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摘要]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和创新。

信息技术课应建设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最佳课堂。

[关键词]学生信息素养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

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

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四部分构成。

二、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基于网络化的新环境,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学校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知道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要明确信息素养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降低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各种知识间的联系和作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增强记忆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容易把握研究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信息素养的培养和训练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1.利用资源,提高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

浅谈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3)

浅谈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3)

浅谈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只有让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才能跟上知识的更新速度。

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方向上进行研究,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需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中,理论联系实际。

3.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传媒艺术、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信息技术课程也需要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在课程中涉及到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知识的交叉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其实践意义。

二、大数据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1. 项目式教学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如电商平台、智能家居、拼音输入法等等。

教师可以将这些实际场景作为项目,让学生进行识别、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意义。

2.手工实践教学手工实践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理解电脑的操作,掌握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知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编程练习,例如,学生们可以设计名片、海报、电子邮件等批量输出的项目。

3. 互动式授课互动式授课是一种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

互动性侧重于互动式信息素养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以互动的形式交流,增加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的抵触心理,提高了教学效果。

“信息”与“德育”齐飞,立德树人共一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信息”与“德育”齐飞,立德树人共一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

33坚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生德育工作的结合,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教学的必要性信息技术课程涵盖人文、伦理、道德、法制等多方面内容,课程内容本身就蕴涵丰富的德育功能。

信息技术课在机房进行,活动空间大,网络搜索自由,上课过程中学生更易显露自己的个性心理和行动特征……信息技术课程独有的特点为渗透德育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机会和条件。

因此,在信息技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从学生的常规、教学、活动、应用等多方面出发,把握每一个进行德育的契机,将德育无痕地渗透到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德育教育“信息”与“德育”齐飞,立德树人共一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王无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承担起当今信息社会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更是势在必行。

二、日常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一)常规,融入德育1.始业: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古语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缺少规矩,课堂低效且会乱套。

当三年级学生第一次走进机房,笔者就会花半节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我校上机守则,让学生明确上信息技术课要遵守的规则。

34带队,课代表自主完成整队,过程中督促学生不推搡、不喧哗,逐渐养成文明有序出入教室的习惯。

3.课中:固定座位,责任到人信息课上,学生对号入座,指定座位不调换,该座位相关设备责任到人。

进入机房后,不喧哗、不乱走动。

讲究卫生,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不随手乱扔垃圾。

不带水杯和零食,操作过程中爱护设备,不损坏电子设备。

4.课后:随堂整理,实践劳动信息课下课,在离开机房前关闭计算机,人走凳移。

摆放好自己的键盘、鼠标和鼠标垫,打扫好座位附近卫生,有序排队离开。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9)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9)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以前,我们只是用计算器来简化数学计算,但现在,计算机已经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课程整合就可以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研究。

2.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如数学软件、计算工具及网络资源,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以及作为一种交互式教学形式,使学生对抽象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此外,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数学教材的在深入探究和扩展,将很好地促进数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3. 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为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我们采用了一些实际的措施,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可以运用的信息技术手段。

(1)网络资源的应用现代的数学教学软件、网站,可以让学生轻松获得大量教学资源,如后台交互解析器、数学操作系统、数学教育网站等。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合适的数学课程资料,获取足够的前沿数学知识信息,以及通过网站中的资源分享社区交流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去探讨近年来热门的数学领域,如大数理论、微积分中取极致、概率论等。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相关领域的学术资料,利用互联网上特定的学习交流平台,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学术问题,探索数学的奥妙。

(2)数学软件的应用数学软件具有易于学习和使用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并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类似于Matlab或Maple等数学软件进行实验、仿真或计算,来更深入理解欧拉方程、傅里叶变换等。

例如:在某次数学课中,我采用了MATLAB软件,针对某一种特定的函数进行实验探讨,通过实验验证了函数的性质,并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未知数据进行试验。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优秀8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优秀8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优秀8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篇一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

这样做,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中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学生刚刚认识键盘上的字母,却不熟练,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

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

通过实践,我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较好。

三、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

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

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由于我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逐日增强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篇二时间过得很快,几天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已经结束,可我的内心却是百感交集。

我上的是七年级的《Excel数据求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9口

那 么 ,在 小学 阶段 要 让学 生养 成哪 些 良好 的信 息技 术 学 习习 惯呢 ?笔者 认为 可从 以下几 个 办面入 手 : 信 息技 术课 要培 养学生 的学习 习惯 1 培养 学生 良好 的上机 行为 习惯 .


在 信 息 技 l 学 过 程 中 , 尤其 是在 上 机 实 践 过 程 中, 教 师 术教 教育 学牛 爱护 计算 机 设备 , 强调 正确规 范 的操 作 ,使 学生 养成 良 好 的上机 行 为习 惯 。从上 机练 习 的第 一堂 课 开始 ,就 训练 学生 正 确 开 关机 方法 ,逐 步养 成 习 惯, 并且 要使 学生 知道 这样 做 的 目的 足为 了延 长 计算 机 的使用 寿命 ,保护 计算 机 内数据 的 安全 。每 一 次使 用计 算机 时 ,都 要求 学 生认 真填 写 “ 生上机 记 录 ”, 使学 学
习惯 。
来 培养 他们 良好 的学 习 习惯 ,这 对 他们 以后 的 学 习来说 是受 益无 穷 的 。况且 有 必要 在各 个年 级 ,每个 学 期的 第一 节课 的 时候 反复 强 调课 堂 常规 。另 外还 可 以在 学期 初的 时候 提 出新 要求 、选 出科 代 表 、值 日干 部等 。 2 加强对 信息 技术 学科 的学 法指 导, 让学 生 “ ”学 习 . 会 ( )在 课堂 教学 中有 意识地 培养 学生探 究 学 )的习惯 1 J ① 明确 资源 、搭建 平 台 ,为 学 生进 行探 究式 学 习提 供充 分 的 资料 与帮助 小 学信 息 技术 教材 中,除 了极 少 的理论 内容 外 ,夫 多 时候每 课 都是 要求 学 生完 成一 种任 务 ,如 《 插入 图片》 、 《 插入 文 本 框》、 《 申请 电子 信箱 》等 ,一看 课文 题 目就 能知 道任 务 的大概 内容 。于 是 ,在和 学生 明确 课 堂 的 目标 、任 务之 后 ,存 学法 上给 学 生 以 明示 :a 课 本 是第 一 “ . 老师 ”,只要 深入 细 致地 阅读 、研 究它 ,它 一定 会提 供 明确 、详 尽 的完成 任 务 的方法 和 内容 ;b 老 . 师 在 课堂 上是 学生 的助 手 ,帮助 大 家解 决在 阅读课 本 时遇 到 的难 题 以及在 操作 中 出现 的超 出课 本 内容 的新 问题 :c 对 于操 作上 有 . 定 难度 的 内容 ,老 师会提 供 操 作过程 的演示 动 画, 以供 学生 随 时观 察 、思考 、模仿 。这 样在 提供 了比较 充分 的学 习 资源 后 ,把 学生 置身 于不 得不 自己研 究学 习 的环境 ,促 使 学牛 真 正进入 到探 究学 习 中去 。 ② 小 结 、评 价 , 引导 学生 学 习方法 的 改进 ,促 进学 生探 究 学 习习惯 的养 成 课 堂 的 小结 、评 价 的 重 要 性 是 不 言 而喻 的 。这 些 过 程 的 做 法 ,往 往能 进一 步提 高 学生 的认 识 ,促进 学 生养成 良好 的学 习习 惯 。例如 ,我存 教 学小结 中 向学生提 出以下几 个 的问题 : 教育科学 2 -3 0# Nhomakorabea期 1第 o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标准试题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标准试题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标准试题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

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

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8、新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9、新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10、新课程从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1、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13、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4、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15、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1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特征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7、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18、知道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19、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普洱市嘉禾小学阿得小学生活泼好动,时常坐不住,思维容易发散,遇到新鲜事物会异常兴奋。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一来到电脑室上课,看到了他们感到神奇而又向往的计算机,就足够可以让他们兴奋得谈论一整天。

当发现什么新奇有趣的事物,就大声叫嚷,其他同学就像小蜜蜂看到蜜糖一样,一窝蜂地被吸引了过去。

要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就很有必要从学生一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就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信息技术课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1、要自觉遵守计算机室的规定要学生自觉遵守计算机室的规定,是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前提。

计算机专用教室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场所,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小,对电器的使用认识不多,所以信息技术课除了要求学生像其它学科那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外,还要注意遵守计算机专用教室的要求。

例如,为了保护计算机设备,不许携带饮品、食物、磁铁等东西进入计算机室。

饮品和事物带有水分,一不小心会把计算机弄脏,还会导致漏电的危险;而磁铁带有强大的磁场,会造成计算机的损坏。

在要求学生遵守这些要求时,对学生说明原因,有助于他们接受这些规定,并能自觉地遵守。

2、要明确学习目的对于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

在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要达到什么学习目的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要学会处理信息,学会信息处理的操作技能,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才能沿着这节课要完成的目标的方向走。

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在每节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的。

3、要有正确规范的计算机操作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计算机操作,是学生以后学好信息技术的坚实基础,也是保证学生的健康。

要学生有正确规范的计算机操作,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个细节开始。

从学生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地操作计算机,端正坐姿。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五篇)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发展计算机教育是面向科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有所成,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担任七年级____个班及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从总体上看,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仅有小部分同学操作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由于每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再加上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游戏,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对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与巩固。

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上要努力克服困难,充分利用现在条件,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途径、多策略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导到系统地学习上来。

二、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____p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3、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会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信息的收集和下载方法,养成良好管理信息习惯;体验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

4、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____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会对文本进行编辑;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

5、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6、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摘要:可能大多数《信息技术》课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特别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甚至有的学生提前半天或者一天就开始打听信息技术课能不能正常上课,自己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但是学生上课的习惯也让老师感到异常困惑:课前不知道准备鞋套,到微机室不按次序上机甚至哄抢电脑;不爱惜电脑,忘记填写电脑使用记录,不按照正确的程序开机、关机;练习操作时随便进入其它程序、上网、打游戏;上课吃零食、随便大声讲话;更有随便窜位者……这些现象让任课教师伤透了脑筋。

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已非常迫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根据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大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他们在学习中普遍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主动学习能力不强,这是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无关系的。

所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已非常迫切。

如何才能做到既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娱乐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我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多年后,认为《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管理,制定上课制度,让学生读懂《信息技术》课的行为规范。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课程具有相对特殊性,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制定与其他科目不同的课堂行为规范。

1、学生编号与电脑编号同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为了杜绝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哄抢电脑这一现象,教师应该先给电脑编号,然后再给学生编号,学生到微机室上课时对号入座,就不会发生争抢电脑的事情了。

浅谈小学生信息技术课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信息技术课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当前,新课改对于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就是学生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课教育。

要想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课良好学习习惯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习惯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充满了好奇心,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课堂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传统学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

大量实践证明,小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当成一个重点任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良好习惯培养方式。

一、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习惯现状分析1.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习惯现状。

在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习惯现状的研究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表现出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课中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做老师安排的作业等。

这些习惯在小学生群体当中非常常见,在传统科目上也会出现,但相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传统科目出现上述不良习惯的概率和数量要低的多,同时还有一部分信息技术课特有的不良习惯,比如不爱护计算机设备,不按规定操作等等。

2.小学生信息技术课不良习惯出现的原因。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与小学生的实际交流,笔者对小学生不良习惯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

一是课前预习需要过高的硬件条件。

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就是需要理论结合实际,要把信息技术课本上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进行反复练习才能真正的理解其内容,这就要求小学生必须要上机操作,在预习阶段,新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还很陌生,也很抽象,如果没有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那么就很难让小学生理解其内容,这就对课前预习提出了很高的硬件要求,但是很多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很难在硬件设施上满足条件,这就影响了课前预习的效果。

二是课中听讲容易走神。

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新鲜,这正好满足了小孩子好奇的天性,这种新鲜感,很容易让小学生摆脱老师的思路,走上贪玩的路途。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必修课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会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策略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点相对而言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项基本要素。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

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因此需要一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关于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兴趣和需求,独立选择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法,掌握学习过程和效果,并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行为,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其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质量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自主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时间管理、自我约束等方面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不仅有利于学习,还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交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信息化时代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化时代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化时代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

对“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曾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现在被界定为“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以及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一般可以将信息素养理解为,在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

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心理等方面,是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现状我国中学目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旨在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知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就我国目前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说,由于起步较晚,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相对薄弱,尤其是一些发展落后的地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亟待培养与提高。

三、在信息时代,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一)关注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体现在信息价值的自觉认识与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上。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和信息工作的感觉、知觉、情感和意志等。

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全球信息化、知识化和网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与积极的信息情感,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网络广泛普及的冲击下,更应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试论课堂习惯培养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试论课堂习惯培养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方法交流新课程NEW CURRICULUM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刻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好信息技术,就必须要重视良好课堂习惯的培养。

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培养出一种主动、自觉、持久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仅需要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见,其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

然而,良好的课堂习惯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是确保学生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具体表现1.课堂秩序差,学生“目无纪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尤其是在机房上课时,学生擅自离座、随意讲话的现象十分普遍。

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为了摆脱机房监控软件的控制而拔出网线,导致机房电脑无法正常使用。

这些都是学生目无课堂纪律的表现,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并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2.学习兴趣低,“抵触”情绪高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深恶痛绝”,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他们一到机房就打开QQ聊天工具、看动漫、玩网络游戏……他们普遍认为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枯燥单一,上课时老师讲述的内容自己早已学会了,毫无新意可言,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所以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

二、培养良好课堂习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意义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比简单地灌输知识更加重要,它是学生学有所成的重要保障。

小学生良好课堂的习惯有待于老师的耐心培养和引领,但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基本上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课堂习惯主要凭借自觉性。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同其他学科不一样,大部分课时都是在机房完成的。

相对于在教室上课,机房的学习环境更为复杂、干扰因素也更多,因此课堂纪律就更不好维护。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在课堂上,学生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准备,从而导致突发性事件发生,以至于引发纪律问题;此外,因为学生基础不同,信息技术的水平也会存在差异。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江苏省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臧雷【内容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予孩子们更正确的指导,以此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保持更专注的状态,紧跟教师的思路完成知识学习探究,在师生良好互动当中搭建优质课堂氛围。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们的教学策略也应当随之有所改变,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耐心讲解相关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积极寻求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成长为积极进取的优秀青少年。

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规范学生操作,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们仅仅熟知电脑相关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们只有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电脑操作上,才能算得上是掌握了这些知识,所以信息技术课上就少不了上机活动。

然而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比较薄弱,在平日里接触电脑机会很少的情况下,即使他们牢记书本上的电脑上机操作流程,真正接触到电脑也会不太适应,对于那些对很多计算机操作都并不了解的学生更是如此。

如果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上机的时候,不对学生操作加以规范,就有可能对计算机造成很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害到学生人身安全,所以,教师要规范学生们的操作,让其养成正确的上机操作习惯。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的时候,首先要强调正确开关机步骤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意识到,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步骤完成开关机操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甚至会让计算机内部数据丢失。

而且计算机连接的各种设备不能随意拔插,太过频繁地进行外接设备拔插,也会对计算机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学生们更要注意不要随意触摸计算机插板,杜绝触电事故发生。

在学生上机操作完成以后,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将电脑室的凳子摆放整齐再有序离开。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2022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强调:“信息科技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应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立足学科本质,设计主题活动,通过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来促进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

一、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意义(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源泉,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实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学习材料,让学生根据相关材料制作一个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小游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发现和分析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自己的分析结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学还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3.节约意识的德育教育。
在讲《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做一个零花钱消费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去向,把问卷中得出的数据形成表格,再转化成图表。然后对图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合理支配零花钱的习惯,增强节约意识。
三、在“做”中学,培养合作意识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学习幻灯片的制作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小组长组织交流、讨论、分工,共同制作出作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作品评价时,由小组代表展示本组作品,小组自评,组间互评,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还有助于及时反思并作出调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个人思维与小组合作的成果被认可的快乐,这就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所赋予的不俗一笔。
下面就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及学生实际情况,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机房使用中德育的点点滴滴
机房都张贴有微机室使用规章管理制度,这是一种有形的德育教育资源。在机房上课首先要爱护机房的各种设备,这样才会延长机房使用寿命。上课时排队进入,切勿拥挤,学号与机号对应入座,在机房内禁止喧哗、打闹。下课后要正确地关闭电脑,不要直接切断电源,把凳子和键盘放回原处,清理掉垃圾纸屑,然后有序地离开。久而久之,良好的机房使用习惯就形成了,同时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以本为本”,使德育潜移默化
“以本为本”,第一个“本”指的是教材。教材中有许多潜在的德育因素,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从中挖掘,对学生适时教育。
1.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比如《信息及其特征》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教材上刘翔百米赛跑夺冠的图片,体验夺得奥运金牌的喜悦,而后让学生说出自我感受,表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以及为祖国骄傲的激动心情。在讲《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时,让学生制作一个旅行计划,在搜集素材及制作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对祖国的热爱,燃起学习的斗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已将近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决定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更高的要求。

小学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而言比各个阶段都重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其他习惯的培养,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我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
一、课前的准备――课前四带。

信息技术课根据其学科的特点,我在课前提前二分钟到教室里带领学生按顺序进入微机室,提醒学生准备四带,即带信息技术书、带笔记本、带抹布、带鞋套,微机室的电脑是最怕灰尘的,如果不注意环境卫生会减少电脑的使用寿命,为此,我先做榜样,以身作则。

进入微机室我先穿上脚套,然后学生在微机室门口将鞋套穿上,按顺序进入微机室。

课后,正常关机后,将自己所使用的电脑显示器、鼠标和键盘一一擦干净,然后将电脑椅放回原位按一定的顺序回到班级。

这样有序地规范学生,学生养成了课前四带的习惯,使得信息技术课上的得心应手。

二、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上机操作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开关计算机的习惯。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

从上机练习的第一堂课开始,就要训练学生正确开关机的方法,逐步养成习惯,并且要使学生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的结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真正的养成。

2、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操作姿势。

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计算机操作,是学生以后学好信息技术的坚实基础,也是保证学生的健康。

要学生有正确规范的计算机操作,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个细节开始。

从学生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地操作计算机,每节课要求学生端正坐姿,腰板挺直,手臂自然下垂,手要放在基本键上,双脚平放在地面。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将使学生的终身受益。

三、培养学生爱惜计算机设备的好习惯。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最喜欢学习的科目之一,它可以上网浏览自己想要的各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最具吸引力的学科之一,在平时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爱惜计算机设备的好习惯,教育学生将鼠标摆放在电脑的右侧,将耳麦摆放在显示器的挂勾上,键盘放到微机桌指定的放键盘处,并教
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另外,每组选派小组长将这些设备的摆放情况一一检查好,才可以下课,这样既让学生养成了爱惜计算机设备的好习惯,又延长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学生从中也受益匪浅。

四、培养学生文明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进入家庭的比率也越来越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下载资料、网络游戏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如:教育学生要有美丑的辩别能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正确对待网络游戏,要教育学生网上活动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用语文明、不讲脏话等。

在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学生文明使用计算机的行为习惯培养得比较好,学生在网络的海洋中,能够健康地探索宇宙的奥妙,我也为之欣慰!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以身作则,并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时刻提醒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