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站镇明德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明德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积极推进我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实际制定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和主管部门的意见为指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小学生评价体系。
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为学生确定个体化发展目标。
通过评价促使学生进步和提高,发现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以达到教育的培养目标。
评价过程要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评价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实施素质教育目标。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综合素质评价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改变了单一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法,从能力和素质上促进学生发展。
2、通过综合素质的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促进学生、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
3、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4、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积极探索运用学生成长记录《成长的足迹》以及各种活动记录资料,关注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和发展。
三、评价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四、评价的组织和方法:1、成立学校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由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
其职责是制定和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认定评价小组成员,负责组织、监督和实施评价工作,对于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分析、研究和完善。
2、成立班级评价小组。
由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针对每一名学生表现加以评价,坚持公正准确的评价。
3、评价方法: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评价,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的内容,通过家访、谈心、观察学生日常表现和查看学生成长记录等方法,客观的给予评价。
明德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为了切实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突出德育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素质教育,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体验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宽松和谐的环境育人,以健全的制度规范人,以发展的目标凝聚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1、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冀贞途副组长:李士更成员:夏光岳刘真昆伊丙柱各班班主任每周五下午定期召开学校德育工作会议,总结分析上周德育工作中的得失,安排部署本周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及时调整德育工作思路,不定期的研究解决德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2、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及德育工作考评细则,严格德育工作的管理、评价和奖惩,确保德育工作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各阶段的教育内容落实到位。
3、加强德育队伍培训。
一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格局,推进家校联系,从而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
一方面积极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和“教师大家访”活动,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通过家访,促进家校的了解和交流,把学校对德育工作的意见送到家,把家长的建议带回学校。
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资源,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要加大班主任队伍培训和管理力度:一要加强对班主任的校本培训,例用例会、组织专题学习、校内经验交流等形式,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明德小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语文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以诵读、作文、书法为代表的母语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小学生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国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习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能力,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实施的目标激发小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汉语阅读、书写、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打下中华文化得出精神底色。
三、实施的内容1、深化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加强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写字等课型的创新研究;2、坚持开展好每天午间15分钟的书法活动;3、认真学习借鉴东城区的经验,落实好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
分别以一年级:中华诗词、经典益智故事;二年级:中华诗词、经典益智故事、《弟子规》;三年级:中华诗词、经典历史故事、《三字经》;四年级:中华诗词、经典成语故事、《论语》、《百家姓》;五年级、六年级:中华诗词、《千字文》、《增广贤文》,开展诵读活动。
四、实施的策略1、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
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
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教师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最终让学生达到热爱经典。
2、书法活动的实施策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受到书法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3、“生活化随笔”作文的实施策略,以人的言语生命为本,以言语归真为教学起点,以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为终极目标,以顺应、培植、激励、唤醒为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的写作潜能,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最终实现生存写作与生命写作的双赢,促使学生养成关注自身、关注他人、关心社会的品质。
明德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实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全面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1、发挥导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进一步发挥导师教书育人功能,全面落实导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寻找挖掘发现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
3、在导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
4、发挥学校网络优势,转变导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导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导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导师职责1、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并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并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4、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
5、经常与及其他任科教师沟通,并对学生的操行品德及评定提出意见或建议。
6、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并积极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
7、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如定期谈话记录、家长联系记录、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个案分析等。
四、实施步骤1、学校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名单并公布任课教师的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各教师的情况;2、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3、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
4、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5、学校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对师生的互选做适当调整,最后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
2024年明德全人教育实施方案
2024年明德全人教育实施方案
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打造素质教育品牌的重要举措。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目标任务。
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明德全人”目标。
二、优化课程设置。
推进课程综合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强化德育引领。
加强学校德育建设,构建全体师生共育、全社会共育的德育格局。
五、推进家校协同。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生发展的监督和支持。
六、加强质量监督。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内部质量提升和外部监督互动。
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推动学校办学水平提升。
八、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配套政策,为明德全人教育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2024年明德全人教育实施方案的实施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 1 页共 1 页。
明德教育实施方案
明德教育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明德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智慧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因此,制定明德教育实施方案,对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1.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素质;5.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实施措施1. 设立明德教育课程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设置符合明德教育理念的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道德修养、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等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2. 建立明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明德教育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责任和成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明德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念,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建立明德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应当建立符合明德教育特点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品德、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实施机制1. 学校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明德教育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加大对明德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2. 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是明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当积极参与明德教育工作,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 家校合作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学校应当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明德教育。
五、实施效果通过明德教育实施方案的落实,学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明德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1
明德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培养新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
切实做好学生的道德内化工作,在养成教育方面,有新的突破,道德行为有较大的改观,充分发挥年级组的德育优势,开创年级组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1、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
2、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养成炼身体,懂保健的好习惯。
3、进一步明确分工,做到培训班主任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努力改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蹲下看学生,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建立民主的开放型的班集体。
(二)全面贯彻《纲要》,努力引导好品质。
1、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法纪心理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一代新人。
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2、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制度,使德育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本学期遵守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制度的规范的基础上,主动地开展自我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与遗漏,真正做到抓落实、促提高。
3、坚持利用各种教育阵地,认真抓实主题班队会活动搞好宣传教育工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工作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充分发挥学校及各班的“板报”“壁报”“各种展览”“会说话的墙”的激励作用,做好宣传工作。
争做“特色中队”“特色班”。
(三)开展深刻的教育活动,坚持德育实验工作。
1、班主任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抓好主要矛盾,对症下药。
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措施,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达到自觉、自律的目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
2、班级德育评价的方法应根据评价内容来定。
进行班级德育工作评价应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期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客观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3-14明德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地方课程实施方案2013-2014学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各项要求,促进我校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目标要求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三、地方课程开发要体现的基本特征1、要体现地域性特征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区域性。
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挖掘地方资源,体现地域特色。
2、要体现针对性特征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
3、要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特别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地方或社区的基本知识总之,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体现鲜活的现实性。
明德小学因材施教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因材施教实施方案明德小学因材施教实施方案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传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理性分析学生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遵循学生智力和个性发展的个体特性,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因受教育者的智力等级和个性特长而变化。
有的方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实施步骤:一.成立组织,加强因材施教领导工作为使因材施教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因材施教领导小组,由学校教导处主要负责学校因材施教工作的具体安排与实施督查,确保因材施教工作的扎实高效实施。
组长:胡永平成员:刘磊漆新刚汪永二、认真排查,确定三类因材施教对象名单假期间,学校制定一套科学的测评个性差异的系统。
开学一周内由各班班主任根据测评个性差异系统对学生记忆力、兴趣爱好、反应速度、摹仿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归类,将班级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学困生两大块,在此基础上,每班再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独立辟出特长生类(人数控制在3—4人)报学校教导处审核存档,确保每位学生得到最优发展,并及时与家长联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工作。
三、科学安排,确保因材施教工作落到实处【辅导具体安排:】1、辅导时间因材施教的辅导时间为周一至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周五利用中午和下午第三节课,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学困生辅导:周一(语)周二(数)周三(语)周四(数)周五下午(英)优等生辅导:周一(数)周二(语)周三(数)周四(语)周五中午(英)特长生辅导: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课后。
2、辅导地点学困生辅导:各班教室优等生辅导:一年级在美工室二年级在练字室三年级在试验室四年级在图书室五年级在多媒体教室六年级在微机室特长生辅导:剪纸——美工室毛笔字——练字室篮球——篮球场3、辅导老师学困生辅导:各班任课老师优等生辅导:各班任课老师特长生辅导:剪纸——胡老师毛笔字——刘老师篮球——宋老师【辅导注意事项:】1、所有老师认真备课,准时前往指定地点辅导。
明德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人终身成长发展的基础性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为加强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管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营造和谐人文校园,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其方案。
一、工作目标1、通过“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安全卫生习惯”教育,培养师生自我安全意识的前提下,使师生养成安全为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5.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二、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学。
通过学《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
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
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
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三、养成教育具体内容(-)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从文明、学习、生活、安全卫生、节俭五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习惯。
1、学习习惯①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③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明德小学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校将开展“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系列德育活动,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二、工作目标1、实现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掀起“学规范守则,讲文明礼仪”高潮。
2、通过学校德育组和班级管理,评选出一批真正符合条件的“五好学生”。
3、通过加强德育常规管理,评选出一批班风好、学风正、行为习惯好的校级“行为规范示范班”。
4、通过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使我校的校风在期末能有一个比校大的提高。
三、具体工作措施“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系列德育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将此项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学校开好了专项研究会,对此项工作作了较为精细的安排,方案如下:(一)成立领导小组(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学校将此项活动立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新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活动精神的宣传。
(三)规范德育常规管理制度,确保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
1、制定升降旗制度。
2、制定课间操、眼操量化考核制度。
3、制定课间文明礼仪量化考核制度。
4、制定集队、集会和路队量化考核制度。
通过上面的各项具体的量化制度,加大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四)作好规划、一一落实。
1、一开学,学校将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在学校掀起新一轮的学规范高潮。
2、及时印发宣传内容,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
3、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周”,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认真梳理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表现,排查问题。
5、加强对学生知、情、意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不但重视行为规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还将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和习惯的形成,要通过长期、反复的行为训练,培养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明德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明德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中心,以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目标,为使我校德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特色化特制定本计划。
一、明确工作方向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学风和学生良好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
因此,我们把德育渗透在每个学科中,全体教职工树立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二、加强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德育工作最直接实施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师德修养。
1.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教育教学中要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学生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并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提升自己道德情感的感召力度,加强正面引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把班级常规管理考评与班主任考评相结合制定详细的班级管理细则,每学期期末做一次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评选优秀班级体的依据。
作为班级的经营者,班主任要对自己的班级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完善德育基地建设1.布置好少先队活动室,让少先队活动室成为大队部工作的场所,少先队知识学习的场所、大队委员商量议事的场所。
2.利用好红领巾广播站,落实具体负责的教师和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该活动的主角,让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组织利用好少年宫活动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课外知识,动手实践,提高各方面能力,以求做到因材施教,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四、抓好重点工作。
1.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继续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坚持“一声问候,两处轻声,三处整洁,六个习惯”的主题活动,执行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从使用文明用语、进校门敬队礼、扫地、做操、不乱扔废弃物、不乱涂画、乱追打等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明德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德育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明德小学秉承“明德、博学、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校特制定德育课程实施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二、课程设置1. 德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2. 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每周1课时,内容包括道德规范、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
3. 选修课: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设特色德育课程,如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
4. 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科融合,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践行道德素养。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四、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 定期组织德育教师参加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提升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3. 鼓励德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推动德育教育创新。
五、评价与反馈1. 建立健全德育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定期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3. 加强家校合作,及时反馈学生德育教育情况,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德育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
2. 落实德育课程实施所需经费,确保课程顺利开展。
3. 加强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课程质量。
七、课程内容细化1. 道德规范课程:以《中小学生守则》和《明德小学校规》为基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授基本道德规范和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
2. 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控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素质。
明德小学项目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明德小学作为一所优秀的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特制定了本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2.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项目内容。
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 学生素质拓展,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体育、艺术、科技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
3. 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读书节、运动会、艺术节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项目实施。
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节点、责任人、具体任务等,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加强宣传和动员,让全校师生都参与到项目实施中来,形成全校上下一心的良好氛围。
3. 加强监督和评估,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项目成效。
1. 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
2.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拓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3. 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六、项目保障。
1.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项目推进,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2. 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形成全校上下一心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项目实施。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学校、师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的局面。
七、总结。
明德小学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做出的重要举措。
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项目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见证明德小学的美好未来!。
明德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为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动力、保障和导向作用,根据嘉祥县教体局关于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孟姑集镇中心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方案》。
一、构建德育体系总体目标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是帮助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人的一种启蒙和奠基工程教育,其根体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
开展德育工作,要把行为习惯、传统礼仪、公德意识和社会规范等做人最基本的内容纳入到德育工作的重要范畴,把艰苦奋斗、刻苦学习、顽强进取、自尊自律等良好的意志品德的培养和是非辨析、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旨在使学生从未开化的行为达到开化的行为,由不文明的行为变成文明的行为,由非伦理性的行为成为道德信念的行为,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思想观念、道德素养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逐步达到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感情上自悦的目的。
二、德育体系构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各年级分段目标:各年级侧重内容低年级行为习惯1、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进行立场勤学教育,开展学习方法交流活动,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传统礼仪:1、与父母交流,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学会与父母的沟通。
2、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孝敬父母。
公德意识:1、开展文明礼貌和社交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文明举止。
2、通过榜样教育,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行为意识,主动认识、感受、践行榜样。
社会规范:1、学习系列规章、制度、纪律、道德和法律条文,侧重于道路交通法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举行社会规范知识竞赛,强化规范对人的制约作用。
生命健康:1、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及生命的可贵;启迪学生珍爱生命,发扬善性,学会关爱生命,建立自我意识,对生命充满希望。
明德小学全面加强音体美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明德小学全面加强音体美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明德小学全面加强音体美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习近平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音体美学科教学在德、智、体、美方面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认真落实《课程标准》,摆正音体美教学的位置1.开齐、开足、上好音体美课程。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依课程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音乐、美术课程。
严格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下课,不挤占、挪用音体美课时。
每学期,学校将对各年级音体美教学的开课、上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落实《国家体育健康测试标准》达标工作。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每个学生都应努力达到。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每二年举行一次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文艺汇演。
学校每年秋季(9月或10月)举行一次体育节。
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元旦等特定节日举行艺术节(含音乐节)。
体育节、艺术节(音乐节、文艺汇演等)要形成常态。
做到有竞赛方案,有竞赛规程日程,有安排,有宣传,有总结,有表彰。
4.开发音体美校本课程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音体美是学生喜欢的课程,学校应根据实际开发音体美校本课程,从而形成学校特色,促进内涵发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
二、狠抓师资落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1.努力配齐音体美教师要在核定教师的总编制数内,按照体育、音乐、美术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艺活动的需要逐步配齐体育、音乐、美术教师。
2.狠抓音体美教师业务提高一抓教师培训。
通过组织新课程师资培训、新教材通识培训、技能培训和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音体美教师的专业水平。
明德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朱王堡明德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
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由于我校生源系教学点合拼而来,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追逐赶打现象严重、“三操”不规范、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等。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校掀起一股“好习惯伴我行”的风气,进一步规范班级各项制度管理,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充分调动班主任和各班同学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使我校的校风和班风进一步提升。
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本期花大力气开展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整治活动,严格有效的落实学校一系列教育教学制度和一日常规管理制度。
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请遵照执行。
二、实施途径1.利用每周一的升旗总结、班队课和周二、周四的早餐前集会,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 以《朱王堡明德小学班级管理量化评分考核细则》为抓手,实行周量化考核、通报,月汇总制度。
3.加大督查整治力度,形成责任区领导、值周领导和教师、年级组长、各部门、各岗位责任人和班主任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总体目标从即日起至2018年1月,利用3个月时间分别进行以一日常规、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等几方面为主的养成教育。
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校各班在卫生习惯、活动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读书习惯、三操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统一要求1.进校做到:不迟到,不拥挤,穿校服,衣着干净、佩戴红领巾、主动向老师问好。
2.进入校门缓步慢行,不大声喧哗,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互相谦让。
2023年明德全人教育实施方案
2023年明德全人教育实施方案一、引言明德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制定了2023年的明德全人教育实施方案,以确保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二、教育目标1. 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培养健康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应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
3. 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提供创新教育和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多元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三、实施方案1. 强化道德教育:(1)建立道德教育课程:设置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2)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组织各类道德教育活动,如实施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实践正向价值观。
2. 关注心理健康:(1)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提供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辅导。
(2)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疏导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3. 提升创新能力:(1)创新教育:加强科学、科技、艺术和设计等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开展创新竞赛:组织各类创新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4. 实施综合素质教育:(1)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全面的学科发展。
(2)增加选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5.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优化教学设备:投入更多资源,改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加强师资培训: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实施明德全人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站镇明德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着眼时代要求,着眼未来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1、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全国各地教育经验,学习国务院,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关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文。
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好处,认识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面向少数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智育,忽视德、体、美、劳和学生的实践初步潜力,把分数作为译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阻碍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而素质教育是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创造充分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学校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明确少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组织教师(1)更新“人才观”,使学生们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全面成才。
(2)转变“教学观”,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注入式”这一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用心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地发
展”。
(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管理规程》和《课程方案》,使学生全面发展。
《管理规程》和《课程方案》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法规,是中小学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这一方面,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凡《管理规程》中明确规定的学校要严格执行,禁止的要坚决杜绝,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用心有效地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
2、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频布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区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管理和奖惩制度,建立教学职责事故制度。
3、根据《课程方案》规定的活动类课程,发展学生的特长,学校建立3个校级兴趣小组(音乐、体育、美术兴趣小组)做到时间、资料、辅导、人员、四落实,由教务处和少先队协同落实,根据效果,增加奖励程度。
(三)落实素质教育,强化常规管理,实行“四个控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活动时间,严禁节假日补课,控制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严格执行区制订的周次表和教学时间。
2、严格控制作业量。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委规定的小学生家庭作业量,规定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四年级每日课外作
业量不超过0.5小时。
不准让家长代出考试题和批改作业。
3、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着重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严格控制学生的竞赛.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名目繁多的竞赛活动,不随意停课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活动,不乱编乱印复习资料,彻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业余时间还给学生,把握学生合理课业负担的“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完善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改革考试及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1、改革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方法。
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法就是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这是小学评价考试制度的重要改革。
2、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法。
学校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只看教师文化课成绩的陈旧观念,从教学态度,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成绩,实际业务潜力诸方应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评估,充分调动教师的用心性,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师潜能,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使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紧密结合,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