征蓝绿斑块的近圆指数ꎬ与NPP呈负相关ꎮCIRCLE值接近1时ꎬ其形状越接近线形ꎬNPP值显著降低ꎬ即线形蓝绿斑块的碳固存能力较低ꎮ合肥中心城区的线形蓝绿斑块主要是十五里河㊁南淝河等水体及两侧绿地ꎬ以及道路绿地ꎮ河道等线性蓝绿斑块的碳固存能力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硬化的河道驳岸阻碍了蓝绿之间的物质交换ꎬ限制了固碳能力的发挥ꎮ而道路绿地碳固存不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机动车排放的CO2浓度过高ꎬ对道路两侧绿化植物的碳固存能力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ꎮ表征蓝绿斑块分布的ENN㊁CONTIG与NPP均呈负相关ꎮ其中ꎬENN表征蓝绿斑块之间的距离ꎬ其与NPP呈负相关ꎬ表明蓝绿斑块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更加分散的状态时ꎬ不利于碳固存能力的发挥ꎮENN越小意味着城市蓝绿斑块的聚集度越高㊁破碎度越低ꎬ越有利于发挥碳固存能力ꎮQiu等[30]研究得出林地聚集有利于UGI植被碳吸收ꎬMngadi等[31]认为景观破碎化会引起碳固存能力降低ꎬ与本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ꎮ景观破碎度的增加会直接影响生境质量[32]ꎬ若蓝绿空间的破碎度过高ꎬ即使植被覆盖程度较高ꎬ也不一定有好的碳固存能力ꎮ究其原因ꎬ一是蓝绿空间的破碎导致彼此联系减弱ꎬ阻断了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ꎮ研究表明ꎬ蓝绿空间的结构改变会直接影响植被的固碳功能[33]ꎬ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ꎮ二是蓝绿空间的聚集程度将通过影响1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图4㊀斑块层关键影响指标分析温度等植被生长环境ꎬ从而影响固碳能力ꎮ大量研究证实城市绿地的总面积相同情况下更密集的绿地通常比碎片化的更凉爽ꎮ高聚集度的蓝绿空间温度相对较低ꎬ避免了高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胁迫ꎬ影响植物的固碳能力[34]ꎮCONTIG表征蓝绿斑块邻近度ꎬ其值在[0ꎬ0 6]区间ꎬSHAP值保持稳定ꎬ但在[0 6ꎬ1 0]区间ꎬ随着CONTIG值的增大ꎬSHAP值下降ꎮ其原因是:在合肥中心城区内ꎬ绿地中的绿色植物是发挥固碳作用的主体ꎬ而CONTIG较高的区域为巢湖㊁董铺水库㊁大房郢水库等大面积水域ꎬ蓝绿空间中水体占比过大ꎬ导致其固碳量较低ꎮ表征斑块大小的AREA㊁PERIM与NPP的相关性趋势相似ꎬ均表现为指标值越大ꎬSHAP值21㊀第6期㊀袁旸洋㊀郭㊀蔚㊀汤思琪ꎬ等: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测度及关键指标㊀㊀越高ꎬ与NPP呈正相关ꎬ即蓝绿斑块的面积越大ꎬ有利于碳固存能力提升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当AREA与PERIM的值在0附近时ꎬ对应的NPP值变化区间较大ꎮ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形状的差异导致相似面积大小的蓝绿斑块碳固存能力有所不同ꎻ另一个是蓝绿斑块中不同的植物种类与群落结构造成了相同面积下碳固存的差异ꎮ因此ꎬ针对城市中尺度较小的蓝绿斑块ꎬ在面积增大受到限制的情况下ꎬ其碳固存能力的提升更应关注斑块形状和空间分布的调控ꎮ3 2 2㊀类型层指标表征蓝绿空间形状的ED㊁LSI与NPP均呈现正相关(图5)ꎮ其中ꎬED指标在[0ꎬ125]区间的NPP值上升趋势加剧ꎬ在[125ꎬ200]区间图5㊀类型层关键影响指标分析3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的NPP值上升趋势减缓ꎬ表明蓝绿空间的生态效益存在边缘效应ꎬ其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界面越长ꎬ越有利于碳汇功能的发挥ꎮ同时ꎬED㊁LSI均体现了蓝绿空间形状的复杂程度ꎬ均与NPP正相关ꎬ表明蓝绿空间整体形状越复杂㊁固碳效果越好ꎮ其原因在于:蓝绿空间整体的形状复杂度提升ꎬ使之与周围环境间的界面更长[4]ꎬ蓝绿斑块之间㊁蓝绿斑块与其他斑块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越频繁ꎬ碳汇效益的辐射范围更广ꎮ此外ꎬ有研究指出不规则的蓝绿斑块形态会降低其冷岛效应ꎬ使环境温度有一定的增加ꎬ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的固碳作用[35-36]ꎮDIVISION和AI分别表征蓝绿空间破碎度与聚集度ꎮ当AI值在80时ꎬSHAP值最高ꎬ当[80ꎬ100]时ꎬSHAP值降低ꎬ即NPP降低ꎬ这是因为研究区内AI值[80ꎬ100]的区域为水体ꎬ而水体的碳汇效益明显低于绿地ꎮDIVISION与NPP的正负关系不明晰ꎬ原因在于绿地的破碎度较高ꎬ而水体较低ꎬ蓝绿空间碳汇机制的不同对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ꎮ与此类似的是表征蓝绿空间占比的PLANDꎬ其与NPP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ꎬ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合肥中心城区内蓝绿空间区域中水体的占比较大ꎮCOHESION表征蓝绿空间分布上的连通性ꎬ与NPP呈现显著的正相关ꎬ即蓝绿空间的连通度越高ꎬ越有利于碳固存ꎮ这说明城市蓝绿空间的连通性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ꎬ连通性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城市蓝绿空间的均衡布局ꎬ更好地发挥降温效应ꎬ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ꎬ从而增强植物的碳固存ꎻ另一方面ꎬ蓝绿空间连通性的增大可改善土壤水文连通性ꎬ水文通过影响土壤养分含量ꎬ调节植物营养元素浓度从而影响植被生长和固碳效率[37-38]ꎮ4 城市蓝绿空间格局优化策略本研究的模型计算结果证实了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其碳固存能力存在影响ꎬ指征蓝绿斑块形状的FRAC㊁CONTIG㊁AREA㊁ENN以及表征蓝绿空间关系的ED㊁DIVISION㊁COHESION㊁LSI均是关键的影响指标ꎮ通过提取并比对高碳汇区域(图6)ꎬ据此提出以碳增汇为目标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规划优化策略ꎮ图6㊀典型高碳汇蓝绿空间图谱单元㊀㊀1)规划与管理者要重视蓝绿斑块形状的调整与优化ꎮ对于面积较小ꎬ规模受限的蓝绿斑块ꎬ提升其碳固存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在于形状和分布的调控ꎮ本研究发现蓝绿斑块边缘密度和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对碳固存具有促进作用ꎮ因此ꎬ一方面应针对沿湖沿河地区ꎬ加强岸线保护ꎬ增加边缘式斑块如滨江湿地㊁林地的建设ꎬ合理利用巢湖沿岸的蓝绿空间资源ꎻ同时ꎬ进一步恢复城市发展中被填埋的沟㊁渠㊁小溪等水网末端支流㊁修复边角绿色空间ꎬ增大自然形态的蓝绿空间占41㊀第6期㊀袁旸洋㊀郭㊀蔚㊀汤思琪ꎬ等: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测度及关键指标㊀㊀比ꎮ另一方面ꎬ针对地块或街区尺度的蓝绿空间设计ꎬ需对蓝绿空间形态进行精细化调控ꎬ避免形状过于规则的蓝绿斑块ꎬ在蓝绿空间与灰色空间之间增加过渡区域ꎬ增大蓝绿空间的渗透作用ꎮ2)提高城市蓝绿空间的聚集度㊁降低破碎度㊁提高连通性ꎮ在市域及城区尺度上ꎬ根据原有蓝绿空间的形态特征及空间组合模式开展针对性地规划设计ꎮ针对较大规模蓝绿斑块ꎬ如大蜀山㊁紫蓬山㊁巢湖等自然林地和水体ꎬ须严守政府制定的生态保护红线ꎬ设立生态核心区ꎬ限制建设用地的扩张ꎬ避免破碎化的发生ꎻ河道㊁道路绿化等线性蓝绿廊道ꎬ应尽量增加其宽度ꎻ关注新增蓝绿空间与周边蓝绿空间之间的连接ꎬ织补城市中心城区蓝绿空间网络ꎬ提升城市蓝绿斑块之间的连通性ꎮ5 结论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汇效益具有影响ꎬ不同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对碳汇效益的影响程度不同ꎮ从格局特征的重要性程度来说ꎬ在斑块层中ꎬ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的FRAC㊁CONTIG㊁AREA和ENN是影响碳固存的4个主要特征ꎻ在类型层中ꎬED㊁COHESION㊁DIVISION和LSI是影响碳固存的4个主要特征ꎮ在形态方面ꎬ城市蓝绿斑块的形态特征较面积特征对碳固存的影响更突出ꎮ在一定阈值内ꎬ城市蓝绿斑块的形状越复杂越有利于其碳固存的发挥ꎬ线性蓝绿空间斑块的碳固存能力明显低于面状蓝绿空间ꎮ此外ꎬ蓝绿斑块之间的距离越大ꎬ其碳固存能力越低ꎮ在分布方面ꎬ蓝绿空间聚集度越高㊁破碎度越低㊁碳汇效益越好ꎮ同时ꎬ蓝绿斑块之间的邻接性越高㊁连通度越高ꎬ碳汇效益越高ꎮ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ꎮ首先ꎬ由于受到遥感数据精度的限制ꎬ以及生态过程复杂性的制约ꎬ城市蓝绿空间碳固存的量化难以做到精准化ꎮ其次ꎬ在更小尺度上ꎬ植物种类㊁树木覆盖度㊁植物群落结构等是影响碳固存的重要因素ꎮ今后可以从多尺度㊁系统化出发ꎬ在关键影响指标研究的基础上ꎬ进一步探究水体对不同植被类型绿地碳固存能力的促进机制ꎬ研究蓝色空间对绿色空间固碳的增效作用ꎮ城市蓝绿空间是复杂且动态变化的三维实体ꎬ未来可将城市蓝绿空间的三维形态特征㊁拓扑空间网络引入研究ꎻ此外ꎬ还可基于城市化进程中蓝绿空间格局演变特征ꎬ探讨城市化对于碳固存的影响ꎬ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城市蓝绿空间形态特征与碳固存之间的关联ꎮ参考文献[1]GRIMMNBꎬFAETHSHꎬGOLUBIEWSKINEꎬetal.Globalchangeandtheecologyofcities[J].Scienceꎬ2008ꎬ319(5864):756-760.[2]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Climatechange2013:thephysicalsciencebasis.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tothefif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C].CambridgeUniversityPressꎬ2014. [3]周聪惠ꎬ张诗宁ꎬ赵金ꎬ等.城市蓝绿系统一体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与对策[J].规划师ꎬ2023ꎬ39(11):109-116. [3]YUZWꎬYANGGYꎬZUOSDꎬetal.Criticalreviewonthecoolingeffectofurbanblue ̄greenspace:athreshold ̄sizeperspective[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ꎬ2020ꎬ49:126630. [5]宋菊芳ꎬ江雪妮ꎬ郭贞妮ꎬ等.城市蓝绿空间特征参数与地表温度的关联量化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3ꎬ21(1):20-26. [6]MITSCHWJꎬBERNALBꎬNAHLIKAMꎬetal.Wetlandsꎬcarbonꎬandclimatechange[J].LandscapeEcologyꎬ2013ꎬ28(4):583-597.[7]ZHANGYꎬMENGWQꎬYUNHFꎬetal.Isurbangreenspaceacarbonsinkorsource? ̄AcasestudyofChinabasedonLCAmethod[J].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Reviewꎬ2022ꎬ94:106766.[8]WOLCHJRꎬBYRNEJꎬNEWELLJP.Urbangreenspaceꎬpublichealthꎬandenvironmentaljustice:thechallengeofmakingcities justgreenenough [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ꎬ2014ꎬ125:234-244.[9]MAJꎬLIXTꎬJIABQꎬetal.Spatialvariationanalysisofurbanforestvegetationcarbonstorageandsequestrationinbuilt ̄upareasofBeijingbasedoni ̄TreeEcoandKriging[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ꎬ2021ꎬ66:127413.[10]LEEJHꎬKOYꎬMCPHERSONEG.Thefeasibilityofremotelysenseddatatoestimateurbantreedimensionsandbiomass[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ꎬ2016ꎬ16:208-220. [11]BELTRÁN ̄SANZNꎬRAGGIOJꎬGONZALEZSꎬetal.ClimatechangeleadstohigherNPPattheendofthecenturyintheAntarcticTundra:responsepatternsthroughthelensoflichen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2ꎬ835:155495. [12]HUYBꎬZHANGQꎬHUSJꎬetal.Researchprogressandprospectsofecosystemcarbonsequestrationunderclimatechange(1992-5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1卷2022)[J].EcologicalIndicatorsꎬ2022ꎬ145:109656. [13]FRANCINIGꎬHUINꎬJUMPPONENAꎬetal.Vegetationtypeandagematter:howtooptimizetheprovisionofecosystemservicesinurbanparks[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ꎬ2021ꎬ66:127392.[14]LIXTꎬJIABQꎬLIFꎬetal.Effectsofmulti ̄scalestructureofblue ̄greenspaceonurbanforestcarbondensity:BeijingꎬChinacasestudy[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3ꎬ883:163682.[15]YANGHFꎬZHONGXNꎬDENGSQꎬetal.AssessmentoftheimpactofLUCConNPPanditsinfluencingfactorsintheYangtzeRiverBasinꎬChina[J].CATENAꎬ2021ꎬ206:105542. [16]成玉宁ꎬ王雪原.城市蓝绿空间融合规划的生态逻辑[J].中国园林ꎬ2023ꎬ39(10):39-43.[17]刘颂ꎬ张浩鹏.多尺度城市绿地碳汇实现机理及途径研究进展[J].风景园林ꎬ2022ꎬ29(12):55-59.[18]王晶懋ꎬ高洁ꎬ孙婷ꎬ等.双碳目标导向下的绿色生态空间碳汇能力优化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3ꎬ21(4):33-42. [19]JIANGYꎬSUNYꎬLIUYꎬetal.Exploringthecorrelationbetweenwaterbodiesꎬgreenspacemorphologyꎬandcarbondioxide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sinanurbanwaterfrontgreenspace:asimulationstudybasedonthecarboncycle[J].SustainableCitiesandSocietyꎬ2023ꎬ98:104831.[20]武静ꎬ蒋卓利ꎬ吴晓露.城市蓝绿空间的碳汇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风景园林ꎬ2022ꎬ29(12):43-49.[21]POTTERCSꎬRANDERSONJTꎬFIELDCBꎬetal.Terrestrialecosystemproduction:aprocessmodelbasedonglobalsatelliteandsurfacedata[J].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sꎬ1993ꎬ7(4):811-841.[22]朱文泉ꎬ潘耀忠ꎬ张锦水.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J].植物生态学报ꎬ2007ꎬ31(3):413-424.[23]邱陈澜ꎬ王彩侠ꎬ章瑞ꎬ等.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空间固碳服务功能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系特征[J].生态学报ꎬ2022ꎬ42(23):9590-9603.[24]CHENTQꎬGUESTRINC.XGBoost:ascalabletreeboostingsystem[C]//Proceedingsofthe22ndACMSIGKD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KnowledgeDiscoveryandDataMining.ACMꎬ2016.[25]YANGCꎬCHENMYꎬYUANQ.TheapplicationofXGBoostandSHAPtoexaminingthefactorsinfreighttruck ̄relatedcrashes:anexploratoryanalysis[J].AccidentAnalysis&Preventionꎬ2021ꎬ158:106153.[26]WANGSꎬZHOUYꎬYOUXXꎬetal.QuantificationoftheantagonisticandsynergisticeffectsofPb2+ꎬCu2+ꎬandZn2+bioaccumulationbylivingBacillussubtilisbiomassusingXGBoostandSHAP[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ꎬ2023ꎬ446:130635.[27]YEMꎬZHULꎬLIXJꎬetal.EstimationofthesoilarsenicconcentrationusingageographicallyweightedXGBoostmodelbasedonhyperspectraldata[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3ꎬ858:159798.[28]LUNDBERGSMꎬLEESI.Aunifiedapproachtointerpretingmodelpredictions[C]//Proceedingsofthe31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eural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ACMꎬ2017. [29]LUNDBERGSMꎬERIONGGꎬLEESI.Consistentindividualizedfeatureattributionfortreeensembles[EB/OL].(2018-02-12) [2023-10-30].http://arxiv.org/abs/1802.03888.[30]QIUSꎬFANGMZꎬYUQꎬetal.StudyofspatialtemporalchangesinChineseforesteco ̄spaceandoptimizationstrategiesforenhancingcarbonsequestrationcapacitythroughecologicalspatialnetworktheory[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3ꎬ859:160035.[31]MNGADIMꎬODINDIJꎬMUTANGAOꎬetal.Estimatingabovegroundnetprimaryproductivityofreforestedtreesinanurbanlandscapeusingbiophysicalvariablesandremotelysenseddata[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2ꎬ802:149958.[32]TIANYHꎬJIMCYꎬWANGHQ.Assessingthelandscapeandecologicalqualityofurbangreenspacesinacompactcity[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ꎬ2014ꎬ121:97-108. [33]王敏ꎬ石乔莎.城市绿色碳汇效能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ꎬ2015ꎬ13(4):1-5.[34]ESTOQUERCꎬMURAYAMAYꎬMYINTSW.Effectsoflandscapecompositionandpatternonlandsurfacetemperature:anurbanheatislandstudyinthemegacitiesofSoutheastAsia[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17ꎬ577:349-359.[35]MASOUDIMꎬTANPY.Multi ̄yearcomparisonoftheeffectsofspatialpatternofurbangreenspacesonurbanlandsurfacetemperature[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ꎬ2019ꎬ184:44-58.[36]LIAOWꎬGULDMANNJMꎬHULꎬetal.Linkingurbanparkcoolislandeffectstothelandscapepatternsinsideandoutsidethepark:asimultaneousequationmodelingapproach[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ꎬ2023ꎬ232:104681.[37]ZHANGQJꎬWANGZSꎬXIASXꎬetal.Hydrologic ̄inducedconcentratedsoilnutrientsandimprovedplantgrowthincreasedcarbonstorageinafloodplainwetlandoverwet ̄dryalternatingzone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2ꎬ822:153512. [38]LIYꎬLIMDꎬZHENGZCꎬetal.TrendsindroughtandeffectsoncarbonsequestrationovertheChinesemainland[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ꎬ2023ꎬ856:159075.61。
佛山水道及其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
专业:环境科学 硕士生:关展雯 指导教师 :陈新庚 教授
摘要
从 80 年 代中期以来至今,佛山市对佛山水道及其内河涌开展了综合整治工 程,投入大量资金,但佛山水道的水质恶化情况 目前基本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木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河流污染控制的动态,对佛山水道及其内河涌的污染源和水 质进行分析,并评价历年完成的佛山水道及其内河涌整治工程效果。目前的工程 实施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如综合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工程项目实施的用 地规划、拆迁赔偿等事宜操作困难,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职能不清、各 自为政 等等。种种原因导致了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力度还不够深入、全面,综合整治工 作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佛山水道及其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
从 80 年 代中期以来,佛山市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佛山水道的整治工作,至 今已是第四轮的佛山水道综合整治。尤其是 1995年9月 《佛山水道综合整治规 划》由市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在近 10年的时间里,全市已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进 行整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佛山水道的水质没有根本改 善。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加快佛山水道流域综合整治进程,巩固现阶段的 成果并对下一阶段任务做出科学调整和规划,需对佛山水道及其内河涌的综合整 治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研究。
河涌的水体黑臭问题 ,丁以得到解决,并且主 十流水体的水质能得到根本性改 :}, 为了保障佛山水道及其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川芥个部门的
通力合作 今后 一定要加强综合整治工作机构的建设和相关工作部门的 [作能力 建设,有利于确保土作计划的实施,顺利完成佛山水道的综合整治 根据规划的 要求和进度,侮年由佛山市市政府委托佛山水道综合整治办公室组织监督检查务 区、各镇相关部门的规划实施的情况,将检查结果纳入到地方领导 干部环境保护 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中,提高地方领导的重视,以保障本规划的按期实施。同 时还应该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建设,避免资金分散投入、分 散使用、分散管理。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SOUTHWEST WATER&WASTEWATER西南给排水Vol.41No.32019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王敏(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610081)摘要城市发展往往以资源为基础,环境为代价,佛山里水镇地处珠三角腹地,以工业为主要产业。
在城市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河道被硬化、水体被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城市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从里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概述入手,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佛山里水镇珠江流域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0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河道为解决各种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河道具有防洪、灌溉、运输等功能,如果河道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会对人们生活的需求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构建生态河道,人们必须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确保河道向生态化发展。
1里水镇概况地理区位:里水镇地处珠三角腹地,广东省佛山市,距佛山仅10多公里,镇域总面积75.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2万人,是佛山市南海区东北部的门户,流域地势平坦,河涌纵横交错。
交通便利,佛山东北枢纽,可达性良好。
社会背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广东省南海市的重点镇之一,全国重点镇,广东省省级中心镇之一,社会经济实力雄厚,以农业、工业等为主导产业。
存在问题:污染严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面源污染,致使里水镇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①现在建设用地规模较大,呈发散非集约式发展严重;②工业用地比例较高,工业围城,分散布局,用地布局北整南乱;③道路系统缺乏统一协调;④城镇空间特色不明显,缺乏公共活动空间;⑤镇区缺乏商业氛围,配套服务设施不足;⑥工业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李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河流水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城市防洪排涝水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各地纷纷编制蓝线规划。
本文以《佛山市城市蓝线划定规划》为例,分析蓝线建设和管控的现状困境及其成因,探讨城市蓝线规划的编制思路转变,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融入区域生态全局,谋求城市治理综合效益,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多元目标,并实现部门协同、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蓝线规划,可持续发展,信息化,佛山市1.背景1.1上层要求: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的依据和基础2006年国家层面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蓝线管理工作;明确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当确定城市蓝线,并明确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
此外,国务院于2015年4月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提出“积极保护生态空间。
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
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
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
(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海洋局等参与)”。
1.2发展趋势:从背水而立到面水而生。
过去的管理中,水体常常作为划分行政边界的自然地物,这一管理惯性难免造成城市建设和管理“以水为界,背水而立”。
滨水地区作为建设用地的边界,无序开发、肆意侵占,严重破坏滨水生态环境。
近年,生态导向、以人为本等可持续发展观念,正渐渐影响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人们逐渐意识到水系不一定是分界线,也可以是两岸联结的纽带,国内外众多成功的案例也印证,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协调滨水地区建设、挖掘水系沿线历史人文资源,有利于激活滨水地区,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体现人文关怀,让城市更具活力和魅力,城市发展由此转向“面水而生”。
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
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08-01第一章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总则1.1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94, 5. 《防洪标准》,GB50201,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 《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8.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9.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 《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2 目标1.2.1 充分兼顾水体、驳岸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臵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1.2.2 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3 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1.3 原则1.3.1 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城市中的河流与其它自然水体,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城市设计中首先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原则,充分发挥河流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功效。
RC?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及重点区域水系详细规划华南理工大学Integration Planning Urban Water System, Fosha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08-011) 保护现有河网,适当恢复被覆盖的河流,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河网水体的互通性,减少盲端式河涌,并与城市绿网形成整体连续的生态廊道。
城区内新建高速铁路桥下空间利用改造方案研究——以广湛高铁佛山南海段为例
ecology into the city and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to the countryside.Key words Guangzhou-Zhanjiang high-speed railway; space under bridge; uti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scheme study我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高铁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高铁桥下“灰色”空间资源利用严重不足,随着“高铁进城”的深入推进,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对节约土地、改善交通状况、扩大城市容量、提高城市绿化、丰富城市空间形态具有重要意义[1]。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和改造城区内新建高铁桥下空间,转变高铁穿城的“邻避”为“邻利”,切实改善民生,切实提升沿线市民的幸福感,使得桥下空间利用功能复合化[2],真正实现功能惠民化,让桥下空间“好用”,成为一个重要且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新建广湛高速铁路佛山南海段桥下空间利用改造方案研究为例,根据广湛高铁沿线村镇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结合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城乡融合等要求,以广湛高铁用地为基础,确定桥下空间利用的范围和功能定位。
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诉求和高铁安全运营要求,提出桥下空间利用的空间布局方案和景观规划方案。
1 桥下空间利用及改造研究依据1.1 《广铁集团高铁桥下土地保护性利用安全管理办法》根据《广铁集团高铁桥下土地保护性利用安全管理办摘要 目前,高铁建设形成“脏、乱、差”的桥下“灰色”空间亟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资源。
佛山市南海区境内高铁、城际铁路累计达227 km,以占地及其安全保护范围30 m 计算,其桥下空间涉及土地面积高达6.81 km 2。
文章通过对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桥下空间利用改造方案的探索研究,以广湛高铁建设为契机,结合征地拆迁、“三旧”改造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的需要及内容,为沿线用地空间整合,探索城乡空间融合发展途径,实现自然生态入城、配套设施下乡。
附 2011年度论文评选结果 通过交流和获奖人员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结果(建筑学)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城市规划)
何敏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652721************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装饰装修)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风景园林)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结构工程)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岩土工程)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桩基础)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工程测量)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施工)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工程造价)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工程管理)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工程检测)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设备安装)
2011年度海南省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论文评选登记表(给水排水)。
岭南水乡特色下的生态水环境规划——以佛山大学城卫星城(北滘)城
· 186 ·区域治理水利资源与建设随着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由 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未来有着强有力的发展势头,将成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佛山作为其中二级梯队的领头城市(一级梯队为广州、香港、澳门)承担着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转型示范作用。
长期以来,岭南地区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与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建筑形式等成为中国城市特色风貌中的重要载体。
但随着近年工业化的迅速兴起与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岭南水乡空间特色正在受到威胁:原本丰富的河涌水巷面临着污染与填埋;特有的自然植被生长空间受到侵占;岭南水乡的文化景致逐渐消失在城市生活中……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秉承生态优先的策略保护地区自然特色景观,如何继承岭南水乡特色下的生态水环境规划。
为此,本文以佛山大学城卫星城(北滘)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为例,在研究了岭南水乡特色的空间特质基础上,对佛山北滘地区未来城市发展中应遵循的生态水环境规划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什么是岭南水乡特色?岭南水乡和江南水乡传统聚落都是在河网密集、气候润泽的环境中人们以水而聚的方式下慢慢发展起来的,两者所形成的空间形态有较大的相似性,都表现为浓郁的亲水情节,内部形态元素都是以河网水系为中心而进行建造和布置设计的。
岭南水乡是岭南地区独有的水乡空间,它因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而形成,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水,而逐渐形成一种择水而居的水乡聚落空间和水巷生活方式①。
水乡整体格局概括为由水、田园、村落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空间。
二、项目介绍及现状特征北滘,古称“百滘”,意为“百河交错、水网密集”,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东北部。
北滘作为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是广佛同城化重要的空间节点。
一方面,它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全国智能产业高端集聚区,形成以家电产业、物联网产业、会展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结构体系,对于港澳粤大湾区西岸的制造业升级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市绿道规划选线思路研究
019CITYGEOGRAPHY城市绿道规划选线思路研究沙 鸥 李骏轲(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11)摘要: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绿道建设不仅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功能,还能为人们营造优质的休闲娱乐环境。
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绿道规划设计工作。
规划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遵循可行性、服务性、经济性与标志性的原则进行选线和规划设计,确保绿道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绿道;规划设计;选线1 引言:近年来,城市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和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空间日益拥挤,人们能够进行休闲放松的绿色空间越来越少。
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破碎,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绿道开始出现,并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绿道属于线形的景观廊道,是一种开放型空间。
城市绿道的主要功能包括:为人们提供散步、休闲、游憩空间;对景观连续性进行保护,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场所;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环境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绿道建设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需要规划设计人员加以重视,做好城市建设过程中绿道规划设计工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
2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概述2.1城市绿道的分类根据绿道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城市绿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2.1.1 生态型绿色通道生态型绿色通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自然廊道以及开放空间。
一般来说,这类绿道的主要分布在靠近河流、护坡以及山脊地带,便于野生动物栖息和迁移,有利于维护城市物种多样性。
2.2.2 游憩型绿色通道游憩型绿色通道包括多种类型的游步道和通道等,这类绿道距离较长,废弃道路、自然廊道以及河流等都可作为游憩型绿色通道的基础。
由于游憩型绿色通道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放松需求,因此通常设置在优美的风景区,并且和滨水区结合起来。
2.2.3 历史文化型绿色通道历史文化型绿色通道通常设置在具有历史遗产和文化价值的场所,具有教育功能、游憩功能、景观功能以及经济功能。
基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南海区水系规划
基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南海区水系规划张伟东;杨聪辉【摘要】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system planning is analyzed in the paper , the background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Nanhai water system plan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also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 of Nanhai District,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water system has been adjusted , and the river and lake water system , water environment , ecologi-cal revetment have been planned .%分析水系规划的研究现状,根据水生态文明的理念,简述南海区水系规划的背景、水系现状,结合南海区分区规划,调整水系总体布局,并对河湖水系、水环境、生态护岸等进行规划,为类似的水系规划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水生态文明;水系;规划【作者】张伟东;杨聪辉【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35;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41 问题的提出1.1 水生态文明的理念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用地规模急剧增加,导致用地性质和水文条件发生变化、河湖水系占地受到挤占、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而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结的城市——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探析
Connected City: A Case Study on Urban Design of Foshan Water
[Abstract] The key point of urban design is how to deeply grasp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 and contradiction on the section of an area under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pertinent and sustainabl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hrough an introduction of urban design project of Foshan Water Channel with “One River Two Banks”, complicated urban design issues we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a multi-dimension optimization analysis should be cond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 use, open space, traffic organization, nodal relevance and municipal facilities, and etc. So as to construct a pleasant and multi-dimensions linked urban space. [Key words] Foshan water channel, Multi-dimension linked, Urban space
自2003年以来,南海融入大佛山,赋予了城市建设更深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围绕广 佛都市圈的建设,21世纪南海城市发展的动力,将更多地来自新旧地区的联动力。而位于现有城 市中心区以北,沿佛山水道两岸的地区,作为体现广佛新城市中轴线北延暨东联广州战略的重要 区域,将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优美的滨水环境整合其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南海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产 业优势。它将与原有城市中心构成整体,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城市空间体验,并蕴含着成为广 佛新都市圈重要联结城市的巨大潜力。
结合《南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相 关规划意象,规划区域采取与南北两极功 能补充和差异化发展策略,完善行政办 公、商业、商务、公共服务、文化媒体、 艺术、展览、游憩、居住等土地利用的调 整,建设职住平衡、高标准、高起点的现 代化人居新城,为居民提供工作环境优 越,生活、游憩舒适,交通方便的环境。
规划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分区: 中央城市公园,将东西向和南北向城市空 间整合在一起,在与佛山水道自然绿地的 对比中构成中心区景观空间的主结构。媒 体艺术展示区位于南海大道以西。佛山水 道南岸区域结合原有产业区改造更新成为 新的融艺术、文化、媒体、产业展示的区 域。滨河休闲景观带位于佛山水道两岸, 是休闲、娱乐、旅游、景观展示的区域。 商业办公混合区围绕“T型结构”东西边 界生长。“T型结构”周边地带配置一定 规模的居住用地及其配套公建。在基地东 侧的佛山水道水口利用形态较完整的半岛 形地块,形成集金融、商贸、保险、银 行、办公、投资、酒店(高级公寓)等高 端功能于一身,集中发展高密度、功能复 合的高层、中高层综合商贸区(图4)。
2.3 交通组织不成体系,零乱复杂
基地内道路多为村镇以及工业区内部 道路,尚未形成规模等级体系。基地外 围的海八路、广佛高速、快速路佛山一 环、广三铁路穿过用地,与土地利用、
123
HUAZHONG ARCHITECTURE
水系、自然景观缺乏互动,并造成立体
3a
3b
交通的复杂化。由于现状土地被佛山水
因此,道路系统以方格网为原型,道 路等级为六级,分别是:城市快速路、城 市一级主干道、城市二级主干道、城市次 要道路、街区道路、步行路径。城市主干 道的网格形态延续南海现有的干道系统模 式,并建议在海八路主要交叉口设立机动 车下行通道,建立海八路以南与地块内的 便捷联系,消弱对南北地段的割裂。地块 内其余区段顺应自然河岸成蜿蜒曲线型, 在保证车流畅通的基础上,创造出丰富的
Channel with One River Two Banks in Nanhai City
刘晨宇 Liu 孙一民 Sun
Chenyu Yimin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4)01-0122-04
[摘 要] 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研究地段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的分析,以期提出 针对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案。该文通过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案例,探讨了面对一个复杂的 城市设计课题,如何从土地利用、开放空间、交通组织、节点关联和市政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分析, 以期创造出宜人的、多维联结的城市空间。 [关键词] 佛山水道 多维联结 城市空间
海八路、佛山一环、盐秀路(规划中)、 颜溪路(规划中)等围合而成(图1)。
2 现状调研与分析
经过调研发现,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以下几方面。
2.1 现状土地使用形态分散,土地使 用模式缺乏多样性
基地内用地主要为工业、绿地,村镇 建设用地及水域。闲置用地与耕地较少, 市政设施用地比例偏低。工业用地、镇村 居住生活用地、农田混合,布局散乱无 序,整体空间呈均质化和碎片化,作为产 业基地,在居住环境与工作场所等方面都 难以形成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在上一层 次规划的指导下,对土地使用进行全面梳 理,重新整合土地的功能与形态,使之符 合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
南海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鼓励城市现有空间向北和向东拓展。“北联”旨在利用新区在空
HUAZHONG ARCHITECTURE
122
1
2
4
图1 规划范围 图2 现状分析图 图4 总平面图
间和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北部大沥 综合商贸区项目的启动,为城市北部新中 心区设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东拓” 将奠 定未来广佛纵向接合的空间形态发展的结 构基础,而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地区恰 恰是“北联东拓”的重要枢纽,起到承接 两大高等级都市功能的辐射与外溢的重要 作用。
①构筑南海乃至广佛地区具有凝聚力 的新核心功能区,带动南海城市中心区向 北延伸。完善区域的公共服务、居住、商 业、商务,休闲娱乐等功能,营造复合型 的城市中心区,同时集成多种利用现有自 然条件改造或新建的人工景观综合体, 形成新区独特的空间形态。②营造景观 优美、脉络清晰、公共生活丰富的城市 空间。更新佛山水道沿河两岸的景观面 貌,使之最大程度地向公众开放,将公共 休闲、娱乐、运动、交往、购物等核心功 能,以及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产业等 特质融合到设计之中,营造以复合型中央 区域为核心的新中心区的主要“T型”开 放空间系统,充分体现广佛新都市中轴线 北延意象。③将商业开发引入中轴线,形 成统一界面和连绵天际线,使其所聚集的 人流充分利用主景观空间,成为产业、空 间、文化与自然环境南北联系的枢纽。④
空间和视觉效果。
4.3 塑造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引导城 市生活,实现空间景观效益
设计中,力求构建城市设计区域的主 景观空间――“T型结构”,与次级景观网 络相辅相成。“T型结构”主要由东西、 南北轴线构成。东西轴线即为富有地理特 征的佛山水道沿岸地带。南北轴线具有连 接新旧城区发展的核心功能,以复合型城 市公园为枢纽双向延伸,融合发展,将形 成广佛新都市区中轴线。此外,由中央城 市公园、商业办公复合区、连续步行广场 带、工业遗产公园、生态展示公园、滨水 休闲景观带、沿佛山水道的线性开放空间 网络等,形成多层次、多文化的绿色开放 空间体系,支持核心区内居民休闲、体育 锻炼和公共交往。
1 区域背景与设计起源
佛山市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邻近港澳,南部与佛山市区接壤,东部与 广州毗邻,自然景观环境、交通网络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广佛地区各城市产业、空间、商贸等 的一体化发展将成为南海地区未来提升的主要方向,从“工业南海”到“城市南海”的发展也将 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南海现有城市中心区无论在面临周边地区竞争格局、自身 空间资源约束,还是产业深度转型方面,均遇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如何进一步发掘空间、土地和 区位优势,提出该地区恰切的空间发展策略与空间管理措施,将成为平衡新旧城区之间经济发展 和促进广佛都市区一体化进程的关键。
道、村落、发电厂、高压走廊、园艺
场、道路等分割成破碎且不规则地块,
பைடு நூலகம்
十分不利于开发,因此,伴随土地利用
的整合,道路系统需结合自然景观的优
势,进行局部优化和调整。
2.4 市政设施隔离地块,影响整体景观
用地内市政设施相对薄弱。几条高压 走廊穿越基地,切割用地。大沥与桂城 发电厂均设于佛山水道旁,对景观环境 造成一定影响。佛山水道旁有两个电排 站、一个排水站,是这个地区最主要的 纳污渠道,污染严重。防洪堤基本已建 好,但堤岸多为硬质铺装,只针对防洪 而未考虑景观效用,缺乏人性化设计。 有必要梳理与开发高压走廊周边环境, 完善与调整市政设施,弱化其造成的整 体景观隔离现象(图2)。
该课题研究以国际邀请赛的形式 进行,意图是接收被邀请单位的规划概 念,并从中选择最理想的方案指导城市 设计。由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与美国Ai+ Achitecture建筑与城市设计公司提供的方 案,得到专家的好评与肯定。本次设计分 规划和城市设计两个层面进行:规划控制 用地范围为1328.6hm2,由广三铁路、佛山 一环、海八路等围合而成。城市设计规划 用地范围为950.4hm2,由广三铁路沿线、 桂和路、联景大道(规划中)、桂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