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docx
天人合一对中国园林往风景式发展的影响
华山真武宫
青城山上清宫
泰山碧霞元君祠
武当山金殿
华山玉泉院
嵩山中岳庙 终南山楼观台 武当山紫霄宫
青 城 山 常 道 观
浙江雁荡山朝阳洞
江 西 庐 山 仙 人 洞
南昌青云谱
庙岛妈祖庙 惠州玄妙观
崂山太清宫背山面海 谷陕 的西 小佳 山县 上白 云 观 建 在 黄 河 峡
杭州西湖抱朴道院靠山临湖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向风景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 的客观因素与思想意识形态的主观因素。 深厚的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历史背景。受君 子比德、仁着乐山、智者乐水等儒、释、道传统思想 的影响,古典园林作为一项特殊的物化的艺术,发展 出师法自然、本于自然而又高出自然的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式造 园手法,并最终以天人合一的意境为其终极审美意境, 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政治、艺术发展的必然,所 以天人合一思想必然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向风景式发展。
zjsru--风景园林111 李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 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 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 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即“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 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 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 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 统文化的主体。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必将融入各家的建筑或园林风格 中。
道教园林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园林艺术,其美 学原则和实践以及融入园林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 其他宗教园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也是一种启发。 加之,自然风景式宫观园林开我国自然风景式宗教园 林的先河,故而道教园林是我国宗教园林的主体部分 之一,是我国园林艺术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摘要】中国园林历来受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这种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的行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这一思想体现在园林布局、建筑设计、植物布置以及景观呈现上。
园林设计注重自然山水的运用,建筑风格融合自然元素,植物布局追求自然生态平衡,景观营造追求自然美感。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赋予了中国园林独特的韵味与内涵,成为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
展望未来,这种哲学思想将继续在园林设计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中国园林走向更深入的自然和人文融合之路。
【关键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国园林、设计、建筑、布局、植物布置、景观、影响、整体影响、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源自于道家和儒家学说。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统一,主张顺应天道、顺应自然、顺应心性。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园林在设计中注重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园林布局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营造出让人心旷神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场所。
中国园林建筑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建筑风格简洁、自然,不断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理解。
中国园林的布局和植物布置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园林规划注重追求自然山水、建筑植物的有机结合,以营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设计、建筑、布局、植物布置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园林成为了一个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独特艺术形式。
1.2 介绍中国园林的特点中国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中国园林一直被视为艺术的绝佳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和谐的心态。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园林注重布局。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中国园林空间艺术中的核心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园林空间艺术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方式。
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国园林空间艺术对自然环境的呈现。
中国园林注重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氛围,将自然景观融入到园林中的每个细节中。
园林中的景观常常模仿自然山水景色,山石、水池、花木等元素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这种自然景观的呈现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的效果,更寄托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
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国园林空间艺术的布局和布景方式。
中国园林布局常常采用“曲径通幽”的设计手法,通过曲折、错落的路径引导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场景。
园林中常常设置迷宫、曲桥、亭台等建筑,以及石雕、树木等装饰物,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空间网络。
这些布局和布景方式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游人的探索乐趣和参与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营造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让人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天人合一思想还影响了中国园林空间艺术对人文景观的呈现。
中国园林常常融入文人雅士的诗画情怀,通过诗词、字画等形式,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园林设计中。
园林中常常设置有亭台、雅座等场所,供人休息、品茗、作诗等。
这些人文景观的设置,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为了呈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通过融入人文景观,中国园林使游人在欣赏自然景观的也能体验到人文的魅力和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园林空间艺术注入了独特的哲学内涵和审美理念。
通过对自然景观、布局和布景方式、人文景观的设计和呈现,中国园林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空间艺术形式,既展示了自然的美,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种园林空间艺术不仅仅是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对自然敬畏之情的一种途径。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指导着中国古代园林空间艺术的创作与演变。
园林空间艺术旨在创造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空间环境,使人可以在自然中感受和体验到心灵的宁静和舒适。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园林空间艺术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
在中国古代,园林常被用于休憩和隐居,是人们逃离喧嚣世界、追求心灵平静的避风港。
园林空间艺术在创造园林空间时,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追求在空间中营造出山水、庭院等自然景观的意境,使人们在其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园林空间艺术通常通过景观的布局和装饰等手法来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
通过巧妙地构造湖泊、山峦和建筑群来模拟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宏伟壮丽、富有诗意和哲理的空间氛围。
进入园林空间,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舒适和人文的艺术之美。
园林空间艺术注重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文的力量。
园林中的建筑、园林景观和装饰物等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以展现自然和人文的魅力。
在建筑设计上,常采用独特的屋顶和建筑形式,通过东方园林特有的镂空和曲线造型,表达出自然的流动和变化。
在景观设计上,常运用人工湖泊、山石和树木等元素,使整个空间呈现出自然的氛围和秩序。
园林空间中常设置各种装饰物和摆设,如雕塑、花卉和碑刻等,以表达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主题。
园林空间艺术的创作和演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古代帝王园林到文人园林,园林空间艺术不断追求与时俱进,表达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趋势和精神追求。
唐代的大型皇家园林注重山水意境的营造,追求宏大壮丽的空间布局;宋代的文人园林注重意境的深邃和精微,强调园林与诗词、绘画的融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审美享受和文化体验。
通过园林空间艺术,人们可以逃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回归自然,体验身心的平静和放松。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docx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摘要“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面貌。
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得以充分发挥。
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单体设计、群体组合、总体布局、类型及园林环境结合等方面 ,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
本文从儒 ,道,佛三家阐述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中有悠久艺术历史的中国有众多哲学流派,各派思想不尽相同,然而有一个基本的东西确是一致的,那就是“天人合一”。
追求人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身及其环境的和谐相处 ,无论是儒家的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是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佛家的人与自我的和谐 ,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崇这一理念。
“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 ,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 ,而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受传统美学影响很深 ,处处都能看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子。
下面就从儒家、道家和佛家几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园林艺术中的。
1儒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追求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在儒家来看 ,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 ,小到人与人之间 ,大到人与整个国家民族都应该遵从这种道德原则。
因此儒家推崇仁义、礼制 ,而且有一套严整的制度。
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园林的格局 ,包括结构的安排、景物的位置、各种建筑物的序列都必须依礼而制 ,而且要体现一定的乐感。
这在皇家园林中表现地特别明显 ,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 ,而整个园区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这个中心在位置、高度、规划上都统帅着景区的其他建筑 ,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君臣礼制。
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就是佛香阁 ,从它的位置 ,规模和高度来说 ,都是所有景区和景点的统摄 ,象征着君主对万民的统帅。
中国传统园林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园林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它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达形式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中国传统园林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通过极富创意的景观布局和建筑风格,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独特的空间美和精神环境。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园林的天人合一理念进行探讨。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深受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追求人类与自然的一体化。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通过对山水、植物和建筑等元素的精心布局,营造出一个完美的人与自然融合的空间。
二、园林布局中的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园林的天人合一体现在其极富创造力的布局中。
园林以山水为主题,以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为构成要素,通过精巧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一种天然美和人造美的完美结合。
园林中的景点和建筑也采用了曲线、回廊、迂回等手法,使得整个园林产生连续、意境丰富的空间效果。
三、景点与人的和谐共生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景点的设计和布局考虑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身体感受,使得游客在其中可以感受到与自然的连结。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和休憩需求。
同时,园林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如水池的倒影、风吹树叶的声音等等,使人与自然相互交融,达到身、心、灵的和谐。
四、园林与精神环境的融合中国传统园林不仅是一种物质空间的构建,更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抒发。
它以抽象的方式传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园林景观和建筑的布局,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感悟。
园林中的诗文、题刻等文化景观,更是加强了人们与景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人在园林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享受。
五、天人合一与现代园林设计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园林设计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理念和风格。
然而,中国传统园林的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对现代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园林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打造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共生,借鉴传统园林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使现代园林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和精神追求的需求。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摘要】中国园林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深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
园林设计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营造出具有意境的景观。
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元素都体现了修身养性的理念,引导人们回归自然,提升心灵境界。
结合天人合一理念,中国园林展现出独特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也受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一理念在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中国园林独特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关键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国园林,自然融合,人文体现,意境营造,修身养性,独特魅力,发展影响,理念体现。
1. 引言1.1 了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源自于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是指天地与人类之间的和谐统一。
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据此哲学思想,中国园林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园林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表现。
通过园林的布局、景观的营造以及植物的选用等方面,中国园林充分展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要深入了解中国园林,就必须理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体会园林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1.2 中国园林的特点中国园林的特点包括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两种类型。
传统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如苏州园林、杭州园林等,具有精致的布局和独特的造景。
传统园林注重空间的错落有致,结合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而现代园林则更注重生态环保和实用性,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出多功能的公共园林空间。
不论是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都在设计中借鉴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力求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中国园林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文化底蕴。
2. 正文2.1 中国园林中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
园林设计师在布局和景观构建中注重营造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内外合一、心境氛围的变化,达到身心灵的统一。
“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
D I 1 . 6 6i n1 7 - 5 X 2 1 . . 5 O :03 9 .s.6 10 5 .0 0 0 9 s 12 0
第2 3卷 第 2期 2 1 年 4月 01
六盘 水师 范高 等专科 学校 学报
J un l f L u a s u T a h r C l g o ra o ip n h i e c es ol e e
Vo. 3 N0. 12 2 Ap .01 r2 1
“ 天人合一" 视野下 中国古典 园林艺术 的审美追求
(hn s e at n,i a su oma o e e i a su 5 0 1 hn) C ieeD p r t u nh i N r l l g ; u nh i 3 0 , ia me L p C l L p 5 C
Ab t a t “ t r n u n t ” i a i d a i l s ia i e e p i s p y n s o e o h a i sr c : Nau e a d h ma i y s a b sc i e n c a s lCh n s h l o h ,a d i n ft e b sc c o c tg r s o h n s ls i a a d n s t e u t t u s i o rit o c p i n i e w rd t h s a e o e f C ie e c a sc l g r e ,a h l mae p r u t f a t i c n e t n t o l ,i a i i sc o h g i e r n r d e t i l p e sg i c n e o d r s a e t e h s e a mo y b t e au e a n d mo e i g e in s w t mu t l i n f a c fwi e p c .I mp a i s h r n ewe n n t r h i i z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摘要】园林空间艺术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融入人文情怀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被视为一种理念,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本文通过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园林空间艺术的影响,揭示了在园林空间的布局、景点设计、材料运用和环境营造中,都能找到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园林空间艺术的实现与天人合一思想的互相促进,未来园林空间艺术将更加注重融合自然与人文,呈现更加完美的空间美学。
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园林空间艺术的启示,鼓励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为园林空间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园林空间艺术、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布局、景点设计、材料运用、环境营造、互相促进、发展趋势、启示。
1. 引言1.1 园林空间艺术的定义园林空间艺术是一种结合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观、建筑构件、植物种植等元素的有机组合,创造出具有美学和情感价值的园林环境。
园林空间艺术旨在通过园林的布局、景点设计、材料运用和环境营造,营造出一种融合了自然、人文和艺术的美好空间,给人们带来视觉、心灵和灵魂上的愉悦和满足。
园林空间艺术不仅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更是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的重要艺术形式。
通过园林空间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人们可以感受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体验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提升个体的艺术修养和生活品质。
园林空间艺术是凝结了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重要表达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和儒家。
在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融合和统一,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而在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天地间的道义和谐,主张人应当遵循天命、顺从道德规范。
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在后来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逐渐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基础之一。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园林空间艺术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喜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重要的思想——“天人合一”,它对于园林空间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道家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相互融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破坏自然。
在园林空间艺术中,这种思想的体现是通过创造一个与自然相和谐的空间,让人们在其中自由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天人合一的园林空间艺术追求自然的表达和审美,倡导人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的布局设计、植物种植、建筑构造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自然的因素。
园林的景点往往会借助山水、花草、石头等自然元素,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建筑物的设计也会以自然为参照,注重自然之美的表达和塑造。
除了追求自然,天人合一的园林空间艺术还倡导人与空间的融合。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通过观赏、游玩、漫步等方式与园林空间进行互动。
园林的布局往往会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和情感体验,创造出不同尺度和层次的空间。
一些园林会设置湖泊、小桥、亭台等景点,供人们休闲娱乐;还有一些园林会设置静谧的庭院或僻静的角落,供人们寻求平静和思考。
在园林空间艺术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园林往往成为人们聚集的场所,人们可以在园林中相互交流、共享美丽和快乐。
园林的布局和设计会考虑人的社交需求和活动方式,创造出方便人们交流的空间和环境。
天人合一的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空间之间的融合。
这种思想影响着园林空间艺术的方方面面,从布局设计到植物种植,从景观构造到活动方式,都能看到天人合一的痕迹。
通过园林空间艺术,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可以与他人共同体验,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平和。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将自然和人类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园林空间艺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具有鲜明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征。
园林空间艺术从园林整体规划、园林布局与构成、园林景观风格等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
园林空间艺术的整体规划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园林大多是因为自然物理条件有利而通常修建的,它们大致承袭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对园林的选择,寻找、识别、探索其地理环境从而融入自然的地形地貌之中,是园林规划的第一步。
之后,尽可能保留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的特征,如古时园林多按环境地理特点设置,有水利设施、亭台洞殿,种有花木果树、有岩山叠码、有走廊庭院等,这些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自然元素整合,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氛围。
园林布局与构成方面也是展现“天人合一”的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多基于园林形式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极致效果。
在园林构成中亭台、楼阁、假山、水池、花坛等元素的搭配和形式上的协调,全都凸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中,水和石则成为了一个桥梁,将自然环境和人造景观结合起来,形成了多样的园林空间。
这样的处理方法有时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园林景观风格方面也是考虑“天人合一”的方面之一。
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人、建筑为主要构成部分,园林内景观风格多样。
在不同的时代,园林的主题会有所变化,但园林始终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精致的建筑为依托,这样的风格更容易去营造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通过对自然的刻意营造和调整,使得人们对园林空间的感受从视觉上实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效果。
例如,唐代的园林主题是“神仙境界”,以自然景观绽放美丽旖旎的情景,唐代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附以唐代雕塑精美的建筑,尽显天人合一的风范。
而清代的园林以“艺术追求自然”的风格著称,以其精湛的技艺将各种树、石、水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人们仿佛在一个天人合一的世界中行走。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园林空间艺术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人视天地万物为一个整体,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天人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这种思想在园林空间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了园林空间艺术的重要特征。
园林空间艺术注重营造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
园林空间艺术注重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将自然风景巧妙地融入园林中,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美感,还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与自然的联系。
在一些古代皇家园林中,规划者常常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的基调,运用天然的地势、水系和植被,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与大自然的亲近。
园林空间艺术也注重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布局、材料和植物的选择等手法,使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让人们在园林中享受到自然带来的舒适与放松。
园林空间艺术注重营造与人的心理需求的和谐关系。
园林空间艺术追求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让人在其中找到身心的平衡和宁静。
在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中,常常会考虑到人们的心理需求,通过形式、结构和布局等手法,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宁静和放松。
园林空间艺术也注重营造与人的活动需求的和谐关系,为人们提供各种适应性的空间,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需求,如休息、娱乐、学习等。
通过营造这样的环境,能够使人们在园林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
园林空间艺术注重营造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关系。
园林空间艺术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之中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园林空间艺术常常借鉴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古代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等,通过这些文化元素的运用,使园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园林空间艺术也注重园林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通过布局和结构等手法,使园林与周边的社会环境相协调,与城市和谐相融,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
园林空间艺术注重营造与时间的和谐关系。
园林空间艺术不仅是在现实中的艺术创作,也是在时间层面上的艺术创作。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理念之一。
园林空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艺术中,天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重要的设计原则,通过建筑、景观、水体等元素的有机组合,创造出一种体验天人合一的空间感受。
在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艺术中,天地合一是指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融为一体,使人们在园林中可以感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园林空间的设计以模拟自然景观为主,将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园林空间中。
在人工建筑设计中,常常采用曲线、拱形等形式,与自然景观相呼应,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在园林空间中,人工建筑往往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使整个园林空间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艺术中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人文精神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园林空间的设计中,常常以人为本,注重人类的感官体验,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内心的宁静和舒适感受。
在园林建筑的布局中,常常考虑到阳光、空气、水质等因素,以创造一个适合人们休息、游玩的环境,并关注人们身心的舒适感。
园林空间中的景观、装饰等元素也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为基础,反映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追求,使整个园林空间充满了人文情怀。
天人合一思想还体现在园林艺术的观念和意境上。
中国园林在设计上注重营造一种思想和意境,以诗、书、画的艺术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理解。
园林中的景观、装饰常常通过构图、造型等手法,以达到一种艺术表达的效果。
园林的听、看、闻、咀嚼和品味等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的结合,使人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实际的美感和情感的共鸣。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艺术与天人合一思想密不可分。
园林艺术通过将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融为一体,营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并通过景观、装饰等元素的艺术表达,使整个园林空间充满着思想和情感的力量。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宇宙的统一。
在园林空间艺术中,这一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扬。
园林空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园林艺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在园林空间艺术中,“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将园林空间与宇宙、自然、人文相统一,体现了中国园林空间艺术的核心理念。
园林空间艺术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园林空间的整体布局中。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强调“山水相依,园林有韵”,追求园林的整体和谐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园林建筑和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宛若仙境的景象,使人们在其间可以享受到物我两忘、心灵宁静的感觉。
园林空间的布局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等元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将园林空间打造成一个具有灵性和生命力的艺术空间,从而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天人合一”思想在园林空间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古代园林中常常布置各种花木,栽植奇花异草,种植名贵树木,构建假山水池,进行石刻雕塑等,旨在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植物的布置,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体现人与自然的融洽共生。
在这些景观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气和韵味,体验到天地间的和谐之美,达到心灵愉悦的效果。
通过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园林空间艺术实现了“天人合一”的情感交融和心灵共振。
“天人合一”思想还体现在园林空间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中。
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亭台楼阁、廊院轩榭、石桥流水等,这些建筑完美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之中,使得园林空间具有了别样的韵味和意境。
园林空间的建筑布局注重内外结合、虚实结合,追求线条的灵动和空间的变化,以达到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
这种建筑风格和布局方式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体现,使园林空间成为人们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
“天人合一”思想在园林空间艺术中的艺术表现和意境营造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中国古代园林空间艺术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天人合一”,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
这种思想在园林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展示。
下面将从园林空间的布局、景观的选择、建筑的设计以及园林的意境四个方面来探讨“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在园林空间的布局上,“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求将自然山水的元素融入其中。
中国古代园林通常采取了“一进三开”的布局,即进入园林后,逐渐展开,呈现出多个场所。
这种布局可以使人逐渐进入自然山水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就采用了“一进三开”的布局,通过不同的景点串联起一条曲径通幽的路线,让人在自然环境中徜徉。
园林中的山水景观也应该尽量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自然而不造作的氛围。
在景观的选择上,园林的设计应该注重自然的元素,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
中国古代园林常用的元素包括山、水、建筑、植物等。
这些元素都体现了自然的美和人类对自然的向往。
园林中的山水景观常常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创作对象,他们通过石头的堆叠和水的排布来再现自然山水的美丽。
而园林中的建筑也应该融入自然之中,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植物的种植以及布置也需要考虑到自然的规律和美感,让人在园林中感受到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在建筑的设计上,园林空间艺术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建筑的规模、形式和颜色等都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匹配。
建筑的布局也应该有所考虑,不要破坏自然的景观,而应该通过合理的位置和形式来凸显自然的美丽。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形式有亭、阁、楼等,它们在设计和布局上都借鉴了自然山水的形态,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天人合一”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精品)
“天人合一”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
”(丹纳《艺术哲学》)在世界古典园林类型中,有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平地园、英国的牧园、日本的水石庭,育化在中华文化的肥壤沃土中的中国园林则是以“可居可游”的自然山水园为基本类型。
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得自然之道,获得人之精英,生成艺术生命,从自然中感悟出生命真谛、宇宙隐语,自然因人的情思而包裹感性及生命,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容量极大、辐射力极广的审美意象。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明·张潮《幽梦影》)“文人园是主观的意兴、心绪、技巧、趣味和文学趣味,以及概括创造出来的山水美。
”(汪菊渊《中国园林》)中国人这种深沉的山水自然意识,使中国园林成为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源地。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自然山水园中国的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与美学意念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纯任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
中国古代哲学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于“天”的认识并不一致,殷周时代的“天”有时指超自然的至上神(人格神)。
春秋战国时代的“天”,已经由至上神过渡到自然之天,即自然界的苍苍天空。
宋明时期,唯物主义思想家以“气”讲天,指物质世界之总体;唯心主义思想家以“理”讲天,指最高原理、最高理念。
对“天人合一”的内容所指也不同,如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含牵强附会内容;宋·张载的“天人合一”,主要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天地犹如父母,天地与人都是气所构成,天地的本性与我的本性也是统一的,人民都是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
论“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园林空间艺术园林空间艺术是以园林空间为艺术载体,以人和自然融合为主要思想,借助设计手段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和实用功能的景观空间。
中国古代陶渊明所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园林空间艺术的重要理念之一。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相互融合的。
在园林空间艺术中,这种思想被用来指导景观设计,使园林空间在人和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园林空间艺术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意味着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人的感受,设计出既适应自然环境又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景观空间。
这需要设计师具有深厚的审美修养和渊博的自然知识,同时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将人文、自然、科学融为一体,达到艺术、生态和文化的有机结合。
在“天人合一”思想下,园林空间艺术强调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
景观元素的选用应该以自然为基础,如水、石、树、花等,同时还需要考虑人的感官需求,如色彩、质地、形状等。
在具体的设计中,景观元素的摆设应该讲究位置、配色和形态,以营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和美感。
园林空间艺术通过景观造型、立体平面构成、材料使用、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设计手段,来呈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造型方面,要考虑到建筑的姿态和格调,参照古代建筑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让景观与历史文化相呼应。
在材料的使用上,要运用国内外先进科技,结合地域性的特点,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天人合一”思想是园林空间艺术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重视,更需要我们借鉴古人的智慧与经验,将“天人合一”思想贯彻到园林设计中去,打造美丽、舒适、生态的园林空间。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条根本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的核心,同时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永恒的主题。
这一哲学思想影响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延展性,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哲学、伦理学、美学还是在艺术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在艺术成就中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本与自然,又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儒道两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这种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思想,其表现为集居住休息和游览欣赏双重目的为一体,因地制宜,掘池凿造山,布置建筑、花、草,并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设计。
一、“天人合一”哲学思想1、“天人合一”的历史沿革“天人合一”哲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产生、发展,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西周时代。
《周易》中“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提出了“天人一体”的思想。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有机整体,“道”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都连贯在一起,《道德经》中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天和人都由“道”自然无为地生成的,天和人都要效法“道”,主张“道法自然”的观点。
之后,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并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儒家把人的德行和天命联系起来。
孔子认为对天即自然界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爱。
在我们生活中或者是在电视剧中经常会说到“我对天发誓”,这里的“天”不仅是自然界,而且是伦理道德;不仅是万物的生命之源,而且是人道德的终极根源;不仅具有自然意义,而且具有生命和伦理意义,具有其内在的生命和永恒的价值。
孟子又对天道进行了继承和弘扬,发展了人道。
汉代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阐述。
浅谈中国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影响
浅谈中国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影响浅谈中国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影响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演变历程在中国悠久历史里,每一样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物质或非物质的,其起源往往都伴随着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神话故事。
中国古典园林也如此。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之初,人们普遍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和神话传说的敬畏,比如有“三皇五帝的说法”;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园林的雏形出现在宗教仪式、祭祀祖先与神灵的祭拜活动中,如“灵囿”等;春秋战国到秦汉统一时期,古典园林出现了像阿房宫及上林苑等气势宏大之作,这时期首次出现了中国皇家园林独具特色的设计“一池三山”。
随后,中国经历了频繁战乱的三国、二晋、南北朝时期,战乱导致许多文人志士归隐循世,寄情山水,私家园林得以发展;隋唐时期,古典园林又出乎意料的迎来了空前繁荣;宋朝出现了将摹写山水发展到顶峰的艮岳;元朝时期,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比较平静;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迎来了大爆发,成熟阶段,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齐发展的势头非常猛,期间出现了很多艺术价值极高的园林。
表一为周维权先生总结归纳的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简表。
[1]表一中国园林发展历史简表(周维权先生体系)发展阶段时间发展顺序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古典园林的转折期古典园林全盛时期古典园林的成熟期一古典园林的成熟期二古典园林成熟期后期古典园林衰微状态现代园林时期公元前11世纪-220魏晋南北朝220-589隋唐589-960宋代960-1271元明清初1271-1736清中叶及清末1736-19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前半页至今中国古典园林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由单一的崇拜,到祭祀的仪式,到观赏游玩的功能,由粗陋到艺术层面,由不成熟而趋向于成熟的演变。
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扮演着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
它包含了许多种艺术形式,又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的主流哲学思想。
中国的许多古典园林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比如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等。
天人合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天人合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表达,也深刻影响了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摘要“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面貌。
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得以充分发挥。
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单体设计、群体组合、总体布局、类型及园林环境结合等方面 ,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
本文从儒 ,道,佛三家阐述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中有悠久艺术历史的中国有众多哲学流派,各派思想不尽相同,然而有一个基本的东西确是一致的,那就是“天人合一”。
追求人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身及其环境的和谐相处 ,无论是儒家的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和谐 ,还是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佛家的人与自我的和谐 ,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崇这一理念。
“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 ,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 ,而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受传统美学影响很深 ,处处都能看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子。
下面就从儒家、道家和佛家几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园林艺术中的。
1儒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追求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在儒家来看 ,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 ,小到人与人之间 ,大到人与整个国家民族都应该遵从这种道德原则。
因此儒家推崇仁义、礼制 ,而且有一套严整的制度。
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园林的格局 ,包括结构的安排、景物的位置、各种建筑物的序列都必须依礼而制 ,而且要体现一定的乐感。
这在皇家园林中表现地特别明显 ,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 ,而整个园区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这个中心在位置、高度、规划上都统帅着景区的其他建筑 ,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君臣礼制。
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就是佛香阁 ,从它的位置 ,规模和高度来说 ,都是所有景区和景点的统摄 ,象征着君主对万民的统帅。
从形式上来说 ,儒家讲求中庸之道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 ,因此皇家园林基本都注重万物的和谐、中正、均平、循环 ,建筑的布局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
皇家园林建筑一般都庄重 ,肃穆 ,严整 ,不同于私家园林的随意与灵动 ,特别是用于祭天的主体建筑 ,在形式上要求符合“天圆地方” ,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应 ,如天坛,祈年殿等都是典型代表。
在《三辅黄图》中,有这样的描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 ,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 ,取法焉。
”《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 “焉作信宫谓南 ,已更名信宫为极庙 ,象天极。
”那时的古代建筑已注重与天地四方相对应的建筑秩序 ,是中国天人合一观的体现。
另外 ,继承易经以来就有的人与自然界同构相通 ,互相感应的思想 ,儒家学说认为自然界与人的伦理道德同构相通 ,形成了以自然之物比君子之德的 "比德 "文化。
古典园林的景物设置受此思想影响 ,多种植松竹梅兰一类植物 ,无论是松的遒劲坚韧 , 竹的清雅刚直 ,还是梅的迎霜傲骨 ,兰的孤高淡雅 ,都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君子人格 ,不仅在感官上让游人赏心悦目 ,更重要的是大大丰富了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2道家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道家来看 ,天是自然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老子有云: “道法自然” ,庄子也说:“有人 ,天也 ;有天 ,亦天也。
”天人本是合一的。
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 ,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 ,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重新复归于自然 ,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在这种美学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特别推崇园林自然天成的境界 ,所谓“虽由人作 ,宛如天开。
中国古代造园大师在构园过程中 ,第一步就是要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木欣欣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意境。
上溯历史 ,古代园林是对大自然真山真水的直接模仿:北齐的华林园 ,是五岳四渎的仿造 ;唐安乐公主定昆池叠石 ,是华山的仿造 ;唐李德裕平泉山庄叠石 ,是巫山十二峰和洞庭九派的仿造 ;白居易履道里造园 ,是严陵七滩的仿造。
这种直接仿造大自然的园林创造 ,即是生境的创造。
中国园林的造景 ,虽然取材于自然山水 ,但并不是自然主义地加以机械模仿 ,而是集中天下名山胜水,加以高度的概括和提炼。
来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力求达到“一峰而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里” 的神似境界。
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颇深的写意山水画在宋元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造园艺术也受益匪浅。
元代绘画“四大家”之一的倪瓒 ,参与过苏州狮子林叠山的策划。
他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的画风不经意地渗透到了他的叠山意匠中 :狮子林中的狮子峰、含辉峰、吐月峰 ,不是老老实实模拟自然山峰的产品 ,而是飞舞欲举凝聚着自然山峰精神的杰作。
私家园林自魏晋以后逐渐成为士人隐逸的处所 ,在现实中无法实施抱负的文人士大夫们进则儒 ,退则道 ,积极入世不成则退守园林 ,寄情烟霞。
园林成了失意士人们的精神寄居之所 ,他们在一方微小的天地里,“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中国园林讲究可游可居,一个“游”字正道出了中国园林空间艺术的神髓 ,中国园林艺术使人不但认识到对象的美 ,而且能够进而与之合一 ,相互亲近、顾念、抚爱 ,与之共生共息。
在这样的艺术空间中 ,宇宙与人是和谐一体的 ,所谓“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 正是庄子逍遥游的境界。
3佛家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追求人与自身的和谐 ,以求得心灵的平静。
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就同中国文化同化 ,形成其一个重要分支 :禅宗。
在禅宗看来 ,人性本来就是佛性 ,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 , 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 ,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 ,一切都来自人心 ,明心则能见性。
所谓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堂 ,如何看待万事万物 ,都取决于人的内心。
因此 ,自中唐禅宗美学兴起以来 ,在审美艺术体验中主体 ,人心的作用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
所谓“青青翠竹 ,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万事万物如何幻化都是源自人的内心。
造园艺术家们把禅宗美学思想融入创作中 ,把园林艺术从对生境 ,画境的追求提高到对意境的追求 ,力求能做到“象外有象 ,景外有景” ,经由有限的空间通达无限渺远的精神境界。
因此 ,带有禅趣的私家园林多是小园 , 常常以小见大 ,所谓“芥子纳须弥” ,“壶中天地”人的心灵使园林的空间大了 ,远了 ,飘渺了。
假山虽无真山之巨,却可以通过石的通透 ,势的奇崛以及林木之葱茏 ,花草之铺地 ,云墙漏窗等周围环境 ,构成一个生机焕然的世界 ,从而表现山的灵魂。
扬州还有棣园 ,原名小方壶 ,古人云棣通太音 ,一枝芦苇通天地 ,这样的意趣精神真是微妙极了。
就是在这微小的天地中 ,中国园林艺术家却要收景象于毫芒咫尺之间 ,写尽天下的意趣。
不必华楼丽阁 ,不必广置土地 ,引一湾清泉 ,置几条幽径 ,起几处亭台 ,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
中唐以后 ,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扩大 ,园林日趋“小化”。
元结诗云:“巡回数尺间 ,如见小蓬瀛。
”刘禹锡云:“看画长廊遍 ,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 ,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 ,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 ,相望水悠悠。
”小池古木幽径 ,都是一个微小的世界 ,诗人就在这微小的世界中安置自己的悠悠广远之思。
其次 ,古典园林追求“淡”与“静”的境界也是受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 ,人生而静” “,静则生彗” ,“山静有余趣” ,“意贵乎远 ,不静不远也” ,不需要繁复的景物 ,只要一花一木一眼清泉 ,只要能心静神宁,则能悟到无尽的意味 ,以少总多 ,万取一收。
空间有限,而人的心灵无限 ,越淡越静 ,越静越远 ,带来无穷的韵味。
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谢眺的诗句:“鱼戏新荷动 ,鸟散余花落” ,无不带有浓浓的禅意和静趣,引人遐思。
4结语无论是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还是佛家思想都秉承“天人合一” 这一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精髓。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 ,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不象主客两分哲学传统影响下的西方那样 ,处于一种对峙割裂关系 ,而是一种融洽统一关系。
与宇宙万物和谐一体的人吞饮了大自然天机流荡、生生不息的生命元气 ,然后又化身于宇宙大化的生命韵律之中 ,这就是所谓的与白云、清风同归。
是一种最高的,趋于极致的审美境界 ,遥望着中国艺术意境的最高目标 --道。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念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是在“城市山林 ,壶中天地 ,人世之外别开幻境” 中“仰观宇宙之大 ,俯查品类之盛”,使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 ,从而窥见整个宇宙 ,历史和人生的奥秘。
它充分发挥了中国空间概念中关于对立面之间的对峙性、变易性和无限性 ,并通过有与无 ,实与虚 ,形与神、大与小、高与低、直与曲等园林空间的组织 , 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 ,使得“修竹数竿 ,石笋数尺” 而“风中雨中有声 ,日中月中有影 ,诗中酒中有情 ,闲中闷中有伴”。
从观赏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而进入“天高地回,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许虚之有数”的意境 , 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有限到无限,再由无限而归之于有限 ,达于自我的感情 ,思绪 ,意趣的抒发。
而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古典园林的时空意识同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特征息息相关 ,更是同其思维方式一致。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曾使我国的空间艺术发出异彩 ,今日我们对它进行认真思考必然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基金项目 :四川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时空意识的研究课题编号 :08SA152参考文献[1]陈从周 .说园 (第二版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2]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第十一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3]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朱良志 .曲院风荷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5]宗白华 .美学散步 (第六版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