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信 息 技 术
S C J E N C E &丁 E C H N o L o 0 Y
R F I D技 术 在煤矿 井 下 安全 管理 系统 中的应 用
陈 锐 ( 天地( 常州 ) 自动化 股份有 限公司 江苏 常州 2 1 3 0 0 0 )
摘 要: 我 国煤 炭生 产不时 出现 矿上 重大事 故, 安 全管理水 平比较低 , 有 必要提 高安全 管理 能力, 该文 先 简单 分析R F I D  ̄ . 术 特点 , 进 而分
管理人 员、 巷道等。 煤矿 井 下 工作 环 境 非 常 复杂 , 应 用 RF I D技 术 能 够 快 速 识 别 卡 片 , 需要的工种人数 , 在 生成 新 的 人 员信 息 后 , 满足 井下作业的要求 。 计 算 机 管 理 人 员需 要 认 真 核 查 项 目 内容 , 根据 煤矿具体工 作的调整 改变工种 , 提 高 3 R F I D 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应 工 作 和 管 理 效 率 。 在 该 系统 的 设 计 中 , 还设 用 计 了相 应 的 筛 选 功 能 , 能 够 限制 工 作 人 员 在 煤 矿 井 下 安 全 管 理 中 应 用 RF I D技 的 权 利 。 工 作人 员在 出入 时 利 用 RF I D技术 术, 建 立 比较 完 整 的 系 统 , 实 现 井 下安 全 管 进 行 识 别 , 通 过 阅读 器 分 析 卡 片 上 的 信 息 ,
1 R F I D 技术 工作原理
RF I D技 术( 无 线 射 频 识 别技 术 ) 是指 利 用 无 线射 频传 输 技 术来 检索 和存 储 数 据 的 过程 , 当前 在 工业 自动 化 、 交 通 运 输控 制管 理 等 系 统 中有 非 常 广 泛 的 应 用 。 RF I D技 术 由 阅读 器 、 电子 标 签等 部 分 组成 , 自动 识 别 被 识 别的 对 象 , 电 子标 签利 用 耦 合 原 件 与 阅 读 器 进 行 射 频 信 号 的 结 合, 依 照 时 间 的 顺 序 完 成 能 量 和 数 据 的 交 换。 RF I D 技 术 在 应 用 中 主 要 依 靠 能量 的转 变而 实现 数据 的交 换 , RFI D技 术 在 应 用 中 所需要 的能量依靠 阅读器提供 。 在 射 频 识 别领域范 围内 , 阅读 器 被 激 活 后 与 电 子 标 签相 互作 用 , 完成数据的转移工作。 若是 阅 读 器 具 有 多 种 标 签识 别 功 能 , 就 能 采 用 阅 读 器先 发 方 式 , 进行同步阅读。 在 隔离 多个 电子 标 签时 , 仅 留下 一 个 阅 读 器 , 通信 完 成 后, 下一个标签开展通信 。

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
及 时组织 营救 。
1 8 1
3 . 4 . 2 井下作 业管理
当采掘面信 息 形成 以后 , 根 据煤 矿 井 下作 业 的 工种分类 , 工作计划 , 系统会 自动筛选 出符合要 求 的 各种工种 的人 员 , 实现 煤矿 井 下作 业各 个 项 目的 时 间、 人员安排 。然后操作 人员进 行作业 安排 , 选 择 默 认参数设 置后 根据参数 计算 出某 一工种 所需人 员数 量, 搜索数据库中会显示 出最新 的人员 记 录, 当新 的 人员记 录生成 以后 , 计算 机 管理 人 员需 要认 真核 实
的方式连接 , 操 作后 台与 阅读 器 的 间距 可达 2 0 0 0 m
以上 , 在生产作业过程 中, 通过后 台操作 即可 方便地 对井下平台 的阅读 器进行控 制 。煤矿井 下管 理对安 全性 的要求 很高 , 应用 R F I D技术 , 在巷 道 和物 资 中 安装射频标签 , 利用 R F I D技 术 的特 点可方便 地实 现 对人员 、 巷道 和 物资 的管 理 ; 同时 , 井 下作 业 环境 复
识别, 也称为 电子 标签 、 无线 射 频识 别 , 是一 种无 需
识别 系统与特 定 目标 建 立 机械 或光 学接 触 , 通过 无
彼此之 间不会发生 冲突 。所谓 阅读 器的先 发方式是
对一批标签 发 出隔离 口令 , 对 多个 电子标 签进 行 隔
线电讯号即可识 别特定 目标并读 写相关 数据 的非接
T D 6 7 2
1 R F I D技术 概述
R F I D(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t l y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 即是 射 频

基于RFID的矿山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

基于RFID的矿山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

基于RFID的矿山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一、系统需求及总体建设目标1、矿山车辆安全运输管理需求煤炭行业中如何确保煤炭的计量准确,运输安全,保证煤炭在场区内外不受损失成为各大煤炭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各煤炭企业往往有着以下方面需求:1) 能够严格管理煤炭料场运输车辆,确保实时掌握煤炭料场内外及行驶线路中相关运输车辆的实时情况(如:是否为合法车辆,杜绝套牌车辆,系统时时追踪及记录矿山车辆的进场、出场时间、称重情况、行进线路是否符合规定等等)。

2) 能够监控地衡(地磅)的运行情况。

煤炭物料运输时,通常采用地衡按照“毛重-皮重”的方式对散装物料进行称重。

能对车辆进行唯一性标识和自动识别。

能从管理软件上自动掌握物料的运输和库存数据,同时,防止“一车二过、大车过毛小车回皮”等不法行为。

3) 能够使计量网络管理系统与地磅称重系统无线对接,能形成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最佳。

自动地磅中自动获取数据,时时反馈中心服务器,与采购、库存和生产等各部门建立衔接,形成完整的计量终端系统,最大程度上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加大工作效率。

4) 能够提供远程查询监控系统,便于相关人员通过Web浏览器方式或其他方式,随时对某一个煤炭物料车辆进行监控和追踪。

2、建设目标利用先进的RFID无线射频产品配合物联网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对相关运输车辆进行有效管理,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效、可靠的管理平台,实时掌握矿山企业的煤炭运输状况,提升企业对于煤炭运输的管理水平,防范人为的管理漏洞和企业财产损失。

二、总体解决方案2.1方案思路2.1.1 采用RFID技术对相关运输车辆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标签启用和发卡,与相应车辆进行数据库信息捆绑登记。

车辆进出入识别通过地磅,煤场,关键点路线识别利用手持设备或车载设备进行车辆稽查2.1.2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本地和远程管理(1)架设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使网络覆盖整个料场的作业区,所有作业数据可以通过固定式RFID读写器实时进行传输。

基于RFID的煤矿安全保障系统设计

基于RFID的煤矿安全保障系统设计
靠性 ;
别 的有 效 距离 非 常大 , 以达 到 3 米 以上 。其 次 , I 签 可 0 RFD标 中存储 的 信息 可 以随 意更 新 。另外 , F D标签 对环 境 要求 低 、 R I 寿 命 长 , 且 安全 性高 。 而
1 F .B I 术概 述 D技
11R I . FD系统结构

种基 于 R I 煤矿 安全 保 障系 统 . F D的 利用 RI 术 对井 下作 业 人 员进行 跟 踪和 定位 。 F D技
【 关键 词】 F 煤 矿 ; 保 障 RI D; 安全
【 中图分类号lT3 9 P 9
T eC a Mi ae u r ytm B s d nR I h o l n S fg adS se a e FD e o
RFD是 “ 线射频识别 ”( ai rqec eti t n I 无 R doFeuny Ini ci ) d fao
技 术 的 缩 写 [ , 的 是 利 用无 线射 频 传 输 技术 来 存 储 数据 和 1指 ] 检 索 数据 的过 程 , 非接触 式 自动 识 别技 术 的一种 。一 个典 型 是 的 RFD 系 统 一 般 包 括 三 个 部 分 [】RFD 电子 标 签 、 F D I 2: I R I 读 写设 备 和 RFD 信 息 处 理 设 备 。R I 的典 型 体 系 结 构 如 I FD
i e v nin A c r i c n c e t o o l n ,hsp p r e in d a c a mies fg a d s se a e n R I t a ka d l ae n r t . c odn t r e t n i ns f a mi ti a e s e o l n ae u r y t m b s d o FD,o t c n c t t e o goe i d c e d g r o u d r ru d r p ro s t F Dtc n l y n eg o n k e s n hR I h o g . wo wi e o

RFID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RFID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RFID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概述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电信号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中。

它可以实现对煤矿工人和设备的实时监控,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性和效率。

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1.身份识别监控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工人身份的识别和监控。

每个工人都携带一个RFID芯片卡,系统可以读取芯片卡上的信息,并将工人的身份信息与井下监控系统进行对接。

这样可以随时掌握煤矿工人井下的工作情况,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安全区域划分RFID技术可以实现煤矿井下安全区域的划分。

通过在矿井的安全区域设置RFID感应装置和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工人的安全区域进行监控,一旦工人进入了危险区域,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3.突发事件管理RFID技术可以实现煤矿井下的突发事件管理。

在井下的关键位置设置RFID感应装置和RFID标签,可以实时监控煤矿井下的情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指示相关工作人员采取适当的对策。

4.立体物联管理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设备的立体物联管理。

通过在设备上安装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一旦发现设备有异常,系统会进行自动报警,并快速采取修理措施。

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优势1.高效性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人员和设备进行快速、实时的监控管理,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2.安全性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的安全区域进行快速、准确的划分监控,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的安全系数。

3.信息化RFID技术可以将煤矿井下的管理变得更加信息化,所有监控信息可以快速地上传井上电脑、工作车等中央设备,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监管。

总结RFID技术的应用,使煤矿井下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和信息化。

但是,任何一种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优势。

基于RFID的煤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RFID的煤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De s i g n o f Co a l M i n e Ent e r pr i s e Equ i pm e n t M a n a g e me nt I n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Ba s e d o n RFI D
自动化
D Oh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0 0 9 - 9 4 9 2 . 2 0 1 3 . 0 5 . 0 1 1
基于 R F I D的煤矿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赵 科 ,邵凤 翔
4 5 1 1 9 1 ) ( 河南工程学院 机械 工程 系, 河南郑州
摘要 :随着煤矿生产企业设备 的增 加和更新 ,如何对设备实行 有效 管理就成为企业面临 的重要课题 。设计 了基 于R F I D 技术 的 煤矿企业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既满 足了企业对设备动态化管理的需要 ,又能够优化配置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关键词 :R F I D;设备 ;管理
中 图分 类 号 :T P 2 7 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9 4 9 2( 2 0 1 3 ) 0 5 —0 0 4 2—0 3
利用射频信号对静止或者移动 的物体进行 自动识
别 和数 据 交换 ,与其 他 自动识 别技 术 相 比具有 抗
恶劣环境 ( 防磁 、防水 、防高温等) 、穿透性强 、 保密性 强 、可 同时识 别 多个 目标 、可擦 写等优
Ab s t r a c t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a n d u p d a t e o f c o a l m i n e p r o d u c t i o n e n t e r p r i s e e q u i p m e n t ,i t b e c o m e s a n i mp o r t a n t s u b j e c t t h a t h o w t o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作者:刘飞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6期摘; 要:本文在对某大型矿业集团设备管理实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煤炭企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

提出总体目标及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Web端和移动客户端两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为设计适应于矿业集团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提供支持,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系统需求1、系统研究背景及总体目标1.1 系统研究背景某现代大型矿业集团下属矿井分布广泛,设备采购一般由物资供应公司统一采购,下属各矿分别设立其各自供应部及小库房,负责单位设备的进、销、储等工作,为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经过实地调研,认为目前大型矿业集团煤炭企业设备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全面状态信息的缺失,手工编制计划,使设备采购计划、接替计划,工作量大,编制困难,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机电设备采购流程不够完善,造成设备采购信息丢失,设备采购成本变大,设备不能从其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等,设备故障维修不及时造成生产中断,降低生产效率。

(3)机电设备技术资料大多以纸质文字形式存在,不能上傳至系统,未能形成资源共享,资料不全且大部分保管在设备采购单位,导致设备大修无技术资料,影响设备大修。

(4)设备信息不能共享,形成广泛存在的信息孤岛。

虽然个别单位有信息管理系统,但数据不能共享,也不完善。

管理手段变化跟不上生产变化要求,部分规章流程执行困难,有些备件信息不能准确查找或查找困难、无法进行全面的资产统计。

本系统分析了某大型矿业集团的机电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了其现有的系统的不足,从其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并且应用RFID技术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了设计,并且对设备故障预警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和集团的管理水平,保证了系统的数据信息完整,为以后的数据分析处理打下了基础。

基于RFID和GPS技术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RFID和GPS技术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
Eq i me t u p n Ma u a ti gT c n l g . 2 1 n  ̄c r e h o o y No2, 0 2 n
基于 R I FD和 GP S技术 的电力设备巡检 系统设计 与实现
冯伟功 , 彭文亮 , 唐佳 林 , 陈健辉
( 北京理工大学 珠海学 院, 广东 珠海 590 ) 10 0
CM D A通信方式实时传输数据 , 也可以巡视完成后 , 据提示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巡视 ,手持机从任务数据 运行人员通过手持机把巡视结果上传到巡视系统 。 中读取信息 , 根据任务 中该点的具体类型 , 来进行码
() 6 检查分析综合。进行巡视结果 的检查 , 包括 值感应和 G S P 定位操作。 若是码值管理的设备 , 当任 到位信 息 、 陷信息 、 缺 路线信息 、 工时统计 、 势分 务 中的码值与现场的码值信息一致时 ,则认为巡视 趋 析、 设备定级和消缺等工作。 已经到位 ,就可以完成对设备的记 录工作 。若是靠 GS P 坐标位置管理的点 ,巡视时当接收的 G s P 卫星 信息和任务 中的位置信息在设 定 的巡视精度 内 , 则 认为巡视已经到位 , 允许进行下一步查看记 录工作 。
关键 词 : 电力设备巡检 ;.I GP ; lFD; S 手持机 q 中图分类 号: M7 9 T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5 5 2 1 0 一 0 2 0 1 7 — 4 X( 0 2)2 o l — 3 7
传统 的电力设备巡检方式 ,一般采用人工进行 数据处理 的方式 , 效率极其低下 , 出错率高 , 数据查 找, 分析处理麻烦 , 而且工作人员手工记录检查项 目 非常不方便 , 不便于保存和处理 。 本 文根据现场设备的实际情 况 ,结合采用 R I FD

RFID识别技术在煤矿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RFID识别技术在煤矿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RFID识别技术在煤矿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分析我国现有设备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对于RFID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构建、系统功能做了描述,也对应用系统建立后产生的实际意义做了简单描述。

关键词:设备;管理系统;功能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和价值形态管理相结合,对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直至报废处置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做到经济高效地使用设备,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是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煤炭企业设备资产覆盖面广,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分布范围大的特点。

按煤矿企业“采掘机运通”等专业分类的设备属性和使用属性,其分类管理十分复杂。

同时煤矿企业地面和地下的资产种类多、数量大,金额高,更新快,需要在矿山管理上应能及时准确反映出这些变化。

为此,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科学有效地设备管理体系。

基于RFID技术建立的设备管理系统以RFID射频自动识别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技术为技术实现方式,针对煤矿设备管理现实及需求,对设备采购、现场管理、使用管理、各级检修直至报废实现全寿命管理,对设备的运维效能、安全以及成本指标等综合管理实现全程监控。

1现状分析(1)传统的煤矿设备资产管理方式一般依赖于非自动化,以纸张文件为基础的系统记录、追踪管理,少数用到条形码实现资产的识别与管理,管理效率相对低下。

随着井下掘进进尺日渐增大,设备资产分布范围及数量的增加,若沿用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必然会加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往往会造成数据不及时,出错率高等问题。

(2)井上井下的诸多设备需要设备保障人员进行定时、定点巡视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一般而言,企业都制定了设备巡查措施并要求维保人员将《设备巡视制度》落到实处。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巡检工作的认真与否往往依赖于员工的自觉性,因环境因素、人员素质和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巡检质量。

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监测系统研究
设备监测,并在监测中完成对故障设备维护等级的判定.通过实验证明,基于 RFID 技术的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监测系统具备更高监测精度.
关键词 RFID 技术;监测系统;机电设备;监测精度
中图分类号 TD76 文献标志码 A
Re
s
e
a
r
chont
heope
r
a
t
i
onmon
i
t
o
r
i
ngs
s
t
emf
第 49 卷
运行维护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5 对比实验
为验证基于 RFID 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监
测系统的应用性能,选择将该系统作为实验组,将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监测系统作为对照 1 组,将基
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监测系统作 为 对 照 2 组.将 3
种监测系统应用到相同的实验环境中,针对同一煤
作者简介:魏建峰 (1997- ), 男, 内蒙古鄂尔多斯人, 主要从事供电供排水管理工作. EGma
i
l: 758390012@qq
c
om
322
魏建峰:基于 RFID 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监测系统研究 2023 年增刊 2
足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
ogyi
ss
t
ud
i
edandi
n
t
r
oduc
edt
oimp
r
ovet
he mon
i
t
o
r
i
nga
c
cu
r
a
cyo
f
qu
pmen
ope
r
a
t

基于RFID和Wi-Fi技术的矿井机车管理系统

基于RFID和Wi-Fi技术的矿井机车管理系统

基于RFID和Wi-Fi技术的矿井机车管理系统1 煤矿机车管理系统原理1.1 RFID 技术RFlD 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射频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RND 系统主要南阅读器、天线和标签组成。

其中阅读器主要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天线负责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标签是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RFID 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标识目标对象。

RFID 的主要特点有:(1)RFID 技术实现了对标签的快速扫描和元屏障阅读。

它的读写范围以达到3600,读写距离可以达到几十米,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电子标签,并且在中间隔有物体的情况下也能对其进行渎取。

(2)RFID 标签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不仅提高了标签的抗污染和抗破坏的能力,还大大增加r 数据的记忆容量,并且可写入式芯片可多次写入数据,可根据需要改变电子芯片中的信息。

针对矿井运输井下环境恶劣、障碍多的特点,矿井机车监控与管理系统运用RND 的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准确实时记录机车和运输工作人员T 作信息,返回到地面管理中心,使调度人员能了解井下机车运输的动态。

1.2 WiFi 技术wiFi(Wirelessviaii 忉又称为802.1ib 标准,使用2.4GHz 直接序列扩频,最大传输速率为54bit/s,并可根据信号强弱把传输速率调整为5.5bit/s、2bit/s 及lbit/s。

在2.4GHz 及5GHz 频段上免许可。

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_日r 靠性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m,方便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嘲的成本更低。

组网系统主要包括无线站点、AP 节点及网络服务器,站点。

RFID技术在选煤厂给煤机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选煤厂给煤机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选煤厂给煤机过程控制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逐渐进入煤炭行业各个生产流程,目前我国大多选煤厂都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过程稳定性不强、职工操作不方便等弊端。

选煤厂给煤机操作主要采用人工现场实时操控,原煤洗选的精确度和自动化水平低。

为加快选煤厂的生产效率,本文设计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给煤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RFID标签;给煤机;过程控制1.背景目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就选煤而言,行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工艺调整难,发展方式的转变慢等,迫切需要技术改革创新,以实现集中自动控制到智能化控制。

现各行业的生产制造自动化水平已逐步提升,生产过程的集中控制程度更加安全、稳定。

选煤厂生产过程,受煤坑、储存仓上均是重要岗位,给煤机操作人员需要时刻跟着设备移动控制,在阴冷潮湿、粉尘大的环境下工作,最容易致病。

因此,研究给煤机过程自动控制就成了重点课题。

操控室实现控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要按规定的序或岗位人员指令进行自动运行。

采用自动过程控制,可以将操作人员从这种环境中解放出来,还能提高选煤生产效率,实现高产高效生产。

通过调查研究,RFID标签则是一种可进行无线远距离传输,可穿透、高速移动下读写、存储数据简单易操作,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仓库管理、物料管理等。

特别是在受煤坑、储存仓上等恶劣的环境下使用,精度无影响,所以涡北选煤厂就引入了RFID技术,对给煤机生产过程实现可视化管理、生产设备检测以及产品状态监测。

2.改造思路2.1 RFID技术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读写器,对标签进行编码,由标签传出可识别的频率信号,数据接收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经过光电交换机与EtherNet/IP/串口网关转换器,通过数据转换送至PLC模块进行有关数据处理,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编程与制作上微机操控画面,从而实现过程自动控制。

2.2 改造方案。

RFID在煤炭行业解决方案

RFID在煤炭行业解决方案

XXX型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系统概述xxxx自主研发的《XXX型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是集射频识别技术、先进的防冲突机制和软件算法、工业总线通信技术、矿用数字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工业嵌入式系统等先进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XXX型实现了井下人员和设备的跟踪定位、考勤监督、矿图数字化管理、系统联网监控、事故现场模拟分析等多种功能,在煤矿地理空间数据的多尺度模拟分析、多标签并发识别能力、标签使用寿命、组网灵活性、系统可靠性、系统可维护性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XXX型按照“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和“一人一卡”的原则对上岗人员进行管理,实现井下作业人员和重要设备的实时定位和跟踪。

通过XXX型管理系统,地面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井下人员及设备的出入和分布情况,为煤矿生产调度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发生突发灾害时,地面管理人员可以从XXX型监控中心及时获取事故现场的人员分布、被困人员数量、姓名等详细信息,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多尺度模拟分析,为制定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极大地提高了事故救援的效率。

由此可见,XXX 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对实现煤矿的自动化安全生产管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系统结构图系统特点●独特的低功耗设计,识别卡使用寿命超过2年●先进的射频模块设计,多标签并发识别能力超过150个●创新的双天线式分站设计,提供高性价比的全域覆盖和定位●先进的防冲突机制和软件算法,确保系统的漏读率小于10-4●灵活实用的报警功能设计,矿工可通过识别卡上的薄膜按键主动向地面发送报警信号●高可靠性的井下通信网络,基于CAN工业总线的专用通信协议●灵活的组网架构,可以满足煤矿企业和主管部门的各种管理需求●完善的双机容错备份功能,确保系统在各种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稳定运行●强大的系统管理维护功能,对系统内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实行在线监测●自主研发的矿用数字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煤矿从二维到三维的多尺度数字化管理●简洁实用的工业级产品设计,设备安装便捷可靠系统主要参数系统容量:系统允许接入的读卡分站数量最大为32台,被中继器分隔部分每段最大容量为16台读卡分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主站架构 ( 2) 手持设备 手持式设备采用 FJN624 作为监管平台的硬件载 体,FJN624 矿用本质安全兼隔爆型记录仪是井下安全 管理平台的硬件载体。该记录仪采用 Marvell 公司的 PXA310 624MHz 处理器和微软公司的 Windows CE6. 0 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平台,集成了 RFID 阅读器、红 外测温、Wi - Fi、Bluetooth 等。手持设备机电巡检系统 采取两种工作模式: 在线工作模式和离线工作模式,在 线工作模式下管理系统通过 Wi - Fi 无线模块访问地 面上 WEB 服务器,进行机电设备巡检相关操作; 离线 工作模式下管理系统采用手持式设备井下采集数据, 井上通过无 线 基 站 或 无 线 路 由 器 上 传 数 据 至 地 面 上 WEB 服务器的方式,完成与地面服务器的数据通信。 ( 3) 射频标签选择 等 射 频 标 签 工 作 频 率 分 为 低 频 ( 30kHz ~ 300kHz) 、高频( 3MHz ~ 30MHz) 和超高频( 300MHz ~ 3GHz) 。常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 125kHz、134. 2kHz 及 高频 13. 56MHz 等。高频标签具有识别距离大,通信
5 总结
InTouch 具有绘图功能方便、网络功能强大和组态 灵活的特点,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特别适用于现场参数的动态监控。采用 InTouch 监控 软件实现了胶带输送机运行过程所必须的控制功能, 系统界面友好,开放性好,工作可靠。同时 InTouch 组 态软件可以很方便的打印报表,代替人工记录。实践 运行结果表明,采用 InTouch 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 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控性和管理性。
目前,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管理仍以经验管理、人工 管理为主,灾害、事 故 发 生 率 居 高 不 下。 此 外,井 下 多 尘、潮湿等恶劣 环 境 因 素 造 成 机 电 设 备 缺 乏 可 靠 的 跟 踪管理手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 RFID 非接触识 别等特点,以其 为 关 键 技 术 且 与 计 算 机、网 络、信 息 管 理技术、井下手持设备 FJN624 有效结合的井下煤矿机 电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的动态实时管理,改变矿井 安全管理状况。
参考文献:
[1]马正午,周德兴. 过程可视化组态软件 InTouch 应用技术[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WonderWare Corporation. InTouch 中文用户使用手册[M]. USA: WonderWare Corporation
86
2012 年第 6 期
设备存储器内 的 机 电 设 备 记 录 进 行 查 询 ,或 者 通 过 设 备 Wi - Fi 无线网络模块访问地面数据库,实现机电设 备监控、检修周期预警、维修计划执行情况查询等。 3 系统结构设计
1 RFID 技术
RFID 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 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藕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 止或移动中的 待 识 别 物 品 的 自 动 机 器 识 别 ,与 其 他 自 动识别技术相 比 具 有 非 接 触 识 别 、可 识 别 高 速 运 动 的 物体、抗恶劣环境( 防磁、防水、耐高温、防油污等) 、穿 透性强、保密性 强、可 同 时 识 别 多 个 目 标 对 象、可 擦 写 等特点,因此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1]。
射频 识 别 系 统 主 要 由 可 以 被 识 别 的 应 答 器 ( ( Transponder) 或被称为电子标签 ( Tag) ) 、读出设备 ( 或被 称 为 读 写 器 ( Reader) ) 、中 央 计 算 机 处 理 系 统 ( 简称 CPS - Central Processing System) 等 组 成[2]。电 子标签安装在 被 识 别 的 煤 矿 机 电 设 备 上,其 内 在 编 码 作为机电设备的身份识别代码,工作原理如图 1。
系统软件包括两大部分: 地面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主站和手持设备 FJN624 机电设备巡检系统。
( 1) 地面主站系统 地面机电管理 系 统 主 站 主 要 由 计 算 机 、服 务 器 及 其互联网络构成,采用 B / S 结构进行设计,管理系统安 装在 PC 主机上,采用 J2EE 架构,用户通过访问服务器 获取数据。数据库选择 ORACLE 10g,应用服 务 器 为 Web Logic9. 0,系统设计采用 MVC 架构,并根据系统的 扩展情况对 MVC 架构添加中间层,提高系统的灵活 性。在视图层采用 Web 2. 0 技术,使用户操作系统更 加便捷。其系统架构如图 2。
2 系统射频部分构成
煤矿机电设备 管 理 系 统 由 井 下 数 据 采 集 传 输 、地 面控制管理和系统运行网络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井下
* 收稿日期:2012 - 04 - 16 作者简介:张玉军( 1963 - ) ,男,大专,工程师,淄博矿业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许厂煤矿。
数据采集传输由 FJN624 内的射频系统完成 RFID 标签 的读写,对机电设备进行身份识别。
输送带有以下几种控制原则: 逆煤流启动,顺煤流停 车,输送带停止后,相应的给煤机、除铁器应立即停车。 煤仓煤位闭 锁 给 煤 机 和 来 料 皮 带 。 根 据 生 产 需 要,对 输送带报警信号 进 行 分 级 ,对 一 些 报 警 信 号 只 进 行 报 警,不进行停车处理,对一些信号,接到报警后立即停 车。正常情况停车时,先停给煤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 停输送带,以保证输送带拉空。
2012 年第 6 期
85
基于 RFID 技术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玉军1 ,邵纪峰2
( 1.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许厂煤矿,山东 济宁 272000; 2. 济南东之林智能软件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 该文对煤矿机电设备闭环管理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 RFID 技术应用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进行探讨。以 J2EE 为平台架构技术、手持 设备为基础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进行设计和实现理 手持设备 中图分类号 F273. 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 - 2801. 2012. 06. 52
图 1 机电设备管理射频识别框图 FJN624 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特定频率的射 频信号,当电子 标 签 进 入 有 效 工 作 区 域 时 产 生 感 应 电 流,从而获得能量被激活,使得电子标签将自身编码信 息通过内置射频天线发送出去; 阅读器的接收天线接 收到从标签发 送 来 的 调 制 信 号,经 天 线 调 节 器 传 送 到 阅读器信号处 理 模 块,经 解 调 和 解 码 后 将 有 效 信 息 送 至 FJN624 系统进行相关处理; FJN624 系统根据逻辑 运算识别该标 签 的 身 份,针 对 不 同 的 设 定 做 出 相 应 的 处理和控制,最 终 发 出 指 令 信 号 控 制 阅 读 器 完 成 不 同 的读写操作。 FJN624 系统根据阅读的机电设备身份识别码,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