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残压:在放电电流流过SPD期间或放电电流通过后的瞬间端子间出现的电压峰值。

2、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

3、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4、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按系统的接地型式接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称为保护接地。

5、共用接地系统:将防雷装置,建筑物主要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等相互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导通的接地装置的金属装置。

6、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合。

7、直击雷: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8、电磁兼容:设备或系统具有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9、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等于40天的日数。

10、浪涌保护器: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线路中传导瞬态过电压和引起电涌电流、且具有非线性特点的一种器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对打√,错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1999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月1

日起施行。(√)

2、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在有效期内应当接受年度检查。(√)

3、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可以不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批准。(×)

4、防雷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审核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5、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不负责对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初审。(×)

6、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受天线及低压架。(√)

7、接地基准点是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公共接地系统之间唯一的那一个连接点。(√)

8、移动通信基站的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

9、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不超过25米,且高度不超过40米,可只设一根引下线。(√)

10、防雷区的划分是以建筑物室外和室内作为划分标准。(×)

11、接地不过是以地电位作为参考电位的一种等电位连接。(×)

12、避雷带支架间距应不小于3米。(×)

13、为了更保险更安全,应在总配、分配负载前安装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同一参数的SPD。(×)

14、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按规定取得资质证书后,即可从事所有防雷工程的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

使用。(√)

三、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 )

A、N>0.6次/a;

B、N>0.3次/a;

C、0.012次/a≤N≤ 0.6次/a;

D、0.06次/a≤N≤ 0.36次/a。

2、在TT系统中,U C不应小于( C );在TN和TT系统中 U C不应小于(E);在IT系统中U C不应小于(G )。

A、1.8U O;

B、1.5U O;

C、1.55U O;

D、1.45U O;

E、1.15U O;

F、1.25U O;

G、1.15U (U O =220V U为线间电压)

3、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B)米。

A、20m;

B、40m ;

C、60m

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A)欧姆。

A、10;

B、20;

C、30;

D、40;

5、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A)mm2的铜线;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联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 D )mm2的铜线。

A、16;

B、25;

C、50;

D、6;

E、10;

F、20

6、建筑物防雷设计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是(BD)。A、保护角法;B、滚球法;C、折线法;D、避雷网格

7、用滚球法确定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ABCD)数据。

A、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B、防雷装置的高度;

C、被保护物的高度;

D、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

8、在SPD的安装中,(AB)。

A、电源SPD一般并接在线路中;

B、信号SPD一般串接在线路中;

C、SPD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设备;

D、SPD连线要粗,连线较长时,可打成环形圈以备后用。

9、对从事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施工的单位实行:( B )A、资格管理制度; B、资质管理制度

10、乙级资质单位的企业注册资金,不应少于:(C)A、50万元; B、80万元; C、150万元

11、对低电压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

( E )系统。

A TT;

B IT;

C TN-C;

D TN-C-S;

E TN-S;

12、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C)。A 防雷系统 B 避雷系统 C 引雷系统 D 消雷系统 E 避雷针系统

13、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无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D),限压型

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B )。A 3m; B 5m; C 6m; D 10m; E 15m; F 20m;

14、LPZ1( B )

A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

B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C 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

15、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 B)时,连接处应用金属

线跨接。A 0.05欧姆; B 0.03欧姆; C 0.1欧姆; D 0.3欧姆;

16、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ABD )。

A 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

B 设备屏蔽;

C 静电屏蔽;

D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17、对不符合防雷标准、规范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方案,以下单位应当按照审核结论进行修改并重新报批。( B )

A、建设单位; B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 C工程施工单位

18、接地的系统与非接地的系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CDE)

A、发生接触时人体通过的电流大小不同;

B、在系统出现异常电位的抑制能力上不同;

C、在抗干扰的能力方面不同;

D、在系统的绝缘维持能力上不同;

E、在系统发生对地闪络时的检测能力上不同;

19、接闪器实际上是一种引雷的系统,它包括(ABCD)。A、避雷针; B 、避雷带; C 、避雷网; D 、避雷线;

20、甲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 B )A、一名; B、三名; C、五名

四、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的确立,一类建筑物为30 m;二类建筑物为45 m;三类建筑物为60 m。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5×5m 或6x4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10x10m 或12x8m ;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20x20m 或24x16 m。

2、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装备等的统称。

3、对SPD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和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4、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是:①s 型等电位连接网;②m型等电位连接网。

5、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发生短时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幅值分别为200KA、150KA、

100 KA。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20 KA/μs、15 KA/μs、10 A/μs。

6、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7、内部防雷的主要手段是等电位连接、屏蔽和安装SPD。

8、防雷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引下线和接地体的总合。

9、外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10、雷电流的基本特性是:冲击电流大、时间短、和冲击电压高。

11、评价某一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通常采用:雷暴日和年预计雷击次数俩种办法。

12、目前有关积雨云的起电机制的几种流行的理论是:感应起电、温差起电、和破碎起电。

13、现代防雷的基本技术措施是:躲、搭接、传导、分流、接地和屏蔽,技术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经济,耐用,可靠。

14、现代防雷技术中,常用于分流用的技术设备可以分为:火花隙避雷器、管型避雷、

气体放电管、阀型避雷器、压敏电阻、半导体二极管、波道分流型避雷器、磁吹火花间隙、和非磁吹火花间隙。

15、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基础内主钢筋作自然接地体时,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的要求,与每根引下线连接的基础内主钢筋的表面积和(S)应满足大于等于一根直径为10mm钢筋面积,表达式要求或满足S≧1.89k c2m²。

五、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50分)

1.对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设置位置有什么要求?

[答]一、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至被保护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三米。

二、远离高土壤电阻区,或者采用降阻济,在腐蚀性较强的地区要采取防腐措施。远离人员密集区,如果不能满足此要求,接地体的埋深不应小于1米,上部采用绝缘物,可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

2.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结构钢筋作防雷网时,为什么要将电气部分的接地和防雷接地连成一体,即采取共同接地方式?[答] 当防雷装置受到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极上都会产生很高的电位,如果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电线和其他金属管线与防雷装置的距离不够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放电。这种现象称称之为反击,其结果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道烧穿,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及电击等事故。

为了防止发生反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须与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及其他接地导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在工程中往往存在许多困难而无法做到。当利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钢筋作暗装防雷网和引下线时,就更难做到,如电气配管无法与结构钢筋分开到足够的绝缘距离。

当把电气部分的接地和防雷接地连成一体后,使其电位相等就不会受到反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