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旅游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此题对圆明园是否需要修复进行调查,结果为大部分游客认为不用去修复,保持它的原样,更有历史感,保护好现有的资源不再进行破坏就好。

个人信息1.您的性别

A男23 B女27

D60岁以上0

3.您目前的文化程度

A高中以下16 B 专科3 C大学本科26 D硕士研究生5 E博士研究生0

评价:做此调查问卷的游客主要以大学本科学历者居多。其余高中以下16人,专科3人,硕士研究生5人。

第二部分:圆明园旅游形象策划,并说明原因

一、圆明园简况

(一)圆明园的兴建

据史料记载,圆明园大规模兴建由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起,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计150年的扩建和经营,建成为举世无双的圆明三园,即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占地面积352.13公顷,其中:陆地面积228.4公项(建筑占地面积60.0公项),水面面积123.73公项,总建筑面积约17平方米,有108处风景组群。

(二)圆明园的历史地位

1、圆明园是我国皇家园林的杰作。它不仅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被欧洲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2、是清朝帝后生活及临朝问政的政治中心。帝后一年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圆明园。

3、园内集中了历代珍藏的图书、文物、珍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博物馆。

4、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基地,清朝俸养外国艺术及技术人才,还在长春园东北角兴建了独成一区的西洋楼景区。

5、圆明园的兴建和经营过程,乃至后来的被毁,如实地反映了我国清朝年间从兴盛到衰败,直至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全过程,与清朝的经济、政治,社会等诸方面的发展与衰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历史潮流研究院具有重要价值。

6、圆明园的建筑艺术是光辉的杰作,然而它的更精彩之处是整体布局,它布局和谐、科学、合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桥一涵、一亭一榭、一房一院无一不是科学严谨的构思和精深文化的体现。

二、圆明园遗址简况

(一)遗址屡遭破坏

圆明园从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变为遗址后,一百多年来,几乎无时不在遭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归纳起来较大规模的破坏有以下几次:

1、1873年同治重修。这次重修工程遍及三园,总计建筑三千余间,但未告竣即行停工。这次“重修”因取用大木料,反而拆除了圆明园幸存的藏舟坞四座。

2、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使圆明园再遭劫难。八国联军将园内拆下的建筑材料、树木,甚至砖瓦、石料卖掉,经此一劫,同治和光绪两代屡经修复的少数建筑也荡然无存。到了宣统末年,园内麦垄相望,如同田野。

3、1912年始的民国初期和沦陷时期。几乎每天都有装满圆明园残料的车辆离开圆明园,共持续了二十多年之久。

4、1969年林彪第一号令开始后的战备阶段。把圆明园的砖瓦、石料搬去建防空洞。

5、1975年开始的农业学大寨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挖山填湖,将原来的山形水系改造为农田。

6、近些年来,园内住户乱搭棚屋,倾倒垃圾,使圆明园西半部的地形地貌和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虽然1976年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后,做了大量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特别是将园内农民转为居民,收回圆明园的用地进行绿化,清整遗址,清挖水系,使圆明园有了今天的面貌。由于经济原因,园内搞了一些与遗址公园不相符的建设、经营项目和活动,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二)圆明园遗址的作用与价值

1、圆明园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文物科考、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2、圆明园遗址是19世纪被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的罪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3、圆明园被焚毁的历史使中国大批有志之士开始觉醒,使人们认清了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性,也使人们认识到贫弱必受人欺,国富民强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将以此教育后人以史为鉴,反对侵略,保家卫国,保卫和平,保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价值远高于修复后的圆明园,所以说圆明园遗址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无价之宝,它的史料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圆明园的发展

根据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大部分人对于圆明园的重建持反对意见,因为他们认为认为当年英法联军火烧这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其耻辱的一页,作为教育后代仇视侵略者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道理的活生生教材,残破的圆明园比修复完好焕然一新的圆明园会更有价值。这个想法我基本赞同;我也不支持在圆明园原址就地重建,至少不应该全面整修――尽管可以在空旷地带恢复一些景观,但总体上不宜把损坏了的遗迹再弄得面目全非。

所以我认为圆明园的发展应该重在保护,下面我们就说一下圆明园保护的问题:

圆明园怎么变成了游乐场?

圆明园联合开发公司成立后,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整修和利用出现了新局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圆明园遗址公园初具规模,圆明园在国内外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倡议书中提出的各种建议已基本实现。但由于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也没有规范,圆明园联合开发公司的定位并不清晰。到了90年代,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产生了不少乱象。

遗址公园娱乐化

当年的圆明园管理处和园区内的生产队组成了联合开发公司,前者要保护遗址公园,后者要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追求经济利益逐渐成为共识。虽然,管理处仍然有责任保护遗址公园,但是他们既没有保护的动力,也缺少专业的学术支持。因此,在正式开放有了经济收入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可避免地开始走向经营的商业化与游乐化。

公司单纯从经济上考虑,不注意遗址公园的保护。对于一些院内的道路和桥梁修复,公司主张路和桥都要宽大,可以过汽车,而这样对恢复和保护肯定不利。为了延长游船的时间,福海的几个部分被打通,而这几个部分都是自成水系,打通是对原有水系的破坏。公司在开发中因为嫌山太陡,不利于游玩,竟然把山修成便于游客攀登的小山。这些都是对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巨大破坏。在游乐设施上,最初只是在西洋楼跑马,后来打算利用山高水长景点的200亩射箭场修建20幢别墅,经圆明园学会力争,别墅群才迁往东南角。

在1990年纪念圆明园罹劫130周年的纪念会上,圆明园学会副会长汪之力曾以《圆明园遗址与圆明园》为题发言,特别向行政管理部门强调遗址公园的特定历史文化内涵,不能办成游乐场所。但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个呼吁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90年代以来,圆明园内的商业游乐设施大为发展。水中添游艇,岸边跑汽车,万花阵前抬花轿,游览路旁摆小摊,许多地方专设着皇帝、皇后服的摄影点,在大片遗址中办起神奇动物园、射击场。于是社会各界纷纷提出意见:“圆明园何必图热闹”、“要公园,还得要遗址;要效益,还得要历史”、“这一切混成的娱乐、旅游、观赏以及商业气味儿,与这遗址特有的历史沧桑感是那么格格不入,就像巴黎圣母院里开设卡拉OK厅一样的不可思议”。针对这种现象,教育界文化界曾一度掀起“反对重修圆明园”的议论。

未完成的微缩景观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