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记录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记录

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我们组织了一次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活动内容与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走访了城市的多个绿地,观察了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土壤质量、水体状况等,记录了数据并拍照留存。

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向市民发放,了解他们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认知和需求。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和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存在植被种类单一、土壤质量下降、水体污染等问题。

三、活动成果与反思1. 成果:我们撰写了一份报告,详细描述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此外,我们还制作了一份PPT,向全校师生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

2. 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问卷设计不够完善、实地考察不够深入等。

为了更好地开展下一次实践活动,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四、活动意义与展望1. 意义: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促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改善和保护。

2. 展望:未来,我们计划开展更多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调查、水资源保护等。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人关注环境问题,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的课程。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演练等形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在于: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等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地理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思维和实践技能。

2. 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眼目睹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地理过程的进行,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3. 培养地理思维: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地理思维,提高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活动内容和方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景观或地理现象发生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海滩、山区、城市中心等地进行考察,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了解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

2.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

例如,可以进行水循环实验、风力实验、地震模拟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地理过程。

3.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参与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规划模拟演练、环境保护模拟演练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评估和反馈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估和反馈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观察记录、实验操作和模拟演练等方面。

2.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地理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例如通过考察报告、实验报告和演练成果等形式进行评估。

3. 教师评估和反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鼓励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四、活动注意事项在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试论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试论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试论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地理实践能力是如今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内容的核心构成部分。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身的地理实践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标签: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地理是一门取自于实践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学进程中有大量地理知识需要我们去观察、实践以及体验。

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将所学的高中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高中学生因为升学压力,可以参与地理实践的时间与机会是很有限的,我们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融入到地理课外实践中且有所收获,我觉得应该把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结合起来,开发具有可行性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下面我将简要谈一下基于实践活动,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一、进一步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图表能力在如今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每一章节中都出现了地理图表,地理图表大概占教材整个版面的三分之一,此外,实际生产与生活中也常常碰到各类地理图表。

我们具有一定的地理图表能力不只是学习地理教材的需要,更是社会实际的需要[1]。

地理图表能力涵盖阅读以及运用图表的能力。

地理图表形式多样化,为了让我们以最快时间掌握阅读地理图表的技能,重点就是老师要以课本中的图表当作范例,指导我们按照不同地理的图表类型来依次掌握阅读图表的策略:阅读地图应该从地图的比例尺、方向、注记以及图例出发,进一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具体分布等情况;阅读景观图应该从图中地理景物出发,重视探究地理景物的相关类型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阅读曲线图、折线图、扇形图以及柱状图等统计类图要利用数学分析策略来读图;地理过程图阅读应该重视图中各地理要素的变化进程及其联系;结构关系图的阅读应该重视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以及各部分的互相联系;地理表格的阅读,应该重视表格内每个栏目间内容的不同点等。

老师在图表教学过程中要创建条件进一步由我们开展自主读图,防止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我们的积极性,实现我们创新精神的培养。

中国地理课程实践活动方案报告

中国地理课程实践活动方案报告

中国地理课程实践活动方案报告以下是一份关于中国地理课程实践活动的方案报告:《中国地理课程实践活动方案报告》一、活动主题探索中国地理之美二、活动目的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探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地理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具体时间]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区域,如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三角洲等四、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选定的地理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分布等地理特征,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2. 地理实验:在考察过程中,学生将进行简单的地理实验,如测量土壤酸碱度、测定风向风速等,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 专题讲座:邀请地理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各地理区域的特色。

4. 小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考察区域的地理问题进行研究,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将研究成果以报告、图片、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学习收获、团队合作等方面。

2. 小组互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团队合作、任务分工、个人贡献等。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成果展示以及活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成绩和建议。

六、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中,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2. 关注天气:提前了解活动地点的天气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防晒、防寒、防雨等。

3.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4. 专家指导:邀请地理专家或学者参与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确保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024年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24年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24年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总结____年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一、活动概述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增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实地调查与观察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课外活动。

____年,根据本年度的教学计划安排,我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增长了见识,也使他们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更深入的兴趣。

二、活动内容及安排1. 实地考察城市规划我们组织学生们到近郊城市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观察城市规划的特点与发展。

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调查研究农村发展我们带领学生们前往附近农村地区,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学生们通过与农民交流,参与农田劳作等活动,深刻体验了农村的发展与生活,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 探讨人口问题通过数据收集和讨论小组的方式,学生们深入研究了人口问题。

他们收集了人口普查资料,研究了人口分布、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和进行讨论,深入了解了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旅行与地理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地理知识为主题的短途旅行活动,通过游览名胜古迹、观察自然景观等方式,学生们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

5.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通过观看气候变化的纪录片、访问环境保护组织等活动,学生们了解了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思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

学生们还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活动效果总结通过这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获得了许多益处。

首先,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从课堂上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实际应用。

其次,学生们的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学会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数据。

另外,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培养,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密切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地理实践力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案例

地理实践力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案例

42f t t i r i t教学参考■■■■■■■2020 年第12 期•下教学研究地理实践力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案例侯敬娟1李林2徐义2金磊2(1.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第一中学,云南昆明;2.云南衡水呈贡实验中学,云南昆明)摘要: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地理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目标,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 活中。

以地理实践力素养为导向,对高中地理课程设计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业的分类、内容要求、作业 目的、反馈流程和评价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一、 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及要求1. 概念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 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要求学 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真实环境中 考察、实验和调查,从而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并尝试 独立或者合作解决地理实际问题[11。

实践能力是发 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培 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 习、理解与应用,提高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率[2]。

2. 要求地理实践力以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实际运用为目 的。

首先,必须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

其次,以小 组合作为主要方式。

最后,需要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业的分类根据地理实践力培养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作业主 要分为感受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和操作性作业。

1. 感受性作业感受性作业是指以视觉感受为主的地理作业,以景人情,是趣味性的知识扩充。

例如,观看与地理相 关的纪录片——《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国家 地理》《海洋》《前往宇宙的边缘》等。

2. 体验性作业体验性作业是以学生亲身实践获得感受和认知 为目的的作业。

该类型作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没有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例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出去旅 游,区域地点不限,但要注重身体力行,亲身实践、观 赏和探究。

作者简介:侯敬娟,中学地理教师,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为高中地理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通过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引言、实践活动背景、实践活动内容、实施过程与评估方法以及结论与展望等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给出了整体的目录结构。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高中地理教师们提供一个完整而具体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相关活动。

此外,文章还旨在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为今后类似实践活动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向。

以上是关于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实践活动背景:2.1 高中地理教育现状:在当前高中地理教育领域,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需求。

仅仅依靠教材知识点的解读和记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同样,单一的笔记本、黑板书写也无法提供真实场境下的实践体验。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地理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然选择。

2.2 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结合进行的集体活动,在地理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亲身经历与探索,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感受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

同时,这种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机会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和感受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将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真正的环境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2.3 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巩固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提高空间思维和观察力,并培养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还能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意识以及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能力。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报告首先概述了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引言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包括自然地理,还包括人文地理。

在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设计一份针对学生地理知识兴趣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一所高中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以寻找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兴趣的有效途径。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学生的数据,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学习背景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观察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有显著影响。

在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研究结果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兴趣有显著影响。

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成功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渗透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渗透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活动的渗透一、引言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在抓好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切实加强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展多种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新的教学体系,是近年来地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切实加强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涵地理实践活动是相对于传统讲授课而言的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形式。

它以学科内容为活动的基本依据,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为其基本特征,核心是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它既不是一味地脱离书本的活动,也不是完全的课外活动,也没有达到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度,而更多是基于学科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质疑问题的能力,是对本学科教学形式的拓展。

它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因为新课程将“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没有活动“过程”也就无从谈起。

三、高中地理教学渗入实践活动的策略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开展实践活动的意识目前,“加强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教育口号被提出来后,在各学校还没有真正成为一种教育思想。

要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变成真正的教学实践还要学校、社会、教师等各方面的努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活动的参与者,探索研究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率先跳出旧的思想框架,要乐于开展实践活动,并努力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活动的设计、实施。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首先要求老师具有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是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范畴,至少应当包括以下技能和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动手绘制地理图表的能力,操作使用地理仪器测试的能力,进行地理实地观测、野外考察、环境调查、社会访问的能力,地理信息的搜集与诠释能力,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与预测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动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

浅谈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一、地理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的绝对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原因1.知识形成的需要知识源于实践,学生的知识来自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一直是一对基本矛盾。

如何看待学生实践的问题,如何看待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比例问题,正是课程改革关注的要点。

问题的要害不是要不要学习已有的东西,而是通过什么途径把已有的东西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2.有效教学的需要一直以来,学生普遍感到高中地理难学,尤其觉得自然地理部分难度较大。

如,地球自转运动,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的公转的影响,热力环流、水循环、地壳物质运动等等,理解困难。

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无论是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跨度太大。

第二,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往往是多个地理要素综合发展而成的,综合性强。

3.新课改的需求由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探讨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探讨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探讨摘要新的课程改革中把地理实践力作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大部分高中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的难度大,为此,可以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本文介绍了Wayback Imagery软件、高德地图软件的使用以及其他学者取得研究成果,对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实践力培养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地理实践力、Wayback Imagery软件、高德地图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信息技术即"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还包括了多媒体、数据库、移动通信、因特网等技术,这些融合形成了完整的地理信息技术[1]。

随着近几年地理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对地理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上也将成为重要的探讨内容。

一、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必要性(一)新课标要求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在高中地理课程设置中分别设置了必修一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和《地理信息应用》选修模块七。

在对学生地理学业水平描述中,对于地理实践力的水平描述从1级的“借助他人的帮助,能够使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和相关自然现象进行初步观察,并设计简单的实验”到3级的“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实施较复杂的地理模拟实验和考察方案,并独立、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相关自然地理现象”中都明确了地理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2]。

(二)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优势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合作中,提升地理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观察、调查、分析、评价等技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地理观测(1)内容:观察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现象。

(2)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观测方法。

2. 活动二:地理调查(1)内容:对某一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文景观等。

(2)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活动三:地理地图制作(1)内容: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制作一幅区域地图。

(2)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表达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

4. 活动四:地理实验(1)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2)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2. 地理观测(1)分组进行实地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2)分析观测数据,总结地理现象。

3. 地理调查(1)分组对某一地区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文景观等。

(2)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4. 地理地图制作(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制作一幅区域地图。

(2)展示地图,讲解地图制作过程。

5. 地理实验(1)分组进行地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地理必修二教案实践

地理必修二教案实践

地理必修二教案实践是近年来新型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全国各省市的普及推广下,教师及学生们对这一课程的认知度和实践层面的拓展有了显著提高。

在我本人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地理必修二教案实践所带来的诸多益处和挑战。

地理必修二教案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在地理教学中,理论部分的知识构建对于广泛区域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现象的分析与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地理学的基础概念和实践技能,对于地球系统的运行规律与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

地理必修二教案实践有助于增强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基于实际的案例、调查研究等实践性任务,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各种环境因素和社会政治背景对于地理区域的影响。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能够加深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保障措施也有所提高。

地理必修二教案实践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地理教案的制定和实践操作的设计,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课程的目的和教学方法,掌握各种实践操作的技巧和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打造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在地理教育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实践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地球科学的认知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能。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地理教育会更加注重实践与操作,推动学生对于地理科学的深度理解和探索。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一、活动目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图形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活动内容1、第一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介绍(1)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通过PPT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兴趣。

2、第二阶段: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技能培训(1)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教授学生地图绘制、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技能。

(2)通过案例演练和实操,让学生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技能。

3、第三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实践(1)提供实际地理数据,让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表达,制作出合理、完整、准确和美观的地理信息系统。

(2)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4、第四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展示和分享(1)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展示和分享,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

(2)通过学生展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技能和分析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3)增加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扩大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关注度;(4)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方法。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摘要: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在地理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构建以生为本的地理课堂。

然而,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就如何高效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本课堂进行探索,为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引言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地理认识、地理品质和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能力、地理综合思想观念和地域认知能力等层面。

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层面,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地理学科的知识能力和地理模型构建的思维能力.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仍然墨守成规,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划重点、死记硬背成了部分教师的主要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案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从而加大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难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另外,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方法,通过地理学习逐渐渗透地理学科素养,养成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实践相结合生活离不开科学,地理是作为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习惯中随处可见,尤其是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目标也是将所掌握的知识合理地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

最新地理社会实践报告高中

最新地理社会实践报告高中

最新地理社会实践报告高中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高中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关注了地理学的实地
考察和应用。

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深入研究,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地理
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们实践活动的
主要内容和成果。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校园周边环境的生态调查。

学生们分成小组,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收集数据,分析了校园内外的植被分布、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状况。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现代
技术手段进行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次城市规划的模拟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
需要考虑地形、交通、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设计一个理想的居住区。

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也让他们对城市规划的复杂性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我们还安排了一次户外徒步活动,目的地是当地的一个地质公园。

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地质构造的奥秘,了解
了地壳运动对地形变化的影响。

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对地质
学的兴趣。

最后,为了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我们组织了一次河流清洁行动。

学生们参与到河流垃圾的清理工作中,实际行动中体会到了环境
保护的重要性,并在之后的班级讨论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我们相信,这些经历将对
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枫叶高中地理户外探究——以《枫叶校园户外拓展——地球的运动专题》为例

枫叶高中地理户外探究——以《枫叶校园户外拓展——地球的运动专题》为例

枫叶高中地理户外探究——以《枫叶校园户外拓展——地球的运动专题》为例摘要:地理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自然科学。

枫叶高中地理课一直致力于通过采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高中地理通过更加贴近生活的实践教学方式,更容易增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校园环境是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场所,本文以笔者学校开展校园户外拓展为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户外地理教学;地理实践力;地球的运动地理户外实践活动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是评价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

学生参与这种活动,可以直接感知周围的地理环境,能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地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问题,检验审视书本上的知识,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小组动手实践,在享受户外乐趣的同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1.枫叶高中的地理户外实践活动枫叶高中地理课一向倡导开展户外教学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进入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此笔者开发了一系列户外实践课程。

例如,在“水资源”课程完成后,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污染问题迫切关心。

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海海域及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那么我们枫叶校园中的水体质量又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组织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测试和采访调查,研究了枫叶校园中的最大水体——枫叶湖的水质状况。

又如,进入到“能源”模块后,学生学习了传统能源、新能源等理论知识后,怎样将这些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笔者设计了《枫叶电力大调查》一课。

枫叶高中一个月电费多少钱?枫叶的电力从哪来?又被消耗到了哪里呢?学生通过小组观察、计算,估算教学楼内一个标准教室一天的耗电量,进而估算出枫叶几个用电大户每天消耗的电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究──野外地貌认识的开放性教学摘要地理是以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传统地理学科教学主要在课堂中言传身教,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地地理环境进行教学,这使得地理学习枯燥无味,且让人感觉地理科不具实用性。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多次开展实地教学,在此把其中一次以野外地貌认识的综合实践课整理,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教学探究野外地貌综合实践第一部分教学活动设计一、地理综合实践课的设计背景大自然是最好的地理教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零距离向自然环境学习,这样既直观又能激发想象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充分体验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同时满足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

”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也强调:“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国情,关注环境,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今年高一是我省课程标准教材第二届学生,在高一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们开展过四次野外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还进行当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测量的实验记录,还有观察日出并据日出时间及当地经纬度计算昼夜长短等一系列室外的地理课的教学。

在此我把第三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做了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二、教学设计1、设计思路地貌随处可见,很多学生却视而不见,因此完全有必要结合实地情况进行教学。

基于“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满足学生对不同地理的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地理新课程理念,我设计了利用身边的丰富的地理素材进行教学的思路。

通过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问题的认识,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获得知识,通过拓展应用使知识内化。

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才牢靠扎实,而且印象深刻。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学科观测、地理实验。

(2)结合实例分析探究具体地貌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对地貌形态进行描述。

(2)让学生对地形的成因做简单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能够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能够感悟到自然美、科学美,增强学习兴趣。

(4)通过紧密联系家乡地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教学准备设计野外实习路线,绘成地图并复印发给学生,确定实习内容,确定野外授课点。

提前把野外实习报告格式讲解给学生。

安排学生复习相关地貌知识,带好相应文具、地图及两个塑料盆和一个指南针。

精简携带上一些常用药品,外伤用的医药用品(例如,创可贴、白胶布、棉签、医用绷带等等)和饮用水。

最后,就是做好学生纪律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实践活动实录一、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情况介绍1、时间: 2011年5月27日 7:00--11:202、活动地点:施甸二中西侧4,000米范围内山地,由塘(由旺镇至大塘子村)公路沿线。

3、学生情况:我校高一91班60名同学4、活动所用地图:1:5,000 施甸二中周边地区平面图5、实践活动课内容:(1)“U型谷”与“V型谷”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2)由山间小谷地地形的认识与成因分析,深入探究流水地貌。

(3)画出实地地形轮廓图。

(4)记录日出时间与日出方向,并根据当地经纬度计算当地该日昼夜长短情况。

(5)地理小实验:流水对有无植被保护的地面侵蚀作用的差异认识。

二、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第一授课点对应地图D点D点位于一个土层深厚的小山谷谷口,属于"V型谷"地貌。

在该地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山谷地形,结合流水作用分析该山谷形成的原因,并分组讨论,然后请部分小组代表发言。

最终共同总结出该山谷成因:流水对谷地侵蚀作用有侧蚀与底蚀,当谷底疏松,谷壁坚硬时,底蚀速度快形成"V型谷"。

就是该山谷的形成原因。

反之,谷底坚硬,谷壁疏松,形成"U型谷"。

两者都是流水作用的结果。

第二授课点对应地图F点F点是上一次冬至日(12月22日)野外观察日出的活动地点。

今天在此有两个内容完成:其一,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早上日出方向与冬至方向的差异,并总结出全年日出方向变化;其二,要求据今天早上日出时刻及当地经纬度计算今天昼夜长短情况。

第三授课点对应地图E点西南方向50米的小山坡上E点为水池坝坝基中央。

在该地进行两项实践活动内容:第一,探究水池坝山间谷地的形成原因。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水池坝山间小谷地并总结出地形特点:谷底低平,土壤层深厚,适合耕种。

其次,探究形成该山间低平小谷地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探究活动开展后,引导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提高分析观察能力。

有比较就有差异,有差异自然就产生想法,先引导学生观察高6米长30米的人工水池坝基,然后观察坝基前崎岖不平的山谷及坝基后平坦的谷地,再结合流水作用──“侵蚀、搬运、沉积三作用”来分析该问题。

我引导刚讲完,学生们就你一言我一语激烈的讨论起来,最终得出了讨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了。

该低平小谷地形成原因可简单概括为:自然原因 1、流水侵蚀附近山地;2、流水通过山谷搬运泥沙等侵蚀物;3、流水搬运来的泥沙在此地遇到坝基阻挡长期淤积。

人为原因:附近村民建坝拦积泥沙。

第二,在E点西南方向50米的小山坡上,面向西方观察地貌与山形,并画出地形轮廓图。

首先讲述地形轮廓图的画法:作图前选好地点,确定视角范围;第一步,勾勒天地交界曲线;第二步,在山顶处标出实心三角符号;第三步,用实线补出山脊线;第四步,用虚线勾画出山谷线;第五步,选用图例标出重要的地理事物(例如房屋、坝基、水池、公路、旱地、树林、山地与平地的分界线等等)。

接着快速选择图例先为同学们示范画一幅地形轮廓图。

最后要求同学们在20多分钟内作出该轮廓图。

第四授课点对应地图E点东北方向40米的公路上在该地进行一个地理小实验:流水对有无植被保护的地面侵蚀作用的差异认识。

该实验过程非常简单,准备好两盆水,其中一盆倒入有草皮的坡地,另一盆倒入裸露土壤的坡地,让同学观察其差异。

通过实验让同学们认识到两点:其一,植被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其二,培养爱护森林及草被就是保护环境的体现。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与实践效果这次教学实践活动是开放性的教学,多年来,在我所教的地理科的班级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很多次了。

但就所占课程比例还相当之小,可以说还处在探索教学阶段。

在我念师范大学时就曾想着用这种直观、通俗、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很多现实困难。

诸如教学目标的选取,野外活动地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野外安全问题等因素一直困扰着这类活动课地开展。

最近几年,我从带学生到学校操场实践,再到学校附近的山地,最终带到离学校四公里范围内进行野外实地实践活动。

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浓,讨论问题也活跃,比课堂中气氛好很多,每一次实践活动我都要求学生做好现场记录,下来整理好并写成实习报告。

从实习报告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的认真劲要比平时做课后作业好得多。

很多学生在实习总结中高度评价了开展此类活动的意义与必要性。

此次教学实践活动从整体上说是圆满的,但因为此类教学活动仍处在探索教学阶段,所以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及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从教学活动目标与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上需要多斟酌。

这方面优劣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最终效果,这次关于“V型谷”与“U型谷”识别中,实地地貌就没有“U型谷”的观察。

活动内容的数量上也要适中,本来在活动之前的实地踩点中还有两个活动内容──鞍部的识别绘图与林相识别。

由于时间不够,只好取消这两项内容。

如今教学反思总觉得在常见地貌形态中缺少鞍部地形介绍,这真是一件憾事。

其次,授课方法上存在不足之处。

在“探究水池坝山间谷地的形成原因”时引导学生太多,没有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学生就把相关结果给推导出来了。

再次,学生人数有一些多,野外空间有相对较大,因管理不到位,有一部分学生专心度不够,探究学习效果相对较差。

这次地理综合实践课开展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如此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实地体验学习环境与成果。

二、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的情操,探索地理问题的好奇心与方法。

通过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同学们更加清晰的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

增强了地理问题的提出与探究能力。

三、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克服了学习地理“难”的思想包袱。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环境及成因分析,弄懂了一些地理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只要认真深入地学习研究,一个个地理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四、充实了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放松了心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学习素材。

在教师课间休息室里学生们的语文教师向我感叹道:“很多学生在周记中详细记录了地理实践课的情况,写的非常棒,可见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几位同学写成了散文、游记的形式,认为这是中学学业中最深刻的乐学篇。

”我认为这次地理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不但扩充了学生的知识,还增添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感情交流,同时也促使了我对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和深刻反思。

总之,有收获也有遗憾,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能联系知识、联系大自然、联系情感、多精辟地开展此类地理综合实践课吧!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第一版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第一版3、《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 第一版4、《中学地理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6.6 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