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试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2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运用(21分)1、下面是你学过的一些词语,请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字。

(3分)①头晕目xun( ) ②忍俊不jīn( ) ③qnɡ( )天撼地④抖sǒu( )精神⑤更胜一chu( ) ⑥huǎnɡ( )然大悟2、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了告诫子孙刻苦学习,不虚度年华,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怪联挂在后辈的书屋: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根据语境,试为对联中四个“好”字注音。

(2分)(1) (2) (3) (4)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1)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3)辛弃疾在《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展望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4)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 ____(6)《观书有感》中比喻学习进步来自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句子是:(7)《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4、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2分)A。

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5、据称《墨西哥报》曾经别出心裁,把每天的天气预报写成诗,登在报纸固定的栏目上,很受读者欢迎。

一天,报纸上又登了这么一个天气预报:“晨风吹开飘动的乌云,给城市黎明带来金黄。

黄昏将有沙沙的阵雨,使喧闹的街道一片静寂。

”你能根据这首诗,把墨西哥当天的天气简练地概括出来吗?(3分)答:6、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请简要说说句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不少于20个字)。

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

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

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丙)管宁、华欲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①同席②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尝:曾经,从前。

②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

古人席地而坐。

③轩冕:指古代士大夫以上的官所乘的有棚的华贵车辆。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

这里指贵官。

(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陈太丘与/友期行C.对子骂/父D.见/地有片金(2)下面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B.元方时年七岁/年与时驰C.太丘舍去/一狼径去D.华捉而掷去之/ 宋之丁氏(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和儿子女儿们讲解诗文)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B.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理解:从“撒盐”说明当时的雪下得很小,肉眼几乎看不到,缺乏美感,就像盐一样C.尊君在不?(翻译:令尊在不在家?)理解:“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谦辞,说明客人也有表现出谦虚有礼的时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拖沓(dá)妥帖(tiē)商酌(zhuó)B. 契约(qì)累赘(léi)躬行(gōng)C. 监督(dū)安分(fēn)达观(dá)D. 譬如(bì)循环(xún)朦胧(méng)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派遣附和精疲力竭惊慌失错B. 坍塌突兀微不足到战战兢兢C. 硬朗流淌一丝不苟漠不关心D. 淩乱纯粹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上课铃响后, 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 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 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 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 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 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 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街头不法分子多以中老年人为目标, 因此, 您对与陌生人的搭讪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B. 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 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 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并没有消沉, 而是从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A.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D.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答案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答案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①牵牛来责蹊田②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③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注释】①或:有人,有的人。

②蹊田:践踏田地。

③策:通“册”。

④恬:心神安适。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已而复如初(________)②冕因去(________)(2)文中写佛像“狞恶可怖”,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王冕是一个青春励志的典型。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悟呢?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长而益精/香远益清B.木兰乃易男装/ 移风易俗C.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 愿驰千里足D.数建奇功/ 棹数小舟(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3)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话?3.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g)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榉.树(jǔ)恍.惚(huǎng)拈.轻怕重(liān)D.鄙薄.(bó)琢.磨(zuó)抽噎.(yè)参差..不齐(cēn cī)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朗润小心翼翼各得其所混为一谈B.瘫痪尴尬烂慢蛛丝马迹C.点缀搏学笃志众目睽睽人迹罕至D.荫蔽折散祷告恍然大悟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8月1日,当肖战来到无锡时,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烈欢迎。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比喻、拟人)6、在下面一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2024北京海淀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海淀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七年级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07一、基础·运用(共14分)1.A(2分)2.B(2分)3.(1)A(2分)(2)示例:岸上的观众激动万分,为自己心仪的龙舟呐喊助威,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2分)4.③①②⑥或②⑥③①(2分)5.C(2分)6.示例:主题活动让我们了解了端午的历史习俗,理解了端午的人文精神。

(2分。

恰当运用所给词语1分,清楚表达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一)(共7分)7.无案牍之劳形8.濯清涟而不妖9.烟笼寒水月笼沙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二)(共6分)12.①神奇秀丽②会当③夸张④锐意变法的政治抱负(4分,每空1分)13.B(2分)(三)(共8分)14.C(2分)15.乙(2分)16.①制字②排版③还字④便(易)(4分。

每空1分)三、名著阅读(共5分)17.示例:在潜水艇遭到围攻时,尼摩船长用给铁栏杆通电的方法击退了土著人。

当时电还没有被大规模使用,电的使用让故事变得神奇,同时体现出船长的聪明、博学,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从中,我体会到科学幻想小说的魅力。

(5分。

概括出具有科幻色彩的情节2分,对故事呈现的作用分析1分,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1分,语言表达1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共8分)18.A (2分)19.示例:①建设社区食堂②启用暖心车站③开展文体活动(3分。

每空1分)20.序号:乙理由:示例:在老年群体中开展体育活动,应强化健身主调,弱化竞技属性,降低安全风险,而手划船竞速比赛有较强的竞技属性,有一定安全风险,因此不适合面向老年群体开展。

(3分。

序号正确1分,运用信息“强化健身主调,弱化竞技属性”1分,说明手划船竞速比赛有竞技属性或安全风险1分)(二)(共12分)21.示例:①看到雄伟的人类建筑②“我”感到惊惶与恐惧③来到地下洞窟④看到起伏不绝的坟茔(4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美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是B选项。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改写:下列各组词语全部书写正确的是C选项。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B改写:下列句子中,使用加点词语不恰当的是B选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答案:D改写: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D选项。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下列句子中,分析修辞手法不正确的是B选项。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②③④①改写: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④①,分别是可观石上生云、可看水中腾雾、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1.读书要细,这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但是,要做到细读并不容易。

那么什么是细读呢?是指像头发丝那样细?还是指跟随文字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多读几遍就能做到细读吗?其实,要想做到细读,需要通过举例来说明。

2.XXX小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

他在XXX的时候,偷偷溜进学堂听课,每次都能默默地记下所听到的内容。

他的母亲则理解他的想法,支持他去寺庙里研究。

在寺庙里,他每天晚上都会溜出来,坐在佛像前面,拿着书籍读到天亮。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断研究的精神,展现出了XXX的优秀品质。

3.细读的好处在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

通过仔细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

因此,细读是阅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基本功之一。

已故作家XXX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可以启发我们从阅读的角度来思考。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XXX的乡村水果贩子和城市画家XXX的交往。

每年四季,XXX都会送时令水果给XXX,两人相处非常熟悉。

有一次,XXX送水果时看见XXX正在画一幅紫藤花,画面上满是紫色的花朵。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草原(yuán)B. 暴躁(zào)C. 神秘(mí)D. 精神(jīng)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炫耀(xuàn yào)B. 摧毁(cuī huǐ)C. 突破(tū pò)D. 欺骗(qī piàn)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因为它可以丰富我的知识,也可以让我明白许多道理。

B. 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它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D.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感人,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

4. 下列词语中,与“色彩斑斓”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五彩缤纷B. 青黄不接C. 灰心丧气D. 一帆风顺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那个男孩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像一座宝藏。

6.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水滴石穿C. 班门弄斧D. 眼不见为净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去哪儿呀?我去看电影。

B.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像一座宝藏。

D.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感人,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

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明天要考试,所以我今天晚上要多复习一下。

B. 如果你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优秀。

D. 尽管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去上学。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很努力,但他学习成绩不好。

B. 他学习成绩不好,但他很努力。

C. 他很努力,学习成绩不好。

D. 学习成绩不好,他很努力。

10. 下列词语中,与“持之以恒”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步一个脚印B. 临时抱佛脚C. 随遇而安D. 一蹴而就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

辽宁初一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初一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辽宁初一初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其他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1)发窘(2)隐匿(3)酝niàng (4)qí长2.依照例句,仿写句子。

(3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他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风轻,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指出下列各词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1)风尘朴朴()(2)消声匿迹()(3)名付其实()(4)笑容可菊()三、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3分)A.忽然十余次飞马报道。

(飞马:这里指骑着快马传送紧急军情的人)B.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走:这里指走掉)C.京京有点儿发窘。

(发窘:这里指感到为难,不知所措)D.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

(孔武有力:这里指勇武而有力量)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格尽职守。

B.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

此景真是神奇瑰丽莫可名状,让人惊叹。

C.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长城上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B.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只有一到暑假,他就去游泳。

四、默写古诗文默写填空(12分)(1)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2)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昌平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昌平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默→默)B. 畏首畏尾(畏→威)C. 碧波荡漾(荡→荡)D. 井井有条(井→井)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我推荐给他看的。

B.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运动会推迟到下周六举行。

C.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我昨天晚上熬夜看了一部电影,所以今天早上起不来床。

3.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雨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举世闻名B. 眉开眼笑C. 美中不足D. 举一反三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B. 他昨天去书店买了一本书:《红楼梦》。

C.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一起来解决它吧。

D. 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6. 下列词语中,与“如饥似渴”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如影随形B. 如鱼得水C. 如狼似虎D. 如醉如痴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这朵花真漂亮,就像一个小太阳。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8.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兴快乐B. 欢乐热闹C. 静静安静D. 美丽好看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水像小精灵一样滋润着大地。

B. 雪花飘飘,好像一只只白蝴蝶。

C.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鸟儿在歌唱,好像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一项是()A. 热烈冷静B. 高兴悲伤C. 明亮黑暗D. 轻松紧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春》这篇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其中有一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遨游遐想遒劲遒健B. 恣意恣肆恣睢恣情C. 蹒跚蹒跚学步蹒跚前行蹒跚不前D. 缭绕缭乱缭绫缭绕不绝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明确,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迅速。

B. 她的笑容如春花般灿烂。

C.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一样沉重。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万物复苏了。

C. 他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画画。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排比。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生活。

B. 他是不是已经来了?C. 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设问。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你难道不知道他是谁吗?C.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反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他的心像小鹿一样乱撞。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夸张。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B. 他既不学习,也不工作。

C. 他喜欢读书,也喜欢运动。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对偶。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要反复学习,反复思考,反复实践。

七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共33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D)(3分)A.庇护(pì) 澄澈(chéng) 掺和(he) 杞人忧天(qǐ)B.称职( chèn) 滑稽(jī) 羞怯(qiè) 畏罪潜逃(qiǎn)C.晕眩(xuàn) 虐待(nuè) 鄙薄(bó) 拈轻怕重( niān)D.禁锢(jìn) 惩戒(chéng ) 蜷伏(quán) 参差不齐( cēn)2.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D)(3分)A.篷勃安详神采弈弈怪诞不经B.炫耀惊呀大相径庭惊慌失挫C.徘徊诀别晃然大悟浑为一谈D.帐篷纯粹刨根问底麻木不仁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B.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抽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D.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5月10日,大约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云蒙湖附近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临沂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真是“畏事潜逃”了,我以为。

D.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6.名著阅读(8分)(1)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山B. 林C. 从D. 明A. 青蛙(qīng wā)B. 稻草(dào cǎo)C. 骑马(jì mǎ)D. 桂花(guì huā)A. 一箭双雕B. 一举两得C. 一举两失D. 一箭双得A. 高兴快乐B. 美丽丑陋C. 热情冷漠D. 勇敢胆小A. 大小B. 高低C. 长短D. 快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天空"的拼音是"tiān kōng"。

()2. "日出东方"中的"东方"指的是西方。

()3. "鸟语花香"这个词语中的"鸟语"指的是鸟的叫声。

()4. "一马当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匹马在前面跑,其他马在后面跟着跑。

()5. "天高云淡"这个词语中的"云淡"指的是云彩很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水落石出"。

2. "______,夜静春山空"。

3. "__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

4. "______,红于二月花"。

5. "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春晓》这首诗的内容。

2. 请简述《静夜思》这首诗的内容。

3. 请简述《山行》这首诗的内容。

4. 请简述《夜宿山寺》这首诗的内容。

5. 请简述《清明》这首诗的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马当先"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天高云淡"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3. 请用"鸟语花香"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4. 请用"水落石出"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初一语文阅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阅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阅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题。

文章文章内容: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远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偶尔抬头望向天空,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孩子们在田野里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在空气中飘荡。

春天的田野,是一幅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画卷。

1.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文章中提到的“小草”和“花儿”分别代表了什么?3. “蜜蜂”和“蝴蝶”在文章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4. 文章中“牛羊”和“孩子们”分别体现了什么?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 文章描述了小草、花儿、蜜蜂、蝴蝶、牛羊和孩子们等春天的景象。

2. “小草”代表了春天的新生和好奇,而“花儿”代表了春天的多彩和活力。

3. “蜜蜂”和“蝴蝶”在文章中扮演了春天的使者,通过它们的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4. “牛羊”体现了春天的宁静和和谐,而“孩子们”体现了春天的欢乐和活力。

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0题。

古诗文标题:《春晓》古诗文内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春眠不觉晓”中的“晓”指的是什么?3. “处处闻啼鸟”中的“啼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 “夜来风雨声”中的“风雨声”暗示了什么?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2. “晓”指的是早晨。

3. “啼鸟”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4. “风雨声”暗示了夜晚的风雨,也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变化无常的感慨。

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二、综合运用(一)词语运用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初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不要慨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若把人一生的情感藏起来,也是一壶香醇的酒。

开拓怎样的路,装订怎样的书,酿造怎样的酒,是一个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人生课题。

2.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我们真不知道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哪里去?B。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XXX1996年版)。

C。

XXX的这间陋室,真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

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B。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C。

诚信缺失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传统的诚信理念受冲击的结果。

D。

这位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6分)1) “吾将上下而求索。

”(《论语》)2)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唐代XXX《春夜喜雨》)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唐代龙标《将进酒》)4) “众人拾柴火焰高。

”(《红楼梦》)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

”(唐代文学家XXX 《滕王阁序》)5.名著阅读(4分)1) 《西游记》XXX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齐天大圣”,为他取姓为“XXX”。

2) XXX的顽皮、机智、勇敢、聪明令人赞赏。

例如,他能用筷子变出一座桥,用毫毛变出无数个XXX来迷惑敌人。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4分)1) 标语: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2) 发送倡议书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

3) 参加活动的收获:了解了野生动物的珍贵性和保护的必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

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

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

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④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③迨:等到。

④倍:通“背”。

(1)下列对甲文中欧阳修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年丧父B.经济困难C.身体不适D.勤奋好学(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参考字典解释,谈谈“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惟”的义项:①思,考虑。

②只,只有。

③句首语气词。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

(5)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故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语文初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语文初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玷污(diàn)蹒跚(pán)应接不暇(yìng)忍俊不禁(jīn)B. 蹊跷(qī)恣意(zì)迸发(bèng)叱咤风云(chì)C. 恣睢(zì)缄默(jiān)揶揄(yé)踌躇满志(chóu)D. 饕餮(tāo)缄默(jiān)揶揄(yé)踌躇满志(chóu)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再接再励锐不可挡B. 迫不及待再接再励锐不可当C. 迫不急待再接再厉锐不可挡D. 迫不急待再接再厉锐不可当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每天早晨都要去公园散步。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每天早晨都要去公园散布。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每天早晨都要去公园散步。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每天早晨都要去公园散布。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通过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去不去图书馆?”B. 他问我:“你明天去不去图书馆?”C. 他问我:“你明天去不去图书馆?”D. 他问我:“你明天去不去图书馆?”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和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6分)1下面各句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2分)A.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D.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下列组词有误的一组是:()(2分)A.换(更换)焕(焕发)涣(涣散)唤(呼唤)B.辨(辨认)辩(辩论)辫(辫子)瓣(花瓣)C.幕(幕布)暮(暮春)墓(墓地)慕(羡慕)D.镰(镰刀)谦(谦虚)歉(歉让)赚(赚钱)3按顺序填入括号处的一组恰当词是()(填序号)(2分)日食是不会改变它的时间的:地球、月亮是按照铁一样的规律运转的;天文学家们不但能把未来看到日食的时间和地点[ ]出来,而且能把过去看到日食时间和地点[ ]出来。

A 计算计算B 计算推算C 推算计算D 推算推算4选出下列句中画横线词语的词性不是介词的一项()A、他们看见我从外面进来。

B、他浑身都被雨水淋湿了。

C、王玲像箭一般地跑向终点。

D、你必须把那本书拿回来。

5没有语病的是()A.通过学,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B.妈妈绘声绘色地经常给我讲故事C.这部小说塑造了好几个英雄事迹。

D.运动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6将下面语句重新排序,使符合原文。

(4分)①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③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④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学校排演话剧,需要两把宝剑做道具。

李晨除了拿家里爷爷的那把剑之外,还需要向邻居张爷爷借一把。

他应该怎样跟两位爷爷说话才得体呢?选择恰当的答案,将字母分别写在横线上。

①李晨对自己的爷爷说话得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李晨对邻居张爷爷说话得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爷爷,您能否把宝剑借给我们用上一用?老弟还是讲信用的,明日归还。

B爷爷,我们班演话剧,借您家那把宝剑用一下,行吗?我明天一定还您。

C爷爷,难道你就不能把宝剑给我用吗?它是你的命根子?D爷爷,我把您那把宝剑拿走了,我们班排戏要用,用完就给您拿回来。

8、依照例句的句式与修辞方法,以“友谊”为内容仿写句子。

(3分)例句: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生活是一首奋进的歌。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常识填空:(10分)(1)、记叙文主要采用的两种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六则》中一些语句流传至今,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成语,请举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嗟来之食”的故事出自于《__________》,“退避三舍”的故事出自于《__________》,“管宁割席”的故事出自于《__________》。

11写一个表现学生生活的场面;将下列语句运用其中。

(7分)神采飞扬满面红光汗流满面气喘吁吁鸦雀无声呆若木鸡瞠目结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折(zhé)服希冀(jì)忍俊不禁(jìn)B殉(xùn)职热忱(chén)拈(zhān)轻怕重C载(zǎn)途农谚(yàn)销声匿(nì)迹 D怠(dài)惰归省(xǐng)黄发垂髫(tiáo)13、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派遣孕育稍纵即逝B陕隘鄙薄衰草连天C连翘描模以身殉职 D涵养撺掇麻木不人1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已经____ 开船,在桥石上一_____ ,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_____ 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A、划磕支B、撑碰架C、点磕架D、点碰摇15、下列句子没用反问修辞的一句是()A、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B、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C、你是否去过王老师的办公室?D、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16、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____________ 。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二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年三十夜,家家户户杀鸡宰鹅,烧肉煎鱼,香味在厨房、厅堂飘荡着——淘气的葵葵赖在厨房里,手里拿着一双筷子和一个饭盒。

妈妈每炒好一个菜,他就抢着先尝尝味,一面说“好吃”“真好吃”“味道好极了”。

妈妈顾不得管他,笑着继续煎炒烹炸。

等到一切菜肴都做好了,年饭也盛上来了,葵葵却不见了。

妈妈发现桌上的爆竹少了一半。

“这孩子,准是跟小朋友放鞭炮去了。

快,叫他回来吃饭。

”爸爸来到门口不见葵葵,问周围的孩子们,大家说:“他拿着一个大饭盒,说是到学校找徐老师了。

”提起徐老师,葵葵爸爸的眼前就浮现出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

十年浩劫中,徐老师屡遭迫害,双腿得了关节炎,老伴也忧郁而死,膝下没有子女。

虽然他孤身一人,退休在家,仍热心帮孩子们补习功课。

葵葵爸爸推走自行车就往学校走去。

他找到了徐老师的宿舍,还没进门,突然从房里抛出一串鞭炮,噼噼啪啪响了起来。

接着就听葵葵高声嚷着:“徐老师,过年喽!”“徐老师,我还带来一些好吃的,您尝尝,我妈做的好菜。

”“我这儿好吃的东西可多呢!老校长刚送来不少菜,好几个老师又送来饺子,水果——”爸爸进来了。

葵葵扑过来了,笑着说:“爸爸,我在这儿先陪徐老师过年,等会儿再回家。

”葵葵爸爸望着眼前的这一对师生,心里一热。

他对坐在床上的徐老师说:“徐老师,到我们家过年吧,我用自行车推你。

”葵葵眼睛一亮,上前拉住徐老师的手说:“去嘛,去嘛!”不管徐老师怎么谢绝,到底被这执拗的父子征服了。

他们走过大街小巷,正是千家欢笑,万家灯火,爆竹烟花此起彼落的时候,空中弥漫着生活的幽香,人世间寄托着深情的祝福。

23、从下面所给标题中选出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项。

()A年夜饭B师生之间C师生情D祝福24、用横线标出文段所述事情的时间、地点。

25、将文中体现徐教师热爱孩子们的语句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对文中画线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说明徐老师年纪大,争不过葵葵父子俩个。

B说明葵葵父子俩个的真情打动了徐老师。

C说明徐老师挡不住葵葵父子俩个的热情,可说是盛情难却。

27、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第二次冒险①退休教授安道特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

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个兵,安道将将就是其中之一。

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

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③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

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住宅。

他不知道住在里边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

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学会的几句法语。

④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3O岁的法国女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

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⑤“我是一个美国兵。

”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⑥"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⑦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

他们已经看到这伞兵的降落。

这是附近唯一的房子。

他们搜查得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抱了出来。

⑧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了。

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如何处置俘虏安道特,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

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⑨这间棚屋,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

安道特quan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⑩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

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

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11)但伞兵没有失望。

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

院子里还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

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12)女主人很快地出来。

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

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门失去了父亲。

(13)"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14)德国冲锋队员再没有来到这户农家搜查.1.根据第③段中的拼音写汉字:"安道特______(quán)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2.安道特的"那回遭遇"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与第①段中"言语不多"近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①段中"那时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侯。

5.在第⑤段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6.第(10)段"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一句中的"当时的情况"是指:(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的作用是:( )A .概括文章内容B .从一个侧面表现女主人的崇高品质C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D .直接点明文章中心 7.女主人主要的性格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言语不多"的安道特谈及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