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试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试题试题一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6分)1.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以字为书写单位。
A.是B.否2.汉字中有不少字可以通用,如“啰唆”可以写作“罗唆”,“重叠”可以写作“重迭”。
A.是B.否3.“五四时期的白话文与今天的白话文当然不会完全近似。
”这句话中的“完全近似”的说法不能成立。
A.是B.否4.年份可以简写,如1999年可以写作99年。
A.是B.否5.《标点符号用法》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A.是 B.否6.“漂流活动之所以倍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满足了游客的亲水要求。
”这句话在表达上没有问题。
A.是B.否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9分)7.用汉语拼音拼写《读者文摘》杂志的名称,正确的写法是:A.Du Zhe Wen ZhaiB.Duzhe WenzhaiC.DuzhewenzhaiD.DUZHE WEN ZHAI8.下列书名中用字正确的是:A.中国短篇小说精典B.抒情短诗揽萃C.情感的陷井D.昨夜趟过小凉河9.下面是一个常用成语,用字正确的是A.娇柔造作B.矫柔做作C.娇揉造作D.矫揉造作10.“因为眼睛(),只好以耳代目,在大海边听海。
”括号里应该填入:A.失聪B.失明C.失灵D.失效11.约数“百把人”是指:A.一百人B.一百多人C.一百人左右D.近一百人12.“在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播音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句中方框处的标点符号应是:A.顿号B.逗号C.冒号D.破折号13.“在观看演出时,以前经常出现的手机、呼机声四起的不文明现象大大改观。
”这句话中的“大大改观”应改为A.大大改善B.大大减少C.大大改进D.大大降低14.下面是各地报纸报道同一事件时所用的不同标题,其中很容易造成误会的是:A.在长江大堤上严防死守的“铁军”B.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安全C.长江大堤上,严防死守的日日夜夜D.严防死守长江大堤15.“东坡”居士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A.名B.字C.别号D.尊称三、多选题(每题1分,共5分)16.下列词语中“畜”读音为xù(去声)的有:A.牲畜B.畜牧C.畜产D.畜养17.下列词语中“宣”字用得正确的有:A.宣泄B.宣陈C.宣染D.宣讲18.下列句子中,“芳邻”一词用得正确的是:A.王先生是我家的芳邻。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题姓名: 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答题卡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国语和简化汉字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普通话和汉字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B.权利C.责任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A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方言C.具有一定方言特点的普通话5.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 。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7.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26日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共 A 个。
A.3500B.4500C.55008.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应以 A 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B.简化字和繁体字C.中文和英文9.因公共服务的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异体字在以下所列的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B.人名C.姓氏11.数目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C 。
A.繁体字B.异体字C.大写形式12.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 C 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B.2C.313.在普通话中,“赵钱孙李”这四个字的声调排列顺序是 A 。
A.去声、阳平、阴平、上声B.去声、阴平、阳平、上声C.上声、阴平、阳平、去声14.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C 。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含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含答案第一篇: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含答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答(答案)一、选择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A.十八 B.九 C.二十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1月1日起施行。
(B)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我国的()。
(A)A.国家通用语言 B.官方语言 C.民族共同语4.我国的国家通用文字是()。
(B)A.汉字 B.规范汉字 C.通用汉字 D.标准汉字5.《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的()。
(C)A.教学规范B.行业技术标准C.统一规范 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C)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7.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8.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C)A.一 B.二 C.三9.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可以使用方言。
(C)A.确需使用方言时 B.随时C.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10.国务院()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B)A.新闻出版 B.语言文字工作 C.广播电视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D)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简化字 C.中文和外文D.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14.机关公文应当使用()。
语言文字工作知识测试题(精选五篇)
语言文字工作知识测试题(精选五篇)第一篇:语言文字工作知识测试题语言文字工作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49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B、2001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北方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7、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10、公共服务行业以()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11、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3、()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幼儿园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测试题(卷)2
******幼儿园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培训测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起实施。
A. 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 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 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A. 义务 B. 权利 C.责任5.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
A. 便利 B. 条件 C.培训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
A. 法制建设B. 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B. 发展C. 使用和发展8.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 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9. 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
A. 汉语和汉字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 中文 10.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多选或少选不给分)1.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 A.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B.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C.广告用字 D.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E.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2.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 A.文物古迹 B.姓氏中的异体字 C.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D.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E.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F.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3.对( )要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2.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A.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B.防止方言泛滥和推行标准汉字C.推广国语和推行国文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汉语和汉字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
A.基本的服务用字/服务用语B.规定场合用字/特定场合服务用语C.公文用字/大型活动服务用语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9.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0 月B.9月C.3月10.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是我国()语言文字的工作目标。
A.2010年以前B.2020年以前C.21世纪中叶11.我国是从()年起,着手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实施评估的。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12.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即()。
A.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新闻媒体B.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C.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报纸、影视13.要充分发挥教育的( )作用、国家公务员的( )作用、新闻媒体的( )和主要服务行业的( )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汉字“明”的正确读音是()。
A. ménB. míngC. mèngD. mǐng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观摩学习持之以恒B. 滥竽充数破斧沉舟C. 一诺千金明哲保身D. 按部就班破釜沉舟3.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学习语言,不仅要“听、说”,还要“读、写”。
C. 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D.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上进的学生。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
B.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诚实是金。
C. 通过这次活动,使他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D.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5. 以下关于修辞手法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比喻。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明月”是借代。
D.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
二、填空题1. 请用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国”,并注明笔画名称。
__ __ __ __。
2. 请填写下列成语中的空缺字。
__ __ 笑,十年少。
3. 请用恰当的词语完成句子。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__ __,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4. 请根据上下文意思,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他虽然年纪小,__ __ 很有见识。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遥远的古老国度,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
村庄里的人们勤劳善良,他们种植庄稼,养殖家畜,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幸福和安宁。
然而,村庄的宁静被一条恶龙的出现所打破。
恶龙居住在附近的山洞中,它经常飞出来袭击村庄,掠夺粮食和财物,村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一天,一个勇敢的青年决定站出来对抗恶龙。
他带上了村民们为他准备的食物和水,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恶龙洞穴的旅程。
全国统一语言文字知识测验题目(2024年版,附答案)
全国统一语言文字知识测验题目(2024年版,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拼写错误的一项是:A. 面包师傅B. 电脑硬盘C. 电话费用D. 景点门票答案:A2.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A. 快乐 - 愉快B. 美丽 - 漂亮C. 热情 - 热忱D. 喜爱 - 喜欢答案:B3. 下面哪个标点符号是用来表示疑问的?A. 逗号B. 句号C. 问号D. 冒号答案:C4.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班门弄斧B. 画蛇添足C. 亡羊补牢D. 杯弓蛇影答案:D5.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句是:A. 春风吹又生B. 江山如此多娇C. 山重水复疑无路D. 长亭外,古道边答案:B二、填空题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名句。
答案:陆游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3.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
答案:牡丹4. “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提出的,旨在促进______和______之间的经济合作。
答案:亚洲,欧洲5.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
答案:北京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宪法?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权范围,保障公民权利的最高法律。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四大名著。
答案:中国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3. 请简述中国的国旗和国徽的设计含义。
答案:中国的国旗由五颗黄色的星星和一个大的五角星组成,象征着中国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国徽上的天安门图案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四、判断题1.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一大的。
答案:正确2. 中国有五大民族。
答案:错误3. 中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答案:错误4. 《红楼梦》是明代作品。
答案:错误5. 中国的货币单位是人民币。
答案:正确。
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测查试卷
B.问号叹号逗号
C.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10.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的笔画都是4画的一组是。(B)
A.区、长、马B.牙、支、巨C.鸟、世、忆
11.下列词语中,“尽”字不读jǐn的是_。(B)
A.尽快B.尽力C.尽早
二、口试部分(略)
12.朗读课文(20分,时间3分钟):从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篇目中抽取一篇,朗读300个音节。
师付(×)九霄(√)树荫(×)精减(×)黄梁美梦(×)
7.看拼音写句子(请用正楷书写8分+书写分2分=10分)
Pǔtōnghuà shì wǒmen jiàoshī de zhíyè yǔyán。
普
通
话
是
我
们
教
师
的
职
业
语
言
。
(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选择题(20分,每个5分)
8.韵母相同的一组字是。(A)
6.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完全规范(10分,每词1分):
精萃(×)家具(√)凑和(×)修茸(×)默守成规(×)
度假(√)追朔(×)装潢(√)再接再厉(√)趋之若骛(×)
7.看拼音写句子(请用正楷书写8分+书写分2分=10分)
创
建
全
国
文
明
城
市
,
建
设
美
好
家
园
。
Chuàngjiàn quánguó wénmíng chéngshì,jiànshè měihǎo jiāyuán。
(教师、大学生)
一、笔试部分
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注意字迹工整规范(卷面分2分)
题号
1
2
3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小学生组)..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教师组)学校:姓名:成绩:单项选择题 2%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B《国家语言文字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汉语和通用汉字3、我国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责任 B义务 C权利4、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是由()颁布的。
A语言学家 B学术机构 C国家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B所有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C生活学习的用语用字6、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常用汉字 B繁体字 C规范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当地方言9、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注音字母 B《汉语拼音方案》 C国际音标10、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有关语言使用的规定是()。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推广现代汉语 C推广普通话12、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3周是()。
A宣传普通话周 B全国推广普通话化宣传周 C宣传普通话、简化字周13、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1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白话文著作 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15、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
4-1-3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根子中心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卷(学生)班级: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普通话,是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的(C)A.北方话北京语音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北京语音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北方话C.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2.哪组是常用的汉字检字法(B) A.笔画法四角号码法 B.音序法笔画法C.音序法部首法3.下列选项中数字“零”的写法正确的是(A) A.二○○八年 B.二00八年C.二oo八年4.下面三句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C)A.老槐树沙沙地说:“我今年150岁了。
”B.小槐树有点不相信:“150岁,您记错了吧?”C.“孩子,我可不会记错。
”老槐树回答说:“我的记性可好了。
”5.下面三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A.惊弓之鸟自告奋勇坚苦朴素B.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应接不暇C.全神灌注画蛇添足毫不犹豫6.下面三个词语,书写不规范的是(A) A.神彩奕奕 B.五彩缤纷 C.精彩无比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2008年10月1日”可以改写成“2008-10-1”。
B.“下午3时7分”可以改写成“15:07”。
C.“2008年”可以改写成“08年”。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B)A.中国猿人(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鲸分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
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C.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
9.下面词语中“叠”字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佳作叠出 B.层峦叠嶂 C.群峰叠翠10.毛泽东同志的塑真高大。
(B) A.相 B.像 C.象11.意思为旅途劳累的成语,的写法是正确的。
(B)A.风尘朴朴 B.风尘仆仆 C.风尘扑扑12.下列词语中,可以把数字改写成阿拉伯数字的是(B)A.高中三年级B.十月一日国庆节C.五月初五端午节13.将“梁、鲁、路、吕”这4个姓氏按音序排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B)A. 梁、路、鲁、吕 B.梁、鲁、路、吕 C.梁、鲁、吕、路14.下列三句话中,说法正确的一组是(C)A.元是圆的简体字B.园是圆的简体字C.园是園的简体字15.下面三个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是(C)A.小伙子看上去才十六、七岁。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应付B. 买菜C. 行驶D. 察言观色2.下列词语中,没有使用正确的词性的一项是:A. 快乐的笑B. 飞快地跑C. 晚饭吃饱D. 高高兴兴3.下列标点符号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吃鱼;你呢?B. 姐姐说:“我要出去玩。
”C. 回家了,书包在桌子上。
D. 今天是个好天气,我们一起去郊游。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正确的语法结构的一项是:A. 他昨天买了本新书。
B.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书。
C. 妈妈买了一个新包包给我。
D. 我们一起去了电影院看电影。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正确的语序的一项是:A. 对不起,请问这里有餐馆吗?B. 昨天他来我家吃了晚饭。
C. 我们每天早上都去锻炼身体。
D. 在学校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二、填空题1.下列短文中,使用了错误标点符号的一项是:(换行为|)早上我们去|公园放风筝|风吹得风筝在空中飞翔|我们跑着去找飞走的风筝|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错误的词性的一项是:我很|喜欢/吃/苹果|因为它/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香甜|3.请将以下句子按照正确的语序排列:A. 书包里有我的钢笔。
B. 昨天我去了公园。
C. 今天早上我吃了早饭。
答案:B->C->A4.请将以下短语按照正确的词序排列:A. 很高兴B. 你好C. 见到你答案:B->C->A三、改错题请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1. 我|们昨天去了|学校游泳池|改正后:我们|昨天去了学校游泳池| 2. 他常常低着|头不说|话|改正后:他常常低着头|不说话|3. 这本书我可是|花很多钱|才买到的|改正后:这本书我可是花很多钱|才买到的|四、解答题请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补全以下句子:1. 爸爸说:“明天我们一起去钓鱼”补全后:爸爸说:“明天我们一起去钓鱼。
”2. 妹妹对我说:“哥哥,你能帮我写作业吗”补全后:妹妹对我说:“哥哥,你能帮我写作业吗?”总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保持语言文字正确、通顺、标准的重要要素。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以逸代劳B. 以逸待劳C. 以逸代劳D. 以逸待老答案:B2. “锲而不舍”中的“锲”字是什么意思?A. 雕刻B. 放弃C. 坚持D. 放弃答案:A3. 以下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答案:C4. “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B. 做事要细心,不可粗心大意C. 做事要果断,不可犹豫不决D. 做事要谨慎,不可轻举妄动答案:A5.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说话算数,承诺必须兑现B. 说话太多,难以收回C. 说话太快,难以理解D. 说话太慢,难以跟上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海内存知己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孟浩然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
答案: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4. “______,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床前明月光5. “______,必有近忧。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
答案:人无远虑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 文中“盼望着,盼望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热切期待和喜悦。
2.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测查试卷
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测查试卷(5)及参考答案
(教师、大学生)
一、笔试部分
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注意字迹工整规范(卷面分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书写
总分
得分
(一)语言文字政策法规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普通话水平中最高级等和最低级等分别为。(A)
6.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完全规范(10分,每词1分):
诵扬(×)家具(√)寒喧(×)膺品(×)既往不究(×)
度假(√)弦律(×)装潢(√)再接再厉(√)世外桃园(×)
7.看拼音写句子(请用正楷书写8分+书写分2分=10分)
Nǔlì jiànshè xiàndàihuà fùyǒu mèilì de xīn Wǔhàn。
2.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
3.普通话中的轻声B独立的声调。
A.是B.不是C.有时是,有时不是
4.“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C。
A.繁体字B.异体字C.大写形式
5. A是汉字最早的形态。
A.甲骨文B.籀文C.小篆
(二)汉字书写能力测查(20分)
7.看拼音写句子(请用正楷书写8分+书写分2分=10分)
6.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完全规范(10分,每词1分):
精萃(×)家具(√)凑和(×)修茸(×)默守成规(×)
度假(√)追朔(×)装潢(√)再接再厉(√)趋之若骛(×)
7.看拼音写句子(请用正楷书写8分+书写分2分=10分)
(最新)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题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xxx小学
2018年度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测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1月1日起施行。
2.我国的国家通用文字是()。
3.《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的()。
4.“万”字的笔画顺序是()。
A.横、撇、横折钩;
B.横、横折钩、撇
5.不规范汉字指的是()。
(可多选)
A.繁体字
B.异体字
C.“二简字”
五、给下面的话标注汉语拼音(要求声韵母、声调、分词连写、标点、大小写字母正确)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
六、问答
1.您是否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哪里测试的?您的测试成绩是什么等次?
2.您所在学校对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哪些要求?
源-于-网-络-收-集。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每空2分,共72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公民有研究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义务。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7.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和规定。
10.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服务用字。
11.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1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1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1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外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7.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8.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但经XXX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可以使用方言。
19.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20.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21.《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和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全国性语言文字知识测验试卷(解答版)2024年
全国性语言文字知识测验试卷(解答版)2024年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中文常用字的是:- A. 中国- B. 电脑- C. 阿姨- D. 鸡蛋2. 下列词语中,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的是:- A. 他喜欢吃苹果, 梨, 和香蕉。
- B. 她们是好朋友,一起去了海边- C. 我们明天去看电影.- D. 你要买蛋糕, 牛奶,和面包。
3. 下列词语中,使用了正确的语法的是:- A. 我没有去他家。
- B. 他们的书在哪里?- C. 妈妈喜欢狗。
- D. 我们一起去买东西。
4. 下列成语中,与“一箭双雕”意思相反的是:- A. 一举两得- B. 不痛不痒- C. 一鸣惊人- D. 画蛇添足5. 下列诗句中,是杜甫的作品的是:- A. 春江花月夜- B. 静夜思- C. 登高- D. 悯农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双关语,并举例说明。
双关语是一种使用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或短语来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
它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歧义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或表达复杂的概念。
例如,句子“他说他喜欢我,可是他说的‘喜欢’是什么意思?”中的“喜欢”可以同时指代喜欢某人和喜欢某物两种含义。
2. 请简要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汉字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的汉字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甲骨文。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的字体演变过程。
汉字的形状和结构主要受到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等原则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文字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书写、交流和记录信息。
3.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便捷;印刷术推动了书籍的流通和普及;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和炼金术的面貌;指南针则为航海和探险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根据你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理解,简要论述语言文字在文化传承和交流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子中心学校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卷(学生)
班级: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普通话,是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的(C)
A.北方话北京语音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北京语音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北方话
C.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2.哪组是常用的汉字检字法(B) A.笔画法四角号码法 B.音序法笔画法C.音序法部首法
3.下列选项中数字“零”的写法正确的是(A) A.二○○八年 B.二00八年C.二oo八年
4.下面三句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C)
A.老槐树沙沙地说:“我今年150岁了。
”
B.小槐树有点不相信:“150岁,您记错了吧?”
C.“孩子,我可不会记错。
”老槐树回答说:“我的记性可好了。
”
5.下面三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惊弓之鸟自告奋勇坚苦朴素
B.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应接不暇
C.全神灌注画蛇添足毫不犹豫
6.下面三个词语,书写不规范的是(A) A.神彩奕奕 B.五彩缤纷 C.精彩无比
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
A.“2008年10月1日”可以改写成“2008-10-1”。
B.“下午3时7分”可以改写成“15:07”。
C.“2008年”可以改写成“08年”。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B)
A.中国猿人(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鲸分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
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C.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
9.下面词语中“叠”字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佳作叠出 B.层峦叠嶂 C.群峰叠翠
10.毛泽东同志的塑真高大。
(B) A.相 B.像 C.象
11.意思为旅途劳累的成语,的写法是正确的。
(B)A.风尘朴朴 B.风尘仆仆 C.风尘扑扑
12.下列词语中,可以把数字改写成阿拉伯数字的是(B)
A.高中三年级
B.十月一日国庆节
C.五月初五端午节
13.将“梁、鲁、路、吕”这4个姓氏按音序排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B)A. 梁、路、鲁、吕 B.梁、鲁、路、吕 C.梁、鲁、吕、路14.下列三句话中,说法正确的一组是(C)A.元是圆的简体字B.园是圆的简体字C.园是園的简体字
15.下面三个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是(C)
A.小伙子看上去才十六、七岁。
B.如果哪天下大雨、或者我另有事,我就不参加足球比赛了。
C.南方的越剧、沪剧,北方的京剧、评剧,他都能唱上几段。
16.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指出下列数字使用不正确的一组(A)A.二十七年公元前八世纪 B.45岁八月十五中秋节 C.五四运动十月革命
17.下列三组成语中,用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A.必恭必敬丰富多彩
B.毕恭毕敬丰富多采
C.毕恭毕敬丰富多彩18.下列词语中有别字的一组是(A)
A.疲惫蓝球藐视
B.勘测羡慕颤动
C.诡计咀嚼震撼
19.下列词语中,正确的是(A) A.明辨是非 B.辨论 C.辨子
20.下面量词使用不正确的是(C) A.一尾金鱼 B.一弯新月 C.一辆火车
21.下列词语中,“两”字用错的是(B) A.两位老师 B.两楼有电视机 C.两层楼房
22.下列词语中,用字不正确的是(A) A.猩红的胭脂 B.情感的陷井 C.趟过小河
23.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下列词形符合规范的一组是(B)
A.彻底杀一儆百装璜
B.装潢出谋划策披星戴月
C.跌交辜负发人深醒
24.根据《简化字总表》,下列字形不符合规范的一组是(B)
A.篮球制造
B.傢俱主张
C.借口早操
25.下列各组字中,全部是独体字的一组是(A)
A. 人、口、手、水
B.二、农、而、庆
C.门、也、司、杨
26.下列各组合字中都是上下结构的一组是(A) A. 菜、焦、尘 B.裹、获、思 C.眉、雪、意
27.下列三组词语中,写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立竿见影撑杆跳高高杆作物
B.发奋图强发奋读书奋不顾身
C.过渡时期渡过时光度日如年
28.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下列标点符号属于标号的是(B)
A.句号顿号冒号
B.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C.问号叹号逗号
29.下列成语中,“清”字用错的是(B) A.山清水秀 B.炉水纯清 C.清规戒律
30.冰雪化了,春天来了。
(B) A.溶 B.融 C.熔
31.下列词语中,“渡”字使用有错的是(B) A.横渡长江 B.欢渡春节 C.渡过难关
32.下列每组汉字笔画数相同的是(A)A.秀系肠每 B.凹丝饮离 C.孕奴徒君
33.下列三组词语,书写全部规范的一组是(B)
A.红枣年令懂事
B.滑轮风雪跳舞
C.欧江建设迅速
34.下列汉字第5笔是点的是(C) A.胜 B.肺 C.胖
35.下列四个字,按笔画数少到多排列的是(A)A.舵象犀猿B.犀舵象猿C. 舵犀猿象
36.下列三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B)
A.名信片杀戳
B.老俩口挖墙脚
C.一诺千金木工老司
37.下列三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B)
A.大拇指出奇不意
B.鼎力相助悬梁刺股
C.一股作气世外桃园
38.下列三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B)
A.凑合草管人命
B.矫揉造作不落窠臼
C.打腊地板死皮赖脸
39.约数“百把人”是指(C) A.一百多人 B.一百人左右 C.近一百人
40.组的标点符号既可放在一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
(C)A.问号连接号 B.括号破折号 C.引号书名号
41.组中的标点符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并且符号上下居中。
(A)A.连接号间隔号 B.书名号引号 C.分号冒号
42.说明“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午门、东华门、西华门。
”中的冒号作用(B)
A. 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B. 表示提起下文
C. 总结上文
43.下列句子中标点正确的是(B)
A.去杭州呢?还是去广州?
B. “鸣——”轮船驶离码头了。
C. “快去!让他去问问小张今年多大了?”
44.下列句子中,问号使用正确的是(B)
A.真的,我不知道他怎么没有来?
B.你究竟怎么了?不舒服吗?
C.这本书是我的?还是你的?
45.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正确的是(C)
A.他那不到1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摊放着20几幅脸谱。
B.他为了画一幅脸谱,往往工作到凌晨1、2点钟。
C.他几乎每天都要用六七小时设计脸谱。
46.“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C) A.简化字 B.异体字 C.大写形式
47.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B)A.万、力、成 B.芳、秀、伤 C.叼、比、易
48.下列各组字中,字的右半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A.柿、沛、肺 B.抢、伦、舱 C.谁、准、难
49.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下列词形都符合规范的一组是(C)
A.戴孝伏罪热中于
B.戴孝塌实疲
C.踏实服罪热衷于50.“桔子、饮料、水果”3个词中,字形符合规范的有(B) A.1个 B.2个 C.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