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大联考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历史试题(适用地区:甘肃)(解析版)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历史试题(适用地区:甘肃)(解析版)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历史试题(适用地区:甘肃)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山西柿子滩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了鸵鸟蛋皮串珠和蚌壳饰品,鸵鸟蛋皮来自本地,蚌壳来自山东沿海。

据此可知()①柿子滩人萌生审美意识②当时已经产生贫富分化③不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④柿子滩人进入文明阶段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

据题意可知,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柿子滩遗址,发现了本地的鸵鸟蛋皮串珠和来自山东沿海的蚌壳饰品,拥有饰品说明柿子滩人萌生审美意识,发现来自山东沿海的蚌壳饰品,说明不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①③正确,D项正确;旧石器时代并没有出现贫富分化,②错误,排除AB项;新石器时代才进入文明阶段,④错误,排除C项。

故选D项。

2. 东汉名士范滂因“党锢之祸”遭牢狱之灾,出狱返乡时,汝南和南阳的士人迎之者车数千辆。

这表明当时()A. 士人在斗争中占上风B. 皇权基础受到了削弱C. 范滂得到百姓的支持D. 宦官失去地方掌控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

据题意可知,东汉名士范滂因“党锢之祸”遭牢狱之灾,出狱返乡时,汝南和南阳的很多士人来迎接他。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锢之祸是指东汉末年,一批官僚、士人制造反对宦官专政的舆论而被罢官禁锢、遭受株连杀害的事件,而因“党锢之祸”遭牢狱之灾的范滂出狱后却获得了很多士人的迎接,这说明当时士人对于朝廷罢官禁锢士人是不满的,这就可以表明当时皇权基础受到了削弱,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士人在斗争中处于下风,排除A项;范滂得到的是士人的支持,不是百姓,排除C 项;宦官并没有地方掌控权,谈不上失去,排除D项。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解析)安徽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解析)安徽省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

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字是保存和传达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

下面依次是“亚”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及代汉宇的书写形式。

据此可见( )A.文明起源多元一体B.文化交流丰富多彩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采众长2.史载:“路温舒字长君,钜东里人也.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

又受《春秋》大义。

举孝廉,为山邑丞。

”与此描述相对应的选官制度( )A.有制举和常举两种方式B.对明经的推选无固定时间C.为秦汉政权选拔了人才D.主要考察品德才能和家世3.北宋初年,“交趾、海南诸国连岁人贡,通关市,商人岁乘舶贩易外国物,自三佛齐、勃混城,犀、象、香药珍异之物充盈府库,始议于京师置香药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

命逊为香药库使以主之,岁得钱五十万贯”。

这表明,当时( )A.海外贸易增加了政府收入B.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边境贸易提高了朝廷税收D.商人经济实力雄厚4.明朝成化年间,休宁知县颁布的《教民条约》写道:“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此民之乘彝而家道之所由昌也。

”宗法族谱之设,所以别族类、明亲疏,古人敦本深源之意也。

据此可知,《教民条约》的颁行意在( )A.以法家思想主导地方治理B.借助封建礼仪强化等级C.用儒家伦理完善邻保制度D.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5.1861年1月,突诉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使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全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全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为商周时期的赐贝情况。

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主持者场合对象商王祭祖、宴飨等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周天子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A.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B.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C.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D.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商周时期的赐贝情况可知,从商到周,赐贝仪式由“祭祖、宴飨等”到更具政治性的场合;以及对象从“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到“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可见在周代的分封与宗法制度下,等级更加严格,周天子的权威有所加强,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D 项正确;先秦时期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而是赐贝的流程和仪式的变化,排除B项;周朝礼乐制度才形成,排除C项。

故选D项。

2.下图是嘉峪关魏晋墓中6号墓壁画《犁地》,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B.再现了西域民众安定的生活风貌C.得益于南北方民族交融的推动D.反映了精耕细作的田庄经济盛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

根据材料“嘉峪关”、“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嘉峪关,人们在用牛耕地,反映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传播到嘉峪关所处的河西地区,A项正确;嘉峪关不属于西域,且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排除B项;牛耕技术源于北方,嘉峪关也在北方地区,这与北方民族间交融有关,而不是南北方民族交融,排除C项;材料信息可反映出魏晋时期该地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但无法得出田庄经济盛行的结论,排除D项。

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贵州卷).doc

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贵州卷).doc

2024年新高考九省联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贵州卷)贵州省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自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1964年)以来持续缩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为2.62人/户。

图1示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 (港澳台数据暂缺)平均家庭户规模分布。

据此完成1~3 题。

1.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的原因主要有①人口老龄化②住房条件改善③流动人口增多④人口数量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各省级行政区平均家庭户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地区是A. 东部地区B. 中部地区C. 西部地区D. 东北地区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上海平均家庭户规模较小,主要原因是A. 经济发展程度高B. 城市用地紧张C. 人口迁出量较大D. 人口增长率低生态绿楔指从城市外围由宽变窄像楔子一样楔入城市的大型生态用地。

图2示意长江沿岸某城市生态绿楔分布,图3为该城市2013~2020年生态绿楔内部土地利用比重的变化。

匠心地理据此完成4~5题。

4. 该城市生态绿楔的主要生态作用是A. 提升耕地质量B. 改善城区空气质量C. 抑制洪涝侵袭D.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5.为维护生态绿楔的生态功能,该城市应①推进农田标准化建设②推广城区屋顶绿化③加强水域岸线的监测④引导城市扩展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1年,我国H家电集团开始在越南投资设厂,着力于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高端领域,并积极与越南大型零售商K企业进行广泛合作。

近年来,H集团针对当地食物储存难题,推出了干湿分储的冰箱,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

据此完成6~8题。

6. H集团到越南投资设厂的主要目的是A. 加强国际分工B. 满足国内需求C. 增加当地就业D. 扩大市场份额7. 与越南K企业合作有利于H集团A. 降低生产成本B. 提升品牌影响力C. 改进生产技术D. 提高产品附加值8. H集团设计冰箱干湿分储的功能,以解决当地食物A. 干热环境的制冷需求B. 冷湿环境的保鲜需求C. 暖湿环境的保干需求D. 干冷环境的保湿需求图4示意某年12月孟加拉湾西侧表层洋流流向与流速分布,箭头长短示意流速大小据此完成9~11题。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代中国,从商周时期的“夷夏异制”到春秋战国以来的“华夷一体”,体现了对中原地区最高境界“华夏”的认同。

这一认同()A.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B.说明了游牧民族大量内迁C.彰显了国家统一的潮流D.证实了诸侯争霸日益剧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少数民族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各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即“华夷一体”,这是民族交融不断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确有大量游牧民族内迁,但这不等于华夏认同,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华夷交往问题,不是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排除C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但争霸战争不等于华夏认同,排除D项。

故选A项。

2.阅读下图。

该画像砖表明()A.工商集镇开始大量涌现B.东汉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C.封建庄园经济分工细致D.东汉时期民众的生活状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

从图片的注释“画像砖·住宅建筑·东汉”及画像砖的内容看,材料体现了东汉时期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D项正确;图片反映的不是工商业集镇,排除A项;材料只有东汉建筑画像,无比较对象,无法说明东汉建筑业的发展速度,排除B项;东汉庄园经济发达,但材料未体现庄园经济的分工,排除C项。

故选D项。

3.李白崇道,写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这样参禅打坐的诗句;杜甫崇儒,也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之咏;白居易佛道兼修,晚年干脆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

这些事例反映了唐代()A.唐诗因为科举制而盛行 B.知识分子都有宗教倾向C.诗歌创作水平达到顶峰D.三教合流趋势更加突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山东省全国新课标试卷2024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全国新课标试卷2024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全国新课标试卷2024年高三第三次测评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分析殷墟1004号大墓出土的两件方鼎(如图)时指出: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

这说明A.中国的原始文化星罗棋布B.各地接受商王族信仰崇拜C.商朝已形成统治地方力量D.蕴含着大一统的权力模式2.下表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统计表,据此可推知从周秦至清代A.水利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B.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C.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D.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3.宋代十分重视财经工作,对理财机构赋予很高的行政地位和很大的权力,其中央机构称“计省”。

下列项中,对“计省”的解读恰当的是①“计省”的长官为三司使②“计省”即尚书省③“计省”习称政事堂④“计省”起到了分割相权的作用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甘孩白利寺的格达活佛(1902—1950)曾写下这样的诗歌:“云雨出现在天空,红旗布满了大地。

未见如此细雨,最后降临大地……今朝离去,何日再回。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4世纪中期,黑死病流行造成了欧洲数千万人的死亡,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劫后余生的人,逐渐抛弃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

由此可知,当时的欧洲A.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动摇C.人文主义逐渐复兴D.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兴起2.“(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五房分理有关政务。

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3.17世纪从甘蔗被移植到英属的巴巴多斯岛和法属的马提尼克岛开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岛屿被开辟成为甘蔗种植园。

加勒比海地区的风貌、居民构成、经济方式都在渐渐变化,历史学家将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称为“蔗糖革命”。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B.价格革命的影响C.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D.工业革命的推动4.地名的变更往往同时代背景有关,长春市有一条南北交通主干道,始建于1934年,被称为长春市的十里长街。

这条大街曾经发生下列名称的变化①中正大街②大同大街③人民大街④斯大林大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5.在俄(共)布十一大会议上,列宁作报告说:“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适应性测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是典型的现世实用主义者。

他看到了儒家既不信鬼神又要重视祭器的矛盾,批评儒家过于注重形式。

该思想家认为繁文缛节不利于繁庶人口,音乐不能生产财富只能耗费财富。

该思想家是()A. 孟子B. 庄子C. 墨子D. 韩非子2. 从汉文帝十二年到王莽始建国三年的180年时间里,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决溢了十次之多,其中五次导致改道,浸灌良田至十余万顷。

魏晋十六国时代,黄河长期安流,多年无患。

这主要是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A. 北部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B. 玄学主张任其自然并崇尚清谈C. 皇族与门阀世族协力共治D. 铁农具开始使用推动水患治理3. 下图为载于《西安新获墓志集萃》一书的唐代《程袭墓志》。

该墓志没有具体的住址、履历、子女亲属等记载。

唐墓志多用楷书,此墓志中楷书、行书和篆书同时使用,其中的篆字多是从未见过的文字形体,记载年月时使用了武周时期通行的新字“日”。

据此可知,该墓志()A. 作为一手史料有极高的价值B. 属于物质文化遗产C. 反映了武则天时的客观史实D. 需进一步辨伪考证4. 宋朝政府规定地方官不得自行征辟僚佐,本地人不得任本地官,任期一般是三年。

这些规定旨在()A. 抑制武将势力膨胀B. 维护政权稳定C. 防范三司结党营私D. 分散机构权力5. 清中期,海河水系沿岸市镇大多为商品流通型市镇,为周边农村提供日常物资,手工业专业市镇较少,有辛集镇、门头村等。

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画实质上反映了A.美国以发展经济来稳定西方阵营B.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带来和平C.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恢复了欧洲经济D.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控制了西欧2.2020年1月29日,欧洲议会全会以621票赞成、49票否定、13票弃权,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

这说明A.欧盟是合作较为松散的组织B.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受到重大的挑战C.欧洲议会的作用正逐步减弱D.英国为经济全球化探索出一种新模式3.《礼记·中庸》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下列人物的为政理念与该主张最接近的是A.梭伦B.亚历山大二世C.唐太宗D.明治天皇4.“二人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

”这首诗的谜底是“徽州朝奉”。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走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虚伪的反映5.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

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型,“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

部编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编人教版2024年历史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图2是距今4700年至4100年的河南郝家台遗址出土的部分农作物遗存,通过分析鉴定可知,郝家台遗址农作物结构以粟为主,黍为次,兼有少量稻和大豆。

据此可知,当时郝家台地区( )图1 图2A .具有仰韶文化的特征B .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C .是原始农业的发源地D .以石器锄耕方式为主2.据里耶秦简显示,洞庭郡迁陵县官府往来公文的接收与发出都有准确的时间记录,不仅记录了年、月、日,还精确到时辰。

据此可推断,秦朝官署集中办公时段大致为地方时早上六七点至下午四五点;公文传递则是全天候状态。

这说明秦朝( ) A .监察机构较为完善 B .地方行政运行规范有序 C .基层管理事无巨细D .地方官吏重视行政效率3.据考古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的魏晋南北朝墓葬与窖藏中,发现的波斯银币就有三批、三十余枚。

《南史·吴平侯景传》称“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岁十余至”。

《南齐书·东南夷传》也称广州“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海外贸易占据主导 B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4.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解试”与“省试”两级。

2024届全国名校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全国名校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全国名校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

”上述规定体现了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2.伯里克利曾连续32年当选将军,其中14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掌握国家政权。

他善于通过诱导式的演讲引导公民大会通过自己的政策建议。

因此,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评价雅典“表面上看实行的是民主政体,实际上是一个人统治的国家”。

据此可知,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政治A.本质上是个人专制B.体现了公民民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C.运行机制严重失灵D.已沦为政治家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3.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据此可知,清帝退位A.宣告了清末新政的结束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窃取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

2023-2024学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A.建立北约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C.组建欧洲联盟D.成立欧共体2.以下是一幅创作于一战结束时有战后和平的漫画,其主旨是A.美国企图通过控制国联来支配世界B.美国通过国联维护和平的愿望不可能实现C.由于国联自身缺陷,不可能维护世界和平D.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主宰3.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

……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

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

这反映了章学诚主张的史学家之“德”应A.尊重史实,客观求是B.追求成为“良史者”C.立足建立天人间联系D.描述历史事件的全貌4.从图一(汉郡国并行图)到图二(元行省分布图)的变化,最能够反映出:A.郡县制仍然是地方一级制度B.地方势力是中央集权的隐患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5.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

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A.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B.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C.晚清政府政权结构发生了变化D.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6.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华师一附中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2.1933年3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媒介,发表了首次“炉边谈话”。

他以亲切诚挚的声音,阐释了自己的施政主张,极大地鼓舞了美国人民。

这种新闻媒介应该是A.报刊B.电报C.广播D.电话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4.下图是美国总统胡佛与罗斯福面对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是A.减少了政府收入激了对外出口B.加剧了经济危机扩大了政府赤字C.增加了政府收入减少了对外出口D.提高社会购买力减少了政府赤字5.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

据此可知,当时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分权制衡B.君主专制C.中央集权D.家国一体6.公元前4世纪,雅典陪审员誓言的第一句就是:“根据法律和公民大会以及五百人议事会的法令投票判决.如果没有法律可循.我将符合最公正之感,既没有偏爱也没有敌意。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历史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历史试题(适用地区黑龙江吉林)
C.民主革命思潮兴起D.民众路权意识增强
7.下表是1910年部分官员奏疏中关于清末新政的言论。
官员
言论
御史赵炳麟
百姓困穷至此,若不度量财力,以定新政次序,在上多一虚文,在下增一实祸。
直隶总督陈夔龙
或数年数十年所应办之事,发之一时……当择其事之直接关系预备立宪者,专精以赴。
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政推行()
①未采纳官员建议②未充分考虑国力
王朝
特征

豪民社会;儒法国家

律令社会;世界帝国

科举社会;租佃社会

市民社会;白银时代

士绅社会;“大一统”王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表中王朝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提出自己的见解(赞同、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阐释。(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3.图1、图2分别是不同年份日本陆海军军工厂职工数、机械马力数对比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日本()
A.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B.实施对外侵略扩张战略
C.实现了陆海军均衡发展D.官僚寡头掌握实际权力
14.1929年魏玛共和国外长斯特雷泽曼去世,留下300箱档案。为突出其“西方政策”的“辉煌成就”,他的秘书精选部分档案出版。有学者认为,“以此种选本为依据解释出来的斯特雷泽曼的外交政策、德苏关系之类‘历史’恐怕去‘真实’就很远了”,这是因为该选本()
——摘编自熊秋良《“寻找无产者”:五四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调查》
材料二 钱杏邨调查南京胶皮车夫的状况后认为,车夫“每天就做那非人生活至‘力竭声嘶’也不能供养一家……只给那吃人不出血的资本家弄资产”。包惠僧调查武汉工人状况后提出,要使工人不受资本家的支配,第一,“非先有阶级底觉悟不可,要如何使佢(他)们发生阶级的觉悟?那么,惟有劳工教育四字”;第二,“要打破资本主义,就要阶级争斗,劳工必先有强固的团结”。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贵阳市 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一)历史2024年2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莲鹤方壶是春秋早期郑国国君的随葬品,其完美融合了楚国、周王室及晋国青铜器的三种风格,造型上从下到上依次呈现出严肃神秘、中规中矩、自由飞扬的特点。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上层盖顶盛开的双层莲瓣,中央伫立着一只引颈欲鸣、展翅欲飞的仙鹤。

仿佛冲破了商周青铜世界的神秘威严。

这反映了A. 郑国文化受其他国家的影响B.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C. 春秋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D. 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2.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 “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环”通“原”,宽宥)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

”汉简《奏诚书》中提到:“教人不孝,次不孝之律。

不孝者弃市,弃市之次,黥为城旦春。

”这表明A. 秦朝法律中也含有儒家的思想B.秦汉律法具有一定沿袭性C. 中国古代外儒内法的治国特点D. 秦以法治国、汉以儒治国3.魏晋阮籍在《乐论》云:“乐者,使人精神平和,天地交泰,远物来集,可乐也。

”嵇康《琴赋》中也说: “(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

这反映了魏晋士人A.对玄理哲思的热衷B.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C. 审美趣味非常高雅D. 纵情流连山水之间4.宋代佃农在户籍中专门被列为“客户”,租佃土地须订立正式契约,佃农在契约期满后可以自由迁徙,地主不得阻拦,他们还可以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这说明A. 佃农对地主人身依附的减轻B.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C. 宋朝不再以职业来区分贵贱D. 宋朝契约精神的逐渐加强5.乾隆年间,全国人口已达3亿,为解决粮食问题,乾隆下令嘉奖对农业有贡献的人。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高三年级第三次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2024.05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相国,他编纂了《法经》。

其中盗、贼、囚、捕四篇以打击盗贼为主,杂篇涉及禁城(越城)、禁嬉(赌博)、禁徒 (聚集)等对编户齐民的治理。

这说明李悝的《法经》A.旨在实现富国强兵B.打击了贵族的势力C.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D.是封建成文法典的典范2.公元前59年,宰相丙吉外出,遇见路上有人斗殴致死过而不问,继续前行,见一人赶牛,牛喘吐舌,丙吉停下问询详情。

随从不解,丙吉解释说,斗殴杀人自有官府依律治理,但牛喘可能涉及时气失节。

丙吉的言行反映了A.休养生息的政策B.重农崇耕的观念C.宰相职责的模糊D.制度运行的规范3.唐朝士人存在“觅举”的风气。

时人薛登批评说: “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

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

” “觅举”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扩大了选官的范围B.士族仍然把持着选官权力C.荐举仍然是选官的重要途径D.士人主动向官员自荐求仕4.康熙统治期间,继续沿用八旗制度,定期举行木兰秋猄;提倡理学,重用徐乾学、李光地、熊赐履等理学名臣;任用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甚至授意传教士写信给教皇选拔具有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等学问的传教士来中国效力。

这反映了康熙时期A.博采众长的治国理念B.兼容并蓄的社会气象C.满汉一家的民族关系D.四方来朝的外交局面5.1866年,清廷与英法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以法律形式完善关于华工出洋的相关事宜。

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长沙市2024 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玉器经历了从早期的个体装饰品向晚期祭祀用品与首领饰物的转变,其大小、形制在晚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大型玉器以及大量随葬的玉器组合。

这说明当时A.宗教祭祀主宰生活B.公共权力逐渐集中C.玉器使用逐渐普遍D.手工技术日益提升2.史书记载,秦末陈胜在当佣工时曾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项羽看到秦始皇东游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出巡,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

这反映当时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B.封建等级关系森严C.政府鼓励积极进取D.社会阶层流动性大3.“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

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起名的热字。

这一现象A.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4.北宋四川是铁钱区,铁钱是较铜钱价值更小的贱金属货币,每五贯小铁钱价值等于一贯铜钱。

这一情形下,小规模贸易直接用小铁钱支付本就很困难了,更遑论大宗的茶叶或食盐贸易。

这一现象A.导致货币形态出现重大变革B.反映当地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源于当地冶铁行业技术进步D.说明四川地区长途贸易兴盛5.清朝理藩院原名“蒙古衙门”,最初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并负责处理对俄外交。

康熙年间管理扩及漠西蒙古和西藏地区,乾隆年间又增加了对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土司诸事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全国大联考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方的民主制,也是西方古代希腊、罗马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执政官变成了总统,元老院(Senate)变成了参议院(美国的参议院至今仍称Senate),民众大会变成了代议制的众议院。

这说明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具有无差异同源性B.美国民主共和制是古希腊民主制的再现C.“分权与制衡”的政治构架得到承袭D.西方古代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2.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

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

这一个案()A.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适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B.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C.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D.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3.如图反映了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据图可知A.德国经济跃居欧洲第一B.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缓慢C.美国的殖民地最为广阔D.世界工业格局发生变动4.与唐朝形成“翁婿”关系,加强汉蕃民族融和的是A.唐太宗时期B.唐高祖时期C.唐玄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5.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07年9月的漫画《实行立宪》,漫画的构图以唱片机和人耳为主题。

下图是作者风夫的画外之音:“有音无形,有调无人。

虽可娱人,究属愚人。

其故维何,徒以虚声。

”该漫画表明当时A.光绪帝未采纳立宪主张B.民众反对西方娱乐方式C.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西周初年,分封的大国多在边远地区,如晋、齐、燕等国,远离周王室统治的中心地带。

这一布局旨在A.加强对外开疆拓土B.促进边远地区开发C.构筑边疆安全屏障D.防范异姓诸侯叛乱7.据如表可推知当时A.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亟待改善B.个体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传统手工棉纺织业濒临绝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8.1300年—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人D.物种的全球大交流9.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外交如曾国藩所说,“朝和夕战,无一定之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外交即曾国藩所谓“守定和议,绝无更改”“坚持一心,曲全邻好”。

清政府外交方针的转变,表明A.洋务运动推动政府施政方针的改变B.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C.传统“夷夏”思想彻底被抛弃D.学习西方的技术转向学习政治10.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

这说明,分封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B.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11.观察下图,其主张的提出者是A.胡适B.陈独秀C.梁启超D.鲁迅12.法国1793年宪法规定国民议会的会议应当是公开的,允许民众旁听,导致实践中旁听者通过鼓掌或呐喊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允许群众举着武器在议会大厅内列队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议员们的意志。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主权在民的原则得到有效执行B.温和保守的政治主张备受推崇C.代议制民主保障广大民众利益D.君主立宪制政体在渐进中完善13.日军某部《战斗详报》载:12月13日(1937年),“根据旅团部命令,俘虏全部杀掉,其方法可以十几名为一组枪杀。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南京大屠杀D.九一八事变14.《雅典政制》记载,抽签选举后,官员任职前需要完成一张“考核项目清单”,内容包括: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

该规定A.强调了维护公民团体的权利B.违背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原则C.注重对官员施政能力的考察D.表明血缘政治仍然根深蒂固15.某年的“双十节”,成都市昌福馆门口有一副对联,下联是:“举国若狂,表全民热烈;为问沈阳城中,山海关外,未必依然若狂?这才,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懂狂。

”最能反映作者思想的是A.民族危机,呼吁抗战B.喜庆节日,不忘国耻C.主张抗日,讽刺政府D.警告国民,团结抗日16.下表为1965年—1992年高收入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示意图。

这一变化能够用来说明A.经济全球化的弊端B.两极格局的瓦解C.全球经济重心转移D.经济区域化倾向17.在2007年10月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活动中,有人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

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正确史实应包括①早期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③新航路架起沟通欧美的桥梁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由此交汇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18.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1.45%的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近代中国经济极不平衡B.洋货进口数量不大C.广西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19.吴淞铁路是1876年英国人擅自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当时的筑路情况多次刊登于A.《时务报》B.《申报》C.《国闻报》D.《民报》20.胡适刚回到中国不久就说:“……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这段文字体现出A.国人当从说话开始新文学革命B.提倡白话文就是要说“自己的话”C.胡适实际上在倡导民主思想D.20世纪的人应该说20世纪的话21.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请求,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

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上下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

这说明英国A.最高法院是最高权力机关B.政府权力已经高于议会C.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实权D.政府方案需经议会批准22.通常认为,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继续。

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培养了大量人才C.中国近代化的发展D.清政府推行“新政”23.天津开埠以前,西北和蒙古地区的羊毛除了制成毛毡以外,其余的都用来沤粪,而大量的骆驼毛,则全部扔掉,任其随风飘扬。

至于山东、河南在打麦后剩下的麦秆,多数由农家用于烧火做饭。

可是天津开埠后,各种皮毛和利用麦秆编织的草帽辫都成了大宗的出口商品,天津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皮毛和草帽辫的出口口岸。

材料反映出A.北方内陆地区农产品日益商品化B.天津开埠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C.天津因港而兴发展为商业大都会D.北方内陆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25.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行”的方针,广求商代哲王的保民方法。

材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稳定政局,镇抚各族B.阻碍了西周势力的拓展C.导致了诸侯独立,王权衰弱D.不利文化的交流和认同26.自秦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政制的经典架构被明太祖拆散。

“然继体之君长于深宫,鲜习政事,凡六部所奏呈者,无法裁决,于是不能不重用作为顾问机关之殿阁大学士,因之,‘票拟’之制行矣,‘内阁’之制成矣。

”据此可知,明代A.君主专制的需要致使行政机构的变革B.以“人治”为本的政权特征开始突显C.内阁由顾问发展至王朝最高权力机关D.政治体制逐渐趋于多元化和固定化27.元末明初理学家、教育家汪克宽在其《环谷集·郑长者传》中这样记载:“乡邑讼理不决者,往往求直于长者,无不惭服而去。

”以下理解合理的是A.反映了元末明初中央集权的弱化B.长者积累了更多诉讼经验C.基层自我管理是国家治理的补充D.理学成为司法判决的依据28.房龙《美国史纲》说“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

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了巨大变化。

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

”这里的“它”是指A.《独立宣言》B.《合众国宪法》C.《宅地法》D.《解放宣言》29.1869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

他在《同文馆记》中记述:“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踱方步。

中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的,如足球、棒球等类。

”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竞技体育活动项目极其稀少B.“向西方学习”新思想尚未萌生C.传统观念制约近代教育转型D.“中体西用”主张受到学界推崇30.讲到“民主”,我们常会提到雅典。

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我们应当有怎样的认识?①雅典自立国以来就有民主的优良传统,历任领袖均能加以发扬②雅典虽然历经不同的政治制度,但最终认为民主政治最为可行③雅典式民主是所有人民都可以参与政治,以投票表决公共事物④当时民主仍有身份限制,公民才有参政的权利,妇女亦被排除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他出发后被匈奴所俘虏,在匈奴人中过了十年囚徒生活,之后逃跑,终于到达大宛。

……张骞回到中国,带回了葡萄种子,还带了大量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中国才制定了后来在中亚的前进政策。

汉武帝据此形成了一个新方案:他展望着一个伸展到极远的西方的伟大外交网,决心要和帕米尔以外的各国开辟持久的关系。

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反抗匈奴,也意图在国内国外荣耀汉室,同时也是进行奢侈品贸易的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