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课件-北宋时期word版本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北宋时期
——邓 小南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
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
4、扩大养兵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因为灾年, 人民会造反,但军队不会叛乱,丰年, 军队易生事,而人民不会造反,因此遇 到灾年,就大量招兵,使军队人数众多, 有禁军、厢兵、乡兵、和番兵等众多军 种,庞大的军队,使军费开支巨大,人 数虽多,却没有战斗力,造成了冗兵的 现象。
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
北宋的建立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局九 统 面七 一 终九 策 告年 略 结灭 : 束北 先 。汉 易
,后 五难 代, 十先 国南 的后 分北 裂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
“斧声烛影”中 的兄终弟及
二、集中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 贰,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 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 相的财政大权。这样造成了“中书 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 不相知”局面。宋真宗时设立谏院, 脱离宰相而独立,地位与宰相同, 可以任意弹劾执政大臣 。
徽宗
1100-11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1063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
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
4、扩大养兵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因为灾年, 人民会造反,但军队不会叛乱,丰年, 军队易生事,而人民不会造反,因此遇 到灾年,就大量招兵,使军队人数众多, 有禁军、厢兵、乡兵、和番兵等众多军 种,庞大的军队,使军费开支巨大,人 数虽多,却没有战斗力,造成了冗兵的 现象。
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
北宋的建立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局九 统 面七 一 终九 策 告年 略 结灭 : 束北 先 。汉 易
,后 五难 代, 十先 国南 的后 分北 裂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
“斧声烛影”中 的兄终弟及
二、集中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 贰,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 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 相的财政大权。这样造成了“中书 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 不相知”局面。宋真宗时设立谏院, 脱离宰相而独立,地位与宰相同, 可以任意弹劾执政大臣 。
徽宗
1100-11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1063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第6课 北宋的统治(共20张PPT)
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 影响:皇权大大加强。 原因:防止武将专横的弊端重现。 重文轻武政策 表现: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发 展文教事业等。
影响: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课堂练习
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A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3.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C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思考五代十国 的政权特点?
后梁 907-923 吴国 892-937 后唐 923-936 南唐 937-975 后晋 936-946 前蜀 891-925 后汉 947-950 后蜀 925-965 后周 950-960 闽国 893-945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军事方面: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
军队。②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③还经 常调动军队,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我们只统兵, 不能调兵, 真悲剧! 我不会领兵 打仗啊,强 人所难。
宋 将 领
枢 密 院 官 员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 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 祖说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 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 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 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 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 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 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 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 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故事的来历。
宋朝历史ppt课件
普及。
针灸疗法
宋朝针灸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针灸在 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 了系统的针灸理论。
公共卫生
宋朝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了对水 源的保护和城市卫生管理,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天文与数学的成就
天文观测
宋朝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的制作和 使用逐渐精确。同时,对日月食、行星运动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不 少成果。
金融业的出现
宋朝时期,金融业也开始出现, 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出现 ,为商业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
支付和融资方式。
海外贸易的拓展
海外贸易政策的开放
01
宋朝实行了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鼓励商人出海贸易,推动了
海外贸易的发展。
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02
宋朝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如与越南、泰国等
、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绘画与书法艺术
山水画的成熟
宋朝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成熟和完善的绘画风格。以米芾、郭熙为代表的 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美和意境美,使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流派。
工笔画的兴盛
宋朝工笔画以细腻、逼真为特点,题材广泛。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作品 ,充分展现了工笔画在宋朝的兴盛和高度成就。
宋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监察制度
宋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 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削弱了地方割据 势力。
宋朝建立了完善的监察制度,设立了 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对官员进行 监督和弹劾,维护了政治清明。
科举制度
宋朝沿袭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 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 流动。
宋朝的经济与文化
针灸疗法
宋朝针灸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针灸在 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 了系统的针灸理论。
公共卫生
宋朝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了对水 源的保护和城市卫生管理,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天文与数学的成就
天文观测
宋朝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的制作和 使用逐渐精确。同时,对日月食、行星运动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不 少成果。
金融业的出现
宋朝时期,金融业也开始出现, 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出现 ,为商业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
支付和融资方式。
海外贸易的拓展
海外贸易政策的开放
01
宋朝实行了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鼓励商人出海贸易,推动了
海外贸易的发展。
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02
宋朝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如与越南、泰国等
、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绘画与书法艺术
山水画的成熟
宋朝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成熟和完善的绘画风格。以米芾、郭熙为代表的 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美和意境美,使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流派。
工笔画的兴盛
宋朝工笔画以细腻、逼真为特点,题材广泛。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作品 ,充分展现了工笔画在宋朝的兴盛和高度成就。
宋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监察制度
宋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 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削弱了地方割据 势力。
宋朝建立了完善的监察制度,设立了 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对官员进行 监督和弹劾,维护了政治清明。
科举制度
宋朝沿袭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 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 流动。
宋朝的经济与文化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北师版新版七下第7课 强化中央集权的北宋政治 课件(27张)
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 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
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 “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 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 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 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 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 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 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 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宋太祖赵匡胤
披上一件黄袍——得天下
1.北宋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主要事件 都 城
公元960年 赵匡胤 (宋太祖)
陈桥兵变
东京
黄袍加身 (河南开封)
"
先
南
后 北
宋
"
"
先
易
后
难
"
披上一件黄袍——得天下
1.北宋建立
时间
建立者 主要事件 都城
公元960年
赵匡胤
你知道他是哪个朝 代的人吗?
你还知道哪些宋朝 的文学家?
惠州西湖苏东坡像
如果让你选择,你 会穿越到中国古代哪个 朝代?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宋朝是“文人的天堂” 是中国古代 “最美好的时代”。
一、宋朝的建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960年,后周 禁军首领赵匡胤 (宋太祖)发动兵 变,改国号为宋, 定都东京(今开 封),史称北宋。
唐朝
290
7448
26
宋太祖
17
188
12
宋太宗
21
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
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 “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 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 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 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 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 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 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 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宋太祖赵匡胤
披上一件黄袍——得天下
1.北宋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主要事件 都 城
公元960年 赵匡胤 (宋太祖)
陈桥兵变
东京
黄袍加身 (河南开封)
"
先
南
后 北
宋
"
"
先
易
后
难
"
披上一件黄袍——得天下
1.北宋建立
时间
建立者 主要事件 都城
公元960年
赵匡胤
你知道他是哪个朝 代的人吗?
你还知道哪些宋朝 的文学家?
惠州西湖苏东坡像
如果让你选择,你 会穿越到中国古代哪个 朝代?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宋朝是“文人的天堂” 是中国古代 “最美好的时代”。
一、宋朝的建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960年,后周 禁军首领赵匡胤 (宋太祖)发动兵 变,改国号为宋, 定都东京(今开 封),史称北宋。
唐朝
290
7448
26
宋太祖
17
188
12
宋太宗
21
中国古代史文化PPT参考课件
——刘桂生《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
2021/3/10
授课:XXX
19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
意识形态的支撑。运用政权力量控制意识形态,其实是法
家的发明……秦始皇根据他们的理论,用“焚书坑儒”的
手段控制意识形态,并不成功。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
士人——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可以进入仕途,把士人的聪
授课:XXX
16
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 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 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 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 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 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
——《汉书·董仲舒传》
2021/3/10
授课:XXX
18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少并非仅 仅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要“罢黜”的不过 是那些新来对策得专治杂学的人,并非禁绝儒家以 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 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 百家在社会上流传;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 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如此而已。
2021/3/10
授课:XXX
15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 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 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 统一形势的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 需要。
2021/3/10
授课:XXX
19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
意识形态的支撑。运用政权力量控制意识形态,其实是法
家的发明……秦始皇根据他们的理论,用“焚书坑儒”的
手段控制意识形态,并不成功。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
士人——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可以进入仕途,把士人的聪
授课:XXX
16
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 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 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 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 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 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
——《汉书·董仲舒传》
2021/3/10
授课:XXX
18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少并非仅 仅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要“罢黜”的不过 是那些新来对策得专治杂学的人,并非禁绝儒家以 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 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 百家在社会上流传;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 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如此而已。
2021/3/10
授课:XXX
15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 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 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 统一形势的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 需要。
中国通史之北宋PPT课件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 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以身丁为对象征收的总名丁口之赋,
其它各种名目的为杂变之赋。农民负担总体比较沉重 。
庆历新政
①明黜陟 ②抑侥幸 ③精贡举 ④择长官 ⑤均公田 ⑥厚农桑 ⑦减徭役 ⑧修武备 ⑨重命令 ⑩推恩信
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 先,受到了很大阻力。
庆历五年(1045年), 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 修等改革派官僚相继遭排挤, 被诬蔑结党营私,贬出朝廷, 为时仅一年多的“新政”遂被废 止。
“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 事。”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官”、“职”仅是俸禄高低和荣誉的代表,实际的职责和权力由 “差遣”决定。
官:仆射、尚书、侍郎……
职:学士、待制、修撰…… 差遣:知……权……提点……提举……判……
差遣
职
削们
减兼
州任
郡一
地
长个
官州
——《续资治通鉴卷三〈宋纪三〉》
禁 军
禁
分 统 中官 实
军 不 再 设
割领 禁禁 军军
央的 行
设任 立免
“ 更 戍
置
统 , 枢升 法
最 高 统 帅
帅负 的责 权禁
密降 ” 院, ,手
,
力 军 掌中
罢
, 的 握无
殿 前 都
设管 三理
发兵 兵。
宋朝历史全介绍 PPT
• 无论是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都和商品经济繁荣和市民 阶层扩大密切相关。
• 宋朝(960—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 •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 • 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
北宋灭亡。
• 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 • 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 • 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
著跳海而死
梅毅《刀锋上的文明》一书中对此有一段精准而形象的描述: “宋朝的文明对于当时来说太先进。宋朝的中国人像 极了一个酒足饭饱、事业有成而又身体虚弱的中年男 人,自恋至极(当然他们有理由因自己文明的高级而 自恋),太关注自身精神层面的至高享受,全然忘记 体内机能的衰落和“高度发展”所引致的迟钝。最让 人恐惧的是,野心勃勃、充满活力的蛮人垂涎于文明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逐水草而居之余,如同窥视猎物 的群狼,随时会蹴然一跃,扑向这些定居的、文明的、 软弱的好邻居。野蛮毁灭文明,于野蛮人而言,是一 种莫大的成长;于文明人而言,却是万劫不复的、可 悲的停滞。”
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宋朝是中国历 史上的黄金时期。
二府三司制(宋)皇帝
二府
中书门下
枢密院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军政机构
长官行宰相职权
长官枢密使,
低于宰相
分行 政权 分财权
参知政事副相 三司使
特点: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 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宋朝:政治上
A 中央
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
• 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 宋朝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是中国古代历史 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 代,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 朝代第一,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
• 宋朝(960—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 •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 • 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
北宋灭亡。
• 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 • 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 • 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
著跳海而死
梅毅《刀锋上的文明》一书中对此有一段精准而形象的描述: “宋朝的文明对于当时来说太先进。宋朝的中国人像 极了一个酒足饭饱、事业有成而又身体虚弱的中年男 人,自恋至极(当然他们有理由因自己文明的高级而 自恋),太关注自身精神层面的至高享受,全然忘记 体内机能的衰落和“高度发展”所引致的迟钝。最让 人恐惧的是,野心勃勃、充满活力的蛮人垂涎于文明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逐水草而居之余,如同窥视猎物 的群狼,随时会蹴然一跃,扑向这些定居的、文明的、 软弱的好邻居。野蛮毁灭文明,于野蛮人而言,是一 种莫大的成长;于文明人而言,却是万劫不复的、可 悲的停滞。”
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宋朝是中国历 史上的黄金时期。
二府三司制(宋)皇帝
二府
中书门下
枢密院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军政机构
长官行宰相职权
长官枢密使,
低于宰相
分行 政权 分财权
参知政事副相 三司使
特点: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但造成行政效率 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宋朝:政治上
A 中央
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
• 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 宋朝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是中国古代历史 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 代,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 朝代第一,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13节——北宋资料
北宋军队人数示意图
实际的研究证明,北宋人口已经达到1亿,这比以前 以为不足5000万要增加很多。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6卷)
探究:为什么北宋的军队数量和其全国总人口不相对称?这种不对称性给北宋带来了
什么问题?这么多的军队是不是意味着宋军的战斗力很强?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结果: 商:成功 王:失败
1、富国之法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措施
内容
目的 作用 局限性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政府低息贷款 以钱代役 兴修水利
改变积贫 抑制 局面, 兼并
调整国家、保障 地主与农 农业 民的关系,生产
按土地大小收税 发展生产 增加 政府
政府低息贷款
付免役钱
府的财政收入
家破人亡
二、积贫局面的改善
积极进步影响:
(1)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 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 的实惠。 (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 象有所改善。
弊端和不足: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 措施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 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 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 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927---976)
加强君权——杯酒释兵权
宋初之“弊”
防“弊”
君强臣弱
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 大将专权
夺其权 制其钱 收其兵
强化 中央 集权
为了防止军队为武将所私有,根除武将专横 叛乱的根源,严令“天下营兵,纵横交互, 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所以坏其凶谋。”
实际的研究证明,北宋人口已经达到1亿,这比以前 以为不足5000万要增加很多。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6卷)
探究:为什么北宋的军队数量和其全国总人口不相对称?这种不对称性给北宋带来了
什么问题?这么多的军队是不是意味着宋军的战斗力很强?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结果: 商:成功 王:失败
1、富国之法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措施
内容
目的 作用 局限性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政府低息贷款 以钱代役 兴修水利
改变积贫 抑制 局面, 兼并
调整国家、保障 地主与农 农业 民的关系,生产
按土地大小收税 发展生产 增加 政府
政府低息贷款
付免役钱
府的财政收入
家破人亡
二、积贫局面的改善
积极进步影响:
(1)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 助于缓和阶级矛盾。 (2)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 的实惠。 (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 象有所改善。
弊端和不足: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 措施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 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 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 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927---976)
加强君权——杯酒释兵权
宋初之“弊”
防“弊”
君强臣弱
藩镇割据 (君弱臣强) 大将专权
夺其权 制其钱 收其兵
强化 中央 集权
为了防止军队为武将所私有,根除武将专横 叛乱的根源,严令“天下营兵,纵横交互, 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所以坏其凶谋。”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九章——北宋
陕西凤翔 同
淮南西路 安徽凤台
安徽潜山
夔州路
四川奉节
重庆
治所为今地名
二、北宋的内政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三省、六曹、二十四 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
二三。…官人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
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 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
二、北宋的内政
北宋前期的 中枢组织
三司
三司使
皇帝 御前会议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台谏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宰相) (执政) (执政) (执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财政
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凡边防、军旅之常务, 与三省分班禀奏;事干国体,则宰相、执政官合奏。 三司…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 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宋史· 职官志二》
澶 渊 之 盟
一、北宋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邻 国 之 好 。 逮 今 百 数 十 年 〄 而 北 边 之 民 不 苏 识 辙 干 戈 〄
此 汉 、 唐 之 盛 所 未 有 也 〃 心 〄 稍 以 金 帛 啖 之 。 虏 欣 然 听 命 〄 岁 遣 使 介 〄 修 真 宗 皇 帝 亲 御 六 师 〄 胜 虏 于 澶 渊 〄 知 其 有 厌 兵 之
起一时之治使之整肃,而心地不广,规模不宏, 亦足以为治道之累…… 陈亮 本朝之所以立国定制,维持人心,期于永存而不 可动者,皆以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为言。细 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以 二百余年所立之国,专务以矫失为得,而真所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统治(共23张PPT)
文臣统兵代表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 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 《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 欧阳修
行政权
兵权
宋代科举考试非常发达,教育在民间较大发展, 为多姿多彩的文人世界的形成提供了根本条件。
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清明上河图》街景
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哪
些解决的措施?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 目的:消除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①“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 ②统调分离: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无发 兵之权 ③更戍法: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 不专兵。(兵将分离) 2、政治上: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A、中央: 目的: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参知政事) (1)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副宰相来分 割民政权。(2)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 大大加强。 北宋转运使的设置,对加强中央集权有什么作用?
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夺其权(行政权):
1、任用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 2、设 通判 ,牵制知州。P30“材料研读”
制钱谷(财政权):
设 转运使 ,收缴地方财税归 中央 。P30
在 地 方
收精兵(兵权):
1、“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的兵权。 2、统兵 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 枢密院掌调兵权。 3、禁军分 内外 驻屯,将领定期换防。
材料研读:《宋史· 职官志》记载,宋初“始
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 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4章第1课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课件2) (共25张PPT)
王小波、李顺起义
探讨: 以往的农民的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如两汉、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 时,阶级对立就十分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
• 汉唐: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 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 统治政策,使当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 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为吸 取五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和 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 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 展,再加上纵容土地兼并的发展,阶级矛盾 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 实质: 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斗争
问题探究二:
• 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 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 北宋建国后,冗兵、冗费和冗官局 面是如何出现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强化专制集权加强统 治
集军权、更戍法 集中行政权 集中财政权
军队战斗力弱 行政效率低下 地方物质基础薄弱
强化专制集权,加强统治
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再无心忧…
北宋皇帝愁什么?
一 土地兼并严重 二 农民起义 三 财政困难 四 辽和西夏的威胁
宋仁宗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结论:穷则变,变则 通,通则久。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三
思考:宋仁宗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主要 内容有哪些?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
---《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
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 思考:该材料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 币”(“澶渊之盟”)
社会问题:
西夏、辽威胁宋,战争连年;赋役、徭 役繁重;官吏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以 防 开宝九年(976)太宗即位诏:
弊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
之 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
政 , 为
逾越。”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立
国
之 法
太宗淳化二年(991)宋太宗: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
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
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中央集权的加强
采取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措施:加强对军权、政权和财权 的控制和掌握,采取了守内虚外, 不抑兼并的立国方针,使北宋成 为一个最为贫弱的王朝,伴随着 中央集权的强化,再现了冗官、 冗兵、冗费所谓“三冗”现象, 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
发兵之权”
——《范太史集》卷二六《论曹诵札子》
3、实行“更戍法”
实行“更戍法”,造成“兵无常帅, 帅无常师”的局面。即将禁军轮番 调到地方镇守,地方军队也频繁地 调动驻地,一般每三年一换,士兵 常年以外奔跑,美其名曰“习勤苦的局面。 使兵将分离。
第十四章 北宋与辽西夏金
元伯颜评价宋
宋的善政有数种:一是整肃宫闱,没 有女祸;二是抑制宦官,没有庵祸; 三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四是防 闲戚里,没有外戚祸;五是罢典禁兵, 没有强藩祸。
两大误处: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 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
一、北宋历史的分期
初期即宋太祖太宗时期,主要致力于 统一和巩固中央政权;
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
北宋的建立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局九 统 面七 一 终九 策 告年 略 结灭 : 束北 先 。汉 易
,后 五难 代, 十先 国南 的后 分北 裂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
“斧声烛影”中 的兄终弟及
宋 太 宗 赵 光 义
北宋的建立
蹴 鞠 图
第二节北宋前期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
一、集中军权。
A、 杯 酒 释 兵 权 , 收 夺 禁 军 高 级 将 领 的 军权; B、分割禁军统帅的权力;C、 实行“更戍法”; D、又实行文臣任 武将和“阵图制”; E、扩大养兵。
二、集中政权。
三、改革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二、集中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 贰,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 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 相的财政大权。这样造成了“中书 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 不相知”局面。宋真宗时设立谏院, 脱离宰相而独立,地位与宰相同, 可以任意弹劾执政大臣 。
一、集中军权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 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 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 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 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
1、杯酒释兵权
961年秋天,他宴请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 高怀德等人 ,以杯酒释兵权,收夺了禁 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石 守 信
2、分割禁军统帅的权力
罢殿前都点检,设“三司”,即殿前 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司 鼎足而立 ,首领为三帅,互不统属, 皆隶属于皇帝,统领禁军,负责禁军 的管理和训练,但没有调兵权。
4、扩大养兵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实行文臣任武将和“阵图制”。
认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因为灾年, 人民会造反,但军队不会叛乱,丰年, 军队易生事,而人民不会造反,因此遇 到灾年,就大量招兵,使军队人数众多, 有禁军、厢兵、乡兵、和番兵等众多军 种,庞大的军队,使军费开支巨大,人 数虽多,却没有战斗力,造成了冗兵的 现象。
中期即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一 方面北宋受辽西夏的威胁,内部也有 庆历新政等改革。
晚期从神宗、哲宗、徽宗到钦宗,神 宗时有王安石变法,但失败后,北宋 随后导演了靖康之变的结局。
北宋的世系
太祖
960-976
神宗
1067-1085
哲宗
1085-1100
太宗
976-997
英宗
1063-1067
徽宗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制
宋朝军事制度
度
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
设
“将从中御”
计
中
李纲:“祖宗之时,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掌
的
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
分
世不易之法。”
——《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权
原
则
范祖禹:“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
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
——邓 小南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
采取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
中央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 握发兵之权和将官的任免升降,但枢 密院手中无兵,这样使统兵权与调兵 权分离。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制 宋朝军事制度
度
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
设
“以文制武”
计
中
枢 枢密使 密
的
院 枢密副使
分
权
殿前都指挥使司 三
原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衙
则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文臣 武将
1100-11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1063
钦宗
1125-1127
二、宋朝参考资料
周宝珠《简明宋史》。 洪焕春《宋辽夏金史话》 邓广铭《岳飞传》《王安石》 漆侠《王安石变法》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
陈桥兵变
宋 太
祖
赵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
匡 胤
节度使赵匡胤
960年,陈桥兵变,黄 袍加身。
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第二节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代的“祖宗之法”,是时代的产物,是当时 的社会文化传统与政治、制度交汇作用的结晶。 作为“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所谓“防弊之 政”,出发点着眼于防范弊端,主要目标在于 保证政治格局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其客观效 果来看,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社会的谐调发 展。其具体措置以“务实”为特色,不拘一格, 体现出不少合理的思路,事实上渗透着创新的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